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偏安政權,南宋撐了150年,南明為何只撐了20年?
一
歷史上,北方淪陷,中原王朝政權逃難渡過長江,在南方立國成功的只有兩次,一次是東晉,一次是南宋。
儘管偏安一方,東晉、南宋依然頑強的抵擋住了北方胡騎的進攻,晉、宋的國祚也因此多延續了100多年。
1644年,明朝崇禎十七年,同樣的場景再度在中國發生。當年五月初二,一直被明軍阻擋在關外的滿清八旗,趁著李自成顛覆明朝的機會,入主北京,從此開始了260年的滿清王朝。
1644年五月初三,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監國。五月十五日,朱由崧正式即位為皇帝,並改次年為弘光元年。
當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並定都南京。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南京的首都身份依然保留,同時還保留了一套完整的中央機構:設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官員的級別也和北京相同。
而且李自成、張獻忠流寇到處燒殺,滿清多次入關搶掠,大半個中國均遭塗炭,唯獨江南因為長江天險而得以保存。
當時,淮河以南的絕大部分地區依然處在明政府管轄之下,自元代以來,北方政權就已經極度依賴南方的漕運糧食以及財賦供給。
此外,淮河以南是當時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僅僅就兵力對比來看,南明弘光朝廷失敗後,根據多鐸向清廷的奏報,僅僅江北一地,投降清軍的南明總兵多達23人,副將47人,馬步兵加起來總數達到23萬8千人之多。
如此之多的明軍,單就數量而言,已經超過了南下進攻的多鐸、阿濟格兩路清軍兵力總和!
可以說,南明弘光朝廷,無論是就人力,還是物力而言,都佔據著明顯的優勢。即使失去北方,只要守住南京依然可以保留隔江而治的局面。
那麼,為什麼南明只延續了二十年呢?
且聽小奔為你一一說來。
二
小奔認為,南明之所以只延續了二十年不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南宋有中興四大名將,南明只有一群首鼠兩端的軍閥。
南宋初年,宋軍抵禦金軍入侵有四位軍事統帥抗金功績最為突出,分別是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並稱「中興四將」。
岳飛,韓世忠就不用多說了,他們的戰績專門寫一篇文章都不夠。此外,世代鎮守四川的吳玠,多次大敗金兵兀朮部,打破川陝路金兵的進攻,使得金人始終不敢窺視陝川之地。
劉錡在順昌大捷中率3萬軍隊,先後兩次大敗金兀朮的10萬軍隊,大破金人的「鐵浮圖」和「拐子馬」(騎兵軍)。
相比之下,南明有什麼?
為了應對北方的清軍,弘光朝廷的部署是:設立江北四鎮防禦淮河,高傑駐守泗州管轄徐州等十四個縣;劉良佐駐守臨淮管轄鳳陽等九縣;黃得功駐守廬州管轄滁和等十一個縣;劉澤清則駐守淮安,管轄淮海等十一個縣。史可法則督師揚州居中調遣。同時,命令戶部郎中沈廷揚以海舟防江,又命令總兵吳志葵駐守吳淞口。
四鎮當中,高傑是李自成叛將,紀律很差,在揚州城外燒殺搶掠,一度想進攻揚州。劉澤清見到李自成就望風而逃,崇禎帝命他火速勤王,他假裝墜馬受傷,拒不聽詔。劉良佐的弟弟劉良臣早在1631年就投降滿清,後來清軍南下,他也是不戰而降。
只有黃得功兵力較強,但是黃本人在崇禎十七年間,也不是什麼出名的猛將。
此外,駐守襄陽的左良玉,長期擁兵自重,蹂躪地方,朝廷拿他無計可施。在戰場上,遭遇到農民軍,卻是跑的比兔子都快。
不怕貨比貨,兩下一對比,光是一個岳飛就是南宋的無價之寶,更不要說還有韓世忠,吳玠。
二、南宋沒有大量的漢奸軍隊,南明的漢奸軍隊幾乎已經超過清軍。南宋初期,1129年十月,金軍乘南宋江防未固之機,在完顏宗弼的統帥下,分東西兩路第三次南下攻宋。西路軍自黃州渡江,一直殺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後才撤軍。東路軍自馬鞍山渡江後,連續攻克建康、臨安。宋高宗趙構被迫乘船飄泊於溫州、台州海上避難。
這樣的形勢遠比南明更要危險,為什麼南宋能撐過來?
