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初學該從哪入門呢?


1、初學國畫的必需用品


首先,畫畫的工具材料。其實很多網站和書本都有介紹,國畫的工具材料較多,但對初學的朋友來講,只要準備一些必須的就行了。買什麼工具材料就要看你先確定學什麼,工筆的工具和寫意的工具材料是有區別的,主要體現在筆和紙張上。

(1)工筆首先要選1、2支左右的勾線筆(一般為硬毫),要求有筆鋒、有彈性,比較細。比如一般店裡的衣紋筆、葉筋筆之類的,以能畫出流暢而細勻的線條為好。其次工筆還需要2、3支暈染用的筆,買一般的白雲筆(兼毫)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用一些羊毫筆,如果需要大面積的暈染可以準備一支底紋筆!紙張工筆以熟宣為主。

(2)寫意畫的毛筆相對要求並不嚴,勾線筆可選長鋒的,比工筆用的要粗,根據習慣可選羊毫和狼毫都可以,一般初學的選硬毫為好,比較容易把握;其他可備3支左右大小不一樣的筆用來點寫暈染,以兼毫和羊毫為宜。紙張寫意以生宣為好!

(3)不管工筆還是寫意,選筆的時候都要把握「尖、齊、圓、鍵」的原則。「尖」就是要有筆鋒;「齊」就是筆鋒的毛打開後看起來比較平齊,不會參差不齊;「圓」就是筆鋒聚攏後比較圓潤,「健」就是筆鋒要有彈性,不能軟弱無力。其中的「尖」和「齊」尤其重要。當然,還有一條就是筆桿要直,不要彎曲。

(4),還要準備:國畫教材、國畫顔料、調色磐,墨、宣紙、氈墊(舊毯子也可)、筆記本,鉛筆.


2、必須練好基本功

書畫中的基本功較多,但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畫交叉線和圓線.

為什麼要畫交叉線、圓線和波浪線?中國畫的基本筆法就是線條,線條造型捨棄了光源、明暗和體面,重在表現物象的形狀和結構關係,並通過這些表象去表現物象的本質特徵,這就是通常所說國畫的「以線立骨」。中國畫中的「骨」,乃是支撐藝術形象,使之富有精、氣、神的本質表現。單純以線立骨的骨架而言,即是指線的運用要強調線的表現力,利用線的長短、粗細、轉折、頓挫、輕重、疾徐、剛柔、強弱、濃淡、光毛等變化去表現物象的神態、形體、質感、動勢、節奏、空間等等造型因素的各個方面。使線融於形象之中,才能完成富有個性的造型形式的營造。這是以線立骨最基本的具體體現。

3、「臨摹入手」是必經之路。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國粹之一,經過數千年歷史的熔治,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表現形式。它經古往今來無數畫家師法造化,並以自我的審美理想意趣加以熔鑄而成。這為中國民族所特有,因而具有鮮明強烈的民族色彩。如線描中的高古遊絲描、釘頭鼠尾描、鐵線描等,是最初為了表現不同質地的衣著、花鳥等,經過畫家長期的潛心體察、琢磨,或從表現其他對象獲得啟發借鑒而形成的一些表現手段,是以客觀對象為依據的主觀創造。其本身已具審美價值,不因時空關係而獨立存在。它便於人們應用這些程式進行藝術的再創造,由於人有性格、趣味、修養的差別,應用時便出現千差萬別,不盡相同。又有人不滿足現成的程式,並加以變化創造,於是又出現各種新的表現程式。如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並為人們所確認,那麼老的程式被取而代之,成為歷史的陳跡,而新的程式又將為以後的人們接受或改變創造。因此,程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的中國繪畫正是如此不斷地交替往複向前發展著。只要是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觀點、審美標準,通俗的講就是大家認為好看漂亮的作品,就能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保存流傳下來,這就是國畫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客觀規律。

我們講繪畫有式的表現方法,即表現某個畫材,應當這樣畫而不應當那樣畫,這是前人為我們提供寶貴的作畫經驗,也是藝術的結晶,為我們學習繪畫帶來借鑒之便。有借鑒與無借鑒的藝術品,就有高雅粗俗的區別。所以,學習掌握傳統繪畫的表現程式,就成為入中國畫之門的「敲門磚」了。對於一個真心喜歡國畫的初學者來說,有效的捷徑當推「臨摹入手」。古往今來,所有的國畫大師均是從「臨摹入手」,才得以成為一代大師的。

