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EVA的中心思想和庵野秀明本人有很大關係,作為一個熱衷特攝和sf的典型宅男,如同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的作品也反映自己的心理狀況,這個心理狀況的核心就是「成長」。
從飛躍顛峰開始他的許多作品都反映了主人公(少年或者少女)在成長過程中心裡的糾結與矛盾。而在EVA中,這個主題得到了一次集中的釋放。
對成人世界的渴望與恐懼,對與他人交往的渴望與恐懼,人背負著這些矛盾的生存狀態就是EVA的敘述中心。在影片中導演也試圖找到破除困局的方法,「因為人生來是不完整的」所以只有通過補完來擺脫痛苦,這一充滿宗教一位和空想主義的荒謬計劃對於承擔它的主人公真嗣來說,只有兩種選擇,接納或者拒絕。TV版和98年的劇場版分別展示了這兩種選擇的後果,也反應了導演最終體悟到「只有勇於接納他人才能真正面對自我」的結論,可以說通過完成EVA庵野秀明也實現了自己的成長。
沒人提到『駕駛 EVA』是什麼意思嗎?
是『為了活下去並獲得他人認可而不得不做的痛苦的事情』
最後兩集真嗣不停的在說:為什麼要駕駛 EVA,駕駛 EVA 以後的我還是不是我,駕駛 EVA 才能得到認同,除了駕駛 EVA 我一無所有。
而凌波麗,明日香的台詞始終穿插在真嗣之間,她們是作者的另外兩個人格,或是兩段人生經歷。
明日香起初積極面對這些壓力,她把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一個理由:我有天賦,我是被選擇的,我是全世界最牛逼的,也是她生存下來的最重要理由。後來這個理由破滅之後就一蹶不振了。
凌波麗選擇的是放棄自己的情緒和自由,一味的忍受,她敢對不服從的人扇耳光,自己被扇之後卻無動於衷(TV 版)。她是受傷最多的人,也是自始自終最受認可的人。
真嗣介於兩者之間,但遊離不定。
渚薰代表的是,為了追求一些東西而放棄掉的愛情和快樂。
為什麼我這麼肯定,因為我很容易就看懂了。
作為一個出生在不怎麼有愛,也不富裕的家庭里,經歷過各種努力和掙扎,最終能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做出一點點小成績的人。
缺愛的人會無限度的想要獲得補償和依靠。在孩子的時候他無知的認為,只要按照他人的意願去努力,心靈上就能獲得補償。長大後發現無論怎樣努力,心裡總是有一部分空白沒法填補。就好像真嗣用沙子堆出的城堡,他明白他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他永遠也得不到母愛,然後摧毀一切。
以前以為無休止的學習和工作,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就能彌補過往的缺憾。也以為自己最適合做某樣事情,並把它當做依靠。把這樣的東西當做依靠,只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就真的沒有什麼可依靠的了。這樣一直以來的努力,只是帶來越來越多的絕望。因為從來沒有直面過內心,努力不過是為了逃避內心而已。
真嗣原本認為像明日香那樣做,就能彌補自我,後來他發現明日香自己也是需要補償的人,她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堅強,絕望之下真嗣掐著明日香,然後 come on sweet death 響起。
TV 和劇場版的兩個結局我都很喜歡,它們本質上是一樣的。真嗣真正面對了自己的內心,真正在內心上接受了這一切,最終得到了補償。
另外有類似經歷的人,會比一般人更相信宗教,宗教也可以作為一種依靠。這可能也是 EVA 建立在宗教背景上的原因,但在最重要的最後兩集里,庵野秀明並沒有表達任何宗教相關的東西,可能宗教在庵野秀明心中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他經歷的一部分。
其實庵野秀明的真實想法也不重要,每個人在 EVA 里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就好了。
EVA和眾多科幻作品都一樣,沒有所謂的哲學,所說的聽起來很高深的話全都是用已有的問題和結論來耍帥而已。
要說EVA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教育御宅族別那麼宅了。
