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兩地分居,一兒一女,上班媽媽,是否該離婚?

非常感謝各位知友的回答。事情已暫時告一段落,感謝那幾位讓我和他談談的朋友。上周,很湊巧,我們兩人去隔壁城市參加他家親戚的婚禮,因為是周二,我也想趁著機會攤牌,所以就沒帶2個孩子去。晚上住在酒店裡,我哭訴了自己的不容易,希望他能放過我,他很難過,說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和孩子,但我隨時在找他鬧,他也煩我不行了。他這幾年的收入還是被他亂花了不少,特別是去年房子漲得凶,我們前幾年沒有再買一套,就是家庭不穩定造成的,所以他深感家庭和諧的重要性。他交了所有工資卡給我,讓我每月給他2千零花,如果不夠再向我要,但也讓我給他交消費記錄,大額的,每月交一次。我也同意了。同時,我們準備請一個保姆專門接送兒子加做飯,女兒還是外公外婆工作時間帶,下班後我帶,他也保證每周末回來,他讓我體諒他的工作性質,要升職就必須要花時間,他也向我保證,他沒有嫖過。那2年他也過得很痛苦。然後,我們在酒店過了夫妻生活,很和諧,他要我答應每周至少一次,他很需要我,反正怎麼肉麻怎麼說。我拿到財權,覺得就這樣吧,結果我還算滿意。
—————————
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只有一個兒子時就在考慮了,結果又考慮出了一個女兒。
現在壓力很大,女兒半歲,兒子5歲,明年上小學,剛銷完假上班,休假期間自己加我媽還勉強可以應付,現在又上班又帶嬰兒又輔導兒子,真是疲於奔命。
相關:孩子爸爸在50公里外上班,和爺爺奶奶住一起,公務員,一般是周末回來,加班就不回來。
我們三個和外公外婆住一起,我在央企上班。
2套房子,一套小聯排,婚前財產,一套大平層,首付各出一半,貸款各出一半,兒子幼兒園學費爸爸出,其餘不管,公立幼兒園,家裡開銷我出,具體沒算過,外公外婆也是央企退休,有退休工資。
題外話:之所以我女兒他兒子,因為兒子越來越像爸爸,女兒越來越像我,兒子我一手帶大,5歲了離開我的日子加起來有2個月左右,所以教育是重要,可基因更重要。
我完全hold 不住兒子,除了打,每次打完,好幾天,又回原狀,但我真的不想打他。女兒就很乖,很聽話,很講規則,但兒子我也是這麼帶的啊,但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明年兒子上小學,很花時間精力,我們沒錢擇校,外公外婆說他們出,但擇校後每天接送15公里,是個具大問題。
我提齣兒子去爺爺奶奶家讀旁邊小學,爸爸晚上輔導,爸爸不願意,理由是兒子捨不得媽媽。於是我提出離婚,各帶一個,房子歸我,車是我自己買的。向各位請教是否合適?


題目是兩地分居,進來一看,50公里,我在北京每天開車上下班一個來回就是50公里,而每天下班最想做的就是趕緊回家看孩子。所以,你們不是兩地分居,不過就是你老公不想,原因我不瞎猜(雖然後面猜了一大堆)。

金錢上,你老公和你在金錢上算的還挺仔細,不知道你們倆個工資對比如何,首付一家各半就不說了,連月供都要AA制?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你對他其實也沒有感情了,而且感覺感情沒了很久了…

因為兒子越來越像父親了所以你就不要了?是這個意思嗎?但邏輯不對吧?你生你養的你捨得讓他爸帶嗎?這是你不值得同情的第一點!如果你堅定就要離婚,孩子全都要,讓他掏錢養。

你們現在的狀態應該是你老公最愛的,周末見了面聚聚餐,晚上親熱親熱,平日里各過各的,有人給他做飯,有人伺候著,他想的是,帶孩子多累啊,丈母娘一家多煩啊,媳婦有事沒事找個彆扭多討厭啊,乾脆不回去的好,你說呢

覺得你老公是孝順嗎?我覺得不是,覺得你老公是懶,是喜歡在他爸媽那兒找當孩子的感覺呢,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但又說回來了,你早就猶豫離婚了還要二胎是幾個意思?這是你不值得同情的第二點!

