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陸遜的才能和司馬懿比,哪個更勝一籌?
把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軍事層面,一個是政治層面。
先說軍事層面。無疑,陸遜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軍事家,都創造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軍事成就,二人的戰績在三國時代都格外突出。
司馬懿軍事成就可概括為「三大戰役」:
一是平定孟達之戰。戰前司馬懿先用一封書信穩住對手,讓對手覺得他不會突然而至,但同時大軍已經出發了,這是一次沒有請示、先斬奏的軍事行動,司馬懿承擔了很大風險,但是他成功了,千里奔襲、一戰而下,是古代「閃電戰」的經典案例。
二是力拒諸葛亮之戰。曹真死後司馬懿臨危受命先赴隴右力戰諸葛亮,以防守戰死拖蜀軍,蜀軍不勝而撤。後諸葛亮兵出斜谷,司馬懿在渭水河畔五丈原下與之對陣,堅守不出,硬是拖跨了諸葛亮,令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是平定遼東之戰。戰前司馬懿精確預估了所需兵力以及去、戰、還的時間,後來的情況完全如預期,不僅消滅了盤踞在遼東數十年的公孫氏勢力,而且勝得信心十足、盡在掌握,非爐火純青難以達到這樣的境界。
陸遜也有自己的「三大戰役」:
一是奪取荊州之戰。呂蒙在後、陸遜在前,給關羽來了一場「瞞天過海」,讓孫吳以較少的代價和風險奪取了荊州,陸遜當時雖然名氣還不大,但一步一步做得老到而準確。
二是夷陵之戰。劉備親率蜀軍主力沿長江東進,陸遜布下數道防線嚴密防守,其間多次識破劉備的計謀,讓劉備難以得手,吳將有不聽陸遜指揮者,陸遜按劍而怒,鎮住眾將,之後突然發起火攻,一舉將蜀軍擊敗。
三是石亭之戰。先是設局,讓曹休上當,之後突然與孫權密往前線,陸遜指揮所有吳軍,包括孫權的親衛部隊,給曹休的數萬魏軍布下口袋,此時有人建議在魏軍歸師必經之處事先埋伏,幸虧陸遜識破此計不行,才讓「口袋陣」最終奏功。
以上二人的「三大戰役」都很精彩,歷史影響也都很大,雖然從軍事上說「武無第二」,但由於二人沒有直接率領大兵團對戰過,所以很難說他們誰高誰低,他們的軍事才能平分秋色吧。
再說政治層面,二人除了是軍事家,還都是政治家,司馬懿當過太尉、太傅,陸遜當過上大將軍、丞相。
司馬懿在政治上非常老練,有人雖然譏他「狐媚」,但他在政治上的沉著和成熟卻是不容否認的,面對猜疑和掣肘,司馬懿不與人爭鋒,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最終讓他把握住了時機,打敗了政治對手,開創了新的基業。
陸遜功勞很大,孫權不得不用他,讓他當了丞相,但在處理呂壹事件、暨艷事件中陸遜顯然沒有領會孫權的本意,孫權迫於形勢雖然向群臣、也包括陸遜退讓甚至道歉,但君臣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到南魯之爭時,陸遜顯然更加違背孫權的意志,與孫權的矛盾發展到白熱化,孫權竟然派人到武昌責難陸遜,陸遜憂恚而死。
結論是:論軍事才能,陸遜和司馬懿旗鼓相當,難分勝負;論政治才能,陸遜顯然比司馬懿差得太多了。
三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崛起,生靈塗炭,哪是一個可怕的天堂,也是一個英雄相惜而相抗的時代,各路諸侯心懷天下,發兵起事,各路英雄也紛紛擇主,戰端已開。就在諸侯爭霸之際,影響倍出之時,謀士,軍師,先生,將軍相繼出現,為戰事出謀劃策,為國家君王分憂解愁,其中東吳陸遜,魏國司馬懿,二人也頗有明氣! 陸遜,司馬懿,二人皆為當時得以大用之人,他們的命運也有共同點,
陸遜:字,伯言,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曾夷陵戰勝劉備,石亭敗草休,以呂蒙打敗關羽,奪取荊州,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曾以諸葛亮斗兵,斗陣,斗心理,糾纏多年不分勝負,
陸遜,司馬懿,都是當世奇才。雖得重用,但是用完又將扁之,他們的才華足以讓君主妒忌,讓他們的主公感受威脅,該用的時候就讓你上,用完就退下來,不斷打壓他們的發展,
要問他們誰會更勝一籌,我覺得是不分上下,定是一場可歌可嘆的大戰,因為戰爭,不單是個人,自己的國力,君王,兵力,民生,所以我不在乎誰厲害些,更敬佩的是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才華
