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四歲,膽小懦弱,在幼兒園被欺負,回家不敢說,我很著急溝通,卻被女兒誤解,如何解決?

我的女兒四歲,上幼兒園中班。孩子本身膽子有點小,更小的時候見到人就躲著,家裡來人到客廳,她就立馬躲到別的屋子,或者趴到你的肩膀上根本不抬頭,甚至會哭。上了幼兒園之後,慢慢有所變換,雖然可以見到陌生人簡單交流,但是基本上屬於被動型,也就是別人問她什麼她回答什麼,即便是見了好多次的熟悉了的人,也不會主動說話、接觸。在外面她會被比她還小的孩子欺負,她在玩的東西任何小孩子來了她馬上讓出來,小孩子打她,她不敢還手,還會給自己的懦弱找理由。在幼兒園,老師總結她就是特別聽話,老師要求什麼她肯定認真做到,對不做到的孩子還有點不喜歡,但是就是這種極端的把老師的每句話都當真、都遵守的性格也讓我覺得頭疼。

今天,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比較重視,因此上來求助!

晚上下班回家跟孩子聊天,費了很大的氣力才問出來的,幾個關鍵點列出來

一、她今天在幼兒園睡前例行的上廁所環節中,自己已經坐到了馬桶上開始尿尿,但是因為別的孩子對她喊快起來,我要憋不住了,就立刻起來讓給了其他小朋友,但是她起來之後自己其實還是憋著一大泡尿,但是其他所有的馬桶都有小朋友占著,她沒尿尿就去睡覺了。在追問下,她說出了原因,是因為在小朋友進廁所前,老師說我在門口從一數到十,誰要是磨蹭沒出來,晚上就給她扣住,不讓他回家。當然我不是來追究老師責任的,我是來處理我自己孩子的心理問題的,另外,我覺得如果跟這個老師溝通今天這件事也應該不會有效果,甚至會讓她心生芥蒂。因為明顯她不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她只是一個想迅速完成自己工作的人,她都沒進到衛生間照看孩子,任由他們自己解決,居然用十個數的時間讓孩子們出來可見一斑。總之,我不想聲討她,也不會跟她交流這事。話說回來,孩子在憋著尿的情況下睡了一覺,雖然沒造成其它問題,但是有寶寶的家長會明白你聽到這種事情的感受。

二、我想辦法教育孩子說你可以先尿完自己的尿再讓給那個小朋友,或者就算你先讓給她,在別人尿完了離開之後,你應該去把你的尿尿出來,不要去理老師數的十個數,孩子就哭了,哭的很傷心,我覺得她是無力、不敢去做出我教育她的這兩種處理方式。那我就說:你的老師是跟你開玩笑,你可以跟老師說我剛才讓給了別人先尿,我自己還沒有尿,請你等一下。可是女兒哭的更傷心,用被子把自己蒙起來,再也聽不進我講話了。

三、後來孩子稍稍平靜了之後,我跟她解釋我是她親人,我會保護她,老師不敢扣住她,是跟她開玩笑,但是她卻說出了更讓我重視的話:我以後不想讓你知道這些事了。之所以讓我重視,就是有次從幼兒園回來,她身上明顯有道傷痕,滲出血,百般追問才知道她是被比她小的陌生小朋友無理由撓了,但是她不說,直到換衣服時候發現傷痕。

那麼我真心求助:

1.我女兒這種情況如何教育,她是種什麼樣的心理,怎麼形成的,如何改善

2.怎樣才能讓她的內心強大起來,不再害怕同齡甚至比他小的孩子,不再為自己的膽小懦弱找借口,不再逃避

3.針對這種類型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專業書籍可看(一定要注意我的問題是針對我女兒這種類型的,不是那種范范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什麼《如何養孩子》,《給孩子養成好習慣》這類書)

4.女兒以後不想在告訴我們這些事情,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能將受欺負之類的事情不藏在心裡,大膽跟父母溝通。當然不止受欺負的事,各種事情都想和她建立良好溝通。我們自認為是陪伴孩子的父母,也就是孩子身邊絕對會有人陪伴,玩,讀書,做遊戲,但是遇到事情她卻不想說。


我覺得您過度保護孩子了。
我在二年級還會因為老師說要等下課,我怕影響同學們上課,而憋尿尿,結果還尿褲子了。
但我母親的處理辦法是,她讚許了我遵守紀律,同時教我水可以少喝一點,另外她說,她知道我是一個不喜歡打擾別人的孩子,覺得我很善良。
她私下還和老師溫柔地說,我女兒是一個特別乖的孩子,也不想破壞老師權威,所以跟老師商量怎麼辦才好?
老師後來就跟我們說,要上廁所的小朋友舉手就可以去上廁所,也不會打擾別的小朋友。
我的母親對我這件事整個處理態度是沒有否定的。而且她從頭到尾都沒有著急和嚴厲,也沒有譴責任何一方。私下處理,我是後來才知道的。

那麼對比來看,回歸到幼兒場景,可能我會覺得,您太過強制您的女兒了,而且這樣會和幼兒園的管教起衝突。孩子這時是會感到很困惑的。
所以我覺得,為了消除您心底的疑惑,您應該更直接一些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另外,抓痕的事兒,我覺得您也可以找抓傷您孩子的父母進行溝通試試。

做家長,細心是好事,但是孩子很小,還不懂那麼多,更需要溫柔地對待。

您能貼上來,說明您真的很愛您的孩子。我為您的孩子有這麼一位細心的父母感到開心。

希望您的孩子能健康愉快地成長,深深祝福!


