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似漢語實為音譯的地名?

即「看起來是漢語」,而非「呼和浩特」,「哈爾濱」,「吉林烏拉」這一類比較明顯是音譯的


越南的金甌省

越南有許多省縣名都是和中國地名一樣的,像太原省、河南省、北寧省等皆是。金甌省位於越南最南的海濱,看字面金甌,金甌永固,意思多對,混在上面一堆裏毫無違和感,甚至略顯文采,很容易讓人誤以爲是按漢字命名的,完全不像巴地頭頓省這樣一看就是音譯。

然而這個「金甌」卻是譯音寫法,而且音譯了兩次。

金甌,越南語國語字作「Cà Mau」,漢越文的寫法是「哥毛」。「哥毛」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詞形就很明顯可以看出是音譯了吧。

實際上越南人的「哥毛/cá mau」源於高棉人對該地的稱呼「??????? te?k-khmau(意思是黑水,水-黑)」,很明顯「cá mau」就是對高棉語「khmau (黑)」的音譯,越南人選擇了「哥毛」這兩個字表記。

而中文的「金甌」則是對「cá mau」的一種再音譯,字面加以了雅化。大概大家可以猜出來就是粵人的翻譯_(:3」∠)_

「ca mau」→「cam au」,當初想出這個轉碼的人們還是腦洞蠻大的……


廣東的一些含有雲x,博x,六x,羅x和那x等的地名,是音譯自壯侗語的。
「雲」在壯語中指人(vun2)。例如雲浮,「浮」是壯語中的pau2,意為苦竹,雲浮即是種苦竹的人。
「博」來自壯語的pa:k7,意為山口或河口。例如在東莞有博涌。其實廣西百色的百也是來自pa:k7。
「六」,壯語中山谷之意。也有音譯成綠、祿、陸等,這些地名多數在粵西。
「羅」可能來自壯語的la3,意為山谷或下面,也可能來自原始侗水語的*ra,意為田。
「那」na2在壯語中意思是水田。

參考文獻
邵蘭珠. 廣東地名中的壯侗語底層詞[J].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5,4.


廣西有大量漢語音譯的壯語地名,有些看起來還真的很像漢語。

百色,Baksaeg,來源於bak saek,洗衣河口。這個最有名了。
下國,Yahgoz,駝背老嫗,在百色。
賜福,Cehfwz,ceh 浸潤 fwz 荒地,是荒蕪水淹之地的意思,在河池,音譯漢名簡直誤導嘛!
農興,Ndoengheng,Ndoeng森林 heng砧板,「地勢如同砧板一樣的林地」,也在河池。
乾昌,Gemhsang,「高高的山坳」,也在河池。
北京,Bakgyaeng,這個是河池的北京村,「被圍住的河口」,因為這個地方經常被水淹。
高功,Gyaeujgyong,「鼓頭」,這個地方河灘水響如鼓。也在河池。
霞義嶺,Ndoi Dahngeih,義為二姑娘山,在橫縣。
九龍山,即Gyaeujrungh,Gyaeuj 頭,rungh 山弄,即山間平地的前端。 在樂業。

有些地名很好玩的,比如:
叫鼾,其實是Geuqhanq啦,鵝泉山口的意思,在百色。

---更新 2016年1月22日---
建嶺,Ga"nding,「紅土村」,在河池大化。
閣樓,Goraeu,「楓樹林」,百色田東。在百色。
是玄,Ciqyienz,「袁家的出租地」,河池都安。
臨江,Raemxgyangh,raemx 水、gyangh 擲、飄,村前有地下河。南寧馬山。
伶俐,Rinreq,「沙子石頭」,所以這個地方意譯是沙石村,選字誤人。南寧馬山。
保平,Bobingz,「平土坡」,在河池。
重嶺,Conghlengq,「斜坡上的岩洞」,河池環江。
凌巧,Raengzgeuj,「有漩渦的水潭」,Raengz水潭、geuj漩渦,在河池都安。
渭谷,Rijguk,「老虎溝」,百色田林。
琳琅,Lumhlat,lumh摸、lat刺鰍,所以這個村意譯是「摸魚村」。河池都安。
瀑布,Bakmboq,「泉水口」,在百色田東。


奈良,宇治,伊勢,久留米,伊豆,這些或大或小的日本地名,僅是借用漢字讀音而已,地名同漢字本意並無關聯。

日本地名「奈良」,曾有人跟我說感覺這名字「充滿唐風」。實際上這個名字僅是借用了漢字發音表記日本固有名稱而已。奈良這兩個字日語發音"Nara",本意是「平」,即奈良地區小片平整的盆地,最早先是有了這個地名然後日本人借用漢字來表記。古有「那羅」「奈良」「乃楽」「那良」「諾良」各種表記方法,通通讀作「nara」,是借漢字音譯。「奈良」選字優美,後作通稱流傳至今。(請參考「好字二字令」)

其他地名亦如是:

「宇治」是日語「uji」之音譯,而「uji」原作「uchi」,意為「內部,裡面」,得名自該地三面環山一面靠水之地理特徵(參考:「宇治市史」,另有他說)

「伊勢」是日語「ise」之音譯,「ise」略自「irose」,意為「同母胞弟」,維基百科說該地取名「同母胞弟」可能源自和出雲勢力的從屬關係。個人不認同此解,不贅述。(參考:維基百科日語條目「伊勢國」,稲岡耕二「弟世」と「伊呂勢」)

