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部分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對待病人擁有著謎之自信和謎之偏執?

掏心掏肺掏錢,都換不來起碼的尊重、必要的同情,遑論同理心。用最真誠的態度,完全不設防地去透露,就像一個在懸崖邊上的人,拚命地不顧一切地想求生,抓住藤蔓,希望上面的人可以拉你一把。結果是什麼呢?上面的那個人,他給你一腳~

我強烈地建議,對於境內的心理諮詢師慎重地去甄別和選擇,不要去醫院進行心理諮詢,不要期望在醫院獲得任何其他有效的幫助,只把醫院作為一個定期拿葯的地方。這裡面說的不是說絕對和一定,凡事總有例外,但如果已經傷不起的話,沒有必要去冒這樣的一種風險。


僅僅針對醫生或心理諮詢師來說,迷之自信可能並不一定是道德和水平問題,而是他們學習的知識已經過時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診治是無效的。

我曾經不止一次遇到來訪者說自己在醫院被診斷出精神病,有些還是當地的大醫院,我一開始很奇怪,怎麼會出現這麼明顯的誤診?其中有個來訪者在當地精神科醫院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症」,感覺自己都要崩潰了,結果去北京複診,才發現只是雙相情感障礙。當地醫院根據老的精神病診斷條例,僅僅依據一些躁狂癥狀就確診了精神分裂症,但這些癥狀在雙相障礙里也會出現。

不管醫生的結論是什麼,不可否認的是,治療躁狂的藥物如德巴金、思瑞康等,也確實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葯,所以即使診斷結果有所不同,醫生也不一定會做出錯的特別離譜的治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發現情況無法改善,大部分的醫生都是會轉診或者調葯的,很少有醫生為了在患者身上找成就感而硬著頭皮死扛那些已經明顯錯誤的結論,畢竟自己一輩子的聲譽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目前國內醫患關係很緊張是大環境的特徵,相信醫生仍然是患者最好的治療辦法。當然,前提是患者的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不是在莆田醫院這樣的地方做的,至少也要保證三甲醫院,或者在一個靠譜的中介平台上找。


剛巧最近也回答了抑鬱症患者類似的問題。

比如。抑鬱症患者的神經遞質分泌低下,導致思維方式消極,敏感,這是一種病理狀態,但是大多數患者意識不到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問題,不覺得是有病。而醫生學過醫學理論,也接受過大量的診斷,醫生是以正常的思維方式治療的,而這種正常的思維方式,與患者病理思維認知造成衝突。

患者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沒有錯,意識不到自己的病理狀態,以病理的思維認知誤解醫生的行為,並且總覺得是自己被醫生誤解。


如果你是病人,估計又會理解成我給醫生說話,把責任推給患者。

有關精神科醫生。醫生的職責是看病,看病就要詢問癥狀,檢查,再開藥。精神科醫生正常履行醫生的職責,但對於精神病患來說,這種普通的看病模式不能夠讓自己舒服點,可是題主要知道,精神疾病本身就不是醫生說幾句暖心的話就能好,醫生也不負責灌雞湯,雞湯對精神疾病效果不大。

精神科是看病的,心理諮詢室是心理干預的。但由於病人的病理思維認知,沒有按病人意願說病人愛聽的話,就會覺得醫生不靠譜之類的……


抑鬱症在精神疾病里還算好。其他精神疾病醫生其實根本無法與病人正常交流=。= 比如精神分裂,妄想有人害他,然後醫生說沒有人會害你,然後病人非說有人害有人在罵他 。。=。= 怎麼交流?醫生只能了解完癥狀,開藥唄,還能怎麼辦。醫生也無能為力。


