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什麼要在開封建都?


首先謝邀,這個問題拖太久了。

上次接觸到開封問題已經許多年以前,為了不致錯誤去補了課,又追了些最近的研究,特別受新近日本學者久保田和男所著《宋代開封研究》啟發非常大。

一般這種問題,無非情勢和機運兩方面的原因,而分析的時候喜歡以情勢為主,機運不過順水推舟,而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卻要從「機運」開始分析。

======機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引王禹偁《建隆遺事》,言太祖問遷都之事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而晉王以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在德不在險」,一語封喉,太祖只得在其出去後語左右曰「晉王之言故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其實,在另一些文獻中記載,太宗最早反對遷都的理由是:京師屯兵百萬,全籍卞渠漕運東南之物贍養之。若遷都洛,恐水運艱難。而太祖的反應是省表,不報,命留中而已。

這並不是太祖第一次提出遷都之事,在之前太祖曾幸洛陽「郊祀」,就曾考慮過遷都洛陽,而起居郎李符以」八難「之由反對。」郊祀「過後,太祖又起留意,群臣都不敢反對,唯有鐵騎左右廂都指揮李懷中以東京都下禁軍數十萬人,依仗卞渠漕運為由反對,但是這兩次都沒能動搖太祖的意志,唯獨晉王趙光義之勸誡改變了宋太祖的意圖。

值得注意,晉王固然為留都東京做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內在里,留都開封,卻要牽扯到另一個人,宋太祖次子德芳。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大量資料顯示,太祖曾認定德芳為其繼承人,而太祖彌留之際,皇后也一直在策劃德芳即位。那麼,說到德芳,不得不說其岳父焦繼勳,焦繼勳當時為河南府尹,治洛陽,而與之相對的就是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

《續資治通鑒長編》載:

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召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勛面獎之,加彰德節度使。繼勳女為皇子德芳夫人,再授旄鉞,亦以德芳故也。

趙光義為開封府尹時苦心經營多年擴大自己的勢力,可以想像,如果的遷都洛陽得以成功,必將被有焦繼勳為依靠的德芳皇子所壓制,這對一直覬覦皇位的宋太宗來說決不可容忍的,這也是為何在太祖兩次拒絕群臣請求後,時為晉王的趙光義仍然要義正詞嚴力主留都的原因。而為了留都開封,宋太宗絕不僅僅只是一句「在德不在險」這樣冠冕堂皇的話而已,宋太宗即位後,曾刪掉正史中其與太祖衝突的相關記載,故此段史實以不可考。
宋太祖遷都洛陽之意,在於以洛陽之險,達成裁撤冗兵之意圖。而太宗反對遷都,雖稱」在德「,但禁軍所造成重稅和巨大漕運負擔不得減少,太祖預見性的言論「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從這點來看,何來」在德「可言。而另一方面,當時身居開封府尹之太宗,對屯駐開封之禁軍的把持,絕非德芳皇子和其岳父能比,這也是太宗能夠安然即位的核心保證,不然以「燭光斧影」之傳聞,足見太宗得皇位並不被所有人所承認,若非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持,恐怕這皇位難以坐的安生。

於是縱觀整個宋初的遷都風波中,可以看到,最核心的問題就在於禁軍與漕運。開封之所以重要在於漕運,漕運之所以重要,在於宋初十萬禁軍依仗漕運得以補給,而這禁軍又是太祖太宗得以得國的根本,若非太宗把持開封與禁軍又覬覦得國,太祖遷都之事恐怕是另一番景象。

=====情勢=====

從機運部分我們就可以就可以看到,在宋初,皇都之爭主要在開封與洛陽東西兩京之間,雖然太祖曾表示:」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但是長安此時已為廢都,除了前代多朝之故都的名頭外,因為戰亂之損毀加上多年之廢棄,已經不能具有國都之功能,太祖怕只是說說氣話,不能當真。而洛陽與開封之爭,恐怕著眼點又必須在禁軍與漕運,這方面雖已成共識,但具體細節還是能夠有所考量

