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生來看,《疫苗之殤》這篇文章里的觀點都有哪些問題?


大多數人還是理性和客觀的,我本想藏拙不回答了,但是看到還是有不少人存在著認識偏差,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的知識。
——————————————————————————————————————————
4月1日讀評論後更新:
看了一些評論,心裡有些想法,不吐不快,這篇回答和此次的疫苗事件並沒有多大關係,僅僅是就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做了一些介紹,內容談不上多高深,而且基本上是會百度的人都能夠搜索的,我只不過把一些零碎的東西整理一下,以便閱讀。
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內,在寫或看這篇答案之前對於接種疫苗的反應一無所知,那麼既然你瀏覽到這,為何不願意細細的閱讀和了解一下,早點清楚可能會發生的一些情況,也不至於臨到頭來無所適從吧?
疫苗於國,乃民生大計,因此其質量、運輸、貯藏皆應從嚴管理;疫苗於你我,關係到的是我們和下一代的健康,那麼你多了解一點難道不必要麼?
——————————————————————————————————————————
關於題目中的原文我已經搜不到了,網路上只找到原文的轉載片段,我大體上知道了這篇文章的內容——關於疫苗接種後產生的異常反應的走訪調查。
基於這篇文章,我們可能會有一些問題要問。
1.接種疫苗之後可能會有哪些反應?
這裡推薦去閱讀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相關知識解讀》,我摘抄一些比較重要的。

預防接種後發生的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反應或事件我們稱之為AEFI。它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定的時間關聯:反應必須是在預防接種後一定的時間範圍內發生;但有時間關聯性,不等於有因果關聯性;
一定的損害後果:反應必須存在一定的臨床損害後果,如組織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損害;
可疑的因果關聯:反應與預防接種的疫苗可能存在因果關聯,或暫時不能排除二者之間的因果關聯;有因果關聯性,必定存在時間關聯性。

AEFI的分類:

一般反應:在預防接種後發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生理功能障礙的反應,主要有發熱和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綜合癥狀。
異常反應: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異常反應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相對罕見、嚴重的不良反應,與疫苗的毒株、純度、生產工藝、疫苗中的附加物如防腐劑、穩定劑、佐劑等因素有關。
疫苗質量事故:
由於疫苗質量不合格,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疫苗質量不合格是指疫苗毒株、純度、生產工藝、疫苗中的附加物、外源性因子、疫苗出廠前檢定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疫苗生產規範或標準。
接種事故:由於在預防接種實施過程中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接種方案,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
偶合症:受種者在接種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期,接種後巧合發病。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質引起的。
心因性反應:在預防接種實施過程中或接種後因受種者心理因素髮生的個體或者群體的反應。心因性反應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質引起的。

2.出現AEFI ,一般怎麼處理?
按照規定,出現以下AEFI的反應時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需要及時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①24小時內:如過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過敏反應(蕁麻疹、斑丘疹、喉頭水腫等)、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暈厥、癔症等;②5天內:如發熱(腋溫≥38.6℃)、血管性水腫、全身化膿性感染(毒血症、敗血症、膿毒血症)、接種部位發生的紅腫(直徑&>2.5cm)、硬結(直徑&>2.5cm)、局部化膿性感染(局部膿腫、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等;③15天內:如麻疹樣或猩紅熱樣皮疹、過敏性紫癜、局部過敏壞死反應、熱性驚厥、癲癇、多發性神經炎、腦病、腦炎和腦膜炎等;④6周內: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綜合征、疫苗相關麻痹型脊髓灰質炎等;⑤3個月內:如臂叢神經炎、接種部位發生的無菌性膿腫等;⑥接種卡介苗後1—12個月:如淋巴結炎或淋巴管炎、骨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⑦其他: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其他嚴重AEFI。