說的有點複雜,不知能否明白


純吐槽。
前兩天在樊登讀書會聽了某北京大學著名心理醫生的演講,全程……簡直可怕……充滿說教……什麼姚貝娜是因為太好強了才死,她就不應該參加中國好聲音;人到了二十五歲,就應該跟隨本能,隨便找個異性湊合湊合得了;她的老師一生坎坷,教育部給了30萬讓他這本書,老師一激動加班寫掛了,反而是那些窮著的老師還過得挺好,也沒中風;富人就應該去高檔場所,去宜家買傢具像什麼話;她的一個土豪客戶,去美國沒用她推薦的旅行社安排食宿行,旅行社就掙五百美元,結果她的客戶有天晚上路不熟回不去酒店,正好多花了五百美元;跟她一起出去玩的朋友買唐卡講價,結果回北京後生了場病,正好把講價省下來的錢花了;女人家裡家外一把手,還個性溫柔,老公還出去找狐狸精,是因為女人太能幹了;不願意付費諮詢的讀者您就抑鬱著吧,還讓我推薦書,沒有什麼書能救你;印度恆河水臟才能阻止外敵入侵;別人說她胖她說不胖怎麼跟病人搏鬥?
我也不知道一個心理醫生,怎麼跟角鬥士似的還得每天提防著被打?
感覺在那位心裡,天老大我老二,看別人倒霉驗證了我的理論我心裡高興。非但高興,還要拿出來當案例沾沾自喜地講給人聽,驗證自己的權威性。
聽的我覺得心理諮詢師簡直可怕。


我覺得吧,嗯,題主大概病得再久一些就會覺得大夫是朋友了。

題主現在有點「易激惹」,最好的應對就是不應對,交給時間罷。

好的大夫真是冬天裡的陽光,我每個月都很期待複診那天,和醫生聊聊近況問點問題,心裡踏實很多。


誤區在於 精神科醫生不是聽你們吐槽 聆聽你們心事 也沒有時間和你長篇大論感同身受

雖然我個人很想走進患者內心,幫助患者擺脫疾病,但是沒有那個時間,每天都有很多患者。

至於診斷過於草率,我也不認同,精神科本身就是靠癥狀診斷,從你的舉手投足言語表情在結合你自己的描述,基本能診斷個大概。

題主,你也不用急於說醫生怎樣,你也不用說否定觀點醫生又會怎樣,在我看來,你真的是有病。


各位相關人員,答題時小心題主的投射性認同哈~

這個邏輯是這個樣子滴

「我」批評你們對「我」(或者其他精神障礙患者)有著迷之自信或者迷之偏見,簡稱「總有刁民想害朕」,如果你們感覺被侮辱、很憤怒,而反駁,甚至為此批評「我」的話,你們就真的「偏見」了。
╮(╯_╰)╭


然後按照題主的邏輯,正常答題大概會有以下三種結果哈:

①你不同意題主的觀點
好的你是「迷之自信」或者「迷之偏執」沒跑了
②你同意題主的觀點
嗚嗚嗚嗚嗚所以精神衛生從業人員真的「迷之自信」或者「迷之偏執」
③你不理他
於是你就成了題目描述里那種病人怎麼解釋你都不再聽的從業人員,於是你又「迷之自信」或者「迷之偏執」了啊啊啊啊啊


這是個送命題啊同志們(手動笑cry)

.


前一段時間到精神病醫院去短期見習了,說一些個人的見解。並不專業,也不全面,這些也只代表我自己的見聞和理解,還請見諒(所有例子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寫)

1. 首先說說到底有沒有病這個問題

我不知道題主是屬於門診還是住院……所以就說說我所在的住院部的吧。我所在的醫院床位是比較緊張的,說這個是想告訴題主,醫院、醫生都不存在一定要不準您走的情況,當然這是在排除誤診的前提下。

我在醫院裡見到不少病人主張自己是沒有病的,ta們會不斷找醫生們訴說(有機會的話),不過醫生們都很忙(一個醫生負責很多個病人,需要查房、開藥等等;有大量病例需要書寫;需要會診、疑難病例討論;需要組織學習;……這只是我見習階段看到的一角)。於是作為見習醫生,很多病人就會來找這個比較「閑」的我來訴說。

有一個病人是剛進來的,ta是很主張自己沒有病的。ta說是ta的配偶將ta送進來的,沒有什麼理由,周圍鄰里都覺得ta挺不錯的,如果一定要說理由,那可能是對家庭的照顧這方面有一些不足。進來的時候醫生都只聽ta家屬的話,不給ta發言權。以上都是ta的言論,整個過程還是敘述得比較清楚。感覺也沒什麼不對,這個被配偶送進的邏輯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也不能說沒有可能對吧。

