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好多人為趙括之流洗白?
首先聲明,我回答這個問題不是為了洗白趙括,趙括是對是錯,天公地道留給大家自己評說,我只不過是搬運一下歷史事實。
公元前263年,秦國出兵攻打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中的小弟弟,韓國就是一個受氣包,本身實力弱,身邊又站著一個龐然大物,隔三差五被揍一頓,但是這次不同尋常,秦國明顯有吃掉韓國的念頭。
秦昭王45年,也就是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上黨,那個時期的上黨不是今天的上黨,而是包括河北涉縣、晉中榆社、左權、長治、晉城東部等地區的大上黨,群山環抱,海拔高聳,是戰略要地,攻佔了上黨,意味著韓國即使不死也永世不能翻身,韓國死了,趙國失去門戶,將岌岌可危。
上黨郡守馮亭明知道此戰必敗,但就是不願意把上黨交給大仇人秦國,反而以上黨十七郡為誘餌,引誘趙國出兵。
只要你出兵,這十七個郡就是你的了!
趙孝成王欣然笑納,太史公認為趙王是「利令智昏」,這話我認為有些武斷,秦國和趙國本來就是敵人,不會因為你忍讓他就會安然無事,這塊肉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為什麼不吃。
與其說是馮亭利用了趙國,不如說雙方是互相利用!
但是在秦國看來,趙國擺明不給自己面子,我辛辛苦苦打獵,你卻跑來吃肉,那就連你一起打!
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王齕出兵佔領上黨,緊接著在長平與趙國大將廉頗開戰。廉頗是當世名將,縱橫江湖幾十年,對形式看的很透,他深知以現在趙國的實力是無法與秦國抗衡,硬碰硬可能會贏幾場,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輸,要想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只能寄希望於外界的變化,比如說哪天其他國家聯合起來收拾秦國,或者秦王忽然被一個雷劈死,都行。
所以廉頗的戰術很簡單:堅守不戰。
你要打只管打,打死我幾個哨兵,遊騎兵,無所謂,你對外宣傳大勝大勇都行,我就這麼地。搬個板凳等著你來打我。
如果廉頗有文采,真的可以寫本書,名字就叫「論持久戰」。
這一拖就是三年,三年,幾十萬大軍就是幾十萬青壯年勞動力,不但不能下地種田,還的吃還的喝還的穿衣服,從軍事的角度看,廉頗是對的,但是趙王拖不起,他要考慮軍事,還要考慮政治民生,所以他想速勝。
不能說誰對誰錯,大家立場不同,所以結論不同!
趙王拖不起,秦國也拖不起,秦國的綜合國力,軍事實力,後勤保障能力遠遠強於趙國,但是他也耗的很難受,幾十萬大軍動彈不得,何況還有其他國家虎視眈眈,國內時不時有旱災蝗災,並非高枕無憂。
秦王也想速勝。
於是乎秦國放出反間計,說秦國最怕的是趙括,於是乎,趙王將計就計,派出趙括!
趙王是不是中計我認為是有爭議的,但是前線久拖不決,大將不聽指揮,換人是改變形式的正常方法,既然指揮不動廉頗,那我就換個新人,聽話的新人,說不定可以捏沙成團,一戰成名天下知,既能打敗秦國,又能取代廉頗,何樂而不為!
一千年後,安祿山圍攻潼關,哥舒翰堅守不戰被李隆基訓斥,被迫出潼關與叛軍決戰,結果全軍覆沒,倉皇逃命的李隆基在馬嵬驛兵變中勒死楊貴妃,不知道他是非為當初的決定後悔!
廉頗不是哥舒翰,他選擇抗命,於是乎,他就被趙王解僱了。
趙王決定賭一把!籌碼就是名震趙國的新一代學院派將領:趙括!