無論是戰績,人品,謀略,陸遜都碾壓仲達。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立嗣之爭。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謚昭侯。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簡單來說就是,荊州之戰弄死二爺; 夷陵之戰氣死劉備;石亭之戰氣死曹休。軍事才能大雕,有點林彪的意思,屬於軍師型帥才。
夷陵之戰那是多軍團混戰,而且水陸、多民族作戰,需要強大局觀。
生無敗績,堪稱軍神。老子英雄兒好漢,陸抗可是吳國最後的大將,不次於司馬兄弟。
司馬懿抗諸葛,前期都是曹真的功勞,他最大的戰績也就是賺曹爽了。
個人認為,他兩個人的軍事才能在伯仲之間,但是司馬懿,比陸遜會做人,情商高 ,特別能隱忍,看人司馬懿比陸遜看的更透徹,實例,司馬懿熬死諸葛亮,曹操。這是陸遜遠遠比不了的,要不是這樣,早被曹操殺了。看,楊修,華佗,田豐,不都是因為看不透別人心思惹來殺身之禍嗎,只有司馬懿笑到最後。這方面三國里司馬懿數第一,無人能及。
陸遜一介書生,帶領東吳將領,在夷陵大敗劉備,致使劉備集團無力東向。司馬懿縱橫半生,抵禦諸葛丞相,只見得,蜀漢連年出兵。軍事能力,可見一斑。若是比其他方面,陸遜時期,孫權老奸巨猾,生怕某些事情發生,將其置之不用,後人頗為陸遜不平;司馬懿熬死曹操,曹丕,曹睿。。。。。最後大權獨攬,即使其沒有野心,也難保子孫沒有野心。
感謝邀請,講打仗策略、方法感覺陸遜比較在行,一個文官指揮戰役基本沒敗過,足以證明他的才能。但在政治策略方向上司馬明顯更加厲害。放到企業上陸遜類似於顧問,司馬則更像CEO。就好比讓連長(陸遜)做戰略部署,他可能會打一個漂亮的仗,但做戰略部署時首先考慮的不是大局,而是眼前的戰爭。而讓高級指揮官(司馬)做戰略部署,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能有效的達到最終目的,有時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犧牲幾個連甚至更多。綜合來看司馬更有高度。個人看法,歡迎探討,不喜勿噴!!!
陸遜的輝煌在於打敗了勞師遠征的劉備,而司馬懿的輝煌在於阻擋住了諸葛亮的北伐之師。兩人的共同點就是都能忍辱負重。但陸遜在猇亭大敗劉備後再也沒有顯赫的功績,而司馬懿在退蜀兵之後,奪取了曹魏的大權。陸遜善於用花言巧語迷惑敵人,如騙關羽撤走荊州之兵,讓呂布巧襲荊州。司馬懿也善於騙人,如曹爽和公孫淵投降之前,司馬許諾既往不咎,但別人投降之後就殺別人全家。陸遜的計謀無可厚非,但司馬就給人一種厚顏無恥的感覺。這樣的人即使成功,也讓人不恥,也不能長久。綜觀整個三國時代,說話不算話的恐怕就只有司馬懿了。陸遜的功績在於保全基業,但他並沒有開疆拓土,算不上大英雄。司馬懿坐收其成,並最終完成一統,但功績只能算到司馬炎身上,同樣也不是大英雄。兩人軍事能力不相上下,區別在於司馬有時能冒險,但陸遜從不冒險。在政治上,司馬則是老謀深算的謀略家,而陸遜就差遠了。
陸遜和司馬懿沒的比,當初劉備伐吳,諸葛亮不在身邊,不然沒有陸遜的火燒連營了。司馬懿和諸葛亮不分上下。如果說用計謀的話,諸葛亮排第一,但是司馬懿也是很厲害的。打戰司馬懿還是打不過諸葛亮。司馬懿只是用時間拖死了諸葛亮。陸遜在三國算不上頂尖謀士。陸遜還是要比劉備要智商高一些。
司馬懿最強之處是熬死了三代強主,還熬死了一班曹魏重臣,等到了幼主臨朝,庸臣輔政。而陸遜雖然早早就確立了吳國第一重臣的地位,無奈孫權比他更能活。當然,陸遜不僅才能遠勝司馬懿,人品更是高而尚之,我認為即使能熬死孫權,陸遜也不會篡位
陸遜是防守反擊型選手,正面主動進攻沒贏過(算上偷襲盟友的話僅僅一次)。自從他坑關羽奪得並鎮守荊州以後,曹魏的1/3個荊州基本可以睡個好覺了。。
司馬懿除了遇到諸葛亮吃癟外,進攻防守都有神來之筆。
兩人不是一個檔次。在中立地區作戰(考慮當時曹魏水軍不行),陸遜主動進攻必輸(滿寵都打不過),司馬懿主動進攻的話,陸遜不是對手(司馬兵力強)。
推薦閱讀:
※想研究一下呂布,有什麼書可以推薦一下嗎?
※《三國演義》中到底是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還是卧龍出世嚇死郭嘉?
※為什麼劉備攻下東吳大片土地後,孫權求和交兇手,劉備仍然不肯罷手?
※怎麼遊戲公司都不搞水滸的遊戲,好歹也是跟三國齊名的四大名著啊,三國的遊戲滿天飛?
※怎麼用一段話概括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