「久留米」(九州城市)是日語「kurume」之音譯,古亦稱「玖留目」「久留目」,地名來源有各種說法,此處不詳述,但各位能根據此地的古代別稱看出這個地名的音譯性。

「伊豆」是日語「izu」之音譯,來源主要有兩說。一說源自古縄文人語言(很可能是阿依努的前身)之「etu」,意指「鼻子,突出部,海角」,而伊豆本身就是個半島。etu→itu→idu→izu,故得名。另說該地名源自古日語「出づ(izu)」,源於這一地區多溫泉而形容溫泉湧出的樣子,故得名「izu」。

有日吹認為奈良二字表明了大和的內斂性格,認為這兩個字才是唐風洋溢的優美地名,聽聞此言言我感到十分尷尬。此二字僅是音譯而已,最多算是從各種音譯中挑出來一個順眼的,地名和字面意思沒有什麼關係*。

其他地名還有「名古屋」(崖下濕地(待考))「和歌山」(小丘之山)「武蔵」(阿伊努語音譯(待考)),都是借字音表地名,和漢字意思沒什麼關係。

最後簡單梳理下這些地名的起名邏輯:日本人取了個日語地名→漢字傳入→用漢字諧音表示日語地名→產生許多不同的諧音寫法→選定比較順眼的字或者大家習慣的字定下通用標準→流傳至今

所以這些地名無論選字多麼優雅,也都是日語固有名稱,和漢字字面意思沒什麼關係。

除了這些名字和漢字字面意思無關的地名之外,日本大部分地名還是按照漢字意思取的,譬如「長崎nagasaki」「高山takayama」「青森aomori」「江戸edo」(此四為訓讀地名),「北海道hokkaido」「日暮里nippori」「東京tokyo」「京都kyoto」(此四為音讀地名),即屬此類。

*註:有學者認為萬葉仮名對於漢字的選擇實際上有考慮到漢字本身的意思,不過這方面的研究內容非常少,僅作為猜想存在

關於更多日本地名的來源,請移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342449/answer/259462269


一些典型的江南地名,大家可能不一定體會的出來:
句容、勾吳、餘姚、餘杭、諸暨、烏鎮、烏程、義烏、上虞、虞山、無錫、姑蘇、菰城等
上面的張叄瘋 和 LugGroo 兩位朋友已提過了,我再補充下

按發音分個類:
勾、句組:
勾吳[古地名,吳國別稱]、句容[今屬鎮江]、句章[今寧波境內]、句姚[古地名,今餘姚北]、甬句東[古地名,今舟山]、
余、於、烏組:
餘姚、餘杭、余暨[今蕭山境內]、余英溪、余不溪[今湖州德清境內]、于越[古地名,越國別稱]、於潛[今臨安境內]、烏鎮、烏程[今湖州境內]、烏傷[今義烏境內]、義烏。
虞組:
上虞、虞山[今常熟境內]
無組:
無錫、蕪湖
姑、菰組:
姑蔑[古地名,今衢州境內]、姑熊夷[古地名,今蘇州吳江境內]、姑蘇、菰城[今湖州]
其他:

諸暨、甌江、會稽、槜里[今嘉興境內]。

其實我在回復里還寫了關於歷代吳王、越王的名,你可以發現和上面這些地名的命名規律是一樣的。不論是吳王世系還是越王世系,取名大量出現了「余」、「無」、「諸」、「勾」這類字。
這些名稱的來源是古吳越語。原意多已湮沒,後人往往又望文生義,自行解釋(比如把「無錫」解釋為沒有錫。)

————————————————————————————

插播小廣告:來自吳語區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吳語" 和新浪微博@吳語傳承與保護小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

————————————————————————————

越族是吳越的原住民族,後來一部分南遷到今壯、侗、水、傣等民族的居住地區,一部分則與華夏民族融合為今天的吳越民系。當時他們所使用的古越語(屬壯侗語系),不同於今天的吳語(屬漢藏語系)。
因此,今天要解讀上古時期吳越的一些文獻和記載,甚至還要在泰語、壯語里尋找線索。可以參考語言學泰斗鄭張尚芳教授用泰語解讀《越人歌》和《越王維甲令》的相關著作。
據專家根據壯侗語系的壯語、泰語對比,推斷「余」的意思可能是「野地」,「句(勾)」的意思可能是「村寨」,「無(蕪)」很可能是「首領」。
如:姑蘇,上古音大約是ka sa。專家根據今天壯侗語系的發音倒推,姑=地,蘇=令人愉悅的 ,古越語詞是倒序的,翻譯過來就是令人愉快的地方。

《漢書·地理志》稱「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姓」,百越人即今壯侗語族居民的祖先。劉向《說苑·善說》記載了一首春秋時的《越人歌》,故事中人鄂君子晳說:「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可見越歌聽不懂,需藉助楚語翻譯,劉向用漢字記音,並以漢文作了翻譯。據考證,這首《越人歌》使用的語言與壯語關係密切,可見古越語很可能是壯侗語族的母語。古代吳越雖異國而同族,誠如《吳越春秋》所謂「同音同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兩國的語言應該是相通的。這從先秦兩漢的歷史地名中可以得證,如於越、於陵、於菟、句容、句余、句注山、姑蘇、姑蔑、夫椒、烏程、烏傷、餘杭、余暨、餘姚、無錫等,它們一是冠首字類同,個別字寫法雖不同,但求之古音,則相合或相近;二是都屬齊頭式,古越語的特徵十分明顯。

謝謝邀請,我的回答就是這些。如果有補充的歡迎大家回復!

