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美國並且長大的華人真實的生活情況是怎樣的?


翻譯了一下@Brian 的答案,有錯譯或不通之處歡迎拍打。
謝謝評論區各位知友的指點。

Attention!!!Please
英文原答在此 出生在美國並且長大的華人真實的生活情況是怎樣的? - Brian 的回答
關注請前往原答,不要因為想了解美國生活錯誤地關注了翻譯君,翻譯君本人對美國的了解僅還止於《美國文學簡史》和扣扣熊ㄟ(▔▽▔ㄟ) (╯▔▽▔)╯


--------------------------------------------答案來源於Brian,以下乃翻譯-----------------------------------------------
----------------------------------------The Translation of Brian『s Answer------------------------------------------


讓我們先來看一些有意思的東西Chinese American Humor / What Kind of Asian Are You?

我不確定提問者想要怎樣的答案,那我就說說我的生活還有朋友,等大家提問之後再補充。

關於身份
如果有人問起,我會回答我是亞裔美國人,如果繼續追問,我會答是華裔。
很少人會回答「華裔美國人」。很少人這麼說,所以我覺得這個詞念起來怪怪的
也很少人會回答「美國出生的中國人」,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人倒是常用這個詞形容我來著。
我和朋友們認為我們是亞裔美國人主要是因為所受的教育。從幼兒園起,學校就有不同的種族分類:美國白人,美國黑人,拉美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和印第安人。而且所有涉及種族的文件要求填的都是「是否亞裔」而不是「是否華裔」。大多數亞裔美國人的社區組織也是這麼命名的,比如全美亞裔職業協會。那些名稱中特別包含華裔的組織通常是為那些在中國長大的人設立的。
和我許多去過中國的朋友一樣,我在美思華在華思美。我稱這種感覺為靈魂的時差混亂,身在曹營心在漢。在美國當周圍同齡的華裔用中文打打鬧鬧的時候我總若有所失,感覺與他們的世界格格不入。而當我真正回到中國有時也為文化差異苦惱不堪。
總之,做華裔美國人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足夠敏銳的話,你可以在華裔和美籍兩個身份之間自如轉換,但是也很有可能你在這兩個身份中……凌亂了。

關於教育
公立學校
如你所料,我所學的大多數都是關於美國的。我會唱美國國歌而不是中國的。我了解美國和歐洲的歷史而不是中國的。我的數學一直很「棒」,因為在小學四年級教乘法之前我已經學會了,並且在那之後,我一直是數學尖子。
小學時,家庭作業幾乎都包含了一些故事,比如

蘇西去銀行存她的硬幣,她一共有15個硬幣加起來是$2.25。請問她的硬幣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呢?

另外,我們還有一些研究課題,比如

寫出你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並描述他/她的貢獻。

調查你認識的人並將他們的生日繪成表格。

設計一個科學實驗。實驗結果是什麼?有什麼科學道理?

偶爾也有一些測試記誦的作業,但一天一般不超過五題。總而言之,家庭作業一天大概要花半小時。
初中作業也是這種形式,只是課題主題會更複雜小組合作更多,一天大概花一小時寫作業。
高中的時候,我考進了一所磁鐵學校(注1),因此我的經歷和普通學生有點不同。我在普通高中的同學一天有1-2小時的作業,而我卻有2-3小時的作業還要加上2小時的閱讀。課堂是以討論為基礎的,我們需要在家查閱討論主題的資料。
比如

討論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對英國經濟的評論;
討論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中天氣描寫的內涵;
討論工業化對德國統一的影響。

我們在課堂上相互質疑,學到了分析問題的方法。由於老師想要的不是一個正確的答案而是我們的研究和推理能夠給出的最好答案,這一切十分費勁。它不僅比死記硬背困難,而且更加全面。
課外,我還
?參加戲劇表演
?參加校男排隊
?編輯學校的文藝雜誌
?領導當地機器人隊
我知道這聽起來是一個典型的華裔美國學霸的故事,但我做這些都是因為它們很有趣。我本可以放學後直接回家,做兩三個小時作業再打打遊戲這麼過完一天。我父母也希望我停掉課外活動多休息一會。但我覺得從我的課外活動中,我學到的比起課堂上的那些能使我走得更遠。

關於中文
我的亞裔美籍朋友幾乎都參加了中文學校。中文學校不同於普通學校,它通常是當地社區組織的,在周六或周日有幾個小時的課程。
儘管發音不是很標準(shi/si, chang/cang這些音發不清),我的朋友們大都會說基本的漢語。這些就夠他們在家和爺爺奶奶交流了(「這個放在那兒」,「我吃過了」之類的簡單用語)。稍微好一點的一些朋友在家能說廣東話或者上海話,但他們依然不是很擅長普通話。經常是這樣,他們的父母對他們說中文,他們用英文回答,之後的對話父母有時也會改用英文繼續。有些朋友試著在家常說中文,我有兩個朋友可以讀中文書。
我五歲時,父母把我送回中國和祖父母呆了一年。那時候我學了拼音和一些基本的單詞(還有達到美國小學五年級水準的數學)。那一年對我的中文學習意義重大。後來我上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報了中文學校。會讀拼音真的使我與眾不同,因為我能夠
?使用漢語詞典
?讀懂簡單有注音的文章
?正確地朗讀辭彙
在中文學校的優異表現推動著我繼續學習中文。高中時,我將中文作為的自己二外學習。我開始在家說漢語而且樂於向父母問一些我不知道的單詞。大學時,我還去中國交流了一年。(中美大學有太多不同,在這裡就不細說了。等有相關問題時再回答。)

關於經濟
我小時候家裡特別窮。當時爸爸還在讀博媽媽也沒拿到工作簽證,我們所有的傢具還有我的玩具都是別人捐的或者在庭院售物(注2)以低廉的價格買到的。在學校,因為家裡的收入接近貧困線,我可以享受免費的用餐。
那幾年裡,由於爸爸追求更好的工作,我們搬過16次家,其中一次甚至穿越了大半個美國。現在,我們處在社會的中上階層:父母和我都有不菲的薪水,我們按揭付款買了房子,我們可以買大多數想要的日常用品但不是雜誌上的奢侈品。
總之,這是平穩緩慢的經濟增長而不是中國經濟那般的飛速。
?20年前我家最窮的時候,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比我們家在中國的朋友好得多。比如,我們有一輛豐田花冠而且可以在沃爾瑪購物(同一時期,每個第一次走進沃爾瑪的中國人都為之震驚不已)。
?現在,我們再沒有那些朋友那麼富裕了。比如,我父母的朋友都送他們的孩子到國外讀大學(很多是到美國),作為國際學生他們需要付極其高昂的學費還要花很多錢旅遊購物。相反,因為本州學生學費較低並且有拿獎學金的機會,所以我選擇了在州立大學讀書。此外,課餘時間我還打了3年的工。
我朋友們的家庭大都是中上階層。我們的父母是醫生,工程師,會計,研究院,教授;他們還將子女引到了相似的職業。但我們還年輕,職業生涯可能迅速轉變。我的一個朋友辭去了一個很好的金融諮詢工作投身即興喜劇。
我們中的有些人覺得父母歷盡千辛萬苦才讓我們有機會受如此好的教育。如果只是做一個令人羨艷的工作拿一份令人羨艷的薪水簡直是浪費他們的犧牲,我們應該努力進入美國更高的社會階層才對得起他們。

關於社交
瀏覽我的Facebook好友就會發現其中大約半數都是亞裔美國人。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的朋友幾乎都不是華裔,但這並非我的選擇,是因為我所在的學校很少華裔學生。我的朋友大半是猶太裔,其餘的是非裔和其它亞洲國家的美國人。
念高中的時候,在我的大學預修課程(注3)和 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注4)的課堂上有很多的美籍華裔學生。儘管他們不和我的非亞裔朋友一起出去,但頭一次我有了一群華裔朋友。這兩類朋友都在美國長大,看相同的節目聽相同的音樂。儘管旁觀者會覺得他們看起來截然不同,我卻沒有這種感覺。

關於家庭
父母
我從未和父母聊過他們的文化身份,所以我只能推測。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他們處於怎樣的狀態。
我父母現在都是美國公民了。實際上,他們甚至把自己的名改成了美國名字。但他們在家說中文,看中文節目(我媽愛看《非誠勿擾》和《中國好聲音》)做中國菜(我爸至今沒法做出像樣的三明治)。
他們的朋友都是中國人。幾年前,其它三個中國家庭和我們住在同一條街時,我父母很高興。夏天時,他們每晚都出去散步聊天。奧運會時,每個項目他們都為中國隊加油(我通常會為中國和美國)。他們也會抱怨美國對中國尖銳的政治立場。
另一方面,他們已經非常適應美國。他們的同事大多不是華裔但相處得很不錯。我爸爸為最近兩次總統大選投過票而且引以為豪(我媽媽懶得排隊等投票)。
我覺得他們不會再搬回中國。20年過去,故鄉已成回憶。每次返鄉,父母總顯得非常無助而且必須依靠親戚的幫助。他們不再認得故鄉的街道和公交路線也不知道那裡的地鐵系統,有時他們甚至不知道最普通的用品和活動的名字。
他們試圖向普通中國居民一樣融入當地的環境,但很快就放棄了。比如,當他們上一輛計程車會自覺繫上安全帶。而且他們不習慣生活在沒有在美國想當然的一些便利條件下,像無限制的熱水,中央空調,公共無線網,乾淨的公共衛生間等等。
他們無比思念中國,在那裡意味著和親人朋友團聚,但他們很快就釋然了,開車回到了我們自己的家。所以我覺得他們進退兩難,他們永遠為是中國人自豪但同時也為成為美國人喜悅。
關係
我和父母關係非常密切,和我的祖父母也一樣。我的祖父母也撫養了我,所以他們就像我的第二父母。我的父母在對待祖父母上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我也努力做一名孝順的孫子。儘管現在我住在離工作單位很近的公寓里,我還是會和父母一起過周末,這在美國人中是很罕見的。
我和在美國的表親們也很親近。但這因為我們都是美國人。
我和我在中國的表親叔嬸就比我期望的要疏遠了。小時候在中國的那一年幫助我和他們聯繫在一起,我也把他們當做親近的家裡人。但實際上,我們很少交談。
語言的障礙固然很大。對我來說用中文講有意思的事實在很難而我的表親很少懂得英語的。何況還有12小時的時差讓打電話都成為難題。電子郵件?嗯……先讓我努力學習下中文。
我想知道更多他們的動態。一些科技產品像是微信,對跨越我們之間的隔閡有所幫助。
--------------------
就這樣了。一個20幾歲的華裔美國人的簡短的但可能有所偏頗的故事。大家盡情提問吧~
------------------
這真的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我必須描述一些對我來說稀鬆平常但對大家卻可能極不尋常的事情。而且,我只能說說我和我的朋友的事情。我們是第二代的華裔美國人。但我們的經歷跟第五,第六……第N代華裔美國人會大不相同。還有,這些只是我的經歷。如果你發現華裔美國人不像我這樣,請相信你看到的吧,畢竟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 The End of Brian"s Answer---------------------------------------------------
-------------------------------------------再次提示,這是翻譯,並非原答--------------------------------------------

