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兩代的政治制度有什麼區別?
比如說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財政制度,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軍事制度,立法司法制度,禮儀制度,爵位體系,王位繼承這些具體都有什麼區別呢?另外這裡的周主要指西周
謝邀。
首先,古籍記載,禹時有萬國,湯時諸侯三千,周武王時僅存王侯千餘。大禹,商湯再至武王的將近千年的時間裡,小而弱的邦國與氏族大量消失或兼并,政治權利向大邦集中,王權的力量在加強。
其次,戰國時期的清華竹簡《保訓》一文中記載:「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追中於河「。這段故事發生在夏代中期,有易氏圖財害命,殺死了先商時期的殷候王亥。繼位的殷侯上甲微為報先王之仇,從河伯處獲得裁決,滅除了殺死商王亥的有易氏。這段歷史在《竹書紀年》與《山海經》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大意如此:夏後氏之時,商人的先祖王亥在有易販運牛羊時被害,殷侯上甲微繼位以後,滅除了有易氏,為先王報了殺身之仇。這些類似的記載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夏代時期的夏後氏並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大量部落之間的衝突的解決是由中立的河伯來裁決的,夏後氏只是諸多邦國中的盟主,很多時候是名義上的領袖。
再次,商代的王權要更加的集中。從商紂王的殘暴行經的記載就可以大體了解,商王的權利已經是可以獨斷政事,有了殺伐大權。商朝也是諸多邦國與氏族所構成的大社會,但無疑商王的權利比夏代時期要大了很多。
最後,政治上與夏周最不同的特色是,商代的政治與國家管理上採用了類似總督制的方式,商代的政區由三大勢力範圍所構成,擁有商王直屬區與兩個總督區。商王直屬區之外的兩個總督區的面積非常大,與商王直屬管理區相近。兩個總督區與商區在各自的政區設置與行政管理上,是完全獨立的。正因為如此的原因,造成了後世各省之間都有類似的地名與傳說。舉例來說,河南安陽西面的北鄘與鄂西的南庸均以「庸」名,是因為商代不同行政大區所設定的同名行政區造成的。同時也正因為商代獨特的政治體制,使得商代的控制區域要遠大於其後的西周。商代的城邑可以出現於鄱陽湖湖畔,鋒頭及贛州之遙,而其後的周人則始終難過江漢。在一定意義上,商代的三大政區都為商王朝的組成,但具體的協作關係還在進一步考證中。
謝邀,全面論述篇幅太大,目前也沒有時間,簡單說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變化:
從商到周,固然延續了堯舜之後突然出現的禹啟世襲變化,但這個世襲在夏商兩代,僅限於諸夏共主,而諸夏內部仍然保留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氏族部落自治,和自治體內部的「選賢與能」原始國會(氏族議會),按考古,這種自治是從古典意義的平均地權,即擁有獨立社區、貿易、勞動力、產權和土地的自耕農出現的,而非蘇聯時期五階段教條主義說的那種原始公有制。
換言之,黃帝時期的「建屏萬邦」(王船山《黃書》)和「執雌持下」(黃帝金人銘,即王在法下、權利決定權力起源),是仍然保留在夏、商兩代,除共主世襲王權以下的層面。但從西周開始,出現真正意義的封建制,即由諸夏共主開始封王建國,把家天下的權力從共主層面,伸入到中下層,讓氏族部落的共同體出現了階層式貴族的明顯分化。
這種分化的演變結果就是大魚吃小魚,春秋,戰國,一直到最橫暴的那個吞併一切,以吏為師,一決於上,將古典的、自下而上的自組織秩序全部斬斷,即秦政,典型就是農民的土地完全由暴力機關控制。而秦政並非揚法批儒時代的「百代秦政制」,實際是二世而亡,被兩種力量掀翻,一種是項羽要復辟的、被秦吞併消滅的那種貴族封建周制,把羊群面對狼,換成了羊群面對牧羊人,另一種是劉邦延續陳勝吳廣路線要恢復的,被周制消滅的那種夏商自耕農,自下而上充分自治,除世襲王權外,余皆自由平等的路線,好比羊群面對的不是狼,也不是牧羊人,而是頭羊。
只是漢高祖這個撥亂反正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為統一事權,也暫時出現了「非劉不王」,但從他廢秦苛法,到呂后基本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到漢文帝和漢景帝時,重現了三皇五帝時期的禮運大同篇,到漢武帝時,通過推恩令徹底消滅周制(當然同時也強化內朝干政、干擾社會,有一定秦制復辟),這從漢高祖文帝和竇太后奉行的黃帝老子之道(仰韶母權時代意識形態),和漢武帝奉行的外儒內法路線(禹啟之後的父權家天下時代意識形態),這種變化和矛盾,可見一斑。二者的融合是在漢朝之後,第二次安內攘外文治武功的復興集大成者唐太宗那裡得到完成(道一、儒二、釋客的欽定序列),此處不表。