同時,除明確診斷的一般反應(如單純發熱、接種部位的紅腫、硬結等)外,報告的其他AEFI均需調查。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需要調查的AEFI,在接到報告後48小時內組織開展調查。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死亡、嚴重殘疾、群體性AEFI、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AEFI,由市級或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專家進行調查。
AEFI的調查診斷結論在調查結束後30天內儘早作出。調查診斷專家組依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技術規範,結合臨床表現、醫學檢查結果和疫苗質量檢驗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作出調查診斷結論。
3.異常反應造成的哪些損害需要進行補償?補償費用由誰承擔?
根據《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05年)》:

第四十六條 因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造成受種者死亡、嚴重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的,應當給予一次性補償。

  因接種第一類疫苗引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需要對受種者予以補償的,補償費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在預防接種工作經費中安排。因接種第二類疫苗引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需要對受種者予以補償的,補償費用由相關的疫苗生產企業承擔。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具體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七條
因疫苗質量不合格給受種者造成損害的,依照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處理;因接種單位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接種方案給受種者造成損害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同時,各個省都有相應的補償辦法。

4.我國現有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的可能存在的不足。(引自參考文獻:陳會平,疫苗不良反應損害救濟及其路徑選擇)

  • 強制預防接種疫苗異常反應損害救濟標準過低。
  • 預防接種疫苗異常反應損害救濟範圍較窄。
  • 接種機構違反疫苗 預防接種程序按照醫療事故處理不盡合理。
  • 疫苗不良反應損害救濟機制抗風險的能力弱
  • 疫苗接種異常反應損害救濟的責任分配不平衡。

最後,我來說一點我個人的見解,疫苗的產生是為了保護數量龐大的易感人群,使他們免於一些嚴重疾病的困擾,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宣布消滅天花,爭取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根本所在。據估計,免疫接種每年能避免200萬至300萬例因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和麻疹導致的死亡。

正規的疫苗,從研發到生產上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興趣可以去看看SARS疫苗從研發到上市全過程),從選育毒株到滅活提純,到檢測評價,到建立動物模型,再到三期臨床試驗,這些都需要花費極大的人力和物力去進行,其中每一個項目的完成都需要嚴謹的科學依據和合理的實驗數據支持。這樣的疫苗是值得我們信任的。

雖然正規疫苗的安全性我們不用去懷疑,但是我們仍然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預防接種可能出現的異常反應。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少數人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異常反應,這是客觀存在的,作為個人我們需要做的是及時向接種單位報告,出現損害時應當要求得到補償,懂得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作為責任單位和政府部門,則需要及時開展調查並作出診斷,對造成的人身損害應讓責任單位或企業及時的予以合適的補償。

此次「問題疫苗」事件的發生,暴露出監管制度存在著嚴重的漏洞和問題,也是對政府部門公信力的嚴重損害,這需要政府出台更加嚴格,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來對疫苗行業內的種種亂象加以治理,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才有可能挽回公眾的信任。否則光憑一些專業人士的解答,實在是無法給予公眾足夠的信心去放心的接種疫苗。


丁香園上已經對此事做出了專業的回應:疫苗以極小的劑量作用於人體,其產生的不良反應主要分為三種:
(1)第一種是接種局部的紅腫熱痛以及發熱等;
(2)第二種是與免疫機制有關的過敏反應;
(3)第三種是減活疫苗中活細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
對大多數人來說,疫苗都是安全的。就好像開車可能被撞死一樣,疫苗致殘的發生率也是極小的,只有百萬分之一。
還要告訴大家,如果疫苗產生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4~48 小時內,後期再發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因為擔心不良反應而不接種疫苗,是因噎廢食,對大部分免疫機制正常的小朋友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


謝邀
我自己的角度來看,該文章的主要觀點在第一段末尾:

對於疫苗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正常疫苗的不良反應問題,目前都缺乏足夠的識別和補償。這裡我們重發這組報道,希望讀者能有些風險防範意識,更希望衛生疾控部門能拿出切實有效的行動。

