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感覺杜甫《詠懷古迹》中的「群山萬壑赴荊門」不像是詩的開頭?
RT.
附上全詩。
詠懷古迹五首·其三
[ 唐代·杜甫 ]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是寫王昭君寫的最好的一首詩啊!
以上的話語是清代詩評家也是乾隆的槍手沈德潛老先生說的。
同樣的,開頭也是!
這是我說的。
鄙人以為開頭就很神出鬼沒有木有!簡直神來之筆。自漢以降,寫昭君的詩不少,例如庾信《昭君辭應詔》:斂眉光祿塞,還望夫人城。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駱賓王《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馬蹄紅顏;李白《相和歌辭·王昭君二首(其一)》: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白居易《昭君詞》:「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王安石《明妃曲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角垂。王夫之《明妃曲》:「金殿葳蕤鎖漢宮,單于談笑借東風......
而老杜這首《詠懷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首句一出,不管是敘事的筆法,還是描寫的方式就秒殺了如上那些詩句。以上的那些句子要麼從時代入筆,要麼直接就帶入了昭君的戲份,而昭君出塞那麼出名的故事我們怎麼會不知道,一個年紀輕輕的菇涼遠去大漠,去一個蠻族那裡給人家當老婆,縱使是自願但心底的彷徨我們也是能領略一二的啊!寫昭君的大部分開頭都未能免俗的逃脫出細節重現、情景帶入、煽情這三個方面的範疇。而老杜這樣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硬漢怎麼會落入前人的套路!
於是提筆便出:群山萬壑赴荊門,讀者們頓時心中一頓:老杜這是要寫巴山楚水了么!好大的場面,一座座山,一道道溝撒著歡的要往荊門這個地方奔!荊門這地方看來是要搞個大新聞啊!這個大新聞是什麼尼?因為我們根本從永懷古迹這個泛泛的題目上得不到任何信息吖!
隨之後半句: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來,哦!原來是要寫我們偉大的昭君啊!詩一發端,不光製造了神秘的大場面,也點出詩的所詠之物更向我們普及了昭君的籍貫及昭君村所在的地理位置。妙哉妙哉,猶如貝多芬老爺子的命運交響曲,樂章一開始幾個振聾發聵的樂符就牢牢抓住了我們注意力,隨後減弱的旋律讓我們回味著樂章的主旨與命運的定義。
只不過貝多芬的樂章取名就喊命運,開頭的音符就像敲擊命運的大門,讓人不會覺得突兀,如果《命運交響曲》改為《NO.1》你可能也就要懷疑這段明明是高潮部分的樂符為什麼要放在樂章開頭了。而杜詩就是這樣《詠懷古迹五首(其三)》的詩題,讓人完全摸不著會講什麼內容,因此讓君產生了覺得首句莫名其妙,完全不像開頭的開頭。現在回過來看杜詩的開頭句,當你明白了杜詩的主旨與內容,重讀開頭不知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唯有膜拜?
其實整首詩後面的描寫也是很別緻,既有時空的顛倒,又有與大眾不同的思考!真是好詩,真是世間好語言都叫老杜道盡。
以上。
還是說古詩吧。前兩天不過給多多的一首現代詩差評,就被摺疊了。看來現代詩這東西還是少碰為好,我這脆弱的小心肝實在是經不住太多人踩。
吐槽完畢。
匿名用戶回答得挺好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匿名。他答案指出了三點,一,這是律詩開頭的常見套路,二,這是對三峽地貌的寫實,三,這句氣魄太大,和昭君不一定匹配。尤其第三點,是給杜甫差評(至少提到了爭議),不像其他答案都是一股腦地讚譽。這很好啊,文學這東西,哪有什麼定論,哪能都是誇的。多看看罵的,有好處。
我不知道題主為什麼認為第一句不像詩的開頭,但既然邀請我回答了,我就說說我的看法。我個人非常欣賞第一句,但放到全詩中,這一句不免有些遊離於全詩之外,但這種程度的遊離是小問題,不礙全詩之優秀。
記得有人評論說,群字好,常人只道千山萬壑,千與萬對,如此用就平平。一個群字多少力量。其實不僅群字,看壑字。常人只道千山萬水,千與萬對,山與水對,如此就太尋常了。赴字也是出人意表,化靜為動,寫得萬山朝宗一般。若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句,千山萬水過荊門,這句就實在沒意思了。於此可知字法。
然而問題也正在這。這句氣魄太大,下句不好接。寫詩寫文,起句寫好難,接好更難。杜甫第二句接得好嗎?挺好,非常好。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放了個明妃在裡面。明妃當得起嗎?若是孔明,或許更好。
說明妃當得起當不起還是讀者的主觀看法,猶能爭論,作者當然可以認為當得起。然而既然當得起,又何必寫「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呢?明妃既是英雄,去朔漠是自己選擇,又何必琵琶之中說怨恨?按此思路,只能解末聯為後人替明妃怨恨,然而如此解,又有遊離之感了。
首句之遊離,是說第一句只是個引子,和後文無涉,全篇都從明妃二字生髮出來。這種寫法本來也不算罕見,更何況第一句實在是好,而且也是側面寫明妃。一定要批評一句的話,就是後面如果能有所照應,則全篇結構更趨完美。只是現在這個樣子,其實第一句可以換掉而不礙全詩的。
組詩這東西我自己都還沒搞懂,不過很好奇,想交流一下,你的感覺能說細一點嗎?