你數落完了老公,數落完了兒子,還有勇氣在這裡發問說該怎麼做。孩子攤上你們這樣的父母也是投胎投錯了地方,表面上的關心勞累,心裡對孩子的看法卻這麼刻薄,真是做母親的失敗。

按照套路,建議離婚才是知乎守則,但是有兩個孩子了,再建議離婚我都覺得不忍。從始至終都沒有看到你們倆就這件在我們外人看來小事兒的事情上溝通過,只看到你說想離婚,(這是你不值得同情的第三點!)所以沒辦法,誰也無法回答合適不合適,只希望爭取到孩子的一方能夠帶好孩子,男孩兒、女孩兒,不要像他們的父親、母親一樣,只管生不管養的(此處省略。)

50公里不是家的距離,是心的距離,這段路是沒有快車道的,甚至沒有車。


題主,我很鄭重其事的告訴你,你是一個極端的宿命論主義者。

理由如下:

之所以我女兒他兒子,因為兒子越來越像爸爸,女兒越來越像我,兒子我一手帶大,5歲了離開我的日子加起來有2個月左右,所以教育是重要,可基因更重要。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大的,甚至你要是從小就收養一個美國小孩,這個小孩長大以後就會認定自己是中國人(案例太多,百度一堆)。你從小就養你的孩子一直到五歲,結果你居然得出了基因更重要這個結論。恕我直言,匪夷所思。

你有沒想過,為什麼你對你兒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因為你相信宿命,你相信無論怎麼樣,宿命如此就是無法改變,你打他並不是教育他,只是在他闖禍以後用打小孩的方式使其STOP!

我完全hold 不住兒子,除了打,每次打完,好幾天,又回原狀,但我真的不想打他。

你打你兒子是為了讓他停止。你心疼你兒子是因為你有母性。但是,母性在你的宿命論面前,是多麼的蒼白無助,只要孩子好了傷疤忘了疼,又開始調皮的時候。你會毫不猶豫的打他,讓他停止。

這個宿命論在你女兒身上也有體現。

女兒就很乖,很聽話,很講規則,但兒子我也是這麼帶的啊,但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你覺得女兒很乖啊,和兒子完全不一樣啊。所以這就是命啊,兩個人的命不一樣,一個皮一個乖。

題主,我寫到這裡其實是壓著心中的怒火的,男孩子活潑好動其實是一種探索慾望強烈的表現,他對世間萬物好奇,喜歡撥弄研究。但是因為你的宿命論,你兒子一切不如意的行為在你看來都是他的宿命在向你挑釁。至於女兒,本來女性就會文靜一些,而且前面還要你兒子的對比,自然顯得女兒格外的乖。

你的宿命觀點深入了你的骨髓,你看看你的原話,

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只有一個兒子時就在考慮了,結果又考慮出了一個女兒。

你一開始就覺想離婚,結果在此之間,你既然想離婚為什麼不避孕?為什麼要思考了五年以後,卻又生下了女兒?兒子和女兒在你的心中到底是什麼?佐證你宿命的工具,證明你和你老公是不合適的?

婚姻需要經營的,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兩個人相隔也只是五十公里,不是五百公里,但是你們做過任何的改進了嗎?

又不是沒有房子,賣掉一套在二十五公里的地方買一套房子為什麼不行?

其中一方是否可以為家庭妥協找一份離家更近的工作?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待在單身家庭中,誰都希望爸爸媽媽在身邊,一起玩耍一起睡覺。

但是,你們第二個孩子都出生了,先不說你老公,就說題主你。你有想過改善嗎?你有想過孩子更需要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而不是狗屁宿命?

因為你的宿命論,你看看你都在做什麼?

兒子管不好就說基因如此,然後帶了五年不要了。

婚姻過不好就說宿命如此,兩個孩子不管了,離婚了。

口口聲聲說教育很重要,但是在你的宿命論面前,教育就是一坨狗屎,眼不見為凈。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為生存奔波的人有這麼多,你們小夫妻兩個,有體面的工作,有健全的雙親,有不止一套房子。

區區五十公里,居然能讓你做出終結家庭的決定。

要終結為什麼不早點,還要等女兒出生再終結?

