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到底有哪些臨床表現?
希望較全面的說明肺癌的臨床表現,能盡量涵蓋各種表象,謝謝!
肺癌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癥狀和體征的有無、輕重以及出現的早晚,取決於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有無轉移及有無併發症,以及患者的反應程度和耐受性的差異。肺癌早期癥狀常較輕微,甚至可無任何不適。中央型肺癌癥狀出現早且重,周圍型肺癌癥狀出現晚且較輕,甚至無癥狀,常在體檢時被發現。肺癌的癥狀大致分為:局部癥狀、全身癥狀、肺外癥狀、浸潤和轉移癥狀。
(一) 局部癥狀
局部癥狀是指由腫瘤本身在局部生長時刺激、阻塞、浸潤和壓迫組織所引起的癥狀。
1. 咳嗽
咳嗽是最常見的癥狀,以咳嗽為首發癥狀者佔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與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張及其他胸內合併症有關。腫瘤生長於管徑較大、對外來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氣管黏膜時,可產生類似異物樣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乾咳,一般止咳藥常不易控制。腫瘤生長在段以下較細小支氣管黏膜時,咳嗽多不明顯,甚至無咳嗽。對於吸煙或患慢支氣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 痰中帶血或咯血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癥狀,以此為首發癥狀者約佔30%。由於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徵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覆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而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
3. 胸痛
以胸痛為首發癥狀者約佔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大多數情況下,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若繼續發展,則演變為恆定的鑽痛。難以定位的輕度的胸部不適有時與中央型肺癌侵犯縱隔或累及血管、支氣管周圍神經有關,而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有25%訴胸部鈍痛。持續尖銳劇烈、不易為藥物所控制的胸痛,則常提示已有廣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肩部或胸背部持續性疼痛提示肺葉內側近縱隔部位有腫瘤外侵可能。
4. 胸悶、氣急
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多見於中央型肺癌,特別是肺功能較差的病人。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肺癌晚期,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壓迫氣管、隆突或主支氣管時,可出現氣急,甚至窒息癥狀。②大量胸腔積液時壓迫肺組織並使縱隔嚴重移位,或有心包積液時,也可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但抽液後癥狀可緩解。③瀰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支氣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氣體彌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的通氣/血流比值失調,引起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常伴有發紺。④其他:包括阻塞性肺炎。肺不張、淋巴管炎性肺癌、腫瘤微栓塞、上氣道阻塞、自發性氣胸以及合併慢性肺疾病如COPD。
5. 聲音嘶啞
有5%~18%的肺癌患者以聲嘶為第一主訴,通常伴隨有咳嗽。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左側聲帶麻痹。聲帶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
(二) 全身癥狀
1. 發熱
以此首發癥狀者佔20%~30%。肺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中央型肺癌腫瘤生長時,常先阻塞段或支氣管開口,引起相應的肺葉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張而出現發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覆發作,約1/3的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反覆在同一部位發生肺炎。周圍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腫瘤壓迫鄰近肺組織引起炎症時而發熱。二為癌性發熱,多由腫瘤壞死組織被機體吸收所致,此種發熱抗炎藥物治療無效,激素類或吲哚類藥物有一定療效。
