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的 mute(靜音)鍵為何如此重要,要搞個按鈕?

安卓的機子也是沒有單獨一個靜音鍵的,而且這個鍵的使用頻率極低。完全可以用軟體代替,多按幾下音量減也可以呀。從硬體的成本,用戶的體驗,外觀簡約的角度來說都是浪費么!


一句話,來自於palm


它不是必須的,但可以撩動人心。

因為iPhone 從一開始的屬性就不是一台電話,而是一個移動網路終端。當一台隨身的手持移動設備被安裝上各色各樣的應用後,必然迎來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從系統菜單中調取關閉,確實也可以全局關閉掉聲音,但是,一個有可能在你不需要它的時候騷擾到你的電子設備,是屏幕背後的抽象的系統的可信層級高,還是一個物理開關的心理安全值高呢?這樣一個選擇,取決於設計之初對於產品的定義和對心理的洞察。

儘管有別的方式可以完成同樣的動作,但如果可以用一個物理上的動作能提供你對全局操控的那一下意淫,那麼物理靜音相當於你對這個喋喋不休的網路世界吼了一聲:

『 閉嘴!』

因為人的耳朵是全天候24小時工作的,即使睡覺也沒有辦法徹底關閉,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對於聲音的失控是很容易感到緊張和焦慮的。比如當你突然接到一個沒有心理準備電話,或者某個親戚突然發過來的視頻通話,這種突然發生的狀況會給人帶來焦慮,而當你不方便的情況下,帶著這份焦慮調取一層層的系統菜單去關閉聲音,或者持續按著音量鍵小來逐漸減小,這個時候的心理體驗是相當糟糕的。所以有不少安卓系統也把關閉聲音放在了下拉菜單的默認第一層,以便在焦慮中快速找到它。蘋果的選擇是採取更為極端的方式,但這種極端的做法,是更能消解這種來自聲音的焦慮的不安感的

以上只是一種分析,並未討論是否蘋果首創,而是關注為什麼這樣選擇,不一定對,但這個切入點應該是可以運用在其他產品細節的考慮上的。如果你在未來的設計上真的用上了,我很樂意向你討教一下具體的處理手法 ^_^


這是一個可編程撥碼開關。如果你願意,可以把它設定為旋轉鎖定,或者其它功能。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長按「音量鍵下」就可實現靜音了,你可以把單擊「音量鍵上」可以恢復。

在操作上來看,獨立靜音開關雖然不重要,但這個開關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可以設定為其它功能。


作為一個果黑,我也覺得這個鍵很好用…


我認為這個設計來自與Treo180/270

不需要打開屏幕、解鎖,即可改變聲音設置,對於開會、進入圖書館、電影院,非常方便。


這個鍵的優越性在於你摸一下就知道手機有沒有靜音,而不用再點亮屏幕查看。


如果這個設計是蘋果獨有的,那麼它就是合理的。
如果這個設計是安卓獨有的,那麼它就是奇技淫巧。
如果這個設計在蘋果和安卓上都有,且蘋果先有,那麼安卓就是無腦抄襲。
如果這個設計在蘋果安卓上都有,且安卓先有,那麼蘋果就是合理借鑒並且發揚光大。
如果這個設計在MIUI上應用廣泛,那麼它就是屌絲專屬,米boy和猴子的最愛。


這個問題分三個層面解釋,不一定對,都只是一些猜測:

1、體驗一致性延續,早期iphne一直都有靜音鍵,新版iphone取消後,容易引起體驗的不一致。如無必要,勿改初心。要知道跟andorid用戶不一樣,很多iphone用戶都是一直使用iphone的,記得好像iphone用戶繼續選擇iphone的比例大概在80%,而andorid只有30%,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否準確,權當參考吧。
當然,沒有mute鍵,體驗不一致後,是否會導致用戶棄iphone而去,我覺得可能性不大,但是路徑依賴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有或者沒有差別不大,那麼原來已經有了,現在再沒有也沒必要。

2、目標用戶的場景特性。有mute鍵一般靜音只需要0.1秒(沒有實測過,大概就是一扒拉的時間),而android的靜音大概需要1-1.5秒(也沒有測過,先按住音量減少鍵,大概有一個微小的停頓,然後減少從0減少到最小)。平時可能沒有什麼,但是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會議上,突然響鈴,這時候你用0.1秒靜音和1.5秒靜音可能就有一些本質的區別,而iphone的用戶相對android的用戶更高端一些,可能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需求。
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iphone靜音後,在恢復的時候,保持原音量。andorid就是自己不斷調整的過程。

3、設計風格。iphone更強調規範,按照產品設計的思路來,相對來說android更強調定製,能夠更多進行自己調整。靜音鍵相對於軟體控制來說感覺更偏iphone的設計風格。


我是十分推崇靜音鍵這個設計的。。。我用的場合很多 然後調到靜音會震動什麼的感覺很人性。
假設在會議的時候,你突然想起來你沒有設置靜音
iPhone在口袋裡,用手掏進去,摸到靜音鍵,按下去,機子震動一下,完成靜音,多麼輕鬆自然,那一下震動會讓你很踏實。
然而,Apple在iPadAir2上取消了靜音鍵,很讓我擔心在接下來的iPhone7會取消靜音鍵。 希望只是iPad在家庭使用多的原因導致不需要靜音鍵。


很多答案都模擬了一個使用場景,以證明這個鍵有用。
沒錯,既然安裝了這麼一個鍵,那它肯定有用。
任何東西都不能說它沒用,就算一坨翔也是有用的,至少可以漚肥澆地。但都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題主不是問這個鍵有沒有用,該怎麼用,題主的疑惑在於,這個鍵的重要程度,有沒有必要單獨搞一個按鈕?
我認為沒有必要。
上面好多人都總結了,iPhone靜音需要0.1秒,安卓靜音需要1秒。為了節約這0.9秒,費勁巴拉弄一個按鈕,這個按鈕雖然給用戶帶來了無足輕重的便利,但是大大提高了生產難度,增加了成本,醜陋了外觀,增加了損壞機率。兩者相較,這個按鈕實屬雞肋。
支持這個按鈕的朋友們,要不要飛行模式也做個按鈕,相機做個按鈕,GPS做個按鈕,WiFi做個按鈕,藍牙做個按鈕……呢?


