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英國球員被三女子性侵」微博下方評論九成是女權主義者的反諷?
我們都收到過很多弱智的詐騙信息,這種詐騙信息本身就是一種篩選,篩選出一批容易相信他們的人,反覆榨乾他們。
某些打著女權幌子的營銷也是這樣。
不是為了什麼男女平等,而是徹底孤立一部分本來就容易被孤立被煽動的人群,然後反覆營銷,榨乾他們。
等你覺得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惡意,只有他們才真正站在你這邊,要你給錢你給錢,要你出力你出力。
以前打手也是這麼培養的,他們為什麼忠心耿耿,因為他們以為這個世界除了他們自己和他們的主人,都是一幫惡人。
現在女人之所以也開始被這麼營銷了,一方面是這些女人手上有點錢,另一方面網路營銷眼球經濟里性別不重要,男女都要。
你們真以為那些說極端的話的人都是女人?或者是活的不太好的女人?也許有一部分的確已經是被洗腦的打手,但大部分是有各種身份的,有的號負責偽裝高帥富,有的號負責偽裝直男癌,有的號就是這種所謂的女權鬥士。。。就好像有黑社會為了煽動鬥爭會先暗殺工人領袖然後嫁禍沒交保護費的資本方一樣,你們仔細想想,如果,那些在女受害人底下詆毀女人,男受害人底下詆毀男人的,如果是同一種營銷,是不是可以更迅速地擴大信徒人數?
有些人是發自內心地仇恨或者恐懼或者憤怒,但就如所有有目的的活動規律一樣,煽動者和組織者往往是一個非常冷靜的團體,他們表達出來的感情,肯定有某種目的。而且現代社會,與其相信別人會發起一場革命,不如先考慮一下這有沒有可能是一門生意。
想一下,勝利的革命經驗和思路是什麼: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而大部分廣告生意思路是什麼:我才是你唯一的選擇。
孤立,到底是革命,還是生意?
我就腦洞一下,當男人女人都在年輕的時候認為自己不需要攢錢,為下一代負責是一種吃虧,對方就利用自己的孤立主義時,他們也是會消費的。利用男人的仇女心態的課程已經賣了一萬八千了,但怎麼變成富翁老婆的課程因為效果不佳似乎市場不大,你敢說這些機構不會順應時下熱點開設以仇視對方,玩弄對方美其名曰女人怎麼對自己好一點的女權課?
而且,任何授課都要有實驗對象不是嗎?那麼多互相仇恨又非常聽導師話的炮灰從哪來?我從你男人身上騙10元,2元分給聽我話的女人,再從女人身上騙10元,2元分給聽我話的男人。。。請問我是男權,還是女權?
什麼權重要嗎?重要的是怎麼篩選出一批一批孤立又容易被煽動的信徒,你是男權我就是男權,你是女權我就是女權。你問我怎麼看待女權主義者一些煽動性別隔離和孤立的舉動,無所謂的,我們怎麼看他們都高興的,只要有人看就行了。
最後利益相關,我不算什麼人權鬥士,也不喜歡別人說我是女權就因為我性別女,因為我在生活過程中沒遇見過團和黨以外的組織,沒有看見過人權組織的綱領。。。我想權利鬥爭應該是一件有門檻的事情,如果我自己說我是我就是了,或者一個普通人說我是我就是了,這就感覺和皮包公司里印名片,除了總經理不能隨便印,其他抬頭隨便來一樣隨便的挺不讓人安心的啊。都讓開,我要開始洗地了!!!!
我最近發現沒有這種偏激的女權還真的不行。
很多時候當女性遇到性別歧視,女性主義者發聲時,下面一大堆評論:「完全沒感覺到有什麼性別歧視,女權癌真是矯情/玻璃心/被迫害妄想症/上綱上線/」。(最近的小品真情永x什麼的)
有評論說被性侵的女人:「夜裡出門,被強姦活該,不是個好女人」
當你說這是性別歧視,他們又一副「沒覺得這是性別歧視,你們女權太容易就自嗨高潮了,我明明在教你們出行安全~」的表情
因為刀子沒割到他們身上,他們永遠感覺不到疼。
當有些男生被性侵,激進女權出面了,她們說「不是個好男孩,活該!夜裡出門就是想被強」
她們說話很難聽,但她們都是在模仿女性受到的歧視。
然後男人終於感受到刀子割的疼了。有些男人們說:「女權都是仇男的,極端的,她們就是想滅掉男人,瞧她們說的那些可怕的話!」(咦,之前你萌不是說這種話一點沒有歧視嗎╮( ̄⊿ ̄")╭)
是的,她們挑起了性別矛盾,但總比之前大家對女權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強吧?
