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看待父母對兒女的「佔有」或「私有化」?

父母很多時候對兒女的愛引起兒女的叛逆,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覺得兒女是自己的「私人產物」,應該服從其命令。
(2)覺得兒女經驗不足,自己的建議總是有道理的。
(3)覺得自己為兒女付出了那麼多,理應得到兒女的回報。
我認為,父母很多時候把其意志強加於兒女身上,卻無法考慮到兒女的性格以及社會的變化。當然,兒女絕不應做出任何傷害父母的事,可是有時父母(尤其是40-50後的父母)特別容易固執,因此才常常造成兒女埋怨父母不理解,父母感到兒女不聽話的情況發生。誠然大家都會說要加強溝通交流,可在我看來,父母有時的想法根深蒂固,讓我感到回天乏術。請大家討論一下,你們都是怎麼做的?


用從一篇自述中,聽到過這麼一段話,歲月流轉,越發認同。

安倍晴明解釋咒語的邏輯,說:

「世間萬物莫不被束縛著。而人類,還多出一樣束縛其他東西的能力,那就是語言。帶有願望的語言,就是咒語。」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神明,被束縛在各自的肉身里。給了我們肉身的父母,也給了我們一生最核心的束縛。

希望不要遺憾,「曾經聽話、卻妄度芳年」


想想爸媽為什麼生你的吧,第一,社會傳統,第二,維持夫妻關係,三,小寶寶很好玩的,四,感覺有了孩子生活就有了未來有了目標,五,養老用。
縱然父母愛你,父母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你,但生你時就沒有想過要給你你要的人生。你是他們人生的寄託,精神的支柱。說實話,從生你前你就不是一個獨立的人,我相信至少我們上一代的父母在生孩子的時候沒有一個是為了「要給孩子他要的生活,讓他做一個獨立的人,盡情地去感受這個世界,感受生活的真諦」這種虛無飄渺的目的。
至少我認為,如果給一個人以生命,不要以為自己服務為目的,記得,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我也有同樣問題的家庭,主要的有效應對方式是:保持鈍感,表面順從

這樣做需保證的幾點是:
1.強化自己內心的聲音。影響到你自身價值觀的話,學會過濾,避免不經意間思想被父母的意願帶走;
2.保證個人身心健康,不能太傷害到自己。在承受能力接近極限前,及時用其他方式化解:治癒類音頻,安靜的環境等。若條件限制下沒有給足夠時間就已達到極限,想辦法抽身離開,保持距離(精神力不能崩潰,是首要條件);
3.理解其行為背後真實原因。有的父母控制欲強,可能是因為Ta對當下的生活無所適從,只能想方設法抓住一切可以掌控的東西來獲得安全感。 如果對父母可以達到某種高度的愛和理解下,去順應滿足他們的要求,也不會對你自身有太大傷害。但理解這點確實很難,要慢慢觀察和總結;
4.保持對愛的敏感度。告訴自己,不管怎樣,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不管哪種策略有多高明,那也只是策略。
愛,才是維持一切善意行為的原動力。

In total:
盡量不要傷害到他們,
減免過程中傷害到自己的程度。


對於有些父母這樣的佔有心理,能夠理解,但不能認同。

我身邊好多朋友的父母就是這種偏執型的,非常可怕,孩子出去晚點兒回來就會四處打電話尋覓,孩子出去看個電影就說電影院很亂有壞人不讓其,孩子的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諷刺的是,越是家裡管道嚴的家庭,他們的孩子越是學壞.大多數的我那些朋友們都變得很叛逆,在家裡依舊是乖乖女,在外面就變成另一個人還有一些終於按照父母的期望,成為了一個溫順的人,但是代價就是,始終無法獨自面對生活的困難,無法獨立處理問題.

很慶幸,我的父母相對而言就是如此的開明,從小就放養我,不干涉我的朋友交往和戀愛,上什麼高中什麼大學也隨我的心意,即使我選擇離開他們去遠方打拚,他們也是支持我理解為.


