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出有賣相又好吃的回鍋肉?


初發於微信公眾號:眾食單

嚴禁抄襲。

一盤地道的回鍋肉,該怎麼做

回鍋肉和宮保雞丁是我拿手的兩道川菜,拿手的意思,是和地道川菜館的師傅比,也不讓半分。

特別是回鍋肉,較早接觸也蠻有自信的一道。合格的回鍋肉,口感外酥里嫩,肥而不膩。這兩詞,誰也可以講,若真達到,非易事。一來看刀工,肉得不薄不厚,在二到三毫米之間。二來看火候,肉片炸炒到微卷,老話叫燈盞窩,逼出多餘的油脂,外面酥脆裡面軟嫩,不能咬出一嘴油,也不能幹硬。

調味方面,豆瓣醬是靈魂,用三年以上的,小火熬出紅油。豆豉需口感軟糯,不可太咸。另外,平衡口味的話,老派的方式加一些甜麵醬。多次比對後,我用砂糖代替,讓味道更分明。也是和多位食客交流,甜麵醬和豆瓣醬混合,有些畫蛇添足。

地道的回鍋肉用豬臀側的兩條肉,叫二刀肉,肉質緊實,八厘米寬六厘米厚,肥瘦對半。普通豬的五花肉因為比較鬆散,做回鍋肉不理想。如今飼養豬的二刀肉肥肉偏少,也差些意思。之後找到黑土豬的五花,膘厚又緊實,適合做回鍋肉,唯一麻煩的是,買回來得拔毛。

肉的質量直接決定回鍋肉的質量,這次我特意一早去集市,看著老闆刮毛,割一塊靠肋骨的厚實五花。

看一下準備的食材,黑土豬五花肉一斤,青蒜苗五根,豆瓣醬兩勺,豆豉兩勺,白砂糖一勺,姜三片,蔥一段,花椒一抓。

豆瓣醬是四川一老牌,三年的,顏色暗紅。豆豉挑不鹹的,吃起來軟糯不硬。

燉鍋加冷水,放五花肉,姜蔥和花椒十餘粒。

開蓋大火煮沸,然後蓋蓋轉小火煮十五到二十分鐘。

撈出靜置,晾涼。

這時候把蒜苗切一下,梗斜刀切段,葉直刀等長。

蒜苗可解油膩,比起小蔥味道更足,也更辛辣。梗和葉分開炒,梗一分鐘不到,葉二十秒左右,用中火,不能靠餘溫。

分開裝盤,待用。

切五花肉,很關鍵,磨一下刀。肉橫著放,有利於掌握厚度。拉扯著往下切,注意別用力直刀切,也不是來回鋸,而是輕柔地拉扯著往下切。稍微慢一些,找下感覺。以我的經驗,只要足夠細心足夠慢,就可以切合格。因為我手快,這塊肉切出三五片太薄或太厚的。

