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古中國能出現儒道釋三教合一這種文化奇蹟?三教合一有什麼具體體現?

比如有沒有什麼可信的歷史上發生過的相關宗教活動啦,或者是直接出現在某些典籍上的思想哲學語錄啦,又或者是某些通三教或者通其中兩教的代表性歷史人物啦,從哪個角度答都可以,怎麼答都行。歡迎各路仙人不吝賜教!


我想了很久,還是寫下來,任何人都有任何的意見,應該尊重,包括從陰謀論和厚黑學觀點去看的。

我們要理清一些線索。
關於儒家部分:
首先,儒家的定義,儒者的定義從秦末漢初開始模糊化。我們先往把時間往前推,推到哪裡呢?齊國的稷下學宮那裡。為什麼要從稷下學宮講起,原因很簡單,看看實際《孟子荀卿列傳》就知道了

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

稷下學宮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學術論壇,以漢代眼光看的九家在這個論壇紛紛發出自己的聲音,闡述自己的見解,這樣子,直接可見的是思想的繁榮和大放異彩,但是還有一種是思想的相互吸收與融合也在這個時候在暗處慢慢進行著。
我們讓時間前進一點,這個時候,出現儒學的最後一位大師----荀子,這位荀老先生是趙人,早年遊學齊國,

荀卿,趙人。年十五(註:原文作五十,誤茲從錢穆引據風俗通義考辨正)始來遊學於齊。

這個時候的齊國,或多或少已經佔有了魯國的土地,原來魯國的儒學此時也在舊地興盛,並出現了門派,年輕的荀子,在這片思想的土地上如饑似渴的博覽當時群書,融匯百家之見。終於在最後困居蘭陵的時候,寫成《非十二子》這篇曠世奇文(先秦個人推重的曠世奇文只有兩篇,一篇是《莊子·天下》,一篇即此),這篇曠世奇文,以簡潔明了的筆鋒對外,評價了它囂、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鈃、慎到、田駢、惠施、鄧析等人獨成一派的學說,對內又批判的繼承了仲尼,子弓,子思、孟軻,子張,子游,子夏的儒家各派學說,將困擾在齊地的這些思想融會貫通,合成己見,簡直獨絕!
荀子之後,作為荀子最優秀的門人之一的韓非子,又總結和發展了老師的理論,而隨後出現的呂不韋則彙集門客編纂了《呂氏春秋》,先秦各家學說到了應該總結和必須總結的時候。而這裡,不得不提到,從齊楚而成黃老道----這種學說根植於道家和儒家,又有關於刑名的駁雜,又有陰陽五行的神秘。可以說,周代戰國到秦漢交替之際,是先秦兩漢思想史的小成時代。
接下來的時間應該到了兩漢,漢代所用的黃老道自惠帝時代立起,到武帝時期一直在明面,而這一段時期出現兩種極端化的走向,一種是儒道快速合併(例如賈誼等),一種是儒道的極端對立(如相互詆毀攻訐),但是這些只是思想層面的繼承先秦思想大討論的後續,政策層面上,黃老道的應用隨著應用者的轉變而融入進了經學(本質上說,當時這種融合還不明顯),隨後兩漢經學的興盛,帶來了先秦兩漢史的大成時代--------東漢末期,出現了王充、王符、仲長統、崔寔,荀悅,徐幹等一大批後漢諸子,這些人的共性是,完全的自發的總結包括東漢經學在內的各種思想,這些人都是儒者,但也全部是不純的儒者,他們思想不完全為現代眼光中各個門戶之見相囿(例如西漢末,揚雄在其《法言》里就鮮明說過,老子的思想他是要效仿的,至於王充的《論衡》更是比呂氏春秋更駁雜,更統一等等),這是儒家和儒者的轉變,而在這個轉變的時候,(至少個人觀點,是中國思想第二次爆發。)首先是道教前身方仙道、太平道、五斗米道的出現與興盛,其次是佛教的傳入中國。(你看,中國的思想史是多麼有意思,凡到一個總結的時候,相對後世而言,都只是某一思想內部總結,這個時候,或傳入,或自生出另一種思想。而又重新進入總結的時代。)
儒家部分我們先談到這裡,按下不表

