說話不經大腦的壞毛病怎麼克服?

一個朋友,很好的一個人。也不是很倔,也不是很要強。但就是說話不經大腦,往往出口傷人。


wiz

首先請不要把這個事往口才、說話技巧等話題上扯,沒一毛錢關係。
改變的重點不是怎樣講話,而是怎麼不講話。如果不記住或者不理解這一點,那麼一切努力都是沒意義的。

eg.
《兄弟連》中一個細節,溫特斯中尉問少尉火車的去向,少尉看著斯中尉幾秒鐘,然後他回答 「紐約港,運兵船,英格蘭」。

有些朋友現在一乍間可能不理解這三個詞,但我們再想一下,少尉是講給誰聽的?他是在回答溫特斯中尉的問題,只要這個聽者能明白就OK了不是么?再者,好吧這是電影,它當然是編劇寫給觀眾聽的,只要是在看電影的觀眾,結合前後文語境就會明白,這三個詞表達的意思是「我們先去紐約港,然後從那裡坐運兵船去到英格蘭」—它在語言邏輯上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更為符合劇情中的現實語境。

很多時候我們講話,並不是那一句話那幾個字就完事了的。它還有前後文,還有背景,還有語調,還有表情,還有聽眾分析,還要隨時接收與處理回饋——可以說講話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相對於不講話,講話太容易出錯了。

我在初中時就自己定下一個規矩:多看電影少看電視劇。
為什麼?電視劇為了撐時長,會把5分鐘的生活情景用50分鐘去演繹,而電影為了壓時長會把50年的生活情景用50分鐘去演繹。
你覺得誰說話比較不過腦?
(前面舉例的兄弟連是電影式電視劇,什麼叫電影式電視劇不懂的請百度。好吧為什麼用這個例子我是有多老~因為這個課題文章我寫了好多年了好吧)

那說話不經大腦的壞毛病怎麼克服?是不是不看腦殘歐巴劇就行了?當然是不行的,因為歐巴並不是因為電視劇才腦殘的啊~

解決方案如下

1,憋一秒鐘
2,做練習:不講話
3,做練習:代替講話
4,改變認知,引導進步行為

1,憋一秒鐘

當你要講任何話的時候,請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暫停一下,只要一秒鐘,然後要講什麼再講。對於聽眾,很難發覺你暫停了一秒鐘,但對於你自己,卻給了足夠的心理反應及腦子轉彎的時間。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

  • 你會把想的十句話,只說出來五句(往往就是那些讓人討厭或者無意義的話語)。
  • 你會在決定好講出來時發現對方先講了(你憋住了對方么憋住啊!這是比賽啊!誰先開口誰輸啊!)
  • 這貨真贊,會思考、沉著、穩重、成熟……TA不會是啞巴吧。

2,做練習:不講話

做一些特定的練習,整個過程不要講話。不要讀、不要說、不要批評、不要KAO、不要TMD、不要哦、不要感慨、不要發出天問。只允許表情、笑和哭。
eg.&> 看半個小時的書,不管看到什麼,不要出聲;(不要刻意找,什麼書都行, 隨手拿就是)
eg.&> 看半個小時的電視,不管看到什麼,不要出聲;(民生新聞、搞笑節目、很討厭的電視劇)
eg.&> 對QQ(微博微信)進行禁言一天,掛著Q,可以看群看空間看朋友看照片,但是不回復,不評論,不找任何人聊任何事。
你覺得很簡單吧,那就試試看。


3,做練習:代替講話

用其它方式去完成「說話」這一需求。
eg.&> 變速閱讀,以非正常語速閱讀同一段文字(演講稿),更快或者更慢,並感受之間的區別;
eg.&> 換一種語言表達,用英文,用家鄉話,用別人聽不懂的火星語,然後感受之間的區別(這個太好玩了,可以試一下一個禮拜全寫繁體字、一個禮拜全講英文、一個禮拜全講家鄉話);
eg.&> 認真作一次評論(不一定要寫出來,有這個思考過程就行),對任何你剛剛了解到的文章、節目、人物、美食、餐館、新聞作出評論,請注意不是感慨,是評論
eg.&> 要找老闆談話么?不要去,send個郵件給老闆;
eg.&> 老闆有賣可樂么?不要問,直接去冰箱拿(直接省掉講話這一活動);
eg.&> 啞劇。比如畫圖猜詞遊戲,比如表演(好吧表演難度比較高但最少我們可以學會看錶演吧,看下人家這一段舞蹈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eg.&> 我喜歡你。不要說,盯著她看。讓她來親你;
eg.&> 我愛你……撲哪!


4,改變認知,引導進步行為。

以本質認知引導進步行為:腦子負責思考並作決定,嘴巴負責給出結果。
有「講話不經大腦」毛病的人,對於「思考」與「決定」多是攪合不清的,就如小朋友會「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邏輯過程是想到第一步第一步就是結果,想到第二步第二步就是結果。而我們的理性認識告訴我們,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都只是過程,是腦子負責的思考工作,思考完了進行決定,然後這個決定由嘴巴去講出來才是結果。
所謂三思而後行、三思而後言,還有言而必行、行而有信。
我們運用「思考」的過程是為了尋找儘可能多的答案並對答案本身進步檢驗,而「決定」是思考的最後一步,在各種答案里選擇一個並表達出來。這個答案,不一定是最好、最省錢、最有效的,甚至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應該是平衡利弊的最為合適的那個,而其結果也是由做決定的人來負責的。
最終嘴巴講話只是表達結果的一種方式而已,很多時候不講話也可以清晰地表達的。

eg.&>
超平常的問題「今晚請誰來吃飯?」。
小孩子立馬說「請姚叔叔,要謝謝他帶我去玩」;
媽媽說「那就請姚叔叔,對了還有姚太太也是要一起請來的」;
最後父親說「叫姚爺爺吧,姚叔叔這幾天都加班忙著呢」。