記住,是二毫米到三毫米,不能多也不能少。厚於三毫米,肉太肥,吃起來膩。薄於二毫米,肉卷得太厲害,容易干硬。

看下,一盤肉片。中間有些粉嫩,大約八成熟。肉別煮全熟,不然一會兒咬不動,開鍋後小火最多煮二十分鐘。

炒鍋上灶,中火空燒兩分鐘。倒菜籽油,放入肉片,翻炒。

川菜多用菜籽油,特別是熬紅油,顏色艷麗。記得倒油後馬上放肉片,油溫上來再放會粘鍋。

保持中火炸炒八分鐘,肉片會慢慢吐油縮小。

等肥肉半透明,肉片微卷的時候撈出。因為一會兒還得回鍋,寧願炒得嫩一些也別過。

看一下,這是合格的燈盞窩,肉片微卷,呈凹狀,像舊時點燈的小盤。直挺挺的,或是卷得厲害的,全是不合格的。

鍋中底油留一半,小火燒熱,放入花椒。我之前講過,大概120度的時候放花椒,燒到150度左右撈出,不到半分鐘。

關火,記住,關火,讓油溫下來。倒入豆瓣醬,再開小火熬,大約兩分鐘,可提前拿小勺壓碎一些。熬豆瓣醬在110度到130度之間,溫度太高會有焦苦味。

兩分鐘後,加入豆豉,保持溫度繼續翻炒兩分鐘左右。

倒入肉片,加白糖,繼續翻炒兩到三分鐘。這時候根據肉片的熟度掌握時間,若之前過熟縮短時間,偏嫩則多炒一分鐘。

轉中火,加蒜苗梗,翻炒半分鐘。

倒入蒜苗葉,炒二十秒左右。

出鍋,看下。

片片外酥里嫩,肥而不膩。滲在肉中的豆瓣和豆豉混著在嘴裡散開,絲絲入味,配上香甜的蒜苗,滿足。

一盤迴鍋肉,令人慾罷不能。


初發於微信公眾號:眾食單

嚴禁抄襲。


回鍋肉嘛,首先要有一塊好肉。按傳統該用帶皮且半肥半瘦的後臀尖,這樣切得薄薄的肉片受熱後,因皮肉的收縮度不一致,會捲起來形成一個小燈盞的形狀。如果購買起來不太方便,也可以用五花肉代替,一樣有皮有肥有瘦,也不算差得太遠。

關於配菜,大家各有各的喜好。但依我個人的口味呢,青蒜必不可少。之前自己種了點青蒜,於是乎,我就拿來做這道回鍋肉了~


仔細看視頻最後的Tips, 相信你一定會躍躍欲試這道噴香四溢的回鍋肉的!

製作的所有細節都在視頻里哦~還不來點嗎↓↓

優酷視頻-
曼食慢語 回鍋肉

視頻封面曼食慢語 2015視頻

原料:五花肉300g,青蒜5根,料酒2大勺,蔥一根,姜一大塊,豆瓣醬一大勺,干豆豉0.5大勺,甜麵醬一大勺,青紅辣椒一共5個,生抽一小勺,糖一小勺


做法:

1.先在鍋里倒大量清水,放入整塊五花肉,蔥一根和幾片姜,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5分鐘

2.煮好的肉沖涼水冷卻,切成2、3mm厚的薄片

3.將青蒜的蒜白和蒜葉分開,分別斜切成寸段,辣椒切塊,姜切成片,干豆豉切碎待用

4.起油鍋,待油熱後中火下五花肉和薑片煸炒3分鐘至肉片出油

5.下干豆豉碎、豆瓣醬和甜麵醬炒出紅油

6.下切塊的辣椒和蒜白炒1、2分鐘至斷生

7. 烹入一大勺料酒

8.下生抽和糖調味

9.下蒜葉略伴炒即可關火

Tips:

1. 五花肉不要切得太厚,薄薄地才好入味
2. 蒜白和蒜葉分開下鍋
3. 豆瓣醬、干豆豉和甜麵醬都含鹽分,後面加生抽之前嘗一嘗,不要過咸

http://weixin.qq.com/r/w3XK0mfEDzpwrSOx9yDR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周上新菜!


,要知道加了泡椒的回鍋肉味道簡直是一絕。先將五花肉過水煮熟,切成薄片,越薄越好,好處晚點再說。然後直接將肉片下鍋炒(不用放油!不用放油!不用放油!)

肉片本身就自帶油脂,這樣不僅能省油,還能讓你少吃油。等肉微微捲曲,將肉呈出,(那種程度的肉既去了一點肥膩,還多了一點皮的焦香,因為切得薄,肉與有的親密接觸使得肉還多了幾分韌性)下豆瓣和泡椒炒香(那一瞬間,香味撲鼻啊啊啊啊啊啊啊)

然後再下肉,翻炒幾下。下切好的青椒絲和蒜苗(青椒能去膩,蒜苗經炒制過後會有種奇異的香味,會讓你的回!鍋!肉!美!味!無!比!)

再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絕對超級好吃,沒有郫縣豆瓣的回鍋肉不叫回鍋肉,沒加泡椒的回鍋肉不是我愛的回鍋肉 )

你們絕對想像不到我是以多麼大的怨念來寫這個回答!因為我是個在哈爾濱的重慶人,尼瑪我想吃吃不到啊!!!!!!每當我和媽媽聊天時她給我講今天吃了什麼時,我的怨念深深啊,我吃不到 !欺負人!啊!為什麼這個回答就讓我的口水止不住了


算是我正兒八經知乎首答吧~喜歡的點贊支持哦!
··························································································································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爺爺是辦席的廚師,父親,母親都得到爺爺的指點。從小媽媽做菜比較多,也屬於媽媽當中做菜最好吃的了,完全沒有因為她是我媽才這麼說的意思。
但是不管是怎樣,都沒有聽說過四川人做菜要用豆瓣醬以外的醬。都是到北京來了,才知道甜麵醬這種東西。所以請允許我個人認為用甜麵醬並不是正宗做法。我也很費解。
有賣相又好吃,一在於色澤,二在於味道
色澤是豆瓣醬炒出來的,味道是食材綜合而來。

