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作霖大字不識,為什麼能做「東北王」?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張作霖的過人之處在於辛亥革命後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向日本人表忠心的東北高級軍官,有了日本人的支持,他當然能做「東北王」了。

1912年1月,張作霖拜訪日本駐奉天總領事落合謙太郎時,表達了自己反對革命的立場,「本人認為與其將東三省委於南方人之手,勿寧讓予外人更為了當。當此時刻,日本國如對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奮力效命」。

2月,張作霖再次向落合表示,「吾人現已失去應為之效忠之皇帝,則依附同種之日本,乃屬理當然。」

而當落合謙太郎問張作霖「假如袁總理罷免趙總督(趙爾巽),閣下將如何對處?」時,張作霖慷慨激昂的表示「如另委他人為總督,本人決不承認,本人將擁戴肅親王歸依日本國,屆時也可向世間表明,此舉並非出於日本國之強迫。」

也因為張作霖是東北高官里第一個如此赤裸裸向日本表忠心的,因此,他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青睞;落合謙太郎當時就向日本外務省緻密電,認為「張作霖等人目睹北京形勢與其本人之願望日益相反,如果日本此時能如彼等所想像,有意擴張南滿洲權益,彼等即可起而迎合。以求在日本國庇護之下鞏固其今後之地位」。

而日本人是怎麼幫助張作霖「統一」東北的呢?

我就以張作霖「吞併」吉林的寬城子事件舉例。

事情的起因是1919年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孟恩遠為「惠威將軍」,令赴北京供職;調張作霖的兒女親家鮑貴卿任吉林督軍。孟恩遠拒不卸任。其部下吉林督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高士鎮等,以強硬的態度抵制北京政府的命令和張作霖的企圖。

張作霖於是訴諸武力:以奉軍二十七師師長孫烈臣為總司令,分四路討伐吉林;兵至范家屯、大貴、西豐、梨樹等地,並在吉林南北作牽制、干擾活動。吉軍高士濱把軍隊由吉林、哈爾濱等地集結在長春、農安、伊通一帶,長春成為中心地區,附近兵力達萬餘人。

此時此刻,孟恩遠、高士濱及其部下官員,極力避免與日本侵駐長春的任何機關和人員發生衝突。長春日本守備隊和領事人員對此觀察得十分清楚。

在吉軍為對抗張作霖而調集的軍隊中,有吉林陸軍第三旅(旅長高俊峰)步兵二團。該團於1919年7月15日前後由哈爾濱開到長春,暫住長春北郊中東鐵路二道溝站界內,在一片大空地幕營。營帳周圍劃有警戒線,禁止非本部隊人員任意通行。

19日中午剛過,「滿鐵」長春車站職員日人船津藤太郎從該團幕營警戒線內通過。該團士兵攔阻,發生口角鬥毆。在場日本士兵數人參與其事,以致「互相群毆」。船津頭部被打傷。

該團駐地二道溝與日軍守備隊駐地接近,毆鬥發生後,日人船津等向守備隊報告。該守備隊大隊副官住田中尉、中隊長谷中尉等帶兵三十餘人,全副武裝,跑步馳往現場,在與中國兵營相距約「百步之間」散開,其勢洶洶,如臨實戰。住田帶兵數名到中國兵營,「強令將打人兵士交出」。二團一營營長戰福「令日兵先行回去,中國軍隊滋事之兵,候查明嚴辦」。

但日方「不允」。「爭論間日官即解手槍皮套鈕扣,其他日兵見之,隨即將槍平抬,致彼此開槍」。

戰營長揮手並高聲制止,均無效。日方陸續增兵近百名,戰約一小時之久。吉長道尹陶彬、旅長高俊峰、日本駐長領事館人員等,聞訊同往現場,制止了武裝衝突。日軍退回駐地。吉軍東退二十里。此戰中日雙方互有傷亡,據統計,日本軍警死十九人,傷十七人。中國官兵死十二人,傷十四人。

