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瓶底的凹槽很深,是用來幹啥的?
在葡萄酒界,一直流傳著,關於葡萄酒瓶底凹槽的傳言,最典型的是,凹槽越深就說明葡萄酒的質量越好!然而真相是這樣嗎?先來看看葡萄酒瓶底的凹槽,到底有什麼用?
1、收集葡萄酒殘渣:
葡萄酒酒瓶凹槽最實際的作用,是積存酒內的沉澱物。
沉澱物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早期葡萄酒釀造講究純古法與天然,不是太在意對酒體的澄清與沉澱物過濾,葡萄酒釀造後會留有一點酒渣和果皮;
二是,陳年存放的葡萄酒,本身會析出一些自然物質的結晶,這些沉澱物雖無害處,但若入口多少會影響酒口感,所以特意設計瓶底的凹槽,來沉澱滯留葡萄酒液內的這些沉澱物;
一般來說,越需要陳年的葡萄酒,凹凸越深。
2,維持外觀結構穩定
酒瓶下方的凹槽被稱為「Punt」,其專業術語為「碹底」。
現代的葡萄酒瓶大多使用模型製造,但嚴格平整的瓶底在製作工藝上還是難以實現,很容易出現小凸起或凹陷,桌面上有小雜物也會導致放不穩,瓶底設計為凹槽就可避免這個問題,另外,凹槽設計比平面更有利於增強其抗內壓能力,還有就是酒瓶的疊放和運輸,前一瓶的凹洞接下一瓶的瓶口,酒瓶就不會滾來滾去,方便穩固,比較安全
3、讓葡萄酒冷卻得更快
瓶底有凹槽的酒瓶表面積更大,冷卻時冰塊與之接觸面也增大,葡萄酒冷卻的速度將更快
4,助推禮儀上的優雅感
凹槽的存在,也便利於持酒與倒酒,有時凹槽,也會成為葡萄酒禮儀及審美上的一環
在國外,講究的倒酒方法,比如侍酒師為客人倒酒時,會用大拇指扣緊酒瓶的凹槽,其餘手指扶穩瓶身,這樣倒酒顯得更加專業和優雅,不過這樣拿酒瓶的方式,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紅酒禮儀訓練,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將酒瓶摔碎
SO
小圖幫大家總結一下
葡萄酒好壞與酒瓶凹槽沒有必然關係;
葡萄酒凹槽最主要作用是用來滯留酒渣;
凹槽深度較普通,不代表酒一般,而是已經夠用;
多關注了解葡萄酒知識,避免被一些誤解說誤導;
最後,警惕有些不良商家,利用大家對葡萄酒凹槽的誤解,故意將酒瓶燒製成「凹到讓你懷疑人生」的樣子,還大肆片面宣傳,凹槽越凹才越好,實際酒瓶里裝的都是劣質葡萄酒
hi,我是葡萄酒深度愛好者,歡迎各位酒友關注我哦!
葡萄酒經過發酵、過濾、澄清、陳釀後灌裝進入酒瓶,在貨架期,葡萄酒並非靜止不動。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微量的氧氣通過橡木塞進入葡萄酒中,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酒中的少量色素、單寧被氧化,以及一些酒石結晶沉澱,這些物質沉降到瓶底。
因為已經進入貨架,不可能再過濾處理(而且這些沉澱是允許出現在酒中的),為了保證在飲用倒酒時候,沉澱不被輕易倒出,設計了這樣一個凹槽,收集沉澱,這樣倒出來的酒就還是清澈的了。
其實不止葡萄酒,很多果酒比如獼猴桃酒、柚子酒等都會用這種瓶子,原因都是收集沉澱。
紅酒酒瓶凹槽存在首先實現的是它的實用價值,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積存酒內的沉澱物。這一點對於早期葡萄酒生產中沒有低溫結晶技術的酒農們來說至關重要。
坊間一直流傳著關於紅酒酒瓶底部凹槽的傳言,一種說法是凹槽越深就說明葡萄酒的質量越好。而另外一種見解則認為,凹槽的存在是為了減小瓶內固有空間,目的是為了以更大的瓶裝更少的酒。然而種種傳言或多或少有其根據,但卻並非是對這小小凹槽的正解。
凹槽的實用價值
紅酒酒瓶凹槽存在首先實現的是它的實用價值,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積存酒內的沉澱物。這一點對於早期葡萄酒生產中沒有低溫結晶技術的酒農們來說至關重要。早期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比較落後,在葡萄酒釀造後,需要使用木編式的濾網過濾酒渣和果皮,因此用瓶底凹槽處讓沉物與單寧結晶體沉澱在紅酒酒瓶直立時使沉澱物落於瓶底凹槽處,以減少高級葡萄酒液內的雜質。一般來說,越需要長時間貯存的葡萄酒,凹凸越深。
凹槽的存在也令瓶子在醇化過程中更容易固定。而與次相關的還有,凹槽的存在也可以令酒瓶更容易轉動。早期的葡萄酒,是需要定期滾動的(通常是插上滾軸於瓶凹槽底處,每天兩次至三次每次20-30度圓周式之滾動,以觸動酒液的發酵)(外國人稱作喚醒葡萄酒沉睡中靈魂)因此,凹槽處也有插上滾軸的用處。