【一些注釋,來自百度】

?注1.磁鐵學校 magnet school(此詞始於1965年的美國,是一種公立學校,有著特別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以吸引各種背景的學生,希望有助於各種種族間的融合);
?注2.庭院售物 yard sale(又稱garage sale、porch sale或moving sale,是美國一種獨特的售物方式。由主人把家中多餘不用的物品放在庭院中,車庫裡或門廊下廉價出售);
?注3. 大學預修課程 AP(Advanced Placement的縮寫)指由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授課的大學課程。美國高中生可以選修這些課程,在完成課業後參加AP考試,得到一定的成績後可以獲得大學學分。
?注4. 國際預科證書課程 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簡稱IB課程),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


4/3 更新過!謝謝大家的鼓勵!

我是一個ABC,四年前搬到深圳住,所以起碼能勉強用中文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本來看到這個問題有32個回答就沒打算寫什麼,但看了Brian的回答就發現我們兩個的成長經歷太不一致,覺得觀眾還是要了解華裔的生活也有各種各樣的。

我是三藩市出生長大的,所以先講一下種族構成。黑人很多,墨西哥人很多,然後中國人非常多。白人在街上會經常遇到,但生活過程除了當我老師以外,我是沒怎麼跟白人相處。
這時候還是用照片來表達最好。

這是我一年級全班照。不要被前面那個老外被耍,他是墨西哥人(姓garcia)。一。個。白。人。都。沒。有。 (你真的要相信我這是在美國)

這是我高二數學班。有個白人出現了!但他是我老師。
雖然,這是我微積分課,所以中國人還是會偏多。所以我們來看看籃球隊。

我們那年得了三藩市冠軍。我承認,我作為隊友是完全打醬油的一件事情。我們隊的後衛195。。重點是,還是沒見到白人。

所以在這種環境成長是有什麼影響呢?
1. 你會學到廣東話。我家裡是福建人,只講閩南話,但廣東話可以說是我中文裡最流利的語言。這是因為三藩市99%的中國人都是廣東或香港人。去哪裡吃中餐都要講廣東話,學校里廣東話講的比英語還多。我還記得同學經常用廣東話吐槽老師,然後有一個高中同學跟我一樣abc但不會廣東話就被周圍人鄙視。很現實啊。
2. 我的童年包括很多周星馳,周潤發,李連杰,劉德華,古惑仔,黃飛鴻,TVB,神鵰俠侶,等等。
3. 每周末會陪爸媽去飲茶
4. 成績沒拿滿分會被我媽暴打 (同時間我媽會經常提醒我長大了要孝順)
5. 我用筷子比一些中國人還好。。(吃貨暴露了)

實話說,我來了中國之後才發現我跟中國人相處的比跟老外好,所以到現在還是不清楚我是啥人。

更新:
由於我對漢字的認識。。
我小時候跟其他朋友一樣也是被逼迫上周六的中文課,但我當時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經常逃課。另外,學校是台灣人教的,所以還學了點注音符號。簡單來說,我這些課讀了好像沒讀過一樣。我大四時候還差點考不進最基礎的中文課。我記得教授跟我聊了一下,建議我上給老外上的班。。
我就是那時候決定把中文學好。大四那一年忙著招聘,但還是滿拚命上課。最主要是把拼音學好了。

畢業後,我就工作了兩年,中文又慢慢退步了,直到我2010年底第一次來中國。那時候認識了很多朋友,但他們都只會普通話。這個語言問題令我感覺出我們友情還是有限制。
2011年,我決定了搬來中國。這四年來,我有空就會自學,街道上遇到不認識的字會查字典,交流中也盡量避免講粵語。我最近開始用知乎其實就是為了可以逼自己在讀寫方面用多點中文。

4/3/2015 更新2:

有些人問到,那白人去哪了?


這個問題我就要嚴肅一點回答。

根據統計,三藩市十九歲以下人口裡,白人佔了29%,但公立學校才佔領13%。

另外還要考慮到:

1)到高中時越來越多白小孩會轉到私立學校

到高中時候公立學白人才佔8.9%

2)而且,即使在公里學校讀也是積累在幾所。

藍色=白人

綠色=黑人

黃色=墨西哥人

紅色=中國人

紫色=其他

我小學就是排名54那個

所圖都來自http://priceonomics.com/where-are-all-the-white-people-in-san-francisco/


去唐人街和朋友喝早茶了解一下中國文化?沒問題。把孩子送到一個佔滿少數民族的學校?還是算了。

的確,他們最後收到的教育往往比我的學校好多了。說到底,他們有錢有影響力,請得起顧問幫孩子放到最好的公立學校。哪怕進不了就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


(中文翻譯: http://zhi.hu/PiPh. Thank you so much @蕭騰 for an awesome translation!)

- - - - -

Thanks @胡洋 for inviting me to answer this!

I"m not sure exactly what this question is looking for, so I"ll just talk about my life and my friends and let you guys ask questions.

Identity
If anybody asks, I"m Asian American. If they ask further, I"m Chinese.

Very few people in America use "Chinese American". In fact, it even sounds weird in my head because so few people say it.

Also, very few people say "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That"s something mostly people from China call me.

My friends and I think of ourselves as Asian Americans because that"s what we were taught in school. Ever since kindergarten, they grouped us into: White, African American, Hispanic, Asian, Native American. In fact, any document that asks about race asks if I"m Asian, not if I"m Chinese. And most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for Asian Americans are that broad too, such as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sian American Professionals.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pecifically call themselves Chinese are usually for people who grew up in China.

Like most of my friends who"ve visited China, I miss China when in America, but I miss America when I"m in China. I like to call it "jetlag of the soul", my body"s in one place, but my heart"s in the other. I also feel like I"m missing something when Chinese people my age joke and jostle in Chinese; it"s like I"m mute in a world that sing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e shock in China is nauseating sometimes.

So, being Chinese American is convenient and complicated. If I"m shrewd, I can use my Chinese and American statuses interchangeably. But if I"m unlucky, the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ide inside me.

Education

Public School
As you might expect, most of what I learned in school is about America. I can sing the American anthem, but not the Chinese one. I know US and European history (and a lot of it), but not Chinese history. I was always "good" at math, because in elementary school, taught me multiplication at home; from then on, I always enjoyed the advantage of being placed in the highest level math classes.

In elementary school, almost all of my homework had some sort of story behind it,

Suzy is going to the bank to deposit her coins. She has 15 coins that total $2.25. How man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coins could she have?

And we also had research projects such as,

Pick your favorite historical figure and write about his or her contributions.

or

Survey the people you know and create a plot of their birthdays.

or

Design a science experiment. What was the result? What is the scientific reasoning behind the result?

There were occasionally some homework problems that simply tested rote learning, but usually no more than 5 questions a day. So in general, homework took about 30 minutes each day.

Middle school followed the same format except the project topics were more detailed and we had more group projects. Homework only took about 1 hour each day.

For high school, I tested into a magnet high school, so my experiences vary from the average student. Although my friends at other high schools had about 1-2 hours of homework each day, suddenly, I had 2-3 hours of homework and 2 hours of reading each day. The classes were discussion-based and we studied through researching our discussion topics at home

Discuss Shakespeare"s commentary on England"s economic conditions in Hamlet
Discuss the connotations of Hemingway"s use of weather in A Farewell to Arms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German unification

and then we learned methods of analysis when we questioned each other in class. It was demanding because the teacher didn"t expect a correct answer, but the best answer our research and reasoning could construct. The process was much harder than remembering and repeating, but also more thorough.

Outside of school, I also

  • Acted in a theater performance
  • Played on the varsity men"s volleyball team
  • Co-edited the school"s literary arts magazine
  • Led a county-wide robotics team.

It sounds like the typical over-achiever Chinese American story, but I did each of these things because they were incredibly fun. I could have easily gone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done my 2-3 hours of homework and played games for the rest of the night. In fact, my parents wanted me to quit my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ecause they wanted me to sleep more. But from each of my activities, I learned skills that have carried me farther than from any of my classes.

Chinese
Almost all of my Chinese American friends attended Chinese school. Chinese school is outside of normal school. It"s usually organized by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consists of a couple hours a week on either Saturday or Sunday.