接下來是道教部分
道教的發展也和齊國分不開,齊國燕國養出陰陽家,而陰陽家和民間的方技融合,又從道家採用養生論,又容納盡神仙家的思想,這形成了道教源頭方仙道。方仙道接下來有著一段輝煌的時期,秦始皇重之,隨後又是漢武帝重之。然後是漢代五行太一巫術讖緯等的發展,又慢慢融合進方仙道,直到桓帝靈帝出現一本標誌方仙道變革的著作----太平經,於是太平道卓然而起,代表人物于吉,張角,這些算不得道士的道士既有所謂單純意義上的修真者,又有政治意義上的謀變者。而在太平經之前,出身江蘇沛縣的張魯因為本身就靠近齊地所以早已完成齊地的遊學,赴往四川,創出了五斗米道。這些早期道教各自林立,到了魏晉時代,尚未完全融合,還有天師道(天師道可視為五斗米道之發展)。而總結這些的工作,落到了陶弘景和葛洪的身上。
葛洪飽覽經籍,後來專究道書,從經世致用的儒家子弟轉變為道教人士,他融合以東漢魏伯陽為代表的丹鼎學說和以太平經為代表的神仙理論,成功創立了不僅有系統世界觀也有系統方法論的不同以往的教派學說。
葛洪之後是陶弘景,陶弘景充分將當時各個道教派別的典籍加以整理,並親自撰述,他將道教推往一個新地步。
隨著葛洪陶弘景的歷史工作的完成,道教發展到了隋唐尤其是唐代,與佛教相愛相殺,爭執百年,而道教的大師也層出不窮,前期如成玄英,司馬承禎等,後期如李泌等。一直到五代十國的動蕩時期,人民困苦不堪,道教作為精神寬慰劑得到了推崇和舉重。一時如無能子,譚峭等紛紛著書立說,而這裡也不得不提到五代蜀的杜光庭。他一生關於道教的著述很多,而且很多影響到隨後出現的宋代。宋初,道士陳摶便是其中之一。

關於道教部分也先簡略敘述到這裡,接下來說佛教。
佛教作為東漢傳入我國的宗教,其發展和道教類似。作為一種思想,首先見到敘述此的,是東漢末期的蒼梧太守牟融。牟融體現了漢代的學人士子的普遍特點,飽覽典籍,但是面對人生的疾苦,面對世俗的紛擾,牟融不能夠解惑,知道他了解到佛教,欣然接納,並引用秦漢各家的諸子學說對佛教思想進行闡述解釋,最後整理出的一本專著,名叫《理惑論》,或稱牟子。
東漢末年還有兩件事值得紀念,一是四十二章經的譯出,另一件是三國時的僧人朱士行,他是中國歷史上西行求法第一人。
時間匆匆,進入了兩晉南北朝,這個時候,北方隨著外族的內遷,佛教逐漸興盛起來,尤其是河西走廊的五涼政權,或多或少是崇佛的,這裡不得不提鳩摩羅什,這位印度與高昌的外族之子,將恆河兩岸的佛教典籍,擇期精要進行翻譯,這在北方就立馬傳開了,而這些經典不是單純的影響當代,更惠及後世。
與之對應的南方,因為一代雄主梁武帝蕭衍的信佛,南朝也或多或少的開始發展了,並且這裡有一件盛事,達摩祖師從海上而來,到了今天廣州附近北上,這位達摩祖師通曉大乘經典,是無上智者,因此也受到了當朝的禮遇。達摩祖師將大乘經典的理論授與當時更夠追隨他的門人。
就這樣,在魏晉南北朝中經過無數僧伽東來西往,翻譯經典,求法弘道的努力,唐代,自玄奘從印度求學歸來,翻譯各類經典四千餘部之後,佛教終於全面進入發展高潮期,。
縱觀整個唐代,例如前期的南宗北宗,後期的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雲門宗。各個大德開門授徒,見性傳法,棒喝喜怒,好不快哉!甚至有人將此同先秦百家爭鳴進行相比擬。