謝謝大家稱讚我的母親的教育。我覺得我媽比我在知乎受歡迎(捂臉)。

附上其它鏈接。

媽媽是一個反對應試教育的人。INNA:中國的應試教育是否不利於個人的個性發展?

家族教育,精神與物質相對層面的富養均衡。INNA: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的區別在哪?

媽媽難能可貴說過的一些長篇大論。INNA:被母親愛著是怎樣一種感受?


評論區有質疑說題主不想聲討老師,為何答案里半篇講的都是老師。首先,題主雖然說不想聲討老師,可是列的一二三點裡都有提到老師,並且體現出對老師的極度不信任,可是孩子的問題老師才是我們最應該溝通的對象。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不託付給老師託付給誰?孩子一天24個小時,除去10個小時的睡眠,剩下的8個小時同老師在一起,為什麼不跟老師溝通呢?即使老師有疏忽,不也是需要有人提醒嗎?不同老師溝通,又無法同孩子溝通的結果最後傷害的是誰,難道家長不明白嗎?而家長的各種不信任老師又如何能感覺不到?在這種不信任的狀況下,老師又怎會有動力去改進,因為怎麼樣都是不相信的。惡性循環下,到底誰是受害者?家長難道看不清楚嗎?

****************************************************************************************

以下是原答案

先說說上廁所的事情吧。首先老師沒進去我看來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午睡多是中飯過後,中飯過後收拾以及鋪床之類的都需要老師,而老師這個辦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小朋友一起去廁所如果老師不能陪同,經常聊啊鬧啊都不出來,這樣不僅影響下一撥小朋友上廁所的時間,自己的午睡時間一樣影響。所以,這類事情發生的時候儘可能不要責怪老師太多,或者直接給老師戴一頂"不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想迅速完成自己工作的人」...

事實上,老師讓孩子們自己上廁所是完全正確的。四歲的孩子,慢慢學著獨立上廁所不是什麼不應該的事情啊。如果在美國,老師會有意識留在外面,有的孩子甚至會有意識關上門,獨立上廁所,保護自己隱私。

繼續說老師,家長教孩子「不要去理老師數的十個數」孩子怎麼能不哭?老師上廁所的十個數不理,那麼吃飯如果有二十個數理不理?起床的十個數理不理?……這是老師教學的一種方式,也就是美國這裡經常會給孩子用的定時器的方式,給孩子一個時間觀念。媽媽說今天你必須不要理會,老師是跟你開玩笑的,那麼哪十個數是需要理會的,哪十個數又是開玩笑的呢?

還是說老師,「老師不敢扣住她」這樣的話說出來明顯就成了老師的對立面。孩子一天跟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比家長要長,很多時候同老師的感情不亞於家長,而家長要毀掉她心中另一個依賴的人,她如何能不傷心不難過?

說說該怎麼辦吧。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沒有一個媽媽願意看到孩子因為別的孩子喊一聲憋著尿起來,憋著去睡覺。但是孩子如果坐到馬桶上,又很憋的情況下如何能控制不尿站起來憋著去睡覺?睡醒了又怎麼能不尿床?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孩子不尿急。做媽的都知道,孩子一憋尿午睡要不睡不著,要不睡醒直接畫地圖。如果沒發生,孩子應該沒那麼憋。所以媽媽完全可以放寬心。就像有答案中說的一樣,孩子同媽媽分享這個故事的重點是什麼,是說有小朋友很霸道,欺負她,還是很驕傲,自己可以把上廁所的機會讓給別的孩子?

當然,即使孩子不那麼憋,即使她願意把自己的時間讓給別的孩子也不代表她應該這麼做。如果她感覺到有壓力,不得不讓位,那麼告訴她,小朋友讓她快點兒下來的意思是讓她快點兒尿完下來,不是不讓她尿,她可以快點兒尿完下來的。而且老師教的大家做什麼都要排隊,不是嗎?當然如果不憋不想尿讓給更憋的小朋友也是很棒的。我們在廁所門口排隊不也是會經常讓給一些年齡更小更需要的小朋友嗎?如果覺得委屈,記得隨時跟老師說,在幼兒園裡老師就是媽媽,媽媽上班的時候不能在寶寶身邊,老師會幫助寶寶的。下來穿上褲子就把這事告訴老師,老師一定會讓你尿尿的。同時,不放心完全可以試試同老師交流,聽聽老師怎麼說的。有的時候媽媽的視角和老師的視角可能有很大區別。

舉個例子,我見過自己的孩子在教室里做題永遠是最後一個交作業,甚至別的孩子做完了她還有很大一部分沒寫完。就此我跟老師交流,說是不是孩子很拖沓,沒有時間觀念。結果老師告訴我是因為她希望所有的作業都做到完美,填色要填的沒有一點兒留白,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圖快,所以她經常會慢一些,不要緊的。