回辦公室看了ta的病例,知道ta是第二次進來了,在家裡破壞物品、打罵家人、不講衛生等等。是不是和ta自己主張的完全不一樣?當然你也可以說這個病例里的東西自然很多不是出於病人本人之口,你怎麼知道它的真實性呢?這個在這裡是無法討論的,醫生在病史處寫的是「可靠欠詳細」,我們相信醫生是有做過一些求證的。

我想這個例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應題主類似的情境,網上也有很多段子說什麼「誤入精神病院,有病沒病都是病」。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承認這個論斷,我們人的認知決策會受到所處的環境的影響,當您身處精神病院時,所有的工作人員在不了解您的情況下,都不可避免的先入為主的認為您是精神病患者,有可能會從您的行為中發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癥狀。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這種錯誤

那麼既然醫生們也會犯錯誤,不就說明題主的123都是很有道理的嗎?很大程度上不是。醫生們在進行診斷時要考慮癥狀學、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排除標準等是否滿足,其信息來源也是多種多樣的。

30 躁狂發作[F30]
躁狂發作以心境高漲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高興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僅以易激惹為主。病性輕者社會功能無損害或僅有輕度損害,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癥狀標準] 以情緒高漲或易激惹為主,並至少有下列3項(若僅為易激惹,至少需4項 ):1 注意力不集中或隨境轉移;
2 語量增多;
3 思維奔逸(語速增快、言語迫促等)、聯想加快或意念飄忽的體驗;
4 自我評價過高或誇大;
5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動增多、難以安靜,或不斷改變計劃和活動;
6 魯莽行為(如揮霍、不負責任,或不計後果的行為等)
7 睡眠需要減少;
8 性慾亢進。
[嚴重標準] 嚴重損害社會功能,或給別人造成危險或不良後果。
[病程標準]
1 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1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癥狀,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診斷標準。若同時符合分裂症的癥狀標準,在分裂癥狀緩解後,滿足躁狂發作標準至少1周。
[排除標準] 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躁狂。
[說明] 本躁狂發作標準僅適用於單次發作的診斷。

這個是CCMD-3中對於躁狂發作的部分內容。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題主,醫生下一個診斷不是聽您說幾分鐘就可以了,不是武斷隨意的,不是一個骰子上這一面寫精分那一面寫雙向的。這個過程中所牽扯到的遠比您想的複雜。這些信息既有來自患者本身的特徵,也有來自其他人的報告,也有來自客觀測量的結果等等。

那我們可能就要問,那麼醫生到底會不會接受您的反駁。可以說,醫生沒有必要故意反駁病人的什麼論斷,這個換誰都一樣,很少有人這麼閑的……醫生接受或不接受其實也是在考察病人的情況,病人的語句的內容、形式、語句段落間的邏輯聯繫、語句所含有情感和意向、病人的表情(面部、姿態、語調)、行為等等都是考察的內容。舉幾個例子,一個病人看到牆上瓷磚裂了就堅定的告訴您這是ta的上帝顯靈在斗醫院了,醫院大勢已去了;一個病人向您表示病房裡到處都是植物;一個病人在和您訴說家庭情況時能從東到西好半天才開始涉及到關鍵;一個病人覺得自己頭腦特別聰明可以做出驚人的發明之類的。當這些病人說出這些的時候,ta們本人可不覺得自己的論斷有什麼問題。有個叫自知力的東西,很多患者再患病的時候是不太具備的。這個時候ta們的論斷、反駁是否真的有價值ta們本身很多時候是不知道的。

說這麼多,我們都不否認是人就會犯錯,但您怎麼肯定您的正確就一定是真的正確,您認為的醫生的錯誤就真的是錯誤呢?