匿名回答這個問題吧。
說說我自己。
其實說我爸媽要把我「私有化」有點過分,但是也差不多了。
說個最近的事情,讀博還是工作。
今年馬上畢業,工作找到了,博士考上了,最大的問題是兩邊都涉及到調檔案的問題,要麼去讀博,要麼去工作。
我家是在北方的一個小城市,小城市具備的一切特徵我們那裡都有,比如有編製的工作就是畢業生最好的機會,所以當我爸媽得知我被錄用到一個有編製的崗位時的高興程度,遠遠大於我考上了心儀院校的博士。於是,大戰開始。
我要去讀博,我爸媽要我去工作。
我爸媽說起來也是很聰明的父母,他們對於我私有化的過程從來不是以「你要是敢去讀博就是氣死我們就是不孝順」這種話來進行的,而是施加愧疚感。
所以,我爸媽在這件事情上對我的勸告如下:你是個女孩子,女孩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好了,那麼高的學歷幹什麼呢?你上學的話不穩定,還未必在哪個地方落腳,但是一上班就不一樣了,在一個地方穩定了,才好去談婚論嫁,你成家了才好生小孩,你生了小孩老了有了依靠,爸媽死的時候才能閉上眼。
我幾乎花了一個月500分鐘通話時間的全部去跟父母溝通,我有我想要的生活,有編製的穩定工作並不是我的終極追求,如今的我還不想去談婚論嫁生兒育女。
大概我爸媽也是耗盡了那個月的通話時長,來告訴我,踏踏實實工作結婚才是王道,爸媽才能放得下心,你不工作不結婚不生兒育女爸媽能合得上眼嗎?
於是我以每分鐘1毛2的超時話費告訴我爸媽一個他們自我出生就不明白的道理,我是否幸福是我說的算,未必結婚生子就是幸福,不是他們認為我幸福才算幸福。
這個道理,他們不接受。其實我說之前就知道。
我爸媽的王牌來了,爸媽生你比一般人晚,你又是唯一一個小孩,如果你結婚太晚,我們連自己外孫都不知道長什麼樣子,以後外孫問你,媽媽,我姥姥姥爺是怎樣的啊,你心裡不會難受嗎?
那一刻我特別痛恨為啥我家住二樓。
這個事情最後的結果就不在這裡說了。

往回看,小事情就算了,說個大的。
大學選專業。
我爸媽都在銀行工作,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專業是會計,法律,人力資源,計算機等等一切跟銀行相關,日後不會因為專業問題不能進入銀行的專業。他們希望我畢業後進入銀行的意願明明白白。
我要學社工。
於是大戰開始。
我爸媽的理由是,你學一個我們都不知道的專業,你畢業之後我們怎樣幫助到你?你以後的人生缺少了我們的幫助該有多艱難?我們到時候就是干著急,幫不上忙,爸媽老了都不踏實啊。
我闡述我有自己的選擇,我有我自己的喜好,我有我自己的夢想。
接下來是一大段:銀行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社會地位不錯,爸媽是不會害你的,我們不是為你好的話,會為你選擇這條路嗎?這個世界上,只有爸媽是真正的對你好的。如果你以後過得不好,爸媽該多後悔以前沒有叫你聽我們的話啊!