食材:帶皮五花肉,蒜苗(我媽說原來沒有青椒)
配料:鹽,味精(川菜在於油多火大味精重,味精雖不好,用雞精代替就失了川菜本味兒了),豆豉(豆豉有乾的和濕的,最好選擇沒有湯的較濕的那種,比較容易把豆豉味兒散出來),白糖(回鍋肉本來就是家常菜,家裡隨便能找得到的才是正宗的調料),郫縣豆瓣(超市裡面宋丹丹打廣告那個,一定是郫縣產的紅油豆瓣),姜,蒜,花椒,老抽

做法:
1,冷水下五花肉(最好一大塊下鍋,不要切片),加薑片和幾顆花椒(川菜去腥味兒也是與其他地方不同的)煮到筷子能插穿肉,撈起放涼水裡面,讓肉緊一下
2, 肉放涼了就切片,太飽了沒有吃回鍋肉的口感,太厚了吃一塊就膩了。要切到剛剛好,抄後肉片的四個角能微卷的那種厚度,估計也就是1/2個iphone6的厚度
3, 蒜切沫沫,蒜苗洗乾淨切斷(長度約1/2個iphone6的長度,因為手邊就有iphne,只能用這個做參考)
4, 少量油,加熱,筷子尖尖放進去開始冒泡泡了,加五花肉片進去翻炒,抄到肉微卷了(喜歡吃干點的還可以多抄一下),把肉剷出來或者撥到鍋邊邊,中間放豆瓣醬,幾粒花椒,蒜,炒香,炒出紅油後,加入肉片進去攪拌,這個時候可以放調料了。老抽一蓋子,豆豉,適量鹽(豆豉和老抽都有鹹味,沒經驗的嘗過後再加鹽都可以),味精,作重要的是用三根手指,抓一小撮白糖放裡面。然後不斷翻炒
5, 肉上色均勻後,加蒜苗進去翻炒。待蒜苗開始軟下來,就出鍋。

從小喜歡看媽媽煮飯,後來自己做了之後,總是調不出她的味道。
實在忍不住去問她,我跟她複述一遍我的做法,才知道我沒有加那一撮糖,也沒注意我媽媽放的調料裡面有糖,我還以為鹹味不夠,加了兩次鹽巴。我不愛吃甜的,後來才知道吃了這麼多年的回鍋肉有糖。媽媽說加了糖才帶出那種焦香味兒。

我炒個菜手忙腳亂的,就不附圖了。


首先搞懂什麼是回鍋肉,看見某些回答里是直接把肉切薄就炒了,那叫小炒肉,不叫回鍋肉。回鍋肉是煮熟的肉再進行烹制,怎麼炒的更美觀又美味,可以想想飯店是怎麼做的,首先,選用煮熟的五花肉切片,不用太薄,接著過油,如果家裡條件不允許的可以煎一下,煎出香味。鍋燒熱,熱鍋涼油豆瓣醬炒至香、炒至出紅油,但千萬別為了出紅油而過量加豆瓣醬,豆瓣醬是非常鹹的。接著,蔥姜蒜米炒制,同樣炒出香味,此時烹入料酒,接著炒制配料(洋蔥、蒜苗之類),同樣炒出香味,接著加入之前熱處理好的肉片,調味、調色,勾芡,淋油,出鍋。調味上面,由於加了豆瓣醬,一定不要再放正常的鹽量,少量的湯,以及鮮味調味品(味精、雞精、雞汁)。調色,注意掌握老抽的著色能力,不要用的過深,勾芡時把握時機,掌握芡汁的濃稠度,最後淋油(為了追求好顏色可以多淋入紅油,)最後大功告成,出鍋。另外,喜歡吃辣的可以在熱鍋之後放入適量辣椒熗鍋。