2. 再說說醫患關係吧

我自己是心理學在讀的,對心理諮詢這邊也只了解一點點。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一個負責的心理諮詢師會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和您成為朋友的。因為您我之間對於諮詢師而言是咨訪關係,在醫院是醫患關係,牽扯到其他的關係會影響我們的效果,這一點還請您理解。

很多時候的一些反駁和質疑是諮詢師所採用的諮詢技術,我相信那個不是惡意。

對於共情、積極關注、尊重與溫暖、真誠可信這些素質都是一個合格心理諮詢師應該具備的,我想對於治療師與精神科醫師也是一樣的吧。當然再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個人情緒和工作壓力工作者執行起來可能會有欠缺,但我想故意譏諷您否定您我想是不至於,您可能要考慮是不是去了野雞心理諮詢機構,也可能要考慮一下自身的問題。

到最後還是期望您配合醫生的工作,遵醫囑,早日康復;如果您是去的心理諮詢或治療還請您與諮詢師良性互動,堅持諮詢師與您共同規劃的作業;當然最後發現其實您沒有問題那是最好的結果了,其實大家也樂見這個結果。

我並不專業,看到的也不全面,這些也只代表我自己的見聞和理解,還請您見諒。

最後的最後,如果真的不是病人而被關進去了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我們也問過老師,老師大概的意思是,正常人是有適應能力的,當他發現訴說無效時會學著去適應,醫生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發現他確實沒有問題,自然會讓他離開。畢竟如果一個人整天四處說自己是正常的,您覺得這個行為正常嘛,,,


題主對精神科醫生有太多誤解


請注意5.心理諮詢師不可以先是你的朋友
另外人都有很大程度的主觀性,所以要找專業的(雖然很難)


  1. 題主一看就是和精神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溝通過,被判定有疾病。但是為什麼精神科和心理諮詢科同時去看呢?確認是精神科醫生要接待題主的話,心理諮詢科就不會接待你了,心理諮詢師不能解決精神疾病;同樣精神科醫生也不能解決人格、心理障礙
  2. 精神科的診斷偏向於日常醫院看病的診斷,當化驗出你有精神性器官病變的時候自然會診斷你有疾病;心理諮詢科的診斷是非常困難的,需要長時間與患者在建立關係之後才能一點一點診斷出來,中途不斷調整診斷是很常見的事情。
  3. 被診斷出疾病不代表完蛋了。如果你覺得被診斷出來人生就完蛋了,那麼你這句話就表現出你有將理想化或完美主義化的心理障礙。
  4. 找醫生既不是朋友關係,也不是親人關係,而是醫患關係。心理諮詢師和患者建立的關係如果是你所希望的無所不能的醫生,或者是無能為力的傾聽者,這都是大忌。你作為付錢的患者,更應該擺正自己的患者地位。
  5. 例如「」我媽媽每次都說我不好,我好痛苦「」,心理諮詢師關注你的話語不是在於你的現在的痛苦,而是關注於a.你媽媽為什麼會說你不好?b.你為什麼聽完了你媽說的話就會有痛苦感,這是什麼心理障礙所引起的?同樣心理諮詢師也不會表現出和你一樣的痛苦,如果這麼做,他就會被錯誤地使用共情而帶入了錯誤的判斷中。你的心理的痛苦只是表象癥狀,真正的源頭問題需要醫生來處理(這也是為什麼醫生並不太在意你痛苦的原因)。
  6. 題主提到醫生變成了對立面,這是醫生在診斷的時候出現了錯誤,把自己塑造成了無所不能的形象。而越好的醫生越會避免把自己塑造成無所不能。這也是由於絕大部分的醫生自身的自戀人格在表露。

題主在本問題中,可能表露出有以下問題,建議看心理諮詢師而不是精神科醫生:

  • 缺乏認同感;
  • 善於使用合理化心理防禦機制,把自己的行為歸於合理的,對方的行為歸於不合理的;
  • 善於使用貶低化心理防禦機制,對於自己不認同的事物,採取非黑即白的態度;
  • 對外人善於使用理想化防禦機制構架對方的形象和狀態;

某種意義上,你或許可能也許有「邊緣性人格障礙「」。這種障礙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是殺手級心理障礙。如果你不放正你的個人態度配合治療,很快就沒有心理諮詢師敢接待你了。


