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什麼不採用鄭成功的戰略來抗清?
兩人各有千秋吧——鄭成功的陸軍不行,面對當時戰鬥力仍很強悍的八旗軍難有勝算,而吳三桂則恰恰相反。但鄭成功靠著海上優勢進退自如,這也是吳三桂所無法比擬的。
鄭成功的抗清戰略說白了就是「以海制陸」——形勢有利,則依託強大水師北上進攻長三角。戰況不利,則可退守閩南沿海重鎮,並向東收復寶島台灣。此外,靠著強大船隊,鄭成功還可通過海上通商,獲得大量物資、軍費補充。
鄭成功這麼做的確能夠發揮了本部長處,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鄭軍的陸戰能力偏弱。1659年圍攻江寧一戰,鄭軍雖然在兵力(大軍10餘萬)、火力(裝備西式紅衣大炮)上優勢明顯,卻遭2萬清朝八旗軍和綠營兵反突擊而功虧一簣。
在鄭成功率部乘船準備撤出長江口時,他還打算奪取崇明島,結果又被島上區區3000清軍擊敗,不僅損兵折將,紅衣大炮也丟了好幾門。
不過,鄭成功還比較有自知之明,一看情況不妙,趕緊收兵返回福建大本營。之後,為了揚長避短,他才下決心渡海收復台灣作為新的抗清基地。但是依託一個孤懸海外的島嶼,真的能實現「光復中原」的宏圖大業嗎?顯然,鄭成功的理想主義也無法取代殘酷的實力對比。
而吳三桂的情況與前者完全不同,他是馬上征殺的將官,從山海關一路打到大西南,麾下兵將也大都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百戰精銳。鎮守雲南後,吳三桂沒有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而是不斷操練兵馬、打造武器,儲存糧秣、硫磺、硝石等戰略物資,還每年繞道藏區偷運3000匹蒙古良馬入滇。
到三藩之亂爆發時,吳三桂麾下的善戰之師就達7萬之眾,後來又招降納叛擴充至數十萬人的規模(不是都受吳三桂直接指揮)。從武器裝備和戰鬥力來看,當時長江以南的清軍基本上都不是吳軍的對手。而北方的八旗軍主力經過二三十年太平歲月的侵蝕,戰力也已嚴重衰退,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和戰場磨礪方堪大用。
特別是吳軍裝備有大量火器(包括早期的開花炮彈,其製造和遺留埋藏的火器數量之多,甚至後來到了清晚期,還被太平軍發掘利用),以此抵消八旗軍的騎射優勢。吳軍作戰時廣泛採用鹿角/拒馬+鳥槍的戰術,作戰時以鹿角/拒馬置於陣前,火槍手則躲在後面射擊、開炮。
但搞笑的是,吳三桂雖然初期連戰皆捷,很快打到長江邊上,卻始終沒敢渡江北上,反而坐失良機,讓清廷得以喘息並調來大軍平叛。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竟然是由於吳三桂和手下將領當年曾見識和領教過八旗軍的厲害,導致其內心始終充滿畏懼。史載,吳三桂曾告誡部下:「你等不知虛實,我與他(指八旗軍)同用兵多年,其騎射是最不可當的」。
說白了,吳軍大量裝備火器,還是為了防禦。而對起兵時已經年過6旬的吳三桂來講,他最缺的恰恰是時間(也是機遇),寶貴的渡江北伐窗口期一旦關閉,就再不會打開。從這個角度來講,吳三桂對戰機的把握,實在是比「國姓爺」差遠了。尤其等到吳軍節節敗退時,才發現自己竟然沒留後手,連個「緊急預案」都沒有,只能坐等滅亡。
第一,鄭成功採用的戰略是,在政治上,仍奉明朝為正朔,自己只稱延平郡王,而沒有稱帝,始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在軍事上,鄭成功收復了台灣,把台灣和金門廈門作為根據地,依託台灣海峽這個天險,與清軍相抗衡。
第二,鄭成功的戰略應該是比較成功的,政治上,因為他帶領手下軍民一直在和清朝進行武裝鬥爭,其父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也絲毫未受影響,反而反清決心更加堅決,加之,鄭成功率部收復台灣,因此,得到了沿海和兩岸民眾的擁戴。軍事上,鄭成功佔據台灣和金廈,依靠台灣海峽,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鄭成功此人軍事天賦較高,手下又有一批能人,清軍打又打不過,困又困不住,因此,拿鄭成功沒有什麼辦法。
第三,吳三桂所處的地理位置和他的黑歷史,跟鄭成功根本不一樣,怎麼可能採取跟鄭成功一樣的戰略呢?政治上,吳三桂本是明朝將領,但投降了清朝,引清軍入關,甘當滿清鷹犬和急先鋒,在清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功勞,對南明殘餘勢力窮追猛打,甚至追到緬甸,親手絞死了永曆皇帝朱由榔。因此,當吳三桂起兵時,雖然也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但是,由於他個人的那段黑歷史,這個旗號能欺騙誰呢?雖然,吳三桂起兵後在軍事上一度節節勝利,但是,始終不是民心所向。
第四,在軍事上,鄭成功依靠的是台海天險,而吳三桂鎮守的雲南,沒有那種天然的險地,不太可能像鄭成功那樣進退自如。因此,當康熙帝決定撤藩,吳三桂反叛後,只能迅速北上,與清軍決一死戰,而不可能像鄭成功那樣,時不時騷擾清朝一下,而清朝又拿他沒辦法。
推薦閱讀:
※元朝,金朝,遼朝,清朝都不是漢族政權為什麼卻屬於中國歷史?
※曹丕,劉備,孫權先後稱帝,像他們這樣的皇帝,屬於中國歷史在冊的,認可的皇帝嗎?
※到底什麼是三民主義?
※歷史上有那些殉國的奸臣?
※已經對洪秀全和太平天國失望的石達開為什麼選擇出走,為什麼不撥亂反正甚至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