回鍋肉賣相好看,一是形狀,二是色澤。形狀即燈盞窩,色澤是豆瓣醬和蒜苗呈現出的紅綠搭配。
首先,要想燈盞窩出的好看就盡量不要使用五花肉,相比之下,二刀肉炒成的燈盞窩更明顯,而且這個部位也更好下刀切薄。除此之外,燈盞窩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煮,我的建議是煮30分鐘而不是焯一下,這樣在一會兒炒制的過程中燈盞窩出的很快,瘦肉就不會因為過度的炒制而變老。
調味方面,我給出的調味料只有豆瓣醬,甜麵醬,和豆豉。我認為這三者雖然都是豆制調味料,但是卻能在調和之餘發揮各自不同的特點。豆瓣醬一定要炒出紅油,這不管在賣相和口味上都非常重要。
配菜,只有青蒜苗一種,為了好看和口感,切蒜苗的刀法應該是白的部位斜刀切,綠的部位直刀切。剩下也就沒什麼該注意的了。
本答案沒有具體步驟,只是提出一些答主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地方供大家參考。


回鍋肉是各家有各味的,很難說什麼叫好吃什麼叫不好吃。比如,我丈母娘做回鍋肉只用瘦肉,就是把二刀肉的肥肉去掉只留瘦的來炒,或許有人會說回鍋肉必須要用肥二刀才好吃,但是那又如何,自己家人的胃喜歡,就好了。
我的經驗是1,加木耳,要用小的干木耳,發好了一起炒。木耳吸油,減少油膩。2,起鍋前用少許白糖(個人感覺砂糖比綿白糖好)或者甜麵醬吊味,不用多,一點點就好。3,回鍋肉放一夜,第二天再在鍋里加少許油,炒熱吃,味道比第一頓更好。


朋友們每次都點名要吃我爸炒的回鍋肉,剛剛!我覺得我炒出了好吃到升天的回鍋肉!
煮肉先加大料,和酒(不一定要料酒!我用葡萄酒比料酒味道好)熬5分鐘,有香氣飄散時加肉(一塊和手掌差不多大)煮到7分熟,撈出來不停沖涼水,讓肉緊緻。
切薄片,炒到肥肉彎曲,大概140度,盛出來。
爆香蔥姜蒜花椒,把肉倒進去,加2勺郫縣豆瓣,2勺甜麵醬,2勺陽江豆豉(秘訣!),炒炒炒,加一勺葡萄酒(我老是忘了買料酒),繼續炒炒炒,肥肉呈現可愛的彎曲感時加入青椒蒜苗,繼續,青椒表皮微縮,蒜苔深綠色,OK啦!
然後開吃吧!
剛剛回了鍋…上個圖


郫縣豆瓣醬+蒜苗+五花肉煮熟切薄片,這三樣組合的回鍋肉不可能不好吃!


四川老報人車輻也是一代美食名家,不僅擅長吃,自己更會做。在他的《川菜雜談》里,其友唐振常記述了六十多年前跟著車輻在成都街頭尋覓美食的軼事:車輻不僅善於點菜,還和飯館老闆、廚師和跑堂的都很熟,店家對他都很照顧。車輻點的菜,吃完還有一個「優待」,就是可以回鍋,比如豆瓣鯽魚吃完只剩下骨頭了,拿回去加豆腐回燒,又成了滿滿一碗,回鍋和豆腐都是不要錢的。這樣花一份菜的錢,其實吃了兩份菜,雖然聽起來是「窮吃法」,但誰說這不是一種樂趣呢?


我在餐館裡吃到特別好吃的菜,會毫不猶豫地打包。有一次吃泡椒紅燒的黃牛肉,整碗湯帶回家,第二頓用湯煮麵條,依然讚不絕口(可惜我還沒用跟店家熟到可以為我免費加一碗面)。考慮到衛生和新鮮,一般不建議隔夜,剩湯里也不要留下菜葉。


回鍋肉簡直不能更經典,一說川菜大概條件反射的就是它了。回鍋肉和我說的「回鍋」好像還不是一個概念,因為白肉如果什麼調料都不加,大概不能算一道菜。經過專門的「回鍋」後,就變成了特別下飯的美味。常規做法之外,我會再分享一個泡椒的做法。風味不同,大家自行選擇:-D


回鍋肉?配料表 Ingredients

五花肉、豆瓣醬(1勺)、木耳、辣椒、醬油、鹽、糖、生薑、大蒜、小蔥

做法?Methods』

①豬肉放入鍋中,水開後繼續煮10分鐘左右(視肉塊大小而定),撈出備用;

②把豆瓣切成看不到辣椒片的醬料,姜蒜切片,然後把晾涼的豬肉切成薄片(晾涼了才好切片哦);

③鍋熱以後倒入少量油,倒入豬肉,把肥肉部分煎出油;

④把豬肉撥到鍋邊緣處,中心倒入豆瓣醬和姜蒜;

