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以南北劃分而不是東西劃分,東西兩地居民生活有什麼特徵?


誰說以南北劃分了?不同歷代演變有多種不同的劃法

古代交通不便,交流不頻繁,一直是中原華夏對北狄,南蠻,西戎,東夷根據種族的劃分。南北以人文地理看,長江是中原與南方分界線,長城是中原與北方的分界線。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西周時期在中原形成的婚儀「六禮」,逐步演化為提親、定禮、迎娶等固定婚俗,並延續至今。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風俗,如春節祭灶、守歲、吃餃子、拜年,正月十五鬧元宵,三月祭祖掃墓,五月端午節插艾葉,七月七觀星,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大多起源於中原,並通行全國。中原民俗還創造了民間的生活形態和藝術品,太昊陵廟會、洛陽花會、信陽茶葉節、馬街書會、開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間節會至今不衰,開封的盤鼓和汴綉、朱仙鎮木版年畫、南陽玉雕、濮陽和周口的雜技等民間藝術享譽中外。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廣泛影響了周邊地區乃至華夏和世界華人族群。而北狄,西戎多為游牧民族其居民生活放羊牧馬比較單一,東夷的漁獵最早融入中原,南蠻民族眾多較為複雜。

近代和現代由於人流交往日益密切,交通發達,局部的居民生活特徵逐漸被稀釋、淡化為一種大眾化了。

近代張相文根據氣候地理和自然景象首先提出的秦嶺淮河劃分,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淮河兩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寬,並看不出氣候、農業、自然景觀等方面有什麼變化。實際上,由於淮河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南北冷暖氣流暢通無阻,確實也不可能產生一條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線來。以「橘逾淮而北為枳」為例,由於我國東部地區冬季中南下冷空氣強,常常帶來柑橘致命低溫,因此現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長江兩岸,除了局部有利區域外,一般也沒有種植柑橘的經濟價值。西段秦嶺,冬季阻擋了北方冷空氣,因而在嶺北為典型暖溫帶情況下使嶺南成為典型亞熱帶(能生長同緯度淮河兩岸不能生長的柑橘等亞熱帶指標植物)。但是,秦嶺分界也並非一條線。因為秦嶺南坡約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亞熱帶,而秦嶺山脈兩坡千米等高線間的寬度,也就是分界帶的寬度也大約有90-110公里。而且,在歷史上南北分界帶是隨氣候變化而南北移動的。如果全球持續變暖,亞熱帶北界將來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黃河的中、下游地區。

現代的行政劃分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個省、市、區)。

2、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大連(4個省、市)。

3、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寧波、廈門、青島(10個省、市)。

4、中南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深圳(7個省、市)。

5、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5個省、市)。

6、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5個省、區)。

7、8 港澳台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爭霸主要是東西之分,秦從西面東進,晉和宋魯齊都是傳統的中原王朝,主要就是防止西犯。南面的楚當時還不那麼被古老的中原王朝接受。

自從漢平息七國之亂成為中央集權政府後,隨著農耕文化的發展,中國的人口和經濟基本集中在東部,有一條著名的胡煥庸線是分割了人口密度,乾旱和濕潤、降雨量400毫米分割線,玉米種植的最邊緣等等都造成了東西明星的差別。


越往後的朝代,南北之分已經代替了東西之分的重要性了。因此不難看出,至少2000年以來,南北的話題成為中國主流文化的內容。


提問不全對!早期包括傳說時代都是分東方人西方人。華夏文明發祥於黃河流域。傳說的三大部落,炎黃華夏部落是西方人,東方是東夷人,(蠻苗在江淮)信史時代周是西方人,商是東方人。武王伐紂滅商,西方周人成為整個華夏的統治者。至此,東西方人的觀念才淡薄了。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只有政治軍事上的東西對峙,已基本上,人不分東西了。晉宋永嘉、靖康之亂,北方人被迫大量南遷,南方得到充分開發,人口經濟重心南移,才逐步形成了北方人南方人的概念。


個人淺見,中國以南北劃分,而不以東西劃分,可能是因為:

1、人口大量集中在東部,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經濟文化落後難與東部平等比較。南北經濟、政治、文化可以綜合平等比較;

2、中國大規模的戰爭多發生在南北之間,多是國統之站。東西多是拓疆守土;


中國以南北劃分是根據中國地理形勢來定,只要中國有黃河.長江分界成為中國歷史兩大流域,隨著人口遷移,人們就把長江以南為南方,長江以北為北方。東西兩地氣候不同,東邊面臨大海氣候溫和潮濕。西邊面對山地氣候條件乾燥寒冷,所以生話特徵有所不同。


古代就分為東西南北中了!除了中原地區為中郭周以前的商把我們毫州(湯都)以東稱為東夷或淮夷七千年前屬鍾璃國周為宋國春秋歸楚國秦漢以鴻溝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晉以黃河分以後分南北朝又南北宋基本以長江為界秦以前長江以南都是洪荒蠻夷之地!以後九洲被逐漸的統(同化)化了!包括最早春秋戰時期南北是以長城為界北方農牧民族南方農藉文化!


推薦閱讀:

古時候打更的都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那不是天乾物燥的時候都喊什麼呢?
蛇進家為什麼不能打?
為何世界各地的傳說中都認為人的真名具有神秘的力量?
為何北方人不過中元節?
山西狐突廟在清徐很神秘,一直沒開放,裡面有哪些文化遺迹?

TAG:飲食文化 | 民俗 | 文化 | 社會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