我個人看來,這樣的觀點沒什麼問題。
列舉的圖片和事件,不知是否屬實以及全部屬實,但類似的情況是肯定有的。

一件事情,你觀察的角度不同,所持的立場不同,得到的結論也就不同,文章除了用了一個稍顯俗套而引戰的標題,這段話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妥,而很多人卻迫不及待地要把這篇文章甚至作者批判一番,我覺得可以不用那麼急,話可以不用說那麼死。


請參考!
「疫苗之殤」是胡說八道


1. 此次山東疫苗是不良事件,而「疫苗之殤」是不良反應;

2. 不良事件的意思是,這個「不良後果」與疫苗的「使用」沒有直接關係,比如此次山東疫苗事件,是因為「不規範運輸和儲藏」所引起的;

3. 不良反應則是,因為使用疫苗,才引起「不良後果」,比如「疫苗之殤」裡面提到的,注射疫苗引起的那些情況;

4. 疫苗之殤所提到的情況,沒有說都是「疫苗質量問題」引起的,而提到是正常疫苗也可能導致的偶發事件;

5. 正常疫苗引起嚴重後果,這不是中國特色,是全世界都有可能發生的偶發事件;

6. 山東問題疫苗,導致疫苗低效或者無效,它不是「毒疫苗」,引起最嚴重的後果是,沒有幫你有效預防疾病,你生病了(及疾病帶來的後果);

7. 綜上,兩件事非要扯一起,要麼閱讀理解有障礙,要麼人格有障礙。


有評論說我扯柳葉刀那個事情是不相關的是混淆視聽。我原答案里也說了現在也不介意再重複聲明,我寫這篇答案絕對絕對沒有要說寫疫苗之殤的記者捏造了事實。我單純從新聞和公共衛生的角度出發,用1998年柳葉刀文章發布後因為媒體過度渲染疫苗的有害性造成了麻疹發病率增高以及現在大批美國民眾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這個事件是想說明媒體影響力的深遠。沒有媒體的廣泛報道,一篇柳葉刀里的專業文章大概也不會被普通大眾讀到,也不會有這麼巨大和深遠的影響力。

疫苗之殤里的事件可能都是真實事件(我沒法說絕對是真的因為我不是專家也沒調查過),但如果報道僅僅從疫苗的有害性入手過分強調個別負面例子,給大眾留下了疫苗害處比有利處大這個印象,尤其在這個最近剛出幾億疫苗沒冷藏的那個新聞關鍵檔口,對公共衛生造成的毀滅性會是非常巨大的。

------------------------以下是原答案---------------------
謝邀。我不是疫苗方面的專家所以無法對疫苗生產運輸或者保存方面的規範或者執行發表看法。但我知道這樣的一篇報道如果沒有合理引導輿論和大眾的話影響會是無窮的。

參見wikipedia MMR vaccine controversy詞條。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MR_vaccine_controversy

1998年Lancet刊登了一篇關於疫苗跟自閉症相關的文章,後被證實作者manipulate data捏造了相關性,文章在2004年被撤回。但因為大量媒體的誤導性質的廣泛報道和傳播,這篇文章已經造成了疫苗接種率大幅下降。特別是在英國,接種率從1996年的92%到2002年的84%。與此同時,在英國以及一些周邊歐洲國家甚至美國,麻疹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發病率增高。2008年麻疹在英國被宣告重新成為地方性流行病。

在這裡請注意,我沒有意圖說疫苗之殤的報道者有任何偽造數據的意思。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媒體宣傳的強大影響力。如果媒體在這個關鍵的檔口上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角色,如果只是盲目渲染疫苗的壞處,造成的社會影響可能是非常巨大且持久的。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吃飯總有噎死的,但是不吃的話一個都活不了。

是選擇接受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分之一受到疫苗損傷的概率還是選擇幾分之一死於或者致殘於傳染病的概率呢?我想一目了然吧。


