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1歲做童工,15歲上戰場,16歲負重傷,23歲癱瘓。儘管飽受病痛折磨,他從未向死神低頭,以驚人毅力寫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6年的今天,奧斯特洛夫斯基去世,年僅32歲。

為什麼我覺得這是某個環境下的一個悲劇呢?

大家是怎麼去看的?


多年來的一些宣傳,給大家一個印象,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工人,因為幹不了活了,乾脆就拿起筆寫些東西,結果還成功了,作品廣受歡迎,最後還成了名著。名著簡直是太好寫了,人人都能輕易成為知名作家。這個說法你信嗎?反正我不信——只要人能成熟些,換成誰都不信。
在《鋼鐵》中,保爾在1926年身染重疾,已經不能再勝任長時間的工作。保爾在一次面試與一名編輯交談後,他決定改行文藝創作——這也是僅存的「動動手就可以勝任」的工作。從此保爾開始以常人難以想像的熱情和效率發奮學習文學,逐步將自己從一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團領導幹部強行轉變為無產階級知識分子。這與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經歷一樣。
《奧斯特洛夫斯基傳》里有一個吸引人的小故事,故事發生在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妻子拉婭成為好友但還關係還沒有進一步發展的時候。
下面是引文:

拉婭經常與尼古拉一起到圖書館借還書。借書處的組長是一位翹鼻子的姑娘,名叫杜霞。她不大喜歡尼古拉:看來,她以為尼古拉是個好吹毛求疵和愛挑剔的讀者。有一次,尼古拉向她借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一書。
「您怎麼啦,同志!我們沒有這種書!」杜霞用一種不太滿意的口吻聲言道。
「『這種書』如何解釋呢?」
「『這種書』就是您要借的!這種書我們已經停止向外借閱。書中有許多有害的思想。借革拉特珂夫(1883—1958)和馬雅可夫斯基的書吧。」 「您聽著,」尼古拉勉強壓抑著自己的情緒說,「革拉特珂夫和馬雅可夫斯基都是優秀的作家,我對他們深為敬慕。但是,我現在向您借的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同志,這種書沒有!我們圖書館的工作是要為無產階級文化使命服務的!」尼古拉被激怒起來:
「您不要用無產階級文化這種字眼來愚弄我!現在可不是用呆板的公式來從事文化事業的時候!」
「讀者同志!」杜霞抬高嗓門說,「您不要耽誤我的時間!如果您是一個緊跟時代的人,您應該明白,令人痛恨的舊社會的一切文化偶像都在泯滅之中。」引文完①

看來,這個圖書管理員還是有些知識和想法的,但她不理解托爾斯泰的作品,先入為主地將托爾斯泰的書簡單歸類為有害的書。我們在為托爾斯泰抱不平時,是否想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現在也遭受了同樣的「待遇」。

《鋼鐵》中,「生命的意義」一段在中國婦孺皆知,我摘錄下來: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保爾在烈士墓地追悼戰友,由心入景,由景生情,最後升華成人生感悟,感人至深,旁白與主人公內心獨白水乳交融,一氣呵成。有人問,末尾怎麼又多了一句?

其實最後一句一直都在,但「太不合時宜」了,被選擇性忽略了。既要獻身理想,又要珍惜生命, 「托爾斯泰的理念」影響竟然也深深影響了作者!
有人認為《鋼鐵》只屬於紅色文學,背棄了俄國文學的傳統,但我並不這樣看。
作者在創作《鋼鐵》之前的幾年,雖然身體每況愈下,仍然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其中就包括閱讀大量俄國和其他國家的文學作品,為計劃中的創作做積累。據其夫人的回憶錄所說,作者每周的閱讀量竟在20至30本左右!而且他對文學作品的質量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作者讀的經典著作,包括普希金、契訶夫、高爾基、列夫·托爾斯泰等人的著作,這些著作中很多精彩的大段段落,作者能一一流利背誦。他還以極大的興趣閱讀有關國內戰爭時期的文學作品,其中有綏拉菲摩維支的《鐵流》、富爾曼諾夫的《恰巴耶夫》、《叛亂》,弗謝沃洛德·依凡洛夫和鮑·拉夫烈紐夫的中篇小說,康·費定的《城與年》和尤·利·利別金斯基的《委員們》。就詩歌而言,他喜歡捷米揚·別德內依、弗·馬雅可夫斯基、別茲敏斯基、日阿羅夫的詩。他對科技讀物、歷史回憶錄亦興趣頗濃。他選讀翻譯著作還有大量的美國作品。作者最喜歡的作品,是《靜靜的頓河》(前兩部)。
在《鋼鐵》中體現的精神氣質,既有福爾曼諾夫式的對革命的忠誠,高爾基式對苦難的直面,也有普希金式的戰鬥熱情,托爾斯泰般的悲憫等。有經驗的讀者在閱讀《鋼鐵》時,不難看出保爾身上體現了傳統俄羅斯文學中「新人」和「聖徒」的概念,冬妮婭身上有既高貴有可親的貴族少女的影子。作者內心的糾結和矛盾在作品中反映,這也是俄語文學的普遍特徵。
除了文學藝術類書籍,作者還大量閱讀政治書籍,進行政治學習。如此高強度的閱讀,最終使作者受過傷的眼睛發炎,在1930年左右徹底失明。