接下來按下佛教不表說回儒家
儒家在魏晉之處,一方面適應歷史的發展,一方面同於當局的緊張,逐漸讓位於喜談老莊易的玄學,而儒家自己本身正式的道統,西遷保留至河西走廊的五涼地區。千萬不能小看這次讓步,玄學的發展,一方面道教是受益者,另一方面,喜歡談因明學的佛教也是受益者,諸如性品論,聲情論,神滅論等一批形而上學的議題,一方面滿足著清談名士的談資和行世依據,另一方面反而促進著佛道兩教的發展,在南北朝子學代表性著作《顏氏家訓》中,有著對儒家(下文一般都指如同東漢末期融匯思想的儒家而非先秦儒家)理論的堅守,也有對佛教道教理論的取捨。《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繼承和發揚儒家美學理論和文學理論之後,寫了一篇闡述佛理的《滅惑論》然後毅然出家。這些,都是儒道釋開始發生融合的證明。
接下來隋末大儒王通、中唐道學韓愈在重儒治的背景下開始對佛教有所反駁,反駁即是有影響之明證。聯繫唐代重道教、喜佛教、用儒治的歷史環境,我認為,三家思想的融合已經在外部條件上有所保證。唐代崇道毀道,崇佛毀佛的事件發生無數次,而這種事情發生,即使是兩教不願意,但在無形中開始相互學習,相互模仿,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儒家作為夾雜其中受影響的學說,這時候卻能夠有無限的生命力,被我們看成是儒士的諸如孔穎達、柳宗元等或多或少都無意識的實用兩教的一些理論,更遑論更大意義上作為文人而存在李白、孟浩然、王維之輩。這是預示融合的先聲。

接下來說融合。
融合的先聲始於唐代,而成於宋代,首先就是北宋五子,張載,邵雍,周敦頤,程頤,程顥,他們一方面在傳統上繼承儒學,一方面在對易,對人生大道,對天命,對太極的闡述上由王弼的玄學易注發展,吸納當時兩教的一些形上見解,首創出別具一格的理性之說。然後關學、洛學、涑學、蜀學、閩學相自獨立爭鳴。這個前期隨著北宋政治的崩塌而結束。
後期的朱熹,開始採用陳摶的太極圖說,融合北宋前期五子的理論,創立理學。而陸九淵也在同時,將佛教的道理引入解釋儒家經典,創立心學,自此,初步融合已經完成。而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兩宋政治對於道教的推崇,這也不容忽視。
元明時代,心學理學就像唐代道教佛教相互爭鬥那樣,不自覺中逐漸走到一起,而我們不得不提王陽明這位後期心學代表。王陽明的心學是在對理學失去信任之後發展出來的,本質上說,王陽明還不是真正的融合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批判理學的時候,總是在不自覺的融合心學和理學。這種狀況直到李贄出現,個人認為,標誌著後期的完全融合。而這種融合,所歷時間不長,便遭受了清兵入關和明朝的毀滅。
這種毀滅迫使這些專研心學理學的士人們認識到,空談是沒有任何實際用處的,於是以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為代表的這些明代遺民清朝異己一方面辯證的批判理學心學的矛盾,一方面轉變研究方法,加上清廷的政治變動,樸學開始作為上溯漢代訓詁的重實物考證的對立宋學的漢學接替心學理學的歷史地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清儒不談心學理學,他們還是談的。
在中國走向帝制的黃昏的時候,樸學到達巔峰,外族的破壞,自身的孱弱迫使樸學開始轉變,一些人開始不再從事這種繁瑣的章句考證,而是利用西學中哲學論,邏輯論反思整個理學心學發展歷程,並出現了新儒家一派,這些新儒家們,不僅講儒學講心學理學,更講佛學,例如熊十力,馬一浮,章太炎,牟宗三諸先生均是涉足佛學理論的大家宿儒。
而反觀於民間,以通俗文學代表的戲劇小說,在追求藝術性和文學性的同時,將民間信奉的神祗或者是信仰,或多或少融入到故事裡面,這從側面證明了儒釋道在民間的融合。

質言之,首先中國文化本身是一種極具吸納力的東西,其原因在於作為文化載體的人善於包容,士人層面上是追求個人的完滿,民間層面上是追求俗世的幸福,國家層面上是追求統治的安穩,這些向我們已有文化進行訴求,待文化反饋之後,又重新哺育這些文化,而就在這緊密的一來一往間,思想渾然一體,和光同塵,既作為文化本身,也作為文化體現,潛藏在文化的血脈里,等待發掘。