Most of my friends speak a basic level of Chinese with "improper" pronunciation (shi / si, chang / cang give them trouble). But it"s enough to talk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at home about basic everyday things ("這個放在那兒", "我吃過飯了" - pretty basic stuff). Even better, some of my friends actually speak 廣東話, or 上海話 at home so they really have trouble with 普通話. But overall, their parents speak to them in Chinese, they respond in English, and sometimes the parents will also respond in English after that. Some of us try to speak Chinese regularly at home and I have two friends who can read.

When I was five, my parents actually sent me back to China to live with my grandparents for a year. So I learned 拼音 and some basic words (and enough math to last me through 5th grade back in the States). That year made a huge difference in my Chinese education. When I was in middle school and my parents enrolled me in Chinese school, knowing Pinyin really set me apart because I could,

  • Use a Chinese dictionary
  • Read and understand simple essays if it had Pinyin
  • Pronounce words accurately

Doing well in Chinese school set me on the path to pursue Chinese studies. I enrolled in Chinese as my foreign language in high school. I started speaking Chinese at home and actively asking my parents about vocabulary I didn"t know. I studied abroad in China for a year in college. (There"s 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colleges that the topic deserves it"s own question.)

Economics
When I was young, our family was pretty poor because my Dad was a PhD student and my Mom didn"t have a work visa. All our furniture (and all my toys) were donated to us or purchased at yard sales for a couple dollars. At school, I had free meals since our income was close to the poverty line.

Over the years, we moved 16 times, including across the country, as my Dad pursued better jobs. Now we"ve settled into upper-middle class society: my parents and I have well-paying jobs; we have a mortgage on a house; we can buy most of the everyday things that we want, but not many of the luxury items you see in magazines.

Overall, it"s been a very slow and stable economic progression instead of the rocketship ride of China"s economy,

  • 20 years ago, when we were at our poorest, our standard of living was much higher than our family friends in China. For example, we owned an "81 Toyota Corolla and shopped at Walmart (20 years ago, every Chinese person who walked into a Walmart for the first time was stunned speechless)
  • Now, we are no where nearly as wealthy as our family friends in China. For example, my parents" friends have all sent their kids abroad for college (many them to the States) where they pay the exorbitant international student tuition with plenty of money to travel and shop. In contrast, I chose to go to a state university because of the lower in-state tuition, the opportunity for scholarships and I also worked part-time for 3 years.

Most of my friends" families are also upper-middle class. Our parents are doctors, engineers, accountants, researchers, professors; and they"ve guided our generation into similar professions. But we"re still young, so our careers paths could diverge quickly. I have a friend who just quit a perfectly good job in financial consulting to pursue improv comedy.

Some of us feel that our parents toiled and endured so that we coul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an unparalleled education, and that working at a "good" job for a "good" salary is to squander their sacrifice - that we should strive to enter a higher strata of American society.

Social
Looking through my friends on Facebook, about half of them are Asian American.

Growing up, I mostly had non-Chinese friends, but not by choice; somehow the schools I attended always had very few Chinese students. Half of my friends were Jewish and the rest was a mix of African Americans and other Asians.

In high school, there were a lot more Chinese American students in my IB and AP classes. For the first time, I had a group of Chinese American friends, although they didn"t hang out together with my non-Asian friends. The people in both groups grew up in America and we all watched the same shows and listened to the same music. The two groups didn"t feel that different to me, although the they must have looked very different to an observer.

Family Parents
I can only speculate on my parents" cultural identity, because we haven"t talked about this, but I can tell you how they act.

My parents are both American citizens by now. In fact, they even legally changed their first names to American names. But they speak Chinese at home, watch Chinese TV (my Mom loves 非誠勿擾 and 中國好聲音), and cook Chinese food (my Dad still can"t order a good sandwich).

All their friends are Chinese. A couple years ago, when we had three other Chinese families living on the same street, my parents loved it. In the summers, every night they"d go out for a walk and chat on the sidewalk. During the Olympics, they root for China in every event (I usually root for both China and USA). And they complain about America"s harsh political stance towards China.

But on the flip side, they"re very well adjusted to America. They both work with predominantly non-Chinese coworkers and get along great with them. My Dad voted in the last two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he"s pretty proud of that (my Mom was too lazy to stand in line haha).

Personally, I doubt that they could ever move back to China. In the 20 years that have passed, their hometown is a memory now. Each time we go back to visit, my parents are utterly helpless and have to depend on our relatives. They don"t recognize the streets or bus routes, they don"t know the subway systems and sometimes they don"t even know the names of popular products and activities.

They try to blend in as normal Chinese citizens, but they give themselves away pretty quickly. For example, when they get into a taxi, they automatically buckle the seat belt (safety first!). And they"re also not used to living without the conveniences we take for granted in America such as, unlimited hot wate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public WiFi, clean public bathrooms and so many more.

They miss China tremendously, because it means being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but they"re always relieved when, finally driving their own car again, we arrive back at our house. So I"d say that they"re stuck. They"ll always be proud to be Chinese, but they"re happy to be American.

Our Relationships
I"m very close to my parents. I"m very close to my grandparents, since they also helped me raised me, so they"re like my second pair of parents. I try to be 孝順 because that"s the example my parents set for me when they interact with my grandparents. Even though I live in my own apartment closer to my work, I spend the weekends with my parents, which is very rare for Americans.

My relationship with my cousins in America are also really tight. But that"s because we"re all Americans.

My relationship with my cousins and aunts and uncles in China are a bit more distant than I would like. The year I spent in China as a child really helped me bond with them, so I always think of them as close family. But in reality, we rarely talk.

There"s the language barrier, of course. It"s hard for me to say interesting things in Chinese and only a few of my cousins understand English. But also the 12-hour time difference makes calling each other a hassle. Emails? Well...I"ll work on my Chinese first.


I"d really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how they"re all doing. Although technology, such as 微信, is helping to bridge that gap.

- - - - -

So there you go, a brief, biased story of a Chinese American 20-something. Let the questions begin haha

- - - - -

This is actually a really hard question for me to answer because I have to describe things that are perfectly normal to me, but may seem absolutely bizarre to most of you. Also, I can only describe how things our for me and my friends. We"re all 2nd generation Chinese Americans. But our experiences differ greatly from the 5th / 6th / etc... generation Americans of Chinese descent. Furthermore, these are just my experiences. If you"ve observed Chinese Americans acting very differently, then trust what you"ve seen;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people in world.

- - - - -

(中文翻譯: http://zhi.hu/PiPh.)


- - - - -

相關答案

  • 回國後,有哪些改不掉的習慣?
  • 二代移民會埋怨父母當初移民的決定嗎?

不是在美國長大,但是居住在距離紐約500多公里的蒙特利爾(加拿大)。雖然有些跑題,但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故事。

我三歲的時候跟著爸爸媽媽來到這做傳說中世界第二大法語城市。幼兒園時代的記憶已經沒有太多了,只能想起來我連數數都是用雙語"one,deux,three。"

在家裡父母一句英文法文都不跟我說,我們說的是地道的東北話。媽媽每天做東北菜,我看的動畫片是蠟筆小新,多啦a夢,看著爸爸玩仙劍奇俠傳,一起看周星馳的電影。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媽媽跟爸爸離婚了,跟一個台灣人再婚,我們三個人生活在一起。

小雖然我上過幼兒園,可是語言還是沒有老外小孩那麼流利。所以小學的第一年我上的是歡迎班,也就是專門為剛來加拿大的小孩準備的過渡班。同學老師都很好,這點大家應該已經知道。還記得老師讓我們寫日記,我寫道今天中午聽了校長說廢話,浪費了下課,真氣人,然後還為了湊字寫了一整行的感歎號以表我的憤怒。後來老師給了我個A。

在小學期間,我一直堅持讀報紙,學會了繁體字,知道現在只會寫繁體。從來沒有去過中文學校。

小學後期我認識了幾個一直玩到現在的朋友。可以認識他們我真的很開心。

我沒有考上好的公立學校,所以就去了一家名聲還不錯的私立中學,就在市中心,是魁北克省的第一所中學。
我覺得我能夠成為今天的我很大部份都是因為我的中學。每一個老師都幫助我成長。在入學的第一天,校長告訴我們,這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大家庭。因為學校歷史悠久,很多老師都是本校畢業的。我們的總管理員一個黑人大叔居然是非洲(哪個國家我不記得)的政治囚犯,本人有哲學Ph.D,如果你去管他要他寫的書,他會很高興地送給你還給你簽名。

還有一個牧師,不過對於我們學生來說他就像爺爺一樣慈祥。他會組織各種有意義地活動,比如說召集大家做三明治去街上發給那些沒有家的人。剛入學的時候,他要我們給在五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我打開那封信時的感覺無法形容。

中學的第一節法語課,70多歲的法語老師讓我們都小王子,還要我們嚴記裡面的一句話"On ne voit bien qu"avec le coeur. L"essentiel est invisible pour les yeux." (只有用心去看才看得到真實)當時我並不懂,後來長大這句話一直留在心裡。

每個週五放學我們幾個好朋友(小學的那些)都會去一個奶茶吧,每人一杯奶茶一個份飯,加上小費10塊,打一下午的撲克牌。

我比較反感那些明明會說中文但是卻要跟同學說英語或者法語的人。我的朋友大家都說中文。

14歲那年,我自己去找暑期工,在唐人街一家龍鬚糖店找到了一份工。老闆是個香港人,教我怎麼做龍鬚糖,雞蛋仔,waffle,蛋捲,還教了我一點西班牙語。我每個小時掙8,50$,也算是高薪了。

我十五歲戀愛,持續了兩年,因為他家裡原因我們迫不得已分手。後來我跟我一個學長在一起,已經在一起五年了。這個暑假我們一起回國跟家裡商量結婚的事情。

現在我的日子可以算是悠閒,我在McGill讀商業管理,課程也不算緊張。平時喜歡跟閨蜜(小學那個)走到老港,沿著河邊散步,騎單車,天氣熱還可以在河裡泡腳(不知道我們喝的水是不是那個運河來的)。最喜歡的餐廳是一家吃到飽的壽司店,最喜歡的書店是學校旁邊一家沒有名字但是卻可以找到第一版的老人與海的店。

現在我的英語和法語已經可以應用自如,西班牙語中學學了兩年,還可以對付。後來又學了德語,一直堅持。姥姥姥爺是俄語教授,我也沒從他們那學到什麼,只會唱那麼一首俄語兒歌。

我是一個不喜歡改變的人,每次我回國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我喜歡蒙特利爾因為我可以每天走同一條路,經過同樣的商家,路過同樣的賣藝流浪漢,甚至每一棵樹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我喜歡的。


謝謝邀請!


