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騎兵和步兵射箭用的箭放在箭囊里,在運動的顛簸中會不會掉出來?
當然會,姜維就差點因為這出師未捷身先死。
維大驚,急上馬而走。蜀兵四分五落,各自逃生。維手無器械,腰間止 有一副弓箭,走得慌忙,箭皆落了,只有空壺。維望山中而走,背後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九回
掉光了箭的姜維看見郭淮緊追不捨,起急智,連續虛拉弓弦數次,郭淮見姜維無箭,大膽去追,射了姜維一箭,卻被姜維順手接住,一箭回射,將其射死。
小時候只是對姜維的「二指真空把」驚為天人,因為弓箭的速度大約是80米/每秒,他怎麼可能做到?但是長大了才明白:
箭囊的重要性,甚至可以決定一個文明的興衰。因為在冷兵器戰爭中,弓箭手是極其重要的,有句話說,臨陣不過三矢,意思是弓箭手上戰場最多只能射三箭對面就衝到跟前了,但是弓騎兵的出現完全改變了戰爭的格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元前53年羅馬共和國和安息帝國的卡萊戰役,當時羅馬執政官克拉蘇率領七個羅馬軍團四萬餘人入侵安息帝國。安息帝國士兵不到兩萬,但基本都是騎兵,結果很快就變成了騎射手放風箏的殺戮表演。羅馬步兵本來打算耗光對方箭矢再決戰,可是安息人用駱駝隊運來了大量箭矢,殺到最後4萬多羅馬士兵僅有3千人逃出生天。
戰神克拉蘇本人被俘殺,軍團鷹旗被奪,這是羅馬帝國最羞辱的戰鬥之一。而且他的死導致了前三頭同盟瓦解,羅馬內戰爆發,歷史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之後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射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靠的也是來如雲,去如風的弓騎,而他們的箭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這種箭囊叫做擠壓式箭囊。(《元世祖出獵圖》局部——元·劉貫道)
這種騎射箭囊裡面有幾層毛氈,把箭緊緊擠壓在其中:
由於堆疊了好幾層毛氈,把箭支插進去,箭頭就會被毛氈牢牢擠壓住,避免了在顛簸中離開箭囊的悲劇。即使倒過來箭也不會掉出來:
而在戰爭中,蒙古人用這樣的箭囊攜帶了大量的箭支:
「每個(蒙古人)被命令將60支箭帶入戰役中,三十支較小的箭用於穿刺,30支較大的帶著寬箭頭的箭用於近距離射擊。」——馬可波羅
(蒙古輕騎兵,注意看他帶了多少箭)
「兵士們至少都必須攜帶下列武器:兩、三張弓,或至少一張好弓,三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囊,一把斧子,用來拖運兵器的繩子。」——《蒙古史》義大利主教約翰·普蘭諾·加賓尼。
據考證擠壓式箭囊至少從12世紀蒙古人征服世界開始,從東亞普及到西亞。而自這個「神器」出現後,下圖紅線以東全部換裝成擠壓式箭囊,相比於唐朝的「胡祿」,擠壓式箭囊更適合在馬上作戰。
到了清朝,箭囊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由於沿襲了明代的優點,再結合了草原文明箭囊的一些功能後,清代箭囊的實用性為歷代之最。
(中原風格的清代箭囊實物)
清代櫜鞬中的箭囊是整張皮或布裁製的,裝有木製的底座,箭囊上通常會安裝一個小的背囊,用於盛放一些特種箭矢。箭矢裝入箭囊後,僅有下半部分被掩蓋,箭支散開如扇葉狀,這种放置方式更方便射手取箭。
