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廷賜死的毒藥真的服之立斃么?
電視劇里經常出現皇帝用鴆毒賜死臣子,服藥的大臣直接就掛掉了,當時真的存在這麼厲害的毒藥么。
不是,都要等一段時間。
傳說中的鴆酒,是一種鳥的羽毛泡的劇毒酒。然而古代就有人懷疑過這東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後世的毒酒,不是用鴆羽製作,而是用其他藥物。 @龍草 回答中所說的烏頭鹼就是一例,但古人也不會只用生烏頭,必須要和其他藥物配合,如白芨、白蘞反衝藥物或再加麻黃等物。還或者是砒霜,無論是哪種都要加上黃酒,這東西入血快,真真是能加快死亡的進度。不過,即便如此,喝毒酒死的也沒那麼快。飲用後會有一段時間的懵逼狀態,舌麻,昏迷,隨之而來的才是死亡。
史料上的記載就和電視劇上演的不一樣,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使者前來賜鴆,罪臣喝了毒酒,等了好久都還沒死,使者就很捉急。於是拿出白綾,將「醉雞」勒死。如南明永曆八年(1654年),黃大振「賜鴆,飲不死,絞殺之」。還有一個名叫林尾姑的女子,飲鴆且死時,張目遺言:「葬我必董峰嶺,令可高望郎歸也。」
有時候毒酒是御賜的,有時候則要自備。清末尚書趙展如喝的就是自己家準備的,他因事被賜自盡,朝廷便「命備鴆酒」。因為趙展如一家平日里很受恩寵,期待朝廷會忽然改主意,所以就在毒酒里摻水,稀釋了。趙展如這個人身體又很魁梧,喝了稀釋的毒酒後,只是感覺「有些暈暈的麻麻的」,喝了好幾回都沒死。他們全家人試圖用這種方式拖延死亡時間,以期待有另外的使者喊出「鴆下留人」的那一刻。然而那一刻終於沒有到來,傳詔的大臣沒辦法回去復命。趙展如終於沒看見希望,於是用皮紙蘸酒,蒙面窒息而死。
我們看得出,古代的毒酒,並非百分百奏效的。但也不能因為一些喝了居然沒死的特例,去否定喝了過了一小會兒就死了的絕大多數。鴆酒這東西是很毒的,許多名將猛士都死在這上面,並非「古人身體素質差」能解釋的。另外要說電視劇,電視劇要的是衝突,是劇情的效果。喝了秒死是為了劇情,喝了一會兒再死也是為了劇情。譬如《新水滸》的最後,李逵喝毒酒那段兒演的就非常不錯,我個人非常喜歡。
我的知識範圍內,口服礦物毒藥沒有那麼快的。古代礦物毒藥的代表砒霜就沒有那麼快。現代的無機毒藥KCN,也就是氰化鉀的發作是非常迅速的,但是也是數分鐘內。
但是怎麼說呢,如果算上植物提取物,發作非常快的毒藥確實有,烏頭鹼之類的有毒生物鹼,從口腔粘膜吸收開始就會對神經末梢有非常強的麻痹作用,這個時候人就很可能倒下跟死了一樣。但是發作快也不意味著就一定致死快,因為胃腸道吸收毒藥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除非毒藥的藥性非常強,口腔黏膜吸收的那一部分已經足夠致死了。
當然,說不定古代人體質比較差比較脆弱呢?這都是說不定的。
先說答案:不可能。
古代的毒藥大多是從動植物或是礦物里提取的,毒性並沒有那麼強,雖能致死,但不可能瞬間發作。
皇帝賜死大臣的毒酒一般記載都是「鴆酒」,這個「鴆」是一種很厲害的毒鳥,雄性叫「運日」,雌性叫「陰諧」。這種鳥羽毛呈綠紫色,以毒蛇為食,肉有毒,羽毛浸在酒里做成的就是「鴆酒」。
聽起來挺厲害,挺邪乎,是吧?但是這種所謂的「鴆鳥」真的存在嗎?