⑤豆瓣爆香後,和豬肉一起翻炒片刻,加入青紅椒、木耳;

⑥加入少量醬油、糖,嘗一下味道不夠再加鹽,放入蔥段,盛出即可。

回鍋肉作為國民川菜,其神奇之處在於,更換不同的配菜,還是回鍋肉!下面這個做法是重慶的朋友傳授給我的,所謂「冬吃蘿蔔夏吃薑」,喜歡吃薑的朋友一定要試試:

做法:

①②③同前

④把豬肉撥到鍋邊,中心倒入豆瓣醬爆香,然後倒入仔薑片,和豬肉一起翻炒;

⑤加入蒜片、泡椒,關小火,5分鐘後出鍋即可。


炒回鍋肉的秘訣是:肉一定要煎夠時間,直到肥肉打卷才好吃!


回鍋肉還有很多種搭配方法,四川人經常做的還有(以下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配蒜苗、豆豉——

配蒜薹——

配圓白菜——

配細芹菜——

很多人只知道川菜的「辣」,卻不知道川菜的包容性極強,一道簡單的回鍋肉,可以變換好幾種做法,沒有「非此不可」的要求,做的人、吃的人皆大歡喜。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鹽之味(Saltaste)


1. 買五花肉
2. 洗凈後放入涼水裡,加生薑料酒八角桂皮煮,直到用筷子能戳進肉裡面
3. 放涼,切薄片
4. 鍋內放油,小火,放肉片翻炒片刻
5. 可配辣椒塊、洋蔥、蒜柳等
6. 大蒜切片,生薑切絲,
7. 鍋內放豆瓣醬或甜麵醬,將大蒜薑絲爆香後放辣椒塊 / 洋蔥 / 蒜柳
8. 然後將肉倒入一起翻炒
9. 快起鍋時放點生抽、耗油、鹽,炒勻起鍋


回鍋肉做法 回鍋肉 [製作原料] 帶皮豬後腿肉、蒜苗、郫縣豆瓣、醬油、甜醬、味精、化豬油。 [烹飪方法] 1.豬肉刮洗乾淨,放入湯鍋中煮至剛熟,撈出晾涼切成片。蒜苗洗凈,切成馬耳朵形。 2.鍋中放油,放入豬肉片炒至出油呈「燈盞窩」狀時,放入剁細的郫縣豆瓣炒香上色,加入甜醬炒散、炒香,放入醬油、蒜苗、味精炒至蒜苗斷生,裝盤即成。 特色:香味濃厚,色鮮微甜。 四川人的名菜:正宗回鍋肉 回鍋肉是四川人的名菜,也是一道家常菜。在四川,家家會做,人人愛吃。去年成都評出了12道四川人愛吃的名菜,回鍋肉獨佔鰲頭,可見它的美味。 回鍋肉又叫「熬鍋肉」,歷史悠久。稱回鍋肉的原因是肉經過第一次煮熟或蒸熟後,晾涼,片成薄片回鍋第二次烹制。(現在還有「回鍋土豆」等) 回鍋肉連皮帶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膩,聞起來噴香,吃起來爽口。(我可是邊打字邊流口水哈:P…… 要做回鍋肉,選料要精——薄皮豬臀尖二刀肉最佳!(不是五花肉、寶肋肉等可以代替的哦,也不是盡瘦肉,拿裡脊做口感也不好嘔,發柴。以前行業有句俗話:一頭豬做不了幾份回鍋肉。足見選料這一關之高) 還有其他配料:蒜苗,就是北京人叫的「青蒜」,以前在北京的時候很奇怪,北京人把我們的蒜薹叫蒜苗,蒜苗卻叫青蒜,還有小白菜叫油菜,在四川油菜可是另一種東東哦,有時候我在想,可能很多北京大廚是照菜譜做川菜,不然,回鍋肉怎會加蒜薹,還有麻婆豆腐居然也加蒜薹?!!再多說幾句,我想川菜的辣,除與川菜本身的特點有關外,還與很多冒牌廚師有關!(有時真氣人,讓很多人只記住了辣忘了其它,甚至還非驢非馬:(((( 除了後臀肉、蒜苗外,就是調料了,郫縣豆瓣少不了,它乃「川菜之魂」(四川的「家常味」不可少它,買的時候認準「鵑城牌」為正宗,色澤黑紅,香而不咸。不要買又黑又鹹的次品哦),還有甜麵醬、生薑、花椒,當然還可以準備一些蘿蔔或冬瓜(先賣關子,待會告你何用:P 肉選好後,就該第一次煮了(蒸也行,叫「旱蒸回鍋肉」),一大塊扔進冷水,不要忘了放幾粒花椒,拍一塊姜進去。煮到斷生(用筷子插能透皮就行了哦),撈出晾涼,用快刀片成又大又薄的片待用(不要厚的象有些人的臉皮),蒜苗也切成馬耳朵形(專業術語,斜切,象菱形)。剛才不是還有蘿蔔/冬瓜嗎,,用刀切厚片,肉撈出來後把它扔到湯中繼續煮,煮PA後放鹽、味精就是美味的「連鍋湯」嘍(有菜好下酒,有湯好下飯:) 炒回鍋肉簡單極了,鍋燒熱,不放油,把剛才的肉放進去,煸炒至肉吐油,變成「燈盞窩」(就像小時侯點的油燈窩),要記住,這是肥而不膩的原因哦。加入豆瓣,炒香上色,再放入少許甜麵醬,出香味就放適量的鹽調味(家裡做不放味精也香哦),再將蒜苗投入炒斷生,起鍋嘍!!!香噴噴、美滋滋的,不流口水才怪!香氣飄的老遠,以前往往一家人炒回鍋肉,弄得幾家人流口水:P…… 再多說幾句,還有一種「連山回鍋肉」,也很有名,肉片更大,更薄!!!(大到你難以想像,巴掌大哦,1斤肉8—10片搞定,不要怕,好吃極了,你要一多想,轉眼可能就沒你的份嘍,呵呵:))),另外,還要加入白麵餅片一起炒。這樣一來,顏色上,有紅有白有綠;口感上,有酥有綿有韌,交相輝映,美上加美!!!