這個女兒如果長大了,知道自己的出生只是為了媽媽的宿命論,佐證爸爸媽媽不合適,佐證哥哥的脾氣是基因確定的,無法調和。

我相信你的女兒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後悔自己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題主,你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去想著如何折中,如何妥協,而是從頭抹掉。

抹掉兒子,抹掉婚姻。

我相信,你老公和你分居,當周末夫妻,可能也和你無休止的宿命論有分不開的聯繫。

題主,你把你的婚姻失敗歸咎為宿命,把兒子的教育失敗歸結於宿命,把你的失敗統統視為命運,而不是去改善生活,經營婚姻。所謂的宿命,只是讓你免於擔起婚姻失敗,教育失敗的借口。

哪裡有什麼宿命,我看到的,只是不負責任的逃避。

也許你老公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稱職的老公。

但是你一定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稱職的妻子。


婚姻上我就不說啥了。

我只心疼你兩個孩子。
你現在明顯對兒子有偏見了。

一卵出來的雙胞胎性格都不一樣。
何況還有男女差異。
男孩的思維,性格,心理發育和女孩子天生就不一樣。
而你簡單一句歸結為:「像爸爸」。

兒子五歲,女兒半歲。
你用五歲的兒子和半歲的女兒比???

半歲的嬰兒!!講規則??

你是對嬰兒有什麼誤解還是對規則有什麼誤解?

你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你知道兒童有各個敏感期嗎?
你知道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的時候執拗的嚇人嗎?
你知道孩子有詛咒期嗎?

等你女兒三歲後你還能說女兒很安靜嗎?

恕我直言,以後隨著女兒漸漸長大,你發現女兒也越來越像爸爸的時候,你怎麼辦?
是不是仍然會嘆一句:孩子不好都是因為這個男人的基因太強!然後忍不住開始打女兒?

基因只能決定你孩子的長相,身高。

真正能影響孩子性格的是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好嗎!

附上兒童經常出現的敏感期。

希望題主能看到!

就算題主看不到,也希望其他父母能看到,對孩子多些耐心和包容。

加黑的是比較重要的幾個敏感期,同時在這幾個敏感期也會出現一些非常容易讓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有壞毛病」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可以通過引導而順利過渡的。

不要急於給孩子貼標籤。有很多都是階段性的行為。只要平穩過渡就好了,相反,越是緊張,越是訓斥,貼標籤,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就真的養成了家長口中的壞習慣了。

0-2歲

視覺——新生兒,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口——用口感覺和品嘗事物,練習使用牙齒和舌頭

(最常見的就是幼兒吃手,2歲之前的吃手不要阻止!只需要洗乾淨手,洗乾淨ta想要往嘴裡放的東西即可)

手——喜歡抓

走——拉大人的手,獨立行走,上下坡、爬樓梯、走不平路

空間——爬、抓、移動物體,爬高、旋轉、扔東西

細小事物——專註小而精緻的東西

秩序——急切需要並保護一個精確而且有秩序的環境

(這個時候可能會讓家長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軸」,做一件事情的順序不能打亂,否則孩子就會哭鬧,也是階段性的)

模仿——模仿一個詞或一應一答,重複進行,也模仿動作

自我意識——咬人、打人、說「不」等

(這個需要家長的引導,看到孩子要打人時候輕輕捉住孩子的手阻止,嚴肅地持續告訴ta這樣不好即可,不要反打回去。同時需要家長在和其他孩子玩耍時時刻盯著,不要打到別的小孩)

審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須完整

2歲半-3歲

建立概念——將自己的認知感覺同語言配對

自我意識產生——私有意識,明確「這是我的」

(這個時候孩子會變得「自私」「不懂分享」因為ta有了「這是我的東西」的意識。可以慢慢引導孩子交換的概念)

秩序——同上

3歲-4歲

執拗——秩序敏感期後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一秩序,就會哭鬧、焦慮、不可逆

(同樣的,這種秩序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如果打破這種秩序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對孩子在未來建立安全感很重要)

壘高——把物體壘高然後推到並重複進行,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

色彩——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並開始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顏色

語言——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並重複或模仿他人的話

詛咒——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既各種罵人的髒話)。成人反應越強烈,兒童越喜歡說詛咒的話。