而最後的處理結果是日本方面要求孟恩遠的軍隊「一概退離長春附屬地三十里以外」,「此後中國軍隊進入長春附屬地三十華里以內,須經駐長春日本領事館同意」,最後孟恩遠無奈之下只好答應,寬城子事件後果是「吉軍在長春的軍事中心遭到破壞,抵抗奉軍的軍事防禦體系隨之土崩瓦解,形勢立即惡化。」,而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孟恩遠黯然離職,張作霖終於如願以償,控制了吉林。

有意思在於,寬城子事件爆發後張作霖立刻(即7月21日)公開向所屬部隊發出訓令,謂「日軍死傷三十餘名,驚聞之下不勝慨嘆」;申明「本使治軍念有餘載,向以保全邦交為第一要義,對僑居我國之各國國民皆有保護之責」;令各旅團對日本軍警商民「和睦相待,苟有姐齲亦不許發生衝突,,如有違犯,「向各該部長官追究責任。」

張作霖這番表態看似無辜,然而日方電報證明,寬城子事件正是張作霖派人向日本求助的結果。

據1919年7月日本海參威軍參謀長給參謀次長第一二七二號電報稱:7月9日鮑貴卿會見土肥原時說:「萬一動干戈,勿令彼等(指孟督—引者)利用鐵道,如可能將吉軍從長春危險地區驅走,則極為幸運。」

而根據寬城子事件當事人之一,吉林二團事後捕獲了奉天派來姦細之一黃瑞林,經審訊,吉林方面才知道,原來張作霖直接派人參與了寬城子事件——

奉天省顧問英順,挑選精練士兵十餘人到吉林省「密探藉便煽動吉省軍心」。7月8日,英順等十餘人抵長投宿頭道溝客棧。其中劉樹棠、王德勝到二道溝步二團士兵中活動,每天從英順處領取經費購買食品與二團士兵共用,進行拉攏。19日下午3時,劉、王、黃三人攜食品到二道溝二團幕營附近,適逢日軍守備隊向二團駐地行進,「勢甚兇猛」;探知二團士兵與日人衝突,遂隱身於幕帳後禾稼地內。,「劉王皆拿出身帶手槍」參與作戰。

從寬城子事件可以看出,張作霖對於東北的「統一」是完全建立在日本人鼎力支持,不惜付出人員傷亡的前提下的,沒有日本人的支持,張作霖是沒有可能「統一」東北的。


東北王張作霖,出身貧苦,性格叛逆,十四歲離家出走,差點餓死,在亂世中他得到了眾多好心人的幫助,成長起來。他很會做人,聰明勤奮,結交了一些綠林好漢。

張作霖白手起家,成立保安大隊,從嚴治軍,保境安民。當時遼西的土匪成百上千,再加上沙俄,小日本,以及清政府的鎮壓,百姓的生存環境惡劣。張作霖經營的保安大隊,能夠不斷發展壯大,可見張作霖有非常高超的處事能力。他曾藉助奉天將軍夫人的推薦,搖身變為一支正規軍,這是張作霖一生的轉折點。自此,張作霖統領軍隊,一直干到師長。

張為人豪爽、大方,對上級,認乾爹、老師;對平級,與之結拜為兄弟,奉系的高級將領幾乎都是張的把兄弟;他對下級,視為後輩,態度和氣、出手大方。張作霖好打麻將,無論在奉天、北京、天津,身邊總是聚集著一幫有頭有臉的牌友。

張作霖雖然也做過錯事、壞事。但張作霖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從來沒有簽訂過喪權辱國的條約,對袁世凱、段祺瑞政府簽訂的損害中國主權的,張作霖一概不承認。張作霖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人。有日本軍方的人請張作霖賜字,張作霖落款「張作霖手黑」,有人事後提醒,是不是寫錯了,應該是「墨」,少了一個「土」字。張作霖答覆:「我要讓日本人知道,我張作霖手黑,東北的土地我是寸土不讓。」

日本人見拉攏張作霖不成,於是產生了殺機。

張作霖雖然沒有太多文化 ,卻足智多謀,他身邊聚集很多有才學的人,他重視教育,出巨資興辦了很多學校,培養大量優秀的人才。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時人皆稱:「張大帥在,必不至此!」由此可見人們對張作霖的評價之高。時至今日,在許多東北人眼中,張大帥依舊是讓人豎起大拇指的人物。




一個字「狠」,對人狠,對日本人也狠!