孩子的個性或許沒有媽媽想像的那樣懦弱,媽媽所要觀察的是孩子是不是開心,喜不喜歡幼兒園,喜不喜歡老師,有沒有好朋友,如果這一切都沒有問題,不要太過擔心。

需要擔心的應該是孩子同媽媽之間的交流不暢

孩子和媽媽之間應該是無話不說的,孩子願意跟媽媽交流,但是媽媽不能給孩子強加她不想要的,孩子同媽媽交流過程中,首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意願。因為媽媽能成為孩子心中最信任無話不說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比如孩子回家說,xx用外套甩我,把我甩疼了,甩哭了,老師把xx留下來批評了。媽媽通常是問甩到哪裡了,有沒有事,沒有事就抱一抱,同時告訴她,別的小朋友甩衣服的時候你離得遠一些,還要叮囑一句,以後我們也不可以甩衣服,因為會傷到別的小朋友。如果學校里的老師都處理了,那麼孩子需要媽媽的就是傾聽和擁抱。

又比如孩子去她最好的朋友家玩。男孩子要求她挑戰自己,跳凳子上,他告訴她必須為他這麼做。結果她摔了一個大馬趴,臉摔得差點兒破相。媽媽晚上從男孩家長那裡接來孩子,心痛的抱著孩子痛哭。她說,媽媽,我不疼。我沒事。真的。這種時候,媽媽如果揪著男孩子大罵一通,只會讓她更傷心。媽媽能做的只有抱著她告訴她要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受傷,不讓媽媽心疼,不讓媽媽哭。不想做的事情絕對不因為好朋友的要求而去做,要堅定地學會說不,我不會。

……

媽媽是孩子的保護傘,前提是孩子願意帶上這把傘,而多數的時候,都是晴天,孩子需要的,僅僅是這一把傘的陪伴和傾聽。晴天的時候,孩子不需要這把傘,但是也讓孩子帶著,偶爾也能擋擋烈日。不要讓孩子拒絕帶傘,即使狂風暴雨下都堅決不要它,那才是最不應該發生的...


先說你想知道的第四點: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你溝通。
因為她在你這裡沒有感受到愛。我這樣說肯定一堆人嗤之以鼻,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外面很累或者受了委屈,回家跟自己的伴侶發泄傾訴,ta直接回答,你怎麼這麼笨不會這樣這樣做嗎,你怎麼就能累成這傻樣?以後巴拉巴拉……
來來來,你們誰能心平氣和的繼續跟ta溝通的站出來我膜拜一下。
在你舉的上廁所這個例子里,雖然這個事情在大人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有點兒不可理喻,簡直是憤怒。但是你注意到你的孩子對你講這件事的時候,她的情緒是什麼樣了呢?也許是開心還是沮喪還是委屈?
她也許是在跟你講媽媽,我這麼懂事兒,上的廁所都可以讓給別人!?那麼你就應該先表揚他寶寶真是太懂事了,然後再去引導她,下回可以不這樣做。
如果她很委屈,很沮喪地跟你講,?那麼我們就應該先去安慰她,遇到這種事的確是太鬱悶拉,那下回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但是無論如何,她並沒有從你這裡得到她想要的。身為小孩子他沒有力量去跟你對抗,所以就只能選擇迴避,久而久之當然就什麼也不願意跟你說了。所以在這個事情上你更應該反思自己。
再說其他的方面:為什麼你的孩子看起來會比較受欺負?
首先,從上個例子來講就能看出來,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對於孩子的控制還是比較多。如果平時家長就對孩子很嚴厲,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你這樣做的不對,這樣做的不好,做的不好就要挨罵(也許你會說我也是為了她好啊)但是對於孩子來講,挨罵就等於不愛她,她必須做的正確,才能得到你們的愛和表揚,那麼久而久之討好型人格就是這樣子養成的。

愛受欺負的孩子來源於界限不清不敢拒絕,界限不清的原因來自於信心不足,而信心的基礎是安全感。安全感的基礎是家長給與的愛。

所以題主可以從現在起,少嘮叨,少控制,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去哪玩兒多久哪怕你看不順眼也不要罵。)這樣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當孩子跟你說他的生活和事情的時候要多傾聽,少評論,要多引導她,而不是多去教她,她才能像一個緊縮的小蝸牛一樣慢慢的伸出她對這個世界的觸角。

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 1,2,3
願你和你的孩子都好
以上


從頭到尾,提問者沒有說家裡是誰帶,父母怎樣對孩子。平時怎樣跟孩子相處的。
小時候孩子的問題一般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
我不是指責,而是你不說清楚,我們不好多說什麼,畢竟不可隨便下定義不是。
我覺得目前最該做的不是孩子,最該做的是作為家長的態度。家長內心強大了,孩子自然會學著。孩子可能天生膽小,但後天是可以改善的。且我覺得你家孩子這個問題是可以改善的。
我建議家長再焦急再擔憂也要在孩子面前淡定點。在老師說不聽話就留在學校,孩子當真了。
如果是個有安全感,信任父母的孩子,她是堅定父母一定會來接她的,根本不害怕老師的恐嚇。所以我才說原因在家長身上。
膽子小的孩子不要當著她的面說她膽子小內向等缺點。一定要多肯定多鼓勵,我是說鼓勵而不是勉強。
私底下多跟她肢體接觸多表達愛她,鼓勵她多開口,即使她不想說話,就抱著她陪著她,她感受得到,會開口的也會開口說她的心事。


為何從你的問題中感覺不出你女兒有問題,相反我覺得你女兒是個很優秀的孩子。

1.內向的孩子往往內心活動較多,思維更縝密,情感更豐富,更有專註力。並不一定外向才是好的性格。

2.上廁所的事情其實可以看出你的女兒很在意別人的感受,這樣的表現其實情商很高。她想到要把機會讓給最急的人,因為別人說憋不住了,如果尿褲子上後果就蠻嚴重了,所以她把位置讓出來了。短短時間內考慮到事件的後果,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這是很不容易的,你女兒恰恰具備了這樣的能力。而你卻覺得你女兒無能?