既然題主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那我也不友善了。

1、如果你沒病,那你完了。他們會說你有病,並且絕對不接受反駁。

?_?這個需要溝通,需要測評啊,誰沒事希望你有病。

2、如果你有病,那你也還是完了。他們能夠非常輕易草率地對你作出一些錯誤的論斷,好像幾十分鐘以後,他就比你自己還了解你自己,並且也不想再去了解你,你說什麼都沒用,就這麼定了,並且也是絕對不接受反駁。

?_?諮詢師有他的專業背景和操作訓練,初診覺得不適合就換一個啊,這個又沒什麼。而且任何一個群體都不能排除有學藝不精的人或者利欲熏心的人,你覺得不適合換一個很難嗎?

3、如果你反駁,那你是徹徹底底地完了。因為作為一個病人,你說的一切,錯的自然是錯的,哪怕對的也是錯的。而他們說的一切,對的是對的,哪怕錯的也還是對的。你只有一種可能性是對的,就是當你堅定而自覺地跟他們的論斷保持高度一致,而表現出或者表演出他們心目中那個該有樣子的時候,你才可能是對的。

?_?同上一條,不行就換,你直接跟他說他也沒資格沒能力沒辦法強留你。

4、拿錐子插入人的眼睛,然後攪拌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多麼不可思議而變態。但我敢說,擁有這種心態的心理工作者大有人在。什麼心態呢?從精神上,不把病人當人看。不給一個病人作為一個人的尊重。心理工作者不學會真正地尊重病人,很容易就會讓他們自己本身成為某種程度上的病人。

?_?還是同上,你覺得他不尊重你,換。

5、找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也好,首先他們得先是你的朋友,然後才能是你的老師,你的醫生。因為如果對你不友好的人,對你沒有同理心,甚至沒有同情心,去做你的老師和醫生。你能期待什麼呢?等著去做比乾和屈原吧,挖心投河。

?_?誰要跟你做朋友?
職業規定了不能跟求助者有諮詢以外的關係,別想當然。也許在你心目中的心理諮詢師是像朋友那樣的,但是不代表現實就得是。

6、我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你就算把他們打死,他們也不承認自己有病。因為從客觀上來說,這存在著有極大的風險。除非你不介意體會一下那些被人草率武斷定義的痛苦以及說什麼都沒用的絕望。

?_?換一個諮詢師啊。別把自己帶入沒有自知力的患者好嗎?理解理解,說得容易。你又不是他們,又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和專業訓練,你哪兒來的資格和立場說這些想當然的話。

7、短短几十分鐘以後,先開始對你那痛不欲生、苦不堪言的陰影,作一個雲淡風輕、輕描淡寫的類比,你解釋說其實不一樣,但實際上他不會理你的解釋,並且從那以後,你的任何解釋他實際上都不會理,你開始說什麼都沒用了。他只會去不斷地否定你、質疑你、diss你、反唇相譏你,你反抗他那些草率並且不由分說的錯誤論斷,但短短几十分鐘之後他已經變成了唯一看透真相的柯南。你需要一個幫手,你希望有一個朋友,而你得到的是一個對手甚至是敵手。而他需要的其實不是一個病人,而是一個扯線木偶。。

?_?最後說一次,你找一個適合你的心理諮詢師就行了。別想太多,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是最想讓你好的人,因為你不好與他無益啊。

諮詢關係的建立需要你的信任和配合的,你要是覺得你現階段的諮詢師不行,面質技術有問題,讓你產生懷疑,那就換!
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這樣全盤否認一個能幫助你的群體。不然……心理問題未解決繼續對身心產生負面影響的是你又不是別人╮(╯_╰)╭


「你怎麼想自殺呢?!不可以這樣想!這是不對的!不對的!!不對的!!!」

——這是我聽過的某個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對小病人說的話。
疾言厲色加官腔,當時我驚了,,

這哪是心理諮詢啊!