對此不如換成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一個華裔美國人花大半輩子致力於幫助中國人追求和實現事業上的成功?」


老實說作為一個華裔,我的成長方式是相當美國化的。我在南方的北卡羅納州長大,當時那裡的華裔家庭遠比現在少。舉個例子,我是我們小學裡面僅有的三個華人之一,另外兩個是我的哥哥妹妹。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熟練說出南方口音(「hi ya"ll,how you doin?」),我熱愛運動,喜歡棒球、籃球和美式橄欖球,吃的是美國食物,看的是美國卡通和電視節目,朋友們都是白人,除了外表上的差異,幾乎和他們沒什麼不同,對於是一個華人和我有什麼關係知之甚少。
我唯一體會到是中國人的時候是每年的聖誕到紐約去看望爺爺奶奶,王李兩大家子聚在一起,大家出去吃很多中國食物。雖然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都來自中國,但我的老表們都在美國出生,我們從不說普通話,我們只是外表上是中國人的美國人。


在我八歲的時候全家搬到靠近華盛頓的馬里蘭州,我的美國式成長模式持續到高中,漸漸地開始認識其他華裔孩子,而他們絕大多數是我父母朋友的小孩,我們同樣地美國化。


我的華人意識在高二漸漸覺醒,主要是因為華裔女孩,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的確是荷爾蒙的作用讓我意識到作為華人是相當好的。在大學我加入了華人社團,主要為了追女孩,所以我的華人意識是很膚淺的。


真正成為我人生和事業重要轉折點的是我第一次去中國的旅程,我和哥哥奉命陪同奶奶回中國一個月,遊覽了北京上海西安廣州蘭州和敦煌,本來是我們要一路照顧奶奶,結果倒過來了。


當時我25歲,在洛杉磯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對中國之行並無太多期待,但這一個月徹底改變了我對自己的看法。一路上我感到謙遜,當地人雖然貧窮卻友好慷慨,對我們充滿好奇,好像我們是什麼特別的人,很快我知道原來是因為美國人的身份。


在那之後,一個問題始終在我腦海縈繞,我憑什麼能在充滿機遇的美國長大?我的父母也出生在中國,是因為祖父母才讓我有了這樣的機會。


那時,我很被動懶惰,把擁有的一切想當然,沒有野心和企圖心,只想享受生活。但旅途以後我對自己這種隨意自私的生活方式感到羞恥,我擁有之前遇到的絕大多數人窮其一生沒有的機會。


我感到無能為力,但回到美國我意識到得做點有意義的事,得為那些缺乏機會而不是像我一樣擁有機會的人創造機會,這就是我致力於幫助中國人實現機會的原因,只要你願意,就值得擁有像我一樣的好運。


---------------------------------------------

Thanks for inviting m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Related to this question, I believe this may be another interesting question? 「How does an ABC end up spending most of his adult life in China dedicated to helping people here pursue and achieve their career success?」


I should say upfront that my upbringing as an ABC was very, very American. I grew up in the south, in North Carolina, at a time when there were far fewer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n today. For instance, I was one of only three ethnic Chinese kids in our entire elementary school. The other two were my older brother and younger sister.


As a kid, I even talked with a southern accent (「hi ya』ll, how you doin?」). I was into sports, like baseball, basketball, and American football. I grew up eating mostly American food. I watched American cartoons and TV shows. All my friends were Caucasian kids. Other than my appearance, I was just like them. There was little about me that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me being Chinese.


The only time I really got a taste of being Chinese was when our family went to New York City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every Christmas. For both our Wang family and Li family gatherings, we』d hang out with our relatives and eat lots of Chinese food. But while my grandparents and aunts and uncle were all from China, my cousins were all born in the U.S., like me. None of us spoke any Mandarin. We were American kids who happened to look Chinese.


When I was eight, we moved to Maryland, which is next to Washington D.C. My very 「American upbringing」 continued for the rest of elementary school, then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I started to know a few other Chinese-American kids, mostly the kids of my parent』s friends. But again, we were all very Americanized.


My awareness of being Chinese began to grow in my sophomore year of high school. The main reason was Chinese-American girls! It』s embarrassing to say, but it was hormones that first raised my awareness of being of Chinese decent. In college, I joined the Chinese-American Students Association, but again, mainly to meet Chinese-American girls. Needless to say, my connection to being Chinese was pretty superficial.


It was actually my first trip to China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The trip became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my life and career. My brother and I were assigned to accompany my grandma on a one-month tour through Beijing, Shanghai, Xian, Guangzhou, Lanzhou, and Dunhuang. The plan was for the two of us to look after her. However, she was the one who ended up looking after us throughout the trip!


At the time, I was 25 years old. I was a carefree, easy-going person enjoying my life living in Los Angeles. I had few expectations before going to China, but that one month ended up fundamentally changing how I viewed and felt about myself. What I constantly felt throughout the trip was humble and grateful. During our travels, we met so many kind and generous people who had very little. Many of them were excited and curious to meet me and my brother. While we didn』t feel like we deserved their attention, they treated us as if we were something special. The reason why became quickly clear to us. We were Americans.


After a while, one question kept going through my mind. Why me? I had Chinese parents who were raised in China too. But somehow I ended up growing up in the U.S., in a land of opportunity. This had absolutely nothing to do with me. It was because of my grandparents. Things could have so easily been different. I could have easily been just like many of the people I met,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or hope for a bright future. It was total chance that I wasn』t.


Up until then, I was also very unmotivated and lazy. I took for granted what I had. I had no career ambition or desire to do much. I just wanted to enjoy my life. That was it. But after the trip, I felt ashamed about living my life in such a casual, self-centered way. I had something that every single person I met in China didn』t have, but would do almost anything for. It was the chance to do and become just about anything that I wanted.


I had no idea how to do it, but when I got back to the U.S., I decided that I needed to do something meaningful with my life. I needed to make something of the opportunities that were somehow given to me, instead of to millions of others just like me. This is the reason why I』m so dedicated to building my value and expertise to help people in China pursue and capture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e now available to them. I feel that it』s my purpose, if you will. It』s something that』s worthy of the extremely good fortune I』ve had growing up as an ABC.


Thank you so much @Penny Chang for an awesome translation! -------------------------------------------------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注職商網微信公眾號:職商網(zhishangcq),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點擊鏈接訪問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知乎專欄:Larry聊職商,我司微信公眾號:王李亞洲資源( wangliyazhou ) ,微博@Larry Wang王承倫,LinkedIn:Larry Wang


http://weixin.qq.com/r/KHXs9ArE5FebrU6X9yA6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下是在杜克大學圖書館長期展出過的一個叫做Multitudes的項目,
這個項目選取了40個American Born Asian (不止局限於American Born Chinese),
並附上他們自己的一句心理話,
目的是喚醒人們對這部分群體的認知,不要不公正的對待這些minorities。
當時所有人看到都極其震撼,現在我選擇一部分轉貼在這裡。
讓我們看看他們自己是怎麼說的。

I am not the hot Asian. I am just hot, so deal with it.
我不是什麼"很辣的亞洲人",我只是很辣而已,你看著辦吧。

I am sad that I"m losing my language.
失去了我本來的語言讓我很難過。

I encourage your stereotyping because then I"ll be able to surprise you every time.
我鼓勵你標籤化模式化的來看待我,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每次都讓你驚訝。

I"m homesick sometimes,but I"m not sure for where.
我有時會覺得想家,但又不知道我想的那個家在哪裡。

I can"t do math, but I can write you a poem instead.
我不擅長數學,但我可以為你寫首詩。

I grew up ashamed of my family for not being white enough.
因為我的家庭不夠「白」,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到很羞愧。

It saddens me that I am un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my relatives in China.
因為語言問題不能和在中國的親戚交流讓我很難過。

I got haters everywhere I go. Because of racism.