2. 消瘦和惡病質
肺癌晚期由於感染、疼痛所致食慾減退,腫瘤生長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以及體內TNF、Leptin等細胞因子水平增高,可引起嚴重的消瘦、貧血、惡病質。
(三) 肺外癥狀
由於肺癌所產生的某些特殊活性物質(包括激素、抗原、酶等),患者可出現一種或多種肺外癥狀,常可出現在其他癥狀之前,並且可隨腫瘤的消長而消退或出現,臨床上以肺源性骨關節增生症較多見。
1. 肺源性骨關節增生症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柞狀指(趾),長骨遠端骨膜增生,新骨形成,受累關節腫脹、疼痛和觸痛。長骨以脛排骨、肱骨和掌骨,關節以膝、踝、腕等大關節較多見。柞狀指、趾發生率約29%,主要見於鱗癌;增生性骨關節病發生率1%~10%,主要見於腺癌,小細胞癌很少有此種表現。確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雌激素、生長激素或神經功能有關,手術切除癌腫後可獲緩解或消退,複發時又可出現。
2. 與腫瘤有關的異位激素分泌綜合征
約10%患者可出現此類癥狀,可作為首發癥狀出現。另有一些患者雖無臨床癥狀,但可檢測出一種或幾種血漿異位激素增高。此類癥狀多見於小細胞肺癌。
(1)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綜合征
由於腫瘤分泌ACTH或類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活性物質,使血漿皮質醇增高。臨床癥狀與柯興氏綜合征大致相似,可有進行性肌無力、周圍性水腫、高血壓、糖尿病、低鉀性鹼中毒等,其特點為病程進展快,可出現嚴重的精神障礙,伴有皮膚色素沉著,而向心性肥胖、多血質、紫紋多不明顯。該綜合征多見於肺腺癌及小細胞肺癌。
(2) 異位促性腺激素分泌綜合征
由於腫瘤自主性分泌LH及HCG而刺激性腺類固醇分泌所致。多表現為男性雙側或單側乳腺發育,可發生於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以未分化癌和小細胞癌多見。偶可見陰莖異常勃起,除與激素異常分泌有關外,也可能因陰莖血管栓塞所致。
(3) 異位甲狀旁腺激素分泌綜合征
是由於腫瘤分泌甲狀旁腺激素或一種溶骨物質(多肽)所致。臨床上以高血鈣、低血磷為特點,癥狀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煩渴、體重下降、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煩躁不安和精神錯亂等。多見於鱗癌。
(4) 異位胰島素分泌綜合征
臨床表現為亞急性低血糖徵候群,如精神錯亂、幻覺、頭痛等。其原因可能與腫瘤大量消耗葡萄糖、分泌類似胰島素活性的體液物質或分泌胰島素釋放多肽等有關。
(5) 類癌綜合征
是由於腫瘤分泌5-羥色胺所致。表現為支氣管痙攣性哮喘、皮膚潮紅、陣發性心動過速和水樣腹瀉等。多見於腺癌和燕麥細胞癌。
(6) 神經-肌肉綜合征(Eaton-Lambert綜合征)
是因腫瘤分泌箭毒性樣物質所致。表現為隨意肌力減退和極易疲勞。多見於小細胞未分化癌。其他尚有周圍性神經病、脊根節細胞與神經退行性變、亞急性小腦變性、皮質變性、多發性肌炎等,可出現肢端疼痛無力、眩暈、眼球震顫、共濟失調、步履困難及痴呆。
(7) 異位生長激素綜合征
表現為肥大性骨關節病 多見於腺癌和未分化癌。
(8)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
是由於癌組織分泌大量的ADH或具有抗利尿作用的多肽物質所致。其主要臨床特點為低鈉血症,伴有血清和細胞外液低滲透壓(&<270 mOsm/L)、腎臟持續排納、尿滲透壓大於血漿滲透壓(尿比重&>1.200)和水中毒。多見於小細胞肺癌。
3.其他表現
(1) 皮膚病變
黑棘皮病和皮膚炎多見於腺癌,皮膚色素沉著是由於腫瘤分泌黑色素細胞刺激素(MSH)所致,多見於小細胞癌。其他尚有硬皮病、掌跖皮膚過度角化症等。
(2) 心血管系統
各種類型的肺癌均可凝血機制異常,出現遊走性靜脈栓塞、靜脈炎和非細菌性栓塞性心內膜炎,可在肺癌確診前數月出現。
(3) 血液學系統
可有慢性貧血、紫癜、紅細胞增多、類白血病樣反應。可能為鐵質吸收減少、紅細胞生成障礙壽命縮短、毛細血管性滲血性貧血等原因所致。此外,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均可出現DIC,可能與腫瘤釋放促凝血因子有關。肺鱗癌患者可伴有紫癜。
(四) 外侵和轉移癥狀
1. 淋巴結轉移
最常見的是縱隔淋巴結和鎖骨上淋巴結,多在病灶同側,少數可在對側,多為較堅硬,單個或多個結節,有時可為首發的主訴而就診。氣管旁或隆突下淋巴結腫大可壓迫氣道,出現胸悶。氣急甚至窒息。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咽困難。
2. 胸膜受侵和/轉移