1,禁軍制度的形成
唐亡於藩鎮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杜絕藩鎮,宋以禁軍達到」強幹弱枝「之功效,而禁軍之制度,確實於五代慢慢形成的。
後梁軍事雖然仍然依靠藩鎮力量,但是」侍衛親軍「的概念已經形成,雖然當時侍衛親軍在整個後梁武裝力量里佔比例很小。後唐滅後梁時,庄宗擴充」牙軍「,已經初步具有禁軍之形,但是戰後就遣返回原藩,並未持久,而後唐明宗正是依靠此類藩兵得以興起,在奪取皇位後,就著手禁軍制度的改革,從而形成了真正的」親衛軍」,並將其置於中央統一管理。

2,開封皇都的奠基
後梁開平元年時,因長安為戰亂損毀,朱全忠遷都洛陽,而在此時,就曾面臨第一次洛陽與開封的都城之爭,只是在當時,文武百官力主定都洛陽,理由很簡單:「從近古之制。」而所謂近古之制,也即「立四廟於西京。」西京洛陽作為一個傳統都城,其道統上的意義在當時遠大於開封,以至於當時重立皇帝「郊祀」之四廟,必於洛陽之南,而雖然朱全忠當時已經把開封作為軍事基地,卻決不可能定都開封。
到了梁末帝時,因朱友貞以東京開封駐軍起家,於是決定定都開封,百官阻撓,梁末帝以「賊平之日,即謁洛陽陵廟」推脫,只可惜賊未平身已死,後唐庄宗定都洛陽,完成了李友貞未竟之郊祀之願。
前面禁軍中提到,後唐庄宗開始組建類似禁軍的組織,置於洛陽周圍,不幸的是,洛陽周圍糧食貧乏以致禁軍叛亂,庄宗也死於叛亂。而繼庄宗而起的後唐明宗雖然意識到糧食的重要性,卻除了耗費大量民力於開封運糧外,卻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也就在此後以致後晉後漢,駐軍開封、皇帝行幸開封成為常例,開封的都城化建設從此而始,直至後周太祖終於遷都開封。

3,開封的優勢
後唐之後的禁軍,動輒「衛士不下十萬」,十萬禁軍皆為募兵,不事生產,全靠朝廷供糧,僅以十萬人為例每年吃糧近百萬石,更不用說後來禁軍因長時間在京師服役又要帶家屬等等,這百萬石糧食,僅以京畿周圍地區是絕對不可能有的,於是「漕運」就顯得尤其重要。
只是,與以前很多人所認為的不同,雖然開封之漕運,在宋時依賴「卞渠」而聚「東南之糧」,但在五代直至周世宗時「汴水自唐末潰決,自埇橋東南,悉為污澤。」而且當時整個中國東南之地,又由南方政權所控制,根本起不到「漕運」之功效。相反,卞渠之漕運,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宋太宗,正是宋太宗力主定都開封,並擴充禁軍,大力修浚卞渠相關水道,並滅掉南唐,真正控制南方,才使得卞渠漕運量達到數百萬,在整個宋朝起到不可估量之作用,所以卞渠漕運之盛,當是定都開封之結果,而非原因。
而宋以前,開封之漕運,所依賴的是」五丈河「,同時輔以黃河而,所運之糧來源於山東,每年有百萬石之多。只是到了宋以後,因為卞渠之漕運量過大,加上五丈河為黃河泥沙堵塞,漸漸退出使用。
有能供數萬禁衛軍日用口糧之漕運,是開封的優勢所在。

4,洛陽與開封
洛陽與開封兩京之間的爭端,可以算是中國傳統社會都城爭端之代表,洛陽作為古近舊都具有」神聖的權威性",以至於到了宋太祖的時候,郊祀仍然要「幸西京」;而開封則具有「中央集權」狀態下,一個都城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也即養活龐大的政治和軍事組織所必須的經濟基礎。
在五代之前,因為中央集權不夠集中和兵制問題,從來沒有任何兩個地方能夠如洛陽和開封這樣如此尖銳的對立,以至於五代和宋初的很多皇帝都不得不在西京」郊祀「,在東京養兵和辦公,定都於西京者要不停的幸東京以籌措糧食,定都東京者則要一直想著去西京以維護祭祀與道統。
但在最後,也許是必然的趨勢,也許只是太祖與太宗關鍵點上的機緣巧合,對於強大的中央集權所必須的政治經濟系統的需要,以及其所帶來的對漕運的需要,戰勝了傳統意義上的「近古權威都城」,以致可以遷「四廟」卻不能裁軍隊和政府,於是在開封與洛陽的都城之爭中,開封勝出。
另,宋太宗後,現在比較承認的數字開封約有140萬人左右,其中禁軍及其家屬約有70萬人,可以說,整個開封幾乎都是圍繞禁軍而建立的,140萬人每年需要消耗的糧食大約要600萬石以上,根據記載,太祖開寶五年,淮南地區漕運僅10萬石,滅南唐後方增加至100萬石,而太宗太平興國後,達到600萬石以上,至此卞渠漕運體系方才建立,而宋代軍政體系對於開封之漕運形成了完全的依賴,洛陽再無法與之爭鋒。