但是這件事情受到了部分人的反對,主要力量有兩股,一股是趙括的老媽,不願意兒子上戰場,理由是趙括老爸趙奢認為趙括不行,熟讀兵法卻夸夸其談,貪財好物與士兵不能同甘共苦,所以不行。
一個是趙國名相藺相如,也認為趙括不行,理由與趙括老娘類似,趙括是個書獃子,不行。
這兩條理由也成為後世趙括形象定格的依據,紙上談兵就來自這,憑心而論,這兩條都不能成立,諸葛亮不也是熟讀兵書的書獃子,初出茅廬就火燒新野,人家怎麼就行,霍去病也在軍中吃小灶,不與士兵同甘共苦,人家怎麼也行。
人家都可以,憑什麼說趙括不行。何況趙括老娘的看法有部分可以理解為不願意兒子上前線冒險所以寧願詆毀他的能力。所以趙王選擇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認準了趙括!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典型的領導思維!
而趙括,作為將二代,軍事達人,青年才俊,當然希望可以得到這種大場面的機會。他欣然領命,寶劍駿馬,出征!
秦國聽到趙括出征的消息,也悄悄的派出一個人出征!他就是人間極品大殺器,春秋戰國第一神將武安君-白起。
不是不信任王齕,而是此戰必須勝利!
趙括當然不是白起的對手,換做廉頗也一樣輸,所以廉頗聰明的選擇了避戰,而趙括出發之前已經接到趙王指示:進攻,進攻,再進攻!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白起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在他的令旗下,秦軍猶如暗夜中的毒蛇,一口咬在趙軍的咽喉上,這個咽喉,就是趙括的糧草,四十萬大軍斷糧,主帥何往!
趙括戰無可戰,只能突圍,突圍中,趙括被射死!四十萬趙軍投降,白起一聲令下:活埋!
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殺降慘案就此誕生,而趙括,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代名詞,人們對他的嘲諷遠遠大於對白起血腥殺降的反思責問,當趙括被當做成語被嘲笑千年的時候,白起不聲不響踩著數十萬趙軍的屍骨成為春秋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將功成萬骨枯,在許多人眼裡,彷彿這場血案的主謀是趙括。
如果被活埋的不是四十萬趙軍,而是四萬,趙括不會這麼有名!
趙括水不水,與廉頗白起比,的確有點水!如果他有更好的運氣,如果他能保衛住糧草,如果他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
沒有那麼多如果,趙括只是一個棋子,過了河的卒子,無法回頭!
但是長平之戰的失利不能都把帳算在他頭上,從他被選中的那天起就知道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換一個人,只不過是換個成語,李括,王括,張括···都是錯!
趙括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於是承擔了所有的錯。
還原歷史不是為了洗白趙括,歷史是人寫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天的人不過是多了一些思考,更加設身處地的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問題,不在盲從於某一個人某一本書的說法,也許有一天又出現一些新的證據,進而衍生出新的觀點,但正因為我們不斷的質疑不斷的思考,才能更加接近事實的真相。
如果你喜歡歷史,歡迎評論歡迎點贊,歡迎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大家一起煮酒談史!
又見一個「洗白」,已經說不清見了多少個「洗白」了,有的人問的問題「為明朝洗白」「為清朝洗白」「為崇禎洗白」「為秦始皇洗白」「為隋煬帝洗白」,不知道哪裡冒出來這麼多洗白來?中國的歷史難道有這麼多需要「洗白」的地方嗎?
