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抗倭名將,為什麼戚繼光北上鎮守邊疆後就碌碌無功了?
謝謝邀請,說戚繼光北上之後便碌碌無為,這個顯然是對明朝歷史的誤讀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在整個明朝,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在明朝中央眼裡遠不如北方邊患重要。所以隆慶元年,讓戚繼光訓練北方薊門一帶的士兵,本身就是對戚繼光的重視與嘉獎。隨後戚繼光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負責訓練從遼、薊一帶募集來的三萬步兵以及從浙江招募來的三千南方士兵。隨後,戚繼光的權力擴大到訓練從薊州到保定的士兵,為了保證號令統一,把遠設在薊州的總兵調走,讓戚繼光做總兵官,之後又進封為右都督。
其次,戚繼光在北方做的事,也不僅僅是練兵而後陞官這麼簡單,他還修了長城,而且是明朝中後期最大規模的修築,戚繼光在修長城過程中,依據「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築思想,山勢低矮處,加高城牆;山勢高峻處,修建敵樓,個別地方加修障牆、支牆、擋馬牆,全部為磚石結構或磚石木結構,使這段長城設施完備、構築牢固、布局嚴謹、可攻可守。而今,障牆、文字磚、擋馬牆,被譽為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第三,戚繼光在北方,最主要的功績還是抵禦蒙古人的侵襲。而當時長城之外面臨的最主要敵人便是蒙古朵顏部首領董狐狸。就在萬曆元年,董狐狸曾闖入喜峰口,戚繼光出兵,據說差點將董狐狸活捉。同年夏天,董狐狸再次入侵桃林,也被戚繼光擊退。此後董狐狸的親戚董長昂、董長禿又連續入侵,尤其是萬曆二年那一次,戚繼光迎頭痛擊,活捉了董長禿,於是董狐狸便帶著宗族三百人到關前請罪,狐狸穿著素服大哭,而戚繼光呢?最終答應受降,董狐狸將劫掠百姓放回,從此再不侵犯薊門。
正是因為這些功績,大明朝廷才封戚繼光為少保。由此也證明:戚繼光在北方長城一線,絕非空吃餉,他是做事的,不能說碌碌無為。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這麼問,因為當時戚繼光到北方後,並沒有特別棘手的邊疆問題,而真正的邊疆大患,其實是女真崛起之後造成的。我覺得應該這麼問,戚繼光晚死40年 女真騎兵還能逾越長城嗎?
東南平倭結束後,戚繼光調任薊鎮防禦北虜。當時長城一線的駐軍紀律松馳,作風很差。戚繼光見難以馴服,就奏請調原「戚家軍」的一支浙江兵北上。
隆慶三年(1569年)二月,三千浙兵奉旨北上,千里跋涉,一日清晨抵達薊州,停在郊外待命。二月的北方寒氣襲人,又碰上下大雨,這支部隊就這麼在寒雨中列隊頂盔披甲站著,等候戚帥檢閱,一直等到下午,大雨中的浙江兵就像一排排白楊樹一樣沉默矗立,軍容肅然不亂。
這才是鐵打的軍隊!當地駐軍看到這一幕非常震驚,「邊軍大駭,自是始知軍令。」
東南倭寇掃平了,但戚繼光的軍事生涯遠沒有結束。隆慶二年,戚繼光北調邊防重鎮薊州抵禦韃靼(明人對蒙古人的統稱),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
對於明朝,倭患是芥蘚之疾,北方游牧民族才是心腹之患。自從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後,韃靼的俺答汗不時內犯,薊門多警,朝廷急需一員重將鎮守薊鎮,屏障北京。
北方對戚繼光並不陌生,他年輕時曾在薊門駐守過三年,深知北方韃靼的威脅遠非倭寇可比。所以戚繼光初上任,就向朝廷遞交了一個精心籌劃的奏摺:請練十萬新兵,由我節制,保證九邊皆強兵,韃靼可以徹底擊潰。這是上策;如果10萬不行,請練五萬,我保證韃靼不敢南侵,可保邊疆十數年安寧。這是中策;五萬也不行,請練三萬新兵,只能保證禦敵於長城之外。這是下策。
招募、節制10萬兵?戚繼光太天真了。首先,一個手握十萬重兵的將領近在京畿,皇帝是不可能放心的;其二,花費太巨大。當時一個新兵每月要給銀子一兩五錢,三萬新兵一年就要54萬兩,以當時國庫空虛的情況,不可能辦到。
最後的結果是戚繼光的下策都沒達到:不募新兵,在薊鎮現有的部隊中抽出三萬,由戚繼光訓練。志在立大功報國的戚繼光失望可想而知,他吟出了這樣的詩句:「伏軾長嘶動石門,時艱滿目幾消魂。非干冀北空群久,羈靮年來苦漸繁。」把自己比作不得志的戰馬,處境艱難。
不過,戚繼光從來不是個自甘消沉的人。在薊鎮十六年,加固邊牆,築建墩台,修險隘,練兵馬,整器械,開屯田,積錢穀,制訂車步騎配合作戰戰術,屢敗侵擾之游敵。「邊備修飭,薊門宴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戚繼光耗費巨資獨創的車營,簡直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噩夢。
車營每車配備火炮兩門,128輛車有火炮256門,每架火炮有子銃9門,共有子銃2304門,鳥銃512桿,火箭15300枚,另有8輛大將軍車和4輛火箭車。車營實際上是火器營,但並不是單獨作戰,每座車營再配以人數為2988人的騎兵營,而且騎兵營和南方的鴛鴦陣不一樣,一半是火器手。車兵和騎兵合營後,所能發射的槍炮火力,足以把一公里以內的所有敵人騎兵全部嚇得屁滾尿流。毫無疑問,這是明代火器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威力最強的部隊。
這樣的車步騎營,戚繼光一共建了七座!
