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機場把母嬰室設在男廁,符合設計規範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
首都機場一母嬰室設在男廁,工作人員稱因女廁沒有足夠空間
日前,有市民反映稱,北京首都機場T2航站樓的母嬰室設在了男廁所中。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首都機場T2航站樓看到,航站樓內的母嬰室確實都設置在男廁所中,且母嬰室內有濃烈的煙味。對於母嬰室設置在男廁所內一事,機場工作人員表示,如此設計是因為女衛生間「沒有地方」。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稱,將會把情況反映至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提出,在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遊景區及遊覽娛樂等公共場所,應當建立使用面積一般不少於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並配備基本設施。
謝 @周鑫 邀
寫在前面的話,我之前的行文也說了,如果新聞鏈接為真的話,我後面的發論才成立。看了很多反駁新聞的文字,以我目前的判斷,新聞稿在一個關鍵點上應該是真的,就是新聞報道的這個衛生間確實存在標識系統的嵌套。
首先,新聞指出的衛生間是位於T2國際到達廳處,而一些反駁的文章中的配圖皆不是此處。
第二,新聞稿中描述的很細,言及「除男廁所標識外沒看到任何母嬰室的標誌」,而有一位志願者的文字寫到「那間家庭衛生間,離真正意義上的男廁所還有一定距離」。兩個人都只說了半句真話。
抱歉我人不在帝都,無法現場勘察,但從這兩個信息可以判斷,標識系統上存在嵌套。也就是我第一張示意圖上的情況,旅客先看到男廁的標識,而這件家庭衛生間是設在通往男廁的通道上。我在後面寫了,家庭衛生間,母嬰室,男衛,女衛,在布局上相對獨立,級別對等是不可打破的原則,這涉及到主從關係,人對場所領域的心理認定問題。
我之所以答這道題,是希望做一下知識普及,大家可以對公共領域提高監督意識。目前的情況還頗有點意外。
下面是原文:
這種情況在新建機場里是絕對不可能存在,如果新聞鏈接里的配圖是在首都T2實景拍攝的話,這間不僅僅是母嬰室,還兼顧了無障礙衛生間的功能。
那麼出現這種問題有兩個可能性。
第一個可能性是原來既沒有無障礙衛生間又沒有母嬰室,這個母嬰室兼衛生間是拿清潔間改的,而這個清潔間之前是設置在通往男廁的通道上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之前有無障礙衛生間,但沒有母嬰室,因為16年的這個規定,機場方臨時在無障礙衛生間里增加了母嬰設備。
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體現了機場方的敷衍態度。
在一些老的機場航站樓中,因為發展階段的不同,確實存在母嬰室建設不足的問題。但無障礙衛生間一直都是有明確的規範要求的。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室的標識系統等級應該與男女衛生間平級,是並列關係,不允許出現梯級關係。
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公共衛生間的設計原則是整體集中,相對獨立,級別對等。在老航站樓的改造中,一般原公共衛生間區域面積比較緊張,整體集中的原則是可以突破的。但是相對獨立,級別對等要保證。可以另尋一處設計獨立的母嬰室,但是不允許嵌套。無論是嵌套在男廁里,還是嵌套在女廁里都是錯誤的(不要歧視奶爸)。
在新建的機場航站樓里,旅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是比較受重視的,會儘可能考慮到不同旅客的使用需求。
首先我們注意到,中國的《城市公共衛生間設計規範》對女性是有一定的隱形歧視的,對女性的出行頻率和實際生理需求把握不夠,導致男女衛生間比例失衡。因此,在航站樓的公共衛生間設計中,我們會根據對航站樓旅客統計數據中的男女比例調整男女蹲位的比例,一般要做到女:男大於2:1.
其次,在蹲位隔間尺寸的設計上,會注意到因為航空旅客攜帶行李比例較高,如廁時需要有行李放置區域,會對隔間的寬度和進深都進行放大,便於手提行李和拉杆箱的放置。
另外除了無障礙衛生間和母嬰室之外,還會考慮家庭衛生間的需求,尤其是出行的老人需要照顧,或者是照顧幼兒時需要丈夫從旁協助的情況。不過家庭衛生間更多時候會考慮與無障礙衛生間合設,形成第三衛生間。
我也就不敝帚自珍,放一個航站樓旅客公共衛生間的標準配置示意圖,希望相關從業人員也不吝賜教,一起改善城市公共環境。
我想最不符合規範的是報道這件事的記者,在首都機場的任何一個男廁所中都沒有母嬰室,這位記者卻將這個假消息作為自己親眼所見報道出來,並且說首都機場T2所有的母嬰室都在男廁所中。這個新聞是造假加誹謗了。我倒是覺得,我國何時能出個記者規範?對於所有未經證實卻假作自己親眼所見來吸引眼球的記者永久禁入這個行業?
