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隆中到底在哪?


隆中在哪裡?讓史書給出答案!

1、東晉人習鑿齒《漢晉春秋》云:「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2、酈道元《水經注》「『隆中』,在今襄陽縣西二十里。襄陽故城即今縣治。沔水經『隆中』,歷孔明舊宅,即至襄陽城。」 「沔水(即漢水)又東徑隆中,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云:『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
3、南朝劉宋盛弘之《荊州記》云:「襄陽城西十里許,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宅西有三間屋,基跡極高,雲是孔明避水(暑)台。……齊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長九寸,獻晉安王。習鑿齒又為宅銘。今宅院見在。」

4、北宋王欽若等輯《冊府元龜》:「蜀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先主詣亮,凡三往,乃見」。
5、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說:「初,琅邪諸葛亮襄陽寓居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6、南宋鄭樵《諸葛亮傳》說:「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也。……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遂家於南陽之鄧縣,相距襄陽城西二十餘里,號曰隆中。
7、南宋王象之《輿地記勝》「隆中,漢晉春秋,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8、郝經《續後漢書.諸葛亮列傳》:「卒,亮居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原注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9、明謝陛《季漢書.諸葛亮傳》:「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10、明魏顯國《歷代相臣傳?諸葛亮》:「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11、明楊時偉《諸葛忠武書?諸葛亮傳》說:「興平二年…玄依荊州劉表,則知(諸葛亮)侯寓襄鄧當在此年之後。」「十二年丁亥,是年昭烈見孔明於隆中,時年二十七」「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二十里,號曰隆中。」
12、明宣宗朱瞻基《歷代臣鑒?諸葛亮》:「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
13、《大明一統志》襄陽府《山川》條又說:「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隱於此。」又《古迹》條云:「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漢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顧亮於草廬,有三顧門。」

14、清朱軾《歷代名臣傳.諸葛亮傳》:「從父卒,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
15、楊希閔《諸葛武侯年譜》:「元卒,侯寓南陽襄鄧間。」「侯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16、章陶《季漢書.諸葛亮列傳》:「元卒,亮遂家於南陽鄧縣之隆中。」
17、王復禮《季漢五志.諸葛忠武侯傳》:「元卒,侯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後家於南陽之鄧縣去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今湖廣襄陽府)。」「徐庶薦諸葛亮於昭烈,昭烈三顧隆中與亮。」
18、尹於皇《漢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領司隸校尉益州牧賜金鈇鉞曲蓋羽葆武鄉忠武侯諸葛亮傳》:「亮字孔明…家於襄陽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19、張江《歷代名臣傳》之《諸葛亮列傳》:「從父卒,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躬耕隴畝」。
20、湯成烈《季漢書》之《諸葛丞相列傳》:「元卒,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躬耕隴畝…」。
21、清《讀史方輿紀要》《襄陽府·襄陽縣》下云:「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
22、《大清一統志》襄陽府《古迹》條:「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隆中山東。劉備三顧亮於草廬之中,即此宅也。」

23、民國祝秀俠著《歷代賢豪諸葛亮》:」武侯便留居在南陽的鄧縣(今河南省),在襄陽城西二十里,大概正是湖北河南交界的地方。」
24、民國孫毓修著《諸葛亮》:全文引用「《水經注》云:沔水歷孔明舊宅,在今襄陽縣西隆中山東也,《出師表》所云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是此宅也」。
25、民國韓非木著《諸葛亮傳》(中華書局1935年出版):「不處他叔父死了,他就在南陽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陽縣西)住了下來。」「孔明的家就在南陽的鄧縣離襄陽城西有二十里路那裡…建造了一個草廬。」
26、民國周佐治著《諸葛亮傳》( 南京青年出版社1946年出版):「他的叔父死去,他更暫時卜居於南陽鄧縣,即今河南襄陽城西二十里,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隆中】」「他在隆中自已耕種田畝」「劉備便親到隆中訪問,一共去了三次才得見面。」
27、1976年5月中共南陽市委宣傳部編寫的《諸葛亮小傳》一書說「隆中在襄陽城西北二十里,當時屬南陽郡鄧城管轄」,「諸葛亮在這裡度過了十個寒暑」。「小小的隆中實際上成了他的第二故鄉,所以他自稱『躬耕於南陽』。」

