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华夏为什么没有像东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一样彻底分裂?
这问题有一些史实上的问题。下图是东西罗马帝国的最大疆域:
五世纪西罗马帝国陷入困境,476年某种意义上灭亡了。但东罗马帝国一直好好的。在查士丁尼大帝时期(527--565),成功向西收复故土。下图是查士丁尼时期,东罗马帝国控制力所及的地区:
这时大约在公元555年左右。图中的标记方式有些夸大,比如此时东罗马帝国并没有实现对意大利全境的控制;对于埃及以西的北非,主要只是控制了港口也即古典世界尤为重要的城市。
查士丁尼统治后期,帝国深受地震、瘟疫困扰,高昂的军费开支与都城的修建工程也使得帝国财政捉襟见肘。但总体而言,此时的东罗马帝国仍然健康。莫里斯一世统治时期(582--602),帝国幅员辽阔:
这张图稍能体现一些此时东罗马帝国的实际情形:即帝国对意大利、西班牙的控制力很弱。埃及是帝国的粮仓,小亚细亚是对抗波斯的重镇,色雷斯等地是首都与中欧“蛮族”间的缓冲;强大的海军将地中海的沿岸与岛屿连接起来。在任何意义上,地中海世界都没有陷入分裂。甚至,整个地中海,某种意义上,依然是东罗马帝国的内湖。
莫里斯之后,帝国会陷入与波斯的苦战;然后,新的皇帝希拉克略(610--641在位)会击退波斯大军。伊斯兰随即兴起,阿拉伯帝国会占据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过去,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查士丁尼到希拉克略,帝国发生了很大的转型。旧的罗马帝国黯然退场,新的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悄然诞生。因此,著名学者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甚至讲,“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个罗马皇帝,莫里斯则是第一位拜占庭皇帝。”而“希拉克略则一手建立起军区制,”从此,拜占庭帝国则是一个坚守小亚细亚与希腊腹地的区域政权。这些说法有很大的问题。至少,7世纪到15世纪,生活在君士坦丁堡的人依然觉得自己是罗马人,自己的政权是罗马帝国。
过去,学界还有一种说法,说西罗马帝国虽然在476年瓦解了,但因为东罗马帝国的存在及其他诸多原因,地中海世界权力与贸易基本架构一直维持着。直到阿拉伯帝国兴起,地中海成为两大宗教的对峙区,贸易才逐渐衰落,罗马世界的格局才一去不返。这一假说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7世纪前后,地中海的贸易网络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总之,在任何意义上,地中海世界都没有瓦解。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这一刻,拜占庭——其实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才真正灭亡。这之后,奥斯曼土耳其继承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问题中所说的彻底分裂依然不会发生:
这个问题的原因多了去了,历史、文化、地理、种族哪个方面拿出来都能写一本书。
简单一提,地理上华夏是两河文明,中原地势较为平坦,具备自然统一的趋势,分久必合的原因之一就是打起仗来没有越不过的坎,中原地区统一了自然富庶,周边地带自然归附地。地中海地势不用说了,围着海一圈,具备合久必分的趋势。
历史方面自秦皇汉武以来,同货币定车轨,有了统一的先例,有点野心的君王都会想方设法实现自己的大国梦,文化上道儒盛行,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利于统治,风化趋同。再反观西欧,城邦林立,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宗教众多,教徒最多的基督教也分化了。种族方面自不必说,没有像儒家思想这样强有力的统治工具,那就是一点就爆的定时炸弹。
总而言之,两河流域文明在一千多年前是璀璨辉煌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至今仍普惠大众,即便在最危急的时刻,家国情怀也仍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不说其他,单在国家统一这一个层次上,不是欧洲人能比的,从古至今由来如此。
我就发表下我的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我认为主要功绩还是在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使得我华夏的文化思想得以统一。而罗马虽然在版图上不输与我秦汉。但是他们没有统一的文化,相当于各个部族的联合,虽然因为罗马的的皇帝牛逼,把他们糅合在了一起。但是因为有太多的文化冲突。在罗马皇帝英明的时候可以整合各个部族的力量,只要罗马皇帝一犯浑各个部族的冲突就会激化。据我所知罗马的原住民只有不到400万,而各个部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蛮子)有接近3000万所以只要一有问题罗马人民就压不住各个部族。
我国在汉秦汉时有一句话:夫胡人畏威尔不怀德。而我汉帝国的思想是使胡人畏威尔怀德,然后仰慕我华夏文化,最后吸收胡人入华夏归于一体。所以虽然我华夏虽然在版图人口都是和罗马差不多(汉帝国最高人口4000万)。但是我华夏是一个民族。而罗马是很多的部族集合体。所以最后我华夏还是能归于统一。而罗马却分裂了。