————————————————————————————

來自吳語區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吳語" 和新浪微博@吳語傳承與保護小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

http://weixin.qq.com/r/0nVCWk-EHhJhrQs59yD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爸每次去海南都要讚歎一遍說北部地名太美了,都是「美X」,比如美蘭機場、美榔雙塔、美這個美那個的。一直沒好意思告訴他這個「美」十之八九是臨高地名殘存,以前寫「買」。

以及瓊海嘉積鎮的嘉積已經演變出一個什麼王嘉積的人賣飯的民間故事了……其實也是音譯而已。

再補充一個,博鰲有名吧?貴為亞洲論壇會址,其實是因為在河口地帶,博讀bak,和侗台語paak(口)有關,這個paak有說可能和漢語的「輔」有關係。

其實似乎以前博鰲寫北敖的。


「同濟」大學
其實是德語音譯,意思是「德國」(德意志)。

1905年,德國外交部、普魯士文化部就在上海開辦德國醫科學校一事達成共識。普魯士文化部教育司司長阿爾特霍夫(Althoff)建立了「促進德國與外國精神文化關係科佩爾(Koppel)基金會」。該基金會直接受文化部監督,它的董事會主席是商務顧問科佩爾。科佩爾基金會不僅負責籌集錢款,而且對外以學校創辦者的面目出現。
1907年3月,科佩爾基金會、促進在華德國文化工作委員會、上海德醫公會和同濟醫院4方,在柏林簽署了由普魯士文化部起草的關於在上海建立德國醫科學校的協定;1907年6月3日,「德文醫學堂」董事會正式成立,董事會由18人組成。
1907年10月1日,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取名為「德文醫學堂」。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當時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同濟」二字從德語「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話的諧音而來,意蘊合作共濟。
——百度百科-同濟大學


學業很崩,睡眠很崩,腸胃很崩,心煩,答個題冷靜一下。

  • 注1:以下僅有部分地名符合題目要求【看似漢語實為音譯】,請理性觀看
  • 注2:涉及非漢語文字,均以拉丁字母或西里爾字母書寫。
  • 注3:並不是有滿語名稱的地區就一定是滿洲人/女真人以自己的語言命名的,可能是借詞,可能是音譯,可能是其他民族語言。請仔細觀看
  • 注4:有些地區雖以其他語言命名,並音譯成漢語,但其在原語言中不一定有確切意思。
  • 注5:若有不對或存疑之處,請務必告訴我,這樣我以後才能找到對的。

一、江河:

1、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滿文轉寫girin ula

  • girin為」沿著(街邊、江邊)「,ula為「江」,漢意為」沿江「。

2、鴨綠江,滿文轉寫yalu ula

  • yalu為」田地的邊緣「,漢意為」田地邊緣的江「。

3、牡丹江,滿文轉寫mudan ula

  • mudun為」彎曲的,蜿蜒的「,漢意為」蜿蜒的江「。

4、松花江,滿文轉寫sunggari ula

  • sunggari為」銀河的「,漢意為」銀河之江「。

5、圖們江,滿文全稱轉寫tumen sekiyen i ula

  • tumen為」萬(數字)「,sekiyen為」源頭「,漢意為」萬源之江「。

6、珠爾多河,滿文轉寫juru dogon ula

  • juru為」二(數字)「,dogon為」渡口「,漢意為」雙渡口之河「。

7、渾河,滿文轉寫hunehe bira

  • 漢語借詞,hunehe為漢語「渾的河」音譯成滿語,bira為「河」。

8、嘎呀河,滿文轉寫gahari bira

  • gahari為「布衫」。

9、布爾哈通河,舊稱【布爾嘎圖河】,滿文轉寫burgatu bira

  • burgatu為「氤氳,煙霧繚繞」。

10、輝發河,滿文轉寫hoifa bira

  • 由契丹語中「往來無禁」變化而來。

11、黑龍江,滿文轉寫sahaliyan ula

  • sahaliyan為「黑色」,漢意為「黑色的河」。
  • 這是意譯名。
  • 黑龍江有一舊稱為「混同河」。
  • 混同河,滿文轉寫huuntung ula。由黑龍江、松花江二江和烏蘇里江合流而成。因松花江含沙較多,江水北黑南黃,經久而混,故稱為「混同江」。因此huuntung其實是漢語音譯成的滿語名。

12、嫩江,滿文轉寫non ula

嫩江在歷史上的稱呼:

  • 《魏書》:難河、捺河
  • 《北史》:難河、櫬河
  • 《新唐書·室韋列傳》:那河、他漏河
  • 《遼史·道宗紀》:烏納河
  • 金國稱其為:惱搵必拉
  • 《元史·地理志》:納兀河、那兀江
  • 《大明一統志》:腦溫江
  • 清初稱其為:諾尼木倫
  • 《大清一統志》:諾尼江
  • 《欽定滿洲源流考》:嫩江

清康熙朝方式濟所著《龍沙紀略》中載:「蒙古謂腦溫為『碧諾尼」。即:non為碧綠之意。而non在滿語中為」妹妹「,因此嫩江又有」妹妹江「一說。

二、山嶺:

1、張廣才嶺,原名【遮根猜嶺】,滿文轉寫julgen sain alin

  • julgen為「運氣」,sain為「好的」,alin為「山」,漢意為「好運山」,此為滿語阿勒楚喀方言。
  • 出自康熙朝《御制五體清文鑒》:?????? ????? ????
  • 出自乾隆朝《三合便覽》:?????? ????? ????