自己也對幾個古都的歷史和地理感興趣,剛好在自己的空間寫過一個系列文章——《中國幾個古都的地形》,這裡就直接把我寫的開封部分粘過來了:

有明確歷史記載建都於開封的,最早要追溯到戰國時期。公元前361年,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運城)遷到了大梁(今開封)。由於魏國是戰國初期的超級強國,所以當時的大梁城十分繁華。不過,在後來秦統一全國的戰爭中,秦滅魏時,秦將王賁決黃河水淹大梁城,大梁受到了一定的損壞。秦滅魏後,開封被降為縣。等到後世開封再次成為都城的時候,就是1100多年之後的事情了——唐滅亡後,中國進入了最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有依次更替的五個政權,是為「五代」;其他地區有十個割據政權,是為「十國」。五代除後唐外,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先後定都於開封,等到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之後,也承襲五代,定都於開封,這也是開封在歷史上最為繁華的時期。
開封的地形,大概是本文系列裡面最好說的一個,因為開封處在大平原之中:

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
開封,它:沒有西安、咸陽的「關中四塞」;
沒有洛陽的「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雒」;
沒有南京的「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沒有北京的「滄海環其東,太行擁其右,漳、衛襟帶於南,居庸鎖鑰於北」。
開封,除了北面有一條黃河外,它的周圍沒有任何險阻,沒有任何險阻,沒有任何險阻。那麼,為什麼開封后來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為繁榮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北宋的都城呢?那還得從唐朝說起。
先給大家講點有意思的題外話(要不然這部分實在是太乾癟了):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北周統一了北方,但是北周后來被外戚楊堅篡權建立了隋朝,楊堅也就是後來的隋文帝。北周時有一個叫獨孤信的權臣,他是幫助宇文泰建立北周的功臣——「八柱國」之一。獨孤信有多個女兒:
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泰之子,即北周的第一個皇帝明帝;
七女兒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即後來的隋文帝;
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暉,這一對夫妻在公元566年生下了李淵。
所以李淵應該稱隋文帝楊堅為姨父,他和隋煬帝楊廣為表兄弟。李淵的祖父李虎也同為北周時期的八柱國之一。在隋朝時李淵為世襲的唐國公,治所在太原;李淵不僅是著名武人的後代,也不僅是統治中國西北部的漢—鮮卑—突厥貴族的混血兒,而且他通過他的母親又同北周及隋兩家皇室有著緊密的關係。等到隋煬帝時期,群雄並起,楊廣又遠在揚州,於是李淵自太原起兵迅速佔領了關中,後來又以關中和河東地區為根據地剿滅群雄,統一全國,建立了李唐王朝。所以,隋和唐看起來是朝代的更迭,但一開始本質上的統治基礎是一樣的,那就是關隴貴族。於是唐承襲隋,繼續定都長安,立足關中。
但是,在隋唐時期,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及人口的增長,關中地區的生產已經無法滿足京師的供應了。這也是為什麼隋煬帝楊廣會去挖那條大運河,絕不是歷史書寫的只是為了方便他坐船去揚州享樂那麼簡單。
所以,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立即就成為了後來國家的命脈,東南地區大量的財賦都要通過大運河轉運,從淮河運到黃河,再逆黃河而上運到關中。但是從洛陽到關中的漕運時好時壞,偶有發生淤塞不能使用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唐會把洛陽設為陪都——因為至少,財賦轉運到洛陽是可以保證的。武則天當政時期基本上就定都於洛陽,唐玄宗時期則幾次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搖擺——來回的遷都,尤其是在關中發生災荒的時候。
唐玄宗晚年,安史之亂爆發。雖然玄宗後來的兩代——唐肅宗、唐代宗基本上完成了平叛工作,但是河北幾個藩鎮的叛軍並沒有剿滅,朝廷也無力剿滅,於是只好順水推舟,冊封了那幾個藩鎮叛軍的首領為藩鎮的長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安史之亂關中、河南的生產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而河北的藩鎮基本上處於獨立狀態不繳納賦稅,朝廷就更加依仗東南的財賦,同時,也就更加依仗那條大運河了。