因為金軍沒有漢奸軍隊帶路,因為人數少且不熟悉,他們既不敢深入,也不敢留下統治,只能燒殺搶掠一番以後就匆匆北撤。
南宋也因此成功續命。
反觀南明呢?
清軍攻克揚州以後,據多鐸向清廷奏報所稱,投降的南明總兵多達23人,副將47人,馬步兵合計23萬8300人。
僅僅這一批在江北投降的明軍就超過了清軍兵力的總和!
此外,還有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率領部下十五名總兵全軍二十萬一起投降清朝。
這些漢奸們在保衛國家時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還快,膽子比雞還小,打起自己的同胞們則是一點也不含糊。
吳三桂成為清軍對付南明的金牌打手,南明永曆皇帝父子三人都被其親手勒死。至於南明四鎮高傑部下李成棟,投降滿清之後,試圖像吳三桂般裂土封王,瘋狂屠殺揚州之後,繼續玩命般地向南突擊,一口氣衝殺到廣州才停下腳步,連擒隆武、邵武二天子;
左良玉手下總兵金聲桓、王得仁則不惜死力絞殺南明,橫掃兩湖;至於海盜出身的鄭芝龍,則懷著永鎮粵廣的幻想,出賣了整個隆武朝廷。
可見,從來都是漢奸最壞,明朝很不幸地擁有中國歷史數量最多的漢奸,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三、南宋的長江防線遠比南明鞏固。從軍事地理角度來看,自古以來,建都南方的政權,如果想要對抗北方,主要是依託長江和淮河。這是因為,長江縱貫東西,綿延數千里,上通巴蜀,中經荊襄,東連吳越,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得整個南方的形勢得以完整。
位於長江以北的淮河更是南方政權的重要防線,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總結道:「守江莫如守淮」,也就是說,單守長江的話,一旦一處被突破,就難以再防守。但是如果守住淮河的話,進可以進取中原,守可以依託淮南廣大地區作為縱深。
南明諸位大臣也都能認識到守衛淮河的重要性,如史可法稱「從來守江南者必於江北」,應天巡撫左懋第也說,「夫能渡河而戰,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劃江而安。」
然而,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清軍已經南侵的情況下,左良玉假稱奉先帝太子密諭,以「清君側」為名,發兵前往南京討伐馬士英。
一直以來都做著偏安大夢的弘光朝廷,頓時陷入兩線作戰的要命境地。弘光帝發出了「上游急,則赴上游;敵急,則禦敵」的旨意。馬士英等人明明知道清兵已經進入江蘇北部,卻顧頭不顧屁股地調江北四鎮中的黃得功到安徽太平府、劉良佐則到對岸江北,夾江堵截左良玉。
弘光朝廷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刑部侍郎姚思孝等人勸諫道:左良玉稍緩,北尤急,乞無撤江北兵馬,固守淮揚,控扼潁、壽。就連弘光皇帝本人也說:劉良佐兵還宜留江北防守。
然而,弘光朝廷的兵部尚書馬士英氣急敗壞地說說出了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一句話,「寧死北,無死逆」,也就是說,他寧可死在滿清手中,也不願死於左良玉之手。
結果,江北防線崩盤,兵力空虛,根本無力阻擋清軍南下。四月初五日,多鐸率領大軍南下,沿途州縣望風歸降。四月十三日,清軍佔領淮河據點泗州,守衛泗州的總兵率部南逃。當天晚上,清軍渡過淮河。
相比之下,南宋的長江防線比較鞏固,位於上游的四川牢牢抓在手中,中游的湖北荊襄一帶有岳飛,下游則有韓世忠。
四、南宋只有一個趙構,南明沒有各方都能接受的皇帝靖康二年,北宋皇室被金軍一鍋端,只有康王趙構僥倖逃命,因此,他順理成章成為南宋最高統治者。
反觀南明,崇禎自殺殉國時,他也許想不到滿清會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正是他拒絕了南遷的建議,既不遣太子去南京,他本人也不離京。這讓滿清政府比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從而依靠明朝幾乎全部漢族官吏去征服並統治南方。
此外,崇禎放棄太子南遷的決定還導致南明政權始終缺乏一個能夠團結統一所有派系力量的人物,中國人自古講究名正言順,正是因為始終缺乏一個嫡系的繼承人,南明政權有一半以上的精力是和自己人在內戰。
親愛的讀者,看了這四點,相信能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吧?