天知道那時候哪裡來的勇氣,我愣是死死頂著那種愧疚感抗爭了半個月。
當爸媽終於妥協,我大哭了一場,不是因為終於可以品嘗勝利的果實,而是感覺自己對不起爸媽。
他們就是這麼厲害,可以用愧疚感壓制我到這個地步。他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家,如果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只要這個夢想和追求與父母的相違背,就算大逆不道。
好在6年社工讀下來,很開心,對我個人影響之大,絕對可以位列「對我影響最大的」N個事情之一。但是這一點,至今不被接受和理解。

一上午忙忙碌碌,抽空寫了這些。
也許有這樣的父母,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無比堅定一點,以後如果我有小孩,自打他/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會讓他/她了解,我做我自己,你做你自己,我會全力支持你成為你自己。


@睡仔小石頭
接他的回答。
然而經常的情況是——
我想保持表面順從,他們下一次往往還是會進行干涉並且可能變本加厲,我讓他們稍不如意就會怒火衝天。
在承受能力接近極限前我會盡量壓抑和轉移我的憤怒,但決不能選擇抽身離開,等你再次出現他們會讓你知道余火的恐怖。

所以我發現,經過大大小小的爭吵後,讓他們失望後,並且認為我還是個孩子脾氣依然叛逆後,他們基本不會在表面上表現出對你的控制欲了,當然,他們基本也不會主動與你交談了。
我覺得目前這個狀態非常不好,因為心裡有愧疚感,所以我打算搬出去住,或許經常不見面反而會更親密吧。
不過也挺好的,目前我愛做什麼做什麼,在不出格的前提下我不用再擔心他們的想法。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麼簡單的兩個道理為什麼父母就是不懂?他們在我面前吐槽他們的父母的時候怎麼就沒有換位思考一下我呢?


「佔有」和「私有化」是一種控制欲,而不是愛。
愛是謙卑的,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愛不會成為束縛和負擔,只會成為前進的動力。

你要弄清楚你父母的動機,和他們談談。如果是他們是不放心你,就好好跟他們解釋。

如果真的是想操控你的人生,那趕緊遠離他們。這不是你的錯,先救自己,等有力量再來救他們。

「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自己的義務,對於一個放棄了一切的人,是無法加以任何補償的,這樣一種棄權是不合人性的,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為的一切道德性」

——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


是不是可以看成是,父母對子女自主能力的不信任?
嬰幼兒時期沒有生活能力,父母需要包辦子女的生活,上學以後,接受的學校教育多以被動教育為主,長期缺乏獨立思考不能自主生活,一方面子女自主能力缺失,另一方面父母對子女的定位也會一直停留在沒有長大的孩子,慣性地「佔有」、「安排」,直至工作、結婚,父母仍然對子女有很多不放心


這個問題涉及到層面太多了,親情道德倫理。跟我們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所以單方面說孰對錯太膚淺。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學會一種包容理解是解決矛盾最有效的方式。其實並不是每戶人家都有「佔有」「私有化」問題,我身邊有些就有些挺美滿的,主要都是知識家庭,認知理解稍微強,很融洽處理問題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1、為什麼不讓他們佔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本來就是一種生活樂趣。但是許多人彈性不足,無法與長輩鬥智斗勇,誰讓你是讀弟子規長大的呢?

2、既然有愛,有親情在,就必定有佔有與被私有的問題。認了吧,這就是人性。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讓他們佔有,私有吧。畢竟他們擁有你的時間也不多了。

2、最噁心的一種父母,是該佔有的時候不好好保護你,該放手的時候抓著你不放,這種父母是最懦弱的,最可悲的,但你要原諒他們,為人父母的總需要一點尊嚴感。


關於這個問題,我和爹娘討論過,我說,要把我當成社會性的東西,不是私有化!我娘很哀怨的看著我說,你以後是不是不想養我們了!一句話問得我坐如針毯。我現在從不奢望能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討論。對於家人,即使他們沒開口,我都會儘力做到應盡的責任!但是為了家和。我放棄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哀怨的眼神,真的讓我害怕了!


推薦閱讀:

你曾經成功改變過父母的哪些觀點?
爸爸媽媽有紋身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讀博時大家有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如何化解?
光波康復理療儀有用嗎?
因為涉及隱私,提問取消,謝謝之前各位答主給我的幫助。 弱弱問一下提過的問題怎麼取消?

TAG:心理學 | 代溝 | 親情 | 家庭關係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