上圖為隋朝的大運河分布圖,汴州就是後來的開封。從上圖可以看出,汴州正處在連接大運河和黃河的樞紐位置,所以,這樣一顆珠玉,註定不會久居於凡塵之間。
代宗之後,德宗首次嘗試剿滅河北藩鎮,但失敗了,於是開始韜光養晦集聚財賦,等到憲宗繼位時便開始同藩鎮作戰,就更加依仗大運河轉運東南財賦。而憲宗之所以同淮西節度使鬥爭到底也是為了保障大運河的安全。之後曾發生過汴州刺史叛亂的情況,這給當時的唐朝政府造成極大的困擾。後來,唐王朝便極度重視對汴州的經營,委任的刺史也必是心腹。
憲宗之後的皇帝,只有武宗、宣宗尚可,其餘都比較昏聵。唐朝完全剿滅河北藩鎮的嘗試還是失敗了,並在黃巢起義軍的衝擊下瀕臨滅亡。朱溫和李克用都自鎮壓叛亂而實力壯大。後來朱溫廢唐帝而自己稱帝,建立了後梁,定都開封。再後來,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掉了後梁,因自稱奉唐朝正朔,於是建立後唐(實際上他雖然姓李,卻為沙陀族後人,是當時唐的僱傭軍,因為鎮壓叛亂有功賜姓李)。再後來,石敬瑭為了登上帝位,將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雙方聯手滅掉後唐,建立了後晉。後晉又因為後來同契丹交惡而被滅掉。後晉之後繼之以後漢,後漢之後繼之以後周。這便是五代十國時期。除了後唐外,其餘全部定都於開封。
等到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之後,因統治基礎還在中原,同時開封歷經幾代的建設已基本成形,於是北宋便也定都於開封。
從上面的歷史進程來看,開封成為首都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便利。它的漕運十分發達,所處位置又連接著黃河和淮河,而在古時候,淮河及其支流是十分重要的運輸通道。
宋太祖趙匡胤自五代十國的亂世一路走來,深知藩鎮尾大不掉的危害、中央強幹弱枝的必要,於是,北宋治下,地方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部隊,並且每年都要從地方抽調精銳進入禁軍,禁軍全部養在京師,到後來禁軍發展到百萬之眾,這百萬張嘴是要吃飯、發軍餉的啊,所以北宋的都城就更加依仗漕運,也就決定了北宋王朝更加離不開開封了,而開封地處於大平原,防守都城需要大量的兵力,也就決定了禁軍大面積駐紮京城,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禁軍-漕運-防守。
趙匡胤也曾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巡視洛陽之後,隱然有了遷都洛陽的想法,遭到了他弟弟趙光義以及群臣的反對,趙匡胤當時說遷都洛陽都只是個開始,往後還想遷到長安。趙光義問他為什麼想遷都,趙匡胤說「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這是一句很重的話,意思就是你對我們趙家的德行沒信心嗎),並且由於群臣都反對,沒有實施,趙匡胤頗為感慨的說,「不出百年,則民力殫矣」!
趙匡胤巡視洛陽完畢、回到開封后不久,便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疑案「斧聲燭影」,趙匡胤暴斃,趙光義繼位,遷都的事再也沒有被提起來。(這裡也有一個政治陰謀論的說法,就是趙匡胤遷都是為了剪除開封府尹趙光義的羽翼,為自己兒子將來的繼位掃清障礙,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所以,北宋後來就一直定都於開封。選擇了開封便是選擇漕運發達、交通便利,同時也選擇了暴露在大平原之上、無險可守的危機之下。
到了北宋時期,對北宋統治的威脅也基本上不在國內,而是來自於北方的遼、金。前面說到,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送給了遼,這導致燕山險阻盡失,中原王朝再無正北方向的長城作為屏障,只能依靠太原、河間、正定三鎮作為基礎,以雁門關至滹沱河一線作為防守根本。所以,北宋雖定都於開封,但因著其禁軍制度,其防守的利害卻在河北。如下圖所示:

(這張圖等講北京的時候還要用到,這裡先提前貼出來了)
但這樣的防守體系,相比於依靠燕山、長城據守來說,終究還是脆弱的。由於華北平原的一馬平川,實在是太利於騎兵的驅馳。最終北宋還是滅亡於北方的民族——女真。
以上就是關於開封要說的。


宋朝為何定都開封 安志剛 開封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首都168年,個中緣由,須做具體分析。

一、交通漕運優勢。隋朝開通大運河,其中的通濟渠(汴河)途經開封,最後入淮入江 。因而開封便成為鎖控江淮的咽喉重地。特別是唐中期以來,北方藩鎮割據,戰亂頻頻 。中央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相對穩定的南方地區,中央對南方依賴增強,故而苦心經營開 封,使它在戰亂的環境中迅速崛起。延至五代後周時,開封交通更加便利。從水路有通 往南方廣大地區的汴河,通往齊魯的五丈河,通往陳蔡穎許的蔡河。陸路更是四通八達 。所謂:「大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荊湖之運漕」。便利的交 通能將物資快捷地運往開封。而此時的長安和洛陽,由於一直是各派軍閥爭鬥的戰場, 受到較大破壞,特別是關中地區,經濟更是凋弊不堪,以至皇帝也不得不率臣下就食於 洛陽。物資運至開封易,轉運洛陽尚有相當難度,更不要說關河遙遙的長安了。另外一 個方面,趙家政權吸取中唐以來的教訓,對待地方採取弱枝強幹的中央集權政策,京城 駐有大量的精銳部隊。解決城市人口和如此眾多軍隊的消費問題,當是首要問題,開封 以其便利的地理交通成為建都的首選城市。

二、政治地理優勢。長安和洛陽以山為塞,以河為池,形勢險固,易守難攻。開封地處 中原,無山川之險,四戰之地,形勢渙散,不利於守。這是定都的不利因素。但從另外 一個角度思考,當政權強大時,它的位置卻是有利控制中原的。開封「西索溫洛,東鎮 齊魯,背依燕趙,面控江淮」,戰國梁惠王據此而霸中原。而且經過周世宗的改革和奪 取江淮,開封的地位更加鞏固。從北宋代周到宋太宗二次北伐,這一時期宋政權在戰略 上是攻勢而非守勢,要著手一系列的統一戰爭:南方仍存在若干名義上臣服的割據政權 ,無論南下還是北上,開封的位置都比洛陽優越得多。以開封為都利兵利戰。從後勤保 障上講則可節省民力。即使統一完成後,趙宋王朝削弱地方的守內政策也客觀上要求以 開封為首都。一旦出現反叛可以從開封出發,迅速地予以鎮壓。在這樣的歷史格局下, 以開封為都從政治和軍事上來講都是很重要的。

三、歷史和城建優勢。五代以前,首都設置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擺動,隨著南方經濟的進 一步發展和開封城的崛起,五代以來,都城則在開封和洛陽之間交替。開封先後成為梁 晉漢周四個政權的首都。歷代悉心經營,特別是後周世宗時期,一方面,取土虎牢修築 開封外城,使開封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三重城牆的城市,城高池深,有效地彌補了不 利於守的缺憾。另外一方面,令王朴經營規化城內,拓寬道路,綠化環境,又允許臨街 開店,取消了坊市分離制度,促進了商業的繁榮。至宋取代後周前夕,人口已達百萬, 實際上已成為全國第一大城市。此時的開封已經初步具備了帝都的風範。而洛陽則因戰 火頻仍,面目已非往日。因而選擇首都,開封自然是當仁不讓。