3.她為什麼說以後不願意再和你說這些事情了?因為你的反應不是在共情而是在操控,你還沒問過她願不願意這樣做,你就告訴了她該怎麼做。你希望你的女兒做出符合你預想的反應,像你想像中的一樣去行動,但是你的指導卻否定了她已經做出的努力。她也許覺得自己已經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很不錯了,而事實上她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確實有很優秀的表現,你沒有肯定她的能力。從與你的對話中她只感到了自己的無能,她的自尊心受了打擊怎麼會還想聽你說話?
不要直接告訴她怎麼處理這件事,而是先贊同她方法,問她如何做得更好,做得兩全其美。孩子很有可能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不要替代她思考。慢慢的她會發覺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因為自己的處理方式都能得到父母的認可,這就是自信心的積累。

4.身上有抓痕,很正常的事情,這麼多孩子打打鬧鬧,磕磕碰碰受傷難免。她不說不是因為她懦弱,恰恰是她足夠強大,沒把這個當回事,既然沒當回事兒當然不會說了。你們為何非要逼問她,這不是又在打擊她的自信心嗎?她會覺得這樣的一件小事自己都沒處理好,還要麻煩媽媽,自己很無能。父母的過度關心反而讓孩子認為自己很脆弱。

5.你對於你女兒有一個定性的認識,就是她膽小,懦弱,逃避問題。如果你都不認可她,她恐怕沒辦法認可自己。你是孩子陪伴者,不是她的指揮官,遇事多問問她的意見。不要總是說「你應該」「你不應該」,而是多問問「你有什麼感受?」 「你覺得可以怎麼做?」 「怎麼樣可以做的更好?」。孩子往哪裡走你就往哪裡鋪路,而不是你鋪完了路告訴孩子往這裡走。放手讓她去闖她會越來越強大,緊抓著不放她會越來越孱弱。甚至父母要偶爾找麻煩讓她獨立去面對。

總之,我認為問題不在於你女兒本身,而在於你怎麼看待你女兒的表現。是不是你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女兒的模版? 現實中你女兒和模版不同的地方就被認為是錯誤的? 教育應該順應孩子,不是讓孩子來順應教育。努力去發現你孩子的優秀品質才是你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您好題主,看了您女兒的問題感同身受,也非常想幫助這麼可愛的小傢伙

先給您講個我小時候的故事吧:
我從小和您女兒一樣,也是很內向,不願主動溝通的性格。我剛上幼兒園的那天,忘了是什麼原因和一個小朋友起了衝突,那孩子用牙狠狠的咬了我手臂一口,當時就滲血點了。這個事件正好被老師發現,我大哭不止,放學後老師找到了我們的家長,對方家長特別不好意思的道歉。我父母也接受了對方的道歉--那個年代普遍人心單純,甚至都沒有提到賠償什麼的就回家了。
事後我媽就教育我,說下次他再咬你,你一定也回過去咬他
我眨眨眼睛回復我媽說:我不想咬他
我媽:為什麼?
我:那樣小朋友該多疼啊!
我媽:......

再來說您女兒的問題吧。您在教育女兒上廁所這個事件上,走錯了兩步。

第一,您只是按照成人社會的競爭法則去告訴女兒,有尿別憋著,你自己不處理好吃虧的是自己。
您的女兒才四歲,按照發展心理學上的說法,她這個階段對於道德的理解和認知,處在「他律」階段,什麼意思?就是老師家長這些權威說的話就是真理,我必須無條件服從!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壞孩子。性格內向的寶貝更是如此,因為他們不想給自己惹麻煩。所以您初次的溝通,沒有直擊她「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原因,而直接給出了「你應該怎麼做」的答案,這是讓孩子難以信服的。甚至會讓她對自己一直遵循的道德觀產生懷疑。注意,孩子很多情況下是無法理解成人的邏輯和道德判斷的。就像我媽讓我咬回去,是一種報復的處理方式,但在我看來,那是不對的,會傷害到小朋友。也許您的女兒也會想,我這樣做,別的小朋友該多難受?他們該怎麼辦?

第二,您是否定了孩子心目中老師的「權威」形象,無論是說不用理會老師數數,還是第二次說老師是開玩笑,這都讓孩子心中的自我感受崩塌。這種衝突(我到底改聽誰的?)她目前還無法承受。

其實這和成人世界也是一樣的。比如員工,一種是循規蹈矩,一種是桀驁不馴。如果我說,你們下班之前不完成某某工作,就要交罰款。兩種人的處理方法也不同,桀驁的人想,他敢扣我錢我就和他拚命。但規矩的人,就會必須完成這些,甚至在完不成任務的時候感到焦慮。如果這時候你勸他,別聽領導的,他就是嚇唬你呢,這怎麼可能完的成,不會扣錢啊你別做了沒事,這種勸導對他會起效果嗎?不會,相反他會從心理上和你產生距離感,覺得你在教他消極怠工,覺得你愈發不可信任。

所以說到這,您明白孩子為何在事件的最後和您產生距離了么?