28、198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省政府組織編纂的《河南風物誌》。該書武候祠一節說:「(諸葛亮)在襄陽西隆中結茅隱居,他躬耕壟畝,攻讀史籍……」「漢室後裔劉備三顧茅廬於隆中。」「孔明遂離開隆中,佐劉備攻伐中原」「人們知道,湖北襄陽古隆中為孔明隱居躬耕之所」。「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很明顯,這裡所說的南陽系南陽郡,並非今日之南陽市。後人出於仰幕,於今日南陽建祠以祀。」

29、1986年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州風物記》,該書「說南陽卧龍崗」一節中說「其實,諸葛先生真實的隱居地是在距此一百多里的襄陽隆中。」

30、1987年南陽市卧龍崗武侯祠門前出售的導遊性小冊子《武侯祠簡介》也說:「諸葛亮隱居在南陽的隆中(今湖北襄陽附近)」,「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從此他就離開隆中輔佐劉備」。

31、由著名歷史學家呂振羽編撰的《簡明中國通史》中「蜀漢」一節說:「諸葛亮和劉備在隆中(今襄陽西)見面談論時事。」
32、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編撰的《中國通史》第七節漢國(蜀漢)中提到「諸葛亮隱居隆中(湖北襄陽城西),二○七年,第一次與劉備論天下形勢,便擬定如下的計劃:佔領荊益二州。」
33、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在他的史學著作《三國史話》中說:「大家都知道在諸葛亮未出茅廬時就有所謂隆中(在湖北襄陽縣西,據說是諸葛亮隱居之處)之對」。
34、著名魏晉南北朝史專家何茲全在他的史學著作《三國史》中說:「可以肯定的說他住的地方隆中屬於南陽郡鄧縣,所以諸葛亮說他自已是」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但此屬於南陽鄧縣之隆中,卻在漢水之南,緊靠襄陽,只在襄陽城西20里。說是南陽是對的,因為地屬南陽。」
35、晚清開始編輯1915年完成初稿,1980年第一次印刷的《辭源》中,關於【隆中】「山名。在湖北襄陽縣西。漢末諸葛亮築廬居於此。相傳劉備三顧茅廬,即此」。
36、1989年的《辭海》,關於【隆中山】 「在湖北襄陽縣西,臨漢江。東漢末年諸葛亮曾隱居於此。」關於【隆中對】「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今湖北襄陽西),建安十二年劉備三次往訪。」

37、現代中國政府國務院編撰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說「諸葛亮「詞條說:「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往依荊州劉表。隱居南陽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隴畝…「

綜上可知,歷朝歷代史料都記錄了一個事實:隆中就在襄陽城西的南陽郡鄧縣!今天隆中屬襄陽市管轄。


隆中在襄陽城西南三十里處。被人誤稱為諸葛亮的故居。上世紀八十年代,襄陽組織豪華團隊北上攻關,最後定為躬耕之地。古隆中牌坊,為清末豎立,稱不上古,別有用心人氏特意加上個古字,以混視聽。


真正的古隆中,,位於南陽卧龍崗武侯祠所在地。明朝嘉靖年間,襄陽王曾上書朝庭說,南陽卧龍崗亦隆中也。最後皇帝拍板定南陽卧龍崗為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為假貨,不予理睬。躬耕之爭塵埃落定。


有人會說,南陽卧龍崗武侯祠所在為古隆中,早期的史書沒有記載。答案:錯!史書沒記載,不等於其它書也沒記載。我國第一部詞典《爾雅》,在釋山篇章寫道:「宛中→隆″。這就是卧龍崗在三國之前所擁有的名字一→隆山。結合《蜀記》中劉弘登隆山,觀隆中。我們得出結論:真正古隆中是南陽卧龍崗武侯祠所在地。