臨摹是初學畫者入門的主要途徑,特別是對名家名作的臨摹。學畫者通過臨摹可以學會和掌握藝術特色特點與技巧。臨摹名家作品,要先觀察作品的表現手法和藝術技巧,耐心揣摩作品的運筆方式,掌握作品的事物表現形態,認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氣質。

4、選擇臨摹范畫十分重要

「臨摹入手」就必須要有樣畫,有條件的初學者能直接對照老師的真跡揣摩臨寫最為理想,但沒有條件的用複製品或印刷品也是可以的。總之要選擇藝術水平較高,有臨摹價值的古今作品,用以學習掌握傳統筆墨技巧,體察古人今人的用心。但對待臨摹不能抱實用主義態度,一般從臨摹到掌握及至應用,都有一定的距離,不可能有現成的拿來套用。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臨摹一個完整的作品,難在上色階段,最少要畫一百張以上,才能真正基本初步掌握臨摹技巧。

面對一件臨摹範本,首先要認真進行讀畫。分析一下範本的技法特點,是屬於蒼勁剛健一路還是圓潤渾厚一路,找出其筆墨有哪些規律,進而研究臨本的布局以及程式因素,做到心中有數,閉目如在眼前。具體作畫時,不可看一眼畫一筆,因水墨寫意畫筆勢連貫,雖筆斷而氣連,拘泥每筆皆與臨本吻合,必定斤斤以形似,而忽視領略臨本作者如何冶心情流動與筆墨生髮寄興對象於一爐的精神所在。就是工筆畫也一樣,特別是一些必須一氣呵成的筆劃,如花的葉片、鳥的形線,都必須如行雲流水一樣的一筆畫出,不能有一點猶豫,更不能出現停頓.通過臨摹掌握一定的筆墨技法,僅僅依靠臨得象是解決不了的。關鍵在於入我心境,變成自己的東西。古人的治學精神是值得今人學習的,每看到一佳作,但不能拿回臨摹,身上又沒紙筆,無法面臨就只有用心默記,回到家後一一加以追摹,直至感到有所得而方休。只有反覆細心琢磨,不如我自為我,才能從臨摹中收到應有的效果。

什麼是讀畫?就是先要認真仔細觀察范畫,看這張畫的整體構圖是什麼?畫中的主體和背襯各用的是什麼筆法?畫中主要用了哪幾種顏色?如要對臨應當從哪個部位畫?等等.下來就要先給作品定位,就是找出主體部分,確定在畫中的位置。然後看是用的什麼筆法,各種筆法之間是如何連接的。最後看有幾種顏色,各顏色之間是用什麼顏色過渡的,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渡色。

5、線條是中國畫的根本

唐代張彥遠說:"夫物象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張彥遠在此強調了用筆與立意造型的關係。立意須造型、造型須用筆,用筆便成了中國畫基礎的基礎。

1.筆與線

  中國畫的用筆實即用線,線是中國畫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線在形體的塑造中絕不是一種對輪廓線的描摹,還能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量感和動感。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一詞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之一 --用墨

  用墨,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歷來的畫家都講究用墨,大寫意畫的崛起和生宣的普遍應用,用墨與用筆便成為中國畫的基本特色。

  中國畫的用墨,主要是運用墨色變化的技巧。由於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便產生干、濕、濃、淡的變化

「畫是無聲的音樂」!就是指好的畫一筆一划就象一個一個動人的音符,組成美妙動人的質韻樂章。有質是對描繪的客觀對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備;有韻是指通過客觀對象以表達主觀的精神,即能傳神寫意。中國畫要求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畢生追求的世術境地。用筆有「三忌」,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中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所謂「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來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所謂「刻」,是說筆划過於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沒有生氣;所謂「結」,是指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美感。別外,還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

中畫書畫歷來就有「書畫同源」、「書法通於畫法」的理論。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書法,真、篆、草都練一點,才能掌據各種用筆的技巧。要克服筆病,一要增強腕力,做到「筆為我使」。二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三要在行筆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6、國畫的技巧