作者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在1931年底完成了《鋼鐵》的第一部。1932年,青年近衛軍出版社副總編科洛索夫打破「編輯不能與作者接觸」的慣例,去了作者家探望。科洛索夫試著問作者,基於作者的身體情況,是否願意由出版社派人加工作者的作品。奧斯特洛夫斯基毫不猶豫地回絕了,他堅決反對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別人的東西,這是他創作的「紅線」。科洛索夫終於認識到他面對的是一個真正的作家。②
1933年夏,在出版社方面的幫助下,作者完成了《鋼鐵》的第二部,作者在這期間2次病危。有人認為,是因為作者的體力問題,使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的水平。我認為不是這樣,比如,第二部不僅有建設時期保爾的在嚴酷環境中追尋理想,思想和行動方式不斷成熟的過程,因性格衝突和自身幼稚與麗達遺憾地擦肩而過的感情處理,還從多個視角描寫了杜巴瓦與保爾等人的理念衝突,反映了蘇聯早期的思想路線分歧。杜巴瓦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而且還構成了一條完整的暗線,加固了小說的結構,另外第二部的篇幅和社會涉及面遠大於第一部,有很多黑暗面的揭露。許多東西既要符合歷史真實,又要不太違背社會主流觀念,因此第二部中作者使用曲筆遠多於第一部,在創作過程中作者也必然內心充滿矛盾。《鋼鐵》中作者借保爾的感受描寫了自己的心情:
「憂傷,以及常人的各種熱烈的或者溫柔的普通感情,幾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發,唯獨保爾沒有這個權利,它們被永不鬆懈的意志禁錮著。但是工作越接近尾聲,這些感情越經常地衝擊他,力圖擺脫意志的控制。要是他屈服於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種,聽任它發作,就會發生悲慘的結局。」
可以說,第一部使《鋼鐵》獲得當時的群眾(尤其是青年)基礎,第二部使《鋼鐵》真正成為一部經典作品。
《鋼鐵》出版之初,雖然引起普通讀者的熱烈反響,評論界卻對它極少關注。但事情很快有了轉機,老作家綏拉菲摩維支關注到這部作品。綏拉菲摩維支認為,作品中對革命年輕一代人物的塑造極富有原創性,是文學領域的一大突破,且小說的思想(這可不是語文老師口中的那種思想性)極為深刻,已顯露出大家氣度。雖然《鋼鐵》的處女版文學性還有待提高,但是,文字語言是可以通過加深學習快速提高的,原創性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綏拉菲摩維支親自去作者處對奧斯特洛夫斯基進行指導和幫助,這使得作者的文學功力日見成熟,《鋼鐵》也通過幾次修改完成了文學化「蛻變」。1935年綏拉菲摩維支帶領6位作家聯名在《真理報》推薦《鋼鐵》,小說迅速風靡全蘇聯。在1936年作者完成《暴風雨的兒女》第一部後,綏拉菲摩維支見到作者文學水平進步神速,高興之情溢於言表,他恭喜作者的巨大進步②。