因為種族歧視,我到哪裡都有人恨我。

--------

  • 更多回答請看 曲凱
  • 更多文章請到 創投方法論-知乎專欄
  • 更多互動關注公眾號 42章經

看到大部分答案都是根據有限的美國生活體驗寫的,我也說說我的看法。因為我有兩個第二代,我的第一代朋友有很多第二代,我也有很多第二代、第N代的朋友,我的第二代也有很多同樣背景的朋友。我應該接觸過數百個第二代吧,中港台東南亞的華人都算上。

首先要避免看到一個華人面孔就把他當自家人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心態。華人的各種背景多了去了,跟你話不投機不要介意。跟你不認同也不要介意。駱家輝不和你稱兄道弟,不是看不起你。那是因為人家和奧巴馬稱兄道弟。在美國長大,做美國公民,天經地義地就要忠於美國,就像中國人要忠於中國這個國家一樣。這個道理在全世界都一樣。不要把國家==民族==文化。

所以在美國的華人第二代,都是首先認同自己是美國人地,不過是有華人面孔,華人文化的美國人。就像奧巴馬是黑人面孔的,有夏威夷文化,經歷過印尼文化的美國人一樣。不排除有些少數第二代搞不清自己到底算不算美國人。這些人大多是父母沒搞清自己在美國算什麼人,把孩子也給耽誤了的。其實只要父母放手,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認為自己是美國人的。

其次,第二代華裔美國人的英語無論從口語還是寫作都是絕對純正的,比美國的平均水平只好不壞。當然美國本身是有地方口音的。所以二代華裔帶有地方口音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把這些地方口音當成是口語不行。奧巴馬還有口音呢。

第三,中文是很難學的。不僅寫字跟畫畫差不多,而且出門還用不上。第二代華人孩子學中文的唯一動力,就是父母的威逼利誘。所以絕大多數第二代的中文很差。可以說是極差。如果你跟他們說中文,他們非要跟你說英文,那是因為對他們來講說英文象喝水,說中文象喝葯,還是中藥。

第四,現在的第二代不再是二十年前的第二代。他們要主流得多。二十年前的美國沒有現在開放,包容,多元化。奧巴馬都當上總統了,同性戀也能結婚了。沒那麼多讓第二代華人自問「我是誰?」的難題了。伴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見的多了,對少數族群也包容的多。不是說沒有歧視。只是少了至少一個數量級。不僅有白歧視黑,還有黑歧視白呢。最近最高法院還在討論對非裔、拉丁裔的大學入學照顧是否合法的問題。歧視總是會有,但是可以通過正常渠道解決。如果自己總把自己當外人,別人也沒法不跟你見外。在美國很成功的第二代海了去了。比如那個林書豪吧。

總的講在美國的第二代華裔還是蠻有自豪感的,這裡面除了自身的努力,社會的進步和包容,也和中國的經濟起飛有關係。中國變成了美國的大債主,見到華人面孔的也要恭敬點對不對?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美國華裔有三百多萬,各式各樣,肯定有玩得轉的,也有迷惘的。關鍵看父母一代。父母搞清楚了,孩子就不疑惑了。
=================
再加一條:
俗話說「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對和自己長得像的人有親和感是人天生就有的,從嬰兒期就顯示出來的。在學校里亞裔和亞裔容易玩得近,白人和白人容易玩得近,黑人和黑人容易玩得近,是自然的。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不需要和其他族群完全不分你我地打成一片。融入主流絕不是到NBA就把自己染黑,到華爾街就把自己漂白,被主流完全同化。而是在主流社會打下自己的烙印,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林書豪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在NBA里長著亞裔面孔,藤校畢業,篤信基督,不沾花惹草,絕對是獨一個。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所有群體的認同和推崇,人們都覺得他不同,但沒有人覺得他異類。小林堪稱第二代華人融入主流的楷模。

-------- 05/2016 更新 ------------
三年多後回來看一下。居然有這段多贊和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沒法一一回,就接著再講幾句。華人在美國的歷史頭一百年是很悲催的。出了力卻永遠是被當成異類。早期的華人也沒有奢望要融入主流。聚居在唐人街是他們最好的自我保護方式。下一個五十年更多是迷惘。美國的五六十年代民權運動風起雲湧,也是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華人開始移民美國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美國社會充滿了黑與白的矛盾。沒有空間給華人一個清晰的位置。曾任伯克利校長的田長霖教授就曾回憶說,當時在田納西州上大學,喝水的時候看到兩個drinking fountain,一個寫著「白人」,一個寫著「有色人」。當時他就很猶豫,到底應該從那個龍頭喝水呢?這個困境很好地概括了當時很多華人的想法:我們顯然不是白人,可又很想被白人接受;我們同情黑人,可是我們的經濟地位和他們又有很大差別。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站隊?迷惘的結果是安分守己地生活,老老實實地掙錢,於是就有了「模範少數族裔」的稱號。這一稱號貌似主流白人社會對華人的認同,其實更像主人對僕人的一個獎勵。「瞧他們幹活多賣力,多老實,不像XXX那樣不安分。。。「

華人的地位在這一段時間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自己幹活賣力,更多的是因為民權運動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和包容。可以說華人和其它少數族裔、同性戀群體,都是民權運動的受益者。不同的是,華人作為一個整體並沒有主動去加入民權運動,更是被動受益者。遺憾的是華人中很多人,特別是收入高的群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誤以為華人的地位提高了,完全是因為自己優秀。他們更想認同」床鋪「代表的」老白男「群體。一旦被拒絕,比如遇到件歧視的事情,他們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主流社會永遠不會認同我們的黃皮膚,永遠不會帶我們玩兒。其實根本問題不在皮膚,而在於站錯了隊。」老白男「確實曾是社會的主流,掌控著社會的權力。但他們不再是鐵板一塊,有進步的,像Bill Clinton之類,也有保守的像」床鋪「,茶黨之流。雖然」老白男「的保守派仍然很有勢力,但他們永遠站在歷史潮流的反面。他們支持種族隔離,種族隔離取消了;他們反對同性戀合法化,同性戀合法了;他們反對同性戀婚姻,同性戀可以結婚了。未來美國的政治走向基本上由人口決定,「老白男」越來越少,少數族群、婦女越來越多。社會也越來越多元化。華裔就是華裔,有自己的訴求,既不是老白男的一部分,也不是非裔、拉丁裔的一部分。但是作為一個小族裔,要學會合縱連橫,既要發揮自己特長,又不能悶聲賺錢不問天下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華人參政明顯增多,成了一個有一定份量的政治力量。華裔的下一代要比上一代更加勇於參與,跳出「模範少數族裔」的束縛,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順流而上,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不僅為本族裔謀利益,也和其他弱勢群體聯合起來共同謀利。所以,融入主流不是被同化,而是被認可,為主流文化出力,又保留自己的鮮明特徵。就像美式中餐,有中華烹飪的意思,卻又完全在美國土生土長,為美國大眾完全接受,成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不靠牛排乳酪,卻地地道道地適合了美國人口味。美式中餐融入主流了嗎?它已經是主流的一部分了。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小學時和父母來美國的.父母當時是留學生.剛剛來的時候,我正在讀5年級.我現在美國,32歲.我的小學在美國畢業,雖然大部分是
在中國讀的.至於初中,高中,大學,大學後工作,,和後來讀博士,博士畢業後繼續工作,就都是在美國了。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小故事。沒有概括性的評論,只有真實的經
歷。不一定能代表所有甚至大多數同齡來美的華人經歷,但是希望我的分享可以讓大家在討論1.5的時候多一些真實的信息。

1)剛來的時候什麼都聽不懂.雖然有些鬱悶,但由於年紀小,很快就和小朋友們玩兒到一起了.有一次下課時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女孩傳給我一張紙條,然後就跑
了.我大字不識根本也看不懂,就放到書包里了.第二天她的朋友來和我說了一大堆,說什麼我照樣沒聽懂,只聽出個"yes or
no?"我就傻傻的(不懂裝懂)說了"yes,
yes."這事就過去了,我也沒放在心上.後來慢慢能聽懂了,突然有一天幾個男孩小朋友課間對我說"我知道你喜歡JULIE!!(就是給我紙條的那個)她
的朋友都告訴我了!"我還納悶了好幾天...到了期末收拾書包(也就是說把所有書包里的廢紙都拿出來)又看到那張紙才知道紙條上寫的是"我喜歡你,你喜歡
我嗎?"那也算我的第一張情書吧.可惜以後就再沒收到過.但從那以後,我對金髮碧眼的女孩子就特別情有獨鍾.

2)剛到美國的頭幾年,父母讀書的地方是個大學城.雖然中國留學生不少,但是與我同齡的中國孩子卻不多.可能在那個時候,海外的中國人不像現在那麼多,我的學年中出了我之外只有一個中國孩子.而我們還由於性格不同,並不是很好的朋友.

那個時候,中文也遠遠沒有現在這樣在美國受到重視,所以學校也沒有中文課程.為了讓我保持中文,父母給我定下了在家中一定要用中文交流的規定.我媽每天在
吃飯的時候都會問我在學校都發生了什麼事.有些時候我還覺得我媽是不是管的太寬了,但後來才明白是母親為了讓我多有說漢語的機會.所以我的中文能保持到今
天這個水平,我媽媽功不可沒.

不但要我說,連寫家書的工作也落在了我頭上.什麼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信都歸我寫.

3)
可能在國內家長都在犯愁上初中的孩子迷戀上耽誤功課的武俠電視和小說的時候,我的父母卻在想盡辦法讓我謎上這些故事.我到美國的時候,大多數常用字已經都
學了.但如果總不用,也會忘記.所以,我父母就鼓勵我看一些小說.首先我老爸拖朋友為我從國內帶來了精裝的四大名著.一下子我就入迷了,之後什麼聊齋,封
神,什麼金庸古龍,能找到的我全看.每天除了上學,打藍球,就是看這些.

