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为什么印度饥饿指数全球倒数,却还是世界大米出口大国?


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lFP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饥饿指数”排100名,全球垫底,低于朝鲜、伊拉克,排名比上一年下降3名?(排名越低说明饥饿程度越高)

印度的邻国中,中国的排名最高,位于第29位,尼日尔、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情况也都比印度好,只有巴基斯坦(第106名)和阿富汗(第107名)不如印度,此外朝鲜排名93,伊拉克第78?指数是根据营养不良、儿童死亡率、儿童消瘦和儿童发育迟缓这四个指标对国家进行排名的;印度今年饥饿指数得分31.4,处于“严重”类别的高位,其中印度的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最为明显?

美国lFPR的报告显示,超过五岁以下的印度儿童中,超过1/5的儿童相比其身高而言体重过轻,超1/5的儿童相比年龄而言身高不足?

但是在一些民众都不能吃饱的情况下,印度却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过去三个市场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过1000万吨,令人吃惊?

一边是几亿人口忍饥挨饿,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另一边是源源不断的粮食出口,为何如此?印度政府为何不作为?为何不能优先解决内部温饱,余粮再出口?

对于这些问题,原因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印度劳动密集型工业不发达,农民缺乏赚钱渠道,只能以农业为生?

也就是说,大量农民的收入只能从种田中取得,他们要买其他商品,只能拿农产品去卖,尤其是拿粮食去卖?

不管种得多不多,总要出售一部分换钱,以便买其他生活必需品?

这样大量粮食就从农民手中流到市场,产粮较少的农民就出现饥饿问题?
其二、印度几百年来,并未发生土地改革或土地革命,加之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土地集中于少数高种姓的地主手中,广大低种姓农民只能种地主土地,或者给地主打工,这些人往往生活贫困,温饱不能解决?

地主则由于拥有大量土地,生产的大量粮食无法自己消费,只能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其三、印度政府应该也有以粮食出口创汇的意图?

总而言之,印度作为农业大国,广大农民除了种地,缺乏其他赚钱渠道;由于封建土地生产关系的存在,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又形成了大量的贫苦农民;这两部分农民购买粮食的能力低,甚至反而要饿着肚子拿粮食去换其他生活必需品,这就使他们成了饥饿人口?

从农民或地主流到市场上的粮食在满足市民或富裕的印度人口需求之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这些剩余的只能出口?

这就导致了大量人口饥饿的情况下还能大量出口,简言之,就是印度农民购力低,导致虚假的产能过剩?


没错,印度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粮食问题,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只有192公斤,不到中国的一半,(当年中国人均为453公斤),跟非洲一样属于赤贫范畴。

但是它的粮食出口却一点都不低!据粮油市场报了解,2015年印度粮食出口总额为384亿美元(中国620亿美元,美国1400亿美元),印度每年至少出口1000万吨大米(世界大米出口的四分之一,世界第一)。

2015年全球、印度、中国、美国粮食数据:

粮食总产量 人口 人均产量 耕地面积 公顷产量

全球:24.67亿吨 74.43亿人 330公斤 18.29亿公顷 1.35吨

印度:2.52亿吨 13.11亿人 192公斤 1.7亿公顷 1.48吨

中国:6.21亿吨 13.71亿人 453公斤 1.35亿公顷 4.6吨

美国:5.2亿吨 3.21亿人 1662公斤 1.97亿公顷 2.64顿

农民种植收获的粮食自给却买不起,这个现象不得不说很是奇葩!

那么为什么印度饥饿人口那么多,还要大量出口粮食呢?因为印度政府需要用大米、小麦等农产品出口来换取外汇!

印度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出口粮食换取其他产品!

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种粮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当然可以自己吃掉更多的粮食,但是由此拿来卖钱的粮食就变少了。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吃仅仅是农民众多需求中的一个,还有穿衣、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需求。在生产效率低下的社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粮食并不足以满足农民全部的需求。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权衡。他可能会为了小孩的上学会减少一些口粮的消费,他也可能会为多添置一件新衣而压缩自己的口粮。

国家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粮食消费为代价来进口他们更为紧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只占的18%。这意味着印度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6%。

印度土地私有化,地主土地集约,贫民没有土地!