不一定。
有人考證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鳥,有人說這鳥根本不存在,只是神話傳說中的記載。而且,用羽毛泡酒這事怎麼看都不太靠譜。
其實所謂「鴆酒」基本上就是「毒酒」的代名詞,「鴆」字與「毒」字在某些文獻記載里還可以互換。而這個「毒酒」里的毒到底是什麼,有人說是烏頭毒,有人說是砒霜,說法也不一。我看的資料里的說法是宋代以後大多是燒酒兌砒霜,宋以前多半就是烏頭、鉤吻之類的草藥里提取的毒了。砒霜是劇毒,但要致死最快也得十幾分鐘。其他的毒物,要致死就更慢了。
我們都知道的一個死於毒酒的倒霉鬼——李煜。他喝的毒酒里下的是牽機葯,這種毒藥的主要成分是馬錢子鹼。會產生劇烈腹痛,渾身抽搐,然後身體會彎曲成奇異的形狀,李煜死時「頭足相就,如牽機狀」,死亡過程漫長而痛苦。如果真有服之立斃的葯,可能他還求之不得呢。
這是成功案例,還有不成功的。比如我之前這個答案里寫過的賈直言。
你知道哪些跟等待有關的小故事? - 朱權的回答 - 知乎
喝了毒酒,昏迷之後又醒了,沒死成。
古人一般中毒以後最常見的解毒方式就是喝涼水,稀釋毒性,然後催吐。比如漢質帝被梁冀下毒之後,他意識自己中毒了的時候還能說話,跟左右要水,但梁冀不給,怕他把毒藥吐出來。
帝尚能言,曰:「食煮餅。今腹中悶,得水尚可活。」時冀亦在側,曰:「恐吐,不可飲水。」
還有一例是《世說新語》里記載的曹丕殺曹彰事,把毒放進棗里,和他下棋的時候讓他吃。中毒之後,找不到水,因為曹丕之前就把所有能裝水的東西都砸了。卞太后親自跑到井邊要打水,又沒有工具,最後只能看著曹彰死了。
魏文帝忌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
這段記載不見得是真的,但至少證明了古人認知里中毒了喝涼水可以救,也就說明古代這些毒藥其實藥性沒有很強,從發作到死要很久,這期間喝點涼水,吐出來,說不定就能解。
今天人難受,多喝點熱水。古人難受疑似中毒,多喝點涼水。
總之,電視劇里那種一杯毒酒喝下去,立馬一口番茄汁噴出來的肯定是扯淡,不可能的。而且電視劇里的毒酒都一個樣,解藥也都一個樣,全是麥麗素,能解各種奇毒的麥麗素。
其實主要還是如果時間拖長了,成本比較高,觀眾比較煩,演員也比較累。。。。
門口那兩個拿著二尺白綾的太監一臉無辜:必須的啊
不是。 李後主被賜牽機毒致死,「牽機葯者,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默記》卷上)服藥後,李煜腰直不起,頭足相就,狀如牽機而死。 牽機毒又稱馬錢子。
小時候讀完「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後看到這段,心疼了好久。這個不是喝了能不能死的問題,而是要不要死的問題。曹老闆了結荀彧只用了一個空食盒,你說荀彧敢不去死嗎?
肯定不可能。
皇帝賜死,一般都是表示:你罪該萬死,但是朕賜你全屍!而且家人免於株連!
毒藥喝下去,一般以砒霜為例,砷中毒_百度百科,可能要一個小時才毒性發作,太監給了毒藥,然後偏偏有不識好歹的吃下去之後等太監回去,立刻催吐,救活的概率很大。這讓太監怎麼交差?讓皇上情何以堪?難道讓太監花個大半天看丫的慢慢毒發身亡?