儒學很長一段時間裡還包含天文、物理、數學、體育、法律等各種知識,作為主流教育可不只是讀書寫字這麼簡單,道學也包含醫學與化學、天文等元素,只是現在的人都討論起來多隻談思想理論,不談其科學成果,文化兩個字本身就包含著許多方方面面的元素,可就被這些酸腐文人硬發展成一套一套沒具備質感的哲學思想。

有些概念也被人弄模糊了,比如題主問的屬於宗教問題,可其實道學和儒學雖然包含哲學成分,可那是學術理論,嚴格來講還沒到宗教的地步。道學和道教的區別在於,研究道學的人又不做道士,比起那神秘兮兮一套一套的宗教形式,實在與不可言喻的道不在一個層次當中。比如張良就不是一個道士,而是老黃之道的學問家,他的兵法是道學,他人為處事的準則皆為道學。當然,天師道就是他的子孫張道陵所搞出來。還有我們熟知的張衡,自幼學習儒學《五經》長大,怎麼能說他在算學、天文、地理和機械的知識成就與儒學無關?楊雄的《太玄經》乃根據道學理論著寫而出。我想說的是道學和儒學原本就是彼此影響在不斷變化,而且漢代時的科技也確實有了飛躍的發展,後來的火藥更是道教的研究成果,孫思邈的專業也是道學。當然,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科學方面的貢獻也非常之大。

我跑題了嗎?我認為科學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環,而統治者根據自己的想法推行的思想理論反倒次要。談起中國古代儒道釋哲學的問題,也是很籠統,因為這牽扯到中國哲學史,每個時代的思想都是根據當時的現象而產生,比如東漢末年民不聊生才會出現第一次道教對儒家政權大反擊,黃巾軍若果不是一敗塗地的話,張角應該會被認定為中國宗教史的重要人物,而不是中國農民起義領袖。佛教在魏晉南北朝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社會長期處於動蕩,其「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的理論自帶洗腦功能,比較易於老百姓所接受,即便是各政權的君主也是被忽悠得一愣一愣,蕭衍的大名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中絕對不能不知道。佛圖澄能精通那麼多神奇的技能,想來是通過天文、物理等知識進行變戲法去欺騙廣大群眾,總的來說佛圖澄也是一代高僧。

說到集眾家集成的朱熹,人們都集中在討論人性二元論和格物致知論個啥的,你們可知道格物致知要求的是人們應該對天文、地理、生物、農業、氣象等萬事萬物進行研究?你們可知道朱熹好讀《黃帝內經》、《靈憲》、《夢溪筆談》,他對天文、地理、兵法、法律等學問均有深入的研究?其實這些知識無論在哪個朝代,是所有想有所作為的人學習的方向。而魏晉時期清淡之風大氣,名士放任自然,玄學結合了儒學與道學的思想理論,在中國哲學史中逼格很高,可是在實幹方面就有所欠佳,留下了一句清淡誤國的名聲。

後來的王守仁在學術思想之上備受推崇,他平賊的功績也說明並非沒有真才實學,不過儒學發展到他這個時期,已經淪落為純粹的思想學術研究,致良知是對人生很好的致理,卻缺少了對各種科學項目深入研究的實學。比方說王守仁的理論讓你應該去學習天地萬象的知識,可是他並不專門教你那些知識。三教合一的歷史還真有些誤入歧途的感覺,現在你們主要談論的儒道釋思想應該只能算是精神文化,而不是中國學派文化的全部。我不是說那個不重要,我只是想讓大家思考一下為何中國古代有這麼多優秀的發明,科技最終被西方所趕超?