本來按照父母的要求是如果有不認識的字需要查字典.但我實在是太懶惰了.而且故事發展也沒工夫讓我再去查什麼字典,多費事兒呀.乾脆,秀才認字讀半邊,只
要不妨礙我看故事,管他對錯,一律按我覺得應該怎麼讀就過去了.有時候父母閑時讓我為他們讀一段,他們總是會笑的前仰後合.我也知道我八成又讀白字了,所
以我初中時在我家常能聽到我高聲說"其實我認識,考考你們!"或"其實我的發音是對的,只不過大家都讀錯了,那我就和大家一起讀錯吧.」然後我也會傻笑兩
聲.後來連我的一些表達方式都帶武俠味.有一次一位爸爸的同學和他久別重逢.當我爸跟我說這是某某叔叔的時候.我上來就是一句」久仰久仰!」弄得老爸哭笑
不得.不但看書,什麼老版的武俠電視我也喜歡看.而且有字幕,幫我認識了不少字,還幫我學會了讀繁體字.我最喜歡的就是80年代的天龍八部.現在有的時候
還常哼哼著兩忘煙水裡.

4)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家到了我高中的時候也安裝了衛星電視什麼的.能收到中文電視.我每天都聽中文新聞.我也不看,就那麼聽著.有一天我很疑惑的對我媽說:媽,真不知道這人的父母怎麼想的,這個新聞主持人叫劉十分.
媽媽:是么,誰說的?

我:你看,美國abc新聞的主持人叫peter jenning,所以每次他都會說:this is abc newswith peter jenning. 而咱們每天聽的這個中文新文就說:這裡是新聞劉十分.

到了第二天,我媽把我叫到電視旁邊,說一定要看看這個劉十分長什麼樣,最後才弄清人家說的是:這裡是新聞60分.

有一次報道試管嬰兒.我就說:媽媽,你看還有人生在大使館,不知道國籍怎麼算.新聞里報道使館嬰兒呢!!
我媽當時的表情堪稱經典!

5)美國從初中到大學經常有舞會.高中畢業前有一個叫PROM,是最受重視的(至少我們圈子裡是這樣).可能一些專心學習的好寶寶不這麼認為,但象我們那
幫玩物喪志的這可是大事,不惜大手筆準備.最讓男孩子頭痛的就是如何約舞伴.一方面大家都希望有一個漂亮的舞伴,但另一方面漂亮女孩一般眼光很高,如果約
人家被拒絕又比較沒面子.我當然也為這犯愁.眼看春假要到了(過了春假能成功約請舞伴的機會就越來越小,對想去的男孩就更加不利,因為一個人去多沒面
子).

其實我當時很喜歡一個女孩.她很迷人,滿頭金髮,碧藍的眼睛.但我喜歡別人也喜歡,而且聽說已經有兩位自命不凡的帥哥用非常有魄力(連糖代花,大廳廣眾)的約請方式都被她拒絕了,我這麼有自知之明(說白了就是膽兒小)的人當然不會不顧前車之鑒了.

春假前一天,我在圖書館和最要好的哥兒們兒還書.她走了過來.打過招呼後她問"你會去PROM嗎?"
"不知道.你呢?"
"我沒有舞伴."
"你這麼漂亮,想有舞伴還不容易?我聽說你拒絕JON的約請了."
"你太會說話了.我不喜歡他..."

我們又談了談春假的打算,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了.她也要走了.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心裡想著"少爺我豁出去了!"--"不如你做我的舞伴吧?"脫口而出.
她笑了笑說"好啊!這是我電話."

我一看有戲馬上跟上說"謝了,春假有空陪我出去玩兒吧!"
"我等你電話!"
後來我的朋友都承認我的舞伴是最漂亮的.

6)2001年高中畢業後,我去了一家很好的私立大學。到了大學我可開了眼了!!不再是抬頭白人,低頭還是白人。很多種族,國家的人都有,當然也包括華人。但是我的華人和中國人朋友卻很少,這裡包括高中來美的,高中畢業後來我校讀本科的中國人,也包括abc.

大學時的一次冬季舞會,那時我有女友,很自然的約請她一起去(想約別人也不行啊!再說她跳舞又好!是我們校啦啦隊的。。。不好意思,有點跑題。)到了舞
會,看到一組華人女孩(大概5,6個吧),是一起來的。有一個我認識,在一起有一堂課。我牽著女友的手走了過去(好歹也要打個招呼嗎,再說還有其他華人
MM她可以介紹給我嗎)。我用英文打了個招呼(無非是晚上好,你看起來很漂亮!一類的話,但她的確很漂亮,所以我也不算說謊。。。不好意思,又跑題了!)
我用英文,是因為牽我手的那位不是華人。

她看看我,用中文和我說「這是你女友嗎?」既然她用中文,我也用中文回答
「是,你們還不認識吧?我來介紹。這幾位小姐是你朋友吧,幫我介紹一下呀」可是,出了她以外,她的朋友聯我女友的手都沒握!只是上下打量著我和女友(看我
女友的時間多一點),對我也是不冷不熱的,自然也沒什麼話題。我也不好代著女友和一幫女士用中國話聊太長(而且她們又不是不會說英文,我認為那樣很不禮
貌)所以不幾分鐘就在說了句「幸會」後走開了。然後又碰到女友認識的女孩子(和剛才同樣只不過調換一下位置),她們不但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還會說「你們
在一起很可愛」或說「你男朋友真風趣!」大家在一起聊了好久,還說好以後長聯繫。當時我就在想,這人和人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我怎麼得罪那幫華人女孩了?
要她們對我和女友如此冷淡和沒有禮貌?

7)我的大學雖然很好,但由於比較老周圍並不安全.很多住在學校附近的人是黑人而且覺得我們學生很有錢,所以經常有學生被搶的事情發生.在美國好象窮區里
槍和毒品都挺多.我大一的時候的一個女朋友就在一天回宿社的路上在槍口下施捨了五十塊錢.我們學校也因為這個問題才擁有全美國最大的私人警察力量(聽說最
近好多了,所以有可能是第二了吧).
後來我和另一個女朋友聊天聊到學校周圍安全問題.
"你要小心,天晚了就不要自己回家."
"你放心吧,JUDY(我前女友)會有事是因為她是白人.我是黑人,他們不回找我麻煩."
"哇!泡你還有這好處,那以後我和你出去多晚也不怕了."
"別,親愛的,如果幫派的在晚上看到你我,尤其是知道我是你女朋友,不但會劫我們,說不準還揍我們一頓,這周圍和你長大的地方可不一樣..."
我無語...

8)在下從小有個習慣,就是刷牙的時候喜歡有個杯子裝水,我把這杯子叫牙缸。從小到大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對頭的,而且認為所有的人都用牙缸。直到大學最後
那年。當時我有直接讀博的打算。被學校入取後就打著看學校的名義和同學飛過去玩玩兒。當時我和女友,一個哥們和他的女性朋友(除我之外都是美國白人)一起
飛出去玩兒。晚上住旅店洗完澡看到女友在刷牙才發現忘帶牙缸了。我就說「親愛的,你也忘帶牙缸了?」

「什麼?」她怪怪的看著我。

「你知道,刷牙裝水的杯子。」

「我不知道。你說什麼呢?」

「上帝呀,我的女朋友刷牙不用杯子,真是個怪物。」

「你才是怪物呢!」

最後我們把我的哥們和他朋友叫來問,結果是在下的怪物身份在3比1的投票決定下被通過。

9)我太太是中國人。我們是在我讀博士的學校認識的。當時她也在讀博,讀工科。很善良,很懂事,也很漂亮。她是在國內讀的本科。一開始,我小時候一起長大的朋友們都很驚訝我和她能走到一起,因為他們一直認為我會找一個金髮碧眼的美國女郎成為終身伴侶。其實生活就是這樣,往往會有些讓人愉快但是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如果大家在我20出頭的時候問我以後的老婆會是什麼樣的人,我可能也會回答在種族上有可能是白人吧。但是能碰到我的太太的確是我福星高照。因為我覺得雖然她有時候會不理解我和我的朋友們的一些思考方式和做事習慣,但是她可以理解很多我美國朋友不能理解的東西。

有些時候,當我和她的一些中國留學生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們會半玩笑半認真的問我「你在美國長大,怎麼沒找個美國人?"
每當我如實回答"我找過,但是都沒有我現在找到得好!」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經常會很驚訝得說「真的?那你真厲害!還找過美國人。」弄得我哭笑不得。


私以為ABC,CBC等稱呼都是不合適的,因為這些稱呼最後都是以Chinese落腳的,可是他們是American,Canadian. 至於他們的生活就是標準的少數族裔生活吧,小時候可能會被欺負,孤立。但長大了之後就看個性啦,個性好的話怎麼都混得開。至於您提到的漢語,大部分都會說,但不一定是普通話,這個看爸媽說普通話還是粵語,還是其他方言啦。
PS:個人以為第一代移民的生活會更苦些,主要也是觀念和心態的問題。一句話中國人把除了中國人的全世界人民都叫做外國人。


如果你自己是幾代土生土長的 A 省人,中小學同學有父母(或者祖輩)從 B 省過來的,你就明白他們是如何介乎 A/B 兩省人之間了。

大多數第二代和幾乎全部第三代都會把自己看做是美國人。這是跟你是否了解和去過自己的祖籍有關的,如果你是父母移民過來的,無論是來自其他國家還是其他省份,都還有可能回祖籍去看看,同時把你也帶上,因為還有父母熟悉的親戚在那裡。如果你是祖父母移民過來的,可能他們還會回去看看,但你父母成年後就很少會回去了,帶你回去的概率已經非常低。既然你不知道那個地方的文化,甚至就沒去過那個地方,你幾乎不可能說自己是那裡人。

至於說什麼語言,這完全看父母啦,假若還是第二代的話。(往後的就肯定是純英語了。)如果你見過在父母說粵語但在北方長大的人,你就明白了。正常情況下,除了家裡沒人跟你說粵語,和父母外出見到別人也都不能說粵語,幾乎就沒有給你練習粵語的能力,在北方人面前可能敢於炫耀一兩句自己會說的粵語,但在真正的廣東人面前反而會害怕說得不地道。