詳情見 新世紀福音戰士研究區
其實挺簡單也挺俗套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
這個主題在很多日本漫畫作品中都有體現,影響力最大的其實是高達。
Gundam和EVA都是那種表面上看一個是機器人戰爭、一個是宗教陰謀論,但本質要說的東西是一樣的:不同的人所在的不同立場產生了矛盾,一切矛盾衝突都來自於人與人之間難以相互理解。
至於高達和EVA上都比較明顯的「成長」主題,從小P孩成長為可以信賴的爺們之類,其實不過是人在青春期,最容易感受到人與人無法相互理解的痛苦的。
高達里時不時出現駕駛員衝出駕駛艙(卡瘋子甚至在宇宙里頻繁摘掉宇航帽)跑到對方駕駛艙去對話就是一種暗喻。Newtype已經可以心靈感應了,但是像哈曼這樣的優秀NT最終也難逃自殺的命運。一切都是因為人與人無法相互理解。
EVA在這個問題上的探索其實並不比其它作品更深入,但它將相互間不理解塑造得更加表面化——三無女、精神病、扭曲的父子母女關係等等……結合日本那個年代一些社會病態問題,自然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宗教什麼的都只是產品包裝。
此外庵野也表達了自己的一個觀點:我們的皮囊是人們達成相互理解的一個阻礙,所有人要打破心之壁、每個人的絕對領域都融合到一起實現全人類真正的理解,其中一個前提就是捨棄我們的肉體。
這個觀點其實有它的道理,我最近就常在想:為什麼一個大型活動里——比如一個漫展好了——相互之間不認識的人們為什麼很難隨意地聊天?我們都會覺得即使有著共同愛好,但只要不認識,搭訕都挺不自在的。
但為什麼一個論壇上、一個聊天室里,每個人都能毫無顧忌地對話呢?
我在知乎和@黃繼新 倒是說過兩句話,但見到真人的時候我從來沒想過要上前打招呼。
這其實和網路是否身份匿名無關,只是因為我們在網路上對話時沒有了肉體的拖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縮寫為EVA)是一種高分子聚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有很多用途,不過一般認為它們並不會像智慧生物那樣產生思想,即使是材料中心也產生不了。
騙錢
中心思想什麼的……我覺得TV,劇場1,劇場2,漫畫,新劇場,唔如果再算上鋼鐵女友這種奇怪的支線,每一個的主旨都不太一樣的。
如果說真有什麼貫穿始終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滿腦子懵懵懂懂的性幻想的彆扭小孩開巨大機器人打大怪獸什麼的最喜歡了。」貞本義行是在進行苦逼人生觀傳教,他把自己的悲觀主義投射到一個可以具象化的虛構世界裡。其實就跟《西遊記》差不多……不知以上這幾句能否給你啟發。
也有一種理解,劇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某種意義上的現代病,沒有一個人物是真正健全的。那些對於人生價值,命運的終極拷問,在每個角色身上呈現出不同的答案,也對應著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
互相理解。
我看的時候 網上所傳的宗教歷史哲學完全沒在意,關注點在每個人物(尤其是主角)的性格及其心理還有他們背後的故事 得知AT力場真正意思的時候差點淚流滿面 (不是內牛滿面 是真的被觸動)。
--------------------------------
個人認為,對待一個文藝作品 我們只需要找到它對自己的啟發和感動,其他真的沒必要太關心,更犯不著費盡心思去挖掘所謂的中心思想(被小學語文毒害...)或者在大眾的影響下動搖自己的看法
當然,如果這個作品引起了你對某一領域的興趣 進而去了解 去研究也很棒~就像其他知友提到的 因為EVA而去研究西方宗教哲學,這些都屬於作品對我們的啟發
個人認為主要講了三個點:1.「打開心扉」的探討。 2.離開母體,拒絕逃避。 3.好死不如賴活著。第二條可以引申出更多。這邊稍微擴展一下