令後世無數軍事迷遺憾的是,戚繼光守薊鎮的十六年里,只有零星的小股敵人騷擾,用於主力會戰的車步騎營根本不需要出場,它強大的威力始終沒有機會驗證。當時,北方勢力最強的俺答汗在1571年和明朝達成了和議,只有另一股土蠻部落聚眾騷擾過邊境,不過迫於戚家軍的威名,每次都是侵犯邊備修飭不如薊鎮的遼東。
明代最偉大的將軍,在北方的十六年里居然無仗可打。不過,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是兵法最高的境界?
萬曆十年(1582年),首輔張居正去世。
沒有了明朝最耀眼的暮光張居正的支持,戚繼光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
戚繼光受到排擠,一年後調任廣東總兵。萬曆十三年(1585年),因年老多病,謝職歸家。萬曆十五年(1587年),戚繼光病逝,時年60歲。
這個從17歲就走出家門的登州少年,「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整整打了41年的仗,兩鬢蒼蒼才重回故里。他一生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獻給了明王朝的邊疆,可是,在他晚年居然貧寒得連抓藥的錢都沒有。身為太子少保左都督的一品高官,死後整整兩年,朝廷居然沒有任何表示,直到戚繼光的長子戚祚國到北京請求恤典,萬曆皇帝才下詔予以祭葬。而戚繼光終其一生,沒有獲得一個爵位,只是在萬曆末年才得到一個「武庄「的謚號。
都說「漢家待功臣薄」,明代對待功臣更是涼薄如紙,從太祖朱元璋到萬曆皇帝到崇禎皇帝,無一不是。戚繼光總算死在了自家床簀,于謙斬首法場,胡宗憲自殺獄中,熊廷弼傳首九邊,袁崇煥鬧市剮死。讀史至此,怎不叫人心痛!
造化弄人,就在戚繼光死去那一年。遙遠的遼東山區佛阿拉城裡,統一了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豎起了「汗」旗,開始了積蓄力量對抗明朝。時間再推移40年後,皇太極率領後金的辮子兵繞道山海關,從內蒙古方向的喜峰口入關,兵臨北京城下!
努爾哈赤公開反明時,以「七大恨」告天。當隆隆的後金鐵蹄越過戚繼光苦心經營的長城防區時,戚繼光泉下有知,也當有一大恨:恨不能晚生40年,和後金較量高下!
有時讀史,總喜歡關公戰秦瓊:假若戚繼光仍在鎮守薊鎮,後金的騎兵能逾越長城嗎?甚至,假設無敵的戚家軍猶在,清朝能憑十三副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嗎?
還有最後一個懸念:戚家軍,這支精銳的部隊後來是怎樣的結局?