我是醫生,我看到的是家庭的苦痛甚至是毀滅,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對這種悲傷感同身受。我不想去辯駁解釋什麼,存在的真實案例就在那裡放著,從文里我沒有看到太多的煽動和誤導,民眾有權利對未知的危險表達恐懼,而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解除恐懼,幫助他們正確認知而不是輕蔑的打擊和嘲諷。這是個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風聲鶴唳的社會,追其根源還是因為這是個極度缺乏信任的國度,從上而下充斥著太多的虛妄、粉飾和猜忌,所以戾氣一點就炸、恐慌一煽就起,這要改變恐需根筋換骨方可。


謝邀。

《疫苗之殤》顯然沒有妖魔化任何事物,它只是揭示了一種現象,一類客觀存在的副作用和一個群體。至於這種現象、這類副作用、這個群體是不是活該存在的,我個人認為這篇報導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判斷,倒是很多批判這篇文章的人在知乎紛紛就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其實本質問題很簡單,你們是否認為:為了推行正確的事情,即使侵犯群眾的知情權以方便推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們這樣認為,那麼我想這就是分歧所在。

《疫苗之殤》是一個記者經過長達3年調查走訪,採訪大量衛生系統專業人士的優秀作品。根據文章《記者手記:長達三年的調查作品《疫苗之殤》》披露,其中不少線索都來自疾控中心內部的線人無私幫助,無非是為了讓公眾看到社會現實的正反兩面,讓大家關注一個弱勢群體而已。在那裡大扯輿論效果的人應該捫心自問為什麼自己不去用事實爭取公眾?如果這篇文章的宣傳效果冒犯了知乎上某些人,那麼我想你們的敵人不是媒體記者,而是公眾本身。一個本應被社會同情和關懷的群體,在你們眼裡大概只是「必要的犧牲」。在你們眼裡大概為了推廣疫苗接種而理應不為人知。

「我無意製造噱頭駭人聽聞,也無意以這些受害家庭的苦難換取同情的淚水,這篇《疫苗之殤》旨在提醒家長們風險的存在,以及推動完善傷害之後的鑒定與賠償機制,讓那些已經失去健康的孩子和未來希望的家庭,能稍稍好過一些。因為他們不是小數點,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記者手記:長達三年的調查作品《疫苗之殤》》

這篇報導里指出的現象哪一個不是現實存在呢?這篇報導的目的性並沒有被作者掩蓋,非常明確、光明磊落。不僅如此,這篇文章的巨大價值在於,它還努力揭露了疫苗冷鏈保存與運輸途中存在的隱患。請那些在這裡批判記者的人摸著自己良心睜開你們裝瞎的眼睛看看,下面哪一條不是現實存在的?

(圖片來源見水印)

《疫苗之殤》僅僅是指出了一個現象,一些問題。為什麼在知乎遭到了各種腦補立場和口誅筆伐呢?如果有讀者看完了以後拒絕注射疫苗,該怪記者嗎?——記者無罪,記者只是讓讀者看到了那些他們原本沒有看到,而也許在某個行業里並不鮮見的事物。對於一篇並未宣傳任何偽科學理論的文章,讀者看過之後是否會被誤導,取決於民眾自己的科學素養和判斷,取決於在這裡攻擊南方系的各位「科學工作者」平時是否盡了對公眾科普的努力,取決於我國的衛生界的表現是否足以得到公眾信任。

難道應該感到羞恥的不是衛生界嗎?只是好為人師地叫囂公眾應該做出什麼判斷,卻連讓公眾面對現實去獨立思考和做出決斷的勇氣都沒有。甚至連讓公眾得以窺探現實的記者都能讓你們惱羞成怒?

