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投資人那麼有錢為什麼拍不出好萊塢式的商業大片?
中國電影業蓬勃發展,業內具有眾多。像華誼兄弟,博納影業。博納更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照理說不比美國佬缺錢,為什麼不拍個好萊塢式商業巨作撈個盆滿缽滿?
對於電影公司來說,在納斯達克上市可以給你很多其它的東西,但是就是不能給你錢。目前上市的影視公司,市值最低的就是在納斯達克的博納。
另外就是有錢和足夠有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目前中國電影最貴的,是正在上映的《捉妖記》,5000萬美元。這個預算在美國只能拍一部像樣的愛情片,跟商業大片扯不上關係。
《阿凡達》5億美元,《變形金剛4》2億美元,《美國隊長3》3.5億美元,《復聯3+4》聯拍10億美元,這個並不是同一個數量級的資本實力。
另外一個就是花錢的能力,我們可以認為萬達也好,華誼也好,光線也好,所有的大公司都花得起2億美元,但不代表你就能花的好2億美元。給你足夠的錢,你就能拍的出好萊塢大片嗎?那好萊塢就不用幹了。同樣的問題換一個主體可能更容易明白,給足夠的錢,我們就能做出F22嗎?給足夠的錢我們能做出法拉利嗎?給足夠的錢中國隊能得世界盃嗎?
我們目前並沒有足夠的錢,同時也沒有足夠的能力。馬雲說過一句話:如果有錢就可以,那還需要企業家幹嘛?
除掉其他技術或者水平上的問題,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得不提
—— 中國目前電影市場的現狀決定了投資人完全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就可以獲得大筆收益,因此也完全沒有動力去向好萊塢式的商業大片投資。
以下數據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1 左耳總投資約為 6000 萬元,票房最終統計4.84億。
2 梔子花開總投資不詳,參照其他同類型片子,暫且按照6000萬來估算,票房迄今為止已經達到3.78億。
3 小時代3總投資4700萬,票房最終統計為5.22億。
4 爸爸去哪兒總投資不詳,繼續按6000萬計算,票房最終統計6.96億。
5 分手大師總投資5000萬,票房最終統計6.66億。
………………
看見這些數據是不是覺得很酸爽?
再搭配以下數據食用效果會更好。
1 太平輪總投資達3億,上部票房1.95億,如今下部已上映將近一周,票房只有3501萬。(咳咳,心疼吳導)
什麼?你說吳導片子賣不好是因為拍得太差?我拿太平輪舉例不算數。好好好,那咱就說說那些叫好叫座的。
2 西遊降魔篇投資4億左右,最終統計總票房12.26億。
3 智取威虎山投資3億左右,最終統計總票房8.87億。
4 大聖歸來投資3億左右,目前票房7.91億。
5 狼圖騰總投資3.5億,最終統計總票房6.97億。
6 心累,不想再算了。
中國目前是不缺錢,但在能夠省錢的情況下為什麼要用花錢的方法來賺錢呢?電影公司都不是傻子,特效炫酷,後期感人,場面宏大真的有用嗎?明明小鮮肉大美女屏幕前一擺,你儂我儂照樣可以大賺一筆,何苦那麼費事呢?
躺著就能凈賺上萬和費勁搬一天磚才賺五毛,你要是電影公司,你選哪個?
投資千萬凈賺上億和投資上億回本困難,你要是投資人,你選哪個?
這就是目前的現實。
哦對了,差點忘了,題主本意是要和好萊塢比的,那咱就比比。(為了方便比較,以下數據仍然全部以人民幣為單位)
1霍比特人三部總投資45億,在中國的三部總票房為7.65+4.46+3.16=15.45億。
2 星際穿越總投資11.35億,中國總票房7.51億。
3 超凡蜘蛛俠2總投資17.5億,中國總票房5.91億。
按照這些數據,這些片子在中國連回本都不夠。當然,人家不怕,人家還有全球票房。
什麼,你和我說那我憑什麼只統計中國票房,不統計全球總票房?
哎,講真的,人家是有全球票房撐腰,你覺得中國電影在全球有票房影響力嗎?你是覺得中國能一夜之間造出像魔戒和霍比特人這樣在全球風靡數十年的超強文化符號?還是覺得中國有諾蘭這樣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超強吸引力的大師級導演?