母嬰室設在男廁,審圖就通不過,麻煩給個平面圖核實,信息和證據不全,我不發表看法的。
首先我想給出結論就是這個記者非蠢既壞,如果不是眼神兒不好是的話絕對是居心叵測。如果真是想提出改進建議的話你為啥不拍個廁所門前的全景呢?而是單獨發個男衛和你所謂的「母嬰室」內部照片。
希望大家分清楚這三種標識再發表言論,實際上該篇文章中拍攝的照片是家庭洗手間的內部,家庭衛生間是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配備呼叫鈴、扶手、自動門等無障礙設施。」 此概念的提出是為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動無法自理)上廁不便的問題,主要是指女兒協助老父親,兒子協助老母親,母親協助小男孩,父親協助小女孩等。 近年來,隨著男性攜帶嬰兒旅客的增多,首都機場在有空間的家庭衛生間里也加裝了嬰兒打理台,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首都機場目前擁有母嬰室103間,並設置擁有親子功能的無障礙/家庭衛生間124間。
1號航站樓,設置母嬰室2間,無障礙/家庭衛生間11間;
2號航站樓,設置母嬰室9間,家庭衛生間20間;
3號航站樓,設置母嬰室92間,無障礙/家庭衛生間93間。
接下來放幾張母嬰室的照片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這個才是真正的母嬰室,和記者拍攝的那張大家自己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訛傳訛了,最後也謝謝 @srdmm 提出的寶貴意見。
原文轉自:別總盯著我家的男廁所了
上圖來源於你鏈接的新聞,請觀察一下,這個叫殘疾人衛生間,不叫男廁!
母嬰室難道不應該和男女廁分開,作為單獨的空間嗎?
如果是某個回答下放的那張,在殘疾人衛生間里放的尿布台的照片。拜託那只是尿布台不叫母嬰室。母嬰室是媽媽餵奶,特別是親喂而不是奶瓶的地方。尿布台不是拿來餵奶的。
利益相關:首都機場T2航站樓大學生志願者
今年四月開始在T2航站樓做志願者,也沒少在所謂的「母嬰室」旁邊上過廁所、換過衣服。
很湊巧,昨天正好是我值全天班,早上在機場巴士上看到首都機場的聲明,再結合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反正北青報也以「某市民王女士」為主線不是)來講講這件事。
結合 @srdmm 的回答來講:
首先,這不是母嬰室,只是因為有空間、所以加裝嬰兒打理台的家庭洗手間(同無障礙洗手間)。
當時為了迎接08年殘奧會,07年建的。不過的確有可能是清潔間改的,因為現在的有點小。
T2航站樓的出發大廳和到達大廳那塊,的確是建成又久、樓體又小,和又寬又敞的T3航站樓完全沒法比。我個人是覺得騰不出再單獨造母嬰室的空間的。那兩層的男廁/女廁因為流量大,都是有專人在負責的,那些清潔工平日里就在現在的小清潔間里休息,那塊地都沒家庭洗手間大。
而且其實那間家庭洗手間,離真正意義上的男廁還有一段距離,裡面還有個大彎要拐。你要是用家庭洗手間,連男廁的洗手盆、穿衣鏡都看不到,更別說便斗蹲位什麼的了。(順便給首都機場點個贊,衛生間是真的乾淨,洗手的水也都是溫熱的)
再說了,T2航站樓又不是沒有母嬰室,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母嬰室(設施完備、空間私密、標誌醒目)就有9個,也是和男廁、女廁、家庭洗手間呈並列關係一字排開的。
所以整件事情,要形容的話就是「好心被當做驢肝肺」吧。
也希望最高票答主能在實地勘察後,再下「機場方的敷衍態度」這樣的結論吧…
然後再來結合北青報的消息來講:
我自己也在修新聞雙學位,整篇消息看下來是真的覺得奇怪。
1、我們也是有經受過志願者培訓的。如果有帶著孩子的媽媽問我,哪裡可以換尿布,我們回答的也都會是「在大廳的兩頭有家庭洗手間,您可以帶孩子去那兒換」;而「母嬰室」這三個字也是在出發大廳和到達大廳完全沒出現過的。所以不知道為什麼記者不去看門上和指示牌上標註的「家庭洗手間」及「無障礙洗手間」,整篇報道里也絲毫未提,只是自顧自地把它叫做「母嬰室」。
2、在志願者培訓的時候,有很嚴格地要求我們不要接受記者的採訪,好像是因為之前有媒體歪曲被採訪對象的言語來抹黑形象的先例在,回答只能是「如果想進行採訪,請您到T1航站樓一層的新聞中心找相關負責人」這樣。我們這些志願者都被這般要求,更別說端著飯碗的工作人員了。所以「航站樓保潔人員」「首都機場工作人員」是真是假,我在此也有些質疑。
3、「我在母嬰室里喂孩子,還要緊張外面路過的男性,這種感覺很不好。」家庭洗手間的門鎖還是比普通蹲位要先進的電子鎖,裡面要是有人在使用,外面看只能亮起「使用中」的燈,「開」和「關」的按鈕是不會工作的。……比較好奇「某市民王女士」在動車或飛機里上廁所時是不是也會如此緊張。