退一萬步講,就算有什麼科學上的不嚴謹,記者不是神,記者在科學問題上犯錯誤、出現描述偏差就如同疫苗會有一定比例的接種者出現副作用一樣正常。如果分不清記者的專業局限和刻意造謠的區別,或者明明能分清卻故意上綱上線,那我看很有紅衛兵的潛質。每次看到這類問題都有種一大波一知半解的洗地黨和愛國小粉紅正在靠近的即視感。同樣的戰火經常爆發在轉基因或其他類似話題下面。

「疫苗之殤」根本不存在多少所謂「春秋筆法」或「惡意」,它只是從媒體人的角度向大眾揭示了一個被忽視的群體的悲慘處境以及一個行業的真實現狀,何過之有?看了這個問題下的眾多答案,有的說其罪在暗示引導公眾,有的說其罪在放大副作用。全是誅心之論,這篇文章報道的內容反映了真實現實,記者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至於讀者看完是什麼感受,有什麼觀點意見,是見仁見智的。正如很多人開始認真檢視疫苗接種,有的人迫不及待來這裡冷嘲熱諷。

疫苗能不能打?民眾對疫苗會不會增加恐懼心理?這樣的恐懼會不會影響我國衛生事業?

這些問題應該優先去問問那些真正破壞了我國衛生行業公信力的人。請問是這幾個記者嗎?顯然不是。

在我看來,是長期以來集體主義者和他們推崇的體制對那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群體的冷漠忽視;是每一個公民對社會管理領域監督權力的主動放棄;是一些人對於人本精神、民主精神的長期踐踏和嘲諷。當你們提出「疫苗不良反應概率還是生病概率」這種二分法選擇題,絲毫不屑於展現出半點人文關懷和人本精神的時候,我想你們就已經註定了失去正義性。對於疫苗不良反應,即使我們的技術無力再優化它出現的概率,我們至少要懂得還有很多社會層面的努力可以去彌補,至少要知道對那些深受其害的家庭表示出同情!

很遺憾,今天,我竟然看到一些帶著賽先生面具的傢伙把德先生踩在了腳下——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痛苦的畫面。

你們看到了民眾眼中的恐懼,卻絲毫不見有人反思這些恐懼的真正源頭,是記者的幾篇報道嗎?實話講,看到這次的高溫曝露疫苗的案件,氣到晚飯都吃不下去,更讓我氣到睡不著覺的是,才短短不到一周,知乎和微信平台上已經有人大肆鼓噪:「問題疫苗比例很小,危害不明確,正常疫苗本來就會有不良反應,以後加強監督就OK了。」——我完全可以理解衛生界人士對於此事件影響我國免疫工作的擔憂之情,完全可以理解你們現在一定像打了雞血一樣覺得捍衛自己為之獻出畢生精力的衛生事業的神聖時刻終於到來了,隨時準備攻擊一切質疑者。但是恕我直言,你們哪個醫生,哪個疾控人員,敢站出來說這句話:「從科學來看,山東今年的事件中這批疫苗不可能因為其高溫曝露造成過任何一個家庭悲劇。」——請問有誰?請你站出來。

也許疫苗的不良反應率是百萬分之一數量級的,但是它帶給某個家庭的不幸與痛苦是100%的,甚至200%的。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應該在堅持免疫接種的過程中同情、關注、持續支持甚至補償這些家庭不是嗎?我們的社會做到了嗎?如果沒有做到,憑什麼要求民眾的信任?就憑我們掌握的科學真理嗎?抱歉,我是一個科研工作者,但我更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都知道要物傷其類,都知道趨利避害,只有法西斯才會認同「合理犧牲」的價值觀。苛求民眾苛求記者去相信科學之前,科學家同時要懂得fight for自己的名譽,才能贏得尊重。否則,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也都是加害者。

還有人提什麼「是選擇接受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分之一受到疫苗損傷的概率還是選擇幾分之一死於或者致殘於傳染病的概率呢?」——好一個社會達爾文主義,疫苗損傷也許不可避免,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二分法的選擇題。如果我們始終以這種思維方式去對待決策,那麼活該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各位愛國小粉紅,為了大家共同摯愛的國家民族,你們總是激揚文字,揮斥方遒。但我也得提醒你們,那並不意味著你們有任何天然正確性,也不意味著有任何你之外的人有義務按照你說的行事。