光是知乎,我就看到一大堆男性提的類似問題:如何看待微博激進女權的仇男話語??
看吧,挺好的,男性們起碼有了反應呢,他們覺得激進女權的話很令人反感。
因為刀子這次割在了他們身上。
激進女權為什麼這麼說?她們真的從心裡厭惡男人?她們真的認為男人被性侵活該?
當然不是啊!!
「女權為什麼不是女尊,不是男女對立,因為女權的起始就是兩性不平等,她們飽嘗不平等帶來的痛苦,所以想重建一個平等的社會,所以歷史上女權同情並且幫助被奴役的黑奴,女權同情下層人民。
如果不是女權深深理解了不平等社會的痛,怎麼可能會想重建社會,怎麼會想讓人人平等。
如果女權的目的是反過來變成女尊男卑,那就最徹底的違背了女權的初心。那和我們現在極力反對的社會有什麼分別。
女權才真正能理解這些在父權社會被性侵的男性,這些得不到應有同情的人。
在父權社會,多少人認為男人被女人性侵是佔了天大的便宜?
」
我的洗地理由是:她們不是心裡真仇男,她們生活中也有自己深愛的男朋友,慈愛的爸爸,男性同事友人,她們說的這些話一看就是在開嘲諷,是在諷刺這個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當然,那些主張殺死全世界男人,建立女性拉拉社會或者是認為男人都是女權的敵人的,不在我的洗地範圍內。)
她們嘲諷的不是某個具體的人,她們嘲諷的是「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制度」
她們說「穿這麼騷,不是個好男人」時,在我看來,這句話實際上是起不到侮辱男性的作用的。真的起不到,因為父權社會上,騷是罵女人的。一個男人「穿這麼騷」,您又能聯想到什麼惡毒的侮辱呢?
她們要真的在罵男人,她們會說:「窮屌絲,沒出息,一輩子底層」之類的話。畢竟這在父權社會更能戳到男人的痛點。
她們的目的就是引起男性的反感和共鳴,告訴他們:刀子割的疼吧,之前你們就是這麼割我們的,以後別割我們了。
她們說:「非處男沒人要,都是黑黃瓜,粉黃瓜比較好~狗頭.jpg」時是想告訴你們「不要把女性物化為生殖器,用粉木耳黑木耳什麼的來代稱女人真的很噁心人」
她們說:「啊,女人出軌是因為男人不好好打扮,人老珠黃了吧」時是想告訴你們「不要給出軌的男人洗白,把罪名歸咎到妻子身上」
正是因為這種偏激言論的存在,讓男人們意識到了刀子的疼,在看到「女人被強姦因為穿的騷,這就是她們想要的」評論時,他們也會皺眉反對了,他們也會鄙夷評論者的低素質了。他們也會開始思考女權了。最近兩年「女人被強姦卻報警因為沒被乾爽」這種言論確實越來越少了不是嗎?
沒辦法,不這樣男人們根本不會關心女性的訴求啊,誰都不想變成個噴子,但是怎麼辦呢?