現在有很多人用前蘇聯時期犯下的歷史錯誤(包括作者在世時蘇聯因政策失誤導致的饑荒,作者離世後發生的大肅反、卡庭慘案、爭奪霸權等)來指責奧斯特洛夫斯基,其實,作者在病重離隊前,只是共青團州一級的領導。成名後以殘病之軀當了全國代表,並沒有參加制定政策的權利,何況很多事情是作者病故後發生的,這種指責太過嚴厲了。但作者在生前,似乎很願意背負這種「十字架」。比如在《鋼鐵》第八章中,保爾在癱瘓後,擔任了青年的政治輔導工作,一天(時間點可能在1928到1929年之間)他與一個區委書記談及「集體化」推行過左。這是一種典型的春秋筆,在《奧斯特洛夫斯基書信集》中,作者曾將全家人稱為「集體農莊」,應該說,他對集體化取代小農經濟是非常嚮往的,但有感於1932-1933年烏克蘭饑荒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悲劇,而且蘇共確實曾有緩行集體化的政策(肖洛霍夫的《被開墾的處女地》也有反映),作者藉此表達了一種慎重——政策失誤會死人。(讓作者一上來就明白集體化水平要適應社會生產發展水平,可能太勉為其難了,各國的農業政策制定基本都是吸取過去人命換回的教訓!)。
對嘉林娜的訪談暗示③,作者在內戰中曾受過軍事審判,可能的原因是拒殺俘虜②。《鋼鐵》的初稿有可能有保爾受軍事審判的情節。文劍譯版第7章,「保爾的母親聽阿爾焦姆訴說保爾官司的經過,哭的死去活來」(發生在保爾來家信之前,其他版本「官司」被譯成麻煩事、遭遇等)。但本人沒有這方面的材料,但從許多其他資料看,當時雙方對被俘人員都曾有痛下殺手。《鋼鐵》中曾描述過,保爾押送波蘭俘虜時,一再告誡自己,「不能給紅旗沾上污點」,這也表明這作者的態度。
餘一中教授曾指出,奧氏在1936年給妻子寫信時痛罵「托派」是瘋狗,認為作者同意「清洗」政策④。但《鋼鐵》中對杜巴瓦的描述,表明作者遵從列寧主義,更願意在制度框架(比如大會辯論等)內處理黨內不同意見。在1934年12月,蘇聯領導人基洛夫被暗殺,激起蘇共黨員的極大憤怒。很多黨員或多或少知道蘇共上層的矛盾,《鋼鐵》最後的部分也有所表示。但是政治爭鬥歸政治爭鬥,暗殺是絕對破底線的行為,奧氏如此痛罵反對派,原因恐怕在此。斯大林藉機將矛頭對準反對派,將他們指責為幕後兇手(事實早已掩蓋在歷史的迷霧之中,雖然基洛夫確實與反對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有很深的矛盾,但至今真兇是誰,仍是個謎),逐步加快內部肅反,在1937,38年肅反達到高潮,大批人遇害。
從作者人生中最後幾封信看,他詢問親友針對季、加「大審判」的細節,看來他已經誤信了被告人的假自白,認為反對派領導人有罪⑤。作者沒參加過正式公開的「討伐」反對派的活動,只是在私人信件中談了一些看法,有人說他受了蒙蔽,這種說法不算錯。有些人想把他定性為斯大林的「幫凶」,但只用這些信件做證據,無疑是很難服人的。

拉雅的回憶錄還記載,作者去莫斯科後專門與肖洛霍夫閉門見面,拉雅當時在場,拉雅回憶道,會談內容沒有記錄,談的東西「我也記不清了」。由此我們可見作者最後的日子由於身份敏感所承受的特殊壓力。