1.這個是整個片子的一根背景線,探討了打開心扉的兩面性。eva機體與使徒進行作戰,也是通過中和對方的心障,將對方直接暴露並施以打擊。人類因為關閉心扉而得了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不快樂,背離了原本「進化」的道路(片中大量出現交往障礙,暴力的描述)。於是邪惡組織開啟還原儀式,強制人類打開心扉,強行推動人類進化的進程。雖然這樣做可以直接達成進化的條件。但是一旦打開心扉,內心最脆弱的地方就會外露,容易遭到致命打擊甚至弱如人類直接失去人的形體。男主認為,失去人的形體,就是死了。
2.片中的男主基本是一個懦夫,遇事只想逃避。片中有大段大段關於男主掙扎的描寫。男主的母親的靈魂宿居在男主駕駛的機器上,至始至終保護著懦弱的男主。這給了男主一次次逃避的理由,保留著內心的殘缺。最後,當男主體驗到了打開心扉獲得接納的那種滿足感與幸福感之後,卻放棄了它。雖然有無限的快感,但是人不能為人,一切就變得毫無意義。於是悟出生而為人,必須要離開母體,承受挫折,獨立成長,逃避沒有任何意義。男主決定放棄那虛無縹緲的快感,成為獨立的人,縱然要承受很多痛苦,但是只要是人,只要還活著就行。
直到最終人類成了一鍋靈魂之湯。進化的使者告訴男主,人類的心是什麼樣,就能造就什麼樣的形體。因為他們不想成為人,他們就還是一鍋湯。失掉的自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找回來。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可以依靠別人,但是必須是自己要有信念。
3.第三條我來引述台詞:
唯:「不要擔心。所有的生命都有想要復原的力量,都有想要活 下來的心。只要能想到要活下去的話,到那裡都是天堂。因為還活著嘛!到那裡都會有幸福的機會的。」這句是片中原話,大概意思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還活著機會就是無限大
再來一條
冬月:「人類製造類神的EVA,真正的目的是這個嗎?」
唯:「是的。人類只能活在這個星球上,……不過,EVA卻可以永遠的活下來。如果能把人類的心寄宿在那裡的話……,」唯:「就算再經過50億年,連這個地球、月亮……甚至太陽都不在了,人類還是能存活下來的。即使到時只有一個人活下來的話……,雖然會非常寂寞,只要能活下去的話……」
冬月:「就可以永遠的留下人類生存的證明嗎?……」
大概就是那個意思吧,只要是活著就會有好事發生。怎麼感覺自己在看泰劇
樓上有個說讓御宅族不要宅了,嗯嗯,其實就是這個。
「勇敢的少年啊快取創造奇蹟!」
宅啊,走出家門!看動畫能長大嗎?你以為你已經看透了這個世界(EVA),真的嗎?
感覺eva中心思想很簡單,就是「補完」,主角們都有心理缺陷,經歷各種挫折摔打,經歷與他們那個年齡不相稱的痛苦,展現出各種不同的表現,有人逃避,有人崩潰,有人無視這一切痛苦,歸根結底說明一個道理,我們之中沒人是完美的,我們是彼此需要的,我們終究要直面內心最真實的自己,三個小孩最終「補完」了自己的內心,反倒是那一群堅持補完計劃所謂的2B「智者」、「長者」堅持要玩完,我們彼此不同,這才是個體存在的意義,生老病死也是「補完」的過程,何必為了所謂的「成神」而放棄感情,放棄羈絆,放棄這世間一切的美好,所謂的永生真的那麼美好么?
圈錢計劃。
。。。。主題難道不就是 脫宅吧愚蠢的死宅們?
庵野秀明自己也曾經半開玩笑的說過自己也不大懂EVA,很多所謂的中心思想都是出於觀者的過度解讀。到現在EVA開播已經有近18年,依舊長盛不衰。現在想要說點對EVA的見解,簡直是班門弄斧,認真研究EVA的各種宅們動不動就能把弗洛伊德和一堆深奧的哲學理念扯出來,甚至還會逐幀的去分析。
說實話我覺得這片子本身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人們這樣去討論,還能不斷炒冷飯保持盈利不是嗎。
末世,死亡情結。精神分析。
早年的26集TV版的劇情基本上就是三個主人公如何衝破自身心靈屏障,迎接心靈洗滌後的人生的過程。只不過迎接的過程伴隨著人形機甲大戰各種各樣小怪獸、神學、宗教、心理學等非傳統熱血動漫一貫打怪升級拯救世界的要素。中心思想說到底,就是@Shinji說的,別宅,世界需要你去拯救。(╯▽╰)
推薦閱讀:
※為什麼《EVA》中人類還有這麼大的生產力?
※《EVA》裡面,葛城美里的房間為什麼會出現《君主論》和《韓非子》兩本書?
※《EVA》到底是部怎樣的動畫?
※唱Komm, sü?er Tod的Arianne是誰?
※EVA這部動漫是否被過度神化了?
TAG:新世紀福音戰士E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