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艾滋病毒進入身體不會致病,但病毒量達到一定程度人就會染病。這兩種情況的臨界點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從病毒進入人體,到這個臨界點出現,到染病不可逆,這個過程中人體內發生了什麼?這個臨界點是否可控?


艾滋病的發病過程是這樣的: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並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而題主所提到的臨界點目前暫沒有相關的研究,
目前已知艾滋病有(1)性接觸傳播(2)血液傳播(3)母嬰傳播 這三種傳播方式:

北京地壇醫院對艾滋病患者不同體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檢出率的描述,單位為:HIV陽性率(?%)HIV顆粒數(個)/ml

  血液:100% 1~5000

  精液:39.3% 10~50

  陰道和宮頸液:31.3% 8~10

  乳汁:20% <1

  尿液:20% <1

  唾液:5.5% <1

  汗液:0% -

  糞便:0% -

  2、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描述為單位:感染性顆粒數/毫升

  無細胞體液

  血漿 1——5000  淚液 <1

  耳分泌物5——10  唾液 <1

  汗液 未做檢測

  糞便 ——

  尿液 <1

  陰道—宮頸液 <1

  精液 10——50  乳汁 <1

  腦脊液 10——10000

  感染細胞

  PBMC 0.001%——1%

  唾液 <0.01%

  支氣管液 未做檢測

  陰道——宮頸液 未做檢測

  精液 0.01%——5%

  在艾滋病感染的急性期和有癥狀期病毒載量的升高可能預示艾滋病傳播具有最大危險性。需考慮此時生殖器官的分泌液中病毒水平,但目前尚無一致的結論。

 三、各種體液的感染值

  保守起見,以北京地壇醫院數據*2作為HIV顆粒數。(乳汁,尿液,唾液,汗液,糞便等不予考慮。)更保守起見,感染量取下限100個。我們的結論如下:

  體液

  HIV顆粒數/ml

  感染需要病毒量

  感染體液闋值量

  血液

  10000

  100個

  0.01ml

  精液

  100

  1ml

  陰道和宮頸液

  20

  5ml

  鑒於各位恐友為男性,我們最關注的想必是陰道和宮頸液的感染量闋值。再保守一下,我們除以2作為最後的保險栓,取2.5ml。重複一遍,當少於2.5ml陰道宮頸分泌物進入你的陰莖(粘膜)破損時,不會感染HIV。

  註:血液的0.01ml為我們過於保守的計算導致的,實際中我們傾向於相信0.1-0.2ml.

  最後的交叉驗證,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奎因博士及其帶領的聯合研究小組對烏干達的 415對男女異性配偶進行了長達兩年半的觀察研究,指出當陽性配偶中病毒數低於15 00個拷貝 /毫升時 ,沒有一例將病毒傳給陰性配偶。考慮配偶性交的頻繁性及精液中病毒濃度較陰道-宮頸分泌液為高(血液:精液 約為100:1,血液:陰道宮頸分泌液約為 500:1) ,我們有理由相信100拷貝以下的病毒不會造成感染。


如果艾滋病病毒少量進入血液,那麼如果能立即注射靜丙,感染的幾率不高,應該說大部分都不會感染。但也要看運氣,這個不好說


准包


@大力 感謝大力的邀請,樓上@

郝師傅 回答的醫學數值非常 有理,也是我們臨床醫學都會用到的數值。
下面補充幾點:
1.窗口期不到醫學值就可以排除不是艾滋病潛伏期。2.長時間與艾滋病人在一起沒有感染,說明艾滋病傳染性很低。窗口期病毒含量高,傳染的可能性增加。3.病毒載量在感染早期會幾何增加,隨著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載量會快速下降,在病毒和人體免疫系統共同
作用下,病毒載量會在一個平衡水平維持很長時間。4.只要有少量抗原就可以產生抗體,窗口期不受影響。5.少數人對艾滋病毒的一種或數種抗原反應較弱。
6.潛伏期是病毒和人體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一旦發生這種作用就會產生抗體,而且,現在的檢測還包括抗原,即使不產生抗體,也可以檢測到抗原。

以上幾點是對樓上同學的補充!


沒有少量,和多量的區別。一旦感染,就看命咯。


個人感覺應該還是要分人的吧。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各項指標不同,對艾滋病毒的免疫力抵抗力也不同。如果非要有一個準確的臨界點,那也只是個人的,對於一個群體來說這個臨界點是不存在的。


推薦閱讀:

現代醫學如何解釋薑湯可以醫治感冒?
膝蓋疼痛,可以吃軟骨素嗎?
外國有什麼保護小孩視力的方法?眼保健操在中國推行這麼多年,真的有用嗎?
目前腫瘤的治療水平達到了什麼程度?
輕微的椎間盤突出能夠通過休息來恢復嗎?

TAG:傳染病 | 艾滋病 | 免疫學 | 醫學 | 公共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