讀到這,有人會有疑問,蘇聯官方當時為何還要大力宣傳《鋼鐵》。這很簡單,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被認為靠得住,《鋼鐵》的特殊寫法,使得年輕人和文壇精英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一面。比如,肖洛霍夫和巴別爾(《騎兵軍》作者)都特別推崇奧斯特洛夫斯基,可能因為他們都是寫政治題材小說的,彼此的思想和技法都很了解②。
我在初讀《鋼鐵》時,讀的是校正版,即作者在去世前(1936年)將早期的發行版大幅刪改後的版本,我國八十年代前引入的譯本都是從校正版翻譯的,該版本在網上被戲稱為「和諧閹割版」。由於某些原因,作者將早期版本中的許多段落直接刪除,沒再加過渡,留下很多「斷層」,顯得「結構鬆散」。 一種說法是作者出於保證全書的藝術整體性,主動去掉一些過於突兀的「枝節」。另一種說法是,作者迫於某些壓力,不得不做出某種妥協,去掉了有「不合時宜內容」的章節。上世紀五十年代後,蘇聯官方陸續公布了《鋼鐵》早期版的被刪段落,其中1964年一次性公布了將近5萬字的刪節內容。現在一些《鋼鐵》的翻譯版本收錄了刪節。這些刪節加深了一些人物描寫,使其更加客觀化、立體化和人性化,並涉及到作者對一些較負面現象的看法,對民族主義者、黨內反對派、自由主義的認識和功過評價。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作者思想的獨立和複雜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人們都讚賞奧氏堅持不放棄的生命精神,不過很多人都忽視了這種精神的來源是集體主義,而不是個人中心。
前蘇聯1941年版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影中處處流露出一種對生命的愛惜和尊重,其中一句台詞是,「我們願意為革命付出一切,但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輕言就死」,這種說法在若干年前肯定會引起爭議,但在原著小說中實實在在地有這種傾向:
在小說中,珍重生命的說法先後提及了多次,最早的一次是保爾與冬妮婭分手前,坦言自己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僅僅為特意表達對愛情的忠誠而用生命冒險(有讀者對此不認同,但小說種冬妮婭與好友的信中也曾有類似觀點)。
而保爾的生活態度進入成熟期的體現,是在名段「生命的意義」之後,「我們要趕快好好地生活,因為一次疾病或事故,都有可能終止生命」。這一句與「生命的意義」相接,是很有意義的。保爾每每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四次死裡逃生,在經歷過生死後,他逐漸將自己的生命和解放事業聯繫起來,生命是有意義的,那麼生活也應該是積極的,多彩的,而不是特意去禁慾和苦行。因此,保爾和麗達再次見面時,承認當年不辭而別是受了牛虻的消極生活觀念影響(當然,保爾與麗達性格差異大,相處時不覺得輕鬆也是重要原因)。隨後麗達給保爾的信中,也贊同保爾對生活看法的轉變。
小說的最後部分,保爾因傷病致殘,他在病床上還曾反省過當年犯過「左傾幼稚病」,工作時不太注意愛惜身體,否則「還能在崗位上多干好幾年」。不過他沒有因身體的殘疾和生活的困苦而消沉,而是在家庭和朋友的幫助和鼓勵下,用殘生做出最後的努力。最終保爾對生命的堅持還是出於他的集體主義人生觀。
無論是書中的保爾還是現實中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都表現出基於集體主義的積極人生態度。但與這股向上的人生態度矛盾地並存的,卻是自殺情結。奧氏曾經說,在集體中,他才有力量,否則他可能忍不住痛苦,早就一槍把自已打死了。奧氏最早表現出自殺傾向最早可見1923年寫給女友別蓮富斯的信,此時他正在區委,又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戰友與他一起工作,貌似一切都一帆風順,但他對自己的暗傷十分清楚,他寫道,一旦身體垮下去,就在自己的腦袋上來一槍⑤。
奧氏在小說中體現了他的「自殺情結」。保爾在海德公園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在文藝戰線上,以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奮鬥了5年時間。但在小說的末尾,保爾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仍做了最壞的準備,一旦作品無出頭之日,他就結束無意義的生命。這也確實是奧氏當年的確實想法。
好在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生命最後兩三年,人生出現大翻盤。他成了作家,能夠以新的方式再次投入集體事業中去,按照小說的說法,「重新返回了行動者的隊伍」。許多在作品中描寫自殺的作家,最後以自殺告終,奧氏則無疑是幸運的,他把幸運歸功於集體,因為正是他將人生投入到集體,集體又給了他人生的出路,他才免於毀滅,並實現了人生價值。

1936年12月,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完成《暴風雨的兒女》第一部的校對工作8天後,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很長一段時間,推薦我們讀他的作品,抱著的目的是道德宣傳,甚過名著鑒賞,小說的藝術和思想竟慢慢被掩蓋。漸漸有人對小說有了質疑。尤其在當今,承平日久,當年使我們度過危難時期的信條—革命和集體主義,已經有人認為過時,甚至是錯誤的了。我們如何評價這為將一生都獻給共產主義事業的人?一個革命作家?一個戰士?還是一個被利用的悲劇人物?