謝梅兄邀。這是一個「三體問題」。是不是奇蹟不敢說啦。^_^開腦洞啦。嘿嘿
腦洞一:
凡三必生萬,而萬物不返於三則早已。萬種思想飈行於神州,善時者,應物而宜生;不善時者,僵過而宜亂。三體問題沒有確定解。我們的文明就像在「三個太陽」照耀下的大地,當然三教思想之間的交流,就像引力斥力交錯,是一種不嚴謹的比喻啦。在這個語境下,三教合一這種文化現象實際上一種解決三體問題的一種偉大嘗試。 ╮( ̄▽ ̄)╭
腦洞二:
1.儒,以人治人,類似社會學。
2.釋,以心治人,類似心理學。
3.道,以天治人,類似自然科學。
三者有相通之處,但是儒道以元氣論為世界觀。佛教以緣起論和心識為出發點。

腦洞三:
有別才有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流,小人同而不和。什麼都攪合在一起是硬合,卻非吾漸進之道。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把自己的認為正確的強加於所有人身上,那不是和,而是合。和是敬而自守,不雜於物,相敬不相爭,其中之別就是天地之別。當然地有地德,也有當用之時。
-----------------------小說-----------------------------------------------------------------------------------------------------------
這個基本是那篇斷更的後續,只不過換個方式寫啦,催更的兩位,別再要賬了,我這兩天光寫這個了。。。
一,東漢,儒道交並
先秦稷下西漢姑且不論,那些與儒道諸子之爭有關,卻與三教無直接關係。我們從漢代經緯之亂開始聊,上一篇講過:漢代的儒學是怎樣的?經學和緯學在儒學發展史中起到怎樣的脈絡作用? - 知乎用戶的回答,讖緯之亂。打個比喻:核武器擴散到民間,幾乎人人皆能宣稱自己掌握了核武,天下真的就此大亂。這就是經緯擴散演化至一定程度出現的讖緯亂兆之災。在思想上,可以從經學中的易學上看出端倪,下面就此先做討論。

1.東漢經學易學背景:易學作為占卜之學,實際上是經緯並作的,尤其在漢代,諸如京房納甲納音之類的把兩套周期性描述方式貫圍相納的思考方向絕對是緯學的。正因為易學天生的緯學血統,貌似提供了一套可以描述一切圖景的工具,所以經學家們才把易學推崇到「經之大者,莫過於易」的程度。嚴格來說,把方術系統化的過程中,有其巨大的進步,但也有用力太過之處。所以以緯漸經,附會漸多。後面的經學大家如馬、鄭、荀、虞之易學皆各有所長,卻難逃象數貫通牽合附會之說,最後虞先生承五世家學而號稱的漢易大成中的互體旁通逸象等等,旁雜繁瑣之極,不可勝記,在細枝末象上推敲成學,雜兆象混氣數,已經把易學發展到了超出它本身能夠承載的極限。易學承載了太多不該它來負擔的期望。

2.王學之先利:這個時候有一個同學橫空出世,就是王輔嗣啦,年不足弱冠,已卓然成家,去經緯之繁複,運老莊入易,不言象數,直言其義,在那個沉重的經學時代,就是一個小清新,聞者陶醉,見者歡喜。實乃破經緯之弊的出世奇才。為當時的學人解開了沉重的枷鎖,提出了如何面對亂世的一種思想。稍加引申就會契合前秦不仕的隱逸文化。這個的王先生成了中國思想史上誰也繞不開的人物。其學開啟了以無為本,尊無勝有的玄學年代。一開始的玄學實際上是老莊和儒學尤其是易學的一次交並,一般來講,玄學是為了破經學之弊,引老莊而申易理之學,不是返於儒道之初的學問,而是儒道交衍而生者,此兩者大不同。王學易注在宋儒之前的千年中幾被稱為獨冠於世,遺憾的是,當時與其並稱的鄭學易注家法並沒有成為主流,止於五代而絕。但以吾學淺見,鄭學只怕比王學更近高古。

3.王學之後弊:王學闡無為本,本為平緯學之過,然其學重言有無,極好思辨,以致其後學不重壘土跬步,玄學衍為清談不重其實,空談游世而無根基,好神仙重方術而不知培根朔源,道家家法自此而亂,卻非真正的隱逸所鍾,而後世凡談道家者多以魏晉為標榜,幾多空泛狂疏,實遠老莊多矣。而在玄學之前,道家先賢也多有儒道而返其實者。最著名者,莫過於祖天師張道陵和魏伯陽先生,皆是東漢人士,大概早王輔嗣七八十年。