至於所謂的「真實生活情況」,我覺得這個真的很符合美國社會的多樣性啊,無法簡單概括。就算我們只看第一代移民,血緣移民和工作移民這兩種性質就已經完全不同了。血緣的,有特殊技能的非常少數,大多數在英語不行的前提下競爭力偏低,所以都在做收入不高的工作,也很難融入英語社會。由於美國華人集中的大城市都有巨大的華人社區,又因為美國是一個信奉天賦人權的國家,政府服務不能由於你的語言障礙而有所歧視,所以他們享受著話語的政府服務,就更有利益不主動融入英語社會了。(在三藩市唐人街,社會安全局的所有窗口都有粵語服務,都是來排隊拿養老福利的華裔公公婆婆。如果你在三藩市打 911,你可以說「Cantonese service please」。)他們的下一代,成長環境估計就如同中國內地到沿海大城市打工的第二代一樣,缺乏大城市土生土長孩子的優勢,只有少部分能夠進入頂尖行業或者是頂尖職位,自然分布就跟整個社會的自然分布差不多。

至於工作移民的,大多數是留學生過來的,少數是直接招聘過來的,總體上來說就跟血緣移民的人完全不一樣。(所以說,這個問題的多樣性結果必然導致無法簡單概括。)他們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不低,完全無法體會上述人群低收入的生活,也完全無法體會上述人去離不開華人社區華語服務的生活。因此,他們不會允許自己的下一代跟隨整個社會自然分布,必須要求自己的下一代跟自己一樣精英,結果就導致了在其他人看來很畸形的成長環境。


以上所有答案之和是正確的。
你可以想像 A 與 C 之間有一個漸變過渡,漸變的任何一點都是存在的。據我所知我自己在東北部白人占絕大多數的學校,和加州已經基本被華裔佔領的環境中的美籍華裔是非常不同的。
「刻板印象」可能是讓所有人都有點頭疼的一件事。如果你遇見一個人,請不要安任何標籤,把他當成一個人就好了。


知乎上的都是精英,給大家感覺華裔屌屌的。實際上呢,我接觸的普通華裔,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形容。首先就是找不到女朋友,華裔女跟老外了。老外女只接受那種特別優秀的華裔男。結果一個個二十多歲,都沒談過女朋友。只能在大學裡騙騙留學生。而且基本上能騙到的都是原來在國內根本沒處過男朋友的(而且絕大部分不是因為內向,而是因為長相)。就這,一個人騙到了,整個圈子裡的人羨慕的不行。
另外,娛樂設施令人髮指的少,青少年的娛樂活動有三,開著破車使勁踩油門,抽大麻,在pub里找個妹子總丁丁蹭妹子屁股(就這一個動作蹭一晚上,都不換姿勢)。

所以我現在的態度是,就算我移民了,也絕逼不把孩子生在這。


說說我身邊周圍的例子。我當時在加州工作的同事構成如下:一個新加坡人,10幾歲全家移民到美國,現在拿的是綠卡,因為她父母覺得新加坡國籍享受的福利更好,一個台灣人,8歲起全家移民美國,美國國籍,兩個香港人,一個嫁了個美國老公,算是第一代移民,還有一個是8歲就和全家從內地移民過來,美國國籍。在辦公室裡面,不能說他們是華人,他們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是華人,一說就會引起辦公室的激烈爭論。她們認為自己是美國人,毫不懷疑。我仍清楚地記得有個香港人曾指著我的鼻子用廣東話說,我不是華人,我和中國沒有半毛錢關係。好吧。我曾和一個同事一次閑聊的時候,她說想學翻譯,我便開玩笑說起,你可以去中國學翻譯啊,中文環境,很快上手。結果就是遭到她的鄙視,說,什麼?!你讓我去中國上學啊!我頓時覺得一陣火大,心想,就算你去中國讀書,你還未必能考的上呢!別以為自己上個UC系統就了不得,你是加州居民,上個UC系統又優惠又優先錄取,得瑟什麼!她們說著中文,吃著中國菜,卻只認為自己是美國人。她們不過是在美國過著中國生活的"美國人"罷了。她們算是在美國長大的第二代,會說流利中文(基本在國內或其他地區受過小學教育)但她們不認為自己和華人有任何關係,更別說她們覺得你是同胞了。新加坡人只會認為大馬人或印尼人是自己的同胞,卻不會認為華人是自己的同胞。香港人更不必說,骨子裡的優越感油然而生。看不起大陸來的。有次說到味精的問題,一個人香港人說,自己去大陸吃菜,長了一身痘痘,說味精太重外加黑心,自己吃不慣。我心裡就又一陣火,去,雖然你是香港公民,但你也是高中後才從祖國內地移居香港的。你以前就吃的慣,現在就不行了,裝什麼大頭蒜!第二代都認為自己的母語是英文,覺得會寫繁體字是了不得,拒寫簡體字。好吧。其實有的時候也挺同情他們的,她們的文化身份認同很混亂。在美國這個仍然是白人主流的社會裡,她們往往也經常被問道,where are you from 的問題。如果回答 from San Diego往往會被追加一句 I mean where are you originally from. 這種問題。主流文化裡面,她們有的時候還並不被認為是少數族裔,還是會被認為是外國人。但是她們自己本身卻堅持自己是美國人這個觀點。這個問題對於香港人更是混亂,她們覺得自己有英國屬性,現在是香港人,與中國人這個概念無關,拿到美國籍後徹底是美國人。我的同事們不認同自己的華人身份,卻也沒有很好融入主流文化,也就剩下向我這種F1簽證炫耀一下自己的身份罷了。身份問題對於第二代來說很敏感,因為如果你說她們與華人相關,她們會和你急,因為她們的父母千辛萬苦就為了拿到國籍,為的就是讓第二代順利變成美國人。她們不可能認同自己的華人身份。只會承認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周圍一大堆ABC,大部分是二代,也有七八代的。共同點就是比起非亞裔,家裡對他們的expectation都很高,無論哪個階層,都希望他們能上名校,有體面的工作,有優越的表現。我這裡說的亞裔不只是中國大陸背景,包括東亞和西亞的後裔。他們中大部分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亞裔在美國大學裡佔得比例遠遠超過族裔在全美人口中的比例,收入水平也超過美國家庭中位數很多(數字我就不舉了,網上有的是)。這還不算混血人群,我的朋友,無論哪個族裔,只要有亞裔老婆的,沒有一個不push小孩的。相比而言,其他族裔的對孩子就太寬鬆了。

我孩子所在的私立小學,每年得principal"s award的學生超過半數是亞裔。我學區的高中,裡面亞裔的平均API score是接近滿分的!要知道這是平均成績,也就是說沒有一家對他們孩子的成績不重視的。再有亞裔的女孩子很厲害,這不是沾minority照顧的光。就是真的很厲害。無論是政壇,富人榜還是職場中堅力量,都有亞裔女性的身影。

把範圍縮小到中國留學生二代,這部分亞裔孩子的質量還會更高一些,因為本身就出自高知家庭,遺傳和後天因素一個也不少。Intel天才獎,每年上榜的,查查家庭背景很多都是來自中國留學生家庭。美國president"s education awards也有這些孩子。象各種樂器比賽和學科競賽就更別提了,就是一些體育項目也都是華裔得獎(特別是花滑)。startup的founders裡面亞裔面孔也躲起來了。最近看到一個16歲進harvard的華裔patrick pan,停學出來創業,感覺是next big one的節奏。

美國人對亞裔的stereotype就是聰明,勤奮,自覺,上進。這也造成不少亞裔小孩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因為周圍的人在衡量他們的時候都把標準線提高了。在大學錄取和職場升遷的時候,亞裔都得做出extra的努力。這對ABC孩子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很多孩子覺得不公平,當白人小孩在玩的時候,他們都在努力學習,而最後在大學錄取的時候,族裔內部還要自相殘殺一輪,有好成績不一定能上好大學。這造成每年都有優秀的亞裔小孩不堪重負自殺的。

要說ABC因為被stereotype日子不好過,美國傳統意義上的白人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假如問美國夢近幾年受衝擊的那個族裔最大。我想應該是普通美國白人。全球化獲益的是少數資本圈裡的精英白人,大部分家庭面臨的是更多的競爭。全球化造成美國中產階級工作縮水。這部分家庭過去是美國社會中堅力量,現在很多都過得不如父輩。在藍領工作市場,他們受西裔的擠壓,在白領工作市場,他們又受外來移民和他們狼一樣的後代的擠壓。再加上,baby boomers那一代後,非西裔白人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學校已經開始從小教育要diversity,要rainbow color。很多美國中年白人嘴上不說,但是心底有深深的失落感。

而二代美國華人,比起他們的父輩,因為身份,語言和文化都不受困擾,加上一代的家庭結構穩定,經濟條件良好,相對比其他族裔的美國小孩生活質量好多了。你有見誰欠student loan的嗎?我認識的華裔都是父母供大學的,甚至供graduate school的。什麼認同感都是學者搞出來的研究題目,在美國移民這麼多,環境這麼自由,誰在乎你承認自己是什麼?你就是覺得自己是火星人,也沒人管你。

Updated 4/10/2015

下面評論有人提到我答案里ABC家庭不借student loan,太片面了。我澄清一下,我上面的答案整個就說我認識範圍內的人。我開篇就說了「周圍一大堆ABC,大部分是二代,也有七八代的」。我的圈子,基本就是知識分子白領階層的圈子,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也不是唐人街上偷渡客的圈子。

我在評論里還提到了「有些是暫時借了低息或者0利率的student loan,畢業後家裡馬上幫著還上,那只是理財的一種手段,跟美國有些小孩那樣利滾利的欠著,家裡也不幫忙,還是不一樣的。」