最後說說解決辦法吧,題主應該去慢慢消化下,在處理和女兒關係上的行為方式。


我建議您,第一步,走進她的心理,先要做到認同感受。(寶貝,你願意和我講講為什麼要這麼做嗎?你是不是也考慮到別的小朋友沒有廁所上?媽媽很欣賞你願意為別人考慮的做法,你是個善良的孩子)你這麼做,是先修復關係,取得孩子的信任
第二步,不要著急,不要逼問,順其自然。有時家長覺得,經常陪孩子玩,經常和他說話就是建立良好溝通了?其實不然,往往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沒有get到正確的點。堅持嘗試著理解和認同孩子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讓她明白我懂你為何這樣做。
第三步,當你覺得差不多的時候,再拋出你的觀點和孩子討論,但是,不強求不強求不強求,讓孩子自己做出她認為正確的選擇。這裡我也想特別提示很多有類似想法的家長,不用總擔心與人無爭的孩子將來就一定會在社會上吃虧。每種性格和特質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越是這樣的孩子,越能了解他人的感受,也許他將來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心理諮詢師了?這都不好說,很多最新的證據也表明,人格特質會隨著年齡增長,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當然,為了培養孩子一定的競爭意識,你可以日後找機會,讓她慢慢參與到一定的體育運動中。團隊運動可以很好的培養競爭和合作。初期,你甚至可以在家去模擬一下,先從一些溫和的開始,比如分組下棋,畫畫,過度到拔河,分組踢毽子,雙人合作,和爸爸競爭的遊戲。有機會可以嘗試室外的活動。遊戲永遠比直接的說教,比如「你必須和小朋友搶」 這樣來的直接和好接受一些

結尾處,請允許我反駁您三個觀點
其一,您女兒的內心其實挺強大,她若毫無主見,只會服從,為何還會對您說以後不想再和您說這事之類的話呢?也許她不是怕小朋友欺負,而是天生氣質讓她與人無爭。作惡容易,但慈悲真的很難。我們沒必要把個人判斷強加在孩子身上。她可能是只是限於語言,表達能力上還沒法真正去和你溝通,而非總是給自己的行為找借口
其二,很遺憾,我真不覺得當下國內有什麼好的書籍能夠對症下藥。特別是各路門派五花八門,還有的沒有真正實戰就敢去蒙家長,有如毒奶,看了不如不看
其三,我在幼兒園和早教系統都呆過,其實我挺理解您說的老師的「不妥」做法。有時對行為很調皮的孩子,不採取點輕微「嚇唬」的技巧,是很難管理的,只不過恰巧這種方法不適用於您的孩子。建議您放下成見,去嘗試和老師溝通下 您的想法,您孩子的情況。記住,老師是除了您之外現階段孩子非常尊重的權威,有時讓權威對話孩子,比您甚至更有效。這也是我之前反覆和很多家長講的家庭-學校-個體的配合

祝您成功

以上


首先,作為同齡孩子媽媽,我認為當務之急不是論斷你的孩子性格好不好,要不要改,而是,馬上改正你自己的認知。

你感覺到事情的緊急了嗎?你的女兒就要對你關上心門了,不再信任你了,不會再告訴你她的事。

為什麼呢?因為你不理解她,甚至否定了她的感受,還讓她按照你塑造的形象成長,與她自己的內心驅動力相悖,她不願屈從於你了。

首先,該事件對孩子造成了困擾,孩子告訴了你,你第一件事應該是認同她不安的情緒,試圖描述她的感受出來,爭取你與她的同理心,讓她感覺你是和她一個世界的,是可靠的。

首先,你應該說:老師下命令讓你感到著急和不安了嗎?
換作是媽媽的領導命令我說:下班前交報告,不然不許回家,扣發一個月工資!儘管我也知道他是嚇唬我的,我也會不安的,也會著急的。

然後再說,老師的命令雖然很有威力,但是我們可以學著辨認命令的重要程度是不是要完全執行。

而你,三番五次強調老師的命令是開玩笑,孩子不是傻子,她十分敏感,完全明白老師的話不是開玩笑,而你明顯曲解了事實,從這裡開始,丟失了孩子的信任。

就像「」打針一點也不疼「」這種謊話,越說效果越糟糕一樣。

我覺得題主還是要看一看你列舉的那些幼兒教育普適書籍,雖然你覺得你的孩子是懦弱,是有問題的,你的教育是沒問題的。
然而,我覺得,你的孩子是正常的孩子,而且是個很好的孩子,是你的教育思想有偏差,還是多讀讀書吧!

沒有了。
首先又首先,首當其衝的問題我說的差不多了。其他我就不說了。

我是認為你的孩子是個內向、敏感、善良、有情商的好孩子,和我女兒很像。你若非要說她膽小懦弱,要改造她的性格,那我也愛莫能助,請教專家吧。我不是心理專家,只是個普通的媽媽。

