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少數民族朋友相處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有時候覺得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分歧有一部分是因為互相之間的不理解或者理解的不深造成的,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希望能了解到一些和少數民族相處時所要注意的事項。歡迎眾知友在不改變問題的本意之下對問題進行編輯,使它更加契合問題的本意。謝謝。


問題是錯的,不過沒關係,還是可以答一答。

很高興看到提問者聲明願意被改問題,但這個問題若一定要改,大概得改成「跨文化交流的一般原則是什麼」,那就不是提問者的意思了。

至少目前,不存在「少數民族」這個族群。我在另一個答案里說過,各個被稱為「少數民族」的族群間,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被稱為「少數民族」。
但請不要用「你們少數民族……」這種句式,根據經驗,不少「少數民族」不喜歡漢人這麼說。

與少數族群相處,不存在統一的、放之四海皆準的「注意事項」。比如底下的被摺疊答案說「不吃豬肉」,但有些藏族朋友不吃魚、另一些吃,有些穆斯林朋友吃馬肉、另一些不吃,這都怎麼辦?


所以剩下的部分我還是按跨文化交流說吧。
跨文化交流的一般原則,總結起來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各美其美是,你認為這事物是好的,那麼你便就這麼認為好了,不要強加給我;我認為好的,我也不強加給你。而美人之美是,你認為好的,我便也認為不壞,你對我亦如是。

心裡得永遠揣著「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快,這句話,念一萬遍。

@獨眼 老師說過:

我大學老師在上設計課評圖的時候說,你們一定要做別人能看懂的設計並且自圓其說。因為人類這種愚蠢的生物對待自己不懂的東西的態度是錯愕、憤怒、仇恨,當無計可施、消滅不掉的時候,他們畏懼。

出處: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27248/answer/14158210

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總要碰到你覺得不可理喻的事情,「匪所思」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的建議是,請收起你的來自人類本性的錯愕、震驚、鄙,收起一切你自己文化里的價值判斷,然後再去理解對方。

但也不用小心翼翼和不好意思,你再回頭看上一段里加黑的字,在你所在的漢文化里,對「夷」的態度就是這樣的。改變你思維中「漢文化中心主義」的默認設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真的做錯了什麼,道歉就好。相信我,每個你能接觸到的「少數民族」朋友都有一大卡車的「被漢人的無心之過虐到」(@王童鶴 語)的經歷,人家雖然還是會不高興,但實在也見怪不怪了。

我們社會學概論的老師常舉的例子是,做田野,藏族阿媽用干牛糞擦擦碗,倒上酥油茶給你。那茶表面飄著一層細細的牛糞灰,得左右吹開再喝,名曰「搖頭茶」。
喝不喝?你若是跑來蜻蜓點水拍照發微博的遊客,大可不喝,最多阿媽不喜歡你,不理你(其實我建議小清新遊客什麼的就不要去打擾非旅遊行業的當地人了);若是跟著隔壁寢室藏族哥們拜訪人家家裡,這就必須喝了吧?
我們老師硬著頭皮喝了,喝得多也習慣了,說也沒拉肚子什麼的。

一個廣州漢人跟一個成都漢人之間,也算「跨(亞)文化」,只是因為不涉及「敏感」,這類文化差異得到了充分的討論。一個成都人請廣東人吃飯,會很自然地考慮到對方吃辣能力的問題,不會覺得這樣的考慮對他是額外的負擔。
但若是穆斯林要求必須去清真館子,卻會被認為矯情。

舉個反例:

本來去睡了又爬起來,補充如下:
我看到提問者在問題評論和@王銀峰 的答案下邊,表達了想了解與「所有」少數族群交往的「具體」注意事項,真不好意思,以上的回答都太不具體了。
恕我無能,不能把55個「少數民族」、可能上百族群的習俗禁忌都列出來給你,還是像@王童鶴 一樣給點行為準則吧:

  1. 如果可能,請在與任何少數族群接觸之前(比如去「少數民族地區」旅遊、出差),了解當地的基本情況,宗教、禁忌,這兩項最重要;
  2. 涉宗教的事情要格外注意,在宗教事務冒犯到別人,是最傷人的;
    栗子:拉卜楞寺外邊有一整條街,很多店鋪,賣什麼的都有。旅遊紀念品店隨便逛,但專門服務僧侶的店就不要進去了吧。曾有同學大大咧咧進去想扯點做僧袍的布(真的很好看嚶嚶),被人禮貌地請出去了……
    栗子二:很多藏族朋友都佩戴菩提子,很好看,旅遊紀念品店也有賣。我的藏族師兄很不喜歡我們也去買,因為我們把人家的念珠、佛珠當手鏈,這是很不尊重的。
  3. 不懂就問,但提問原則跟在知乎一樣:先 Google ,問題里也不要帶「個人判斷」;
    栗子:「你們不吃豬肉是不是因為豬是你們的祖先呀」,這句說出去,打你也不多。退一萬步,我說豬是你祖先你高興么?將心比心,對吧。
  4. 慎開玩笑,日常生活、工作中與少數族裔相處相對簡單,因為大多數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少數族裔,都虐皮實了,不那麼容易炸毛。這話也兩說,若因為熟了就開沒品玩笑,對方雖不發作,但還是會不高興,不值當的。像東東槍那種噁心笑話,日常生活里就不要出現了。
  5. 要不憚於道歉,比如如果你有藏族朋友在微博關注了你,你又轉發過東東槍那個噁心笑話,現在就去跟人家道歉吧。「無心之過」也是「過」,一樣傷人,別拿「不是故意」當擋箭牌。

只一點,過度緊張地重視少數民族的習慣就是對你們漢族自己的逆向歧視。你們也有自己的習慣呀,憑什麼都要遷就少數民族?
平等交往就好,不必在意太多。
漢人到了少數民族地方固然要入鄉隨俗,少數民族到了漢人地方也是要入鄉隨俗的。
行為準則應以當地大環境為標準,自己的小習慣不是冠以民族兩個字就大嗮的。

================================================================
我大學有個藏族師兄以「藏族人不在日落後掃地」為由(確有此說法),四年本科都沒有參加過一次寢室的大掃除。
這也不能慣著呀……
我特么就吭哧吭哧跟大家一起掃了四年好不好……(攤手


真誠,還是真誠。
我不介意你無知,但我絕對不鳥你的自大。


別把自己當「華」,別把人家當「夷」。


本人是土家族兒女,和漢族同胞相處時最受不了的是,一自我介紹是少數民族的,他們就會馬上說一句:那你高考可以加分啦...... 似乎除了高考加分,大家已經不記得少數民族和漢族同胞有什麼區別了。純吐槽。


半調子蒙古族人不請自來答一下……

總的來說日常相處的時候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一些民族的特殊規矩,作為常識大多數人都知道,稍有一些修養的人都會注意。即使有人因為不了解而犯錯誤,也不會讓人覺得很難接受。不懂就問,錯了道歉,沒有人會因為這個難為你。

與這些生活習性上的差異比起來,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文化層面的無知和自大,不僅僅是在民族問題上,在任何文化分歧中都是這樣。有些人的談吐中,會流露出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和對其他文化的蔑視感。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聽眾中有少數民族的存在,所以我一般不會直接指責對方是懷有惡意,但他們暴露了自己的無知、狹隘和自大,我一定不喜歡這樣的人。

比如,在知乎上前不久看到過一句話。作者說自己的妻子是少數民族,但孩子報戶口的時候,他選擇漢族,原因是:

兩個孩子都姓我的姓,而且罔顧親朋好友和戶籍民警的建議,直接報了漢族。我認為所謂的民族歧視政策帶來的利益,都沒有漢民族的民族優越感重要。

當然,選擇給孩子報什麼民族的戶口,是他的選擇,甚至他私下裡的確覺得作為漢民族有民族優越感,孩子是少數民族會辱沒了自家的家門,也無可厚非。但在公開場合表達這一觀點,個人認為並不是最合適的行為。