南宋和南明的情況非常相似,都是漢人王朝被北方少數民族佔去了半壁江山,同樣是在皇帝遭遇不測以後,由藩王在一幫文武大臣擁戴下建立的政權。那麼為什麼南宋能穩定地撐150年,南明最終不過20年呢?我覺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南宋地圖)
第一,北宋末年只有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但沒有強大的農民起義。北宋末年也有農民起義,比如方臘起義、宋江起義、張迪高托山起義等等,但是,這些起義的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北宋統治者有效地化解了矛盾,並沒有讓這些農民起義釀成大氣候。甚至農民起義者,後來還參與了抗金行動。
而明朝末年卻不一樣,農民起義的規模十分龐大,而且當時,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登基,建立了大順國,佔據了淮河以北原明朝故地。張獻忠也在成都登基,建立了大西國,控制了四川一代。可以說,農民起義讓明朝分出了很大的精力來應付,南明顧此失彼,沒辦法集中精力對付北方少數民族。
第二,宋朝上至大臣下至百姓抗擊外族入侵的堅強決心很足。北宋末年金國入侵,擄走徽欽二帝以後,全國上下,表現出了高度的團結一心,誓死抵抗的決心,積极參与了抗擊金兵的行列中,最終也湧現除了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等著名的靠抗金將領。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將領的存在,以及包括八字軍在內的游擊隊,有效地遏制了金國滅亡南宋的腳步,讓南宋不至於滅亡。
(南明地圖)
而宋朝軍民之所以團結一心,我覺得又有這些原因。一是北方給南方帶來的恥辱一直存在,從澶淵之盟開始,北方少數民族就給南方漢民族帶來恥辱。南方漢民族的心中已經形成一種情節。所以金國南侵以後,不用宣傳,大家的決心和精神力量就有了。明朝卻沒有這種背景。明朝一直比較強悍,缺少對北方的恐怖感和壓力。二是宋朝對老百姓對大臣都比較厚待,宋朝給官員的工資是歷朝最高的,宋朝的百姓比較富有,安居樂業,所以大家會誓死捍衛。而明朝賦稅非常重,給官員的工資又非常少,很多人甚至歡迎農民軍代替明朝,所以軍民的心都是散的。
第三,不得不說宋高宗。宋高宗其實是個被忽視的皇帝,正因為他的存在,才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一個向心力。而南明則沒有這樣的君王,而且大臣們勾心鬥角非常厲害,誰都想控制皇帝,誰都想增強自己的勢力,自然做不好事。
(宋高宗)
所以最終南明很快失敗了,南宋則堅挺了一個半世紀。