(這個時期,如果發現孩子有說髒話的行為,不要過度反彈,只需要平靜地告訴孩子,這種話不好聽,爸爸媽媽和其他人都不喜歡這樣的行為。這個階段會持續一陣子,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同時避免孩子在公共場合說)

追求完美——食物完整發展到對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

剪、貼、塗——真正開始有意識的使用工具

藏、佔有慾——開始強烈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無的快樂。物品的交換從此開始,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邏輯思維——不斷追問「為什麼」,打破沙鍋問到底。

繪畫——兒童與生俱來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

延續秩序——從具體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人際關係——一對一的交換食物和玩具。

4歲-5歲

出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是兒童安全感最早的來源。

(家長不要害羞,可以通過很多優秀的繪本告訴孩子生命誕生的過程。孩子這個時候才沒有那麼多奇怪的想法)

情感——不僅開始表達感情,而且關注別人是否愛他。對父母的情緒反應非常敏感。

人際關係——從一對一交換食物和玩具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朋友並開始相互依戀。

婚姻——人際關係敏感期過後才真正展開。最早要和父母結婚,之後會「愛上」一個夥伴。

審美——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

教學概念——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興趣。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身份確認——開始崇拜某一偶像,積累未來成人時的人格特徵。

(這個時候,無論男生女生,都會對父親產生崇拜感。這是天性。父親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母親對父親的態度,父親對母親的態度,都會影響孩子一生,包括男生是以父親為榜樣還是以父親為反面,女生未來選擇配偶是以父親為標杆還是以父親為反面等等)

性別——對性別以及對自身身體的認識基本來自於觀察,如圖認識眼、鼻、口一樣,態度很客觀。

(這是性別教育最好的時間段,可以趁機給孩子介紹男生女生的區別)

音樂——是兒童生命的一部分。

繪畫——兒童與生俱來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

符號——孩子對識字、拼讀、認識符號等感興趣。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樓主,你的兒子是無辜的,原生家庭有先天缺陷,爸爸不盡義務,這本不是他選擇,不該由他來承受的。你作為媽媽,本來在他心中是最信任最愛的人(子女對父母的愛是天生的無條件的愛),將對另一半的不滿發泄在他身上就算了,現在想將他分給爸爸帶還找了「兒子像爸爸基因最重要「這樣的理由,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每個孩子是有很大差異的,教育能解決的只是一部分,這一點不假。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男孩和女孩先天差異是非常大的!男孩子的精力更旺盛,更願意進行冒險刺激的活動。用一個最近看到的對比來說「三歲的女孩會在你下班後給你個擁抱,遞上一雙拖鞋,說媽媽我愛你,而三歲的男孩穿著鞋拿著玩具槍在沙發上蹦,和你說媽媽你下班了我們來打仗「,這和更像誰的基因一點關係也沒有。並且,「乖,聽話,守規矩」也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條件,這僅僅是我們身為父母是否省事兒的衡量標準。

不要用一個大人的思維去要求孩子,你才是有學習能力能掌握知識的那個人,你要做的是自己去學習兒童知識,去理解他。你也是生養過兩個孩子的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小孩前幾個月,他是不會睡覺的,不會主動入睡,如果困到極致了還會非常興奮大哭大鬧,這一點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在大人的世界裡,一個人困了睡覺是理所當然的,會認為孩子很奇怪,可是在孩子的那個階段,他就是不會,他沒辦法!需要大人去學習兒童睡眠知識,在合適的時間哄他睡覺,給他培養好的睡眠規律。嬰兒是這樣,兒童也一樣,孩子的思維,大腦發育狀況和大人都是不一樣的。

希望你們離婚僅僅是你們離婚,不要把孩子作為拉扯的道具,對孩子造成傷害。

===========================

提醒,以下長。

樓主,你說思考離婚這個問題很久了,可見這種惡性循環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傳統的中國新家庭是在男方的大家庭中,娶媳婦進來共同生活;時下的現代家庭是,男女雙方都脫離原來的原生家庭,夫妻二人獨自居住,結婚生子。無論如何,夫妻雙方都是和孩子在一起的。也有少數情況,夫妻其中一方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內在異地工作,那也只是外派,並且遲早有結束異地的一天。

你們的家庭,說句怪胎也不過分了,兩個原生家庭都沒有破壞原有的結構,未建立新的獨立家庭,僅僅是孵化了下一代,彼此都還和各自父母居住。

別說中國社會了,就是動物界,這樣的例子也是幾乎沒有的。企鵝你知道吧,也是夫妻兩個建立家庭,一個在家照顧子女,一個捕食,捕食一次差不多要游泳50千米,還是冰天雪地,也是要回家的,除非死在路上了。

我想問問,你們在一開始打算異地的時候,有沒有談論過「退出機制「?