4.天師之道:張天師是張良八世孫,家中歷代為禮官。其早年學儒,後學長生。既有道家家法又有儒家血脈。自新莽之後,東漢鬼神祭祀漸亂,禮失之於朝而只得述之於野。故以修身為根本,以術緯之學治巫鬼,儒道並用,立下天師道。所以天師道從一開始,是就不是簡單的道家學說,而是以禮教術法緯學為手段,以道德為歸指的一個綜合體。一個即儒即道的學修體系。是一種保存術緯和道家源流傳於後世之不得已。是不是這樣,就看後世儒生失散其術,成了沒牙的老虎就知道一二了。鄭康成那代大儒,皆有術在身,康成先生不足弱冠即能望氣觀風,而立則星曆推步壓勝隨手施為,比任何術士神棍都牛叉的多,但從不以此惑人,只講經學常理,甘於平淡,一邊耕讀一邊教學。再看後儒?風骨或有之,但以術論,雲泥之別啊。而後世自謂道家者皆以玄學為依止,不願受約束,性子放蕩不羈,但是又不知道怎麼才能真正逍遙,只好慕枯木野石之趣,抑或伴醉買笑服石以自欺,人間憾事也。這些從頭到尾都不是先秦道家之學,尤其不是庄學,在玄學大熱之前,庄學基本是個隱士的流派,並非顯學乃至人人皆談附會之學。我們見到的玄學,重玄學,皆非道家本意。詮釋即過度詮釋唄。

5.丹經之王:一言以蔽之,是以易闡老,以納甲緯學描述天地之氣變化,進而闡述爐火丹藥之學。類似用一種數學工具來描述一件具體的工程。然列並陰陽,律歷為紀,祖述三聖,固有其實。早先的丹道不用這樣的法子傳,那個時代沒有文字甚至語言,也不用易學來描繪,你跟著師父,口傳心授,手把手的教,用心領悟,自然而得,為什麼內丹興盛後仍有傳葯不傳火之說?這個火候是平時積攢下的根基,不是一句話能講得清楚的口訣。若無前輩悉心教導,幾無可能把握。煉丹毀丹之事,自古不絕。就像一門手工技藝傳承一樣,一些文字實難盡述其實。魏公早年盡學六經博通方術,遂以這種方式來描述這門技藝。魏先生之書是源流,還有家法並傳,合則能致其學。這本是古代學問技藝道理傳承的一貫方式。(源流家法這裡面提過《列子》是偽書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這裡要強調的是,言之為技藝,非有半點不敬。實為道無寓不立也。先聖以象言義,以禮明理,以藝載道,後輩無學,胡不知此,無稽妄言爾。奈何六藝幾沒,禮器盡喪,象義不傳,空言其道者,何道之有也?悲哉!

6.淺學亂評:祖天師與魏先生都是東漢儒道交並的踐行者,倆者對於後世的影響不在王學之下,而且不同於王先生,並不是僅僅思想上的演繹,而是以身踐行而知的大家,在對實際術緯之學掌握和理解上,更遠不是王先生能夠比擬。如切如搓所得,遠比思想推演更實事求是。這裡其實要強調的是,早期的不管是儒學還是道學,都不是所謂的思想,他們的文字是對實踐事實的表達,是提煉出來的難以盡述的一部分。不通文字難以盡其學,不履踐以身心一樣不能盡其道。儒道兩家皆以修身為本,抑或言之,諸子之學皆遵此道。後人不知其實,盡以思想言之,以缺推妄,此學而不行之弊。一切空談的思想都不足以追求真實,因為他們的志氣太大了,總想坐在書齋里歸納總結出世界的終極規律。這樣造就出來的思想哲學不是華夏的本來學問,而王學若有過弊,只怕也是敗在此處。心不虛,志不弱,失去了對大道的敬畏,對於實際的敬畏,以己為衡,演繹非常。自大之心微微升起,足夠偏離軌道的了。自己遠遠沒有做到之前而妄言之,是所謂思想家的通病。言清行濁不言道,這個標準其實是先輩為了避免先賢之過在發生在自己身上定下的絜矩克己之道。