另外補充一點,涉及到政治、歷史、宗教的敏感話題,在任何跨文化交流中都是禁忌。在少數民族面前討論諸如元朝、清朝算不算中國啦,外蒙古如何如何啦,各種教規是否合理啦等涉及歷史、政治、宗教問題要慎之又慎,很容易踩雷,哪怕你討論的是其他民族的事,哪怕你本身沒有惡意只是玩笑,也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膚淺狹隘,而讓人對你低看一眼。


總會有一種分類,在那裡面你是少數。


首先說,少數民族不是一群相同、整齊劃一的人。

這個國家之所以官方承認 56 個民族,是因為國民有 56 種各不相同的民族認同。甚至嚴格地講,遠不止 56 種民族認同,比如大陸官方識別為「高山族」的台灣原住民就分為若干個部族。各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喜好禁忌。不存在一套普遍成立的、具體的交往規則。

所以只能說一說我覺得可能有幫助的很寬泛的建議:

1. 要真誠。
2. 假定別人是善意的。
3. 做好心理準備,自己的所有知識都可能都是錯的。


作為一個不是在少數民族聚集區長大的回族,就我的經歷來談談這個看法。
在和朋友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並沒有太敏感(我和表弟表妹我們這一輩都被漢化很多),而且也會覺得自己跟別人相處給別人帶來很多麻煩。剛認識的一起出去吃個飯吧?不行不是清真的。和一個姑娘是好閨蜜,去人家家裡玩,阿姨熱情的留我吃飯?不行,哪怕阿姨明白我有什麼禁忌,但是餐具之類的要求嚴格消毒就有點太過分了。十一長假終於有空和室友一起去重慶玩吧,「重慶小吃超級多的」,因為拒絕了好多次和室友一起出去,還是去了,結果是我靠酸奶泡麵和麵包在出行的日子裡填飽肚子,她們去吃火鍋我在賓館看電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多時候是會感覺到「給別人帶來麻煩」的,並且有時也會不能理解加上愧疚。就我而言,我為什麼不吃不清真的東西呢?因為家裡從來就不吃。但是事實上我幾乎不做禮拜,不齋戒,甚至不能背下清真言。
當我自己都在懷疑自己的行為時,別人只要稍稍表現出在乎我的意思,我就已經非常感動和愧疚了。
那什麼是我不能忍受的呢?一位叔叔請吃火鍋,中途突然出現一盤動物的大腦(我並不介意這個字,但是關注這個問題的同學可能會比較介意),並且很熱情的燙熟之後夾到我的碟子里,完全不顧我當時已經跟明確的表示我不要吃。這位叔叔是我父親的朋友,毫無疑問他是知道我們家的生活習慣和禁忌的。但是我也不認為他是故意這麼做,他只是不太在意這件事情。
還有跟我關係本來很好的女性朋友,一定要讓我嘗嘗一份明顯不清真的小吃。在我表示不能吃以後,她非常不能理解且比較委屈的認為那裡面的蔬菜是可以吃的。
其實仔細看來他們都沒有什麼錯,大環境之下對特殊個體的不夠了解是正常的。但是在我表明態度之後的反應才是主要的。
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和少數民族相處時能做到尊重他的行為和思想,在得知之後不做出過激的情緒反應,不要在沒有了解清楚之前想當然的認為某種做法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想與他成為朋友的話,不要過多的質疑和追問也就可以了。當然,這僅僅是針對像我這種只在生活習慣的某方面遵循教義的人來說的。


作為一個在烏魯木齊上了12年民漢合校的同志來說,與少數民族交往與漢族沒有什麼大區別,只要略微知道一些民族風俗里的忌就可以了。在語言無障礙的情況下,沒有什麼問題。


分情況,如果是被漢化的少數民族,是沒有什麼禁忌的,因為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本民族的禁忌。但是如果你去少數民族聚居地,當地有很濃厚的民族色彩,那就最好先查一下那個民族的生活習俗之類的,比如真正的土家族是不吃狗肉的,回族不吃豬肉,所以不要提這個,土家族人大多喜歡給剛到的客人煮荷包蛋之類的,那麼這個時候,就盡量接受好意,這是他們表示歡迎的一種方式。
總之記住與人為善,你的善意表現出來了,別人會看到的。
現代社會了嘛,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都民風淳樸,很豁達的,所謂不知者不罪,也不會因為你不懂習俗之類的就排斥你,所以,普通的正常的交流就好,不必要劃分族群。