萬曆援朝戰爭中,明軍收復平壤之戰,第一支衝上要隘牡丹峰的部隊,正是老戚家軍的一支,將領為年過花甲的老將吳惟忠——戚繼光第一次募兵帶出來的義烏老兵。
有史記載的關於戚家軍余部的最後一戰,是在天啟年間的遼瀋大戰。當時瀋陽失守,遼東經略袁應泰調派四川秦良玉部數千土司兵,以及童仲揆、陳策和副將戚金的浙江兵三千,與努爾哈赤的後金兵激戰中全部陣亡。戚金是戚繼光的族侄,他率領的三千部隊無疑是原戚家軍的老底子。此戰稱為「渾河戰役」,戰況之慘烈,明史中稱為「凜凜有生氣」。
老兵不死,只會慢慢凋零。也許,這種一個人塑造的軍隊,命運註定是人去軍散。所以說,人間再無戚繼光。
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在嘉靖末年剿平了東南沿海的倭寇,戚繼光被調到薊州任總兵長達十六年,薊鎮是北京的門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戚繼光一到薊鎮就發現薊鎮守軍將貪兵弱、紀律渙散、缺乏訓練、毫無戰鬥力,戚繼光獲得朝廷准許抽調抗倭的三千戚家軍到薊鎮,為了給薊鎮的兵將做個榜樣示範,戚繼光特意命令剛剛到達的三千戚家軍站軍姿給薊鎮官兵看,三千戚家軍在大雨中筆直挺立紋絲不動從清早站立到黃昏。把孱弱散漫慣了的薊鎮官兵們驚的目瞪目呆,從此才知道什麼叫軍紀。戚繼光大力抓緊軍隊訓練、防務建設。此時薊鎮面臨的最大威脅是蒙古朵顏部董狐狸、長昂、長禿等人的入侵騷擾,對付蒙古部落跟對付倭寇完全不同,蒙古人數千數萬騎兵在平原上排山倒海般衝殺過來,明朝步兵很難抵擋,戚繼光創立車營法遏制住了蒙古人的優勢,幾次擊敗蒙古部落使其不敢來犯,既便在戚繼光死後十年都是薊鎮晏然,蒙古人不敢侵犯。這十幾年戚繼光應該是過得很憋屈的,將才華出眾的戚繼光置於清閑無事的薊鎮,沒有什麼大仗惡仗可打,眼睜睜的看著李成梁在遼東叱吒風雲、建功立業、捷報頻傳、陞官加爵,李成梁被封為寧遠伯,九個兒子被封五個總兵四個參將,「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所未有」。閑著無聊的戚繼光會不會很鬱悶?戚繼光就將閑功夫用在大力整修加固長城上,現在北京郊外保存最完好的長城就是戚繼光督修的。還有許多攪屎棍言官動不動彈駭戚繼光,幸虧有兩個好人頂頭上司譚綸和張居正罩著,才保住了戚繼光的安全,張居正一死有攪屎棍對萬曆帝說戚繼光是張居正死黨,是卧在北京郊外的一隻猛虎,萬曆將戚繼光調到更清閑無聊的廣東任總兵,戚繼光利用閑暇時間寫出兩部兵書。萬曆十五年鬱郁不得志的戚繼光去世。「雞鳴三聲、名將隕矣」。
戚繼光在當時,也就是他所在的年代,是英雄,但是也僅僅是個英雄而已,同真正維護國家和平的角度出發,他是維穩部隊,也就是武警部隊。而邊疆是屬於野戰部隊,自己想想,野戰部隊和內衛部隊的統帥屬於一個檔次的嘛?
戚繼光同時代的人來說,李成梁是最牛的。
那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戚繼光更牛呢?因為抗日戰爭的緣故,後世的人要找到一個英雄,一個先例,一個模範而已!所以把戚繼光神話了。
戚繼光善於打游擊戰,小規模作戰,而野戰部隊需要的配合作戰。尤其是步騎兵協同作戰,另外後勤保障,同地方的協調工作也要有深入的了解,戚繼光在這些方面都不夠熟練,最主要的是,戚繼光沒有在北方兵事的資歷,也就是根不夠深,只有上面的人支持他,下面給他賣命的少。這些是戚繼光在北方碌碌無為的主要原因。
至於說戚繼光個人品質造成他碌碌無為,我感覺欠妥,你可以隨便翻個能打的將軍,那個人個人品質好,道德楷模?