中國目前的狀況是大多數電影只能依靠本土市場,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成熟的可以對外輸出的文化,難道要對外輸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而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人傻錢多,不斷刷新票房記錄,但在好萊塢式商業大片動不動就是十億級別的投資面前,中國市場這塊蛋糕還真的是不夠瞧的。
只有等中國形成成熟電影工業體系,向全球輸出自己電影文化的那一天,我們才有資格談好萊塢式商業巨作,而離那一天我們還有無數的路要走。目前我們只是蹣跚學步的小孩兒,剛能夠走好個兩三步路而已。
不要覺得中國兜里有幾個錢就可以和好萊塢比(況且實際上也可能未必有錢),這根本就不是錢的事,有再多錢都不行。
(以上數據來自電影票房網)
最後不謝邀,沒人邀我。中國電影看著挺鬧騰,其實大部分都是在鬧心……
資本家不是慈善家,他再有錢也不能給你瞎造啊。既然是做生意,就得講究「投入產出比」。在這個鬧心的年代,每個資本家都恨不得自己的電影是下一部《泰囧》,花3000萬拍,賣10億票房,數錢數到手抽筋。
可這種電影本身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啊!所以每年才跟抽獎似的出一匹黑馬。剩下的,都得老老實實地按照市場規律去辦事,按照電影類型預判票房,然後根據票房反推,再制定合理的預算,並努力做到物有所值,花了1000但看著像3000乾的活兒。
所以在中國拍電影能花多少錢,取決於票房能賣到多少。現在《捉妖記》給大家重新定了個標杆,中國電影在內地市場單片票房能到15億,那麼反推一下,現在就有人敢冒險用5億的成本去拍一部電影了。
最後,正面反面來回搞中國電影的那些資本家其實都沒啥錢……哪種影片具有5億以上的潛質
近3年來,市場總量增長了104%,達到了創紀錄的440億元。與此同時,超過5億的影片有16部,佔2015年過億國產影片的34%,也就是說,超過1/3的過億國產片票房衝過了5億,把這些成功案例的一些共同特點歸納總結出來,對於今後影片票房可能性的判斷有一個可供參考的依據。
表1.2013-2015年票房5億以上影片清單
潛質一:魔幻、喜劇、動作類型片成功概率大
從表1中可以看出,前兩年在「5億俱樂部」中有一席之地的愛情片在2015年絕跡,而這一年實際上映的愛情片數量有89部,位居類型片上映數量第一。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1.觀眾見多識廣,品味提升。市場容量的極速提升必然帶來觀眾品味的提高,各種類型的愛情片觀眾早已「吃過,見過」,韓劇那一套早已不能讓現在的年輕觀眾買單,大牌扎堆也不再是觀眾選擇的主要原因,沒有好玩、新鮮、炫酷、顛覆的元素,愛情片肯定會淪為跟驚悚片一樣越來越小眾的地步;2.新生代導演經驗不足,虎頭蛇尾。其實2015年有幾個IP很好的愛情片項目:《左耳》、《何以笙簫默》、《梔子花開》等,前期營銷鋪墊都很成功,上映首周勢頭都很猛。但很遺憾,由於影片內容邏輯不清,硬傷明顯等原因,都在第二周因口碑原因迅速出現跳水,沒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熱門IP應有的價值;3.出品方浮躁,難出精品。除了一部分導演或製片人真的認為自己的爛片是精品之外,大部分有經驗的公司還是有一套成熟理性的認知觀的,但由於市場化運作的壓力,編劇人才的緊缺等原因,導致很多愛情片在明知品質不行的情況下也運作上映,能回收成本已屬運氣不錯,根本不奢望有更高的追求。
圖1.2013-2015年票房5億以上類型片數量分布圖
說到成功因素上,喜劇片的根本在於紮實的劇本,魔幻片在於新奇燒錢的特效,動作片在於炫酷的搏鬥場面。追蹤到本源上,這三類影片能夠成功是因為喜劇、魔幻、中國功夫具有文化上的壟斷屬性,是好萊塢無法徹底取代的東西,在未來幾年它們中的佼佼者仍能繼續取得巨大的成功。具體分析其成功共性無外乎以下三點:1.劇本紮實。掃一眼近三年「5億俱樂部」片單,最直觀的感受就是95%以上的片子確實好看,邏輯完成性,劇情節奏,類型片結構上都保持了從頭至尾良好的完成度;2.題材新穎。《尋龍訣》、《夏洛特煩惱》、《煎餅俠》、《戰狼》,這些影片所涉及到的題材都是與以往不同的新鮮國產片題材,正如前面所說的現在的觀眾閱片無數,常規類型的劇情及明星排列組合已經較難勾起觀影慾望,只有新奇少見的題材和內容才能引發現象級的觀影潮;3.營銷給力。幾乎所有「5億俱樂部」的片子在上映前都進行了鋪墊蓋地的宣傳攻勢,起勢對於一部有票房追求的影片來說無比重要。《煎餅俠》上映期間大鵬路演了超過30個城市;王寶強更是在親人去世期間為了《唐人街探案》奔波於全國宣傳推廣。這些影片在上映前無數次出現在娛樂新聞的頭條中,儘可能的擴展了其知曉度。