維族特別煩漢族砍價這一條。。。。實在是。。。。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1.開口之前,可以在攤子目前多看多觀察,商戶問你買不買,你回答:我再看看,是很有禮貌很得體的回答;2.不能摸(宗教因素,他們極潔癖,尤其是食物,肉類,更何況漢族還不是穆斯林。。。。漢族喜歡買之前掐一下肉撇一段饊子的習慣。。。。簡直會讓任何一個家教良好的商戶立刻暴躁如雷,當年塔城就有一個這樣的案例,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漢族,看了新聞報道,真的是淚目,你活該啊。。。。其實人家已經很客氣得拒絕她了,她非要摸一遍再摸一遍,人家都火了,她又挑釁得摸了好幾遍,那個小夥子就拔刀了。。。。)3.看好了,人家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好像是宗教勸誡,商戶不能漫天要價,所以給顧客的價都是實心想賣的價格。現在慢慢放開了,好像也可以講價,但頂多一兩個來回,而且一般磨是磨不出來降價的。街邊賣玉石的不在本次討論範圍內。。。。那就是外貿市場賣虎骨靈芝的檔次。。。

至於摸食物,實在不理解的,可參考,一遍遍的對你說,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你帶綠帽子了。

類似這種行為的殺傷力。不是這種行為就是綠帽子的含義。。。。
主要是,宗教文化上的潔癖。。。。。。人家教義,一天要五次禮拜,每次都要小凈呢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為什麼一天要洗4次澡?


成年人要會選朋友,不得已結交可以酒肉朋友,吃喝玩樂即可


本人湘西苗族姑娘一隻
請不要開口問以下問題 因為根本不想回答
1 湘西真的有殭屍嗎
2 苗蠱真的會害死人嗎
3 你會下蠱嗎
4 你不會害我吧(我幹嘛要害你 =..=)
5 我跟你說話要注意什麼(這一條直接被當成異類好嗎!)
6 你們高考是不是加了好多分(這一點必須要說明 我們湘西的加分準則是:少數民族+10分 少數民族聚集地+10分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
7 你們那是不是超級落後?都沒有房子住?(你們家才沒房子住 你們全家都裸睡大街 哼)

好了 大概就是這些
不要在意是不是少數民族好嗎 真誠相待 種族又何妨


我是雲南彝族,在自治區長大,從小我和周圍的夥伴同學都沒有什麼民族概念之分,在外省上學之後,才知道其實這個世界還是有人帶有色眼鏡看待少數民族的,首先我們不是蠻夷,我們不住在寨子,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是要看戶口居住地,我們那裡只有在高寒山區,邊境地區特別艱苦的少數民族農村戶口才加分,並不是只要是個少民就加,國家沒有那麼傻,請不要無論是在開玩笑還是言論中表現出你明顯的憤憤不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知道是哪個傻逼提出來的,我們自己生活得好好的,共建和諧社會,偏偏有一群皇漢黨跳出來指著你說異族蠻夷,國家愚蠢的少民政策養你們這些外族,所以為什麼別人能很好的生活,而他們只能鍵盤俠般罵天罵地,挑起民族爭端,總結一句話:一視同仁,真誠待人。


我是白族,我生活在大理,我不信段,不會唱山歌,不會六脈神劍,謝謝!