來啊,互相傷害吧。
————————————————
補充貼兩個圖,佐證一下我的言論即「父權社會下,男性被性侵得不到同情」
一個男性被很多女同學拉走強上了,他可能很迷茫很痛苦,感覺自己被侵犯了,但是在這個男女性行為不平等的社會又很尷尬,因為所有人認為的都是「你上了六個女人」,你佔了便宜,而不是「你被六個女人上了。」他甚至得了女性恐懼症,但他得不到任何同情。
看如下評論:
這些評論和題目圖片上的評論「請問去英國踢足球有什麼要求嗎」幾乎沒有區別。
最後,是我,一個女權主義者看不下去了,我評論了一句:「如果是個女孩,被六個大漢帶走,人家不願意還強上了,你們還會是這個反應嗎?」
我的評論引起了一些注意,最後評論區風向才開始變。我不是想說我多高尚,我只是想說:女權主義者才真的能同情那些在父權社會受到性別壓迫的男人。(女權≠女性 女權=支持男女平等,反對性別歧視)
巧了。最近我也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女權主義總是會和令人憎惡、偏激這些字眼聯繫在一起。
我信奉平權主義,自認為是徹徹底底的「標杆」級別的平權主義者。面對女性歧視絕不妥協,但不激進不女權。不僅如此,最開始我是很討厭女權主義者的。
這個問題的思考,源於最初一次上課,我很喜愛的一位老師(非常尊重女性)表達了他對女權主義的極大不認同,他認為太過偏激、太過激進,而且追求絕對的平等本身就不「女權」,這個老師的觀點(材料物理學博士、副教授),認為男性本身尊重、照顧女性,就是兩性和諧相處,就很OK了。
當時我對於他所說的女權就是偏激、激進的言論,下意識想反駁,但是由於本身並不太「女權」,因此只說了一句「可能她們認為這是為了獲得平等的目標必須進行的行動」。
近期看到了很多討論,講實話,我依舊不覺得女權主義特別是激進的女權主義有什麼「吸引力」,似乎引發仇恨的作用更明顯,我男友也是因為這些人挺反感女權主義的。
- 以今年神奇的春晚小品為例,我真心覺得不值得這麼熱議:1,小品中更為直男癌的是女性,那位男性不知道離婚真相(孩子);2、相互檢查有無出軌這種事情(是相互)是基於人性的佔有慾和自私,非和男權女權扯上關係我也沒辦法了;3、對於孩子老婆要哪個男性是堅定回答了老婆並主動詢問是否還愛自己……
- 我不是說這小品就不直男癌了,而是覺得1、罪不至十惡不赦,2、與其爭論這個,難道沒有人覺得這個小品真正噁心的是大過年的討論這些流產啊不孕不育隔壁老王的非常堵心么?中國多少有生育願望但是不能順利懷孕的、沒有順利妊娠的?看到這種小品就是心頭的尖刀臉上的耳光。
本來男權女權就是次要矛盾的一個節目,又一次因為男權女權爭議擺在面前,女權,似乎,真的有某些人樂於諷刺的黑點:「眼裡的一切都是對女性的壓迫」。
而且女權理論在當下社會正在經歷一次轉型,伴隨著新唯物主義對社會問題的新解釋,以往女權鬥爭中的悖論、理論缺陷也有正視與解釋。
Feminism was a protest against women』s political exclusion; its goal was to
eliminate 『sexual difference』 in politics, but it had to make its claim on behalf
of 『women』 (who were discursively produced through 『sexual difference』). To
the extent that it acted for 『women,』 feminism produced the 『sexual
difference』 it sought to eliminate. This paradox – the need both to accept
and to refuse 『sexual difference』 – was the constitutive condition of feminism
as a political movement throughout its long history
——Scott (1996, pp. 3–4; emphasis in original).