一言以蔽之,從公共權力對社會權利的干擾角度而言,「周之前為一進步時期,周之後為一退步時期」(建國方略之行易知難),而漢高祖作為犬戎滅西周之後五百年亂世的第一次復興的開啟者,作為華夏以漢唐為小名的兩次復興的肇始者,則同時結束了周制,也結束了秦制,這個周制惡性演化的結果,並經文景武帝,第一次以民族國家這個共同體,取代了夏商周三代的氏族部落共同體形態。
以上,僅供參考。
謝邀,商朝作為有充分考古史料證明的早期朝代,商王傳承的譜系確實可考。(因為甲骨文的和商代考古遺址的發現)值得一提的是:
1.商朝雖然是以血緣關係來確立統治者的傳承,跟以後的朝代不同的是,遵循兄終弟及父死子承,兄終弟及的順位要高於父死子承。
2.商朝佔據了現今河南的部分地區,雖然疆域不大,商早期卻頻繁遷都,是因為王位相爭,政權的更迭。
3.商朝雖然大部分農業工具是落後的石器,但是已經慢慢擺脫了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形成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畜牧業為輔的生產體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商最為最大的部落勢力,形成了以聯盟為主的國家的盟主。
4.商人好巫,每逢大事必先佔卜,卜辭寫於龜甲獸骨之上,以火燒之,以燒裂的紋路判斷凶吉禍福,所以留下大量的甲骨文。
5.商朝的人殉制度,統治者還是比較殘忍和野蠻。從側面也證實了商朝的奴隸制度。
周朝大家都比較了解,就不論述了。
瀉藥。不咋看知乎,所以晚了,抱歉
商崇鬼神,周尚禮樂,這應該是最大的區別了。信仰、習俗、思想往往會最大的影響制度。
商人眼裡最信仰什麼?鬼神。因此商人不僅僅成批成批地奴隸犧牲、陪葬,更是不管做什麼都要占卜一下,甚至外出作戰。
而周人呢?天、地、祖宗。個人認為在這個信仰下,周人的祖宗崇拜很大程度上幫助周人構建如此完備和先進(當然是相對)的宗法禮樂制度。上下等級的更加嚴格具體,讓整個秩序更加有生命力。
對於"天"這個概念,個人感覺周人的解釋一直相對含糊。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天意既民心。天聽自我民聽,這一點上周人更多了一些敬畏
商朝的情況比較複雜,它是從夏朝的氏族社會逐漸向國家形態轉變的過程。也是巫,相當於長老階層衰落,神權被削弱,王權逐漸主政的過程。要知道夏朝的長老比如巫咸是可以驅逐夏王,在保證氏族結構不變的情況下主導部族的。商朝早期其實也是如此。甚至我懷疑夏和商的早期其實是重合在一起的。因為這兩部分的記載相似程度非常高。
而甲骨文中,這些先祖是一起祭祀的。一同祭祀更加古老的還有少昊族的先祖。
商朝後期,由於農業已經成為了國家的支撐產業,所以需要穩定的地盤,所以商王率領軍隊不斷征討周邊的部族,並把領土穩定下來。所以王權逐漸佔上風。甚至商王射神像以表示對神權的蔑視。神權和巫師集團不可逆轉地被削弱了。
商朝因此號稱中商,也就是中國。穩定的領土和政權形成了完整的國家,而不再是四處遷徙的部族。並開始了中央集權國家的雛形。
而這種國家形態必然會對神權和其它部族造成衝擊,於是以神權為基礎,其它部族聯盟聯合乘殷商大軍討伐在外的時候發起突襲,商王不得不用奴隸臨時組建大軍對抗。最後奴隸大軍臨陣反叛,商王朝就被滅了。
周武王問政箕子,箕子傳達的就是中央集權政策。並且號稱是從夏朝留下來的傳承。
不過顯然這不符合周王朝的執政基礎。周王朝時期,神權稍有提高,比如《封神》的傳說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同時採取了封建制度,也就是諸侯制。把國家分成若干諸侯國,諸侯國之間基本上是平等的。中央政權也是這些諸侯國派人擔任官員,實行的就是相當於現在歐盟一樣的民主機制。
同時也和現在的歐盟一樣,雖然有相當於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聯合軍隊這樣的東西。但是各國都是相對獨立自主的,並不相互隸屬。才會出現諸侯國稱霸的春秋戰國時期。
也就是說現在的歐洲以及其民主制度只是相當於我們國家的春秋戰國時期。
就連法律制度也是。因為當時的法律其實還不是法律,而是各國之間的盟約佔據主導地位。所謂的國際法其實不是法,而是約。盟約。國內法也是小封邑相互的盟約。小封邑裡面是奴隸制。
條文法不是主流,而更加多的是案例法。這和現在的西方也十分相似。
謝邀!