西方有一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厚道的評價,他是「聖徒」,一個「共產主義的聖徒」。他虔誠地信奉自己的信仰,為此不惜受常人不能受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犧牲殉道在所不惜;道德崇高,利他而不利己,為其他信徒做出表率;死後留下一本福音,代代相傳,引導人們去惡修善,建立共同的樂土。有人假借他的威嚴,也有人對他咬牙切齒;要毀掉這門信仰,他必須是最先被攻擊的對象。奧斯特洛夫斯基被稱為「共產主義聖徒」當之無愧。

①《妻子的回憶》,奧斯特洛夫斯卡婭著,1974年

②《活生生的保爾柯察金》,特列古勃著,1968年

③ 訪談報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無悔人生》,斯韋特蘭娜 薩莫傑洛娃,穆廣仁的文章《我們所建成的,與我們為之奮鬥的完全兩樣》曾引用

④餘一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好書嗎?》 《俄羅斯文藝》1998年02期

⑤《奧斯特洛夫斯基書信集》,王志沖譯,2011年

PS:同系列文章

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里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 ?

保爾柯察金幾段感情的失敗能留給現在年輕人哪些經驗教訓?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和《牛氓》這兩本書有沒有長久的文學價值,還是只是意識形態宣傳品?

從文學角度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要是還有興趣,歡迎去百度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吧查看具體資料。


謝邀,先放幾張我男神Владимир Конкин的照片調節一下氣氛。

為什麼拖這麼久呢——因為本來覺得不想和沒看完未刪減版書的人說話。
為什麼又答了呢——因為覺得也沒什麼好矯情的。
先拋開時代、作者什麼的,就說這本書。
其實挺好看的——9歲時候的我覺得《鋼煉》比莫泊桑、笛福、司湯達什麼的容易接受多了。
後來家長發現我看起小說來非常瘋,為了防止影響學習,是的,就是這麼偉光正的理由,把文學類課外書的配額狠狠砍掉了。所以在今後兩年里,有偉光正光環加持的《鋼煉》是我唯一的被窩及廁所讀物。
也許我掉進俄語坑的命運就在那時顯出了端倪。(如果我有機會看見已經成了老爺爺的我男神,我一定得告訴他:您老對我的悲催人生負有一定責任。)
中考前經常熬夜刷題,其實每天等爸媽睡了之後,我就會把小學時候看的小說們拿出來複習一段,這時候發現誒嘿,當年忽略掉的一段其實挺重要的,柯察金同志是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啊。誒嘿,書里的一些當年沒看懂的部分其實是在講性啊!
所以啊,在說話之前,先去把書看了。這是看法一。

再摘抄一段學界的話:《鋼煉》不是作者的自傳。雖然基本素材取自作者的人生經歷,但是,這是小說,不是自傳。這點還是要搞清楚的。

看法二: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學水平肯定不能跟文豪比,這本書當年的轟動效應也的確和他的殘疾有關。讓朱彥夫、張海迪去跟莫言比筆力,肯定是不科學的。但是,一個行動能力被剝奪到如此程度的人還能去堅持發出自己的聲音,的確怪不容易的啊。
為什麼9歲時候的我會覺得《鋼煉》非常好看,莫泊桑啥破玩意呢?正是因為作者的文學素養有限——放不出太多文學理念、文字技巧的大招,只是樸素地講了一個故事。9歲時候的我也就知道看故事,我管誰諷刺了誰,誰影射了誰,誰批判了誰?
作者還有一部作品叫《暴風雨的兒女》,這部作品筆法上已經有進步了,但是沒寫完就掛了。

看法三:今年接觸了很多有關二戰的內容,在一篇談二戰時期湧現的少年英雄的文章里,一位歷史學家說了這樣的話:「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應該讓兒童遠離戰爭,但是在那個年代的史實里,我們可以看到:未成年人比成年人更快地接受了戰爭的事實,適應了自己的新角色——少年兒童的心理就是這樣構造的,父母們在為明天的死活唉聲嘆氣的時候,孩子們已經在廢墟里嬉鬧,模仿著敵機和槍炮的聲音。當然,所有人都在反思,如果當年能夠早些把少年兒童撤離到後方,可以減少很多傷亡。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是戰爭結束後說的話,在今天談過去,我們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當年經歷戰爭的人也許根本沒有選擇。我們必須面對當年的現實。」
與其說作者的經歷是一個時代造成的悲劇,不如說是一個時代的一個故事。
哪個時代沒有悲劇?悲劇往往比喜劇更容易偉大。所有文豪都是是寫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悲劇。
現在,我們開始更多從「人」出發,去排斥「意識形態」「體制」的東西——但是「人本主義」也是意識形態的一種。看到一個西方作者或冷戰陣營外國家作家的書就覺得是文學,看前蘇聯學者的作者的書就一臉嫌棄,這也是某種「政治正確」。
存在即合理。
當年被捲入戰爭的青少年有很多,有的剛上戰場就成了炮灰,有的活下來活出了精彩人生。像作者和柯察金同志這樣在戰爭中給自己未來的健康留下隱患的也不在少數。作者只是其中癥狀較重,還想到了去寫本書的一個。
書里柯察金同志給哥哥寫信時候說到也要愛惜自己身體,幹活別太拚命了,要是把自己折騰壞了,國家要花很大力氣維修你啊。書的結尾是柯察金同志寫書收到了編輯部回信,覺得癱了瞎了又怎樣,老子還是可以繼續做事的!他自己並不是特別悲傷。