胸膜是肺癌常見的侵犯和轉移部位,包括直接侵犯和種植性轉移。臨床表現因有無胸腔積液及胸水的多寡而異,胸水的成因除直接侵犯和轉移外,還包括淋巴結的阻塞以及伴發的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張。常見的癥狀有呼吸困難、咳嗽、胸悶與胸痛等,亦可完全無任何癥狀;查體時可見肋間飽滿、肋間增寬、呼吸音減低、語顫減低、叩診實音、縱隔移位等,胸水可為漿液性、漿液血性或血性,多數為滲出液,惡性胸水的特點為增長速度快,多呈血性。極為罕見的肺癌可發生自發性氣胸,其機製為胸膜的直接侵犯和阻塞性肺氣腫破裂,多見於鱗癌,預後不良。
3. 上腔靜脈綜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
腫瘤直接侵犯或縱隔淋巴結轉移壓迫上腔靜脈,或腔內的栓塞,使其狹窄或閉塞,造成血液迴流障礙,出現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如頭痛、顏面部浮腫、頸胸部靜脈曲張、壓力增高、呼吸困難、咳嗽、胸痛以及吞咽困難,亦常有彎腰時暈厥或眩暈等。前胸部和上腹部靜脈可代償性曲張,反映上腔靜脈阻塞的時間和阻塞的解剖位置。上腔靜脈阻塞的癥狀和體征與其部位有關。若一側無名靜脈阻塞,頭面、頸部的血流可通過對側無名靜脈迴流心臟,臨床癥狀較輕。若上腔靜脈阻塞發生在奇靜脈入口以下部位,除了上述靜脈擴張,尚有腹部靜脈怒張,血液以此途徑流入下腔靜脈。若阻塞發展迅速,可出現腦水腫而有頭痛、嗜睡、激惹和意識狀態的改變。
4. 腎臟轉移
死於肺癌的患者約35%發現有腎臟轉移,亦是肺癌手術切除後1月內死亡患者的最常見轉移部位。大多數腎臟轉移無臨床癥狀,有時可表現為腰痛及腎功能不全。
5. 消化道轉移
肝轉移可表現為食慾減退、肝區疼痛,有時伴有噁心,血清γ-GT常呈陽性,AKP呈進行性增高,查體時可發現肝臟腫大,質硬、結節感。小細胞肺癌好發胰腺轉移,可出現胰腺炎癥狀或阻塞性黃疸。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都可轉移到肝臟、胃腸道、腎上腺和腹膜後淋巴結,臨床多無癥狀,常在查體時被發現。
6. 骨轉移
肺癌骨轉移的常見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以同側肋骨和椎骨較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並有定點壓痛、叩痛。脊柱轉移可壓迫椎管導致阻塞或壓迫癥狀。關節受累可出現關節腔積液,穿刺可能查到癌細胞。
7. 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1) 腦、腦膜和脊髓轉移
發生率約10%,其癥狀可因轉移部位不同而異。常見的癥狀為顱內壓增高表現,如頭痛、噁心、嘔吐以及精神狀態的改變等,少見的癥狀有癲癇發作、腦神經受累、偏癱、共濟失調、失語和突然昏厥等。腦膜轉移不如腦轉移常見,常發生於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其癥狀與腦轉移相似。
(2) 腦病和小腦皮質變性
腦病的主要表現為痴呆、精神病和器質性病變,小腦皮質變性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肢體功能障礙,四肢行動困難、動作震顫、發音困難、眩暈等。有報道腫瘤切除後上述癥狀可獲緩解。
8. 心臟受侵和轉移
肺癌累及心臟並不少見,尤多見於中央型肺癌。腫瘤可通過直接蔓延侵及心臟,亦可以淋巴管逆行播散,阻塞心臟的引流淋巴管引起心包積液,發展較慢者可無癥狀,或僅有心前區、肋弓下或上腹部疼痛。發展較快者可呈典型的心包填塞癥狀,如心急、心悸、頸面部靜脈怒張、心界擴大、心音低遠、肝腫大、腹水等。
9. 周圍神經系統癥狀
癌腫壓迫或侵犯頸交感神經引起Horner氏綜合征,其特點為病側瞳孔縮小,上瞼下垂、眼球內陷和顏面部無汗等。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引起臂叢神經壓迫征,表現為同側上肢燒灼樣放射性疼痛、局部感覺異常和營養性萎縮。腫瘤侵犯膈神經時,可贊成膈肌麻痹,出現胸悶、氣急,X線透視下可見有膈肌矛盾運動。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時,可致聲帶麻痹出現聲音嘶啞。肺尖部腫瘤(肺上溝瘤)侵犯頸8和胸1神經、臂叢神經、交感神經節以及鄰近的肋骨,引起劇烈肩臂疼痛、感覺異常,一側臂輕癱或無力、肌肉萎縮,即所謂Pancoast綜合征。
供參考...
簡單來說,肺癌的早期報警癥狀也就下面幾個,很好了解的。
(1)持續時間超過 2-3 周或者正規治療無效的咳嗽
(2)活動後出現胸悶、喘不上氣兒
(3)持續的胸部或者肩背部疼痛
(4)痰中出現血絲或咳血
(5)持續時間較長或正規治療無效的肺炎
(6)不明原因的發熱、聲音嘶啞、疲乏、精神差、體重下降等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配血試驗主側不凝集次側凝集可以考慮輸血?
※我爸總是說吃鹽太多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一直要求少吃鹽,要怎麼勸?
※打籃球受傷,髕骨上囊積液,長時間站立和步行會脹痛,這種情況平時需要帶護膝么?
※頻發室性早搏是個很嚴重的疾病嗎?
※為什麼晚期癌症會這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