自晉以後,「隆中」一名開始出現在一些野史之中,其發展歷程大體有這麼幾個階段:《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東晉王隱的《蜀記》云:「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李興為文曰:『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昔爾之隱,惟卜此宅……今我來思,覿爾故墟。』」永興為晉惠帝司馬衷的年號,距諸葛亮去世約70年。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諸葛亮與隆中聯繫在一起的記載,但該文沒有說明隆中的具體方位。而李興「文」的「隆山」與王隱所說的「隆中」是否就是同一地名也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另外,《蜀記》雖然始有「隆山」之名,但現有史料無法證明此次「立碣表閭」是在漢水之南的今襄陽隆中進行的,除「於沔之陽」外,該史料無其他可以參照的地理方位,「於沔之陽」無論怎麼解釋也不可能理解成為在漢水之南。山南水北為陽是古人的定製,所以武斷地認定劉弘去的就是今日沔之陰的襄陽隆中,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其後,東晉習鑿齒的《漢晉春秋》始有「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之說,這是史書中首次明確隆中的地理方位。

我們不能否認,習鑿齒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所著的《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等史書記載了大量不入正史的史料,補充了《三國志》史料的一些缺失和簡略,同時,他也是迄今距三國時期時間最近的史學家之一,對他的觀點我們也不能簡單否定之。首先,他對諸葛亮深懷敬仰之情,曾專程去隆中憑弔孔明故宅,並寫了《諸葛武侯宅銘》,記敘了孔明故宅的情景,論述了孔明志在復興漢室、統一中原大業的抱負,頌揚了公正無私,執法嚴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思想作風。在他的著作中,還收錄了孔明的《後出師表》,對考證此文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因此,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里,後人留下這樣一副對聯:異代相知習鑿齒,千秋同祀武鄉侯。所以,對這樣一個人物,我們不應妄加菲薄。

不過,我們如果仔細研究習鑿齒關於諸葛亮故居的記載,可以發現在他的記述中均沒有「草廬」、「三顧」這樣的關鍵字眼,只是提到隆中是諸葛亮的故宅和居住地。同時,習鑿齒未提及諸葛亮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話語,未將《出師表》中的「南陽」解釋成襄陽附近的隆中,未正面質疑和否定諸葛亮的這句話。

另外,在他的著作中相互矛盾和不實的史料也很多。第一,他在早期著作《襄陽記》中肯定了「秦兼天下,自漢(水)以北為南陽郡,自漢(水)以南為南郡」的記載,這與隆中屬南陽郡鄧縣相矛盾;第二,同書中還寫有「孔明在南陽,同縣龐德公」,這與龐德公為襄陽人矛盾,孔明所在地如果屬南陽,就不能和龐德公同縣,如果和龐德公同縣,就不能屬南陽郡;第三,他在《襄陽記》中還講「襄陽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廣五尺,曰葛井」,又明確將諸葛亮故宅劃入襄陽;第四,在他晚期著作《漢晉春秋》中收錄的《後出師表》有曹操「困於南陽」之語,眾所周知,此為戰宛城之南陽,使宛城之南陽與隆中之南陽無法調和。這些都是否定「隆中說」最直接的證據。不僅如此,習鑿齒的許多記載還與《三國志》直接相互抵牾,如《三國志?諸葛亮傳》曰:「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而同一件事《襄陽記》卻說:「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這麼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一個在新野,一個在襄陽;一個是徐庶,一個是司馬;一個是舉薦,一個是訪世;一個距孔明去世40餘年,一個130餘年。你相信哪個呢?當然,我們應該相信《三國志》了。還有,習鑿齒的《襄陽記》是早期的地方人物誌,應當只記襄陽轄境內的人和事,但他卻花了許多篇幅去記他認為屬於南陽郡鄧縣的諸葛亮及其故宅之事,如果我們今天把武當山和古隆中記到《南陽市志》的名勝篇中,只說距南陽市區多少里,這說得過去嗎?這些都說明,習鑿齒的著作在諸葛亮這個問題上,不實和矛盾之處甚多,講不通之處甚多矣!