中產家庭一般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會籌劃教育基金,也就是說在孩子長到18歲這漫長的18年,負責的父母會有足夠的機會籌劃孩子的college funds。而美國貧窮家庭申請獎學金機會很多,有很多減免學費的項目可以申請。如果要搞到孩子上學也要欠一屁股債,上班後要還個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至少說明這家的理財出了狀況。

看了心靈雞湯的朋友可能會來說,這是鍛煉孩子獨立的一種手段啊。你鍛煉孩子把孩子送貧困地區幾個月可以,難道為了鍛煉孩子,會把孩子永久的送貧困地區居住?不知道student loan危害的朋友可以去讀讀這篇文章:Disadvantages of Student Loans。 樓下評論的那位,你還太年輕,沒經歷過人生大事,等到你和你的男朋友碰到需要貸款而發現自己credit line不夠的情況,你就知道厲害了。記住,雞湯害死人。


之前給紐約時報中文版的一個讀者來信 《美國華裔族群的亞文化圈》

-------------------------------------------------------
致編輯,

此信是對《媽媽, 我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一文的回應。

自從80年代大陸學生赴美留學熱潮開始以來,在美國落地紮根的中國留學生們已經逐漸步入中年,而最早一批留學生的小孩也逐漸成長起來,開始要面對「我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這個複雜而糾結的身份認同命題。作為一個在中國出生成長並接受基礎教育,卻又已經在美國留學生活多年的留學生,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過身邊的許多華裔孩子,經過對比思考,我發現在對身份認同問題上,除去一紙護照外,這個群體在生活中更呈現出了相當多樣的答案,並非簡單的 「ABC」 就可以概括。

在與華裔美國小孩打交道的過程中,由於共同的文化紐帶,我們往往會過分關注共性而忽略了他們作為美國人在美國社會的地區差異性。我所就讀的達特茅斯學院是一個白人占絕大多數的常青藤盟校,華裔並不多,因此個體間的認同差異顯得更為顯著。在美國,不同族群間的比例與相互關係的疏密在美國是界定不同居民社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華裔美國小孩的父母當年若是移民到了西岸的華人聚居地,他們的小孩從小到大所就讀的學校很有可能亞裔占多數。而由於新移民仍然在不斷加入這些社區,因此3歲移民,7歲移民一直到15歲移民的華人小孩會不斷將中國國內的流行文化帶入所在的美國學校。我就有一個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來自加州的華人朋友,祖父母是山東人,父母成長於台灣,而她除了上大學前回過大陸探親一次之外,就再也沒有與中國的直接接觸了。可是當我問起她最近在看什麼電視劇,她的答案卻出乎我意料:不是《破產姐妹》,不是《豪斯醫生》,而是《甄嬛傳》。只因她高中的閨蜜,一個初二結束才從北京移民過去的中國姑娘給她推薦了這部劇,使得她從第一次看就著迷了。

可是,如果這個華裔小孩成長於美國廣大地區白人占多數的市郊社區(suburb communities),他卻往往會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有一類小孩會盡全力在行為舉止各方面體現得比白人小孩更「白人」,而另一類卻印證了美國社會主流文化對於亞裔的刻板現象:學霸——周六晚上聚在一起討論學術或者看動畫,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小圈子。在學校的舞會上,前一類的華裔女生總會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她們往往會比白人女孩更加濃妝艷抹,穿著暴露,搔首弄姿 …. 而幾個小時後在圖書館裡,她們卻又會重新戴上眼鏡,認真做筆記,重新「幻化」成為那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對於這類在學術和其餘活動兩方面都保持高度競爭性,就讀於頂尖美國大學的華裔美國同學,「變臉」彷彿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甚至求生技能。在我的朋友中,也有一些屬於後一類的。可以說,他們熱愛學習的程度讓我這個從中國來的留學生也自嘆不如。不過在美國學校里,學霸往往都是自我選擇的狀態,而不像在中國有不少學霸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因此這一群孩子平常也多少自得其樂,並沒有感到太大的同伴壓力。

除此之外,在中國眾多大城市的國際學校里,還有另外一批華裔美國孩子。他們出生於美國,有美國國籍,卻成長於中國,甚少踏足美國的國土;他們上課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同班同學卻來自世界各地,回到家面對的卻是中國父母。這也就是作者寧曉松在原文中提及的案例。我在美國大學裡也接觸過一些,他們表面上講著無懈可擊的美式英語,但往往還是更傾向於與其他來自國際學校的小孩兒玩在一起。最近網路上也冒出來了一個新詞用來描述他們的處境 – 第三文化小孩 (third-culture kids),「既不中,也不美,自成一個圈子」。

隨著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在過去10年迅速升溫,中美關係也逐漸成為美國社會輿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不論小孩自我認同如何,家庭背景註定了這群孩子從小會比其他族裔的移民小孩得到更多的關注。正如寧曉松在其文章中所談,一紙國籍在這些移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不過在我看來,成長環境和不同朋友圈的多年熏陶,會對一個有跨國背景的小孩的身份認同起著更加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在我們習以為常的「ABC」大分類下,有著各種各樣的細微卻無法忽視的文化認同上的差異。在我們日常交往中,少做一些假設,多提幾個問題,盡量從個人,而不是集體歸類的角度來認識一個人,或許會讓我們與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的跨文化溝通進行得更順暢一些。

——劉鄧揚, 北京


老一代中國移民對中國的心態或多或少有點問題,特別是八九十年代和以前的中國大陸移民,要麼是九死一生的偷渡過來的窮苦農民,要麼是一窮二白苦苦打拚到美國的屌絲留學生,要麼是滿懷仇恨和悲憤逃到美國的政治避難者。當年的中國,相較於美國,基本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黑暗、蒙昧、赤貧。這些移民們大多當年是懷著「就算死也要死在美國」的心態留下來的,與「逃難者」無異。很多人的心態就是:來了美國就不要再跟中國扯上什麼關係了,很多甚至在家裡完全不講中文,這樣的心態導致他們的兒女對中國的認識和親近程度非常之低,Abc們普遍都有意無意的儘可能模糊自己的華裔乃至亞裔身份,很多甚至以華人血緣為憾/為恥。

現在中國和美國的形勢和環境都有了巨大的消長,中國跟美國的物質和精神面貌上的差距日漸縮小,中國這個概念在美國的意義也越來越重要。現在連沿海省份的偷渡農民都越來越少了,來美留學生希望回國生活的也越來越多。基本上2000年後在美定居的中國父母,在對待子女的家庭教育上跟老一輩移民已經有著很大不同了。主要是新來的中國人慢慢開始在文化上有了自信,加之美國現在越來越像一個毫無希望日漸下滑的爛攤子,我旁邊的年輕中國父母,在家裡對兒女強調中國血緣和身份認同的不在少數,絕大多數都在家裡堅持跟小孩說中文,周末的中文學校塞滿了這些中國家庭的小孩,拿和我原來同系一師兄的話說:「我兒子以後要在家裡不說中文,老子打斷他的腿。」一到暑假,大堆中國父母都想方設法把兒女送回國內常住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我相熟的一個老中,今年暑假把他8歲的兒子送回濟南老家待了兩個月,小朋友在那邊玩得不想回美國了,這事把他樂得合不攏嘴。

周邊很多年輕中國父母的想法都是希望自己在美國出生的子女把中國當成和美國並行的另一個祖國。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在有必要的時候,有意願也有能力回到中國發展乃至定居,這個不單出於父母個人的家國情懷,也是基於美國日漸衰落退化的現狀,對兒女未來生活一點趨利避害的考慮。

可以想像新一輩abc成長起來之後,跟這些「老」abc們,對於中國的心態和傾向會有很大的區別。


這個應該要看家庭教育的。

朋友家的三個ABC中文都說很好,寫的中文字也不錯,他們曾跟著一個華裔兒童合唱團來大陸做交流,記者採訪的時候就只有她家的孩子可以,其他孩子大多會聽不太會說。其他父母聽說她家在家都說中文還很驚訝。

她家老大現在在伯克利上學,恰好我有同學也在那留學,那女孩請我買的東西就讓我同學幫帶過去給她,後來聽我同學說她倆吃飯加參觀她們宿舍,都是說的中文,只有不會說的時候用英文補充。前兩天她自己還主動買了除夕那幾天回家的機票…

再另:看奧運會比賽,她家幾個小朋友都是給中國隊加油的(她們自己在臉書上也這樣告訴她們的朋友)而我朋友夫婦作為第一代移民其實是從台灣去美國的,她家還是有濃郁的大中華氣氛。


-中文很爛
-社交方面要看個人
-成績ok
-第二代移民很多經受和父母之間的文化震蕩和隔閡
-有一顆想把自己漂白的心,或是已然全白


我有五個ABC表弟妹,他們 ——

  1. 基本不會寫中文。
  2. 不喜歡說中文,即使說也有語法錯誤。俚語俗語更是基本不懂。
  3. 看不起大陸人,朋友以亞裔第二代為主,並有部分留學生和白人。
  4. 不認為自己是Chinese。
  5. 或多或少以自己的華裔血統為恥。
  6. 對華夏文化無感,但基本喜歡中餐。

附註:其實中學以前就出國的華人,思想心態和ABC是一樣的。


現在有一個美劇《初來乍到》講的就是在美華裔的故事。可以一看。


推薦閱讀:

你的「上海情结」是怎样的?
如何讓自己安靜下來?
如何評價淮南這所城市?
臨沂市在山東的城市中座次、排名如何?
Liberty London 在倫敦的日常生活中,象徵或代表了什麼?

TAG:城市生活 | 華人 | 美國生活 | 美生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