崇禎帝的性格自傲孤僻,生性多疑,他對其他官員和將領不信任,認為他們會危害他的統治,崇禎朱由檢當皇帝以後,因為瑣事關押幾百名官員到監獄,有很多官員被他殺了,在邊關抗敵的時候,他派他的親信以支援抗敵為名,實則去攻擊邊關將領,導致了邊關將領未被對抗的敵人殺死,反而被朱由檢派去的將領殺死的局面,祖大壽,聶有成等邊關將領都被殺,邊關都師袁崇煥上戰場以前叫袁宗道,為明朝丞相,五十多歲了面對後金的進攻,東北邊關守將面對敵方騎兵、火炮和更多兵力的敵人,沒辦法對抗,在不能出擊獲得勝利、後金軍有屢次攻奪明朝東北城池的情況下,都準備退回關內防守,袁宗道面對這樣的情況,因為他事先到東北邊關視察過邊關抗敵實情,所以他思考度量了我軍和敵軍的情況以後,對東北防禦的重要性感到事關重大,所以他自薦帶兵上戰場抗敵,他到邊關以後,加固城牆,增強抵抗敵軍的火炮和登牆敵人的數量眾多的能力,因為加固了城防,敵軍進攻明軍的實力變弱,堅守的城鎮基本都守好了,他訓練邊民,增加士兵的補給,不用皇帝從遙遠的關內派兵,耗時太久,邊關人民可以補給,他指導防守官兵和邊民種植糧食和蔬菜,可以更方便的補充邊關抗敵的需要!面對敵軍的優勢騎兵,他在邊關城防戰中獲勝後,利用繳獲的敵軍騎兵,向明順帝請求支援一些馬匹以方便邊關的軍用和民用,明順帝給的幾十匹馬被分了一些給邊關民用使用以後,其他的馬匹,他教人訓練起來作為明朝的騎兵使用,成為明朝的關寧鐵騎,成為進攻後金軍的強有力的兵器,後來朱由檢奪得皇位,稱為崇禎帝,他的名字雖然好聽,但是他的性格孤僻,生性多疑,又是通過政變手段奪得的皇位,對朝廷官員疑慮重重,很多官員被他關押起來,害死的也有很多,他也不信任邊關將領,為了集權防止邊關將領回來進攻他,他對邊關將領的限制措施就是不派兵支援,不給糧草支援邊關抗敵,後期看到邊關抗敵取得較大成功以後,他還派兵名為支援邊關前線抗敵,實則派去的官兵到邊關以後,直接攻擊邊關守軍,導致幾個城池的防守將領死亡,並直接導致其他防守將領的投降後金軍,袁崇煥也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也通過加強城池的防禦,不過多接受政變皇帝的援軍,以免被皇帝派去的官兵進攻,在堅守邊關二三十年以後,袁崇煥(袁宗道)被皇帝以袁丞相抗敵功不可沒,敵軍在袁丞相帶兵抗敵以後,未取得大的勝利和戰果,後金軍反而被袁軍反擊,袁軍取得了很多大小戰的勝利,名城大捷、錦城大捷、寧錦大捷、遠城大捷、寧遠大捷、京師保衛戰的勝利等等,收復了很多以前丟失的城池,歡迎袁丞相還朝,官復原職的承諾誘騙回朝廷,在袁丞相和十幾名將領騎馬進邊關城鎮的時候,他們被皇帝安排的守軍暗算攻擊,守軍通過特質為戰場兵器的榔頭,燒得火熱滾燙的鐵嵌,安裝了鐵刺鐵鏈等武器,對進城的抗敵將領們進行攻擊,很多將領當場被殺死,袁崇煥(袁宗道)被鐵鏈綁在身上以後,詢問守軍想幹什麼,他是官復原職的明朝丞相,進京述職抗敵受封的丞相,城鎮守軍直言:崇禎帝朱由檢是從前朝皇帝明思宗(明順帝)袁順那通過政變奪得皇位的皇帝,明朝也是明太宗袁國珍建立的,永樂大帝也是你們的袁棣皇帝,崇禎帝朱由檢的心態沒改變,他為了集權,前朝官員都被他拷問過,你等抗敵有功,但是皇帝不信任你們,認為你們加強了邊關防備,守住了邊關,進攻打敗敵人,獲取大片敵軍領土,抗敵取得勝利功不可沒,但是朝廷以後不需要前朝守軍了,我等雖不想害你們抗敵有功之人,但是皇命下了,所有邊關守軍都不讓進京,抗敵將領都要進牢獄拷問以後才放出來,你們前朝的將領沒想過這個不怪你們,我等也是皇命難違,現在告訴你們實情就是崇禎帝不需要你們了,意思你們也知道。之後就用榔頭攻擊都師袁崇煥的頭部,導致袁崇煥當場斃命,之後將袁崇煥凌遲,並讓城鎮的居民買他的肉吃,這樣一代英明的帶兵抗敵丞相袁崇煥(袁宗道)被篡位皇帝安排的人殘害而死,英國大英博物館的英文記錄:一代英明的都師袁崇煥被崇禎帝朱由檢誣陷以通敵罪殘害而死,明朝的最大有功之人被誣陷遭到酷刑而死,明朝的末日也就不遠了!