另外,習鑿齒在《漢晉春秋》中首次提到「隆中」的時候使用了「號曰」一詞。何謂「號曰」?從字面上講就是「名字叫什麼」之意。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號曰」一般都是在為某地或某物起名或該名字首次出現時使用。如東漢班固《白虎通·號篇》:「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西周時厲王出奔後「召公 、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見《史記·周本紀》)鳳釵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釵頭作鳳凰形。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始皇又(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水經注·耒水》有「黃水東北流。按盛弘之云:眾山水出注於大溪,號曰橫流溪。」宋代陸遊也曾「自號曰放翁」。可見,「號曰」一詞均在命名、某名稱首次出現,或大多數人均不知曉需要告訴眾人時使用,故「隆中」也是習鑿齒首次在「號曰」,是他借用了王隱《蜀記》里「沔之陽」的「隆山」一名,第一次將襄陽城西20里的這個「亮宅」「號曰」了「隆中」。試想,如果「亮宅」位於此前已有名稱的阿頭山或樊城,他能說「號曰阿頭山」或「號曰樊城」嗎?可見,今襄陽隆中地區始有「隆中」一名的始作俑者即習鑿齒也,是他「號曰」了「隆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南陽說」認為習鑿齒的《漢晉春秋》是部「野史」也並非沒有道理。《漢晉春秋》是不承認魏和三國存在的,他的觀點是「漢亡而晉始興」、「蜀漢正統」、晉「越魏繼漢」,這是典型的東晉偏安之人的心態。此前陳壽寫的《三國志》是承認「魏、蜀、吳」的存在的,並且把三國當做一個時代(朝代)來看待,這不僅是陳壽的個人觀點,也是西晉王朝的觀點。如果《漢晉春秋》不是野史,那記載他不承認的「魏、蜀、吳」的《三國志》就是野史。所以,有這樣偏激思想的人所寫的於事實不顧的「野史」叫我們如何相信他不帶有傾向呢?那些「襄陽說」里「魏晉南北朝」的專家學者用不承認你們研究對象的「野史」去否定你們研究了一輩子的正史《三國志》,你們作何感想?習鑿齒根本不承認「三國」的存在,「漢亡而晉始興」、「越魏繼漢」,你們還能完全依據《漢晉春秋》的史料研究「三國」嗎?當然,我在前文講過,野史並非一無是處,大量的野史記載了許多正史不載的珍貴史料,其補遺之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漢晉春秋》就補了《後出師表》這樣珍貴的遺。但當正史和野史「間有稗乘脞說與正史歧互者,又不敢遽詫為得間之奇。蓋一代修史時,此等記載無不搜人史局,其所棄不取者,必有難以徵信之處。今或反據以駁正史之訛,不免貽譏有識」(見《二十二史剳記》)。以「號曰隆中」反據以駁「躬耕南陽」,難道不是「貽譏有識」嗎?把一個連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的「隆中」強加到「躬耕南陽」之後,讓前、後《出師表》中的兩個「南陽」無法統一,這難道不是在「貽譏」先賢諸葛和陳壽先生糊塗嗎?

對習鑿齒其人,著名學者袁祖亮先生有一段很精闢的話,特轉錄如下:「歷史的發展,不是隨個人的意願為轉移的,如果出現了個人不喜歡的史實,我們亦應尊重客觀事實,要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方謂之實錄,不貽誤後人。作為獻帝禪魏、曹奐禪晉,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連這樣清楚的歷史事實,習鑿齒都敢歪曲、抹殺,其他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另外,袁先生還認為習鑿齒是一個「背義求榮」、行違其言之人。自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從此一蹶不振。「及襄陽陷於苻堅,堅素聞其名,與道安俱輿而致焉。既見,與語,大悅之,賜遺甚厚。又以其蹇疾,與諸鎮書曰:『昔晉氏平吳,利在二陸,今破漢南,獲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歸襄陽。」(《晉書·習鑿齒傳》)正是這位主張以晉繼漢,對司馬氏忠貞不貳的習鑿齒,在苻堅攻陷東晉的襄陽之後,與苻堅的一席談話,博得苻堅「大悅之」,且接受了苻堅「賜遺甚厚」的禮物。要不是有疾在身,他還會為苻堅繼續效力呢。故史臣對習鑿齒和另一位史學家徐廣的評價截然不同,《晉書》列傳第五十二史臣曰:「習氏、徐公俱雲筆削,彰善瘴惡,以為懲勸。夫蹈忠履正,貞士之心,背義圖榮,君子不取。而彥威(習鑿齒)跡淪寇壤,逡巡於偽國。野民(指徐廣)運遭革命,流連於舊朝,行不違言,廣得之矣。」可見,史家評論習鑿齒是個言行不一,背義圖榮之人。俗話說,文如其人,故習鑿齒著作的真實性如同他的人品一樣令人懷疑。