不過@ 君子淮然 所說也是誠然屬實,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別人的血肉再淋漓,你也不會覺得多痛。
所以我是從什麼時候接受了女權,甚至對於激進的女權主義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反感憎恨的呢?從我開始被無休止歧視的時候。
- 我在短短半年的求職期間遭遇到的令人髮指的歧視行為(其中包括了黨校、中兵某所、幾乎所有類型的事業單位)不僅在短時間內讓我「樂於」問候哪些招聘單位的家屬親眷,同樣導致我看到男朋友就生氣,無端的就會覺得怒火叢生。╮(╯▽╰)╭ ,我短暫的工作期間,館長(女)主任(女)每天說的最多的就是「只要是男的就行,什麼都不會都行,咱們慢慢教,只要是男的就行。」多麼悲哀,面試前單位領導在積極籌備如何能夠確保進入面試的最後一名(男性)能夠入選,自發的「托關係」「打招呼」。所有人臉上閃爍著異常興奮的神采。
- 緊接著就是讀博期間,年紀、婚姻、生育、再就業等一串的問題,最終,無論多麼堅持獨立奮鬥、平權共擔,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就是!就是!就是!到處有意無意的充滿了對女性的「惡意」。也未必來自特定的人、群體、文化,有時候只是對於「年紀大沒工作讀書壓力大一貧如洗」的善意的同情,都足以讓人不禁質疑,讀博似乎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博士太窮了,學位又不會為女性帶來多少的就業優勢,畢竟31歲未婚未育的女博士並非良選。
- (當然我決定不婚不育,等畢業後自己有積蓄後再看還有無生育能力再議)
當我自己感受到無處不在的對女性的歧視後,我毫不隱諱的說,再回想起激進女權的種種,我只覺得勇敢,感恩,以及自己所作甚少的羞愧。
丁仲禮院士和柴靜的訪談中,柴靜也對丁院士「積極」「激烈」的表達方式表示質疑,丁院士坦然承認並表示:不用這種方法,他們不會重視。
爭取稀缺難得的權利時,溫和,就是等於蒼白無力。
那麼最終,我依舊是平權主義者,但是我開始不去指責偏激的「女權」。反正,男權也不溫和,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也不溫和,那就乾脆相互傷害吧。
New feminist materialist cultural theorists work along the lines of affirmative relationality, the workings of which we will demonstrate in this article. In doing so, they push sexual difference to the limit by pushing the dualism that is ordinarily installed (gender vs. sex) to an extreme ——Rick Dolphijn
The question of sexual difference signals the virtual framework of the future.
What today is actual is sexual opposition or binarism, the defining of the two
sexes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 Sexual difference is that which is
virtual; it is the potential of this opposition to function otherwise, to function
without negation, to function as full positivity. It is the future we may be able
to make, but which has not yet come into existence
——Grosz(2005)
搞運動,既要有不通理論的狂熱者開炮,也要有理性者約束他們
如果任由狂熱者開炮,就會犯盲動主義的錯誤,使運動遭受嚴重打擊。這樣搞運動,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如果沒有狂熱者開炮,只有「秀才」造反,就會犯投降主義的錯誤,使運動還未興起就夭折。這樣搞運動,廣大人民群眾得不到對運動的了解,更別說支持了
所以在運動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應該有懂理論、有能力的人出面進行「整風」,這樣才能使運動良性發展
@君子淮然前排高亮提醒,我這是沒有惡意的反諷,反諷哦,沒有一點點惡意的反諷,也不是為了冒犯任何群體,就是為了反諷
「我最近發現沒有這種偏激的穆斯林還真的不行。
很多時候當穆斯林遇到歧視,穆斯林團體發聲時,下面一大堆評論:「完全沒感覺到有什麼歧視,綠綠真是矯情,玻璃心,被迫害妄想症」。
有評論說被歧視的穆斯林:「大熱天出門,帶個頭巾面紗,不讓我們吃豬肉,好怪怪的。」
當你說這是歧視,他們又一副「沒覺得這是歧視,你們穆斯林太容易就自嗨高潮了,我明明在教你們入鄉隨俗~」的表情
因為刀子沒割到他們身上,他們永遠感覺不到疼。
當這些咖啡樂被暴恐殺傷,極端穆斯林出面了,他們說「這些人是咖啡樂,活該!他們出門不戴頭巾面紗,吃豬肉,就是想被炸。」
他們說話和行為很可怕,但他們都是在模仿穆斯林受到的歧視,讓那些人體驗中東的戰火紛飛。
然後咖啡樂終於感受到刀子割的疼了。有些咖啡樂說:「穆斯林都是仇世的,極端的,他們就是想滅掉咖啡樂,瞧他們說的那些可怕的話。」
是的,他們挑起了宗教矛盾,但總比之前大家對穆斯林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強吧?
光是知乎,我就看到一大堆咖啡樂提的類似問題:如何看待世界上激進穆斯林的暴恐行為??