中國煌煌二十四史,對於這方面的記載倒確實匱乏。
剖腹指南
日本素有切腹傳統,武士切腹自盡,通常6個小時掛掉是屬於短暫輕鬆的,二戰中倡導神風特攻的大西瀧治郎切腹自盡,足足15個小時才掛掉!更何況是古代純度和毒性都很差的毒藥?!誰TM有這個耐心等你丫的慢慢掛掉?!
幕府時期,高級武士犯下大罪,被責令切腹自盡,旁邊都有介錯,一般由刀法高超之人擔當,切腹人拿出脅差剛剛做出這個動作,往往還不等插入腹部,介錯就手起刀落,人頭落地,完成超度。
好了,結合中國古代的實際情況,更可能服下毒藥之後,大太監身後上來兩個身強力壯的武士/太監,手持白綾,快點送人上路,好向皇上交差。
清朝賜死某武將的時候就有服藥不死的情況出現,最後是以紙敷面,沾濕紙張悶死的。。。。。。
估計還是歲數比較大,古人身體素質又一般,犯了錯擔驚受怕吃不好睡不著折騰好幾天,一聽說賜死又硬吃下去亂七八糟的什麼東西,哪怕是安慰劑我估計都能嚇死一批
古代毒藥不是那麼有用的,比如達摩就被毒了六次才死。晚清的趙舒翹,最後服毒吞金都死不了,最後被人以牛皮紙沾紙給悶死。
達摩被毒死:
時魏氏奉釋,禪雋如林,光統律師、流支三藏者,乃僧中之鸞鳳也。睹師演道,斥相指心,每與師論義,是非蜂起。祖遐振玄風,普施法雨,而偏局之量,自不湛任,競起害心,數加毒藥。至第六度,以化緣已畢,傳法得人,遂不復救之,端居而逝。即魏文帝大統二年丙辰十月五日也。——《五燈會元·卷一》
光統就是慧光,高僧:慧光 - Shaolin 少林派大師,下毒水平自然不差……
趙舒翹之死:
宋徽宗遊覽內庫的時候看到一堆中藥,問了內侍這是啥玩意?
內侍說這是馬錢子。
徽宗又問是幹嘛的?
做毒藥的。
幹嘛要做毒藥?
太宗喜歡玩,,,,
鳩鳥是沒有的。馬錢子毒死人還不是簡單的活
關鍵看什麼叫立斃。
秒死的估計難。(現在也難)
口服的要求低一點,因為得先經過消化道吸收。10分鐘內掛掉還是能辦到的。
用毒藥的兩種情況:一是不給留體面了,二皇上不願意讓人知道你是被賜死的,文臣武將選的話還是喜歡上吊和抹脖子,死的快不受罪,而且比較拉風。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個時候還沒有那樣的急性毒藥。
還用得著毒酒?
郎鶴炎老師去酒吧,人除了喝82年的燕京人家還喝那什麼……對對就喝內Tequila
人一般都兌什麼雪碧啊啥的,郎鶴炎老師不,人家兌
二!鍋!頭!
完了以後,人一般來一檸檬片兒當點綴,人郎老師,人來片大榴槤。
說郎老師一舉杯
來,誰來和我同歸於盡?
我要是皇帝,毒酒啥的多沒意思,郎鶴炎內酒吆二斤過來對嘴灌,不辣死也撐死了
李煜被毒死是用的牽機葯,也就是馬錢子鹼,很長時間才死去。
毒物的提取和保存,在古代都是難題。
可能御賜的毒藥是針對當時的達官貴人們中長期流行的補藥丹藥專門設計的吧。
或者,針對御賜補藥設計?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煜多次請求宋直呼其名?
※古代和現在的中醫師和針灸師出診時會帶有怎麼樣的裝備和設備。?
※後世通用之周易或說周易之主流是鄭玄版本還是王弼版本?或者其他
※如何看待「列強入侵給中國固然帶來了傷害,但是有利於中國的現代化,因此殖民有理,侵略有功」的觀點?
※當劉邦還是一個痞子時,蕭何為何對劉邦如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