2、長白山,滿文轉寫golmin ?anggiyan alin

  • golmin為「長久」,?anggiyan為「白色」。
  • 意譯

3、綏楞山,滿文轉寫suilan alin

  • suilan為「馬蜂」,漢意為「馬蜂山」。
  • 此名為警告山下村民,此山多馬蜂,數人死於其毒。
  • 滿語中「大馬蜂」和「馬蜂」是兩個相差很多的詞。

三、島嶼:

1、勒富島,滿文轉寫lefu tun

  • lefu為「熊」,漢意為「熊島」。

2、薩哈林島,庫頁島的中文官方稱呼,滿文轉寫sahaliyan tun

  • sahaliyan為「黑色」,漢意為「黑島」。
  • 該名為俄語對滿語的音譯,俄語為Сахали?н
  • 清初稱該島為「庫葉」、「庫野」或「庫頁」,與今日俗稱相同,此名來自於阿伊努語該島名稱「kamuy kar put ya mosir」的縮寫音譯。

3、多壁島,滿文轉寫dobi tun

  • dobi為「狐狸」,漢意為「狐狸島」。

四、城市:

1、黑河市愛輝區,滿文轉寫aihūn hoton

  • 璦琿為達斡爾語aihūn的音譯,意為「可敬的,敬畏的」。
  • 舊稱【黑龍江城】,滿文轉寫sahaliyan ula i hoton。

2、黑河市嫩江縣,舊稱【墨爾根城】,滿文轉寫mergen hoton

  • mergen為「睿智的」。
  • 一說來自蒙語,意為「擅戰的」。但應該為daicin,而不是mergen。應為俄國誤傳。

3、哈爾濱市阿城區,全名為阿勒楚喀城,滿文轉寫alcuka hoton

  • 阿勒楚喀為女真語alcuka的音譯,意為「金子」。

4、哈爾濱市依蘭縣,滿文轉寫ilan halai hoton

  • ilan為「三(數字)」,halai為「姓氏的」,hoton為「城」,漢意為「三姓之城」。

5、長春市雙陽區,舊稱【蘇斡延】,簡稱【蘇完】,滿文轉寫suwayan hoton,簡稱suwan

  • suwayan為「黃色」,hoton為「城」,漢意為「黃色的城」。

6、撫順市南雜木鎮,滿文轉寫jamu

  • jamu為「玫瑰」。

7、瀋陽市法庫縣,滿文轉寫fakū

  • fakū為「魚梁」。

8、綏化市綏棱縣,滿文轉寫suilan

  • suilan為「馬蜂」。
  • 因多人死於綏楞山上馬蜂得名。
  • 滿語馬蜂為sesempe。

9、敦化,舊稱【額多里】,滿文轉寫odoli

  • odoli為「提嚼」,即「風口」之意。

10、寧古塔,滿文轉寫ningguta

  • 滿洲老姓之一
  • 滿語中,ninggun為「六(數字)」,ninggute為「各六個」,-ta作為後綴與-te有相同的作用。ningguta有可能也是「各六個」的意思。

11、大連,滿文轉寫dalin

  • dalin為「海岸」。
  • 清早期大連地區人口稀少,此地人稱其為「青泥窪」或「沙河口」,先後隸屬海城和蓋平二縣。
  •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海圖拼做「DALIANWAN」;
  • 洋務運動期間,李鴻章上書在旅順港及其周邊地帶修建炮台,首次使用了「大連灣」三字;
  • 「三國干涉還遼」後,俄國建立達爾尼市,俄語「Дальний」(Dalniy);
  • 日俄戰爭後,根據《朴次茅斯和約》,日本佔據此地,改名為「大連」(平假名為「だいれん」)(Dairen)

12、塘沽,滿文轉寫tanggū

  • tanggū為「百(數字)」。
  • 此地到天津的距離約100里(50公里),因此起名tanggū(實際約為41.8公里)。
  • 沽,意為水塘,由天津獨有地勢而生。素有「天津七十二沽」之名。
  • 音譯與當地文化結合。

13、佳木斯,滿文轉寫giyamusi

  • giyamusi為「驛站」。

14、木蘭,滿文轉寫muran

  • muran為「鹿哨」,即:模擬公鹿鳴叫的工具。引申為「哨鹿圍場」。

15、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原名,滿文轉寫hai?enwai

  • hai?enwai為「海邊的小漁村」。

16、伊春,原名【依遜】,蒙語ис

  • ис(伊斯),意為「九(數字)」。
  • 滿語數字九為uyun,音譯為「烏雲」。

17、琿春,滿文轉寫huncun

  • huncun為「邊陬(角落)」,女真語方言。

18、伯力,哈巴羅夫斯克市原名,滿文轉寫bohori

  • bohori為「豌豆」。

19、海倫市,滿文轉寫hailun

  • hailun為「水獺」。

五、謎團:

1、興安嶺

  • 古稱「東金山」。舊稱「夏思阿林」、「金阿林」。
  • 阿林對應滿語中alin。
  • 一說興安為錫伯語siyanggen,或滿語?anggiyan,白色的
  • 一說興安為赫哲語?eyan,金色的
  • 一說興安為蒙古語алтан шар(阿勒特赦爾 沙爾),金色的

2、齊齊哈爾

  • 滿文轉寫cicigar
  • 一說來自古契丹語cicin(濟沁),意為「阻擋」。
  • 一說來自達斡爾語cicinkal,意為「邊疆」。
  • 一說來自滿語「哲陳嘎拉」音轉。「哲陳」對應jecen,意為「邊境」。「嘎拉」對應gala,意為「翼」(清代八旗內部的一種組織形式)