看吧,挺好的,咖啡樂們起碼有了反應呢,他們覺得激進穆斯林的行為很令人反感。
因為刀子這次割在了他們身上。
激進穆斯林為什麼這麼做?他們真的從心裡厭惡咖啡樂?他們真的認為咖啡樂被炸活該?
當然不是啊!!」
(我tm編不下去了,難怪世界範圍,女權會去團結穆斯林甚至支持沙利亞法,因為鬥爭方式師出同門)謝邀:
這反應了一個問題,微博是一個逢男必反,逢女必護的地方。跟題主的誰強姦啥沒多大關係。
我看過一個男的捅傷女性的新聞
結果下面高票答案全是渣男,切屌,屌癌。
男的要家暴打老婆,那必須被罵死刑,五馬分屍,還有不少女性建議用滿清酷刑。
結果沒過兩天剛好又有一個女的捅傷丈夫一顆腎的新聞。
但下面高票都是浪費了,還能買個蘋果,當然選擇原諒她,
甚至還有說老公已經原諒了,為啥要判刑。
你們隨意感受下微博女暴民。
這樣的例子很多,所謂的直男審美,中國男人丑,都是出自微博這個地方。然後一堆的女權鬥士,互相訴苦,一會兒女人有多苦,有多累,有多難。一會兒花式得編出啥直男審美,直男都噁心,總之在她們嘴裡直男就沒啥好東西。
其原因根本在於微博用戶普遍都是女性,而且姿勢水平很低,她們每天就是圍繞著YSL口紅, 消費主義,被營銷文洗腦洗成弱智,只知道買買買,看咪蒙,學女權,然後在各大新聞熱點下侮辱男性為樂。微博的男性用戶較少,而且大多數都只關注籃球體育競技等話題,所以在情感問題上,普遍都是女權鬥士一邊倒的辱罵男性。
女人犯罪,肯定是男人的鍋,男人犯罪,那必須十惡不赦,得切屌。尤其是一個女性,只要申明了自己是個獨立的女性,就有一張免死金牌,保證上去瘋狂洗地。當然了,僅限於女權獨立的女性,一個女的要不跟她們一夥,那就是直女癌,繁殖癌,微博的腦殘女權漸漸的向女權主義貼吧靠攏。這就是當下微博的現狀,一個骯髒的臭水溝,極度的仇男,無條件為婦女站台。
利用別人的痛苦帶給自己快樂是全人類的本性,不分直男女權,希望題主能意識到這一點。
反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修辭手法,很多作家喜歡用,中國網民喜歡用,我本人也喜歡用。
當反諷的使用者沒有性別差異,或者主要是男性的時候,他就是一種言論的合理表達,甚至是機智,換成女性針對男性話語權來用,就變成令人討厭的了?
知乎回答區,哈哈評論區,網易新聞評論區,反諷很少見?用反諷來保持隊形很奇怪?反正我不這麼覺得。
雖然我是男人,不過題主引用的這種反諷絲毫不會冒犯到我。相反,我看了覺得她們很幽默。
如果社會對女人熟練運用一種修辭手法都要大驚小怪,我覺得這才是比較諷刺的事情。
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這種反諷完全是毫無意義甚至會導致整個女權進程倒退的行為。
這種反諷在我看來是一種純粹的感情發泄。她們將自己平時遇到的,腦補的,通過網路各種新聞共情到的情緒糅合到一起。並且在這種類似的新聞中發泄出來。她們的目的是希望在女性性侵案中不要再發生譴責受害者的行為。但正如父母告誡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往往並沒有什麼亂用一樣。這些女權主義者目的是對的,方法卻錯了。她們將自己擺放在加害者的位置,以獲得復仇的快感。但是任何人一旦處於那個位置,便失去了道德的制高點,沒有了弱者的身份,就會被人反駁。這時她們的邏輯必然是阿Q的「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也就是:你們男人能這麼說,為什麼我們女人不能說。這種邏輯看似男女平等了,但實際上卻是把霍金扔到擂台上跟泰森打拳擊。因為在性上,女性天生的偏向弱勢。無論這個世界如何演化,只要男女的身體結構如此,女性在身體的直接對抗上都不如近似條件下的男性。所以這種復仇的言論只會激怒一些潛在的性侵者,女權者常用的譴責和抗辯在被性侵時毫無用處,性侵犯在實施性侵的時候是不會用道理堵住你的嘴的,他們更傾向於膠帶和毛巾。與此同時,對於沒有性侵傾向的普通男性。