稍微熟悉印度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由于没有革命或改良来改变封建土地关系,使得印度的土地集中少数高种姓地主手中,广大低种姓贫困人口没有土地。由于国家对土地没有所有权,那些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为了赚钱,会种植高质量的作物用于出口创汇,却不会低价供给本国平民。

地主在有廉价劳动力的前提下也就缺乏机械化生产的动力。受地主雇佣的无地农民主要为地主生产,本身缺乏积极性。这就严重制约了印度农业的发展。  

由于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他们消费不了那么多粮食,那就只能拿去卖,不可能送给无地贫苦农民。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印度那么多人吃不饱,却有大量粮食出口。

除此之外,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气候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人均粮食消费者低于中国产生了影响,但是印度饥饿人口数量庞大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来,印度在实现全面飞跃式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多向中国学习啊!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10.26


印度人多,这是公认的事实。而且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粮食压力可想而知,农村人口居多,城乡人口所占比例偏少,这样的人口比例,造成的结果就是印度的科技科普水平偏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科技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所以印度是一定会面临粮食这个问题的,可是为什么印度却是世界大米出口大国呢?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印度的地理条件。印度处于热带地区水热充足,使得他的稻米生产可以一年三熟,而且印度的平原居多,他的平原面积比中国的多。这也就造成了印度的耕种极其便利。而且印度的整个产业结构都是偏向于农业的。或者这么说吧,印度的农业生产所产生的GDP在印度经济里面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所以说,印度对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是极其重视的。这也就造成了他有足够的资本去贩卖粮食。可是有人就会问啦,是都已经可以出口了,为什么印度的饥饿指数全球倒数呢。

这第一嘛,就是印度的人多,多到连他自己都管不了。印度人口就最新的统计的话,应该是13亿人。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肯定是粮食生产的压力。那么这么多的粮食缺口。究竟该怎么解决呢?

第二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得整个社会分成四类人儿。或者说的直白一点儿就是富有的人,天生富有,穷人就有天生就有穷人的命。这样就造成了印度的土地是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大多数的农民都是替这些人打工的。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粮食生产可以保证集中。而生产出的粮食又是归那些地主所支配的。分出来的粮食分给农民的粮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地主家又是靠什么东西才能够发财致富还不是卖粮食。

第三,袁隆平在中国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性欲正是因为有了元老的存在,我们中国人的粮食生产。可以说是解决了或者说是20年之内我们不必去担心粮食的问题。但是印度人却没有袁隆平。

第四,印度的管理十分混乱。印度人口多,但是其基础设施建设却十分落后,而且关于他的行政系统仍然是多种混乱的制度并存的。这也就造成了他市场管理,商品管理,生活物资管理。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混乱的局面。看看印度人坐火车吧,你认为一个管理十分系统完善的国家会允许国民那样子坐火车。

第五,印度人也习惯了这种生活。这并不是黑印度,对于生活在那些复杂来,豪宅里面的印度贵族来说。恒河平原上的草民就像一匹野草。死了一批又长了一批,死了一批又长了一批他也从来没担心过这批草民会死的干净。自然而然,对于底层百姓关心就少之又少了。


印度的耕地面积远排名世界第二,远超过中国,而且由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可以三季四季播种。

印度是市场经济社会,农民可以自由出售粮食。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就会大幅出口,印度已经超过泰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在千万吨以上。

印度的饥饿指数很大部分是人为的。因为宗教原因,大部分印度人都是吃素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穆斯林不吃猪肉。吃素的饥饿指数肯定高啊。

还有个事,不吃牛肉的印度也是牛肉出口大国。


印度是一个多人口 多文化 多语言 多民族 多耕地 多政党 多人种和多宗教的国家,人种混乱 民族混乱和宗教混乱和之间的矛盾导致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尽管都是印度人但是因为宗教和民族差异彼此之间联系并不多。


印度教的等级限制 肤色差异 印度教和穆斯林 锡克教宗教矛盾 民族矛盾 甚至政党矛盾重重,民族之间 宗教之间 肤色人种之间 语言之间 等级之间交流非常少,加上内部交流面对的高税收加重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印度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非常脆弱和相互之间的基本上都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矛盾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印度大米出口成本低于内销成本,印度的地方税制不受中央影响,大米内销税收和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这个和中国出口有退税但是内销没有税收优惠内销物流税收成本高差不多。中国货物内销运费竟然高于运往美国的运费,印度国内也跟中国差不多。