3、哈爾濱

  • 滿文轉寫halbin
  • 一說來自滿語halfiyan(哈勒費延),意為「扁」。
  • 一說來自女真語「alemin(阿勒錦)」,意為「光榮」。
  • 一說來自女真語「galouwen(哈爾溫)」,意為「天鵝」。
  • 一說來自滿語「曬魚網」。但滿語中「曬」為fiyakumbi或者silmelembi;「魚網」為nimaha asu。應為俄國誤傳。
  • 一說來自蒙語「газар」(噶澤特)」,意為「平地」。

4、長春,肅慎語「茶啊沖」,據聞其意為」神所賜福的土地「

一說「茶啊沖」為肅慎語cahehecon;一說「茶啊沖」為肅慎語caacon。

  • 清初先為察哈爾科爾沁王公領地,後為漠南蒙古郭爾羅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封地。
  • 清嘉慶五年,於此地設置理事通判。理事通判衙門始設於伊通河畔長春堡東之新立城,因地屬長春堡境界、乃於治署之前冠以地名,稱為長春廳。此乃長春正式設置之始。
  • 清道光五年,長春廳署移址於寬城子(長春舊城的名稱)。
  • 清同治四年,長春建城。
  • 清光緒七年,理事通判改撫民通判。
  • 清光緒十四年,吉林將軍長順奏請長春廳改升長春府。
  • 清光緒十五年,准長春廳改為長春府,撫民通判升為知府。

5、完達山,滿文轉寫wanda alin

  • 一說滿文為wanda alin。wanda滿語方言,wan為」梯子「,漢意為」梯子山「。
  • 一說滿文為wan da alin。存在語法錯誤,應為誤傳。
  • 一說滿語為wangga alin。wangga為「芳香」。

6、烏蘇里江,滿文轉寫usuri ula

  • 一說為赫哲語借詞,usuri為「水流」。
  • 一說為赫哲語借詞,usuri為「水中的」。

參考資料:

  • 東北各地地名滿語說法-滿語文入門學習-滿洲語文學習 Manju gisun taqire boo-滿族在線
  • 《滿語地名研究概述》,冷翔龍著
  • 《東北地名語源考》,楊錫春著
  • 《黑龍江地名考釋》,鄧清林著
  • 《黑龍江古代民族史綱》,孫秀仁等著
  • 《吉林市滿語地名譯考》,邢國志著
  • 《黑龍江省滿語地名考》,穆曄駿著
  • 《黑龍江滿語》,穆曄駿著
  • 《滿語地名研究》,黃錫惠著

工具書:

  • 《漢滿大辭典》,安雙成主編,遼寧民族出版社
  • 《滿漢大辭典》,安雙成主編,遼寧民族出版社
  • 《新滿漢大詞典》,胡增益主編, 新疆人民出版社
  • 《漢滿詞典》,劉厚生等主編,民族出版社
  • 《清史滿語詞典》,劉景憲等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 《滿族大辭典》,孫文良主編,遼寧大學出版社
  • 《東北三省滿語地名辭典》,穆曄駿主編
  • 《欽定滿洲源流考》,乾隆朝
  • 《欽定清漢對音字式》,乾隆朝
  • 《御制清文鑒》,康熙朝
  • 《欽定盛京通志》,乾隆朝
  • 《龍沙紀略》,康熙朝,方式濟撰
  • 《三合便覽》,乾隆朝
  • 《御制增訂清文鑒》,乾隆朝
  • 《大清一統志》,康熙朝—道光朝
  • 《吉林通志》,光緒朝
  • 各地縣誌,如《雙陽縣誌》、《吉林縣誌》等。

漢語音譯地名,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來源於已消失的古代語言,除了其他答案所說的如「敦煌」,以及那些古戎狄語(山西婁煩、古部族名)等和古吳越語地名(江蘇句容、森林之意)以外,還有一些比如「祁連」,來源於古匈奴語「天」(當然啦,我不知道這屬不屬於題主所說的「一看就是音譯」)。另外,一些和佛教用語有關的地名是來自於古梵語的,比如普陀山,西漢時叫梅岑山(因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煉丹而命名的),後來成為佛教名山後,取華嚴經中觀音菩薩所住布怛洛迦(梵語Potalaka的音譯,也寫作普陀洛迦、補怛洛迦、補陀落迦、布達拉等。意譯作小白花)之名,命名為「普陀」。
但是,其他答案中有說「長春」來源於古肅慎語「茶啊沖」的,這個應該並不是主流觀點,只是民間學者的考證。並且從現有資料,比如一些報紙報刊的文章來看,一些人認為「茶啊沖」也不是什麼古肅慎語,而是滿語。我們雖然不能說民間學者的研究就是錯的,但是也並不應該直接採用。現今關於長春地名由來的主流觀點,是18世紀末伊通河畔的村落「長春堡」。
此外,有學者研究認為,成都的由來也可能不是漢語:

溫少峰先生則認為成都二字「不過是用中原華夏文字對蜀語『成都』這兩個音的一種對譯罷了」。然後根據讀音推論「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稱,其義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對譯。又根據氐羌系統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後裔」,在普米語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從而推測成都之「都」字也應是這個意思。由此得出結論:「『成都』的蜀語含義是成族人的地方,換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

劉冠群先生對於成都得名的由來提出了一種新看法。他認為:成都二字是蜀語音譯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語讀音相當於現代漢語的「du 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讀如現代漢語的「du」音,那麼,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進與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對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過對古代西南地區民居形式和名稱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種稱作「籠」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疊的「籠」,「都」字本意是水澤匯聚之地,古成都地勢低洼,池沼密布,故稱為「都」的新看法。