希望每個媽媽能找到澆灌自己的小花朵的合適的方法。


根據你的描述,這家幼兒園似乎質量不佳。老師對班級的管理比較混亂(可能是師生比太低),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建議你和校方溝通一下,去孩子班上旁聽一天。不行就轉學吧。
再來說說孩子,我對這樣性格的孩子一般採取不責怪、不鼓勵的策略。不責怪是指孩子犯錯誤時不責怪,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心理比較脆弱敏感,尤其對別人的負面評價十分在意。所以他們犯錯誤時我會採取安撫和鼓勵改正結合的方式來處理。所謂的不鼓勵,就是不鼓勵孩子太過順從,盡量提供機會給孩子進行自我選擇、表達自我需求。
最後再說說家長。題主這類家長是我最怕碰到的。這類家長很少和老師溝通,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會採取私下裡教孩子一些奇怪的社交方式或者挑撥孩子和同學老師的關係來進行所謂的「教孩子自我保護」。這類家長看似理智,其實控制欲極強。他們希望孩子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發展,完全不在意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和階段性發展特徵。比如題主這位媽媽,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為什麼不第一時間去和校方溝通反而來知乎找人推薦育兒指南?典型的捨近求遠。你覺得孩子性格有缺陷,為什麼不帶孩子去做心理輔導和評估?這個問題下面已經出現了各種牛鬼蛇神,甚至有人把女德都搬出來了。我真是為了這個孩子捏一把汗啊。


謝邀,仔細看了題主的描述,字裡行間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位強勢的媽媽或者爸爸,孩子膽小怕生,甚至有些懦弱跟自己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心智教育里把您孩子的表現可以說是社交能力,自信心的缺失,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從什麼都不懂到逐漸走向社會,開始上幼兒園的前幾年都是跟家人一起生活,所有的行為習慣都是由於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如果家長在哪些方面沒做好,那麼孩子就會展現出來,比如說孩子膽小,是不是家長經常會恐嚇孩子,嚇孩子,或者責罵孩子?等等這些讓寶寶幼小的心靈越來越不自信,另外家長管的過寬,什麼都替孩子包辦,哪怕是吃零食,玩玩具都要聽家長的。寶貝完全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長此以往孩子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不願意和家長溝通,所以真誠的給予孩子自我空間,尊重孩子的意見,我想是我給題主的建議!至於幼兒園老師的做法我不想過多的評論,只想說,要想自己的孩子不被別人欺負或者是跟別的孩子一樣,首先找找自身的原因,我們家孩子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因為我沒能了解題主的家庭教育情況,所以就文字上的理解回答了問題,如果題主想跟我進一步溝通,可以私信我詳細溝通!


我女兒不到兩歲,看到你的提問,感同身受。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擔心她在社會上吃虧、擔心她心理不健康、擔心沒有建立她對你的信任。這一切心態,真的是每個媽媽都會有的。

接下來是一己之言,不一定對,希望對你有幫助。

她為什麼一直謙讓?可能是覺得自己是不被重視的。

你教育她之後,她說:我不敢讓你知道了。說明在她心裡,早已埋下了有些事「最好不要讓媽媽知道」的種子。

我相信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會發生在我女兒身上,因為在家裡她要的東西、要做的事,只要不是很危險或者我沒空看著,我都會允許她做、甚至幫助她做。比如爬到窗台上玩,在她爺爺奶奶看來是絕對不可以的,我就會幫助她爬上去。比如她拉褲子了,她奶奶就批評她、說她不聽話,我就會輕輕抱住她幫她收拾,還和她開玩笑。她也不會怕人,因為我不會強迫她討好別人,她的善意釋放出去一般都會得到回應,不愛說話的時候我也不會強迫她跟人打招呼。

你心疼她憋尿傷身體,這說明你是真的愛孩子,但卻不一定認真思考過孩子需要什麼。如果她給你講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受傷」心理,那麼只是她對你的一次傾訴,你放在心裡就好,有些事真的不適合給孩子說的太明白、她也理解不了。

我女兒還不到兩歲,但前一段的虐童風波讓我提前思考了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假如你女兒上廁所這件事發生在我女兒身上,我會在確認孩子的身體和情緒沒有受到傷害後,聯繫老師:「寶寶中午上廁所沒上好就讓給別的孩子了,她太內向也不好意思說,這次還好,下次萬一尿床了怕會給老師添麻煩。」老師會怎麼做?多多觀察。如果老師有改進,就鼓勵你她,送個小禮物,發個紅包都可以,如果繼續威脅孩子,就搜集證據好好談談、甚至投訴她。

我的育兒理念是:做好護航者和引導者,給孩子發揮的空間。比如她摔倒了、受傷了、甚至被人打了,你首先要做的是觀察她的反應。有一次我女兒被別的孩子故意推到了,我第一反應是拉開了推她的孩子,然後看她呆了一會就恢復了正常樂呵呵的表情,我就忍住怒氣沒對推她的孩子做(說)什麼,因為既然在孩子看來這是一件小事,那就不要把小事「變大」。如果她的表現是被欺負了,很害怕,我就會當著她的面斥責那個孩子,讓她消除對「欺負」者的害怕之心。

相反,即使只是一片樹葉,讓孩子覺得害怕了,我也不會說:只是一件小事,你怕什麼啊不用怕。我會抱住她、捏起樹葉、翻來覆去給她講、讓她摸摸試試、給樹葉說再見。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小女孩,可能自己沒有被溫柔以待,但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女兒溫柔以待。

希望每個孩子都像珍寶一樣被認真呵護。


特別感謝大家的支持,很感動,因為這一行,很多事情都不是說出來而是默默做出來的,所以能得到認可特別激動!