你問我有沒有立場,我就明確告訴你有。除了科學上可以被證明的邏輯,「記者有沒有罪」這種隱藏問題所有人都不可能沒立場。我的立場就是:我國需要這些敢於行使輿論監督權力的記者。科學技術領域的從業者有闡述真理的權利和義務,但沒有獨立決定政策和無證據污衊異見者的特權,這是一個現代民主法制社會應該具有的公約數(寫下這句話就關評論)。記者有什麼錯,指出就行了,少一點誅心之論,這個輿論場的誅心之論還少嗎?一個靠上綱來駁斥對方的人,就算代表了真理,又有什麼資格斥責他人呢?


謝邀

從醫學角度來說,確實存在疫苗導致的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疾病的可能性,雖然發病率非常低,但是是確實存在的。
這些疾病往往是由於免疫系統缺陷導致變態反應,目前發病機理不明,醫學上考慮是無病原體性的,由自身免疫細胞攻擊神經系統和造血組織導致的腦脊髓炎和再生障礙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類似的case report可以在CNKI上查到很多,但是也僅限於case report而已,目前屬於散發的狀態,並沒有疫苗特異性或性別年齡特異性。

疫苗的嚴重不良反應由於發生幾率很低,所以缺乏系統的研究。處理得當的話,這些不良反應也不是不能治癒或逆轉的,《疫苗之殤》里的預後極端糟糕的案例大都是偏遠地區的患者,當地醫療機構缺乏足夠的醫療技能和條件,耽誤了治療。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只能對此表示遺憾,醫療能解決的問題遠遠少於醫療無法解決的問題。


2016-03-24更新:
今天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發現題主的鏈接好像不是「疫苗之殤」的完整原文?時間關係沒有去進一步考證,只想說:以下個人評論只針對題主提供的鏈接中的文字。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都能夠為傳播知識,消除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解和疑慮而共同努力。
謝邀。雖然聽說這篇文章的存在已經有幾天了,但是一直沒有看過。看完前言,概覽了一下每段的第一句話,大概說一下個人看法。
第一,作者列舉的所有例子可能都是真的,但是,合格疫苗的不良反應率是非常非常低的,而且這其中的大部分不良反應又非常非常輕微。全國十幾億人接種疫苗,就算列舉一百個嚴重的個例,能說明什麼呢?如果我寫一篇文章列舉一百個吃飯噎死的例子,其意義何在?
第二,作者也可能確實出於幫助大家從一個側面了解疫苗的角度來組織的素材,但是作者可能沒有仔細考慮過其給讀者的認知帶來的影響。只講反面,不講正面,你說不給大家帶來任何心理暗示,那就有點自欺欺人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對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都有清楚的認識的,案子一出,很多沒有醫學基礎知識的人加入到這個獲取信息的隊伍當中,他們看到的第一手信息也許就是這篇《疫苗之殤》。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這些讀者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這是在文章開頭簡單說一句「不想誤導大家」就能解決的嗎?如果作者真是怎麼想,那讓我們說,您有點天真,可能好心辦了壞事;如果還有其他有意無意的博眼球的考慮,我只能說,讓人遺憾。
大家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批評別人、批評其他事物很容易,然而客觀冷靜地、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為解決問題而批評、而發聲,才是正路。殊不知,當有一天你也置身事中,會是何感受?


謝邀!醫療界有不少專業回答,在此轉發春雨醫生和世衛組織的回復譯文供參考。
http://chunyuyisheng.com/webapp/news/70479/detai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U5NDY2NA==mid=404847883idx=1sn=2fe88d194ccecefeac475f21c4f42437scene=1srcid=03228EjDlV4G9Ym8KouNLT3u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更新補充丁香園的帖子,消除大家的疑慮和恐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g0MzMwODA0MQ==mid=405465439idx=1sn=00061997cab98b5099bb41b73696f8eascene=0#wechat_redirect


某些醫生們又來抱團鳥,你們這麼牛為什麼還要讓一個不專業的記者去曝光戕害百姓的醫療問題呢?
人家記者為此還丟了飯碗,你們這時候還有臉嘲笑人家嗎?