這種言論只會讓他們感到被冒犯,哪怕他們真的說過諸如」女孩子不要穿著暴露「,」晚上不要一個人出去玩「之類的言論。女權主義者們這種帶有復仇性質的發泄也不會讓他們有哪怕一絲一毫反省的意思。只會覺得女權主義者們都是一群歇斯底里不講道理的潑婦。人都是感性思維在前,理性思考在後的。即便是以理性思考自詡的男性也大多如此。女權主義者們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嘲諷,諷刺只會讓男性下意識的去反駁這些言論。然後在下一起女性被性侵的案件中用更惡毒的聲音去諷刺那些可憐的受害者。說白了,這就是佛家常說的「冤冤相報」的現實版本。
現代社會依然傾向於男權社會。女性整體處於逆風。但逆風有逆風的打發,弱勢群體有弱勢群體的優勢。女權主義者們這種全體女性都沒聚攏到一起就向全體男性開炮的行為在我看來是極為腦殘的。這就相當於紅軍起義之後不發展根據地,不去井岡山會師而是直接攻打南京,這種24K純作死的行為遲早會導致女權主義被她們玩進坑裡。你們上課不好好聽課,現在到知乎來瞎鬧,怪我咯?
反諷(irony),又稱倒反法、反語,為說話或寫作時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或寫作技巧。
單純從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達的事物,而事實上其原本的意義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義的相反,通常需要從上下文及語境來了解其用意。
魯迅說,人類的悲喜總是不能相通。
沒有身受,哪有感同?
針沒扎到自己的肉上,人們永遠不會知道有多疼。
使用反諷這種寫作手法,是為了能讓男生們感同身受的體驗一把女生在受到非法侵害後還要面對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負面言論和惡意中傷時所受到的傷害,然後達到互相理解的效果。
如果男生們聽到這樣的話覺得出離憤怒,那麼,以後當他們再聽到有人這樣攻擊受害女性,我們希望他們能不再贊同這種居心叵測的言論。
這種諷刺無非就是拿一些極端的和蠢的言論出氣,就像其他地方老拿著極端女權的一個句式反覆地玩來諷刺,我看了只會覺得這種反諷很沒出息,因為我本來就覺得這些話很蠢了。
在她們孜孜不倦的反諷之下,我又一次想到了國內應該立法在性侵的範疇內保護男性,差不多就是這樣。然後呢,為什麼真正討論到「權利」的女權主義者顯得有些少呢?倒是討論下產假啊。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權利,只是民粹批鬥的延續,幾十年前罵你走資派,幾十年後罵你直男癌,都是重複扣帽子的悲劇罷了,所以我不相信什麼反諷是為了喚醒和引導,客觀上確實會有一些作用,但如果論出發點,他們中的多數人,出發點更多的是為了發泄,當然,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如果這多數人但凡多一點實用主義,也不會老是糾結於別人一句話說得對不對,把女漢子的稱謂和乘風破浪的歌詞一概而論,不論輕重通通上綱上線,批判一番,這種錯誤我也見得多了,不止局限於女權。
就好像被害妄想的憤青把任何民間的友好言論都能瞎掛上陰謀論,而另一些人把「小粉紅」這個詞進行荒唐可笑的引申然後隨意跟風亂用。
明明人類的蠢體現在各方各面但有些人就是只看得到自己想看得到的東西,一個在網路上姿勢水平極低的人,今天發一條「這女的肯定沒穿什麼正經衣服」,明天就去鞭被打死的警察的屍說他肯定沒幹什麼好事。
為什麼要按盲人摸象的結果來構建對世界的認知?哪怕大象的每條腿都是那麼粗,你也得知道大象是有這麼些腿,不會死抱著一條腿驚呼這腿怎麼這麼粗,而旁邊的人會覺得你像智障一樣。女權主義者幹了件大好事,讓只知道調侃同性被性侵的男性意識到了應該同情,然後呢,拼上了多少力氣,她們的成果就是「知道換位思考同情一些人」?那沒法換位思考的人呢?用你女權主義的思維去同情醫生還是患者,同情遊客還是老虎?