商為部落聯盟制,周為分封制。
西周當時是分封制,但是商朝是內外服制度。
相同點
都是天子管轄地帶極其有限。
某種程度上講都更像是一個部落首領。
都沒有形成至高無上的皇權
商朝通過神權強化王權,(商朝國君更加是國家的最高宗教領袖,大祭師)
周天子只是名義上 天下共主,到了後來就失去地位,連精神領袖都不算。
說一點!我們知道商朝遷都的次數算是很頻繁的,究其原因就是政權的更迭動蕩。因為商朝王位繼承方式是王弟和王子都在用!
關於商代的資料還是很少,能知道的商代尚鬼神、多祭祀、諸侯多等,商周是完全不同的轉折,歷史在這裡有一個拐點。勉強歐洲類比,可以想一下希臘到羅馬
瀉藥,
首先,我不是干這個的!
長篇大論,浪費人時間的事我也不幹!
我撿重點的說!
1商代,A商與其它方國之間是類似於鬆散的聯盟關係,商的直接控制疆域範圍,大概與現在的河南省差不太多!所以商朝由於兄終弟及,與父子世襲傳位的混合權力交接制度,和對外鬆散的聯盟控制,使商的統治很容易出現動蕩!叛亂不斷!
B人牲,祭祀典禮,的普遍性,更加不利於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關係的緩和!特別是商,也用其他方國的諸侯或者貴族充當人牲!更加激起方國們的不滿!周武王之所以伐商,而其它方國跟隨造反!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C商在政治思想上,表現出的是赤裸裸的功利主義,毫無德治的概念!
2周代,A封建制的建立,嫡長子繼承製,和對同姓諸侯國的大肆分封(自已的兄弟,兒子),確立了周比商更強的全國範圍內的有效統治。是以後秦能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郡縣治的基礎之一!
B人殉代替了人牲,直接殘酷的,血淋淋的場面減少,人們眼不見為凈!麻痹了奴隸階級,奴隸的造反減少而且難以成氣候!對穩固統治有利!
C宗法制,禮樂制的建立,開啟了以標榜道德禮義來,鉗制統治人民思想的先河,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這也是中國得以統一的真正,最主要原因!只要思想大致統一,不管分裂多久,天下必歸一!歷史即使沒有,嬴政,也一定會出現另一個統一者!
儒家的源頭,並非孔子,而是西周的,周公旦!
政治,政治,首在"治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
周是中國歷史的大轉折點!
見諒!
謝 @ldzlcs065 邀請 總體來說,西周比商在地方控制上比商要強的多,在地方上夏商為方國聯盟制度,西周為封建制度。方國聯盟制度下,臣服於商的大大小小諸侯國叛服不定,地方自主性極強,商朝對地方的控制強弱完全取決於商王畿直轄區的綜合實力,西周封建制度下,以宗法為法理,天下大半為姬姓諸侯國,周天子不僅是天下大半名義上的宗主國也是姬姓一族的族長,在血緣關係做紐帶的情況下,西周對地方的干預與控制比商強得多。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商紂王主力南下平叛淮夷,商王畿實力嚴重被削弱,而西周已經拉攏天下大半諸侯,從而弔民伐罪,成功取而代之,西周在犬戎攻滅下滅亡,周平王仍然可以憑藉姬姓諸侯國勢力另起爐灶。
商軟弱,周強硬。商看上什麼地方被羌夷佔據了還得辛苦地從河南打過去,打下來還得派個武裝力量長期駐守,給駐守的貴族很大的權力,吃力不討好。周就霸道的多,直接宣布那地方是我的或者我賞給誰誰的,管他有主沒主。
商的國人很慘的,可以被虐殺甚至填坑的,周的國人則反之,幾乎就是當家做主人。
封邦建國,不再是部落大聯盟
這些我其實也能回答得差不多,但是你提問的篇幅太大,沒空給你寫論文
商還是奴隸制,西周已經是半奴隸制啦,所以在體系上確實有自身的先進性。
商是奴隸制社會的巔峰,周代的禮樂制度影響中華幾千年,直到現在。。。。
周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比原來商的部落聯盟老大是大部落老大的制度好。
推薦閱讀:
※根據考證古代商朝有哪些技術工藝存在?
※商朝國王為什麼大多是兄終弟及?
※如何理解張光直先生關於夏商周三代在時間上共存的言論?
※誰能提供一下商朝遷都的詳細情況?
※二里頭遺址是商都還是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