明朝以後被後金軍進攻,後金族的另一個崛起者清朝人取得後金部落的領導地位,清朝軍隊開始進攻明朝;袁宗道(袁崇煥)被害死以後,因為袁崇煥的老家在廣東廣西地區,南方在看到崇禎帝朱由檢是這樣一個殘害忠良、又是個通過政變手段奪得皇位的皇帝以後,南方建立了南明朝(阮朝),兩廣、江浙、重慶、四川、雲南等地都接受南明朝(阮朝)的領導,之後清朝開始進攻北明朝,南明朝將領張獻忠和李自成也順勢進攻北明朝,在李自成的大順起義軍的攻擊下,和崇禎帝朱由檢高壓集權統治,無人信任他的情況下,北明朝的守軍節節敗退,京城也沒人守了,李自成的大順朝起義軍攻進北京,奪取了北明朝的政治中心,因為大順朝的農民起義軍的局限性,文化水平低,政治思想不高,攻下北京以後,他們把朝廷的金銀悉數瓜分,因為戰場太長時間,基本沒接觸過什麼女人,他們就對皇宮裡的女人垂涎三尺,皇帝煤山自殺以前留下的貴妃、妃子等被大順軍的人據為己有。大順政權皇帝李自成在未來的及整頓大順軍的情況下,東北守軍吳三桂開放邊關,讓清朝軍隊進關,分享、奪取勝利果實,北明朝自此滅亡,朱由檢的親戚子女等欲到南方南京等地組織政權進行抵抗,因為朱由檢的倒行逆施,南方又有南明朝(阮朝)的統治,地方城鎮守軍看到朱姓人要佔地稱王,又看到北方大好河山被朱由檢亂統治搞垮以後,都不接受北方明朝的人來當地稱王,敗退官兵和當地守軍把朱由檢的子女親戚等殺掉了,北方被清朝控制了大片地盤,南明朝乘著清朝軍隊立足未穩,人數不多的情況下,奪取了部分北明朝的土地,山西陝西等地屬於阮朝的地盤,南方阮朝、北方清朝的並立局面就此形成,河南以南、長江以南和台灣屬於阮朝的地盤!
阮朝第一個皇帝為阮貴帝袁貴民,阮貴帝袁貴民以邊關的防護和人民的發展為建設重點,積極加強邊關建設,面對清朝指揮的滿族軍隊和漢族軍隊,阮朝以宣傳聯合為政策,獲得一些清朝統治的地區人們的支持,在事前比較支持清朝的中部省份贏得了很多支持,從開始的被北部、中部省份人民不理解和不支持到到後來的支持並加入阮朝,和南方人民一起建設阮朝,反抗清朝的統治,阮朝第二個皇帝阮貴帝袁貴民,他以民為重,非常注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實現了阮朝的經濟水平的大力加強,後來阮朝的阮宗帝袁宗明面對西方國家強力發展的局面,也派了一些阮朝的人民去國外學習科學技術,但是因為國外的限制,學到的科學技術比較少,西方大力提高的國家能力,他們把擴展殖民地的目光瞄向中國阮朝,荷蘭派一些士兵進攻阮朝台灣島,在島上駐軍不多的情況下,台灣的事務參贊詢問阮宗帝袁宗明如何抵抗荷蘭人的大批武力進攻,阮宗明只是台灣參贊,如果打,肯定打不贏,你們就讓他們先登陸,我們阮朝隨後就派兵與之作戰,之後,袁宗明派阮朝太子袁誠(阮御宗袁誠,收復台灣時取名鄭成功)出擊迎戰荷蘭人的侵佔台灣島,率領阮朝士兵乘戰船登陸台灣島,與荷蘭人進行了半個月的戰鬥以後,荷蘭人面對擁有大量士兵補給能力的阮朝,簽訂歸還台灣的條約,將台灣島歸還給阮朝。