其實很多少數民族都被漢化了,比如說我本身父母都是少數民族,但是從小都在城市長大,其實我對本民族的了解還遠遠不如漢文化。沒有哪個同學會覺得我們有什麼不一樣,有時候那種小心翼翼或是獵奇的心態才是最讓人好笑的。
無論是和不同民族還是不同國家的人打交道,注意的本來就只有一點——尊重。只要你尊重了別人,別人自然就會尊重你,和說的什麼又是要了解別人習俗又是要了解別人對你看法什麼關係並不大,怎麼不說上海人北京人四川人各個地區也方言不同習慣不同呢?人最討厭的只會是不被尊重。比如說覺得少數民族落後、野蠻,於是就害怕之類的,這種感情就是基於自己的無知、歧視和不尊重別人。如果能用尊重的情感來對待別人,你大可以直接問他有什麼不能做的嗎之類。
我個人,即便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沒有特別多的了解,也還是非常非常反感厭惡別人因為我的民族給我起一些歧視性的外號(初中時候)或者開類似的帶有歧視性的玩笑,更討厭見到那種自以為是、帶著可笑的民族優越感的人。
另外提一下,對於某些打著「漢文化復興」旗號的所謂「漢服愛好者」關於清朝削髮易服的過度誇大和扭曲、「追本溯源」探究所謂「漢文化斷層原因這樣的行為我是覺得非常非常可笑又淺薄的(我不是滿族)。正因為你們自己有強烈的民族情感,所以,也請尊重其他人的民族情感。世界不是中國的,中國也不是漢族的,這個小小的地球本來也就只是給人類暫時生存的,希望一些人能認識到這一點,不要那麼淺薄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嗯。

簡單說 就是不要拿少數民族當少數民族看(別嘴)。如果不是關係特別密切的朋友,你不需要知道你朋友的宗教信仰民族之類的。不要有偏見不要有歧視不要理所當然也不要故意說一些賤賤的話。如果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是少數民族就不太要故意拿少數民族的一些爭議來談了。

其實作為第二大少數民族滿族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只是戶口上寫滿而已。


就這樣~(≧▽≦)/~舉個栗子。


但尷尬還是會發生。
比如我們家不吃豬肉這點,和朋友出去吃飯很麻煩。不過和回族的朋友吃飯就很開心~(≧▽≦)/~


「你點菜吧~(≧▽≦)/~~」
「不好意思啊,我不吃豬肉。你有什麼忌口嘛?~(≧▽≦)/~」
「啊⊙▽⊙你不吃豬肉啊,你是回族還是有信仰?」
「啊,不是,我就是單純不喜歡吃。我是滿族的。o(╯□╰)o」
「滿族不吃豬肉嘛⊙▽⊙」
「啊,不是,滿族不吃狗肉。但是我們家不吃豬肉就像你可能不吃蔥姜蒜一樣。o(╯□╰)o」


簡而言之,不要抱有過分的好奇心。尤其是一些生僻民族,你自己不知道不能認為沒有這個民族。
對於新疆那種長相異域風情的,別老盯著人家臉看。
然後尊重民族習慣,民族禁忌。當然這是針對大多數人。要是打著某教旗號破壞民族團結的少民,直接干一仗就好,不用廢話。
不要瞎瘠薄問。不是玻璃心,你要是問我:「為毛你長得不像老毛子?」、「說兩句俄語聽聽唄?」我真不知道咋回答。

最後,都是中國人好好說話。


我是白族人,來自雲南大理,會白語漢語英語還會一些朝鮮語(韓國語)。我最想說的是:無論和任何人任何民族,不卑不亢,平等對待,以誠相交永遠是沒有族界的。不要縱容因政策而恃寵而驕的人,也不要抱著大漢民族救世主沒你我們就是一群無能窩囊廢的聖母婊心理,真拼智商難道還拼不過?!還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我們也是肉體凡胎,一樣是普通人,跟所有民族一樣都有人性的光輝和弱點。總而言之,請多指教,謝謝(≧?≦)


推薦閱讀:

德國人說「謝謝」會用Merci嗎?
如何從跨文化角度看電影《喜宴》?
假如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你信任的朋友其實是外星人,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外國人對中國有哪些會令中國人大吃一驚的刻板印象?

TAG:溝通技巧 | 人際交往 | 少數民族 | 跨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