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的餐桌上有什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宇內,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當時的秦王朝可謂如日中天,統治著從西方流沙到東方的大海的廣闊土地。那麼,在這個龐大王朝的人們,可以享受到怎樣的饕餮盛宴呢? 圖/秦代疆域
主食的傳奇
秦代,南方的主食以稻為主,而北方的主食以粟(各色的小米)為主。來自西北的秦人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傳承下來的吃「黍」(黃米)的習俗在秦代仍未改變。一直到我們今天的陝北農村,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窯洞里的人們用黃米做的「黃饃饃」來招待客人。圖/陝北黃饃饃
肉食的享受
建立秦王朝的秦人出身西北,早期與戎狄之人為伍,保留了較為明顯的肉食傳統。秦代都城咸陽即設有醬肉店、干肉店。當時經營醬肉生意的濁氏,家累千金,出入連騎,富比王侯,可以說是搞餐飲業起家的第一位古代富豪。秦代人尤其愛吃狗肉,當年跟隨漢高祖劉邦南征北戰的大將樊噲,曾經即「以屠狗為事」,受命刺殺秦始皇的荊軻大俠也「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 圖/氂牛肉秦人在大規模擴張領土之後同時享受到了大海與河湖中的魚類資源,當時可以見於史料的有產自
洞庭湖的鱄(zhuan)魚,產自東海的鮞魚等等。
蔬果的故事除了肉食之外,秦人同樣享受著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的蔬菜與水果。昆崙山的蘋菜、華陽山的芸菜、雲夢澤的芹菜與太湖的韭花為秦人補充著重要的維生素營養。陽朴(在今四川省)的生薑,招搖山(在今廣西桂陽)的桂皮與越駱(在今廣西境內)的菌桂為秦人的廚房提供了重要的調味品。山珍海味之後,秦人還可以品嘗沙棠的果實,青鳥之所的櫨甘,江浦的桔子云夢的柚子與漢上的石耳。 圖/廣西肉桂 圖/湖北蜜柚在秦代幅員遼闊的版圖上,秦人用金戈鐵馬打下了屬於自己的疆域,同時也用四方的美食豐富與創新自己的飲食文化,這讓我們看到了秦王朝與眾不同的文化背影。參考文獻:1.王明德著,中國古代飲食,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商務印書館,1997年 3.《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
謝邀!
秦朝的飲食跟我們現代人的飲食可是大不一樣,現代人的「家常菜」在那時候,大部分別說食材沒見過,連烹飪方法都有著天壤之別。
秦朝的時候,可沒有咱們現在用的鐵鍋,連植物油也要到漢代才會出現,所以炒菜就暫時不用考慮了。不過如果想吃肉的話,倒是還可以吃到燒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曾 磊:「用火烤肉是最簡便的烹飪方式,如果把肉直接放在火上烤,在古代叫做燔,然後穿成串,就是類似今天的烤串叫做炙,如果把肉外麵包上泥,直接再放在火上烤叫做炰,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叫花雞的做法。燒烤,可以算是人類最原始的烹飪方法,只不過那時還沒有燒烤界的絕代雙驕——孜然和辣椒,孜然在唐代以後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西域地區,而辣椒就更晚了,要等到明朝末年,才會從南美傳入中國。在秦朝,用的最多的調料,就是鹽和花椒了。」
不過,中國一向是美食大國,雖然秦代的條件差了點,但是烹飪的辦法可也不少,除了燒烤,蒸和煮也是當時常用的烹飪方法,所以汽鍋雞和白煮肉都是很有可能吃到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曾 磊:「其實在中國古代已經有了比較複雜的烹飪方式,在《禮記》裡面就記載了一種炮製豬或羊的方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炙,烤炙完之後用調製好的稻米漿塗在肉身上,然後放到大鍋裡面用水煮三天三夜,吃的時候再用調味品進行調製。」
解決了基本的烹飪方法,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秦代的時候,可不是什麼肉都能拿來吃的。如果閑來無事,吃上半斤醬牛肉,那很有可能是要吃官司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曾 磊:「在古代,耕牛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秦代對耕牛的保護是非常嚴格的,每年的鄉里都要進行耕牛的評比,那麼獲勝者會受到獎勵,落後者會接受懲罰,如果牛減了膘飼養者還會遭到官方的抽打。」
把牛餓瘦了都要挨打,如果是私自宰殺一頭耕牛,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大事了。我們也不能光吃肉,即使到了秦代,也得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平衡。不過那時候的蔬菜可不如我們現在豐富。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曾 磊:「《詩經》裡面提到的蔬菜有幾十種,但是現在看來這些蔬菜大部分都是野菜,到了秦漢時代常吃的蔬菜有五種,稱作五菜,就是葵、藿、薤、蔥還有韭。葵現在稱為冬葵或冬莧菜,是當時最主要的一種蔬菜;藿就是大豆的葉子;薤就是現在南方用來腌鹹菜的窖頭;那麼蔥和韭現在還比較常見。」
