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郭敬明的最新電影爵跡?

視頻鏈接http://m.weibo.cn/1642591402/3985303779556082?uicode=10000002moduleID=feedfeaturecode=10000085mid=3985303779556082luicode=10000003_status_id=3985303779556082extparam=100103type%3D1%26cuid%3D5232644867%26q%3D%E7%88%B5%E8%BF%B9%E9%A2%84%E5%91%8A%E7%89%87%26t%3D2%26sid%3Dt_wap_ios%26category%3D72%26pos%3D5_0%26wm%3D3333_2001rid=3_0_0_2789461549467739600sourcetype=pagelfid=100103type%3D1%26q%3D%E7%88%B5%E8%BF%B9%E9%A2%84%E5%91%8A%E7%89%87%26t%3D2lcardid=weibo_72_1_5_0


小說翻拍電影沒問題
但是先把小說寫完行嗎,跪下求你了。

一部從出生就無限跳票,最終爛尾了整整四年的小說,而且這四年里充斥著各種欺騙,別說IP了,有存活粉都挺好笑的。


無意洗白,但拒絕過貶。
原創 2016-09-30 蘇桐 十二雜

關注我們明天早上枕頭會又松又軟哦:)


我去看了首映場的爵跡。
單憑這一點,我相信就會有些人想要把我拉黑取關刪好友,就像他們只要看到郭敬明拍電影就會大呼小叫「爛片」一樣。

事實上,我認為《爵跡》的確不是一部好片子,四部《小時代》也不是——但它們遠遠沒有大家所表現出得,那麼令人深惡痛絕。
1
《爵跡》在宣傳的時候,號稱是中國首部真人全CG奇幻片,郭敬明他也的確做到了。超燃的特效戰爭場景,炫目的特效遊戲技能,處處都是模仿或者說學習的痕迹——至少證明他很努力。
雖然也許是因為技術條件的原因,他並沒有讓人物動作真的流暢如行雲流水;也許是因為個人審美原因,他把人物拉得過於修長到幾乎失真;也許由於靈感原因,幾乎所有人著陸的方式都是「超級英雄」式單膝跪地......

《爵跡》有很多很多可以挑的毛病,但它依舊是一種新興嘗試的不錯開端。想想看,如果它能取得成功,中國電影界乃至整個文娛圈對於奇幻題材的興趣都很可能會有極大的提升。
而它甚至幾乎不可能撲街——群星薈萃所帶來的大量粉絲資源,小說這麼多年來積攢的原著粉,對真人CG有好奇心的吃瓜路人,再加上郭小四在宣傳上出色的經驗和頭腦。這一切無疑在上映之前,就已經對票房有了保證。
所以從宏觀上看,《爵跡》的影響力無疑是良性的。而單是從電影的角度而言,即使它情節單薄,美顏浮誇,它也依舊是中國爛片市場上相對值得看的一部影片——至少對於曾經看過《梔子花開》、《備胎反擊戰》、《同桌的你》的那批影迷而言,《爵跡》絕對不是垃圾。
相信我,我並沒有針對誰的意思。
2
然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郭敬明這個IP能夠帶來一定票房的同時,一定也為這部電影招了不少的黑。
無論是對於他身高的攻擊,還是對於他整容的攻擊,抄襲的攻擊,疑似同性戀的攻擊——不一而足,讓郭小四的形象簡直就是一個文化界的話題之王——當然,前提是,如果這些人承認他是文化界的人的話。
然而奇怪的是,一部電影的好壞,到底和導演的身高、導演臉的真假、劇本素材的來源乃至導演的性向又有什麼關係呢。
以鄙視郭敬明的理由拒絕《爵跡》這部電影,我尚且可以理解為遷怒。但如果是以鄙視郭敬明的理由,不體驗電影產品就妄自貶損,無疑就只能被定義為愚蠢了。
我在高中的時候,的確也讀過一些郭敬明的作品。我欽佩他遣詞造句的天賦——即使現在回過頭看會覺得有許多刻意和造作的成分,我依舊認為他的文學素養要高過中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群。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他作品的內涵不淺薄,畢竟一個人出名越早就越有可能較早被「凍齡」。名利加身,心靈麻木,視野受限的直接結果,就只能是文學領域的止步不前。
於是以他如今三十幾歲的高齡,仍繼續以二十歲小男女間的情情愛愛或是日本熱血動漫為創作內核來看,其深度的匱乏難免要令人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3

然而,大部分黑對於郭敬明的討厭,甚至並不是出於對其作品內涵的不屑。

我們對一個作家作品表示不屑的方式很少會有對小四這麼複雜——我們在一般情況下,不喜歡某個作家的方式很簡單嘛,不買他的書就行了。
但郭敬明黑卻不一樣,比較具代表性的有三類:
第一類黑曾經是小四的粉絲,隨著年齡的增長急於證明自己的成熟。就像小女孩長大了以後,可能會突然急著把所有粉紅色的蓬蓬裙扔掉或者收到箱子里。他們拒絕年輕時不成熟喜好,把自己突然就變成大人模樣,以此證明自己不用成長,生下來就這麼強。對於這一批人而言,長大活像是一場失憶症,他們從未軟弱、憂鬱、彷徨、拜金、虛偽...當然,事實上他們現在依舊是這樣。
第二類黑並不是只黑郭敬明一個人,他們對於「文藝」兩個字整體都持一種反對的態度。相信我,杜拉斯、村上春樹、甚至卡夫卡和米蘭昆德拉在他們眼裡也全部都是「裝逼」。而如果他們聲稱曾翻閱過塞林格的作品,很可能也只是閱讀了美國當代美國文學的髒話集錦。在他們眼裡,感知就是矯情,傷感就是做作——而白色棉布裙子對他們唯一的喚起只是護士裝對生殖器。
第三類黑是文人的群體,當然可並不是簡單的「文人相輕」。每個寫小說的人都會有把他們變成畫面的慾望,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能力。其實郭敬明也沒有,但他有勇氣,還有經濟基礎。即使這樣的商業化對於傳統文學來講簡直是一種「家門不幸」,即使是當初給他寫序的北大教授也迅速對他棄之不顧,他也依舊迅速地把作品變了現——做了所有人都想做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甚至覺得很感動,想勸大家都去看一看《爵跡》,即使它的情懷粗糙單薄如同老婦的裹腳布。然而,作為一個作家而言,以賣自己作品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創作夢想其實是很可悲的事情。即使他因此獲名獲利,只要他對自己的文字還有感情,這都會是一種深重的悲哀。
當然小四既然選了這條路,我們也許可以徹底地忘記他的作家身份,只把他當做一個商人來看。拋卻情懷,不擇手段賺錢的郭敬明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同樣一切為了票房的《爵跡》,也的確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產電視劇和電影里的威亞都吊得不自然?而好萊塢影視劇中,吊威亞根本看不出來?
為什麼《環太平洋》中的戰鬥都在夜間進行?
一個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電影發燒友,怎樣進入電影行業工作?
奧斯卡最佳剪輯獎是從哪些方面評測的?怎麼樣可以使得不夠專業的影迷看懂一部電影剪輯得好與壞?
張國榮的電影中,有哪些有意思的道具,分別有什麼來歷?

TAG:電影 | 郭敬明人物 | 電影特效 | 爵跡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