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達芬奇的時候,可能說的是手術機器人。中國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其實是一個平台系統,從醫學角度上講就是一個腹腔鏡系統。它由三個組成部分: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外科醫生控制台。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技術背景來源於斯坦福研究院,設計的初衷是使戰場前線受傷的士兵得到後方醫生的救治,此項技術一度受到美國國防部的關注。

後來,Guidant醫療設備公司的研究員Frederic Moll十分看好這一技術的商業前景,他與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在1995年買下斯坦福研究院的專利,並創立了Intuitive Surgical Devices公司。該公司自2000年上市以來,股價10多年最大漲幅超過70倍,目前市值已達400億美元以上。從成立到現在,Intuitive Surgical已有22年歷史,這22年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也相繼更新到了第五代。

在手術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以說處於壟斷地位,常年都能保持70%的毛利率。一方面是醫療機器人行業的高門檻,複雜的FDA審批流程限制了其他手術機器人的發展,另一方面直覺外科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產生也為其他手術機器人的產生構建了技術壁壘。同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每台的價格也十分昂貴,國內引入價格每台在2000萬元左右,且每條機械手臂使用10次後就需要更換,而每次手術根據需要需多條機械手臂參與。

隨著科技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醫療等生活各方面要求都在提高。因此,醫療機器人市場前景將非常廣闊,據BCG波士頓諮詢測算,到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估值將達114億美元。龐大的醫療市場,將促使不同的醫療機器人湧現,而手術機器人又是醫療機器人中最重要的一類。

雖然達芬奇機器人在軟組織手術上處於壟斷地位,但它並不能用來做所有的手術,像骨科手術一類的硬組織手術,達芬奇機器人就無能為力了。軟硬組織手術之間存在著跨界壁壘,相互也不容易形成替代競爭。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新興的手術機器人,如以色列Mazor Robotics公司的手術機器人Renaissance系統、法國Medtech神經外科定性機器人ROSA、美國Curexo關節機器人、美國Mako關節機器人。

國內也有不少的團隊在進行相關領域的嘗試,最出名的就是被業內稱為國產手術機器人「四小龍」的:柏惠維康、天智航、金山科技、妙手機器人。目前這些公司的產品在技術上都不斷地更新,在價格上佔據很大優勢。

但這些公司的產品大多是在硬組織手術上,而達芬奇機器人是實施軟組織手術,二者不可相互替代,因此不具有可比性。另外一方面,達芬奇機器人在醫療手術行業已深耕22多年,在手術數據上積累了較大優勢,況且醫生操作手術機器人需要經歷培訓,達芬奇機器人在此方面也積累了人員優勢。

所以說,國內企業想超過達芬奇機器人,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但這並不能說明在手術機器人領域國內企業一點機會都沒有,上面也說到達芬奇只能做軟組織手術,市場上其他產品主要是硬組織手術。在硬組織手術方面,國內四小龍表現還是不錯的。


推薦閱讀:

Chrome可以登陸微軟的應用商店嗎?
鎚子科技最新產品堅果Pro2的手機拍攝效果怎麼樣?
有什麼好用的流量卡價錢實惠?
為什麼截拳道能夠被世人認可並推廣?
1699元是买华为荣耀7x呢,还是小米max2好?

TAG:達·芬奇 | 機器人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