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能打敗匈奴、突厥、契丹,為什麼不佔領他們的土地呢?
謝謝邀請。之所以會有這個結果,在於地理條件的限制。
在中國的土地上,有這麼一條線,叫農牧分界線,在地理上,叫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線。
「400毫米等雨量線」是中國半濕潤氣候和乾旱氣候的分界線,也是農耕區和不足以發展農業地區的分界線,農耕民族曾經不止一次地突破這條界線,但都無法長期、穩定地建立有效統治。
這條線在今天是這個位置,在歷史上,則隨著溫度的高低變換或北移或南移,形成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對峙的第一線,同時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分界線。
按照古人的說法就是:
「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魚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
漢人作為農耕民族,曾經不止一次地突破這個界線,派出大軍向北方進軍,但是這種攻勢往往在沉重打擊游牧民族政權之後即退回,因為他們的後勤物資基地仍是長城防線以南的農耕城市。
最終,雙方的軍事對峙的接觸地還會退縮會這條線來。當然,這是從歷史的長時段內來看,如果以短期來說,唐代的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張仁願築,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就建設在內蒙古草原的中心地帶,而且唐人甚至不屑於修築瓮城防禦。
因為對她們來說,三受降城的存在就是為了在草原上楔入釘子,讓唐朝的軍團獲得進攻的據點,在城市的周圍除了少量的屯田軍隊之外,就是大批臣服於唐朝武力之下的游牧部落,專稱為「城傍」。
類似的據點,還有漢化的遼朝對於更北方的游牧民族阻卜設置的前進基地,在鎮州(可敦城,今蒙古共和國布爾根省喀魯哈河下游南之青托羅蓋古城)置西北路招討司,以鎮遏西北各游牧部族;
當然,契丹本身就是游牧民族,他們的前進設置並不能算到漢人的頭上,那麼漢家王朝最善於設置據點,深入草原的就是唐朝了,無論是北庭還是三受降城,都是在草原區域建立統治。
至於之後的清朝,戦略拠點就走得更遠,比如在烏里雅蘇台駐軍,在科布多駐軍,在伊犁駐軍,都是深入草原的軍事布點。
而說漢人北上佔領土地,就不會有滿清了,其實是一種願望,當然,僅限於清朝是可能實現的。
因為清朝努爾哈赤的舊地是在今天撫順以北,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漢人類似,並不是游牧民族或者漁獵民族,而是農耕民族,只是技術水平較低,還需要上山打獵和挖人蔘貿易填補。
不過明代早早設置了北方的關門,最早的鐵嶺衛是把這一塊包含在內的,最遠達到了今天朝鮮的咸鏡道北部,後來朝鮮不斷北上,對明成祖提出領土要求,明成祖之後才把明朝的邊疆回縮。
而努爾哈赤的建州部落其實也是明朝的屬官,地方勢力。
後來為了收拾其中一部分不老實的女真,還發動了對女真的「成化大征伐」,大量殺傷了建州女真的丁壯。
其實,廣大的東北山林和蒙古草原上,雖然人煙稀少,卻絕不缺少新的,更野蠻的接盤俠,漢地王朝可以把邊境開拓出去,卻要面臨不斷地進攻,這就要看有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來守住了,這就與可以養活的人口有關了。
所以,邊境線總是會穩定在長城一線。
這是歷代長城圖,可以看到有遠有近。
是佔領了那片土地的人變成了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而不是相反,游牧民族的入寇,人口一直是被大量掠奪的選項但你什麼時候見他們是因為掠奪的這部分人口而漢化的,極端點說,闖關東不過一百來年,可東北人的所謂「野」就夠與眾不同了,這還是在現代,更別說千年前了。
匈奴突厥和契丹大部分生活在塞北草原以放牧馬牛羊為生。漢民族是農耕民族喜歡生活在溫暖地方,不願生活在苦寒之地。秦漢三國,兩晉到隋唐凡是適於耕作的地方都被征服了。在廣闊領土內才幾千萬人口根本填不滿,沒有餘力去佔領開發草原。因此,漢唐強大時只能用當地自治的辦法間接統治。
把問題轉換一下:吃飯時我們可以把桌子底下的狗子趕開,為什麼不搶它啃的骨頭呢?這樣就明白了。苦寒的大漠對於中原花花世界就是一塊爛骨頭
蒙古高原土地貧瘠乾旱不適合耕種,只能游牧。中原有大量土地待開發,條件更是好許多。古代人少地多,官府統治力主要是控制人口而不是土地,佔領蒙古高原移民過去,移民也會因為遠離中原生活艱苦而造反打回去
農墾體制社會,要苦寒之地有什麼用?而且大草原易攻難守,沒有強力的騎兵,守不住,還有我國是儒家講究的是不攻,講的是仁愛,不會向西方國家以屠殺滅人的族。所以就像割韭菜一樣,游牧民族一茬一茬的冒出來
簡單的事就不廢話了。首先,古漢人是農耕民族,更喜歡溫暖適合種植的南方,其次少數民族的老家也不都在苦寒之地,隨著中原漢人人口大膨脹,少數民族只能向更北或更南的陌生地帶遷徙,直到漢人停止驅趕的步伐。
推薦閱讀:
※劉備的第一任軍師徐庶,為什麼在新野跟劉備道別後,再跑回來說有諸葛亮這個人呢?
※洪承疇皇太極松錦杏塔大戰和孫傳庭李自成的夾縣汝州柿園之戰,到底哪個對明朝打擊更大?
※和舊教材相比,2017新版歷史教材刪除了扁鵲。具體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