林則徐的虎門硝煙,阮朝外務大丞張之洞為阮朝積極從西方國家和日本學習先進科學技術,並在日本明治天皇小笠源·長生的提醒和幫助後,在阮朝首府廣州建立京師大學堂,宣傳先進的思想和科學技術,明治天皇小笠源·長生還幫助霍元甲師徒的抗清救國思想的宣傳,之後面對到日本尋找幫助的孫中山,他提供資金和外交渠道的支持,反抗北方清朝滿族政權的鬥爭,並勸說清朝北洋軍閥總指揮袁世凱遊說清朝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及其他皇公貴族們,最好不打內戰,給他們大量資金和居住地及傭人,獲得清朝光緒帝及其他皇公貴族的同意交出玉璽和實權,接受中國民國政府的領導,從而實現了南北兩個皇朝政權不出現內戰的南北統一,從而實現了漢族政權對整個中國的領導,避免了內戰清朝人領導漢族人和漢族人打仗的局面,為中國的有序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明治天皇幫助中華民國政府在巴黎合會上爭取權益,把西方國家想強加給中國的一些不平等條約進行了刪除,中華民國政府基本受到大的利益損害,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基本沒參加對外戰爭,是個名義上參戰的協約國,戰勝國獲得的名譽和利益有很多,很多人不知道這點,這在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獲得了戰敗國的很多銀兩的賠償,這是中華民國的一個重大勝利,這也是在袁世凱當中華民國總統的時候;袁世凱當中華民國總統的時候,中華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實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因為袁世凱的兒子和民國大量的文人以上書等方式支持袁世凱稱帝等事情,袁世凱就稱帝了,但是各路軍閥又轉而不支持袁世凱稱帝並準備討伐袁世凱,袁世凱之後得病身亡,之後民國陷入民國總統歸誰當的爭搶中,民國經濟發展被滯後。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政府很少描述的中國近代史的歷史事實,中國大陸周邊地區和外國有這方面的記錄!
且看南明將領 在良玉一聽闖軍要來以清君側為名直攻南京 左死其子左夢庚率二十萬降清 劉澤清沒怎麼打率十多萬降清 黃得功忠勇正奮起抵抗 被叛徒一箭射中撥劍自殺 反觀南宋韓世忠 岳飛 張俊 劉琦 吳玠無不盡心抗金 連老油條劉光世收到朝廷斥責其不儘力對抗偽齊 對手下人說眾兄弟用命救我腦袋 大破偽齊
手機沒電了,簡單回答一個思路,明天手機充好電再來修改。南宋的外部環境那是南明不能比的,相當的惡劣,強大如蒙古、金就不一一例舉了,為啥還堅持了150年?南明卻只堅守了20餘年,還是那句古話說得好,堡壘最容易攻破的還是來自於內部。南明是亡於自身,亡於幾百年前朱元璋埋下的伏筆……手機木電了,明天充好電再來和大家聊。
按照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壽命也就是200多年,明朝已到風燭殘年,輸掉了民心,就是沒有清軍也堅持不了多久。而宋朝則處於王朝中期,社會矛盾還不是特別激烈,是收到外族打擊,而尚未失去民心,所以才有南宋150年!
推薦閱讀:
※宋朝名將潘美是如何從名將變成「奸臣」的?
※杭州岳王廟內的岳飛父子墓中是否真有他們的遺骨?
※為什麼說岳飛《滿江紅》詞能孤篇壓兩宋?
※漢朝之前,中國人能吃到哪些水果?
※劉整為什麼反宋降蒙,如果沒有他的反叛,是否南宋可以多撐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