任何一個要選擇異地的情侶,退出機制都是必須先討論好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這個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那幾乎不會有好結果。

如果是雙方暫時沒有孩子沒有結婚,事業又都在起步期,先各自打拚,那需要約定一個期限,到了期限看看哪個人發展得更好,另一個人就按照約定前往對方的城市一起生活。

如果是已婚已育夫婦,一方需要出差/外派,那需要計算一下投入產出比(出差賺到的錢,期許的升職),以及確定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段時間出差的一方如何保證家庭義務,以及各項事務運轉。

沒有合理退出機制的,則會迎來一個結果,那就是分手/離婚,感情破裂,關係結束。

具體到你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在什麼時候,要結束這種異地的模式,變成一個真正的獨立家庭?「

在我這樣的外人看來,你們感情基礎一般(缺乏一起生活的強烈意願和衝動),兩個人也都缺乏為共同家庭犧牲的決心(彼此都是穩定工作,誰也不想丟工作,以防沒有後路),現在一二線城市的人每天通勤50公里也不奇怪,對於你們一個有車家庭來說竟如天塹一般。很明顯你們從未談妥過怎樣結束這一切重回正軌。以至於拖拖拉拉生了兩個孩子,才開始討論離婚。

我來猜猜你們的日常是怎樣的,你呢,埋怨他對家庭照顧得少,一切皆由你父母與你承擔,奔波勞累,心中不平。而你丈夫即使願意每日回家,你也嫌他不清楚狀況,礙手礙腳,幫不到忙,甚至可能你自己和父母過慣了不習慣他回來,像千千萬萬埋怨丈夫不會照顧子女的妻子一樣,又希望他多承擔,又懶得教,又要厭煩。最好他只給錢,需要夫妻共同出席的場合他到個場做個秀,其他時間有他沒他一個樣,你還可以佔據一下道德上風,他沒出力,是不敢還嘴的。

而你丈夫,一來能躲就躲,自己缺乏承擔家庭責任的主動性。二來,也不喜歡看臉色,誰也不願幾十公里回家受氣聽牢騷,進個廚房說多餘,抱個孩子說礙事。男人對孩子的愛不是天生的,都是後天養育中培養出來的,他不熬夜餵奶換尿片,不陪孩子打針游泳,不見證孩子會翻會爬會坐會走的每一個瞬間,感情從哪來?這世上深刻的愛都來自於奉獻。

現在說建議。

你現在的情況,需要的是完全拋棄情緒(憤怒,積怨),認真評估一下這段婚姻,離和不離各有什麼優劣。以及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問題?

比如,是不是可以強硬地要求對方先照顧孩子上小學?目前對方的理由是「孩子不捨得離開媽媽」,但很明顯如果離婚了,孩子還是要離開媽媽,那對方是不是可以重新考慮,自己照顧兒子上學?如果對方同意了,那最少你的負擔已經減少大半,同時對方也開始承擔起自己責任了,假以時日可能會有改善。

如果對方只是推脫,執意不肯接兒子回去過去上小學,那離婚可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即使你起訴離婚,將兒子丟給他,對方家庭依然有可能不負責任的散養。你是否能坐視不管?