看了這個答案,發現跟我們班一個孩子好相似,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她媽媽選擇找我這個老師來溝通,她的孩子從開學就沒有說過一句話,但是做事很認真很聽話。
是我主動找的她媽媽,問了她在家的情況,她在家會說話,有個姐姐,會玩的很好,但是在幼兒園就一點話都不說,也不愛跟小朋友玩,別人搶她的東西她就讓,發生事情直到哭了才被老師知曉。
後來,我嘗試各種方法,從溫柔的慢慢詢問再到極端的威脅我都試過,然後我發現她有一點社交恐懼,於是我什麼事情都把她放在前面,不管是做操,還是上課,我把她放在我接近的地方,每天給她擦嘴整理衣服的時候都跟她聊天,一個月以後,她跟我說了第一句話,我很驚喜,她現在還是很膽小,不敢說話,但是我發現她上課會長大嘴巴,以前是只能張開一點的,她的沒一點變化我都會告訴她媽媽。
我說這個,也是跟你分享一下,我知道作為家長孩子有這樣的情況肯定很憂心,但是家園聯繫真的很重要,除了你就是老師陪她最長時間,她既然這麼相信老師的話為什麼不從老師那入手呢?
從孩子來看,說起來很恐怖,作為家長理解起來也覺得老師做的不對,就是我看來也會這麼認為,但是會不會入了先入為主的坑?為什麼不找老師好好了解一下呢?
如果真的是這個老師素養有問題,早點換幼兒園才是最治本的辦法!
希望可以幫到你!


你首先應該誇她有禮貌,懂得禮讓他人。


從小就教人家要乖要聽話要謙讓不能打人。被欺負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么?
騰出半個小時好好想想到底要教孩子什麼好嗎?用戰術上的勤奮是無法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的。。少點跟風多點思考,人家說愛吃甜食會蛀牙,愛看電視會近視你就限制吃糖看電視,有沒有騰出五分鐘百度一下蛀牙和近視的原理?
求教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又想偷懶?我兒子小學一年級情商相比較高,走哪兒都沒人欺負,唯一一次對方是個傻點的孩子手賤對誰都那樣,我在家長群里直接爆出來,對方爸媽差點被大家懟死。。題主適用嗎?


看完這個問題,覺得孩子有點討好型人格,並不是真的大度,禮讓,而是不敢表達自己。如果任之發展,孩子的自信心會越來越低。孩子對陌生人的靦腆甚至恐懼的表現到最後孩子說,我以後不想讓你知道這些事了,證明孩子對人是不信任的,甚至媽媽,安全感很差。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回憶下,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是誰在帶孩子?帶孩子的時候以怎樣的方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養育者改變了,孩子自然會改變。但三歲以前是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甚至會影響一生,需要養育者付出更多的耐心。

其次,媽媽也不要過度焦慮,在生活中多鼓勵,盡量少對自己和孩子心理暗示你的擔心。

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孩子的對人,對父母或者其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因為不了解孩子三歲前的生活經歷,只能說這麼多了。

我也是一個女孩的媽媽,也更因為孩子是女孩,充滿了心疼和愛,女孩在以後的生活中,特別是感情上,都希望她是有幸福的能力的,而這一切來源於她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我來推薦一本最實用的書吧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題目已經一目了然了,但其非常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藏著深刻的「道」,無條件的愛要首先給自己,才能給的了孩子。
做家長不容易,我們加油吧。


看到你說的,我特別心疼你女兒,彷彿看到了我小時候

從我個人經歷來說,小朋友應該是比較害怕被長輩否定,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做一個被長輩喜歡的孩子,小朋友膽小,內向,只能依靠聽話來博得家長喜愛

受了欺負,不敢告訴家長,害怕家長反而把自己罵一頓,也害怕家長把別的小朋友訓一頓,然後自己會受到這個小朋友更加嚴重的欺負

說著說著感覺自己眼淚都要出來了,如果當時,我的父母能給我多一點關心,多一點保護

而不是在各種親戚朋友面前說,我們家孩子特別聽話,特別內向,特別文靜,讓我內心對自己有一種條條框框,我就是這麼一個聽話,內向,文靜的人,強迫自己要做到這些

不過現在的我,長大啦,遇到不喜歡的人和事,能勇敢的說出來,懟回去,畢竟一直忍讓,受欺負,要爆發啦~

希望您能帶小朋友多一點健康的,發泄情緒的活動,也要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讓她知道爸爸媽媽不會因為你受欺負而批評你,而是會幫助你,

也不要很強迫性的讓她做出反擊,她可能一下子不敢去反抗,先教會她躲避這些不公正吧,比如玩具可以共享,不需要她讓給別人

祝福她健康成長!


我想需要最先解決的問題不是如何調節你跟自己女兒的關係,首先是幼兒園的問題。
您說的這些情況里最重要的就是女兒受欺負+老師不作為。我很難想像一個4歲的孩子身上出現滲血的現象之後老師會不跟家長溝通。而且,您女兒在受欺負之後很可能告訴過老師,而老師的處理方法一定是不作為。這極有可能是導致您女兒不願意跟您傾訴的原因。
幼兒教育是一個種種子的過程,所有孩子都是完美無暇的種子,但是在植物幼苗生長的過程中,澆水施肥捉蟲剪枝都是必要的。但是,首先需要一片乾淨的土地來播種。
我建議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換一家幼兒園,換一個更負責任的老師。


道理好多人已經說很透了,我說點短的。
我小學時候,已經脫褲子蹲那了,同學來了直接走到蹲坑後面把我拱走,不是針對我,只是為了好玩欺負人,而我是最佳包子。
所以我女兒是包子我一點不奇怪,言傳沒有用,都看身教的。
幼兒園老師讓你閨女不爽了,你有沒有去找她打架?沒有的話,令嬡從哪學那些維護自己的手段呢?幼兒園老師沒愛,你給自己找了各種理由忍了,令嬡是不是全學了?百般勸自己然後憋著尿睡了?