本來,這是個寫景的句子。詠懷古迹五首,都是在自夔州向江陵的路上寫的,許多風物都與三峽有關。考慮到三峽這個背景,應該很容易理解,「群山萬壑」未必是一個宏大的、涵蓋千萬里的超廣視角。此句其實只即眼前景,對荊門一帶的形勢,作背景的交代,隨後緩慢地(這裡是指章法而非藝術效果)引入正題。這其實是七律開頭的一個常見套路。但是,如前所述,在抽離三峽背景後,它的指涉,很容易被誤解。在齊魯、江淮等平原地區,「群山萬壑」朝同一個目標行進,那是神界大戰的氣魄了。即便恰當地考慮了背景,在「群」、「萬」之後又接「赴」字,動勢也實在太強。這種強大的動勢,使得它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敘事,而被尋問起點與目的。同時,在很多人看來,只是「生長」了一個「明妃」的小「村」是無法承受這股強大動勢的,二者間有斷裂或不匹配。由於第二句與後六局的聯繫是顯而易見的,那這斷裂就帶來第一句的遊離。實際上,這種「斷裂」也是前人論爭的焦點,一派認為首句是「生長英雄」,不是「生長美人」,一派認為,杜甫的意思正在於,明妃是英雄,這裡借反差作了恰當的表達,是反差,不是斷裂。總之,是三峽而非其餘地區,是寫景而非敘事,是反差而非斷裂,理解了以上三點之後,再感受一下吧。
先說結論:這是律詩起句的經典之作,換言之,這是最好的開頭之一。不過現在時間太晚了,碎碎覺再說。
看了一下其他的答案,說的都很好,感覺基本上都說全了,我就從其他方面來做個補充。
首先,這是一句詩,我們要把它放在整首詩里解讀。同時,和其他詩不同的是,這是杜甫所做的組詩裡面的一首。我們從大的說起,先看全組詩。
《詠懷古迹》五首。杜甫的組詩是其對律詩發現所做的一大貢獻。其目的是突破律詩的字數體格限制,擴大律詩的格局和敘事容量。所以和其他人的組詩不同,杜甫的組詩內各篇在內容,形式,格調的相關性上很強。是一個前後關聯的整體作品。最典型的莫過於秋興八首。而詠懷古迹五首創作背景如下:
《詠懷古迹五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寫成的組詩。這五首詩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迹,讚頌了五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勛,並對這些歷史人物凄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並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抒發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全詩語言凝練,氣勢渾厚,意境深遠。
整個組詩的格調便是如此,而群山萬壑赴荊門這一開頭,無疑是這一格調的延續。五首詩的開頭都是氣勢宏大,表現了在杜甫心中,這五個人都是響噹噹的英雄豪傑,同時也是杜甫本人胸襟的體現。同時這句開頭,也很好的順接了上一首宋玉的結尾,順勢引出王昭君。
再說這五個人並不是隨便挑選的,不僅僅是因為正好他們都在杜甫的途經之地留下古迹,同時他們五個人都是杜甫心中壯志未酬,受命於天的悲劇英雄。這也顯然內涵杜甫本人的精神影像。如同他寫李白,其實也是在寫自己一樣。所以,昭君在這裡,和其他四個人一樣,都是杜甫所選定的悲劇英雄,是杜甫內心的投影。所以我以為生長明妃尚有村,完全有力量把這一句群山萬壑赴荊門承接下來。
再說這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和地位。律詩講究起句有力,大部分唐人的七律空有對子,起句和結句不忍直視。當然他們的水平和才力決定了他們寫不出來好七律。但是杜甫的起句自然不會讓人失望。可以說他制定了七律的模範和標準,你離杜甫多近,就代表你的七律水平。當然這裡指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而在本詩中,這一句不可謂不有力。有力在哪,其他答案說的已經很好,我就不複述了。以這句開頭,視野開闊,氣勢磅礴,引出明妃村,可見其鍾靈頂秀,方能生出昭君這樣的英雄人物。而後三聯又轉入當年舊事,最後筆下千古。其時空縱橫,天地滄桑,乃杜甫的拿手好戲。
最後單論這句詩本身的氣勢也不必複述,秉承了杜甫一貫的雄渾。群山萬壑,巍然不動,已經是氣勢,又神來一個赴,更是造物主的大手筆。
古詩圈真是冷啊 一個贊都沒有T_T
偌大一個漢家王朝,大好的江山,落得要靠一個女人犧牲肉體來求得50年和平,想想都覺得憋屈。
老杜最後一句「千古琵琶作胡語,分別怨恨曲中論」,這簡直就是啪啪啪地打臉,可以與花蕊夫人那一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可以互相比擬。並且倒回去看頷聯:「省識」、「空歸」,一個「省」字一個「空」字,基本上就是微言大義,進一步對漢元吐槽了:尼瑪送走之前才覺得捶胸頓足覺得不捨得,那當初被畫官蒙蔽,把人打人冷宮從不召見的時候想什麼去了?(對比一下,漢元帝生平都做了些什麼?)
所以從全律來看,開頭劈面就是氣勢磅礴的一句,告訴你,老子覺得王昭君是英雄,老子就是為她抱不平,咋的?
這不是五首里的第三首么
推薦閱讀:
※《長安古意》的內容是虛構的嗎?
※李商隱的「劉郎已恨蓬山遠」,為何是蓬山而非天台山?
※盧綸的《塞下曲》中,「單于夜遁逃」一句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嗎?
※有哪些唐詩的句子讓你覺得特有畫面感?
※白居易的詩句,當時的農民能聽懂嗎?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