看題主給的鏈接,搜狐發出這篇《疫苗之殤》的時間是3月22日,正是疫苗事件抄的沸沸揚揚的時候。先不說這篇文章本身的問題,對於目前民眾普遍缺乏醫學常識的現狀來講,這篇文章的出現,無疑會帶給普通人一種心理暗示「這次疫苗出現問題——會導致我家寶出現這樣的問題」或者「注射疫苗——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種暗示無疑是一種錯誤的誘導。如 @鬼臼毒所寫到的,山東疫苗是不良事件,而疫苗之殤是不良反應,這中間是不可以畫等號的。
本來想在這給圍觀的個位科普一下疫苗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以及為什麼儘管可能出現這樣疫苗之殤那樣的事件,我們仍要給小朋友注射疫苗。打字打了一半,卻突然不想說了,
在這次疫苗事件里,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所以導致自身公信力下降,真的是一件……自作孽不可活的事……媒體雖然總不乏喜歡煽風點火之輩,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在事關民生的大事上,真的不可以馬虎!而且不僅是相關部門的問題,那些希望通過藥品、食品鏈來賺錢坑害別人的人,良心早都泯滅殆盡了吧~


刪文章的速度遠遠快過查處接納非法儲運疫苗單位的速度


這篇文章誤導的家長不打疫苗了,發生的問題作者你敢站出來負責嗎?


.不邀自來
利益相關,公共衛生專業在讀,未來公共衛生從業者。
首先反對@Yang Liu的答案,合理懷疑該答主是否仔細閱讀過關於引起該新聞熱議的文章全文,該新聞以本次山東疫苗案為切入點引出《疫苗至殤》文章。從邏輯上來講,山東疫苗案主要關聯的是二類疫苗即自費苗,而《疫苗之殤》主要在於揭示疫苗的不良反應,主要對象是一類疫苗。兩者沒有直接且必然的聯繫,該新聞將兩者串聯起來,對不明真相的大眾產生了一種誤導,即我們所用的疫苗是過期(有毒)的,極有可能會對我們的孩子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謠言,而Yang的答案錯誤地將絕大多數針對該新聞的批判變成了針對《疫苗之殤》文章的批判(我不否認有人的確跟他說的一樣是渾水摸魚),把許多原本理性辯解的人士稱之為洗地黨和愛國小粉紅,其中還夾雜紅衛兵等語錄,講道理我很懷疑你作為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嚴謹性和客觀性。
第二,《疫苗之殤》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優秀的紀實文章,揭露了我國公共衛生工作中出現的一系列缺陷,旨在提醒家長風險的存在,以及推動完善傷害之後的鑒定與賠償機制,讓那些已經失去健康的孩子和未來希望的家庭,能稍稍好過一些。(摘自《記者手記:長達三年的調查作品《疫苗之殤》》)表現的是人文關懷和道德素養。但是這篇文章出現在山東疫苗案下並不合適,並不是指該文章有太多的科學或者邏輯上的錯誤。
知乎上大多的理性用戶批判的記者是該新聞的記者而不是《疫苗之殤》的記者郭現中先生。

