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突是誰?
亦文亦物談山西古迹藝術:為什麼山西會有那麼多的狐突廟?跟兩點有關係
(感謝邀請,本文約950字,閱讀需用時4分鐘)
狐突廟可不是狐仙廟,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山西確實在各地建有數量不菲的狐神廟,說來奇怪,供奉的這神靈外省倒也見不到,他就是狐突大夫。
狐突,春秋時晉國大臣(地道的山西人),他的女兒嫁給了晉獻公,生下兒子名為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驪姬之亂,狐突的兩個兒子偕同重耳逃亡在外,狐突的重外甥晉懷公上台之後,害怕叔叔回國奪位,強令群臣有追隨在外者,一律回國。狐突大義凜然,堅持「忠臣不侍二主」的信條,闔家五十多口被誅滅。
狐突,生長於晉南,但他祖籍是大戎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交城縣,祖墳在交城的馬鞍山,後改稱狐爺山。狐突被殺後,晉文公非常哀痛,復國後厚葬了他,將之安靈在交城,後來,傳言狐突神主雨水、冰雹,雁門關北、太原府、汾州府三地幾乎無縣不祭祀,蔚為壯觀。
狐突神為什麼會十分流行就非常明白了:
其一,是其忠勇的個性,歷代的皇帝十分敬仰,准予建祠供奉;第二,在於他與俗世間的龍王爺合二為一,稱為水神、雨神,民間推崇。
狐突正式被立廟奉祀應該是唐代,在交城馬鞍山附近,原廟已毀;北宋宋徽宗大觀二年,朝廷正式對狐神廟冊封「賜額」(相當於官方頒發的建寺名額),當時賜名為「忠惠利應侯」。
古代朝廷賜封號極為講究,不肯稍錯,那麼何為「忠惠」呢?據《逸周書 謚法》的典範:危身奉上者為「忠」,柔質慈民、愛民好與者為「惠」,前面說的是狐突的事迹,後面講的是他對民間百姓的貢獻,可謂實至名歸。
金元時期,山西為「敵占區」,朝廷繼承了北宋政策,並無大的更改,山西建於此時的狐突廟約有七八座。明清時,狐突信仰在山西達到最高潮,甚至連政府官員也參與主持祭祀大典。
這事說來也奇怪,在明代,曾經大規模的要求民間毀掉那些並未納入國家禮制的「淫祠」,嚴禁民間信仰泛濫。但是狐突卻恰好符合,洪武年間詔書中提到的「其不在祀典,而嘗有功德於民事迹昭著者,其祠宇禁人撤毀」。
當然,隨著近現代的來臨,不少老傳統已經逐漸消失,許多狐突廟也日漸荒廢,已經不復當年光景,其塵封的舊事也再無人提起,正是「苔封松徑少,僧寂鳥聲遲」。
關注【亦文亦物】,自駕實地考察,看更多山西的頂級國寶文物、古迹藝術
狐突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晉國大夫,出侍晉武公。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的姥爺,重耳的老爸晉獻公詭諸,曾娶了孤突的兩個女兒,大女狐季姬、二女兒小戎子。狐季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
公元655年,因晉獻公後來娶了個小三驪姬,驪姬十分漂亮,又風情萬種,特別討晉獻公詭諸的歡心,於是獻公欲立和驪姬的兒子為太子,也就是想廢長立幼。這樣以來,晉國亂了套了。沒辦法,公子重耳選擇了出逃,讓重耳始料不及的是,這一逃就是19年之久。當時和公子重耳一起出逃的有孤突的兩個兒子,也就是重耳的大舅狐偃和小舅狐毛二人,伴隨重耳先後周遊翟、齊、魯、宋、鄭、楚,秦等國。
這次史稱「驪姬之亂」,直接造成了太子申生被殺,狐突的兩個外孫,狐季姬生的重耳,小戎子生的夷吾都出逃在外。當宮亂平息,夷吾在齊國和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即位,史稱晉惠公,他在位14年。
晉惠公死後,子圉被立,史稱晉懷公。他即位以後,根基不穩,對他威脅最大的正是在各國有良好聲譽的重耳,當時依然流亡在外。為了削弱重耳的力量,晉懷公就下命說跟隨重耳的人必須回國報到,若不回來,則誅其全家。跟隨重耳的有十九人,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最著名的是與寒食節有密切關係的介子推,可在當時,狐突的兩個兒子狐偃和狐毛恐怕要更重要一點,他們是重耳以後回國執政乃至春秋爭霸最重要最得力的助手。
命令到了狐突處,狐突卻不肯聽命。他說,古往今來,兒子出仕,父親一定要告訴他忠誠。我的兒子跟著重耳已經許多年了,如果現在叫他回來,這和我原來說他的可不一樣了。我不能教子以二心事君。你要逞淫刑殺人,我聽命就是。於是晉懷公將曾外祖父狐突殺害了。
狐突被殺第二年,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即位,是為晉文公。他感念姥爺狐突的忠誠,厚葬其於封邑馬鞍山,且立祠祀之。
隨著時代的推移,各個朝代都對孤突進行了加封。直至到了宋朝,高宗趙構封狐突為護國利應侯——估計狐突在此時完成了從忠臣到神靈華麗麗的轉變。
直到現在,山西某些地方,天旱的時候,從井中打水,並禱告於神,就會下雨——這很有可能就是狐突轉變為雨神的由來。
後來慢慢神話他能興雲布雨。因狐突教子「忠臣不事二主」,深得歷代統治者推崇,且被神化。後人為了紀念狐突,建廟祭祀。現在最大的狐突廟位於清徐縣城西南八華里的西馬峪村北。始建於宋宣和五年(1123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作過修葺,並彩飾武士侍女及狐突夫妻坐像。在山西的許多地方,供奉孤突的廟很多,並且香火不斷。
(撰文:秉燭讀春秋,歡迎點評加關注)
狐突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城西南八華里的西螞嶼村北始建於宋宣和五年,金元昌元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做過修葺,並彩飾狐突侍女和狐突夫妻坐像,明代又擴建了獻殿,清代進行了第二步擴建,佔地約2200平方千米,此為狐突殿。
狐突,亦曰伯行,伯氏,狐子,原姓姬,為春秋時晉國大夫,晉獻公22年,因獻公寵姬驪姬欲立其子為太子,宮亂迭起,重耳倉皇出逃狐突子狐毛,狐堰隨重耳周遊列國。獻公死後,晉國內訌加深,獻公諸子皆被殺,狐突子雖在外,但是卻護主,齊秦兩國護送夷吾回國,為晉惠公。晉惠公死後,立其子為懷公,懷公要求狐突召其子回宮,狐突拒不遵存,後被殺。次年,重耳回國,稱王,厚葬狐突與狐氏於境內的少陽山。
狐突教子「忠君不事二主」,深的歷代帝王推崇,且被神話,於是千百年來,交城縣內各處祭詞來祭拜他。狐突是誰,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屬國的官,早已經被歷史風吹雲散,但是他又何其偉大,精心教子,努力成才,他流傳百世便在與家教極嚴,並且調教出了兩個好兒子。這便是他流傳前年的原因
推薦閱讀:
※上聯:喜鵲報喜喜事到,如何對下聯?
※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為何北邙山卻沒有埋葬知名的帝王?
※賈璉為啥總喜歡地位低下的女人?
※有哪些水泥做的可以賣錢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