姑且一看吧。

第二、就是來源於少數民族的語言。這種地名也廣泛分布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比如東北、西北、西南一帶。我就列舉一些網上搜集來的看起來像漢語的地名吧:

河北康保:來自康巴諾爾,蒙語美麗的湖泊;

內蒙商都:來自滿語,「旋流」「水游」;

遼寧昌圖:來自蒙古語,常突額爾克的簡稱,綠色的草原;

吉林四平:來自滿語,錐子;

吉林舒蘭:來自滿語,果實。此地是採集進貢山果之地;

吉林雙陽:來自滿語,黃色;

吉林梨樹:來自古高句麗語,列蘇的轉音,城在蘇姓聚居的河畔之里;

黑龍江富裕:滿語,富裕爾的簡稱,低洼地;

黑龍江寶清:滿語,寶其赫的轉音,猴子;

黑龍江集賢:滿語,穿鹿皮衣的人;

黑龍江綏化、綏棱:滿語,綏楞閣山的簡稱;

黑龍江七台河:朝鮮語:齊得和的轉音;

甘肅合作:甘南州首府,此處的「合作」是藏語「羚羊」的意思……

第三、就是直接來自於外語的地名,最經典的應當是「高雄」,即當地平埔族馬卡道語「打狗」(Takau),後來日本人用發音相同的漢字「高雄」來取代。高雄的假名為「たかお」發音為ta ka o,與Takau一致。

而曾母暗沙則來源於英語,英語中此地稱為「James Shoal」,而「詹姆斯」就被音譯為「曾母」(初為曾姆)。

但是,有一個答案稱「大連」為俄語「達里尼」(即「遠方」之意)的音譯,則應該是不準確的。俄國人取「達里尼」這個名字,恰恰是因為此地的海灣叫大連灣,所以用一個和漢語諧音的俄語詞來為城市命名。所以,如果一定要說「大連(城市)」來自於俄語,也有自圓其說之處,但是「大連」二字,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存在了。


玉龍雪山的「玉龍」

其實納西語是Ngv"lv[?v?33 lv?33](「玉」是疑母字),是「銀石」的意思,其實指的是銀色的雪峰。

不過即便是音譯,這個翻譯過後的名字已經深深的進入麗江的文化,不論是作為玉的龍,還是扇子陡如劍。


我先說現代的吧,涼山的幾個縣名是彝語音譯(鄉村就多了,我就不寫了)

美姑,確實是出美女,不過是彝語mogu音譯

喜德,無關德行,是彝語?ido音譯

甘洛,與洛水無關,是彝語kalo音譯

昭覺,與成都昭覺寺無關,是彝語t?od??音譯

雷波,這個是彝漢並稱,波字來自彝語 mobo音譯

普格,也是彝漢並稱,普字來自彝語 p?ud?i音譯

布拖,這個確實長得就很音譯,是彝語 put??音譯

另外, 木里,這個也很音譯,來自藏語smili

再說古地名,上面有人提到了成都,這個確實可能是音譯地名,與新都、廣都、武都都是一系的,-ta地名。這個-ta至今沒有結論,我個人私貨認為這個也許與藏緬語的(t)sa有關,這個詞本意是土,也指土牆,後轉指城,如lhasa;另外在結構上是修飾詞在前,中心詞在後,符合藏緬語。


一、新疆地區

1.昌吉(回族自治州)【蒙古語】:據《新疆圖志》載:「侍行紀云:《元地誌附錄》有仰吉八里……按:仰吉與昌吉音近……蒙語……」以此可知,「昌吉」是由蒙古語「仰吉」轉化而來的。另外,自元代以來,除「仰吉八里」的地名稱呼外,史籍中還有「昌八刺」(音讀喇)、「彰八里」、「摻八里」、「昌八里」等地名稱呼。據我國學者考證,這些稱呼其實都是一音多轉,或曰一音多譯,它們其實都指的是—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就在現昌吉市境內。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昌吉」是由「仰吉」轉化而來的。

2.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維吾爾語】:伊犁得名於伊犁河(光明顯達,形容河水在太陽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見《漢書》,史稱伊列、伊麗、伊里等名(這時候的名稱看著還不像漢語)。清乾隆年間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中記載:「准語伊犁即伊勒,光明顯達之謂」,轉音漢語後取義「犁庭掃閭」(意即將庭院犁平整用來種地,把里巷掃蕩成廢墟),寓意平定準噶爾功蓋千秋,西陲從此永保安寧。

3.博樂市【蒙古語】:地名源於博爾塔拉河名。博爾塔拉,為蒙古語,意為「銀色的草原」。早在公元658年,唐代中央政權就在博樂設置了雙河都督府,與中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是絲綢之路北道通往中亞和歐洲的重鎮之一。博樂一名歷史久遠,最早的記載是公元12世紀耶律大石建西遼後所建的「勃羅城」(在今博樂西南)。元代有「不剌」、「普剌」、「孛羅」等。舊為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游牧地,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移察哈爾左營駐此,設領隊大臣,俗稱大營盤。《西域圖志》稱博羅塔拉。1888年(光緒十四年)屬精河直隸廳。1920年,由精河縣析置博樂縣


二、青藏地區

1.林芝地區林芝縣【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的寶座」

2.昌都地區【藏語】: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匯為瀾滄江。這也是昌都這一名稱的由來。