有的傢伙什麼人都不會尊重,你非要得出結論他不尊重女性,有的人都不是在嫌你說得不對,而是在嫌你作賤自己,明明已經受女權影響開始試圖影響長輩的觀念的人,卻覺得自己雖然能幫她們說說好話,但和她們沒法交流,只能感到越來越深的畏懼和不屑,畏懼她們的撕咬,不屑她們的水平,眼睜睜看著她們嚇退一個又一個的人,而樓閣卻沒有人搭建,只能指望其他默不作聲的協助者搭建的一層空中樓閣可以平穩落地。雖然他們自己走的路,在女權主義者眼裡是獨木橋,甚至臭水溝,但至少能讓她們不必在外面撕心裂肺地吼叫,不必傷人害己。我覺得反諷沒有惡意攻擊的意思,只是說「來來你們男女換過來試試看,是不是彆扭?如果彆扭以後就不要這麼講任何人了」……
中國的女權呈現一種中間大兩頭小的趨勢,底層和上層的女權不行,而中間的女權甚至已經變成了特權。然而這些微博的受眾和發布者都是中間的那批人,她們時而用底層女性受到壓迫來爭取自己的特權,時而用玻璃天花板來維護自己的特權。
然而,她們真的能去關心貧困山區嗎?只怕有點小小的問題吧。
-------------------------------------------分界線-----------------------------------------------
首先我沒有正面回答問題,我也不敢保證這些人都沒有受過性侵犯,但有一件事我敢保證,這批人心中充滿了怨氣,怨社會,怨男權。
我關注女權是從爆炸案那時候開始的,那時有個人發了一條這樣的微博
我當時一看,什麼狗屁玩意,我以為這只是個別現象,後來去了百度「女權主義吧」,才發現智障還真不少。這還是明的,因為很多女人不像這些人這麼極端,卻也自私貪婪,自私本是好事,對於自己的正當權利,當然該自私。然而。。。。
把女人想像成白蓮花是某些人的通病,女人當然是人,是人就有自私的本質,女權主義者當然也是人,所以女權主義者當然不會是多麼善良可親的聖母。根本沒有偽女權。這個概念就是胡說八道。女權就是為自己爭取利益,無論這些權利平等不平等。不同的人對女權有不同的解讀。而這些解讀,不是為了那些真正受到侵害的山村婦女和蒙上黑紗的MSL。而是為了能滿足自己「我為女權做貢獻了我好偉大~」的錯覺。
請記住,任何割裂性別試圖製造性別對立的主義都不是為了平等。不管是大男子主義還是女權主義。
哦,對了,這還有個花絮,這個人連女權主義者都算不上,只是個極度仇恨男性,試圖不惜一切代價把國家推向深淵的傢伙。
女權主義者的三個分工:激進攻擊派,溫和洗地派,扮演理中客派。
這題如果火起來,激進攻擊派:「題主***,男的都該死。」;溫和洗地派與扮演理中客派:「她們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女性受到了常年的壓迫,這只是發泄。」,「我身邊就有女權主義者,女權主義者不是這樣的。」
我覺得這就是女權者的本性
某權現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傷害、辱罵、踐踏他人了,因為她們是在「反諷」直男癌。
即使騰訊客戶端這種垃圾場都會有部分正常人,微博乙烷。
某婊們總愛提前些天麗江的事,然而發現有不少幫受害女性說話的男人,希望這些人經過這件事看清一個群體吧。
女權主義者很多都是大齡未婚女性吧?
人們一直說大齡未婚男性多了會造成社會問題,現在看來大齡未婚女性多了同樣也會造成社會問題呀。一個個網上那麼癲狂,她們爸媽知道嗎?