首先為歷史正名,中國歷史沒有有些人想像的那麼黑,更多的人並不是想故意將「黑的說成白的」,只是儘可能還原歷史的真實和真相。中國的歷史、華夏民族的歷史是流淌在每一個中華兒女身上的血液,需要的不是抹黑或者洗白需要的只是正視和尊重。尊重歷史就如同尊重自己的過去,正視跟客觀評價是尊重最起碼應該做到的。
趙括,我們習慣了「紙上談兵」,我們對趙括的看法被定格在了這「紙上談兵」四個字之上,誰也不知道司馬遷是否考究過真正的趙括到底是什麼樣的,或許「紙上談兵」只是他個人的經驗之談。
做個設想,假如讓你替代趙括你能保證打得贏秦軍打得過白起嗎?假如趙國領兵的不是趙括而是廉頗他能打得過白起嗎?有什麼辦法抵擋得住白起,能扛得住秦軍銳士?趙括失敗是因為「紙上談兵」,難道六國被秦國滅了也都是「紙上談兵」嗎?顯然不是,秦國能統一六國的主要原因絕不是因為個別人,同樣也不是不是因為六國缺少名將,後來白起不也死了嗎?為什麼秦國還能統一六國,難道是名將專門勝在秦國?如王翦、蒙恬、蒙毅、章邯等嗎?難道秦國就是天生勝出武將的地方?是歷史成就的名將而非某個人成就歷史。我們的歷史總是強化個人對歷史的影響而忽略了人民的重要性忽略了歷史的必然性。秦朝能勝是勝在了秦朝的國家實力、勝在了秦軍銳士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勝在了天時地利人和,最低層次的原因才是統兵武將的個人能力。
長平之戰中趙軍約損失軍隊40餘萬,而趙括指揮的趙軍也給秦軍造成了20多萬的損失,經此一役趙軍青壯勞力盡失,秦軍也損失嚴重,在東方諸國的干預下秦國也無實力一口吞下趙國,只得罷兵息戰。在長平之戰結束30年後,秦軍銳士才進一步東出殲滅六國統一天下。
趙括絕非泛泛之輩,也絕非「紙上談兵」這麼簡單,面對此時的秦軍銳士我估計換成戰國時代任何名將指揮趙軍都沒有可能戰勝秦軍,更差的甚至還有可能被一鼓作氣滅國。
應該反過來問,為什麼有些人在視文物的證據為無物,抱著司馬遷錯誤邏輯的大腿不放?趙括不叫洗白,那是恢複名譽!我在頭條號里對長平之戰有詳盡的分析,有根據《史記》逐句辯明邏輯關係,可行性推理的,也有根據當地發掘的十萬人坑的數據資料分析的。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被說了幾千年,思維早成定式,即便能證明是假的,一時半會兒也接受不了!
這裡我就不詳細說原因了,大致分析下。
形勢:上黨在韓國北方,白起打的是韓國中部,橫著由西向東打,公元前262年,把韓國打通關了,於是上黨就成了孤島,一個很大的孤島!馮亭把上黨獻給趙國,趙國必須接手,讓秦國拿到上黨,趙國隨時挨打!秦的終極目標是一統天下,得到上黨下一個要收拾的就是趙國。
趙國內部不團結:一派是藺相如和廉頗,打壓趙奢樂毅,另一派是平原君趙勝,扶持趙奢對抗廉頗藺相如,還有一些中間勢力,趙奢和廉頗是老戰友,結果趙奢是靠趙勝推薦,而不是廉頗!
簡單敘述:公元前262年,趙國按照藺相如的要求,錯誤地派廉頗駐守長平,廉頗的沒有膽量攻擊秦軍,錯過了最佳時機,公元前260年,廉頗丟失所有前線陣地,損失1校6尉,損失太大,被撤職處分。趙括領軍,先打敗王齕,再分割包圍白起聯軍,馮亭出賣趙軍獻故關百里石,趙括殲滅半數以上秦正規軍,4路突圍又拼掉十幾萬秦王增援的少年軍團!長平之戰趙軍亡20萬,秦軍亡50萬!白起殺投降的上黨軍民湊數,造成秦王誤判,錯誤發動邯鄲之戰,公元前257年,子楚逃回秦國,告知秦王真相,於是白起和副將司馬靳一起被賜死。
這個司馬靳是司馬遷先祖,藺相如的後人是司馬遷的外孫媳婦!
哦,是怎麼洗白的?
趙括:"紙上談兵"的主人公,為將者如若賦閑,紙上尚可談兵,但熟讀兵書卻缺乏戰場經驗的趙括帶給趙國的幾乎是毀滅性的災難。秦趙長平之戰,四十餘萬(另說二十萬)趙國士卒降秦,最終被秦軍坑殺。這直接導致趙國元氣大傷而一蹶不振,境內再無十六歲以上之男丁,自此趙國再也無力與秦國相抗衡。後世很多人將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歸咎於這位毫無戰場經驗的趙括!
不可否認,接替廉頗的趙軍主將趙括不懂戰場靈活變動的道理,剛愎自用,自恃書讀兵法,前敵冒進,直接導致戰役的最終失敗。但長平的慘敗,並不能完全歸咎於他!(這不是洗白,而是事實!)