如果你無法坐視不管,要將兒子接回來撫養,你的情況依然是要獨自撫養一兒一女,同時對方還可以理直氣壯的不盡義務,比起現在對方出幼兒園費用的情況可能更糟,畢竟贍養費會不會給誰也不知道。

如果你覺得與其這樣離婚幹嘛,不離了,那就想想能不能做得聰明一點,想方設法哄老公多參與家庭生活,多回家,多享受親子時光,時機成熟了,就一起生活脫離共建家庭。你呢,想想夫妻和美其樂融融的最終目標,控制一下情緒,少嘮叨少發火,多誇獎多鼓勵,(我知道有的人會說「憑什麼他還有理了?blablabla」,但是家庭事務只談論結果不討論對錯),增加他想回家的慾望,修復夫妻關係。這個事情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你去上班,項目進展順利分紅多多老闆重視同事羨慕,你是不是也激情滿滿?如果每天上班提心弔膽怕被訓,做啥啥出錯,同事背後嘲笑,是不是上班如上墳?

如果不管怎樣,就是死活不能和他過了,看到他就煩,只要能逃脫他什麼都願意,一定要離婚。那麼按比較糟糕的情況設想一下你需要撫養兩個孩子的話,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和人手才能保證,然後---直接找個好的離婚律師。

還有種情況,如果你們某一方已經有下家了,那就同上吧。

=================

無論你怎麼做,請你考慮你的兩個子女,不單考慮物質,學校這樣的問題,也要考慮一下小孩的心理。他們是無辜的,他們無法選擇是否來到這個世界,是否來到你們的家庭。他們幼小,無法自給,靠你們照顧,他們何嘗想成為誰的負累?


這張圖終於能重見天日了


離離離!

離了讓大家開心一下。


雖然我也見過很多家庭是爸爸在外面打拚,媽媽在家帶孩子,家庭很幸福很和諧。但是基本情況都是,爸爸在很遠的地方或者一直外地出差拚命賺錢,媽媽在家全職帶孩子或者做一些輕鬆的工作。

再來看看你的家庭,爸爸在50公里外上班?開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距離吧。為什麼還要跟爺爺奶奶住一起??為什麼每天不回家??首付貸款都是兩人一起出,爸爸出幼兒園學費,家裡開銷你出,你還帶兩個孩子。說白了你老公根本沒有出錢出力給這個家庭啊!這跟你一個人帶孩子一個人過有什麼區別?

這根本就不是兩個孩子的問題,不是孩子好不好帶的問題。你老公對這個家庭基本沒有負責啊,說白了就是不愛你不愛這個家啊。兒子也不帶,還說兒子捨不得媽媽...那就捨得爸爸啦???真是白眼翻上天!

離離離。要賠償,要房子。這還有什麼需要思考的...真是心疼你還能思考出個女兒!


你們當初不就是這麼結婚的嗎。。。你捨不得央企,他捨不得公務員,不是你們自己當初選擇的嗎。。。你老公不是不願意回來,是一回來就要受臉色。你也不是不喜歡他回來,只是他就算回來了,也很晚了,幫不了你什麼忙。

你累啊,所以要拿老公當出氣筒啊,老公不在,出氣筒就是孩子啊,尤其那個雄性的孩子。



天津市區到開發區也是50公里,身邊一堆一個人在濱海新區,一個人在市區的,也沒聽說男人成天不回家的,況且還是公務員


50公里就不回家我覺得壓根就是沒想回。這不是錢的事兒。壓根應該就沒有把你和孩子們當成一家人才這樣。根據你的描述,你們現在還是兩家人,你和孩子們和你父母是一家,他和他父母是一家,偶爾周末play date一起玩玩過家家。


知乎首發
怎麼說呢,我對象鄉鎮公務員,距離市裡來回120公里,距離老家110公里;我,10月之前,學校老師,在市裡住,10月後休產假,在老家住。這是基本條件,老公進入9月份以後因為十九大沒有了假期,加班,值班(每周五晚上和周六一整天,周日早上才能回)
我在市裡時,只要不值班每天必回,一說擔心我自己一人在家,另一說想回家(在單位太孤單);在老家時,有時天天回家,有時加班回家太晚就不回,基本隔一天回一次,在老家婆婆公公做飯做家務,我純休息不做任何家務。
一個愛你的男人不懼距離,不在乎交通工具(如今拼車順風車如此盛行),即使不愛你,那你們的孩子呢,你其實內心都明白,只是離婚需要承擔的太多,對現在生活而言需要各種權衡利弊,除了你還有2個孩子,還有以後的生活方向各種。
建議想繼續就多溝通,溝通有技巧而且要捨得孩子。不想繼續就提前諮詢好律師,如何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解決方案,保全自己和孩子。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有答案了。你只是想要一個心理上的安慰,看看還有很多人做你的後盾。而看你的陳述,也是充滿了怨氣。何必呢?你都有底了,幹嘛要不明真相的網友替你決斷?