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東北已處於一片混亂,土匪鬍子到處作亂。老百姓紛紛成立民團,力求自保,而逃難來的張作霖成了趙家廟民團的頭目。後來張率領的民團與一支強大的山匪發生了衝突,寡不敵眾遭到慘敗,只好帶著手下逃亡。

在八角台遇到了土匪頭子張景惠,張非常欣賞張作霖,兩人一見投緣,就力邀張作霖。就這樣,張作霖順便做起土匪頭子。張作霖佔據八角台後,繼續擴充隊伍並把他的隊伍起名為「保險隊」,以便與土匪區分開來。

在當時有個大土匪海沙子,虎視眈眈一心想吞併張作霖的隊伍。張作霖明白自己是打不過這個人的,況且此人還有巨匪杜立三做後盾。張作霖決定主動出擊,提出和海沙子單打獨鬥,誰贏就統領雙方隊伍。

結果海沙子當場斃命,張作霖就毫不客氣的收了海沙子的隊伍,而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日後成了張的左膀右臂,他就是湯玉麟。幹掉了海沙子後,張的名氣是越來越大,光聽他隊伍的旗號「北霸天」,就能感受到他那時的霸氣。清政府面對日益強盛的土匪也是頭痛,於是決定招安,張作霖順應大勢,就從土匪頭子變成了巡防馬步游擊對管代。

當了官的張作霖混跡官場那是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一面用剿匪得來的財物賄賂討好上司,一面加強隊伍的軍事訓練,以確保他的軍事武裝。

張作霖的隊伍駐紮在新民府時,和日本人發生了衝突,日本人殺了他倆個手下,張作霖知道後暴烈脾氣瞬間爆發,小日本竟敢欺我,立馬找到日本人強烈要求殺人償命。

不料日本人竟然以「正當防衛」為由,傲慢的只拿出1000兩白銀完事,張作霖冷冷的看了一眼日本人,拿了銀子轉身就走,土匪出身的他怎能咽下這口惡氣。就命令他的部下:「立刻,馬上給我打死三個日本兵」。

事後,日本人要求嚴懲兇手時,張作霖對日本人說:「在你們日本人眼裡,一條命就是500兩,這三個人1500兩銀子,你拿去吧。」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日本人無話可說,只得灰溜溜的走了,從此日本人對張是又懼又恨。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

張作霖的優點不少:

一、會識人。張作霖從1900年發家,歷經日俄戰爭、袁世凱反清、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等多次政治事件,總是能壓對寶、跟對人一步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終於在1918年9月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

二、守規矩。張作霖雖然是鬍子出身,但在自己的地盤內從不胡作非為禍害老百姓。像1900年張作霖起家的時候在趙家廟組織保險隊(大團),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後移至北鎮縣中安堡。 他負責的地區稱為「保險區」。張作霖在保險區內很守規矩,不僅遵章守紀,而且維護治安。因此,在這個地區胡匪的騷擾得到遏制。張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稱讚,他由此聲名鵲起。他管轄的範圍逐漸擴大,達到二十多個村子。

三、心黑臉皮厚。張作霖為了發展實力啥都肯干。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先為俄軍效力後為日軍效力;徐世昌、錫良先後主政東北,張作霖都是百般討好表忠心。但真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了張作霖翻臉比誰都快,就是好處我拿賣命不幹那種人。

張作為統鎮要地的首領,其政治、軍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譽為「亂世梟雄」。蘇日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嘆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


土匪常常被稱作「土皇帝」,能從「土皇帝」當到「東北王」,甚至做了「真皇帝」,除了張作霖也沒誰了。他的成功之路和成事之道,是綠林好漢們的經典範本。

首先,張作霖的義氣讓他獲得很多交心過命的哥們兒。張作霖曾在體制外生存,結識了不少道上的朋友,為了生存得更好,彼此抱團很緊,而義氣貫穿其中。張作霖和非血緣關係的朋友關係之好,很多時候甚至超越了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奉軍講的是愛國,有的是義氣,只要人人愛國,大家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也就能打仗。」張作霖講義氣最著名的例子是處理與把兄弟湯玉麟的關係,即使後者帶兵反叛自己,張作霖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這使他獲得了很多兄弟的尊重和愛戴。