1:原本長平之戰趙國的主將是老將廉頗,這位久戰沙場因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的老將在面對虎視眈眈的秦軍時也主張以守為攻,不可輕易主動出擊。再者,當時秦國赫赫有名的戰將白起,也令各國十分畏懼!
2:廉頗的固守令趙國疲憊不堪,趙孝成王急於求勝,中秦國之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於是趙王等人便想當然地認為虎父無犬子,就連趙括之母的勸諫也無法改變趙王的決定。
3:秦國主將本是王齕,後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善用兵,是趙括等將領 所無法企及的。加之,趙括更改廉頗原有的防禦部署等,白起針對趙括的弱點,採取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分割包圍、予以殲滅,最終獲勝。
4:長平之戰的起因源於一個字:貪。秦趙長平之戰的起因源於上黨之爭,趙孝成王四年秦攻上黨,上黨守將馮亭告趙王願再拜入趙。趙王大喜,召平陽君趙豹相商,趙豹以為不可。趙王又復召平原君趙勝,平原君雖為趙相,實能力平庸,目光短淺。趙勝不考慮後果地勸趙王接受上黨等城邑。後秦以傾國之力攻韓而趙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趙,趙遂有長平之禍、邯鄲之圍。
趙孝成王沒有聽從平陽君趙豹的建議,接受上黨惹怒秦國,後中離間之計,急於求勝且不顧藺相如、趙括之母等的勸阻,堅持用毫無作戰經驗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不善用兵、不懂變通,中白起之計,導致自身戰死沙場,長平之戰慘敗,趙國自此一蹶不振!
感謝邀請。我想歷史評說也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每一個人都有優秀的一面。
眾所周知,趙括因"紙上談兵"聞名於世,因長平之戰備受非議,足足被後人譏諷了兩千多年.難道趙括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其實,趙括並非完全是"紙上談兵"之輩
趙括(?--前260年)趙國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世襲馬服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一生征戰無數的趙奢無法將他駁倒,可見趙括應該是一軍事理論高手.
因為趙括深諳軍事,喜談兵學,門徒眾多,所以軍中將領皆稱趙括為馬服子,在那個時代,被稱為"子"的絕非是一般水準,僅此一點,我們就不能否定趙括在軍事上的出眾才華.
長平決戰,作為徹底墊底秦統一大業的一戰。其對秦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把這樣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戰敗之責全都歸結到趙括身上,也確實有點不合適。
具體那一戰的細節,以上幾位都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重複了。我這裡說一下這現象出現的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如何忠於歷史。歷史本身是沒有觀點也沒有屬性的,觀點和定性都是後人的。所以,如果要談論歷史,就必須從公正的、正常的角度去,而不能一開始就採用別人的觀點。我們來說說,什麼叫「洗白」。歷史人物本身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或者說有好的很多面和壞的很多面。