知乎上大多的理性用戶批判的記者是該新聞的記者而不是《疫苗之殤》的記者郭現中先生。

知乎上大多的理性用戶批判的記者是該新聞的記者而不是《疫苗之殤》的記者郭現中先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第三,關於一類疫苗二類疫苗減毒活疫苗,死疫苗類毒素疫苗等等再丁香醫生的回答中均有,如果還有不明白的也可自行百度百科,不做過多解釋。這裡只想弄清幾個邏輯問題。首先,不論在什麼地方生產的,不論什麼疫苗都會有不良反應,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百萬分之一級別的,在這百萬分之一當中,會產生嚴重預後不良的少之又少,但有說得好,不論這個概率是多小,到家人的頭上就是百分百,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不注射幼苗,又有多少的概率是會感染上疾病的呢?在人群普遍易感的情況下,接觸病原感染的幾率遠遠高於不良反應產生的概率。如果說打疫苗是惡魔的抽籤的話,那感染又是什麼呢?有人說進口苗的效果好云云,但我只想說這跟個人經濟能力有關,國家只能在能接受的層面上儘可能地惠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畢竟在世界看不到的地方,許多人還沒有達到小康水平,如果沒有這些疫苗,有多少人要生這些治不起的病?其次,在公共衛生工作的字典里沒有「必要的犧牲」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只存在法西斯的人口凈化論里,無論是國家還是醫院,從高層到基層都儘可能的把這種幾率從百萬分之一變成千萬分之一甚至億分之一,但是這受到國家科技層面的限制和成本的限制,並不是單個或者幾個衛生界的人能夠改變的事情,相比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公共衛生以及普及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把各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降低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層次, 雖然現在還不能消滅但我想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會做到完全在國內消滅某些傳染病。最後,談談這次疫苗問題,講道理我不想對這種人說太多的評價,多說一個字嫌累,但是從嚴格來講真的想要對這兩個人嚴罰真的很難,如何看待「山東疫苗案」未冷藏疫苗流入 24 省事件? - 匿名用戶的回答詳情可點擊上述答案。只能說他鑽了法律空子,我們也很難對其做出舉證,並非不想對這兩個人嚴判,我們現在最多要做的事追回這些疫苗的去向,減少它們對被接種兒童的不良影響,才是一個理性人事該做的事。

不匿了,剛。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我只相信數據。

千萬不要因噎廢食,接受過這麼多教育,你應該明白,絕對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疫苗,也不存在絕對有效的疫苗,但是,有一定你一定要明白,相對有益有效對於絕大多數情況就足夠了
,而,作為普通人的你,要相信,自己會落在這個絕大多數里。


統計學的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在這裡,他會幫你從紛雜的現象里找出其核心的內容,告訴你相對的真相。

這裡我以麻疹(measles)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數據統計告訴我們疫苗的意義
在1953-1965年之間,上海地區,由於麻疹引起的死亡率是每十萬人909-3510人,也就是大概1000個人就有一個死去。1965年,中國引入麻疹疫苗,而瞬間,這個數字直線下降,大概減少了10-50倍。
經常有人批判說,疫苗是資本家們為了發財而發明的謊言,但是,這個情況發生在了社會主義中國。
此外,類似的數據在芬蘭和布爾吉納都重現了,難道世界這麼巧合?

橫軸是年份,縱軸是死亡率(主要是嬰兒)

吸煙有害健康這個證據,最初並不是來自於生物學和醫學,而是來自於長達100年的流行病調查數據
鉛對人體有害,從而導致石油處理過程對鉛的清理,也是來自於流行病學調查數據
絕大多數藥物最初並非是機理明確,而是來自大量的臨床數據,比如大名鼎鼎的偉哥。


數據不會說謊,只是有些人在歪曲數據(貌似有本書叫數據會說謊啥的

當你無法得知很多事情的真相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相信專業人士,當然,不是迷信。

任何事情,都存在概率問題,但是,不要因為概率問題就否定一切,這,不科學!


文盲總是愛用殤字


推薦閱讀:

毒疫苗的後續呢?請問毒疫苗到底去向何處?現在的疫苗還能打嗎?
減毒疫苗和滅活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活流感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這個是真的嗎?
如何看待近日熱點「拒打疫苗」事件?
帶狀皰疹是由什麼引起的?該如何接種疫苗來預防?

TAG:疫苗 | 公共衛生 | 流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