不請自來,因為確實感同身受!如果你知道了我的情況也許能略有寬心。角色稍有互換我是丈夫也是爸爸,在寫下這個答案的時候我和我的妻女分開已經383個日夜了!期間有短暫相聚。
本來我們生活和工作(國企單位)在一起很幸福,但是由於原單位效益不好使我萌生了跳槽的想法,並付諸於行動!本想博取一個更好的事業前程或者說更高的收入但是由於現實條件、人脈關係以及個人能力……結果與之大相徑庭!現階段處於兩地分居狀態,距離1000㎞?
這期間從我個人來講從沒有過離婚的想法!因為我覺得是我的過失造成了現在苦痛,但是我妻子卻一直在鼓勵我、安慰我、支持我!她的這般種種讓我感激不盡,每每我孤枕難眠、悔恨不已之時都是在想,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改變現狀!即使放棄現在的工作另謀生路我也不會離開她們,對妻子和女兒思念成了我最大的支柱!通過這段日子的煎熬讓我明白了生活的意義在於夫妻感情和睦家庭幸福!作為男人責任是必須承擔的,痛苦也罷艱難也罷,只要心中有愛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當然這也得建立在相信與相愛的基礎之上!所以題主所說的情況……我覺得你們應該多多交流,理解永遠都是雙向。再者說,倘若感情深,距離、金錢無論什麼都不能阻礙你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我也相信你們肯定能得到理想結果!漫漫人生路,有家人陪著、你陪著家人即使些許的風雨到最後都是風景!


我們同事有個名言,每個不想回家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雖然沒結婚,我覺得自己也蠻感同身受的。我一回家,我媽就叨叨叨叨個沒完,一會兒指責我不做家務不做飯,一會兒說我下了班還拿出電腦搞兼職是腦子有坑,一會兒說我吃飯不香是因為老出去吃飯「被外面的飯把味覺殺死了」、「綁架了我的味覺」,一會兒批評我前一天睡覺太晚會折壽。

我:……

她老人家是老師,已退休,退休金豐厚,但一度讓我覺得老師真是個可怕的職業,叨叨說教是個可怕的職業病,會把周圍的人逼瘋。

所以,下班之後,我也會開車到樓下,熄了火玩會兒手機,不急著上樓。

周邊的人嘛,家裡有這種愛抱怨愛指責充滿負能量的人的,都愛加班╮( ̄▽ ̄"")╭

我曾經無數次的說過,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獨處的樂趣,哪怕是天天去跳廣場舞呢,出去跟夥伴說夠了話,回來不要這麼急著用說教來吸引注意力,不要像菟絲花一樣把注意力全綁在另一個人身上,至於家務,她不叨叨我自己也會默默的掃地擦地,也在考慮入小米掃地機器人和戴森吸塵器,家裡有洗碗機,打掃廚房等我看著髒了我也會來。

以上是時常自勉的分割線………………………………

看了題主覺得兒子像爸爸不和女兒似的合自己心意偶爾打孩子,唔,感覺你偶爾把對你老公的怨氣發泄到了你兒子身上了呢。

也不想說什麼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這樣的話,小孩子也是敏銳的生物,你愛女兒勝過兒子,看到孩子生長的不合心意就覺得不滿,你的母愛也是有條件的,合心意就母愛充沛,不合心意就抱怨個性不像你像爸爸……

請多多自省。

至於你老公,這種甩手掌柜我也見的多了,一般都有啥都肯為他乾的父母,說心理上一直沒斷奶也有道理,中國國情對於男方不著家賺錢養家都很寬容,也默認女方應該犧牲很大一部分精力顧家。

當初結婚的時候是湊合么?如果雙方並不很有感情,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是吵吵鬧鬧最終白首相伴養老,還是互成怨偶半道分手,一般都看吃虧方的忍耐力了。

現在大家都是更注重自我感受的人,如果你想離婚甩脫這個對家庭生活不怎麼出錢更不出力的老公,請務必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更看顧一下孩子。