印度饥饿指数和大米出口核心原因在于复杂的人口结构和高度的税制自由导致民族 宗教 语言和地方相互之间的高税收,高税收又加重相互之间的矛盾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中国至少还有蔬菜绿色通道实质上即使有绿色通道多数蔬菜运输行业内部人在接受采访时都反应没有赚到钱更何况连绿色通道都没有的印度更何况印度至今都还在征收农业税。


关于(为什么印度饥饿指数全球第一,却还是世界大米出口大国)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印度土地制度和人口结构。印度的土地制度还是封建地主制度,也就是同中国在解放前的土地地主制度一样,印度有13亿几人口,大部分在农村,但在这大部分人口中的大部分是没有田地的,只有同地主打工或租地主的田地来耕种,还有居住在城市里的贫民也同样是没有土地的,并且没有工作,试想,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这样的人口结构,贫困人口占大部分,如果没有饥饿那才是怪事,在这样的人口结构下出现全球饥饿指数倒数就不足为怪了。至于还是世界大米出口大国的问题,主要是田地集中在少数人的地主手里,这样就造成了每年产出的粮食,大部分都落在了这些地主的手里,试想,这少部分人口,每年他能食用得完这大部分粮食吗?结论是不可能的,那吃不完又该怎么处理?方法很简单〈卖〉,这样就把粮食变成了商品,至于那些贫民手里是没几个钱的,买不起那么多的粮食,城市人口占少数,也消耗不了多少粮食,那剩下的那么多粮食怎么办?那只有出口这条道可走了,所以印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粮食出口大国了。(本人篇后语,在这我庆幸我们中国,在解放后推翻了土地地主制度,解决了人口结构制度问题,同时解决了温饱问题)。


印度的土地私有,绝大部分土地在高种姓大家族手里,前些年印度政府还盲目学习西方国家推行城镇化,忽悠农民卖掉手里本就少的可怜的土地到城市里居住,事实上城市里的就业岗位满足不了那么多需求,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长期稳定工作的人只能住郊区大棚房,贫民窟就这样形成了。印度的城镇化失败造成了目前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境地尴尬,要么在城市里做低收入的工作维持生计,要么回老家给大家族种地。这些贫困人口当然只能节衣缩食过日子,大家族的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可不会好心低价卖给贫困人口,他们会出口到国际市场赚更多利润。印度的困局根源还在土地,妄想跳过土地改革直接进入工业化是不切实际的。


印度水稻产量全球第二,我过全球水稻产量第一。

然而印度的饥饿指数却又排名倒数,这一前一后简直就是个笑话。

前一段时间还在吹嘘说水稻每亩粮食产量打破了袁隆平的记录,在哪里显摆。

而且印度每年还出口大量的大米,本国自己很多地方却还吃不饱。

真是个开挂的民族,当然这个印度的政策是有关系的。


我们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农民种粮食,会首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有多的再拿出来卖。

他们忘记了印度的土地是地主所有,大多数的农民是受雇佣为地主劳动的,无论是否丰收,农民的收成并不归农民所有。农民必须拿地主支付的薪水去购买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须品,如果收入微薄,农民就很可能饿肚子。更不用说印度的人口众多,还有很多人没有工作,连种地的机会都没有呢!

所以印度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稻米出口大国,同时又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饥饿人口就不奇怪了。


我看回答的都是些常识和大家都知道的,以本人在印度的体验发觉还有个大原因,印度人很多但他们的食量差我们太多,且不论印度餐远没有中餐的丰富和丰盛,很多印度人一把手象炒米一样的东西就当一顿过的。他们食物的消耗比我们少多了。欲望都在来世,今世吃也是无所谓的吧。呵呵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產奶粉比進口的貴?
蘭花發黑,斷葉是怎麼回事?
葡萄應該在什麼時候修枝,在種植時應該注意什麼?求解答謝謝?

TAG:三农 | 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