值得提出的是,「襄陽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大多數專家學者都認為躬耕地在隆中」,「只要是學歷史的都會說諸葛亮躬耕地問題歷史上沒有懸案」, 「歷史史籍文獻記載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在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我們真不明白,這個「大多數人」是誰統計的?難道那麼多「南陽說」的學者都沒有學過歷史?這個「大多數人」包括王隱和習鑿齒嗎?如果包括,他們兩人說過「『躬耕於南陽』的『南陽』就是隆中」這樣的話了嗎?如果他們沒說過這樣的話,僅僅說了「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和「號曰隆中」這樣的話,那20世紀80年代的「大多數」專家和教科書憑什麼就能把「躬耕於南陽」注釋成隆中?「大多數人」就是證據嗎?「大多數」就是真理嗎?按「襄陽說」的口頭禪,「始終一致的歷史史籍文獻」自然包括《襄陽記》和《漢晉春秋》了,那麼,關於躬耕地問題,《襄陽記》和《漢晉春秋》一致嗎?《漢晉春秋》本身一致嗎?連習鑿齒本人這些「襄陽說」賴以立命的根源之說都一致不了,談何「歷史史籍文獻記載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在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所以,問題沒有辨清之前,最好不要亂下定語,不要亂扣帽子。

總之,在習鑿齒的著作中躬耕地的記載並非一致,甚至完全沒有涉及,相反,有利於「南陽說」的更多一些。所以,不解決習鑿齒自相矛盾的記載,不弄清楚「號曰」一詞的含義,就以後世才出現的相互矛盾的「號曰隆中」的史料去附會和認定前世東漢末年的「躬耕於南陽」的記載,是完全不能成立和沒有任何道理的。



隆中秋意


古隆中



襄陽隆中古牌

襄陽古街

三顧堂

隆中古迹

古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的地方。隆中山往東七八里就是黃家灣,往南就是南漳縣水鏡先生隱居山林之地。 諸葛亮的人脈在在襄陽這個地方,南陽宛城跟諸葛亮這些人脈沒有一點關係的。

諸葛亮軍中人脈關係有馬良馬謖兄弟,有軍事參謀長楊儀等,總而言之,諸葛亮跟南陽宛城沒有一點地方的和軍中的人脈關係。


查《辭海》,古隆中在湖北襄陽。而且解釋為「諸葛亮故居。」《辭海》是國家級的工具書。查國家文物局組織全國55名文物專家寫的《中國明勝詞典》,古隆中也在湖北襄陽。還有南陽市委宣傳部,南陽文化局在1975年寫的《諸葛亮小傳》,書中也是說:「襄陽隆中是諸葛亮故居」。這些具有權威性的書,都是知名專家寫的。一般老百姓沒有看文件,看歷史檔案條件,也沒有他們的文化功底,所以只有看這些公開發行的權威性書了。


隆中應該是襄陽的。我們南陽人不爭不搶。我們從小沒聽說過南陽有隆中這個地方。我們只是說很早以來諸葛亮躬耕地是南陽的。從清朝開撕撕到現在。以前只是證明人傑地靈的虛名現在爭的是資源。現在除紅樓夢養了不少紅學家外就屬這個掙錢了。糊塗賬嘛給錢我就拚命找證據是某地的。但我等百姓都出去打工了。管他在哪犁過地呢。也收不了三五斗。


南陽人把《三國志》說成野史,把《晉漢春秋》貶的一文不值,可是《水經注》,《資政通鑒》皆說諸葛亮在襄陽,快點把這兩部書燒掉,諸葛亮後在拿著家譜在中央台做節目,並且明白地說諸葛亮在襄陽躬耕,快點把這些殺了,這樣諸葛亮就是南人了。.


好多人說襄陽組團上北京改教課書?說這話人真沒有腦子這個教課書是誰便可以改的嗎?那麼多專家認定的!這個可以改嗎!有點基本的常識!如果你有證據你可以舉全省之力去告!相信國家會給你個公正!


老師

這個真的不知道,

感謝老師,開心網見。


推薦閱讀:

為何明朝嘉靖鄧州志記載古隆中歸鄧縣管轄,難道南陽郡在當時管轄古隆中?
襄陽隆中的古景為什麼沒有歷史滄桑感?

TAG: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