其次,張作霖仗義疏財,使大家相信跟著他干有好處。有的人做老大喜歡吃獨食,這種人格局太小,成不了大氣候。張作霖不同,他對奉系集團的主要成員一向大方,不僅給錢,給權,還給兵。這種「恩澤」還惠及不少其他軍官。一次,某旅長挪用24萬軍餉被發現,打算跑路,跑不掉就自殺。張作霖是怎麼處置的呢?他大罵:「你小子太沒出息,一個人的生命,豈止值二十四萬元,你跟咱們做事,還怕沒錢用嗎?你好好把軍隊帶好,這筆錢我撥給你好了。」

再次,張作霖還會一些帝王之術,對籠絡人心很有效。比如,漢高祖劉邦有「約法三章」,張作霖來得更簡單粗暴:他三章,我就一章——「干不好就槍斃」。他還亦步亦趨學曹操。鎮壓郭松齡兵變後,張作霖心情很好,大宴群臣。大家正吃得暢快喝得高興,突然一口箱子被抬入,來人大聲報告:「箱中皆是鬼子死後所搜得城內人和鬼子的密件。」要是按這些密件追查,不知多少人得掉腦袋,所以在座不少人慌神。張作霖一句話讓所有人放心了:給我燒了!

張作霖的本事當然不只這些,上面不過是「三個代表」。


張作霖在暮年反覆告誡張學良的一句話 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張作霖對其下屬經常說的一句話「除了老婆別的什麼都能給你」。兩句話說明張作霖是靠交朋友起家的,反應了他在為人處世上確有過人之處。他雖然沒什麼文化、大字不識幾個,但很懂人世間的交情,懂得人世間的事物。能夠任人唯賢、唯才是舉,身邊聚集很多有才學的人。這應當是他的隊伍有小到大、並轉為正規軍、成為東北王重要因素。


張作霖雖說大字不識,卻『博彩多學』。聽說書入迷,尊敬有學識之人。俠義,視金錢如糞土。 銳智,日本、俄羅斯相對制衡給自己一個發展時間和空間。知進退,袁世凱、趙爾巽等被張作霖忽悠助其發展。知大義,平內外蒙叛亂、一生末簽訂一份賣國條約。重教育,建東北講武堂、東北大學為東北的發展培育了大批人才。會用人,不再列舉。張作霖一代 梟雄。


身為一個對知識懷有嚴謹態度的學子,如果我以下回答有任何一個錯別字,可直接指出來,或者私聊我,我給你發20元紅包。

(大家好,我是「修小養」,一個愛歷史的小奇葩,歡迎關注我哦)

可能大家忽略了一個小知識點哦,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但是卻不能忽略張作霖在成為「英雄」之前的出身背景。

①第一:他出身在貧困家庭之中,和我們建國初期的許多領導人一樣,他們都懂得貧困人群需要什麼?懂得怎樣去籠絡人心。

②第二:字不認識沒關係,認識人就好了,有人就有資源,有資源就能做更有影響力的事。

③第三:一個東北人,自然有東北人豪爽、講義氣的性格,所以拉幫結派,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不是難事。

最後,附上一張張作霖的美圖哦!(旁邊還有一個小張學良啦)

(重要的事說三遍~其實就一遍:順手點個贊,就像順手裝個逼,東北人,杠杠的!)

歡迎關注我,我是修小養,集腦洞和知識與一體的人類哦!



張作霜大字不識:為什麼能做東北王?請回答:為什麼許多高學歷的:如博士.碩士給低學歷的人打工!這就是張作霖能做東北王原因!謝邀!


敬請參照《少帥》電視劇

老帥被炸後,小六子回奉天找張作相時的劇情

大概在30~32集

忽而一群大雁飛過……老帥的領導才能和機運德性


推薦閱讀:

如果劉據成了皇帝,會比漢武帝更加優秀嗎?
俄羅斯境內Finno-Uralic的少數民族長得是更像東亞人還是更像歐洲人?
段祺瑞為何有著「三造共和」之說?
人類婚姻關係,再過多少年會消失?
為什麼斯大林在衛國戰爭後要清洗曾被俘虜的蘇聯人?

TAG:張作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