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人常有些「紫荊勳章」、「太平紳士」、「騎士勳章」的名號,這些現在還頒發嗎?它們都是獎勵什麼的?

記得李嘉誠啊、林建岳什麼的在很多他們的官方介紹中都會有類似GBS、JP 這種勳章、嘉獎之類的在後面,想了解下這些勳章的故事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城市發現·香港,更多香港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 @藺佳 邀。常看到香港大佬們後綴了奇怪的字母:梁振英,GBM,GBS,JP;林鄭月娥,GBS ,JP;李嘉誠,GBM,KBE,JP,這些都是什麼意思?港英時期的封爵模式又是怎樣演變成如今的形式?太平紳士是什麼鬼?普通香港人能拿勳章嗎?下面鳴哥好好講解一下。

香港回歸後的「紫荊」系列勳章,取代了回歸前的授爵、封邑等嘉獎,而「JP太平紳士」的頭銜,卻從一個世紀前一直延續至今。頗具特色的「香港式榮耀」閃爍在這座城最精英群體的胸膛前,也成為了香港人跨越兩種制度、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歷史見證。

一.首先是最牛氣的大紫荊勳章

在理解「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前,我們有必要羅列一張榮譽「翻譯表」。這就是大佬們名銜字母的來歷。

GBM即是大紫荊勳章(Grand Bauhinia Medal),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授勛及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表揚畢生為香港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獲頒者的人士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大紫荊勛賢」或「GBM」,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獲得大紫荊勳章,才可被稱為勛賢。每年能夠獲此殊榮的人僅有個位數,邵逸夫、霍英東、金庸、李嘉誠等都在此列,而2003及2004年甚至無一當選。

△1997年7月,利國偉(右)獲時任特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頒授首批大紫荊勳章.

次之為紫荊星章,頒授予長期致力服務公眾而成績斐然,或在所屬行業有卓越成就的人士。依照貢獻成績、領導地位、傑出表現等多項標準遴選出金紫荊星章(GBS,Gold Bauhinia Star)、銀紫荊星章(SBS)及銅紫荊星章(BBS)三個等級,金銀各十多人,銅項今年則為50餘人。

榮譽勳章(MH,Medal of Honour)是授勛制度下的基本勛銜,用以表揚在地區或某個範疇長期為社區服務的人士,亦頒授予表現優異的非首長級公務員。

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想在自己名字後面加上勛銜到底有沒有可能?答案是,可能。除了以上的長期工作嘉許,為表揚某人士在個別事件中的英勇行為,特區政府還設立了英勇勳章,同樣分為金英勇(MBG,Medal for Bravery Gold)、銀英勇(MBS)、銅英勇(MBB),然而名額難求,例如今年只有金1人,銅2人。

以上四種勛銜,得主可以終生加之在自己的名字後面,被香港人視為極高榮耀。除了授勛,「行政長官獎狀」、「紀律部隊及廉政公署卓越獎章/榮譽獎章」也是特區政府對於集體及個人工作的嘉獎方式。

二.昔日華人爵士,還封地呢

細心的你,是否留意到剛剛李嘉誠的頭銜中有一個KBE尚未提及?這是由於這個勛銜來自回歸前,是為港英政府的授勛。如今人們會將特區政府授予的勛銜放在最前面。

英國政府對以不同方式為大英帝國效力的人(包括回歸前的香港人)頒授勳章,稱為騎士勳章。等級從高至低為,爵級大十字勳章GBE、爵級司令勳章KBE(女性為DBE)、司令勳章CBE、官佐勳章OBE、員佐勳章MBE。其中BE 代表British Empire,大英帝國。

△邵逸夫在1977年女皇登基銀禧紀念授勛儀式中獲頒爵位.

如果要被稱作「爵士」(Sir.),則必須獲得GBE或KBE。例如1977年,邵逸夫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KBE,從此成為Sir.邵逸夫,舊日的香港,Sir象徵尊貴的身份。時至今日,獲得過最高級別英國勛銜的是1979年獲勛的簡悅強及1989年獲勛的鐘士元,被稱為「大Sir」。

在這五個騎士級別之上,是公、侯、伯、子、男五爵,按英國皇室舊時規則,甚至還要給封地,香港歷史上,只有前港英政府立法局首席議員鄧蓮如獲得過女男爵的封號,並象徵性封邑香港島。

三.太平紳士,對,就是劉德華

經歷香港回歸,勛銜已經脫胎換骨,JP(太平紳士)制度卻還是在香港實行了超過150年。這是一個監督、視察制度,英文名稱為:JUSTICES of THE PEACE,簡稱JP,緣起於16世紀的英國。