4、關於吸煙。首都機場對吸煙的管理真的蠻嚴格,航班信息的大屏幕上最下面一條就是固定的「2015年6月1日起,根據《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航站樓內所有吸煙室已全部關閉,敬請關注。如需吸煙,請到樓外吸煙區。」滾動播放的信息里也有「對違反法規吸煙者,個人處以最高200元罰款,單位最高處以10000元罰款」這樣的告示。
總而言之,北青報的這篇消息,我個人,是真的信不過:
我每月要在T2航站樓至少值班8小時,現在也早已滿了學校要求的志願時長,這位王記者在探訪期間遇到的所有糟糕情況,我自己,是一次都沒有遇到過。
最後附上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一則網友評論:
(做志願真的很累… 中途休息的時候都是倒頭便睡,昨天還被叫叔叔了哭。
日前,北京首都機場T2航站樓的母嬰室設在男廁所中一事引起廣泛關注,機場工作人員解釋稱「女衛生間沒有地方」。母嬰室本來是個為民工程,首都機場卻將其辦成了鬧心工程,大寫的尷尬有木有?顯然,這不是首都機場規劃能力不夠,而是用心不夠,缺乏對廣大母嬰這類人群的社會關愛和人文關懷。
這並非母嬰室首次被詬病,去年2月,女星馬伊琍吐槽機場母嬰室形同虛設,連起碼的洗手池、插座都沒有,贏得網友一致怒贊。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機會,天貓藉助科技的力量將母嬰室改造成智能母嬰室,在保留溫馨、私密等固有元素之餘,極力為廣大母嬰製造更多驚喜。
天貓首家智能母嬰室落戶北京大紅門銀泰百貨,表現大放異彩促使雙方合作加碼,未來將複製到銀泰全國51個門店。當然,天貓的野心不止於此,其計劃未來2年建成1000家智能母嬰室,全面進入各城區、鄉鎮。那麼問題來了,天貓能否完成這一目標?需要攻克哪些難點?
三大因素致母嬰室建設滯後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和母乳餵養知識的普及,帶娃外出找個合適的地方餵奶成為越來越多年輕媽媽的實際需求。不過,公共場所母嬰室的稀缺,導致很多媽媽外出時經常面臨無處哺乳的尷尬,「餵奶要貓在角落裡,換尿布得當眾解決」成為常態。
即便部分商業綜合體設有母嬰室,也存在設施簡陋、私密性差、靠近廁所衛生條件差、管理不善成雜物間等問題。由此可見,現有的母嬰室更多是形象工程,而不是民心工程,想要真正成為讓廣大母親放心帶孩子出門的避風港,需要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兩個階段。
或許你會好奇,為何我國母嬰室建設如此滯後?我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政策不具約束力,從國家法律到地方規章,對開發建設公共設施的同時配套建設母嬰室並沒有強制性規定,僅從鼓勵和支持的角度提出一些「軟要求」,不具約束力的「軟要求」向下傳導往往變成「沒要求」。
二是運營成本高,母嬰室既要配備軟床、水盆、沙發和嬰兒護理台等必要硬體設施,還要有人定期進行維護,不僅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相反還會增加管理成本,這是造成很多公共場所沒有母嬰室的重要原因。三是年輕媽媽維權無門,哺乳媽媽這一群體沒有話語權,處於維權弱勢地位,外出哺乳不方便頂多抱怨幾句,不會選擇向有關部門反映,即便反映也不知道找哪個部門。
在我看來,建設、管理、使用都可以歸結為客觀原因,公共場所應該在規劃、管理、維護權益等方面儘可能考慮母嬰群體方便與否、滿意與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欠缺社會溫度,對廣大母嬰的關愛不到位。要知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母嬰室不僅維護女性的尊嚴,更彰顯公共服務理念的人性化,體現城市文明的回歸和成熟。
因此,年輕媽媽不僅迫切希望母嬰室遍地開花,更期待享受人性化的體驗。穩坐線上母嬰零售第一寶座且持續發力新零售的天貓最有能力滿足年輕媽媽對母嬰室的所有幻想,其聯手眾多母嬰品牌、線下零售商搭建的智能母嬰室成為廣大母嬰的福音。
智能母嬰室道出了新零售終極目標
天貓在線上母嬰零售市場佔據絕對優勢。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天貓以50.3%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比第二名京東(26.2%)、第三名唯品會(3.9%)之和還要多,市場份額領先意味著天貓對母嬰品牌、年輕媽媽擁有不俗的影響力。同時,天貓作為新零售的發動機,一直走在探索新零售的前沿,不僅積極改造線下商超、百貨等業態,玩出花來的無人零售系列更是驚喜不斷,比如妹子對無人口紅販賣機格外青睞。