輕撥一下靜音鍵,然後按下快門


如果我告訴你我是因為這個才買iPhone你信嗎?
其實手機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信息聯繫的媒介,而信息的表現形式無非就是聲音與震動(對手機來說)
試想一下這個設計控制著多麼重要的內容。你想讓他「閉嘴」就閉嘴想讓他發聲就發聲。
這一切日常生活的干擾程度都由他控制,而你只需輕輕一撥。反正我已經離不開這個設計了!


對於家裡小寶寶是覺輕易醒體質的媽媽來說,這個按鈕至關重要!因為當孩子睡覺時,我可以抱著孩子單手0.1秒給手機靜音,根本不需要低頭看手機屏!但假如這時手機響了,我需要至少半小時再把孩子哄睡,所以對我來說,iPhone的靜音按鈕非常方便實用。


你使用低不代表所有人都使用低,起碼不要代表我

偷拍怎麼辦?ml時候不想被打攪怎麼辦?半夜三更累的要死想安靜怎麼辦?開車時候想安靜怎麼辦?放在口袋不方便拿出來靜音怎麼辦?……


1 對於手機來說,聽覺作為視覺之後和觸覺一樣重要的感覺,我們不能開關自己的感覺,但可以控制物品的感覺傳遞設計。所以我們可以關閉屏幕,可以設定靜音,都是一鍵即達。
2 有人說何不將任意一個功能都做成一個按鍵或單獨開一個入口,如果能保證美觀,且不會造成干擾,那為什麼不可以呢?所以鎖屏右下角可以呼出相機,上拉菜單中有12個入口,只是他們的優先順序不如靜音高,所以才能屈居次席。
3 功能的優先順序是由用戶調研的結果排列的,蘋果一定是做過相關調研,其他答案中的各種現身說法算是佐證。
4 少了這個鍵可以讓手機手機更美觀,不一定,能減少成本,應該可以。但是設計是一個平衡的過程,簡單不等於簡便。


同於HOME鍵的設計初衷
簡單常用的功能做成實體鍵更能提升用戶安全感

無論你在玩知乎刷微博或是瀏覽成人網頁
遇到情況時home鍵總能帶你回家

無論你在上課開會或是啪啪啪
靜音鍵總能帶來讓人放心的無打擾


我認為
是給用戶安全感
實體按鍵的場景切換感更強烈
用戶不會擔心手機是否靜音
而且按鍵上有熒光 更是方便用戶確定這個狀態


iPhone靜音鍵的使用場景太多了,在公共場合中,聲音很容易對其他人造成侵犯,同時也容易讓自己在專註的時候分心,mute鍵其實提供了一種讓手機變得安靜的一種方式(另一種極端且高成本的方式是關機),如此高頻的按鈕不可能用軟體開關來操作。而且實體鍵反饋明顯,心理上安全可靠。


這是一種能夠有效提高用戶的品牌/系列忠誠度的設計。

我們且不論最初設計這一硬體裝置的人是從何種出發點來考慮問題的,事實上,只要這個裝置對應的功能對於一部分人有實用性,這個裝置就很容易取得用戶忠誠度提升上的成功。

對於認為這個裝置很好很實用的人自不必說;即使你覺得這個功能並不重要,或者沒有重要到需要用一個專門的硬體裝置來實現,當你使用iPhone時,你多半還是會去用它,單純是因為它方便,也沒有什麼學習成本,不用白不用。等你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換用沒有這種設計的手機時,就會因為習慣的改變、因為脫離心理舒適區而產生失落感。這種失落感實際上就是這種設計對其品牌忠誠度做出的貢獻。

我前不久摔壞了我的iPhone,不得不暫時拿個安卓機湊合一下,就對這個開關的缺失很不習慣。類似的還有鎖屏按鈕的位置、多任務的切換方式等等,這還是建立在我曾經是安卓重度用戶的基礎上。半個月後我再使用i Phone時,又開始懷念實體返回鍵。

類似的設計還有諾基亞的手電筒、很多安卓機器的快門按鈕等等。這些操作都沒有足夠的必要性來使用硬體表達,但它們都為提升品牌忠誠度做出了滴水穿石的貢獻。


有沒有覺得這樣是讓人能夠認識到手機不只是裡面的智能軟體神馬的,它依舊是那個存在於現實世界裡具有物理屬性的一台機器設備,所謂的靜音不止是讓手機里的某個軟體不發聲,而是物理層面上的這台設備。

時隔多日,看到一篇網文說到這段,截圖發出來。


推薦閱讀:

工業設計師區別於其它專業人才的最重要素質是什麼?
如何策劃和設計工作坊?
移動 App 有哪些優秀的、令人難忘的引導頁設計?
好的人機交互設計 (UX) 有哪些主要評判標準?
遊戲設計里總被提到的「流暢用戶體驗」是什麼意思?

TAG:工業設計 | 用戶體驗 | 交互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