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 的定位不是一款大眾消費品嗎?
Google Glass 的運營團隊早已經向許多公司以及單位展示了 Google Glass,他們告訴 Quartz,對他們產品反應最熱情的是那些製造商、教師、醫藥公司和醫院。這就意味著,這些客戶很可能被勸服去購買 Google Glass,並為它開發應用。 via 原來我們想多了,Google Glass 很可能不是消費者產品
說實在,那篇文章我看完之後就覺得很扯淡;或者說很遺憾,如果真的如文章分析的那樣的話。
記得在Google Glass這個概念剛剛放出來的時候,我堅持認為這個東西會是一個獨立於其他移動設備的設備,相當於一個手機的存在。而現在看來,這貨只能說是一個只能手機之外的輔助設備,就功能性來說,大概就比藍牙耳機要高那麼一個層次,但是對於平板電腦來說,還是有些不足的,再怎麼說平板電腦都是有3G/4G模塊可以上網的。說不好聽點,這貨在設備裡面的定位就和黑莓的那Playbook一樣,沒有手機,基本上啥都不是。
實際上對比PlayBook,Google Glass對於手機網路的依賴可能更高,因為Google Glass的應用程序必須使用Google Mirror API來進行開發,而Mirror API實際上就是一個Google Glass到軟體提供商伺服器的介面,一旦失去網路,可以說是所有第三方軟體都會陷入無法連接到提供商伺服器的困境,再之後基本上就完全無法運行了。
現在,竟然有人分析出Google Glass不算是一個大眾消費品,而是一個科技企業專屬產品。
試問,一個針對企業的產品,為何需要和Google Plus進行深度整合?
Google Plus是什麼?這不是Google Drive那種共同編輯平台,這也不是Gmail那種郵件服務,這是一個社交網路,為什麼企業和專業領域用戶需要社交網路?難道他們希望自己的員工無時無刻不在發G+刷狀態么?
是的,一個帶在頭上的顯示器和攝像頭確實可以給專業用戶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我要的是『帶在頭上的顯示器和攝像頭』,為啥我要去找谷歌買?
如果說,Google Glass真的因為大眾接受度問題,放棄大眾化策略,那我真的只能說太遺憾了。
一個為了讓Google Plus,Google Search融入用戶生活的設備,最後成了一個『手機配件』和專業用戶頭上的『顯示器和攝像頭』,這檔次下降了不僅僅一個層次啊。
要是谷歌真的這麼自降檔次,那我覺得穿戴式智能設備的時代剛開始就被領頭羊谷歌給帶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谷歌眼鏡的出現,引起人們對未來的可穿戴式設備的諸多思考,他到底去該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是不是適合每一個消費者?它的市場定位是怎樣的?這些問題,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內容。
按照我提出的[技術是思維的一種延伸]的理論,與其多方猜測產品的市場定位,不如從本質上去觀察,看消費者是否有這種需求?利用反向推到來考察產品。
我想,隨著更多形式的移動設備的出現,這些設備對消費者使用新習慣的培養和教育,未來人們對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簡便,快捷,自然的交互界方式的需求是極為剛性的。
從這些點上來看,google
glass在一個極小的設備體積內,集成了攝像頭,麥克風,骨傳導耳機,方向感測器,陀螺儀,GPS等多種感測器,來接收佩戴者的語音,視覺,地理位置等信息,這些信息被採集下來,以一種有機的形式得到分析,最終由設備上的小顯示屏向你顯示出你當前最需要的信息。例如,當你戴上google
glass,來上海參加某個歌星當天晚上的演唱會。在中午的時候,你第一次來到人民廣場的時候。由於谷歌在資料庫里查詢到你過去沒有在人民廣場的地理位置信息,它會自動地認出你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區域。由於正好是午飯時間,谷歌會自動識別出你的意圖,並且根據你在兩天前搜索過"人民廣場,川菜"這樣的關鍵詞,而向你推推送附近的川菜館。當你搞不清楚東南西北的時候,google
glass會通過顯示屏在你的眼睛視野里顯示出川菜館的方位,並且語音通知你,向前100米,在第二個路口左傳即可。當你走到川菜館門口的時候,看到了飯店廣告彩頁上打出的二維條形碼。這時你說聲,"好了眼鏡,拍一張圖片"。google
glass就會自動拍圖,識別這個條形碼並且打開優惠券的鏈接。
細心的您可能已經發現了在上述的應用場景中,你幾乎不用什麼輸入,信息是一種自動的方式,來到你的面前。你不需要停下腳步,從口袋中掏出一個三到五英寸的顯示屏,在上面滑動解鎖,打開app,在豆粒大小的虛擬鍵盤上按出"chusncaiguan"。(哦,對不起,由於旁邊的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把chuancaiguan打成了chusncaiguan。這時,ios用戶需要刪除後面的九個字母,才能修改)。是不是有點兒抓狂呢?當你打開導航,走到餐館以後,戴google
glass的哥們兒都熱菜上桌了。當有用的信息在你需要時就會自動過來,而不需要費勁地召喚時候。當他更懂你,更善於觀察善於傾聽,會在你最恰當的時間給你你最想要的內容的時候,逐漸,我們面對的已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玻璃瓶屏幕,而是一個聰明,伶俐有眼色的私人助理。而這個私人助理,做的越好,你就越離不開他。什麼?你問我我的iPhone去哪了?哦,有了助理,誰還帶iPhone啊?