看法四:什麼書能夠被稱作名著呢?聽一位高人說過兩條標準:1.從這本書里,你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那個年代的世界風貌。2. 書里講的事情和道理,不管過多少年,你去想想仍然覺得:是這麼回事。
這個總結非常易懂。
理解第一點很簡單:現在讓我們自己去寫一本讓後人看了能夠知道我們這代人怎麼生活的書,我們每個人都很有壓力。如果地球核爆了,外星人通過總裁文和龍傲天來複原中國曾經是什麼樣,我們得從墳里爬出來抗議。
理解第二點也不難:舉個例子,產婦羊水栓塞死亡的新聞發生後,網友驚呼老舍的《抱孫》好像是昨天寫的。老舍還有一個短篇叫《創造病》,剁手一族可以去看看。
這兩點,《鋼煉》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具備的。
柯察金同志和冬妮婭的故事刨去階級、出身的成分,就是一個青梅竹馬再次相見時發現已經成長成了兩路人的故事。
和女領導麗達的故事刨去書記身份,就是一個屌絲羞於向白富美告白錯過機會的故事。
和老婆達雅的故事就是一個中二青年勇斗邪惡老丈人的故事。
和當年的波蘭鄰居涅莉在車廂里相遇的故事就是一個過了二十年,屌絲還是屌絲,白富美還是白富美,屌絲只能精神勝利法的故事。
至於柯察金同志勞動過度毀掉身體健康的事情,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以矽肺病為代表的職業病相關新聞,「開胸驗肺」什麼的。起碼柯察金同志還享受公費醫療好不好?!
這才是世界的真正可怕之處:一個時代的悲劇並沒有因為那個時代的消失結束——時代輪流轉,悲劇永恆。

看《鋼煉》書之前,我先碰巧看了1975年版的電影(長達六集),產生了人生中第一位男神。
不過呢,耐受度文藝度不高的人我不建議看,蘇聯藝術電影的敘事節奏不要隨意挑戰。
(大姐姐與中國投資的那部電視劇版片尾曲外的部分不共戴天。)

這張照片是作者22歲的照片,健康情況已經不好了,但是還沒消耗成大家熟悉的樣子。

電影中的柯察金同志的老婆達雅和作者的夫人拉婭。
的確是最忠實的一個版本了。
答完了,再讓我男神以柯察金的身份看大家一眼。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這本書以為寫的是鍊鋼技術科普,翻開一看發現文不對題

(╯‵□′)╯︵┴─┴


革命源於生活,但革命高於生活,因此階級性高於私人性,改造婦女和改造農民一樣是革命勝利後的首要問題。
鋼鐵是一個警告人們時刻不要放鬆革命意志的故事,也是一曲獻給無數獻身革命的無名英雄的讚歌,奧斯特洛夫斯基不是一個人,但形勢終究比人強,說多了都是淚。


謝 @弗拉基米洛夫 邀,如果了解到當時的背景,就會認為。。某種程度上,這本書承載著政治正確,甚至是一種惡,尤其是在我國的宣傳下,他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不貼更詳細的資料了,貼一個別人寫的
雜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背後的歷史 (評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保爾 (評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還有這篇,某種程度來說,這部承載著惡的小說,它作為另一種「紀實」,本身也是一種諷刺。諷刺著一群人的初心,一群人的理想,還有局限性


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反思,狂信者的妥協,烏克蘭悲歌


推薦閱讀:

請介紹高加索地區諸民族的歷史與現狀?

TAG:悲劇 | 斯大林 | 蘇維埃政權 | 俄羅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