至少,我在諮詢中是會跟來訪者坦然討論自殺和死亡的,不評判,不指責。

醫院不適合做心理諮詢的醫生很多,他們的身份首先是醫學學習背景(要有處方權),其次,一定程度的精神醫學訓練(能診斷各類精神疾病)。
有的醫生也會接受系統的心理學培訓,但醫院嘈雜的環境,擁擠的人群,不合理的收費標準決定了——

極少醫院/醫生會重視心理諮詢。
去了就是被開藥的,開藥的,開藥的。

坐在桌子後面,冷漠地甩過一張單子,讓人去拿葯是大部分醫院精神科心理科的常態。最多跟你說一句: 你到外面做做心理諮詢吧。

真心希望以後醫院能把心理諮詢這塊做起來,而不是總由精神科醫生代勞。不過這條路還是很漫長呀。


是什麼要你誤會了,來訪者和諮詢師要成為朋友關係?你們只有諮詢和被諮詢的關係。成為朋友就離轉借不遠了


迷之自信和迷之偏執我沒懂...

我之前有過抑鬱狀態去精神病院看醫生,醫生問了我情況,然後讓我做了兩份測試,拿到結果之後他說是中度抑鬱混焦慮,然後正準備寫在病歷卡上開藥的時候我很直接的跟他說我害怕,我說能不能不要就這樣下定義。醫生頓了一下,沒說什麼,把筆放下了。問問我焦慮的原因啊,煩躁的原因啊,鼓勵我啊什麼的點撥了幾句,就跟我媽說再觀察一段時候,以兩周為期限,如果狀態不好的話就再來找他開藥。(除了做測試的時候我媽一直在旁邊)
然後我們就走了,也沒再回去找他。
我是師範生,可能是誤解,但是那個時候我就是很怕有精神病史就不能進學校當老師了。我拒絕了醫生開藥的建議,因為害怕葯的副作用比療效更大。

所以我自己是沒有經歷過那種沒事兒非強求著說有事兒的人。

哎呀我現在在準備國家心理諮詢師的考試,以後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估摸著也會從事相關行業。
怎麼說呢,我覺得可能也會存在沒有職業操守只為了賺錢的壞蛋醫生、諮詢師,但是更多的是那種背著罵名也要對患者、來訪者負責的良心人吧。畢竟壓力是真的大,付出也是真的多。


因為精神病人和抑鬱症的人自殺,法院當中難以證明精神虐待和自殺的因果關係

魏則西死了,不用打官司,就知道是莆田系採用了錯誤的療法所以耽誤了病情。 百度也要承擔責任。

李文星死了,進入了傳銷公司,丟失了姓名,Boss直聘作為平台也要承擔責任。

林家的火災,綠城物業存在消防問題,也需要承擔相對應的責任。

但是。

如果哪個平台給你推薦了一個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

  • 診斷錯了。
  • 把你的隱私賣了
  • 偽造專業身份了
  • 對你性騷擾了
  • 發生性關係了

你要是敢反擊,那麼她手裡一堆的黑材料,威脅你造謠發律師函。 而且還有一大堆同行來幫助滅口。

無懼污名:致關注簡單心理所有人的一封公開信
此用戶的造謠行為對簡里里及簡單心理構成誹謗。我們要求造謠人立刻停止謠言並公開道歉。如造謠人選擇繼續擴大謠言的惡劣影響,我們將訴諸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知乎心理諮詢爆料第三彈:面對認證用戶曾旻協助他人身份造假,宣傳課程時,知乎又是如何處理的?

《刑法》第246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步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家族遊戲必須給我道歉,並給予相符合的賠償。否則,上段對丁若水等人開玩笑的段落,對你來說不是開玩笑。」

平台在沒有弄出大新聞之前,平台會說,我不知道,這個東西要交給法律來進行斷定。然後幫助諮詢師銷毀來訪者的一切言論,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如何面對和與諮詢師發生咨訪關係以外的私交(諮詢師為主動方)?

說實話,國內精神弱勢群體,唯一有公道的地方,也就註冊系統。 當年開除了一個王星波。 但是哪怕是這樣,調查過程當中,當事人也遭到了大量的騷擾,以及抱團的打擊。

匿名用戶:一個來訪者和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故事,有人能告訴這個來訪者該怎麼做嗎?