因此,天貓坐擁推動智能母嬰室落地的先天優勢。以上海第一百貨內的智能母嬰室為例,年輕媽媽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乾淨整潔、設施齊全,但這並非全部實力,其最大亮點在於智能,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母嬰室外設有無人販賣機,年輕媽媽可以購買小包裝的奶粉、紙尿褲、嬰兒濕巾等商品,有效解決媽媽們出門沒帶奶粉等幼兒用品的尷尬,背後是天貓對母嬰品牌的強大號召力,其是全球品牌實現新零售轉型的主陣地,智能母嬰室為惠氏等品牌提供形象展示平台,惠氏則在產品打造上討好年輕媽媽,小包裝奶粉既實用又實惠。
二是母嬰室內擺放天貓精靈,可以語音控制哺乳期間的燈光和窗帘、調奶器、加濕器、凈化器甚至音樂播放,不僅為母嬰室增添科技色彩,而且使其升格為溫馨、便利、私密的停靠站。三是打造基於天貓技術的在線購物系統雲貨架,一旦有人靠近,屏幕會自動感應出菜單頁面,供媽媽們瀏覽,看中的商品可以立刻下單送貨到家,餵奶、購物兩不誤。
需要指出的是,首秀驚艷的智能母嬰室,與過去天貓參與改造的傳統零售形態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是均有黑科技加持,人與貨實現精準匹配;不同點在於前者不局限於商業,還利用技術重構公共空間,間接使母嬰室地位從負擔到必備。換言之,隨著智能母嬰室全面鋪開,新零售將刷新公眾認知。
阿里All in新零售1年來,外界對其評價主要集中在商業層面,比如「大數據驅動人貨場重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等。這不無道理,而且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商業是推動社會進程的最大力量,阿里與合作夥伴做出了最佳示範,比如今年雙11上演全球化商業大協同。萬達掌門人王健林也曾指出,中國國家實力增長來自於商業推動。
不過,新零售並不止於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升利潤率、使阿里和股東價值最大化固然重要,但不是終極目標。在我看來,新零售的終極目標是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阿里董事局主席馬雲連續2年在致股東信中闡述「阿里是一家為解決社會問題而生的公司」,新零售無疑承載了這一重要使命。
作為新零售模式下的新物種,智能母嬰室急媽媽們之所急,為天下媽媽和寶寶構建舒適的臨時空間。再比如,村淘不僅發力消費品下行、農產品上行,還通過公益、醫療、文化、教育等下鄉的形式,讓村民享受與城裡一樣的公共資源。總之,阿里不遺餘力搭建未來商業基礎設施:交易市場、支付、物流、雲計算和大數據,都是著眼於解決社會問題。
結語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使新生嬰兒數量劇增,倒逼在母嬰室建設方面存在短板的我國加快完善母嬰室相關設施的配置。當然,光靠天貓一己之力遠遠不夠,即便1000家智能母嬰室全部落地,也無法滿足年輕媽媽的旺盛需求,只有頂層設計到位,才能使母嬰室建設步入快車道,這也是天貓智能母嬰室共建計劃落地的難點和關鍵所在。
讓人欣慰的是,母嬰室缺口問題已引起政府的重視。去年11月,國家衛計委出台《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交通樞紐、商業中心等公共場所應建立不少於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並給出了時間表:到2018年底母嬰室配置率達到80%以上。國家政策為公共管理制定標準、明晰責任,再加上以天貓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玩轉技術和商業創新,母嬰室建設先上量後重質,才能真正解決廣大母嬰後顧之憂,成為好評如潮的為民工程。
我們有些項目已經要求男女廁都各設「母嬰台」,殘疾人衛生間都兼家庭廁所了,所以在男廁設「母嬰室」並不奇怪,畢竟很多爸爸都肯定遇到過帶女兒上廁所的尷尬,也是人性化的進步。但是只在男廁設母嬰室就肯定是犯傻了,這裡沒有具體足夠信息判斷。
現在的規範應該是無障礙洗手間和母嬰室共同設置,獨立於男女廁所。
不過根據外資場所-陸資場所-公共設施這種傳遞鏈,現在的通用標準5年後能在公共設施中普遍應用都算快的了
推薦閱讀:
※日照分析圖怎麼做,看網上的教程都太難了,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
※從尼泊爾 8.1 級地震震害中可以看到關於建築的哪些結構抗震設計、施工建造上的問題和教訓?
※南方牆面到底適不適合貼牆紙?
※請問這樣的分析圖是如何做出來的?
※在華陽國際設計集團工作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