潛質二:檔期必須在暑期檔、賀歲檔或十一檔
縱觀近三年31部過5億影片,僅有5部不是在上述檔期內卻獲得了超過5億的票房,他們是:戰狼(2015.4.2)、分手大師(2014.6.27)、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13.4.26)、中國合伙人(2013.5.17)、北京遇上西雅圖(2013.3.21)。除此之外的26部片子全部分布在賀歲檔、暑期檔和十一檔。究其原因:一方面,這三個檔期中觀眾有充裕的閑暇時間,有消費的時間也有消費的心情;另一方面,這三個檔期一直有國產片的隱性保護,強勢的進口片一般會調整到其他檔期或這三個檔期的邊緣,因此給了國產片充分的釋放空間。所以,一部有志於在票房上超過5億的電影,首選賀歲檔和暑期檔,次選十一檔,其他檔期最好不要考慮。
潛質三:上升期的新銳導演作品
2015年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曾經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師」集體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生代導演,《捉妖記》、《夏洛特煩惱》、《煎餅俠》、《戰狼》都是導演的真人電影處女作,另外像烏爾善、徐崢、管虎、陳思誠在導演領域也都處於上升期,年富力強,能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去認知商業電影,對於影片宣傳的配合度也很高。
主演方面,所有的「5億俱樂部」影片都是由正當紅的演員主演,或者新老搭配主演,過氣大腕已經撐不起這一量級的影片。因此在投資組盤的時候,主演的年輕化與知名度不得不考慮,這也不可避免的要抬升製作成本,但都是必要的。
表2.2013-2015年票房5億以上影片清單潛質四:IP知名度越大越好,但不要太老
IP的好處不做過多說明,但對於改編成的電影來說,並不是所有的熱門IP都能收穫5億以上的票房,年代過於久遠的IP風險同樣很高,這是由觀眾屬性決定的。眾所周知,目前主流觀眾是90後,他們熟知的IP才是最有成功保障的IP,這也是鬼吹燈、盜墓筆記、小時代、屌絲男士、開心麻花等IP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一些公司看到IP的火爆,想拿一些過去的老IP改編成電影圈錢,但實際上這類IP雖然當年火爆過,但並不為如今的觀眾所熟知,教育成本高且不符合當下的審美與價值觀,只能是一個美麗的陷阱。因此,這裡建議選取10年以上IP進行開發時務必慎重考慮,預算是否足夠支撐對主流觀眾進行普及性教育。
潛質五:宣傳營銷必須有爆點支撐
對於電影來說,觀眾是他的唯一,但是對於觀眾來說,電影並不是他們的唯一。由於消費者的閑暇時間是有限的,因此電影作為一種娛樂產品需要跟眾多的娛樂產品競爭。而且在賀歲檔、暑期檔這樣的重要檔期里,媒體資源的競爭十分激烈,每一部電影都要竟可能多的獲得曝光的機會才有可能觸及觀眾,而從首次觸及到轉化成真正的購買行為又需要多次反覆的認知強化。綜合上面兩種原因,一部電影從眾多娛樂方式及競品中脫穎而出並被大批消費者選擇消費是非常不易的。
可以說「5億俱樂部」影片的發行方對於上述消費邏輯是認識深刻的,所以他們才會在影片上映前期的宣傳周期中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宣傳推廣,儘可能多的佔據新聞版面。大鵬在《煎餅俠》宣傳期通過一季的《屌絲男士》進行物料推廣,攤煎餅、開挖掘機、巡迴路演全國34個城市;徐崢則極盡產品經理之事推廣《港囧》,在頒獎晚會現場派發小廣告、親自在院線推介會上做演示、在各類綜藝節目中宣傳、全國巡迴影院路演。需要說明的是,很多成熟的明星早已賺的盆滿缽滿,在作品上的追求已不再強烈,而通常這類明星片酬很高但實際票房號召力不高,因此性價比也不高。操盤公司在藝人選擇時如不能獲得明星宣傳配合上的保證,還不如選擇一些有上升潛質又態度積極的年輕藝人。
