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桿」總統李宗仁何敢要價「劃江而治」?


李代總統上台:


李宗仁前後代理總統達一年多,但是實際上他真正掌權的時間只有幾個月,1948年以後,隨著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美國人對蔣介石政權越來越失望,因而希望其他政治勢力能夠取代蔣介石,成為南京政府的新的領導人。李宗仁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中成為代總統的,但是李宗仁當上總統後,並沒有可以依靠的足夠實力,因而李宗仁只是一個空頭的光桿司令。當然,白崇禧與李宗仁一直都是鐵杆的政治盟友,二人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與共產黨的和談,並且在美國人的支持下,實現劃江而治的目的。

蔣介石的支持:

李宗仁和白崇禧想劃江而治,建立新版南北朝的目的是為了鞏固他們在南京的政治成果,並且保全他們的在南方的軍事實力。實際上,如果沒有在溪口的蔣介石的支持,劃江而治的提議也不會被拿上檯面來講。其實蔣介石的隱退只是表面的,幕後操縱政治的仍然是蔣本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隱退來爭取美國人對南京政府的支持,同時為國共和談奠定基礎。劃江而治是蔣介石的首要考量之一,但是蔣介石更希望通過和談為繼續戰爭贏得時間,因為經歷過三次大規模的會戰後,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已經被消耗殆盡,雖然在南方仍然募集了一些新兵,但是戰鬥力普遍不高,因而需要時間來進行整訓,以提高戰鬥力。

因此,雖然李、蔣二人在許多方面觀點都不一致,但是至少在與中共進行和談,劃江而治的問題上,二人觀點還是很一致的。有了蔣介石的支持,有了桂系的支持,李宗仁自然也就敢於就劃江而治與中共進行談判和交涉。


關於這個中國近代歷史的問答題,當然要想在中國現有任何歷史書籍當中肯定是找不到完全理論準確且本質意識清晰的答案,如果要說答案那麼就像問題標版的這個「光桿」具有的調侃意思一樣,早就被抽象為解放戰爭歷史當中的勝利笑話插曲來看待的。

如果以這個方向來答題除了能夠彰顯和擺弄早就成為歷史的勝利性外,剩下的不就是在繼續炫耀和翻炒陳年舊賬嘛!這能有意思嗎?歷史是什麼?歷史不是為了證明數落,歷史是為了說明價值!否則我們繼承的歷史還能有什麼用?不就僅僅只剩故事趣味性還能有什麼?

要是歷史的發展形成這樣的作用價值性,歷史就要遭到價值藐視,就要成為利益的工具,就要變成是人都可以改寫的劇本情結。同樣代表歷史的就是人類意識不變的社會變遷經歷,不尊重人類社會變遷經歷性的、歷史肯定就會要求重新路演,那麼問題就只剩到什麼時間來穿越了!

所以不管歷史處於哪個時期階段發生的勝敗以及優劣都是具有同等價值的,首先需要尊重歷史,敢於面對歷史。你不能說只要是勝與優就行了,敗與劣還有什麼好說的。那麼你可否讓歷史必須只能將勝與優判給你?絕對不現實!說明人類歷史上發生的這種勝優與敗劣都是相對的而並不是絕對的,所以人類才能不斷的通過競爭意識性自然推動了社會取得進步發展的要求。

因此完全可以用「人無完人」來準確對應歷史相對性要求!所以李宗仁並不是悟空題問意識的「光桿司令」!這是出於利益性判斷思維邏輯來認知中國歷史!要知道就算共產黨的軍事勝利已然抵達至長江北岸地區,然而李宗仁不但不是認為的那個「光桿司令」,而且還是具有橫掃整個北岸數百萬雄兵繼續要求勝利的關鍵!

這就是歷史,雖然難以接受。但如此你還能說李宗仁是一個「光桿司令」?我們至少不能光顧著勝利的軍事性來看歷史!忘記了還有能夠隨時決定任何狀態軍事性的政治性與戰略性的存在!從軍事戰爭角度來看,當共產黨的軍事性勝利已至飲馬長江北岸之際,國民黨確實就不再具有任何可繼續與共產党進行軍事戰爭抗衡的能力了。

因為軍事性戰爭帶給國民黨的完敗意識已然致使其不管再為此極盡所能組建多少新的戰鬥兵團,也不管數量規模又急劇增大到可自信對比報表上,還有武器裝備全部屬於先進的美式化。這一切國民黨的軍事再努力付出,在此階段都只不過就是一個只能欺騙自己、用來安慰自身政治的數字遊戲罷了。

很簡單在此階段即使在「物性作用力」上國民黨仍然還要優勢性於共產黨,可是卻根本無法能夠在這種完敗意識的自然驅動下來影響哪怕一絲的「人性作用力」所具有的決定戰爭性!無疑李宗仁能夠成為這個時間窗口階段的代總統對於國民黨以及美國在華利益來說卻是完全具有決定性的實質意義。

