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在中國沒有一個成功的 Instagram 克隆?

當 Instagram 以 13 人做出一家 10億美元公司,我在想,中國無數創業者前赴後繼做了相關產品,為什麼全敗了?


謝張兄邀請。

個人觀點,歸根結底還是:攝影之美,是超越語言和國界的。
( Instagram 畢竟還是植根於 iPhoneography 文化的攝影社區,文藝的調調很重要 http://www.ifanr.com/23154 )

於是中國的克隆就缺少壁壘(簽到就不一樣),反而製造劣勢(更少異國風情,更少高水平玩家)。

換而言之,如果將來本地圖片分享有了成功者,或者更注重自我表達而非文藝性的圖片分享有了成功者,快速克隆可能有很大的機會。

(個人認為,網速不是問題,陌陌的圖片也正經不少。:))


Instagram裡邊我最常用的功能是濾鏡,可我見過的Instagram克隆裡邊,濾鏡效果都很糟糕,據說Instagram創始人是攝影師出身,很難想像對攝影無愛的人做出的APP能拍出令人享受的照片。
而且很多拍照APP都能提供濾鏡功能,weico,jiepang都在打壓仿Instagram應用的生存空間。


為什麼在美國沒有一個成功的「XX安全衛士」?
為什麼在美國沒有一個成功的「hao123」?
國內抄instgram的有的是,但都是你還沒聽說公司就死掉了,中國人不好這口。

中國的情況不一樣,牆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的水平和使用習慣決定的。


國內大環境是等概念等產品出來才跟風出類似產品,先機失了。而且網路環境決定了國外消息進入國內用戶的消息圈子比在外難,接受新產品的速度也沒在外的快。好明顯一個,Instagram中#Guangzhou標籤的Pic現在只有7K多,而#HK標籤的已經是120K多了


為什麼類似instagram這樣的輕公司在中國無法複製?(youtube,dropbox都是這個類型)第一,他們不需要做內容審核,在中國,他們的規模至少需要幾百人審核內容;第二,雲服務便捷, dropbox和instagram都是搭建在amazon基礎上。第三,競爭環境好,在美國會被巨頭收購,在中國會被巨頭山寨!by@caoz


個人認為,要討論在中國為什麼沒有成功的類instagram,首先要討論instagram為什麼會成功。

ins創立之初,定義應該是攝影社區。隨著iPhone的普及,iPhone攝影的概念也被提出,培養了大批的手機攝影愛好者。所以可以產生大量高質量的圖片,而APP開發的質量也很高。首先自然是各種濾鏡。另外是圖片的展示,必須是正方形(最近更新的版本可以使用原始比例)。有人說這是保持了拍立得(就是應用圖標那種相機)的情懷。另外在小如手機的屏幕上,正方形是比較好的顯示比例,尤其當用戶攝影水平不高的時候。然後圖片展示是不可以放大的,我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就很困惑為什麼不能放大,而這正是「藝術的追求」的表現。因為圖片美感是一個整體印象,如果可以放大的話,就是失去這種整體感。舉個栗子,在手機上看漫畫,豎屏看的效果要好於橫屏,但是由於文字大小顯示細節的緣故,不得不橫屏看。所以ins不是一個圖片分享社區,它是一個攝影社區。

而ins真正成為圖片社交的產品,應該得益於大量明星名人的使用,上至奧巴馬這樣的政治人物,下到各類文體明星。你可以在上面關注美國NBA的勒布朗杜蘭特庫里,也可以關注巴西足球的卡卡內馬爾;你可以關注梅西也可以關注C羅。你還可以關注美國的謝耳朵,關注英國的卷福。當然也可以有維多利亞的秘密的天使們。。。

如果作為攝影社區的話還是小眾產品,那麼名人的加入就使其成為現象級的大眾產品了。
對比國內的微博市場,最早山寨twitter的有兩家:飯否和嘀咕(好像是這個名字),都比新浪微博要早。微博的崛起得益於新浪在博客上累積的大量名人資源。

總結來看,圖片之所以會吸引人,有兩個原因,一是美感;二是新奇。
對於美感,高手不必多言;低手也可以通過應用的各種濾鏡加上強制的尺寸限制來發布一張至少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圖片。
對於新奇,則是來自對各種名人的關注。