再來看看八旗騎兵的裝備:右邊清一色掛裝的擠壓式箭囊,左側佩刀和弓囊。因此在賓士如飛的戰馬背上,八旗健兒可以從左側弓囊中取出戰弓,右手向腰部摸索取出箭支,引弓而發。在需要高速衝擊時則將弓收納入弓囊,取出長槍。由於箭囊的獨特設計,箭支不會掉落,而且因為固定在腰間,騎射時相比背負式箭囊更容易摸到箭,從而提高了射擊頻率(現在知道為什麼暗黑破壞神里好箭囊能加大量射速了吧)。
而且有的箭囊製作極其精良,堪稱藝術品:
(清代箭囊實物)
現在回頭來講講箭囊的歷史:
弓囊是盛弓的容器,箭囊是盛箭的容器。弓囊又稱鞬,箭囊又稱箭箙、箭匣或者「櫜」,兩者合稱「櫜鞬」。櫜鞬這個詞最早見於左傳,重耳流落楚國時,楚成王問他,如何報答自己的收留之情。重耳說,如果自己能當上國君,將來晉楚在戰場上相見,晉軍會退軍三舍(一舍為三十里),以謝今日之情。如果退軍三舍之後楚軍仍然要交戰,那我就只能」左執鞭弭,右屬櫜鞬」,與您周旋到底了。
弓囊裡面一般帶多少箭呢?每個朝代都是不一樣的
先秦秦國車兵所用箭箙:84支
步兵箙:20-40支:
戰國秦漢時期「箙」更多地裝備弩手,一般認為是背在背上使用。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陶俑)
契丹-元所用胡祿:10-20支
「胡祿」相比於「箙」的優點在於更適合馬上使用,遠途行軍與作戰使用通用,再加上能夠將箭矢全部放置於內,並有封蓋,所以「胡祿」有一定的密封性,對保持箭矢的完整性有幫助,目前出土的胡祿中均發現了保存相對完好的箭矢,對研究弓箭文化起到了很大幫助!(唐彩繪木胡祿,1972年新疆阿斯塔那188號墓出土)(回鶻高長時期的胡祿出土實物)
(《中興四將圖》局部)
中興四將圖中很明確的展現了宋代時期的箭囊風格,岳老大霸氣側漏!
(遼代虎皮胡祿實物)可憐那隻虎!
明撒袋:8-12
(明《出警入蹕圖》局部)(北京十三陵出土的明萬曆皇帝陪葬櫜鞬)
由於明承元制,從《出警入蹕圖》與十三陵萬曆皇帝的陪葬品看,明代的箭囊風格與元代很像!
清擠壓式箭囊:10-14
來張有乾隆爺題字的功臣像:
(清《紫光閣功臣像》局部)
箭囊所帶箭支的數量都是經過了長期軍事實踐總結的:過少輸出不夠,過多則影響攜帶。
我們再來看看歐洲的箭囊,他們怎麼防止箭支掉落:
和很多影視作品中表現的不同,著名的英格蘭長弓射手用的也不是背負式箭囊:長弓手裝備的更多的是類似弓袋的帆布箭囊,平時裝箭掛在腰間,戰時將箭取出插在地上,按口令射擊。(箭囊結構)
上圖應該能比較清楚的表達箭囊的結構,攜代運輸與作戰使用統一。
(瑪麗羅斯沉船打撈的實物)
可以看到,不論種類還是結構,中國的箭囊相對同時期的歐洲更為先進,更不用說正是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的西征帶去了大量的技術,點燃了歐洲文藝復興的聖火。
說來很神奇,在歷史上,正是這些小小的發明,比如馬鐙,複合弓和擠壓式箭囊,完全改變了世界文明的格局和歷史的走向,而令人慶幸的是,這些發明多半起源於我們古老而偉大的中國。
答題不易,請關注小編這裡有頭條上最好看的歷史小說
推薦閱讀:
※元代疆域遠超漢唐,但忽必烈兩次遠征日本,為什麼都以失敗告終?
※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到底去哪裡了?
※為什麼曾經馳騁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最後滅亡了,在明清兩個朝代里,蒙古處於什麼狀況?
※溥儀死後葬到了哪裡?
※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了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