顯然這是來自美國領軍的戰略要求指導!因為國民黨蔣介石整個領導層面從來就不具有什麼戰略意識要求水準(不然也不會僅僅就三年多時間徹底忘敗於大陸)。而當國民黨的軍事性戰爭作用完全國內喪失後,必然美國就會要求通過政治性轉移至更高層次的戰略性上來。

那麼美國首先肯定需要迅速減輕乃至緩和國民黨正面受到的來自國內外各方面最直接的矛盾所指針對性壓力,才可能具備進行政治性對話要求建立的條件基礎理由,依此基礎才能再建立起更高要求的美蘇戰略價值對話。自然美國就會要求通過蔣介石的直接下野來實現這個條件基礎理由(肯定蔣介石只能無條件必須接受)。

這個一經落實美國就具有了理由,那麼根據戰略必應原則,就是共產黨繼續要求乘勝追擊的軍事性也要停住。這就是隨著世界地緣距離的不斷被政治拉近,同樣戰略的意義也就越發顯現出其具有能夠決定政治與軍事的本來特質。所以當共產黨的軍事性勝利的打到長江北岸地區,就算面對國民黨在南岸沒有一兵一卒形如虛設,也不可能直接就衝過江!

毫無疑問要求共產黨的軍事性勝利必須止步於長江北岸自然是來自蘇聯強大的戰略意識,要是有人這樣來認為:我靠這管蘇聯一個屁事,這可是中國又不是蘇聯,我在自己家裡過了難道有錯!天還會塌下來。至少持這種看法的人當年在共產黨範圍都應該屬於絕大多數,其實也是正常的。

那麼只能說這種看法確實沒有錯,激情更沒有問題。但要是當年真的無視蘇聯戰略要求而帶著這種看法直接就打過江,可以說接下來這個天,真的就有可能要垮下來!因為瞬間中國共產黨的戰略價值在蘇聯戰略意識里就要徹底消失,更別提政治還會有什麼價值,這種後果性顯然是無法能夠承受得住的。

中國老一輩的革命家不會不知道其中利害關係,因為這已不是軍事性問題,而是政治性在作用,完全決定於戰略性!在戰略性面前這些勝利的軍事性也好、失敗的政治性也罷都不是個問題!因為戰略決定這些是否可以成立!因此既然共產黨勝利的軍事性在被止步於長江北岸那一刻就是「劃江而治」的戰略對話意識在發揮決定作用。

因此如果要問「光桿」總統李宗仁何敢要價「劃江而治」?可以說就憑你共產黨被要求停止軍事性於長江北岸來接受國共兩黨再次談判。所以歷史也不是沒有給國民黨還有李宗仁機會,要知道共產黨的勝利軍事性戰爭作用止步於江北,就等同是共產黨完全取得的軍事性戰爭勝利作用已被要求到此下課。

因而從政治戰略角度來看,國民黨通過戰場徹底輸掉了軍事性戰爭的作用意義,而共產黨勝利的軍事性戰爭作用只是被政治戰略要求下課結束。那麼對於國民黨和李宗仁就必須不能讓雙方軍事性戰爭作用再有被繼續重啟可能,因為已經完全軍事性取得勝利於國民黨的共產黨只是軍事被政治戰略要求下課,並不影響軍事本來有效性。

但是卻說明共產黨受到的政治戰略壓力不知要遠遠高於國民黨多少倍,這就實際造成共產黨在這個政治戰略交鋒上反而如同國民黨此時軍事性上完敗的危險邊緣一樣,隨時都可能面臨嚴峻的「劃江而治」這種殘酷局面出現!並且不管共產黨能不能接受,都不是以共產黨的意願為要求轉移。

這就是只有真正的戰略大家而不是國共兩黨各自的集體力量所能夠努力的事情。不過一個從來就沒有戰略意識要求水準、只有高超且謀略政治思想意識的國民黨領導層面,就算到了這隻須一步之遙就可戰略抵達的「劃江而治」,卻正如偉人「蔣介石只不過就是個草頭將軍罷了!」,那麼李宗仁恐怕就連這個草頭將軍的資格都還不具備。


李宗仁此時尚有相當實力和若干同盟,以鋼七軍、48軍為基幹的桂系實力毫髮末損,南方的程潛丶陳明仁、張珍以及川、滇及西北軍閥也對李白能力挽狂瀾報有相當期望紛紛向桂系示好,以期在今後政治新局面下分享利益。美國政府對蔣政權失望同時也希望桂系取代,能夠阻止共產黨部隊過江,但為了謹慎起見和國內黨派分岐矛盾紛爭,既不願公開表示支持,更不願給援助怕又一次行籃打水。只是暗中通過私人渠道給李打氣許諾一些不著邊際的空頭支票,讓李產生了良好的政冶錯覺。做為權謀老手的蔣介石當然也清楚看到這一點,如果桂系守住長江自己必然為國內外政治勢力拋棄,所以下台後精心布局,巧妙拆台。將國庫洗劫一空,退而不休遙控全局。而李對當時局面不能正確判斷,一屁股坐上了刀山火海的元首首寶座。


推薦閱讀:

TAG:李宗仁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