歸根結底,我個人認為他不足的有三,
1,資歷不夠,在北方沒有人脈。
2,戰略統籌不夠,主要是兵種協調,後勤保障,地方協調等。
3,全部聽上面的。這點很重要,他能獲得上面支持也是因為他聽話,但是涉及內部利益的時候,還聽上面的,部下不會習慣,也會讓同級的兄弟部隊對自己排斥,這就造成他想干,也敢不好的怪圈。
最後總結
戚繼光是個英雄,也僅僅是一英雄而已。在當時他遠不如李成梁,無論前史還是後世,都排不到戰神這個行列里來。只是時代需要罷了。
戚繼光挺不容易的。為國貪污行賄抗倭,防禦北方蒙古鐵騎。就是因為這個,戚繼光一生英明留下了污點。
被明朝一棒子臭文人整天沒事攻擊。明朝滅亡,其中一個因素就是毀在腐儒上面了。這就是明朝的言官,臭老九集團。
《明史》:曾評價俞大猷和戚繼光:「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人」。意為:「戚繼光的品行操守不如俞大猷,但果敢堅毅更勝之。」
另外,戚繼光晚年,因為張居正的牽連而被罷了兵權。
至於頭條提問,戚繼光調到北方防禦蒙古就碌碌無功,這個提法不知從何說起?現在的明長城是戚繼光完成修建的。以前修的太簡陋。加強了防禦和屯兵。建立了火炮戰車營,其中重車可以藏兵馬250多,用火炮,火銃防禦,步兵與騎兵突襲。戚繼光之後,戚家軍還參加了援朝戰爭。
據歷史記載:
隆慶元年,戚繼光及其老部下3000人調往京師,督陣薊遼,編練車步騎營三萬。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帥蒙古鐵騎30000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8000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全殲朵顏30000鐵騎,俘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關請罪;萬曆三年,長禿帥兀良哈鐵騎50000入寇,戚繼光又率8000銃騎出塞包抄,全殲50000蒙古軍,活捉長禿。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共斬級十五萬餘級
所以,戚繼光不愧於中華民族英雄稱謂。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根本就不懂歷史,戚繼光鎮守北方的時候做的事情是超脫了軍事範疇,一邊根據台州修築城牆的經驗修建長城防禦體系,一邊加強弗朗機火器在軍隊中的地位,推動明朝軍隊進入熱兵器時代。直到明朝滅亡,戚家軍依然是中國最強大的作戰部隊。最重要的戚繼光沒有對鞍韃發動大規模的遠征,而是超越時代的用了戰略威懾這個方法,讓來自蒙古高原的各部落使節首領觀看明軍的演習。用武力震懾不安分的心思。所以在戚繼光時代,北方沒有大的威脅。而是呈現臣服的狀態。這就是對中國最大的功績。不戰而屈人之兵,最高境界了。你還要咋樣?
戚繼光對蒙古人的政策是露頭就打,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也就沒有什麼大戰役。敵人都打完了也就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了。正因為這樣會給人造成碌碌無功的印象,朝廷也是有這樣的看法所以戚繼光晚年的處境並不是太好。而李成良在遼東是扶持一個部落去打另一個部落,被扶持的不聽話了他再去打,然後再扶持。這種做法邊關上天天有事他天天有仗打落得盆滿缽滿,到最後努爾哈赤就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最後沒法控制了。封建專治最大的弊端就是真正辦事的人出力不討好投機鑽營的風生水起。沒辦法制度決定了一切。
戚繼光年少時,東南沿海已出現倭寇之患。戚繼光抱定「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學文習武。戚繼光在東南沿海立下赫赫戰功後,就被調到北方戍邊,扼制來自蒙古的威脅。戚繼光採取一勞永逸的策略,力求進行毀滅性肅清,使敵軍不敢再犯,防守的時候,則大修長城,研究開發各種兵器與軍事戰術,以求長期鞏固防線。戚繼光因這兩手而威名遠揚,北方平亂之後,竟十多年不見烽煙。同僚們稱讚戚繼光:「豈直當今之虎臣,實為振古之名將」。戚繼光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不知道小編聽沒聽過一句話善戰者無赫赫戰功。正式因為戚繼光英勇善戰。戚家軍百戰百勝。收拾完倭寇之後去北方打的韃虜抱頭鼠竄。打痛了他們。不敢南望。而當時明朝又不想北伐。邊關當然無戰事。
戚繼光鎮守北部邊疆十多年,固若金湯,應該是有功勞的,但在當時也受到許多人的批評責難,問題就在戚繼光那裡基本沒有打仗,沒有功業。由於薊鎮邊防地勢險,守衛嚴,蒙古騎兵往往在別的防區入侵騷擾,這就讓戚繼光有力使不上,這也是戚繼光鬱悶的事情,防守住北京北疆無疑就是大的功勞了,但當時還是有些人不滿意,覺得為什麼戚繼光不能進一步主動出擊蒙古軍隊,但是戚繼光主要是步兵,深入草原太危險。
推薦閱讀:
※在世界歷史上偉人有哪些真實的一面?
※古人會長痘痘嗎?他們是怎麼治療的?
※《新白娘子傳奇》中的李捕快讓人印象深刻,古代的捕快是什麼樣的一個群體呢?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劍術」?
※滿清對蒙古的減丁政策是真實存在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