前兩天剛做了一盤,覺得不錯。
五花肉(我也想用臀尖肉,貌似比較容易炒出燈盞窩,但是超市竟然找不到這個分類)約4兩、郫縣豆瓣、蒜苗四根,主料就這些
把肉洗一下,切五厘米寬條,丟鍋里加水淹沒,加些鹽和薑片,開火,煮開後撇去浮沫,小火至煮熟
然後把肉撈起來,沖洗一下,放至溫熱時候切片,約兩毫米厚
蒜苗洗凈,斜切段,把桿和葉子分開放
豆瓣醬剁碎
鍋里加一點點油,蔥姜爆香,然後肉片下鍋,大火炒至微卷,把鍋斜一下,肉撥開,油流下來,開小火,豆瓣醬加到油裡面,翻動,炒開之後把肉一起炒,加入蒜苗桿,翻炒,約二十秒後後加蒜葉,翻炒,蒜葉熟了就可以出鍋了。因為有豆瓣,就不用鹽了。打完我又想吃了……


1.肉一定要切薄皮啊,這樣炒出來的才會有弧度看起來不膩嘛~
2.注意老抽的調色功能啊~
3.配菜一定不要炒過頭了。
4.個人喜歡放點生薑片,糖和醋多加,會更香。


今兒嘗試了一下
1. 買來豬肉(在國外 五花肉要去華人超市太遠 嫌麻煩隨便拎了一塊肥瘦相間的)
2. 加水 想了一下加了點鹽 喜歡吃麻的所以加了點花椒 又想了想加了點姜和料酒也許能去腥味
3. 懶得慢慢煮 直接高壓鍋
4. 打開鍋 突然很想嘗一口...
5. 下期再見!


賣相好的話,我覺得回鍋肉做出來基本都不難看,只要不是太過於黑暗料理。但是好吃的話一定不要忘記放糖,糖才是回鍋肉的精髓。


全是一幫異端!一個燈窩盞也沒有,敢稱回鍋肉?


豆瓣要用自己家做的


吃過一種特別的回鍋肉 超好吃 可惜沒再去過那家餐廳 肉切成小片 很薄 口感是脆的 加上小尖椒的辣味超級棒


燈盞窩、燈盞窩,然後調個喜歡的味型,就可以稱為建立在傳統之上的回鍋肉了~


推薦閱讀:

骨關節炎如何食補比較好?
怎麼知道自己喝到的咖啡是拼配的,還是單品咖啡豆的?
咖啡種類是怎麼區別的?不同咖啡之間怎麼區分?
台北哪裡有好吃的牛肉麵?

TAG:美食 | 烹飪 | 廚房 | 回鍋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