不是六歲兒童童話里那樣簡單的說誰是壞人誰就完完全全壞,沒有一點好的地方。這完全不符合現實。因此,從歷史的觀點,沒有「洗白」這一說。看待每個歷史人物,都必須站在後世的角度和當事人生存時期的角度出發,也必須從宏觀大局和當事人的經歷這麼一個微觀的圈子出發。時間和空間的四個角度都經歷了,才能做到比較了解這個人。因此,舉個例子。從這四個角度講,秦檜為了一己之私壞了民族大義,又促進了中國統一,又對官場文化產生了負面影響,等等,總之,縱觀他一生所為,功小過大,所以他被定性為罪人。這不否認他的好。如果有人打算將他的惡行說成善舉,那麼這叫洗白。單純公正地說出他的好而不否認他的惡,這就不叫洗白。所以,你現在說秦檜是混蛋,沒人會覺得你不公正。這是他自己給自己定的性,這很公正。但是單純說趙括是庸才,這就不公正了。我們除了以上四個角度,還可以從邏輯的角度,這五個角度出發來看他。但是我就不細說了,只簡單說一下我的結論和原因。首先,「趙括是庸才」這個觀點是誰提的?趙奢?不不不,是「《史記》里的趙奢」而不是「歷史上的趙奢」。這二者的區別是,《史記》里的「趙奢」是司馬遷寫的一個角色,作者司馬遷想讓他說什麼,他就會說什麼。因此,司馬遷很可能借趙奢的名義說自己的觀點,這是假設一。假如,司馬遷是個正直人,是照實寫的,假設一不存在,那麼,司馬遷寫《史記》所依照的「實」是什麼?他的親身經歷?當然不是。是他父親留下的書籍資料以及他父親採集的別人的口述,還有司馬遷自己聽到的別人的口述。那麼,這些書籍的作者真的可信嗎?這些講故事的人真的可信嗎?他們說的就沒有可能僅僅是自己的觀點嗎?如果他們所說所寫的不是事實而是道聽途說加上自己的發揮,那麼《史記》依然是不實不可信的。這是假設二。拋棄以上兩個假設,我們假設《史記》是可信的,裡面每一個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那麼我們開始分析趙括應不應該被評價為庸才。第一,趙國成為春秋之後戰國時期僅存的七國之一,而且是一個大國,難道完全是憑運氣、別國的憐憫和他國的主動投誠?韓國代代國王和文武大臣都是傻子?這從邏輯上根本說不通。韓國君臣統治那麼大的國家,還要抵禦外敵,肯定需要智慧人士。就算不是天才,也絕對不會是庸才。既然不是庸才,他們會把國家的存亡交到一個庸才手上嗎?這從邏輯上也說不通,除非他們主動想敗給秦國成為秦國的一部分。事實當然不可能如此。也就是說,用趙括之前,他們最起碼會分析一個各種結果,包括趙括以前的言行舉止。就算韓國君臣再笨,十個人分析出一條結論,也能將此戰利弊分析得差不多了。肯定也是趙括之前的事迹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最終才會用他。一個反間計就能糊弄一國人,尤其還是七國混戰時期,那隻可能是在故事裡。你看看三國志,沒有哪個勢力是傻的,傻的勢力都活不過十章回就滅亡了,根本撐不到最後。因此,結論是,趙括的才能得到了一群最起碼是人才級別的君臣的認可,並且這份才能足以使他們下決心用他代替名將廉頗。邏輯上說完了,我們看看具體情況。七國之中,趙國的軍事實力是最有可能和秦國一較高下的。原因眾所周知。但是,打仗打的是什麼?是後勤!是經濟實力!是人!這三方面,趙國拿什麼和秦國耗?秦國得到了巴蜀,糧食不用愁,三年絕對耗得起。可是趙國呢?那是山區。耗一年,趙國就要饑荒。耗一年半,趙國就要人吃人了。廉頗想耗,可是趙國君臣知道,後勤,他們耗不起。經濟?秦國得到義渠,後方無憂,得到巴蜀,鹽鐵不愁,得到墨家,那就是得到了第八國。趙國呢?一個不小心,就被後方几國吞了!經濟不能獨立,糧食也要買,談什麼耗?人呢?就更不行了。秦國商鞅變法不用多說。人家十幾歲不成親就犯法,還一夫一妻,一身精力白天又不許發泄,因此年年大批後備兵源出生。趙國我就不說了。所以,廉頗的戰術結果就是等死。趙國君臣不是傻子,不會自殺。