四、官僚群體意識的有力影響。宋代周是以兵變形式實現的較為平和的政權更替,趙匡 胤再三告誡兵將不得擅劫府庫,凌暴後帝。一改往昔兵變惡習,同時又採取了一系列穩 定民心的政策,不僅穩定了政局和社會生活,而且對開封的發展也起了有益的作用。所 以在趙匡胤欲西遷洛陽時,晉王趙光義敢於提出「在德不在險」的定都方略。另外,追 隨趙宋起家的將相也多為後周舊臣,他們大多在開封安家多年,安土重遷的意識無疑應 佔主流,所以定都開封更符合他們的群體利益,受到他們的支持。總之,以開封為都固然有較大的缺憾,同時也並非太祖本意,但卻是當時社會經濟政治 諸歷史因素積累的必然。所以,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以開封為都應該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

摘自:《歷史學習》2001.5


這個問題應該由朱溫來回答。


部分贊同 @王建雄 的答案,但是必須要吐槽一下這段推論——

值得注意,晉王固然為留都東京做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內在里,留都開封,卻要牽扯到另一個人,宋太祖次子德芳。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大量資料顯示,太祖曾認定德芳為其繼承人,而太祖彌留之際,皇后也一直在策劃德芳即位。那麼,說到德芳,不得不說其岳父焦繼勳,焦繼勳當時為河南府尹,治洛陽,而與之相對的就是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

《續資治通鑒長編》載: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召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勛面獎之,加彰德節度使。繼勳女為皇子德芳夫人,再授旄鉞,亦以德芳故也。


趙光義為開封府尹時苦心經營多年擴大自己的勢力,可以想像,如果的遷都洛陽得以成功,必將被有焦繼勳為依靠的德芳皇子所壓制,這對一直覬覦皇位的宋太宗來說決不可容忍的,這也是為何在太祖兩次拒絕群臣請求後,時為晉王的趙光義仍然要義正詞嚴力主留都的原因

總結下來就是說,宋太祖遷都洛陽是為了扶植幼子趙德芳,依據是德芳的岳父焦繼勛是知河南府(洛陽行政長官)。

這段史論就是典型的盲人摸象。

首先,沒有任何史料表示,「宋太祖曾認定德芳為其繼承人」。

首先,按照金匱之盟,宋初皇室的繼位順序如下,根本就沒有包含趙德芳!——
趙匡胤 → 皇弟趙光義 → 皇弟趙廷美 → 皇子趙德昭
即使不考慮兄弟相傳的可能,僅僅考慮父子相傳,繼位順序則是如下——
趙匡胤 → 皇子趙德昭(次子、嫡出、二十六歲) → 皇子趙德芳(幼子、庶出、十七歲)

(參考:宋太祖的真實死因是什麼?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其次, 就算宋太祖要壓制趙光義,也不會選擇趙德芳。
宋太祖要扶植兒子,等於就是要讓其與兩個叔叔(光義、廷美)公開為敵了;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別出心裁扶植一個地位最低的庶子,那麼連嫡子(德昭)都要與其不死不休了——這是要人為製造宋初版玄武門嗎?
你們想像一下唐高祖扶植一個小兒子,同時挑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酸爽~

最後,趙德芳的地位在宋太祖表示遷都洛陽後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改善。
如果宋太祖真的屬意德芳,甚至不惜以動搖統治根基為代價為其遷都,那麼在一計不成後總該給點別的實質性的信號,來提升德芳的地位吧?
趙光義:晉王、同平章事、中書令、開封府尹(後改東都留守)

趙廷美:檢校太保、待中、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


趙德昭: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
趙德芳:貴州防禦使
——媽蛋,不是說「太祖曾認定德芳為其繼承人」嗎?怎麼一個防禦使就打發了?

同樣來源的史料,如果讓我來編,至少我會編的更合理些——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大量資料顯示,太祖曾認定德昭為其繼承人。那麼,說到德昭,不得不說其岳父王溥王溥當時為太子太傅,太祖巡視洛陽時令其率百官回京,顯然是出於為德昭培植勢力的考慮。
《續資治通鑒長編》載:命太子太師王溥與百官先歸京師。
趙光義為開封府尹時苦心經營多年擴大自己的勢力,可以想像,如果的遷都洛陽得以成功,必將被有岳父王溥為依靠的德昭皇子所壓制

但是,以上都是純扯淡,我用5分鐘想了下,就拿出來蒙你們了。
而最上面這段史論,同樣是盲人摸象,合理程度還不如我想了5分鐘的扯淡強。

吐槽完了,回到這個問題的主線——北宋為什麼要在開封建都?