當然,當一個人和你走的越近,越熟悉時,你也就越容易發現他的問題。消費者也不希望這些設備以,以突兀,兇猛,直接的方式,侵入你的生活。因此這些設備的外觀設計,材質、交互界面上,需要極為耐心,周全,仔細,溫和的考慮。我想眼鏡一類的產品,最終會發展成----一個普通眼鏡的樣子。
當然,最終形式是一回事,而實現的過程又是另外一回事,一個科技的推廣的過程中,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呵呵,最重要的是要能賺錢。聽上去世俗了點,但有盈利,才能進一步促進技術的發展完善,使產品迅速更新迭代。只有當有相當數量的客戶願意使用的時候,你才能根據客戶使用習慣,優化你的產品。
目前的技術上來看,很難在一個普通眼鏡大小的設備上,安裝信息採集、分析、無線傳輸、顯示、電池等諸多模塊。如果安裝了這些模塊體積、重量變大了,廣大消費者也不會買單。與其吸費大力氣去一口吃個胖子,不如先在現有科技能力範圍內,創造產品。例如在眼鏡上只安裝顯示和無線傳輸模塊,數據的分析與處理都交給手機。從長期來看,這是一種階段性產品,是一種過渡,但是對掏了腰包的消費者來說,他購買的是一個產品,你需要向它確保這個產品在其使用周期內,有足夠的使用價值,穩定性,還能滿足他的心裡訴求。
不過,如果你是Google百度企鵝這樣的大佬,也沒必要去繞這個大圈子。不論谷歌怎麼拒絕承認,Glass的創造就革新了看片方式。
我用我的Google玻璃大約兩個星期,現在是在一個盒子里
對於應用程序開發者,它是無用的,同樣作為消費者。
曾經有人覺得計算機不可能在普通消費者中普及,後來喬幫主讓PC機普及了,智能機也是一下子就普及了,所以智能眼鏡的普及又有什麼不可能呢?再說除了谷歌眼鏡,也有很多其他智能眼鏡,這個行業的企業多了,行業的發展速度就快了。而且硬體永遠不會是問題,現在是很貴,對比當年的PC機其實都差不多,價格最終都會降下來的
假設問題里的內容都為真,那也沒什麼奇怪的。
因為一個創新產品上市後,得到出乎意料的反饋也是正常。例如給A類用戶開發的產品,結果B類用戶特發燒。
《創新者的窘境》里似乎提過這樣的案例。
現在對谷歌眼鏡的未來的使用情況的預言都未必准,谷歌眼鏡成熟使用後,或許實際使用情況會出乎現在所有人的意料。我們還是靜觀這出波瀾壯闊的大戲吧。
一個產品的定位,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從Google的角度看,glass當然是個大眾消費品。你看看產品發布的宣傳和廣告就明白了。廣告片里的場景,明顯是說明glass會作為一個融入你生活的ar輔助設備。
其次,這世界上,有很多無形插柳的事情。有些東西,陰差陽錯在本沒有預計到的地方獲得巨大成功。glass作為一款ar設備,在某些工作場合中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受到企業歡迎不奇怪。
所以,作為一款還沒有正式上市的產品,現在認定它不是大眾消費品還太早了點,看正式上市以後的反應吧。也許對大眾而言,ar設備還太早了點,那麼先在專業場合落地生根也不錯。
推薦閱讀:
※如何購買 Google Glass?
※項目小到 Glass,大至 Loon,開發部門 Google X 是怎樣一個構成?
TAG:增強現實AR | GoogleGl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