哈哈哈,就是德華喲。

太平紳士,分為官守、非官守兩大類別,前者隨政府公職卸任自動撤銷榮銜,而後者由政府委任給社會人士,例如劉德華就是非官守太平紳士(感覺他還是挺驕傲與自豪的)。

香港回歸前,太平紳士頭銜,是由香港總督委任對香港社會有「重大貢獻之人士」,以協助政府維持社會治安。它提供一個獨立渠道,方便有需要人士提出投訴,並讓有關方面進行調查、跟進。相關決策部門也可藉由太平紳士提出的意見,改善有關設施和服務管理的問題。

隨著社會治理的平穩,太平紳士的職能範圍也只留下象徵性職權,如監理六合彩開獎、聽取監獄犯人的投訴。《監獄風雲》當中,周潤發和梁家輝就向太平紳士投訴張耀揚扮演的獄警。

「凡太平紳士者,見有滋擾之事出現,可敕令附近市民協同平叛,拘拿犯人。」港英時期的香港政府曾這樣描述太平紳士的職責,聽起來酷酷的。如今,這信條仍然試用,作為一種社會身份的象徵,太平紳士及授勛、頒獎等嘉許,同時也應該是社會的良心。

我覺得我也挺有良心的,所以我應該是太平美少女對嗎?

————————————————

Mingo鳴哥,北京姑娘,在香港做記者/旅行媒體撰稿人/平面模特。跑的不快,個子不高。

知乎專欄:一群旅行體驗師
和朋友們的集體旅行專欄,有不少香港的內容,快來關注我們!


謝邀。我還是來當搬運工吧。

這些勳章、榮譽是香港授勛及嘉獎制度的一部分,相當大程度上繼承自英國的傳統。樓主所說的個GBS就是金紫荊星章的簡寫。

現行香港榮譽制度如下, 來自wiki:

大紫荊勳章 Grand Bauhinia Medal GBM

香港特別行政區授勳及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表揚畢生為香港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獲頒者的人士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大紫荊勳賢」或「GBM」。

紫荊星章[編輯]

紫荊星章是頒授予長期致力服務公眾而成績斐然,或在所屬行業有卓越成就的人士。


金紫荊星章 Gold Bauhinia Star GBS
頒授予對社會有重大貢獻或積極參與公共志願服務而得到高度評價的人士。獲頒者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GBS」 。
銀紫荊星章 Silver Bauhinia Star SBS
頒授予長期擔任公共事務及志願工作的領導人物。獲頒者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SBS」。
銅紫荊星章 Bronze Bauhinia Star BBS
頒授予長期服務社會並有傑出表現的人士。 與銀紫荊星章比較,獲授銅紫荊星章的人士所提供的服務比較局限於個別範疇或方式。獲頒者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BBS」。

榮譽勳章[編輯]
榮譽勳章 Medal of Honour MH

授勳制度下的基本勳銜,用以表揚在地區或某個範疇長期為社區服務的人士,亦頒授予表現優異的非首長級公務員。獲頒者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MH」。

殖民地時代則沿用英國的授勛制度,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李嘉誠,其全部頭銜是李嘉誠爵士(Sir Ka-shing Li),大紫荊勳賢,KBE,JP。KBE是指Knight Commander,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JP指Justice of Peace太平紳士。當然那個KBE也不真是什麼司令,爵士也只是榮譽頭銜而已。

太平紳士是英國制度,主要任命地方賢達來管理本鄉,代替政府執行法例。當然現在司法審判已經由裁判官取代,但太平紳士仍然具有其中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巡查監獄,接受囚犯反映意見,政府也有責任跟進太平紳士提出的改善建議。

詳細的太平紳士角色介紹,來自wiki:

現時香港太平紳士分為官守太平紳士、非官守太平紳士、新界太平紳士三種,三者的產生程序和條件上均有差異,但前兩者於職能及地位上沒有分別,只有新界太平紳士比較特別。官守太平紳士都是公職人士。


在政府官員當中,一般而言只有在政府有十五年以上經驗者的副署長、副秘書長又或者如助理署長,才會獲選為官守太平紳士。另外,全港十八區的民政事務處的民政事務專員,會自動成為「當然官守太平紳士」,方便協助執行職責。


非官守太平紳士一般要經過由政務司司長為主席的非官守太平紳士遴選委員會委員作遴選,再由行政長官(政權移交前則為港督)委任,委任人士並沒有特別要求,一般都是熱心公益事務人士,又或是對香港社會有貢獻者。


