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理科有哪些行業不易被人工智慧取代?


這個問題比較片面,不能說不易被取代,而是說必須會被取代的某些職業,避開這些職業要素就可以了!

我覺得和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無關,和是否白領中產無關。很簡單的準則,最容易被AI演算法實現的工作最先被替代。如果了解人工智慧技術當前發展的情況,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李開復在他的《人工智慧》一書裡面已經列舉了一些未來幾年最先被替代的行業,我來總結一下。

1. 卡車司機,然後是汽車司機(出租、私家車)被自動駕駛代替。當前OTTO公司的自動駕駛卡車已經行駛在在美國的公路上了。

2. 交易員、基金經理,被量化交易程序代替,高收入群體也難以倖免。看看五年前的交易大廳,再看今天,門庭冷落鞍馬稀。

3. 翻譯,包括筆譯和口譯,用武之地越來越少。機器翻譯的結果越來越讓人接受。

4. 售貨員,主要是負責完成支付過程的收銀員,會被自動支付取代。如果每個商品上有個智能二維碼,支付寶掃了就支付,超市還需要收銀員嗎?商場的導購、推銷員還是有價值的,暫時安全。下圖是淘寶試點的無人商店:

5. 藥劑師,如果你去醫院開過葯,你知道這些人其實只是搬運+寫劑量。完全可以用自動售貨機的方式發葯,現在沒有這麼做只是由於發錯葯風險巨大而已。圖中是國外的自動發葯系統(Automatic Phamacy System)。

6. 影像科醫生,當前人工智慧讀片發現病灶的準確度甚至能超過專業醫師。

參考:IBM』s Automated Radiologist Can Read Images and Medical Records

7. 記者,當然不能代替那些寫深度訪談、時評的記者,但是簡單格式化的新聞寫作比如體育新聞、財經新聞等,AI完全可以勝任。

8. 律師。當然也不是法庭上口吐蓮花的辯護律師。而是律所那些每天查閱法律文書、尋找案例的底層職員,AI的語義分析、索引會比他們高效很多。

參考: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used in law - raconteur.net

當然,這種取代過程絕對不會一帆風順,因為他們會傷害相應群體的短期利益,一定會引起強烈反彈。但是,歷史的洪流是擋不住的,不如用開放的心態來面對,早做準備才能有備無患。


數據科學家

數據科學這個部門最早是在矽谷。數據科學家通常有一些程序員常備的技能,比如編程的能力,數據可視化的能力,雲平台並行處理的能力,當然既然是搞數據,當然要對商業敏感且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數據科學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利用統計學、機器學習以及神經網路的演算法對系統進行判斷和預測,這是其本質工作。

機器學習能夠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比如識別語音、識別文本,通過這些可以對事物做出判斷。機器學習就是一種挖掘數據價值的方法,就好比審訊犯人時,審訊人員需要通過經驗以及邏輯找出線索。

數據賦予了我們巨大的能力,幫助我們分析、提高認知,讓我們把以前不能做的、想像不到的變成可能,這就是數據和 AI 之間最基礎的一種關係。

所以,同樣的,跟數學相關的很多行業,如金融,未來的AI只能給出有用的數據,而對數據的具體分析判斷,還是需要精通數學的人作決定。


未來只有那些需要融入人類情感的工作才不容易被智能機器人代替,比如文學、藝術創作、播音主持、心理諮詢、歷史研究、考古……等等,反之,那些數據分析、邏輯設計(比如機械設計、電路設計、建築設計等)、技能性操作(比如車銑刨磨焊技術類、甚至外科醫生工種),等等。這些工作恰好是機器人所擅長的,將來理工類的人才只會出現在最頂尖的機器人的系統設計上,普通的理工人才毫無用武之地


人工智慧在未來會輔助人類進行除了一系列的日常活動之外的運算、分析等,除了不能思考以外,已經可以看做是一個個體,人工智慧至少目前不存在思考,除了機械運算就是檢索。

所以,一切需要創新的東西,都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人工智慧或許可以通過大數據計算出最優,但是人類並不是簡單運算可以說明的。

另外一個就是編程,或許人工智慧可以代替人類進行簡單的,模塊化的開發,但是複雜的還是要人類自己來


推薦閱讀:

很多初創互聯網公司為什麼要組建自己的技術團隊而不是選擇外包?
怎麼評價撒貝南?
脂肪瘤到底做手術好還是留著無所謂? ?
如何看待崔永元進軍零售業,提供非轉基因商品?
數據可視化有哪些分類和圖形?

TAG:人工智慧 | 互聯網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