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所謂的心理疾病,無非就是想像力缺失的外在表現?

在托馬斯.摩爾寫的《少有人走的路Ⅲ心靈地圖》中,有句話:許多所謂的心理疾病,無非就是想像力缺失的外在表現,而心理治療就是引導想像力回歸的過程。
為什麼心理疾病是想像力缺失的外在表現呢?心理疾病和想像力有關係嗎?


《少有人走的路》的確是套好書,經常有朋友讓我推薦心理科普讀物我也推薦這個,但我一般都只推薦前兩冊。主要是後面的作者換人不說,文筆又不好,大段抒發自己的情感和看法,還扯上了宗教,看起來很是晦澀難懂又無聊,已經不夠科普了。

而對於「心理問題無非是想像力缺失」這句話,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因為想像力缺失只是一個處境帶來的結果,真正造成心理問題的是處境帶來的壓力以及我們對這種壓力的認知。比如一個人要是天天遭遇家暴,就很容易悲傷和抑鬱,而周瑜打黃蓋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黃蓋只會越打越興奮,這就是因為我們對於挨打的痛苦認知不同,被家暴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痛苦,我們只想迴避,而黃蓋為了騙過曹操去詐降,只會擔心自己樣子還不夠慘。

而這句話還有一個問題是翻譯失誤,我認為作者原意可能是指的「想像素材」而非「想像能力」。想像素材的缺失會造成認知方式單一而狹窄,這最容易造成人「鑽牛角尖」,應對環境的方式過分單一就會造成心理問題。

人很難突破自己的處境去理解更廣範圍的事物,人也無法用自己沒有的經驗去構建想像。有個笑話講的是兩個撿糞的古代農夫在交流皇帝的生活時,其中一個感嘆:「皇帝撿糞的叉子肯定是金子做的!而且街上的糞只能他一個人叉!」這兩個農夫不可能進到皇城去看皇帝的真實生活(即無法突破現有處境),沒有見過皇帝的錦衣玉食,但他們都被村裡的惡霸欺負過,所以他們只能基於這些已有的經驗去想像他們能夠觸及的最好生活。那個皇帝和全街人搶糞的場景很可能也是衍生於現實中欺負他們的惡霸形象——自己變成惡霸搶全村人的屎,這就是一個農夫全部的美好夢想。

人在面對未知時最容易焦慮和恐懼,就是因為我們很難想像絕對的未知,但人類追求安全感保障自身延續的本能讓我們又特別需要解決未知,這時我們就需要展開想像去預測未來。一個經歷豐富的人可以藉助更多已有經驗去預測,就比如一些受過嚴格訓練的賽車手,雖然遇到過慘烈車禍,但腦子裡已經對危險有了從訓練場帶來的素材,當他熟悉了真正的車禍後反而可能會越來越成熟。而假如這個人曾經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經歷過慘烈的車禍,那留在記憶里的素材就幾乎全是負面的,這可能導致他終身拒絕駕駛,這就是心理障礙,那曾經的痛苦彷彿變成了內心一面牆,從此阻擋了所有觀察駕駛的機會,一提起駕駛就只有悲痛恐懼的情緒,就好像歡樂也被這面牆擋住了,這就好像是情感障礙(當然,真正的情感障礙往往有大腦機能的失調,不僅僅只是認知方面的問題)。

揮之不去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典型的情感障礙(在這裡我們暫不討論抑鬱症,僅談情緒本身)。在反覆經歷失敗和挫折的過程中,如果一個人能夠得到來自他人的寬恕鼓勵,在他的想像素材里就比總是被責罵的人多了一種良性的可能性,這會讓他們願意再次嘗試。而錯誤得不到接納的人就會陷入自我否定的狀態,用「我本來就不適合做這個」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護,將自己從一個失敗者替換成被強迫的受害者。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陷入抑鬱狀態的學生被家長和老師一罵就哭(再次強調,這裡沒有討論抑鬱症,雖然癥狀可能很像),如果家長和老師也沒有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就會把這種哭泣認知為軟弱,繼而可能恨鐵不成鋼,要麼更嚴厲地要求,要麼撒手不管。這兩個應對措施本身會給教育者造成焦慮的心理問題,而它們也坐實了孩子對自己就是很糟糕的猜測,於是更加抑鬱,更加委屈。在教育者和孩子的腦子裡都只有負面想像,這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幫助。

這個世界比不知道更加讓人焦慮恐懼的是「我以為我什麼都知道」,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只會依賴現有的經驗去處理問題,一旦現有經驗應付不了,壓力就可能會造成心理問題(就像社恐者總是假定別人都是有敵意的,他們在社交中總是在檢驗別人的敵意,這不僅無法讓他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反而會讓他們更加陷入被排斥的處境,然後這又會讓他們對環境的戒備更加強化,一直被焦慮和恐懼折磨)。所以永遠不要放棄體驗,永遠不要停下訓練,否則我們就會像一個缺乏訓練的戰士,到了戰場只會被嚇死。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在心理健康的領域也是同樣適用的。


謝邀

幻想/想像是意識與無意識共同協作的最高形式,也是心靈活動的幾個高級功能之一,幻想活躍的區域表達出我們對那幾個主體/事件/活動的期待,也代表有厄洛斯/邏格斯的持續投入。

而想像力缺失,就意味著其心理能量的流動上完全避免和繞過了那些區域,這些真空區的形成在我看來和之前的生活經驗有直接的關係,也可以說是埋藏有「個人情結」的雷區。

個人情結的形成......應該與負面情緒有關,而雷區就意味著存在當時埋藏的非理性而難以改變,甚至被意識思維本身排斥的負面經驗......emmm,或者說,是負面體驗的移情,用先前的經驗和體驗直接替代了現在的事件本身,作為某種徵兆也可以說是自我保護機制。

簡單來說,就是打開了某扇關閉的大門......

雖然我覺得有些時候還是關著比較好。

以上。


我理解的是,思維過度局限,或是自設牢籠,治療的工作就是要打破這些桎梏。


我已經快按不住該作者語文老師的棺材板了?!!!


不是很理解心理疾病和想像力缺失之間的聯繫

是當遇到難以理解的事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想像力去想像一個解釋所以陷入疑惑而產生心理疾病么

我個人的理解,我有時候感到抑鬱的原因往往是去想了關於存在關於死亡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類的各種問題,自己卻無法想像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所以會抑鬱。

這麼講的話可能和想像力有點關係吧

當人遇到能使自己世界觀崩塌的事物的時候,而他的想像力不足以使他重新想像一個自洽的世界觀的時候,會產生心理疾病么,可能有點道理吧。

想了想心理疾病的原因應該還是因為世界觀破碎不完整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換了地方後睡不著覺,或者睡眠很淺,更甚者很清醒?
如何評價華晨宇的關於癌症的《無字歌》?
心理諮詢師如何保證自身安全?
憤怒的情緒該怎麼宣洩?
有個患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家人是怎樣的體驗?應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心理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