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白先勇認為《紅樓夢》程乙本是最好的版本,後40回乃曹雪芹所寫且寫得很好?

白先勇:最幸運的事之一是讀到全本《紅樓夢》-搜狐文化頻道
最近白先勇在豆瓣開付費語音講紅樓夢的主旨大概就是以上,大家怎麼看。


剛聽到白先生此言論,也確實有點懵了……

至於後四十回與前八十的優劣對比,這個本無需再提,其實這種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張愛玲死活讀不下去自有其理由。這裡說幾個概括性的對比:

1、人物形象的差異:比如寶玉,後四十回完全行屍走肉,前80回的神采全不見蹤影,即使是個成長的人物也需要過渡。至於給巧姐兒講烈女傳,這可是寶玉所為?再比如賈政,居然吐著舌頭說話!這還是賈政的形象嗎?細讀下來幾乎每個人物都失其神韻。

2、敘事方式的差異:這種差異也是大面積的,僅舉一列,後四十回大段大段的追憶往事,「寶姐姐,你還記得那年我們……」,所憶全是複述前80回的內容,你在前80回中可曾發現這樣的寫法?作者始終不肯浪費一字筆墨,但凡回憶都是補前未到之文。絕不做這種浪費筆墨的事情,這隻能說明續書寫作時的窘境,又不能恣意了寫又得有東西可寫也只好如此。

3、對生活化細節描寫的差異:前八十回紅樓夢是個生活到藝術的大百科全書,什麼建築、服飾、飲食、遊藝、中醫藥乃至詩詞歌賦…… 在後40回你看到了什麼?能給人留下印象的也只好是對八股文的精闢論述。哪怕是寶玉寶釵大婚這種重要事件,好歹也寫點真東西出來吧。可是裡面只有各角色嘮嘮叨叨的對話。這反應了續書者和曹雪芹在生活經歷、所見的世面、文化程度以及價值觀上的巨大差異。

後四十回寫的最好的是黛玉之死以及寶玉出家,僅就黛玉之死,大家好好讀讀晴雯之死,來對比一下,也不是說續書不好,只是說跟雪芹原筆對比起來,實在太爛。

不一一列舉……

白先生僅看過某個據庚辰本為底本的校本,便搜羅幾條證據證明程本優於各脂本,而且放出「程本才是原著」這種雷死人不賠錢的話。

白先生質疑脂本上秦鍾死前勸慰寶玉的一段話,便質疑脂本是抄手所添,這也只能說明白先生確實不懂紅樓夢版本學的基本知識,這個暫且不談。按照後四十回寶玉勇習八股文,留著這段話到正好是個伏筆。白先生揪著這段話不放,卻對後四十回寶玉中舉視而不見,這又是什麼道理?

白先生的另一個例子,關於給尤三姐洗白這事兒,說來話長,哪天有空了,哥寫個專帖。只想說白先生的藝術鑒賞力也是很一般。

這裡要對白先生說幾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根據你自己的豐富閱歷和學識來給大陸的年輕人講講紅樓夢也是個好事,俗話說一入紅樓深似海,張愛玲花了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的版本也沒弄清楚(主要是當時張手上的殘本不足,後來發現的幾個本子當時都還沒面世)。無論你多大的學者缺乏對紅樓夢深入的了解就紅口白牙的亂講,是貽笑大方的,版本的問題,你就別說了,好好解你的程乙本紅樓夢。

別忘了,中國大陸資深紅迷不下100W。真正對紅樓夢版本學有研究成果的學者多的去了,台灣的學者,我真沒聽說過一個……


我在聽豆瓣的白先勇解讀紅樓的時候。尤其聽到他肆意地說庚辰本里某些字詞是「錯」的,覺得很刺耳。我認為這不是嚴謹的學術態度。你可以說你覺得程乙本里這個用詞更好,你認為更貼近曹公原意,但任意地評價為「錯」實在不妥。更何況有些用字光從字面上看程乙本明明低了一個檔次,白先生只用一個「怪」字來評價庚辰本用字,實在不像大家風範。比如形容林黛玉的眉毛,庚辰本作「罥煙眉」,程乙本作「籠煙眉」。這一「罥」一「籠」的差別,大家查查字典就能分出高下,白先生卻只說了一句「罥這個字太怪了,因此是錯的」。類似的論調還有很多,讓我個人越來越覺得聽不下去。白先生完全可以按個人喜好和認同來評價程乙本,但同時在沒有合理推論的前提下只憑個人感覺完全否認庚辰本,這種做法,實在不是做學術應有的專業態度。


各說各有理吧!也正是這些才造成了百家爭鳴的紅學呢!


推薦閱讀:

假設《紅樓夢》版本統一、結局完整,還會有現在的「紅學」嗎?
尤二姐為什麼比原配王熙鳳獲得了更多的同情?
為什麼看完《紅樓夢》之後會有「娶妻當娶薛寶釵」這個念頭?為什麼會很不贊同黛玉和寶玉?
除了高鶚版本之外,《紅樓夢》還有哪些版本的續篇?
如何看待陳林提出的紅樓門騙局問題?

TAG:文學 | 紅樓夢小說 | 紅學 | 白先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