2016年具有5億以上潛質的電影
表3.2016年具有票房5億以上潛質影片清單
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5億票房影片=合適的類型(喜劇、魔幻或動作)+合適的檔期(賀歲、暑期或十一)+合適的導演(新人或上升趨勢)+合適的IP(熱門但不太老)+合適的宣傳(要有爆點)。
從目前放出信息的影片情況來看,表3中的9部影片最具有獲得5億以上票房的賣相,以《三體》為例:科幻類型(科幻與魔幻的根本都是製作水準)+暑期檔上映+上升期的導演+新近熱門IP,本片只要宣傳積極有爆點過5億不會太難。不過,這一切因素都是在影片上映前用於判斷的依據,我們聊5億票房就是默認他是好故事+好劇本,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還是少花點錢隨便拍拍賣給某電視台吧。
從市場上來說,真正的中國製造已經沒有國際市場了,你看這幾年刷新票房紀錄的國產片在國外的票房,連國內票房的零頭都不到,而中國電影市場正處於一個粗放的增長期,好多投資不高,製作水平也不高的電影都能取得很好的票房,於是投資不高,製作周期短的青春片成為市場主流,而這樣一種狀況勢必又會進一步制約國產片在海外拓展市場。
而且在海外拓展市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的國產片都是以極低的價格將版權賣給外國片商,中國的電影公司幾乎無法掌控電影在海外的宣傳和放映。破解之道是和海外大的發行公司合作或者直接收購海外的公司。第一種情況其實很多年前就有嘗試了,比如張藝謀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北美都是由米拉麥克斯發行的,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前提是電影要有不錯的製作水準和賣相海外的發行方才會賣力,近年隨著北美觀眾對武俠片的熱情退去武俠片的海外發行也大不如從前,像《英雄》那樣蟬聯兩周北美票房冠軍的情況一去不回。第二種情況收購外國大公司,這也不容易,首先大的電影公司目前都掌握在大型傳媒集團或者財團手中,要收購肯定要花費幾十甚至上百億美金,國內有能力有意願完成這種收購的公司並不多,當年索尼收購哥倫比亞,那也是交了好多年學費之後才實現盈利的,而且客觀講索尼對於日本電影的全球推廣也沒啥特殊貢獻,還不如他們推廣的華語片呢。你收購了人家的公司還想賺錢肯定要按人家的遊戲規則來玩。
從人員來講,製作一流商業電影是需要一個完善的商業製作體系和成熟的製作人員的,這些東西都是需要積澱的。僱傭外國製作團隊,外國編劇導演當然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是這牽扯到磨合和文化差異的問題,從目前的實踐來看,還沒有特別令人滿意的案例。煤老闆那麼有錢,沒見他們做出什麼高格調的事情嘛。
一個道理嘛。
功夫熊貓,1,2008年的動畫,耗資,1.3億,美元
賺錢就行了,誰管你好不好。
餵豬不用佛跳牆
從業並不是真的那麼有錢,或者那麼多任性的錢。
好萊塢式的是工業化體系,意即你要有成套的體系,一兩部片子不叫體系,穩定傳承都難。
中國香港有些成家班啊等各家班在某種程度上開始好萊塢式,但是是不是大片存疑。
重點關注《捉妖記》班底。
你換算了嗎
商家 只能稱為商家並沒有下這麼大心思研究
說白了
主要是
技術不夠 有再多買不到技術也是白搭
其次 用錢砸一部好電影的意義並不大
電影大部分都是商人投資拍的
像小時代這種的片子明明能賺不少錢
那為什麼還得花錢砸一部盈利不高甚至有可能虧本的片子呢
有的答案怪廣電總局的也是醉了,好比沒考上大學怪教育局一樣。。。。
問廣電總局!
有錢但做不好的事情何止是電影? 從大型航空渦輪發動機到小小的工具,從放心奶到新鮮空氣... ...當然,電影做不好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這裡有個地方叫「總急」。。。
推薦閱讀:
※成龍新片《絕地逃亡》墜海的攝影師高佬是誰?
※看電影長城是看英文版好,還是中文版好?
※影院中放映的外音中字的中文字幕是由誰來製作的?
※國內的一線、二線電影演員是如何劃分的?現在一線電影演員都有哪些人?
※有哪些演員把傻白甜和霸道總裁演的讓人心動?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