小孩看似「不經思考」,其實他有考慮,只是考慮得不周全,決定也下得比較快;
媽媽看起來想得比較周全,但由於其邊想邊說、想到哪說哪、把思考過程當作思考結果等習慣,媽媽這樣的角色會在還沒得到最好結果時就把話講出來,一件事的思考往往沒有走到最後就終止了;
父親把小孩與媽媽想到的都想到了,但他並沒有輕易結束思考,把事情發展可能想完整了,進而得到最後最佳的答案,再把話講出來。

很明顯的,父親這個角色就是這三人里思考得比較深入的。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也許是最快說出答案的,但「父親」的答案應該會比母親的要快,只是出於要尊重他人等原因,「父親」的答案一般都不會在第一時間表達出來。這裡就是有意思的地方,想得多的「父親」會比想得少的「母親」要快嗎? 這是因為「母親」每想到一步就要表達出來,腦袋要等身體把思考的第一步結果表達完才會繼續進行第二步的思考(這往往就造成了惡性循環,讓嘴巴控制了腦袋),而「父親」的腦袋會一直高速運轉直到做出最後決定,才會啟動身體用嘴巴去講出來,想想嘴巴(表達功能)的表達速度與腦袋的思考速度需要比較么?


也還有同學會問:講話不行了么,講話就不能思考了么?
實驗一下:拿來一本書,先看一次,然後換一種方式,一邊看,一邊「讀」出來。 證明的是什麼?
1.腦子的速度比講話快,可以快很多很多很多。
2.用嘴講話時會影響到腦子的運轉效率,會影響很多很多很多。

所以,要思考時別講話,要講話時一定要同時思考……哈哈哈哈

5,結語

人的表現是由內至外的,但是人的改變卻是由外至內的。
你只有去做一件事,去養成一個習慣,才有可能收穫這個習慣所帶來的氣質與涵養,而不是說只要你下了個天大的決定要當個好人你就是一個好人了。


所以,做到這幾步,再加上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堅持」。 堅持到什麼時候? 堅持到不需要憋也可以暫停自己一秒鐘的時候; 堅持到不用特意練習也可以不講話的時候; 堅持到腦子可以控制嘴巴的時候。


加油吧兄弟!

o.thanks.
york.

半於「講話不經大腦」的狀態分析請看上流問題「為什麼有的人說話不經大腦?」的回答。


這是自戀,自我為中心的表現。


沒吃過虧,因為這事兒被人打過一頓之後,肯定就過大腦了。


告訴他「沉默是金」,能不說話盡量別說話……

======================
確實有些人可能是因為語言表達水平問題(或者是思維方式比較獨特),本來是想幽默一把,完全沒有惡意,但是說出的話總是有驚人的冷場效果
通常這些話都是隱含的意思不妥,並不直接有錯,也不好公開道歉,反而容易得罪人

&>&>&>&>&>&>&> 例子 &>&>&>&>&>&>&>&>
一次某女同事(30歲左右)在座位上對著鏡子自言自語「哎呀,臉上又長個痘痘……」;
別的部門某男正巧來辦公室辦事聽到了,隨口感慨了一句「都這麼大年紀了,竟然還會長痘痘」;
全場立刻就安靜了……
此男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說錯話了,似乎是感覺直接道歉也不合適,最終再也沒說什麼尷尬的逃離了……
&<&<&<&<&<&<&<&<&<&<&<&<&<&<&<&<&<&<&<&<&<&<&<&<&<&<&<&<

偶爾出言不遜應該不算什麼,誰都可能有過,但是如果經常這樣或被多人提醒過就要注意了,
以後無關緊要的話,尤其是評論性質的話,先在自己心裡默念3遍,然後覺得沒問題再說,如果默念後已經錯過了場合就乾脆咽回去別說了

相由心生。平時注意調整心態,積極樂觀,不要總是憤世嫉俗或冷漠清高,多理解別人多寬容待人,心態平和了,言語就也會平和了


想想說了之後會有怎樣後果。


我就是有點說話不經大腦,常常不知道自己得罪人了,我正在慢慢的改,而第一步就是先學會閉嘴,然後再學會整理思路。不要憑一時嘴快


三思而後言。
不過話說回來,猶猶豫豫的,估計也是毛病。


恰好相反,他是一個急於想找到答案去解決自己碰到的問題的人,如果真把他當朋友,就用實際行動愛他吧,了解他,幫助他;和他一起分析他想要了解的問題,教他愛護別人……


和自己對話,合不合適。合適的話就說


我也是說話不經大腦,特別是跟不熟悉的人,有時候跟人家說完話,過後都不知道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但是我不是話多的人,有時候想了很長時間說的話,出來的效果感覺還是不盡如人意


同樣有這個問題,一是說話不經大腦,二是喜歡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活上是這樣,但是但是說到專業性問題,和生活中不一樣,有耐心,闡述平和。目前正在改


經下大腦就行了


推薦閱讀:

見過心理諮詢師後,感覺對方毫無專業性可言,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心裡難受,好想割自己的手,快要忍不住了,要怎麼做才能緩解這種情緒?
毫不顧忌他人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為什麼格外自信?
什麼才是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核心競爭力?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溝通 | 大腦 | 口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