對婚姻不要草率。莫輕易結,也慎重離。


我發現有些人吧,對結婚啊,生孩子啊,離婚啊,這種人生大事特別隨意。隨隨便便就結婚了,隨隨便便就生孩子了,隨隨便便又生個二胎,然後過得不開心又隨隨便便想起離婚這茬。


我還未結婚,但是經常看婚姻保衛戰。我的想法是,你老公的不負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是不負責的人,一種是不喜歡和你在一起。第一種情況就可以離婚。如果你們戀愛結婚的時候是有感情而結婚的,是婚後生活消磨了感情,那麼你肯定要想辦法找出相處模式中缺陷的地方,來修正雙方關係。
我沒有孩子,但從你說打兒子這件事里,我覺得你由於太過忙碌太過有怨氣,讓你不能耐心和他們好好的溝通。你和你老公的溝通模式應該和打孩子一樣屬於粗糙直接的。
既要上班,還要帶兩個孩子,內心還有對老公的不滿,我能理解你的不容易。你現在靜下心想一下你老公的性格為人,可以挽救的話,你要先找出問題,然後改正自己的部分,在把他吸引到你的身邊,找機會好好談談,慢慢的把他的心拉近。情感問題是要付出真心與耐心來解決的。 有講的不對的請見諒!


一向勸分不勸合,但我沒看懂題主離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因為老公不管孩子? 離婚了他就管了?因為不想要兒子了?好像還不至於。

你覺得離婚能達成的目的,其實不離婚都能辦到。不離婚辦不到的,離了婚也辦不到。離婚你至少還少一份收入,周末還少個幫手,只會比現在糟而不是更好。何況談離婚本身就要耗費巨大精力,你已經疲於奔命的情況下,能確保為自己談一個滿意的條件嗎?

另一方面我很理解題主。我也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比女兒難帶得多。但這首先不是兒子的錯,孩子的個性就是各種各樣的,不能因為他不聽話就拋棄他了。第二這也不是你的錯,你發脾氣是因為太累了,而且對這樣不平衡的家庭分工非常不滿。所以關鍵是要解決這個分工問題。不要把你老公給受的氣撒到孩子頭上,不要欺軟怕硬。

題主沒有具體說你們倆進行過什麼樣的溝通,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裡。他的工作真的很忙嗎?有前途嗎?不回家是因為真的有更重要的工作還是故意逃避?如果是故意逃避原因又是什麼?路遠他有不能換工作的話,你可以考慮換房或者暫時租一處較近的房。夫妻長期分居肯定不是辦法,至少讓他體會到每天下班後帶孩子的感受,你們才可能有平等的溝通。讓爸爸輔導功課是必須的,住在一起總沒有捨不得媽的問題了。任何場合他再說兒子捨不得媽,你就直接說」不,他捨得,我帶的我知道「。

如果他就是鐵了心要跟你翻臉,你再考慮離婚也可以。但是始終記住,離婚的目的是讓你和孩子過上更好的日子,不是為了泄憤!更不要把孩子作為報復的武器,他們畢竟是無辜的。


說實話,看了您問題的描述和您與各個答主的交流,我覺得問題只出在您夫妻兩的感情上,離不離當然是靠自己做出決定。 還有,我建議您別把鍋甩給您兒子,他挺可憐的


50公里的距離為啥會兩地分居?那就只是台南到高雄的距離,是一大堆南科工作者每天開車上下班的基本距離呀。這個距離要讓家庭夫妻親子分開住?開什麼玩笑!

你應該考慮的是怎麼把異地變成同地,夫妻不要分開住,責任要一起承擔,問題要一起解決。

在你離婚前,起碼你要做出這些努力,不是把麻煩的兒子丟包給他,開始計劃拆分資產。

若是都捨不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想在一起的決心,當初就不該結這狗屁婚,倒楣了孩子還被你嫌。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夫妻到了40歲一說話總是吵架呢?
王寶強離婚事件對劉強東有什麼啟示?
情侶間、夫妻間晚上都怎麼睡覺的?
還有一個月就結婚了,發現他不合適不想結婚了怎麼辦?

TAG:婚姻 | 二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