此外,凹槽還會防止酒瓶爆炸。凹槽結構的瓶子結構非常牢靠,凹坑的曲線使瓶子底跟瓶壁一樣牢固,香檳酒瓶的凹洞最深。
凹槽的美學價值
其實,凹槽的出現也逐漸成為紅酒禮儀及審美上一環。在國外,正規的倒酒方法,比如在一般餐廳的侍酒師為客人倒酒時,都是用大拇指扣緊酒瓶的凹槽,其餘手指扶穩瓶身,這樣倒酒顯得更加專業和優雅,不過這樣拿酒瓶的方式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紅酒禮儀訓練,否則,會不小心將酒瓶摔碎。而單單從美學上說,富有變化的凹槽設計更加適合對葡萄酒有美的要求的愛好者。其實,多數葡萄酒愛好者都有自己摸凹槽感受一瓶紅酒的習慣。
關於凹槽的一個坊間傳言是,凹槽越深越能表示一瓶酒越好。其根據大概是,以凹槽的深淺區別酒的可存放年齡這一早期習慣,如平底酒瓶(俗稱為矮瓶)適合非AOC等級以下的紅酒及其他未受法國政府品質認證之私釀酒。中深度凹槽酒瓶通常是AOC以上等級存放酒齡約3-7年。高深度酒瓶(一般稱高瓶):用來存放5-10年,甚至更久年份的高等級葡萄酒。但這個根據並不完全適用於當下,因為釀酒技術的革新,凹槽用於沉澱結晶物的作用已經漸漸不那麼重要,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酒的好壞還是在於消費者自己的體驗,與凹槽沒有必然聯繫。
1、紅酒經過存放以後,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沉澱物,裡面包括色素、單寧以及酒石結晶等等。而紅酒凹槽,是讓紅酒於直立時,能將沉澱物聚集在凹槽的底部,當瓶身逐漸平放時,沉澱物能夠從凹槽底部,緩慢的滑往瓶肩,不至於因移動瓶身導致底部的沉澱物揚起,使紅酒混濁。所以,一般來講,精品紅酒因長期保存的需要,瓶底凹槽都比較深,但瓶底凹凸深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而且,凹槽設計的酒瓶,能夠使軟木塞比較不易異常的隆起,有利於紅酒比平底式酒瓶保存得更久。
2、在外國,一般餐廳的侍酒師為客人倒酒時,都是用大拇指扣緊酒瓶的凹槽,其餘手指扶穩瓶身,這樣倒酒顯得更加專業和優雅,但是這樣拿酒瓶的方式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紅酒禮儀訓練,否則,會不小心將酒瓶摔碎。大多數葡萄酒的酒瓶都是如此設計的,例如金蝴蝶葡萄酒亦是如此。
認為瓶底凸起的設計是為了沉澱是一種誤解,瓶底是什麼形狀都不影響沉澱。如果真要收集酒里的沉澱,瓶底應該設計為眾多的小凸起,而不是一個大凸。凸起的原因是:在手工燒制的年代,酒瓶剛燒好時,瓶身發燙而且柔軟,不能側放,必須直立,但直立還是有可能會傾斜,最好的辦法是把瓶子放在一個底座上,底座有個上凸,趁瓶底還柔軟的時候放在凸起的托上,這樣瓶底就會自然與這個托契合,穩穩的站立在托座上,等待冷卻。後來機械製造酒瓶,這個內凸的設計被保留,成了葡萄酒瓶的特色。
葡萄酒酒瓶凹槽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在凹槽出現以後才集思廣益尋找出來的。
最初衹是玻璃瓶的製作工藝不達標,需要這個凹槽來鞏固瓶身。僅此而已。
至於曾被人耳提面命道葡萄酒瓶凹槽,瓶身高度,以及酒標和酒體本身之間深不可測的相互關係,也是聽得如癡如醉。
真的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其實我喝酒的酒量很有限,也不注重這些,對這些東西不太了解,抱歉了。我孩子的產品我不過問的,畢竟人家有自己的獨特方面(屬於釀治過程中的技術吧)。作為父親也不摻和年輕人的事,人各有志對吧,以上問題沒有讓你得到滿意答覆,我真感歉意。
葡萄酒瓶凹進去的地方實際上叫做碹底,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方面因為葡萄酒瓶底部的凹陷能增強瓶子的堅固性,這個部位的玻璃越厚且有一層凹曲就越具有抗撞擊力。這種形狀還能使葡萄酒的沉澱物分布在酒瓶底部的錐形體凹陷里,使倒出來的葡萄酒清澈透亮
以前過濾不好,為了防止沉澱物在倒酒時翻騰,現在過濾設備都很先進,是延續傳統或為了顯得酒多吧。
推薦閱讀:
※十幾塊的白酒和幾百塊的白酒,有什麼不同?
※羊雜湯的配方是什麼呢?
※如何在平安夜做出一隻有逼格的火雞?
※豬棒骨怎麼能熬出濃白的湯?
※煮豆腐皮最入味的配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