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不能用某一標準來衡量的,那大師又是如何評價出來的?


藝術是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但是一幅好的作品不單止給我們的視覺帶來強烈的衝擊力,還能讓我們的內心產生一直特有的共鳴,而這個共鳴是因人而已,就拿羅中立的一幅油畫《父親》,畫中這位純樸的農人也許是作者對父親及終年耕作土地的默默感恩。畫家用濃厚的油彩,精微而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摯、純樸憨厚的父親畫面,即使沒有斑斕奪目的華麗色彩,也沒有激越蕩漾的宏大場景,但作者依然刻畫得嚴謹樸實,細而不膩,豐滿潤澤。背景運用土地原色呈現出的金黃,來加強畫面的空間感,體現了《父親》外在質樸美和內在的高尚美。頌歌般的畫面色彩十分莊重,生動感人,是對生活中勞動者的崇敬和讚譽。

百度里對藝術大師的定義,就是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的,且其作品有藝術的 高度和難度,以創新為己任,為豐富藝術表現語言耗費畢生精力而最終獲得成功

在這裡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又使大家又耳熟能詳的,也許就是印象派的產生了,印象派的名稱源自與法國美術學院官方沙龍相抗衡的一次獨立畫展,莫奈的《日出》參展,當時人們便以印象派這一名稱來譏笑這批畫家,這是他們對還沒創作完的畫的諷刺,認為這只是給人一個印象而已,並不如古典繪畫那樣令人尋味,那麼富有魅力。

印象派畫家提倡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借用"物體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的,物體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這一最新的光學理論,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他們的使命便是忠實地刻畫在變動不居的光照條件下的景物的"真實",這種瞬間的真實不恰恰就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印象"嗎?而印象派畫家把這種"瞬間"永恆地記錄在了畫布上,這個提倡跟當時的學院派是相衝突的,所以也不被認可其中莫奈所繪的一小幅海景,受譏嘲最多,畫的是哈佛港晨景,題名為《日出·印象》、

印象派是19世紀產生的一個新的學派,在西方繪畫史上印象派繪畫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制,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這個是本人的一些淺見,如有不足往見諒,本人是畫牆繪,如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一起相互學習,順便發一張案例


謝謝邀請,藝術是沒有標準可言的,藝術是每個藝術家自己的個性和藝術修養和人格魅力的一種體現。100個藝術家都會是100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藝術大師稱號應該是藝術家在通過自己對藝術的看法和解釋,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和肯定,大家都認同了才稱號藝術大師!


是的,藝術是不能用某一種定位來衡量它,因為它取材廣泛,大部分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大多數的藝術形式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而藝術大師也不是給她發個證你就是大師了,或者是國家給個冠名什麼的,藝術大師的稱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人們眼中逐漸樹立他的形象,被大多數人認可你的藝術形式,人們給他的一個尊稱。


什麼是藝術?百度詞條,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為什麼這個可以叫做藝術,而這個就不是呢?個人認為首先藝術要有一定的審美情趣,與當下或是某一時段表現的東西有一定的契合點,塑造藝術要有表達的含義,藉助藝術的某種載體傳遞出來。

藝術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大家普遍認知的,接受的,有著明確表達含義或是經了解解說可以傳達某種含義的,應該說就是藝術。至於藝術大師,是對在諸如繪畫、書法、建築、音樂、工藝、行為藝術等等領域有著卓越成就和貢獻的從業者或是從事者,是對他們在各自領域對人類、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藝術家的尊稱和肯定。這些人就可以稱作藝術大師。


通過審美。由人們的主觀判斷


藝術大師,就是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的,且其作品有藝術的 高度和難度,以創新為己任,為豐富藝術表現語言耗費畢生精力而最終獲得成功,引領潮流,並對當時社會及後世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藝術家。

藝術大師不僅僅局限於繪畫和書法,它包括多方面的藝術,如建築、音樂、工藝、行為藝術等等從事者中有傑出的藝術成就者。


推薦閱讀:

鋼琴下面的三個踏板分別是什麼?
吳昌碩和任伯年在繪畫方面誰的造詣更高一些?
藝術和工藝與政治有什麼關係?
有誰知道「文朝丈廟兩相疑,可惜和尚去吃齊」這個有關蘇東坡斷書法題字案的故事?
篆刻怎樣上稿?

TAG:大師 | 藝術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