現在再來看國內的情況。沒有大量的手機攝影愛好者,無法產生大量的高質量圖片。也沒有大量的名人資源,也就沒有什麼新奇的內容值得關注。
國內用戶最常發布圖片的地方,QQ空間,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大部分內容來自自拍狂魔、飯前驗毒和曬娃黨。基本上毫無美感可言。所以ins類產品的核心是UGC,而用戶卻不能生產高質量的內容,成功就是不可能的了。
在新奇這方面上,沒有高質量的名人用戶助陣,新浪的名人資源集中在所謂的「意見領袖」,但是並沒有人對他們的長相和生活感興趣。也就限制了產品成為大眾的可能。


1.有微博就可以了。
2. 感覺國內用戶比較喜歡分享文字
3. 國內自然環境有點臟、拍啥好呢。


這跟文化和用戶習慣有關係,也跟產品策略有關,並非是簡單地克隆個產品過來就能解決的。

首先,共享精神的缺乏。以前國人不像老外那樣熱衷於分享、傳播和共同建設,好東西都是掖著藏著的,這從對開源軟體的貢獻上可以看出來。現在好了一些,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次,軟硬體的局限。Instagram這些軟體最早登錄的是iOS平台,軟硬體相對出色的能力,保證了圖片分享的質量。而國內廣大的用戶限於購買能力,不可能承擔的起iPhone,即便退而求其次的Android手機,佔有量也是這兩年才有了大的提升,而Android上又沒有好的圖片分享軟體可供使用,良莠不齊的硬體配置也限制了圖片的質量。

第三,產品策略。以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為首的國內社交分享產品,還是以文字信息為多,效仿的是Twitter型的產品,雖然可以上傳圖片,但還只是個輔助功能。而Instagram則專註於圖片分享,其它也有一些小公司有類似的產品,但由於產品定位和用戶基數的劣勢,還沒什麼名氣。

第四,用戶剛剛關注到這個方面,使用習慣還沒培養起來。分享圖片有時就是炫個富,臭個美,還沒有高質量的圖片可供分享,多數還是習慣使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1.互聯網被牆,國內缺乏自由平等基因。
2.國人缺乏分享精神,尤其圖片這種私密性載體,在傳統教育習慣文化下難以培育不了合適的土壤。
3.國內社區巨頭現在還是在搶佔文字內容市場,圖片社區是群雄割據,各自為王,想當霸主還需大浪淘沙。
4.網路質量是硬傷,高性能手機普及仍需要一段時間。
5.缺乏創新,一味山寨,大家都一路貨色,憑什麼用戶要選你這家?


weico+,不過將來能有多少人用很難說


一,創新意識不夠,這是教育導致的。二,國人崇拜大而全,不懂得產品的精髓。三,速成意識重,無法踏實做事。


1.沒有Amazon雲平台
2.需要既愛攝影又懂技術的團隊做(感覺jiepang挺有DNA做好這個的)


強大的濾鏡…


現在有了,名字叫一閃。


中國網紅佔據半邊天,腦殘粉絲覆蓋全中國


圖片,拍點美食和自拍就好了...
濾鏡,美圖秀秀就好了...

炫耀,朋友圈就好了...
為什麼還需要ins?


是因為Instagram沒有被河蟹。


我覺得這個和中國的網速有關


http://1.in做的事圖片分享,做的是圖片微博,看看上面的明星用戶就知道。當初twitter不支持圖片分享,in出來後剛好趕上時機,文字、聲音、圖片都是大需求,趕上好時機。
http://2.in當時做的濾鏡在當時的iphone應用上是很了不起的創新,佔了圖片助理的先機。
3.國內模仿的產品首先趕上的時機不好,微博的崛起很好的滿足了用戶的圖片分享需求。
4.weico+是模仿的不錯的產品,做到現在也可以看得出,其實國內偏高端圖片分享市場盤子也就這麼大。


怎麼沒人提到中國廣大移動用戶的網速?就算是聯通電信也要考慮下流量吧……

總而言之中國整個環境還沒到適合山寨這種應用的程度,會玩能玩的當然都玩原版了。


推薦閱讀:

Instagram 日活躍用戶過 5 億,對微博、知乎有什麼啟發?
Instagram 郵箱驗證碼收不到?登錄不了?
Instagram 被屏蔽後對中國攝影的進步有影響么?
如何評價 Instagram 不再強制要求正方形照片,而允許橫向和豎向的照片?

TAG: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