他們又不想滅亡。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秦國和平共處。但是,我們都知道,趙國是唯一一個軍事實力可以和秦國相提並論的國家。偏偏他又攔在秦國東出的路上。秦國又誓死東進。解決了他,剩下幾國都好辦。因此,這一戰不可避免。既然耗不起,這一戰又不得不戰,換成你,你怎麼辦?只能打,還得儘快打。不然,這幾十萬士兵萬一鬧個瘟疫,國家就完了。這個時候,趙括就是唯一的人選。理由?不好意思,沒有人清楚。《史記》上只提到他辯論兵法從來沒輸過。但是除此之外,他對戰過哪些人?有沒有實戰經驗?他憑什麼才能征服了所有人?《史記》沒說,我們都不知道。如果要說,那肯定又是幾千字。不然不可能讓一國君臣都信服。所以說,趙括是不是庸才?他的一生,我們只了解這一戰,憑此斷定他是庸才,肯定不公正。但是從邏輯上推理,他肯定不是。要不然,李牧等人之前都是傻的?趙國的軍事實力就靠兩個將軍支撐而沒有別的將才?別的將才都是傻的?因此,從邏輯上講,他的才能肯定足以代替廉頗。但是《史記》上沒有事例。重用趙括,是一次事關國運的豪賭。很不幸,對手悄然變成了白起。趙國賭輸了。但是,打仗不是大家都拿著刀上去見人就砍。戰爭是一種藝術。一場戰役包含許多小的戰場,每一次交鋒,如何行軍布陣,如何揣摩對方,如何進退,等等,都需要深思熟慮。那幾個月的鬥智斗勇,肯定不是像《史記》那個幾句話就能帶過的。一次失利,戰役就結束了。從邏輯上講,好歹趙括和白起走了幾百招,也不算差了。因此,公正的講,趙括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將領。後世憑《史記》幾句話就斷定他無能,是武斷。這就好像,你吃火鍋不喜歡吃蔬菜,吃了一口發現是蔬菜,就斷定這一鍋都是蔬菜,決定都倒掉。其實,這一鍋可能除了這一根蔬菜,剩下的都是肉。可惜,你已經沒有機會嘗第二口。所以,我們否認一個不公正的評價,並不是洗白,反而是讓歷史回歸真相。
秦趙之戰後世的評論很多,趙國國力不如秦國,策略不如秦國,趙國統帥趙括能力不如秦國統帥白起,這些都可以說是客觀原因。但我個人認為單純趙括本人的確是紙上談兵,因為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打殲滅戰非常困難,特別是野戰中打這種全殲的野戰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冷兵器時代軍隊的指揮特別是大兵團的指揮完全靠傳令兵,軍隊本身的機動能力非常有限,更何況秦趙之戰是以步兵為主,兵力調配信息傳達不可能做到多麼及時有效。所以古人的兵法里才有:五則圍之,十則攻之。這句話。意思就是包圍敵軍需要五倍於敵軍的兵力,圍殲敵軍需要十倍於敵軍的兵力,這樣才行動才最穩當。當然戰場變化千變萬化,兵書只是參考,但冷兵器時代現實中要全殲敵軍需要自身兵力遠在敵軍之上這點肯定沒問題的。從各方面資料來看當時趙國的兵力和秦國兵力數量差距不大,從戰鬥力來說秦國是虎狼之師,趙國也是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事改革的精銳之旅,秦國經濟實力後勤能力遠在趙國之上,趙國自己也算眾志成城,起碼內部沒有誰在戰場上搞叛亂,沒有誰不聽他趙括的指揮擅自行動。最後怎樣?趙軍全軍覆沒。你輸了可以認,就是廉頗多半也贏不了,可你輸得這樣慘就沒法洗了。你趙括手裡的牌怎麼看都不至於爛成這樣吧,最後在冷兵器野戰狀態下被人包了餃子,還是大兵團被全殲。好歹你趙括為趙國保留部分軍隊呀。看看冷兵器時代戰爭歷史,特別是冷兵器時代的步兵大兵團戰爭歷史,再大敗也無非是被人擊潰擊散,有幾個有他這樣連內褲都輸光的?說他紙上談兵沒有冤枉他
現在對趙括之流洗白是一種標新立異的心理,也是對之前主流歷史觀念的過分矯正。
我們中國人喜歡怎麼樣對人評價呢?非黑即白。是不是呢?