留坑待答


五代本身就是割據政權,而且和南朝不一樣,一共五十幾年,還有不少時期存在對峙情況,前期的後唐後期的北漢控制山西騷擾陝西,契丹控制冀北騷擾冀南,南唐控制江淮,馬楚控制兩湖,後蜀控制四川,四面受敵,開封實際上已經是實際控制區的中心了。


五代四朝都在開封建都,開封又交通便利,本身已經建設的不錯了,配套設施齊全。

宋襲周統,承認周朝的地位,自己的勢力也在這裡,選擇留下來也是穩定人心。


定都原因上面說的很清楚了,太祖遷都未成的原因是杯酒釋兵權後,宋朝鼓勵和縱容勛戚權貴經商。到太祖想遷都時,幾乎所有的勛戚權貴在汴梁都已經有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遷都對他們的損害很大,所以各路人馬不停遊說反對遷都。趙光義的實際上是此時即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也稱為壓垮趙匡胤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的表態讓太祖意識到他的統治基礎中無人贊同遷都。實際上,以今天觀點看,太祖遷都是有戰略遠見的一步棋,可惜沒走成。


簡單地說是這樣的,因為五代戰爭不斷,所以中央王朝為了應對頻頻發生的叛亂,所以選擇調兵最方便的地方建都,而古代最方便的運輸方式是水運,所以開封因為其便利的水運中樞地位而成為了五代歷朝的都城,宋建立後,開頭幾十年也是戰爭不斷,所以開封就這麼一直沿襲下來了。


做個比方啊,如果現在主席以北京離朝鮮太近,以朝鮮有大炸彈為由遷都,遷到哪兒暫且不提,你覺得身為政治局常委兼北京市委書記獨立建衙,已經把北京經營的鐵桶一般的趙二同學會同意嗎?
趙二迫不及待弄死趙大,就是因為趙大打算遷都。
自趙二之後,開封府尹的職位就非常敏感。

國家政策一旦摻雜了權利鬥爭就會讓人噁心,就會埋下禍根,幾千年來,不外如是。


說白了,這是無奈之下最好的選擇。開封本身基礎好,交通便利是真的,但地處平原,易攻難守。只要攻下雁門關,南下一馬平川,絕對守不住。宋朝本身應該以攻為守,拖回燕雲十六州前絕不議和,但是,後來議和了,於是就悲劇了。


據說趙匡胤在最後一次出行時想把都城從開封遷到洛陽,趙光義來了句:在德不在險。然後就是燭光斧影了...
野史,不足為信...


關鍵是開封經濟基礎比較好,無險可守的另一面就是一馬平川,就是農業根據地,加上還有運河的支持,經濟發達。


實際上趙匡胤生前是想遷都到洛陽的,趙光義的一句「在德不在險」讓他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原因大家懂得。


相比開封,洛陽在唐末和五代屢經兵火,比較殘破。宋太祖太宗哥兒倆既要統一中國,又要解決皇權穩定問題、避免前代軍閥篡位的覆轍,估計沒精力再考慮遷都的事了,畢竟」遷都「在帝國時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那應該建哪裡


後唐庄宗李存勖都洛陽,得知兵變後,立馬起兵前往開封,半路上聽聞李嗣源已先一步進入開封,大嘆大勢已去,撤兵洛陽,不久便兵敗身死。可見早在後唐時期,開封作為戰略基地的重要度,就已超過洛陽。宋太宗反對遷都,恐怕不僅僅只是考慮自身私利、而置國家大計於不顧。長安洛陽素有山河之險,歷史上也沒少被攻破,指望依靠一座都城的地理險要來保衛國家安全,恐怕不太現實。


很簡單就是運河啊,開封當年那麼大的城市,那麼多人,那麼底下的運力,在往內地走,糧食運不了了。


先佔坑,下班後來答


推薦閱讀:

如果張居正多活20年,明朝還會這麼快滅亡嗎?
張魯是漢朝開國大臣誰的後代?
明朝的強弩不過能射50步遠,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強弩卻能射600步?
項羽為什麼竭力突圍,最後卻在烏江自刎?
先秦兩漢文獻中所提及的封禪的「七十二代」具體是指哪些帝王或首領?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地理 | 宋朝 | 開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