3.江孜縣【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

4.江達縣【藏語】:意為「大谷口」,江達縣因處覺普溝口而得


三、西南地區

1.(雲)德宏自治州【傣語】:「德宏」是傣語的音譯,「德」為下面,"宏"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貴)畢節地區【彝語】: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畢節衛,為畢節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畢節衛置畢節縣,以後沿用。畢節是彝族語地名,彝族語讀作"比躋"為彝族一個家支頭人的名字。《畢節縣誌》載:畢節為"順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遲安得長安所,屬湖南,置畢節驛。建置之初時逢除夕,故曰畢節",這段話似有望文生義之嫌。而《夷書》說法則較為恰當:"畢節稱比躋,系白羅羅之名,因好其地為"比躋",久之叫著畢節,……漢人為除夕之證,彝族人作人名之稱,其矢一也,其地則皆今之畢節。"由此看來,畢節之名源於彝族某一家之後被用作地名,最後用漢語音寫作現名


四、黃河流域地區

1.(甘)敦煌市【月氏語or吐火羅語or古羌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騫給漢武帝的報告,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公元前111年,漢朝正式設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漢語字面意義來解釋「敦煌」地名,如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敦煌」的詞源不是漢語。一般認為,《山海經》中記載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稱呼,而「敦薨」或敦煌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語音譯,至於是哪個民族,則是眾說紛紜。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考證說,敦煌可能是都貨羅(Tokhara)譯音,而都貨羅也就是當時居住在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中國學者岑仲勉認為敦煌的詞源是「桃花石」(Taugas) ;王宗維認為「敦薨」或敦煌為「吐火羅」的音譯,並推斷敦煌為吐火羅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賢則認為敦煌為古羌人語言「朵航」(義為誦經地或誦經處)的對音。總之,「敦煌」地名的詞源為漢朝以前的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之漢譯,這點應是沒有疑問的

2.(甘)宕昌縣【古羌語】:宕昌當地羌人在南北朝時期曾建立「宕昌國」,宕昌為羌族部落首領之名,由此得縣名。

3.(晉)婁煩縣【古狄語】:樓煩原是一個古老的善於騎射的北狄部落的名稱,後來演變為地域概念,成為歷史上郡、縣、鄉的名稱。

4.(陝)大荔縣【古戎語】:東周初,大荔戎沿洛河進入大荔縣境內滅掉同國,築王城,建大荔戎國,臣屬於晉國。後亡於秦國。

5.(陝)橫山縣統萬城【古匈奴語】:又譯「吐萬、頭曼」,表示「首領」的意思


五、台灣地區

1、高雄市【台灣原住民語】:十五世紀以前,高雄港口一帶原為平埔族馬卡道族人居住地,稱之為打狗(Takau)社及竹林族,Takau一語為竹林之義,打狗乃其音譯。日據時期,1920年9月,行政區域改革開始,日本殖民統治者將地名從「打狗」改為「高雄」,高雄的日語發音為: ta ka o

2、基隆市【台灣原住民語】:基隆,舊名雞籠。那是因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為凱達格蘭族(ketakalan),格蘭的諧音近似台語之「雞籠」,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雞籠,因而得名。1875年,取「基地昌隆」之意,而改名為基隆。


六、內蒙地區

1、包頭市【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意為「有鹿的地方」。

2、烏海市【蒙古語藏語】:烏海最早分海勃灣區和烏達區,合併後稱為烏海。「海勃灣」由「海若布刀亥」一詞演變而來,「海若布」,藏語人名,意為「雄獅」,「刀亥」為蒙語,意為「灣」,合併即為「雄獅灣」之意。「烏達」也系蒙古語,意為「柳樹」。


地名向答案聯動:
中國有哪些同音不同字的地名? - 寒鯤的回答
有哪些地名看起來像是漢語而實際上是音譯的? - 寒鯤的回答

現代中國地名中有哪些是由兩個古地名合併而成的? - 寒鯤的回答
中國有哪些地名來源比較特殊? - 寒鯤的回答
中國有哪些用人名來命名的地名? - 寒鯤的回答


有哪些重複的地名? - 寒鯤的回答


先吐個槽,各位回答問題能稍稍走心一點麼?先看看有沒有說過的,有但是不如你所知的全面或者沒有,再回答,前因後果寫清楚……一路看下來完完全全視覺疲勞了都……


好,接下來回答問題。各位答主提到東北的一抓一大把,可似乎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顯眼的音譯地名——嫩江

最初知道這是音譯還是小學時候在舊書店翻《辭海》看到的。當時就是隨便亂翻,翻到「腦溫江」這個詞條,略感好奇就仔細看了看,釋義大意是這樣——「腦溫江,松花江的一條支流,腦溫系當地滿語音譯,現稱嫩江」。大約是因為詞條實在特別罷(謝謝辭海),就這麼一直記到現在……

看到各位的一大堆回答後想到這個,於是翻牆尋找資料進行佐證。(不得不說,谷歌的搜索效率實在不是一般的高)

維基百科上「嫩江」這一詞條,第一句就給出了嫩江的滿文拼寫以及發音——

——但可惜的是沒有給出這個詞在滿文裡的含義。另外,這個條目略嫌短小,且沒有標明任何參考或來源(我要不要給它掛一個維護模板呢滑稽),不過,同為維基人,姑且相信該條目編者的素質罷。