趙括紙上談兵,這應該是學生時代都學過的歷史知識了吧,他也不枉活了一輩子,千年之後留下來一句成語供人學習,這句話諷刺的就是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沒錯吧,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對人的評價客觀卻刻板,模板教育讓人產生了對事物標準答案的追求,好處是大家有一樣的歷史觀,價值觀,但卻讓人形成了非黑即白的評價框架。這趙括就是個反面人物。
模板教育還算是比較適合很小的孩子,畢竟理解能力有限。等孩子長大之後,思想逐步健全就應該全方位的去學習歷史,而不是堅持以前的片面思維,非黑即白。
的確,在這一點上,這是值得人警示的,但把他定型就不太合適了。畢竟紙上談兵也是學問,不下真功夫也沒的談。
每一個人都是複雜的,隨著時間的變化一個人也會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時間,一個人的的行為也是多種想法造成的。你看到了戚繼光抗倭,是民族英雄,但是你同時也應該看到他也是個貪污受賄的官員。你看到了蔡京是個大貪官,但也不能否認他對書法界的貢獻。
現在的洗白行為很多都是忽略一個人的一點而強調另一點,就比如最近風風火火的魏忠賢洗白,是的他或許能保證朝廷暫時的穩定,但也只是延續了腐朽的統治而已,長遠來看,又有什麼用呢。
希望大家在「洗白」的時候客觀對待,不要還是堅持非黑即白的人物判斷了。
趙括是被後世抹黑的!什麼紙上談兵那是後來的說法,要說談兵,趙國軍中很多人跟趙括學習兵法,被稱為「馬服子」,春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人被敬稱為「子」?論軍功,趙括隨父親趙奢打贏了也是在山地的閼與之戰,秦國遭遇了東擴幾十年來所未有的慘敗。趙括以心理戰的方式把秦軍搞得首鼠兩端,以為後路隨時會被包抄。長平之戰爆發時,身在趙國的樂毅和田單都向趙孝成王舉薦趙括,因為趙括有山地戰的資歷和軍功,廉頗連山地戰的經歷都沒有,當年閼與之戰廉頗表示沒信心,這才派趙奢去的。因為骨肉相殘的「沙丘宮變」,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對趙氏宗室提防嚴的很,趙惠文王寧可請讓燕國害怕的齊國名將田單取代平原君趙勝的相位對付燕國,把趙奢也雪藏了。趙括確實沒有單獨領兵的資歷,說有所欠缺也沒錯。趙括取代廉頗後,連秦軍自己都只有少數人知道戰神白起秘密到達上黨指揮長平之戰,秦昭襄王又再次動員,秦國把15歲的娃娃都派往長平增援了,掂量下趙括的分量,位列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可沒這個待遇。趙括失敗的原因,跟日後秦國滅楚時的楚國名將項燕很相似,項燕能把李信的20萬秦軍打敗,再碰上王翦的60萬秦軍就扛不住了,難道項燕也沒經驗,也缺乏實踐,也是紙上談兵?
馬未都先生有句話;「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其實關於長平之戰的史料,疑點頗多,最近古戰場的考古發現也證明了趙軍主力並不是全被坑殺的。緊接著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卻以秦的慘敗告終。事實上,面對主力盡失的趙國,秦國根本無力滅趙,14歲的未成年男子成為其主要兵源,因此,白起應是慘勝,其主力應也幾乎損失殆盡。60萬對45萬,秦國力兵力皆佔盡了優勢,且是在對手補給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甚至在其斷糧2月情況下趙仍能重創秦主力,可見年輕的趙括領軍能力之強,絕不是等閑之輩。透過諸多疑點,當年趙的國力根本無法與秦抗衡,此前廉頗與秦軍相持了很長時間,趙的國力已經難以為繼,最終換將應是無奈之舉,只為放手一搏,若能速戰速決,或許有奇蹟發生。然而趙括臨危受命,戰機已失,應是自知無力回天,卻又君命難違,唯有事先讓母親在趙王面前說了那番話,以保全族人。而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來寫的,秦滅六國,哪有你趙人說話的份,再者當年趙人中也沒有幾個明白人。當年趙人的共識是,廉頗善守,趙括善攻,而在趙括受命之時,已是天時地利盡失,且借糧無門,國內矛盾重重,可見人和也不存。試想,若是趙國國力再強些,廉頗應能把秦軍守死,或是戰爭之初即以趙括代廉頗,以攻為守,歷史或許會改寫。
推薦閱讀:
※歷史上真實的趙括是怎樣的?
※趙括到底真是紙上談兵那麼簡單還是確有本領,能找到書中出處嗎,白起對趙括的評價又出於哪本書呢?
※韓信和趙括的差別為什麼這麼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