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營養品到底該不該吃?

包括各類維生素 / 蛋白粉 / 鎂鉀鈣 / 深海魚油。 本來是一直拒絕合成營養品的,但是迫於身體小問題日漸增加,再加上身邊有一個合成營養品的忠實護衛者天天苦口婆心,終於開始接受。但是看完美國營養學家布萊恩.克萊門特的《營養品的真相》後,再度疑惑。


沒看過這本書,但是去了一下這位克萊門特同學所謂的研究所網站,鏈接如下:
http://www.hippocratesinst.org/
看起來肯定不是什麼正經的研究機構,充其量就是個療養院性質的商業機構。這位布萊恩.克萊門特同學在最近的三十年里也沒有從事過正規的科學研究。所以我對他的書和其中宣傳的觀點保持懷疑的態度。

本人不了解營養品工業,即便在美國監管嚴格的FDA對非藥用的營養品審查也會相對較松。從個人粗淺的知識來說,維生素和氨基酸都有多年成熟的大規模生產經驗,來源也都是經過優化的菌株發酵。也許有些產品需要後續簡單的化學修飾,但其中可能引入的污染肯定都在工業界的掌握之中。不太了解礦物質的來源,和魚油。蛋白粉也應該是生物來源的,我理解和奶粉(不含三聚氰氨)的區別不大。

我不吃營養品。。。


合成營養品是將某些營養成分通過提純或合成的方法製造出來的,其中的營養成分都很單一,如:蛋白粉、維生素、鈣劑等等。

一些處於特殊時期的人群,比如不能進食需要腸內營養的病人、孕期和產後的婦女、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的患者,無法通過正常飲食來獲取吸收某些營養成分或是補充不夠,就需要使用這樣的營養品。

而進食正常,又不存在某些特定營養成分缺乏的常人,僅通過正常飲食即可完成營養的攝入。無需再額外補充。

如果健康人吃了營養品,往往多餘的部分都會被機體排泄掉,也就是說 浪費!達到小康水平現代人每日攝入的營養已經過剩,很多營養已經浪費掉了。如果讓我說把握好攝入量的標準就是不用額外攝入營養品。

如果該營養品的生產過程規範科學,每天也是按時按量攝入,吃了之後倒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損害。


是的,我也不建議過度攝入。

前面大家都講了維生素和氨基酸類的,我補充一下礦物質和深海魚油方面的講述。

礦物質攝入過量一般都會造成副作用,鐵鋅過量還會中毒。

深海魚油的話這些年是因為其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所以成為熱門的,其實你可以吃一些松子等堅果類食物來補充不飽和脂肪酸。這個保健品一般老年人特別是心血管系統不好的老年人吃的比較多,年輕人很少會需要通過專門的補充保健去改善機體機能。


沒必要吃,否則長期吃下去絕對沒好處,如果沒病的話。關鍵在於平時的合理飲食搭配。
推薦這樣的飲食規則:1、eat food 2、少吃 3、儘可能吃得多樣化。
按照美國人michael pollan的觀點,任何除主料外超過五種成分的複合食品都不是food。

最後,不要說這些合成營養品了,就是喝牛奶補鈣,國際上都有很大爭議。而吃鈣片,早已被公認副作用較大。因此,絕不要迷信這些相對成分單一的補品,保持科學多樣化的飲食才是根本。


確實需要時該吃,一般情況不推薦吃。


我吃營養品(有非合成的營養品么?),但沒想過真有啥好處。

你吃這些玩意,我不反對:反正你沒花我的錢,其實對健康沒啥好處也沒啥壞處。

所以想靠吃藥保持健康的人,那肯定是:1)有錢沒處花了;2)懶到家了。

有些東西錢是買不到的。


再好的營養品也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
營養品當然不可以亂吃!
營養品遭受非議的幾個原因:
1人類的本性之一 不願意輕易改變
2和醫藥公司利益衝突
3媒體的不客觀報道
4從業人員不自律


按古中醫來說這種營養品沒有陽氣你吃了還吃你陽氣,結果很不美妙;
按科學成份來說很營養的啊!吃到肚子里科學好像沒這方面的資料。
吃不吃自己選了


營養品適合特別人群,再好的保健品也需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不代表吃得多就補得多,關鍵看個人的吸收能力。當然沒有營養元素就不談營養吸收了。所以一些人吃營養品是為了防止飲食營養不均衡或攝入不足而適當地補充用。


保健品的銷售之好,是我沒想到的.真懷疑為何有那麼那麼多的人來使用他們.個人認為在中國,還是應食基本的食物來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和體力.看看有幾家是知名的保健品生產商就明了.


推薦閱讀:

健身要吃很多雞蛋,但是不能吃蛋黃,扔了很可惜,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嗎?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每日蛋白質攝入是否充足或過剩?
能否用專業知識駁斥 <一切疾病源於營養缺乏>這個觀念?
青少年每天要多少營養?
素食者如何增重、長肌肉?

TAG:健康 | 亞健康 | 營養學 | 食品健康 | 營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