繼續找,在搜索結果中看到有「黑龍江各市縣名字的由來 - 黑龍江省檔案局」的連結——檔案局應該是可靠的——點進去,下拉,找到這一行——

嫩江縣:以嫩江得名。嫩江清初稱「諾尼木倫」,諾尼為滿語「碧綠」,「木倫」為「江」的意思。

——充分彌補了維基百科相關詞條的缺漏。

結合之前找過的眾多連結的結果,作為一個業餘考據癖基本可以肯定這一點了——嫩江,曾名腦溫江,由滿語Non ula音譯而來,意為碧綠的河流。結合自己所知的嫩江曾經及當下的生態環境,這一點基本正確。


說了這麼多只是提醒各位答主,放出你的答案時,一定要註明自己判斷的可靠來源——至少是相對可靠,不然會被掛上 {{Citation Needed}} 的。

回答完畢,謝謝。但願對各位有所幫助。


(不懂滿語,如有差錯,煩請指正)


松花江:和松花並沒有任何關係,「松花江」是滿語 sunggari ula(念作[su??ɑri ulɑ])的音譯,天河的意思,當然和廣州的那個天河並沒有什麼聯繫……


牡丹江:跟牡丹花也沒什麼關係,是滿語 mudan ula (念作[mutɑn ulɑ])的音譯,意為彎曲的江。


黑龍江還有個張廣才嶺……聽起來跟人名似的但其實還是滿語 julgen sain alin (念作[?ulk?n sɑin ɑlin])的音譯,alin 是山嶺的意思,前面那倆詞兒好像是好運的意思。

====================================================

評論中王奕樺 說:


穆曄駿提到滿語阿勒楚喀方言julgen sain alin聯誦音近[d??ɡ??ts?aili?],所以譯作獐光材嶺


看起來像漢語的僮語音譯地名,在貴港有處地方還蠻多的哦。

比如這個「凌動」

還有這個「巴凌」

下面這兩張圖是光緒時候的村莊名字,範圍是北山周圍,也就是貴港覃塘平天山周圍~

那一大片「六」字開頭的村莊,大多都是在山間平地,也就是山谷,所以,「六」字,很可能就是僮語裏的山谷「?」(lueg),當地漢語方言(也就是貴縣話)「六」讀作[luk?12],嗯,跟僮語差別不大。

比如我高中同桌家的村子「六務」,很可能就是「?霧」,意思就是雲霧繚繞的平地,事實上六務村就在北山的南麓,春天的話,的確會經常起霧,難道這就是他們村子盛產茶葉的原因?

那邊的村子是講啥話的,我也不大清楚,看市志大概很多是講僮的。像「那麓村」一看就知道是山腳下的村子,「那」是僮語裏田地的意思。

還有「排厚村」

比如奇石鄉附近的「六犁村」。(然而,我在高德地圖上查不到這地名……可啪)

至於其他村莊六字後面的字在當地僮語裏是甚麼意思,我就不清楚啦~

像我們村「九岸」,我就懷疑是「周岸」,按照僮語語序解釋就是「河岸周圍」~因爲村子就在河兩邊。至於「九」爲甚麼不是「頭」的意思,因爲我們本地白話九唸[?au21]啊~

還有我哥家姚山村旁邊的「旺弄」,我懷疑是「橫?」,「?」意思就是羣山之間的平地,那「橫?」也就是羣山之間橫向的平地,嗯,我看了下地形圖,村子的確是在東西向的山間平地上。(不過這個語序就不像僮語了……)

扯個題外話,本來按照僮語的習慣,我們是把村子叫做「坂(墁)」的,反正我家僮語稱其他村子都是「墁××」的,至於爲甚麼縣志都是用村,你也知道啦,修縣志的是漢族官府。其實廣西有不少地名是帶「曼」、「板」的,但是一般會被當地漢人記成是這個地方的地名,也就有了「曼×村」這樣的地名了。

插播一些貴港有趣的地名

「水倒流」

「廣東」

「桂平」

「細思」

「兩窩」

「涼粉嶺」

還有各種牛屎……


醫巫閭山?


喂,吉林一點都不明顯好嘛。


瀾滄江:瀾和滄兩個字在漢語里本來就是形容水勢浩大的,用來做江河名稱挺貼切。然而在這個名字可能的出處寮國語里,???????? (發音近似瀾滄,寮國古代有個瀾滄國)意為百萬大象。嗯……確實是很東南亞風格的江河名稱。
西雙版納:其實不是西·雙版納,這地方念起來真要斷句喘口氣的話應該是西雙·版·納。傣仂語打不出來,只能打隔壁鄰居家說的泰語???????????,意為十二千塊田地。西雙=十二,版=千,納=田地。建國後曾有過十二版納的行政分區。


南洋由於華人長期居住 形成了大量頗似漢語的實則音譯的地名:
泗水
棉蘭
三寶壟
萬隆
霹靂州
檳城
聖淘沙
婆羅洲
吉利島
水明漾
山口洋
民禮
雙溪大年
巴東
外南夢

最後上大殺器----------- 卧龍崗 (位於澳大利亞)


清朝時代劇里經常出現的「發配寧古塔」,估計在很多人的想像中寧古塔就應該是一座很霸氣的塔,說不定還是鎮守邊關的要地,說不定還有一些發配來的文人在塔壁上題滿了詩詞。然而寧古塔其實是音譯的滿文,原意是「六個」,因為這個地方以前有六個兄弟住在這。所以當年那些發配到寧古塔的文人、貴族、黑社會看到寧古塔竟然沒有塔的時候,心情應該很複雜。


推薦閱讀:

國內有什麼好玩的地名?
有沒有哪些地名在你心裡已經跟某種特定情緒掛鉤?

TAG:地名 | 借詞外來語 | 音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