不過,雖然當時蔬菜的種類很少,水果的品種卻跟我們現代差不太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曾 磊:「當時吃的水果種類跟現在已經有很多相同的了。比如梨、桃、李、杏、柿子還有桔子,海棠果、梅子這些東西,至於我們今天常吃的西瓜、蘋果、菠蘿、草莓這些東西,傳到我們國家的時間是比較晚的。」
不管是肉類還是水果,在當時都不是一般老闆姓能經常吃到的,作為百姓用來生存的食物主要還是主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曾 磊:「當時,普通老百姓是吃兩頓飯,上午一頓,下午一頓,他們平時的飲食其實還是比較艱苦的,用主食填飽肚子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北方主要是吃粟,也就是小米,南方主要是吃稻,也就是大米。此外還有黍也就是黃米。這個菽,也就是大豆,還有麻和麥。至於高粱,我們以前認為中國古代是沒有種植高粱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證明,中國古代也已經開始種植高粱了。」
看來,在秦朝,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吃貨」可並不容易,不光大部分我們習慣的食材,烹飪手段都不一樣,就連少數跟我們現代人一樣的食物,在秦朝那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那個時候吃的東西應該還是挺少的,不是說想吃就立馬可以買到。市場沒那麼發達便利,有點食物大家都應該在自己家放著以備不時之需,不會拿出去賣。
我想在此講一下我自己從小到大對食物的感覺,不知大家都沒有同樣感受。印象中最早吃的東西是火腿腸,那個時候三四歲,零食比較少,也僅限於火腿腸和速食麵之類的。我吃的火腿腸都是大人嚼過以後再喂我的,覺得特別好吃,甚至有一次吃的太猛,去醫院了!小時候嘛,畢竟來到世上還沒嘗過什麼滋味。 後來再大一點,上了小學,零食的種類多了起來,有辣條,有蘿蔔乾之類的,每次吃都是開心的,第一次吃油條喝豆漿時,都感覺自己好幸福!上了中學,零食吃的比較少了,因為一進超市不再有以前的新鮮感,滿眼的五顏六色,難免頭暈目眩,東西吃多了,也不想吃了!開始從零食轉到美食,高中三年,大學三年,可謂是嘗遍了中國各地的二流飯菜!如今工作了,偶爾去吃個一流的山珍海味嘗嘗,想一想童年,覺得那個時候的東西最好吃,還是那句話,吃多了就不好吃了!
有時候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如今身處的這個社會,你的選擇太多,與其吃大魚大肉,我更想去嘗試一下普通的紅薯茶和玉米粥。
如果是生活在戰亂時代的古人,我想一碗米飯他們都會覺得非常幸福。如果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可能去飯店吃個美味的水煮魚都會抱怨,太辣了,太咸了,沒味道………
對於我們來說,秦代的食物太少,但或許我們很愛吃,因為我們沒吃過。如果有,一定價格不菲哦
秦時候人們吃的大體與商周春秋戰國時期一致,主食以穀米為主,輔以肉類、蔬菜、水產、果類等。文獻記載,商周時期黍稷普遍,春秋戰國時期,粟菽已經很多了。
在關中渭河流域,西周時期已經普遍種小麥了。位於陝西省武功縣的后稷教稼台(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就是傳說西周時期后稷教民稼穡的地方。上世紀,陝西省考古部門,在秦的都城咸陽城遺址和西漢初年的墓葬中還發掘出土了谷粟種子。
今年,考古部門還在戰國秦人貴族墓地發掘出土了秦時期的白酒。把白酒帶到身後去,可見,那時候,飲酒在貴族階層是一件榮耀的事情。前些年,在秦的都城——咸陽附近還出土了體量較大的生活蒸煮用具。當然那是官宦人家用的東西,足見那時候,上層食肉也是普遍現象了。
而在南方,主糧是水稻。那時候,戰國往後,水稻開始在黃河流域有所種植。到了秦的時代,水產養殖與捕撈都比較發達,南方的魚米鱉蝦自然是日常餐桌上的佳肴了。
至於北方飼養豬牛馬羊雞犬也是普遍的事情。可食肉一族大體都是貴族階層,養的不吃,吃的不養。比如戰國時期的荊軻,一出來就是屠夫。那個在蘇北喝燒酒、吃狗肉的樊噲,在歷史裡名氣不小呢。
當然,狩獵而來的野味,或許能夠讓那時候的日常生活多了一些捕殺的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秦的國都周圍已經出現了一種叫做「鍋盔」的食品。用小麥面做成,和面後得用淺鍋文火慢著烘烤。烤熟後,鍋盔黃亮,切口砂白,便於保存和攜帶。相傳是秦征戰六國時,便於隊伍輕裝機動,發明了這種省事省時省力的方便食品。直到今天,鍋盔一直是西北地區群眾喜歡的食品。
羊肉是主菜,或蒸或煮。韭菜,可能算是小菜?腌制過的。一種飲料,漿水!有消暑之效,現在關中地區百姓家、酒桌上還在食用漿水菜!還有稠酒,一種度數較低,甜甜的很稠和酒釀醪糟都不一樣,據說也是自秦時傳承至今。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滅掉六國,成為疆域空前廣大的國家。秦國疆域西起甘肅臨洮,東到大海,北達長城,南至桂林,南海,象郡。秦朝時,長江流域盛一產稻米,南方人主要吃米飯。北方種粟稷麥菽。粟是小米是北方主要糧食更是軍糧,稷是類似於小米的粘黃米,麥是小麥,吃法有麵條和鍋KUi。菽是大豆。
推薦閱讀:
※秦朝是贏姓趙氏,趙國是同宗,為何秦朝國君我們叫姓(贏政),而趙國的叫氏(趙雍)?
※在秦朝即將被滅亡的時候,為何沒有「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團結護國的消息?
※中央民大教授蒙曼稱「秦是一個西戎國家」,引髮網友熱議。對此你怎麼看?
※秦國進攻東方六國的過程中,為何第一個消滅的就是韓國?
※秦朝書同文,車同軌時候是不是造了一部字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