纯属个人思想,不喜勿喷。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该不是几句话就能完整表达,我们拣点主要区别谈下看法: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的核心区域是黄河、长江流城。中间虽有民族融合,但少数民族基数微小,汉民族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同汉民族的交流互动中方逐步接受继而融入汉民族。
而远古华夏族自舜、禹时期就奠定了统一的国家雏形,并且一直延续,并在其后的不同朝代更迭中,得到演进和强化,成为汉民族立国的一种主观自觉和期望。所以,不管世事如何变换,不同政治人物都把结束纷争,实现统一作为终极目标。
而东罗马帝国统制下,却是不同民族、不同传统文化在军事扩张下的简单聚合。一旦中央政权的控制力衰退,迥异不同的各个民族地域必然分崩离析。
我想这是主要的区别吧,一点愚见。
欧洲没有统一概念!就这么简单!华夏从夏朝开始就一脉相承!分裂或者诸侯国都自称华夏人!再者就到秦朝统一文字道路进一步加强统一观念!到汉朝统一思想!以汉人自称就彻底形成了统一的观念
伪命题!三国不是分裂?南方东晋北方五胡十六国不是分裂?南北朝不是分裂?南陈和后梁不算南方分裂?东西魏、北齐周不是北方分裂?只不过后来鲜卑人的北朝灭掉了汉人建立的南朝,中国才第二次统一。
问题本身可能根本没有答案,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人类生产能力较低时,确实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虽无数次的跌宕起伏,战争灾害,历史给了华夏名族愈合的时间与空间。就像向一只碗里砸下一滴水珠,虽然四溅,但不多时有聚在一起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孫權廢孫和殺孫霸?
※東吳的陸遜的才能和司馬懿比,哪個更勝一籌?
※想研究一下呂布,有什麼書可以推薦一下嗎?
※《三國演義》中到底是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還是卧龍出世嚇死郭嘉?
為什麼古代名士多出在潁川?
此言差矣。
從題目的描述中,可知提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三國演義看多了,卻又看少了。看多了,所以才發出「為什麼古代名士多出在潁川?」,看少了是因為,他只看到了潁川。
君不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君不知「九品之下無名士,世族之外無造士」。
魏晉時期,潁川出了很多名士不假,就像這位朋友所說的有「郭嘉、徐庶、司馬徽,還有荀氏家族」。但這也只是魏晉時期而已,縱觀整個歷史,「古代名士多出潁川」這個結論並不正確。即便是在魏晉時期,這個結論也值得商榷。這就是我們將要說的「王」「謝」兩家。
「王」指的是魏晉名門「琅琊王氏」。這個家族有我們所熟悉「王與馬共天下」中的那個王導,便出自琅琊王氏。書聖王羲之,以及王獻之,也都是琅邪王氏的成員,為王導的後輩。同一時期的琅琊,不是只有一個王家,聞名於後世的還有其他幾家。
《三國演義》中我們所熟悉的諸葛亮,諸葛瑾,諸葛玄都是琅琊人。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也是琅琊人,竹林七賢中的王戎為琅琊人,此外還有蕭道成,鮑照等人。
「謝」,是太康謝家。這個家族在魏晉時期非常有名,時人所說的「大才槃槃謝家安,江東獨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賓」,其中謝家安,指的的就是謝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謝靈運也是謝家兒郎。李白在其作品《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中的惠連,為謝惠連,也是謝家子弟。
由此可知,僅以魏晉時期來說,琅邪出的名士遠遠多於潁川,而當時琅邪的王氏和諸葛氏都是望族,並不比潁川荀氏差,甚至還要高出一籌。
現在我們再說說,為何潁川在魏晉時期出了郭嘉、司馬微等名士,原因便在於我們所說的「九品之下無名士,世族之外無造士」。自曹魏開始「九品中正制」實行以後,世家大族逐漸掌控了官吏的選拔和認用,同時還掌握著各種各樣的書籍,把控了知識的輸出。
所以,對於寒士來說,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資源學習,掌握知識,另一方面進朝做官和出名的渠道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握,而在世家大族眼中,寒士與他們不是一路人,更不會幫助寒士出名。所以我們看到,三國時期出自潁川的名士大多都是潁川的大族,比如潁川荀氏、崔氏、司馬氏等。
一是潁川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政治經濟的中心區域,氏族豪門聚集,大量兼并土地,擴張政治軍事和文化勢力,形成豪強集團。二是取得地方直至中央的治理權和參與權後,從制度上建立世襲體系,固化利益分配機制。三是從文化輿論上建立了話語權。故傳名士多出潁川,實際上多出世家。
我覺得這是一個循環效應,可能最初潁川出現名士後,更願意帶動自己家鄉的人,而當地人也以此名士為榜樣注重這方面的培養,如此一來,名士越來越多,但是縱觀歷史,只能說潁川多名士,別的地方也有很多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