看來社會和家長催著女青年結婚,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考慮,同樣也是為了這些女青年好啊。那樣至少能把她們的心理扶上正軌不是?
------
有些答案啊。不知道這些人平時有沒有上過微博看過這些人,有經驗都知道這個群體充滿戾氣,而此處的「反諷」也並不幽默,反而頗有幾分惡毒。不了解的就少去評論,還弄得文縐縐的,我看了都覺得臉紅。現在國內的網路上有關女權的問題就是單純的站邊問題。。是檢驗某個平台性別比例的大好時機,比如某博,熱門評論永遠是打著女權旗號的女尊主義者,再看看某乎的熱門答案。。。
我贊了無數個沒點開全文就評:「這種好事怎麼我沒碰上?」「放開球員沖我來。」「英國還缺球員嗎?」之類的評論。
我國現在部分「女權主義者」的最大問題在於,沒法心平氣和地客觀分析一個問題。
這些所謂「反諷」,有一些大概只能當段子看。比如最高贊的「肯定是這個運動員穿太少了」。如果受害者是一個女性,有人評論「肯定是這個女孩子穿太少了」,我會毫無疑問地反對。更重要的是,無論性別,在這種事件中,受害者終究是受害者,錯誤是在犯罪的一方,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從邏輯上說,有一些行為會增加男性/女性被性侵害的幾率,比如醉酒。如果有人針對這個事件說「如果這個男人不去和陌生人喝酒,就很可能不會被性侵」,我絕對舉雙手贊成,說的沒錯。這不意味著男人和陌生人喝酒最終被性侵是男人的錯,只是說這件事增加了成為受害者的幾率。
過年了,警察叔叔告訴我們,年關將至要小心小偷和強盜。盡量少一個人走夜路,不要露富,少帶現金,把錢存進銀行。這些我們都覺得是貼心的關懷,沒有人說我帶著鑽戒掛著金鏈子手裡拿著一百萬現金凌晨兩點在街上走還大吼著我有錢啊我有錢結果被搶並不是我的錯。為什麼警察叔叔告訴女孩子,不要一個人走夜路,不要和陌生人喝酒,出門在外不要穿著過度暴露,就變成了對女性的侮辱呢?
如今終於有一個例子是男性被性侵,可能有女孩子會甩個「反諷」在我臉上說,如果我現在告訴男士不要一個人去喝大酒,你什麼感覺?我會說,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他確實不應該一個人去喝酒,這是導致他被性侵的誘因之一。
還有一種論調非常盛行,說的是社會應該去譴責犯人,從源頭上避免犯罪的產生,而非要求受害者改變他們的行為以減少受到侵害的幾率。我覺得這顯然是一種美好卻幼稚的願景。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人類都應該意識到,至少在短期內,人類社會中,犯罪現象是不可能被根除的,無論我們多麼努力。任何一個理性尚存的人也應該感受到,犯罪者絕對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以及社會的唾罵。但同時,對於可能的受害者,如果有方法可以減少他們被侵害的幾率,我們也應該宣傳。
舉個例子,艾滋病現在人人聽而生畏,我們確實應該呼籲HIV病毒攜帶者和艾滋病感染者杜絕危險性行為以及可能的血液傳染。但是這夠了么?當然不夠。我們還需要告訴每一個人,不要共用針頭,不要進行危險性行為,要使用安全套。我們會說「你們怎麼不去找到每一個有性病的人讓他們管好自己」么?還是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儘可能地保護好自己?
完全一樣的道理。因為錯誤並不在自己而諷刺善意的能降低自己風險的提示,顯然是荒謬的。
某部分極端的「女權主義者」啊,如果每一個姑娘都相信了你們的理念,做「最好的自己」,穿著最誘惑的衣服一個人穿梭於最危險的地帶,然後罵著無所作為的政府和性別歧視的男性們,到底是對姑娘們好呢,還是把她們推進了火坑?
推薦閱讀:
※直女癌是怎麼樣的?
※男方父母全款購置,全款裝修家電傢具並登記在男方一人名下的房屋,女方要求加名並拒絕註明份額,這樣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