而且,只要把當事人在維權的過程當中,弄的被精神病了,就可以給你辦一個殘疾證。 之後你所有的訴求,都是瘋話。你連律師代理協議都簽不下來,連自己的戶口本都拿不到。

名校學霸被父母送往精神病院:她就想擺脫控制-新聞中心-北方網

當時家屬向醫院出示了她在香港明德醫院的診斷報告和治療情況及在天津中醫一附屬的診斷報告複印件,當時診斷報告顯示馬斐然為精神分裂症。」

可笑的是。 新聞報道當中,家屬和醫生出示的,香港明德醫院,是一個私家的醫院專科醫院。 沒有精神科,只有提供精神方面的GP服務。完全沒有精神科收治能力。

明德國際醫院服務指南 - 明德國際醫院

  • 服務範圍
  • 家庭醫學 (普通科門診、專科診症、緊急護理、24小時緊急服務)
  • 手術及術後護理
  • 日間醫療部
  • 飲食及營養諮詢
  • 物理治療
  • 保健課程
  • 健康保健
  • 影像診斷服務(包括X光、電腦掃描、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心臟檢查、超聲波和骨質密度檢查)
  • 臨床化驗
  • 藥劑
  • 專科服務
  • 脊椎外科
  • 骨科
  • 腹腔鏡/微創手術
  • 內視鏡手術
  • 一般外科手術
  • 婦科
  • 整形手術
  • 耳鼻喉科
  • 泌尿科
  • 手術設備
  • 配備藍光照明系統的3號手術室及5號手術室
  • 漢拿髖膝關節手術檯
  • 其餘3間手術室
  • 膳食服務
  • 早餐餐牌
  • 午餐及晚餐餐牌

但是,誰在意呢?輿論口中你是精神疾病,你殺人就不需要負責任。於是所有幫助她的,都是為她遞刀子的人。 於是社交暴力隨著而來。

如何看待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稱其被父母以其患有精神病為由強制服藥7年?

最高票答案當中的4000+評論

你說在這種完全沒有制衡的情況下,精神科和心理諮詢怎麼對待來訪者?

當然是你來了,最好就不要走了,一輩子成為我們的客源和免費勞動力。

張昕:哪個時刻曾讓你覺得「學了心理學還挺有用的」?

當時就覺得心理學真神奇啊!原來心理學是真的科學啊!但也沒意識到這對我意味著什麼……直到後來了解到一個朋友的老公,也是患上了焦慮症伴隨驚恐發作,但由於查不到病因沒有得到及時干預,現在整個人已經廢掉了,對,就是喪失了社會功能的那種廢掉。那時候我才明白,有一個心理學者當老公這件事,可能拯救了我的人生。

很難相信,在視頻當中款款深情歌唱的,就是2009年11月份的馬斐然。 她與你我,曾經並沒有什麼不同。

視頻封面新不了情 鋼琴版 演唱 Mafeiyouku.com視頻

所以,這個社會對於精神衛生方面的疾病,非常的恐懼,存在嚴重的污名化。每個專業人士的對於行業渣滓沉默和縱容,都有一份功勞。

而那些喪失社會功能的人,和決定結束自身生命的人,只能夠在社會的一角,默默凋零與逝去。

公正永遠不會到來。


深感同意


把一部分放大了,確實是這樣的!

但是是一部分,你自己也知道的。

有些快遞人員就是不能做到快速準確,有些老師就是喜歡虐幼童,有些黨員就是不惜危害很多人也要滿足自己……但是呢?

如果你因為這些而讓自己陷入這個死結之中,也許這就是你的問題本身了!!!


你依然會用快遞,你依然會把孩子送到學校,你依然……


不說了,如果你去找精神醫生了,至少說明你從自己的角度邁出了第一步!
你是好樣的!


把你個人的經歷強說成是醫生的鍋?