新界太平紳士則由政務司司長按認為合適他決定的條款及條件委任。

香港的太平紳士其中一項職責為巡視如監獄等羈押院所,接受被扣留者的投訴,避免懲教署對扣留人士施行法院判決以外的刑罰。太平紳士同時可監理和接受市民的宣誓和聲明,使該宣誓或聲明具有法律效力,此範疇的工作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於每次六合彩開彩攪珠時聯同獎劵基金受助機構代表負責監理開彩結果,非官守太平紳士還有可能擔任各類咨詢委員會的委員。


在大陸其實也有,某些人也可以在名字後邊加上後綴,私以為比香港更顯高大上。應該是這樣。

XXX 優秀黨員 人大代表 感動中國 良好市民


實際上國內的全國勞模、全國先進工作者什麼的,諸如五一勞動獎章什麼的一個意思。全國性的也很難獲得,而且還有相應社會待遇。只不過國內榮譽體系不統一,給人的權威感就低,名字也不酷罷了。實際上無論是騎士還是勞模,都是一個時代特徵稱謂在今天的延續。


以前是英國殖民地嘛,山寨了一套。共分十等。


最高級的是大紫荊勳章,授予爲香港作出重要貢獻者,獲授者可稱之爲大紫荊勳賢(GBM)。

再者爲金紫荊星章(GBS)。授予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或積極參與公共志願服務而得到高度評價者。


次之爲金英勇勳章(MBG)。授與義勇典範。


再次之,爲銀紫荊星章(SBS)。授予長期擔任公共事務及志願工作的領導人物。


第五等爲銀英勇勳章(MBS)。授與堪爲義勇典範者。


第六等爲卓越獎章,排名不分先後。

    1. 香港警察卓越獎章(PDSM)
    2. 香港消防事務卓越獎章(FSDSM)
    3. 香港入境事務卓越獎章(IDSM)
    4. 香港海關卓越獎章(CDSM)
    5. 香港懲教事務卓越獎章(CSDSM)
    6. 政府飛行服務隊卓越獎章(GDSM)
    7. 香港廉政公署卓越獎章(IDS)

第七等爲銅紫荊星章(BBS)。同四等,不過獲授者提供之服務局限些。

第八等銅英勇勳章(MBB)。授予英勇過人者。


第九等爲榮譽獎章。排名不分先後。

  1. 香港警察榮譽獎章(PMSM)
  2. 香港消防事務榮譽獎章(FSMSM)
  3. 香港入境事務榮譽獎章(IMSM)
  4. 香港海關榮譽獎章(CMSM)
  5. 香港懲教事務榮譽獎章(CSMSM)
  6. 政府飛行服務隊榮譽獎章(GMSM)
  7. 香港廉政公署榮譽獎章(IMS)

第十等爲榮譽勳章(MH)。表揚長期爲社區服務者或表現優異的非首長級公務猿。


至於太平紳士(JH),現在尚有此銜,授予熱心公益或作出貢獻者。

其他頭銜,都是英女王賜的。


現在主要頒發「跑得快」勳章給記者


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簡稱JP,也譯作治安法官)是一種源於英國,由政府委任民間人士擔任維持社區安寧、防止非法刑罰及處理一些較簡單的法律程序的職銜。
香港的太平紳士分為官守太平紳士、非官守太平紳士、新界太平紳士三種,三者只是在產生程序和條件上有差異,與職能及地位上沒有分別;而上述三種頭銜一直使用直至回歸前最後一次授勛。
大紫荊勳章(GBM)太平紳士——此勛銜獲得者需為對香港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由擔任特區最高行政機構首長職位負責頒授。李嘉誠、曾蔭權都獲此殊榮。
其實可以看做是一個榮譽頭銜。


提醒大家 太平紳士後不要加上先生、女士等稱號
如果X先生有JP、MH、BBS這些嘉獎
那麼X先生應該被稱呼為 X BBS,MH,JP / X BBS,MH,太平紳士,不要混亂了次序


跟全國勞模,三八紅旗手一個道理。


不要被表象忽悠了,這個頭銜的原型其實是殖民走狗


類似大陸的全國政協委員、革命烈士之類的榮譽。


看上面說的,「太平紳士」跟民意代表和人大代表很像啊。負責質詢和議案。。

哼(ˉ(∞)ˉ)唧


推薦閱讀:

香港為什麼會衰落?
為什麼有些人討厭台灣和香港人?
印尼在香港有17萬勞工,為什麼香港不用大陸人了?溝通容易,簽證方便,為什麼要捨近求遠了?
為什麼東邪西毒、東成西就裡沒有梅艷芳、劉德華?
電影《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 )中,13 區那一段在表現什麼?

TAG:香港 | 勳章 | 香港生活 | 香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