常有人對我說:老師,您真接給我們教一下畫畫的技巧。不可否認,做任何事情都有技巧。國畫技巧有二:第一就是多畫,正可謂「熟中生巧」!第二才是技巧理論。就是將教科書上的理論技巧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會畫;只要天天臨摹幾張樣畫,就是沒學過一句理論技巧也會畫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人為證。畫壇巨匠齊白石,幼年酷愛國畫,但因家貧,迫於生計,就以木匠為生,每晚臨物自畫。30歲時,隨師外出幹活,見到一客人家有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仔細翻閱之後,發現自己原先所畫用筆,多不合章法,故如獲至寶,遂借來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畫了半年之久,竟然臨出了16本《芥子園畫譜》。從此,他以所學畫的筆法和技巧為據來做木匠雕花木活,既能花樣出新,畫法又合規則,為其後來繪畫打下良好基礎。據說真到晚年,白石老人還念念不忘此事。

著名書畫大家李可染,是"李可染學派"創始人。一次,有名學生問他畫畫有什麼捷徑技巧,他說:我有一方圖章,叫做"廢畫三千",是我在畫壞了三千張畫後為自己刻的,就是要鼓勵自己不要怕畫壞,只有畫的多了才能摸索出畫的技巧。書上說的技巧,不親自去畫,是永遠也體會不到的.

古人云: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自己的深切體會是:國畫的真正技巧就在自己的多學多看多想多練多悟之中!


  國畫在古代無確定的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形成了獨特的筆法、構圖法、皴法等繪製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繪畫體系故也稱為傳統繪畫。

  初學國畫意識很重要!國畫有別於西方繪畫,如果走傳統的路子不建議上來就學素描,因為這個從一開始的認識上就有著千差萬別,素描是西方的繪畫基礎,西方的素描講究的是體積感、面與面的轉折畫的是人眼睛看到的立體透視關係,國畫則不然,國畫的重點是在線條,一張白紙、一盆清水、一個白碟、一支毛筆就可以畫出大千世界。

  初學國畫臨摹很重要!古人學國畫一般是從臨摹開始的,到了清朝《芥子園畫譜》成為學習國畫的必備教科書,「芥子園」是清初名士李漁的居宅別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畫家李流芳的課徒稿43幅,遂請嘉興籍畫家王概整理增編90幅,增至133幅,並附臨摹古人各式山水畫40幅,為初學者作楷範。為啥要臨摹?這個是因為國畫形成了固有的形象符號,初學者通過臨摹掌握了這套繪畫語言,變化組合就形成了新的畫面,古人也寫生,只是不會去抄寫大自然,當然到了近現代受到西方畫的影響,很多畫家也背上畫板到大自然去寫生,畫的是真山真水,一眼看去如照片,與國畫講究的已經相差甚遠。

  初學國畫多讀名畫很重要!名畫之所以流傳的下來,那是經理了時間的考驗的,多看名畫從中讀取古人的信息,看古人如何解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這六個方面的問題,對於初學者後邊的創作,取法、格調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兒八經學國畫除了這些還有個比較重要的,就是找一位確實不錯的老師,這個老師會把他畢生總結的一些經驗技法的東西,通過言傳身教傳授給你,這個是比自學來的更快,來的更穩當的一種學習方式。


很多初學者找我問過這個問題,本人認為:如果有了一定的素描基礎,還是應該從臨摹芥子園畫傳開始。方法是把四尺的半生宣裁成六至八開。先學習畫樹木,山石,有了一定的基礎以的再臨摹梅蘭竹菊。每天大量的畫,出門的時候堅持拿速寫本,看到什麼值得畫的東西把它畫下來。能堅持三到五年,一定有所成績。至於筆墨韻味,則是在長年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非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是得不來的。


推薦閱讀:

「中國夢」系列宣傳畫是誰審批的?能代表中國大眾的審美嗎?
「元四家」指哪四個人?其繪畫特點有哪些?
中國畫,在什麼時候會出現讓歷史記住的名人。比如八大山人,林良等……國畫名家?
如何畫出這種筆觸不明顯的素描?
你畫過哪些繪畫作品值得分享?

TAG:美術 | 文化 | 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