我覺得如果題主是患者的話,首先考慮的是換醫生,這種狀況下,不管醫生的診斷是否屬實,在這種強烈的抵觸情緒下似乎都不利於治療,所以,有條件的話,換一個比較好。尤其是如果是心理諮詢師的話,不過聽起來可能更像是精神科醫生會有的態度。
不排除有些患者會有不自知的可能,但是的確在一些不夠發達的城市相對於心理障礙的治療不夠專業,在不知題主病情的前提下,所以單憑這些是不是也不能排除題主確實遇到了不適合他的醫生呢?不知道具體情況下,這種推測是不是早了點呢?
打個比方,比如說患者說我覺得朋友圈裡有的人含沙射影的在罵我,或者說我覺得我愛人出軌,那麼如果不詳細詢問沒法判斷是不是有前因後果全部認定這是妄想表現,是不是就造成了題主的那種情緒呢?


可能醫生確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所以來訪者或者患者不滿也很正常。
不過,無論怎樣,你現在的憤怒的情緒,是從哪來的呢? 為什麼醫生的表現會讓你感覺特別生氣呢?


求不要瓜皮好嗎,刷兩天知乎就跑來批判人家學習那麼多年的成果,有意思?
利益非常相關,我就是諮詢師。


首先,我不認同 【之乎者也】的回答, 目前來說, 據我說知,部分精神病是需要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同時就診的。 比如我自己的這種 躁鬱症 。

我目前就是通過精神科醫生進行藥物上面的穩定, 同時定期看心理諮詢進行自我調整。 雙管齊下效果明顯好一些。

其次,提問者明明說出來的就是目前一個無法忽視的現狀, 不知道為什麼會讓大家這麼激奮。 而且提問者也用了「一部分」這個詞來限定範圍, 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平靜點來看待這個問題。

我沒有太多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我就拿我自己舉例子。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心理諮詢師啊!

在我剛發病的時候 我才小學升初中的樣子, 我媽帶我去了當地出名的腦科醫院, 並掛了一個心理諮詢的號子。 結果怎麼? 我明明被測出高度自殺傾向, 醫生卻一口咬定是我自己瞎做的檢測,根本不認為我有任何不對勁,然後拉著我媽說了半個小時的她的育兒經驗。

最後的結果是, 我失去了我的最佳治療時間。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精神科醫生啊!

我曾經在我們省的最好的三甲醫院的教授手中誤診差不多三年, 這三年我的病情沒有好轉, 直接導致我後來休學。 但是醫生不僅固執的不懷疑誤診的可能性, 還給我開了互相矛盾的藥物(這是我後來的醫生看了我病例以後告訴我的) 讓我吃的葯幾乎正作用互相抵消,只剩下副作用。

關於第五條。在我現在的學校, 我有著我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 我和他們幾乎無話不談, 我覺得這是提問者想表達的意思。 我並不支持與心理諮詢師有醫患以外的交集, 因為這樣會讓患者害怕心理諮詢師會暴露自己的情況, 但是如果你和你的醫生都聊不來, 你又怎麼會靜下心和對方談論你的點點滴滴的癥狀呢?

而且,現在目前有很多途徑可以找到很好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他們有受到過專業的教育, 有著專業的督導。 能有效避免我這樣的情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的確還是有這樣一群提問者所說的醫生存在。

至於為什麼這樣的情況出現, 這個問題我曾經跟我的心理諮詢師討論過,我記得大意是說, 因為以前教育資源的短缺, 有時候我們的心理諮詢師受到的教育是不夠專業的。在早期,或許能夠適當滿足一下需求, 但是論醫療素質和專業度, 的確是趕不上國際水平。 但是我們對於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需求卻是越來越大, 很明顯的供不應求, 所以對醫生的要求也放寬了,而這些並不是特別適合病人的醫生也自然就存在了。 而因為專業知識的不夠硬, 導致了提問者提出的「迷之偏執」。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能收來訪者送的禮嗎?
諮詢倫理是如何制定的?如何權衡不同環境中的文化差異造成的影響?
當我們為來訪者做心理諮詢時,你希望來訪者怎麼稱呼你?
離異的心理諮詢師會受到歧視嗎?
心理諮詢師會為來訪者犧牲自己嗎?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醫生 | 心理諮詢師 | 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