關於以後不溝通的問題,是操控不是共情的問題,其實是源於您自己言傳與身教本身就不在一條線上啊


以上這些也是我想跟自己說的話,嗯,自勉。


題主女兒真的是一個小天使(比心)
首先,比起直接給出解決方法,不如分析一下你女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1 有人向題主女兒提出要求她就會滿足對方(給予自己的所有物)這裡有兩個重要的分歧,題主必須弄明白女兒這麼做是出於對對方的畏懼還是出於謙讓or對對方過度的友好
結合題主所說的幼兒園的事情,我認為應該是出於謙讓與過度友好
這是一種類似於哪怕損己也要利人的心態,可以說是很小天使了。更重要的是在題主女兒的思想里這種行為是正確的,不過分的說這就是題主女兒現在的三觀。如果題主對於這些事情的反應是直接否定的話,那麼孩子就很難與題主產生信任感。
2 被欺負的問題
說實話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是在欺負人就是在被欺負,重點在於被欺負了不和家長講。
這個和上一個問題是因果關係,是孩子對你沒有足夠的信任感或者安全感
3 題主花大篇幅講的幼兒園的事情
這裡分三點
第一,女兒為什麼要讓
這個和第一點有關,題主女兒現在的觀點是將他人幸福擺在自我需求之上的。
」別人有需求,既然說出來了,那就一定比我急,我還沒有到這麼急的地步,所以先讓別人吧」
這是一個很善良很懂事的孩子,我不認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這個觀點有什麼不妥,真的是很棒
第二,為什麼不接著完成如廁
這裡要提到老師在女兒心裡的地位了
這個年齡段,老師和家長就是孩子心中的兩大權威,特別是老師,權威感是大於家長的。
女兒這麼做,一是出於對教師權威的本能敬重,二是老師直接宣布了規則和懲戒——十秒內完成上廁所的動作,不然就要扣下來。另外一方面也是對規則的一種尊重和對懲罰的畏懼(哎嘛越寫越覺得這孩子好可愛)
第三 女兒為什麼拒絕和題主的交流
先看看題主的反應
1.老師和你開玩笑的,2.老師不敢扣留你
這個有答主講了,破壞了老師的權威性。這裡再補一條,孩子看到自己忍受不適維護的規則在題主看來是一個玩笑。嗯。。。這打擊有點大了
其次,孩子這麼做是出於善意,其實說出來是希望肯定的。而題主似乎並沒有表露出理解。有誰會願意和一個不理解自己的人交流呢
從題目來看題主很愛自己的女兒,教育的大方向也沒有錯,只是措辭和方法有些不當
第一,善於交流不是拉著孩子上街看到個認識的讓孩子喊人就能練出來的,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第二,不要直接否定,包括提出和女兒行為相反的意見


問題分析就到這裡吧,先去做實驗了,回來再寫解決方案

實驗回來居然有了一個贊,開心,謝贊,繼續


現在我們來看看解決方案
首先針對題主女兒的態度,題主女兒是一個很對他人善良的人,哪怕這個善良是對於自己的殘忍,那麼題主就要讓自己成為女兒施以善意的人。
題主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認或者是表揚女兒的這種態度,然後在這個大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訴求,最後表達一下如果女兒這麼做or不這麼做的話自己的感受。這麼做同時也可以給孩子一種自己被理解的感覺
第二,來看女兒拒絕溝通
拒絕溝通的根本原因在於不信任,題主可以現在開始慢慢培養信任感,我提出的基本上是關於怎麼鼓勵女兒交流。
交流的前提是表達,題主必須先讓女兒明白表達自己的訴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另外千萬不要在女兒剛剛表達訴求的時候就否定她的訴求。
其次,從小事裡面誘導女兒表達訴求,比如現在天天困擾著我的問題——「」早飯吃什麼 午飯吃什麼 晚飯吃什麼「」不過要堅持。
再次,鼓勵女兒在他人對齊提出訴求時嘗試著去交涉,但是不要試圖撼動女兒的三觀


以下是結合示例:
xx,你今天幫助了一位同學,媽媽很為你驕傲,不過,廁所上到一半就憋著這麼久很難過的,xx難過媽媽也會很難過的。其實那個同學急,xx應該也是很急的吧,那麼下次如果那個同學再讓你讓的時候,xx能不能告訴那個同學自己也很急,而且快好了呢(微笑臉)


姑且從需根解分析了一遍問題,╮(︶﹏︶)╭手機碼字路過的賞個讚唄


家長在遇到事情時採取的也是隱忍的方式(提問中已經列出數條不會去找老師溝通的理由),孩子只是習得了與家長同樣的模式啊。


推薦閱讀:

13歲少女殺同學,還碎屍,你們看到了什麼?
如何讓自己不再兩天減肥三天暴食?
感覺班上有個同學像是得了精神病,我該怎麼辦?
孩子(6歲)去過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家玩以後,一直說我們家太破,我該如何扭轉孩子的這種心態?
從小被人否定、嘲諷和打擊,長大會成什麼樣?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心理健康 | 心理輔導 | 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