7.小人芻議:我們原本文明不會將自己的猜想推論系統化,所以早期的方術乃至更早期的術都是單一存在的,更不會特別在意終極命題。因為那些東西都不是應該被固定住的。應該走一步看一步,實時采真,更易其知,這樣永無止境。最起碼這是最早掌握知識那批人的態度,一種謙卑,一種天真,一種克制,更是一種智慧。而降本流末,後世人類看到的世界已經被人裝飾了太多,太多的理論,太多的思想,太多的情緒,所以看不到天地之純。而天地也就隨意裝飾好了。一旦超過底線就會自我清整一下唄。那些試圖給出終極理論的先行者精神上都是可敬的,但其學一定有其不全面或者時限性抑或壓根就是幻想的成分。所以如丈人這般古之博大真人,仍開篇言明此意,不敢獨尊己道,可窺之一斑。這不是不可知論。而是一種儉讓,一種生生不息,無盡無窮前路所必須的精神。大成若缺,其生也無窮,豈虛言哉?其後的王輔嗣那代思想家們便是忘了這點。而其以無為本思想體系給了以基於緣起論,實為認識論的般若三論宗巨大的發展空間。由此,真正的三教開始了一個級別的碰撞。

二,魏晉,三教並立

1.沙門來華
:先簡述下魏晉前佛教的在中國的歷史。秦皇年代,沙門室利房來華,秦以為妖異而禁其祀,後被禁,而有金人裂門而逃。秦漢之初,皆述之以西域方士。漢明帝夜夢金人時,沙門再次來華,正應當時鬼神興盛之說,而成西域鬼神祭祀方術之學,託庇老下而得祭。後來陸續有沙門來華開始譯經活動,安世高所譯禪數之學,大多為小乘,安世高有方術,得人信仰,故其學流傳深廣,其禪學最後流入天台宗,數學之為對用以教,頗似緯學,後無所繼者也。支讖來華主譯般若學說。大乘之學在漢地始傳。但是這個時候的大乘之學是龍樹之前的大眾部之學。所以並無巨大影響,只是為了後來龍樹之學在漢地傳播墊下基礎。此時的浮屠之學,被看做一種方術修行方式,一種溝通鬼神的方式,與當時流行之學相較,並無特別之處。時光流轉,漢家王朝漸頹。主流經學受到各種挑戰。沙門這種出家修道之學,似合隱士風采,博有幾分市場。僧人也以修道自居,故自稱浮屠道人,世人也將其視作道儒隱逸之士,視其學仍是聖人之學的一種詮釋,最起碼在僧肇之四文中仍是如此。大儒雖覺得彼道欲背人道而實不離人,頗為詭異,但基於一種尊重學問的態度,並不十分排斥。坐而論道,以礪學問亦無不可。漢代那種文明的自信不是現代人能夠體會的。呵呵

2.經學衰敗:王輔嗣過世百年中,其學日顯,玄風日盛,高唱「正始之音」。但實際上是別於三代官學之學。遠非正始。儒學經過經學的盛極而衰,和漢魏戰亂,這個時期進入低谷期。經學傳世者越來越少,鄭學基本是經學大成者,但是肯下功夫的人越來越少,積細鴻文者罕,欲一步登天者多。當然隱士也很多,這種隱士風骨是對莊子精神的嚮往,但是少有達者真正繼承其學,或者說繼承者名不聞達更合適。但是朝堂之上還基本是以經學儒學為正統,不過看魏晉六朝頻繁更迭,就知道作為統治者的思想沒啥根基,何況五胡十六國的年代,就是外來文明和統治者呼應的時代。一切國家的根基在於其主流思想的紮實程度啦。國祚越長者,其德越深。亘古如此。

3.解空第一:百年後,又出現了一位天才早逝的選手,比王先生多活了7年。他就是僧肇。他是鳩摩羅什(龍樹法裔)的弟子,解空第一人的名號,就是他師父給他的。基本算的上是華人對中國大乘佛教理論奠基之人。要全面了解他的思想,您得看的懂那些六朝文辭,經學典故才可以,俺估計這裡這點篇幅是不夠的,大家可以自行閱讀吧,我就把幾點值得注意的背景和要點列出來:
-龍樹論師:大眾部的般若思想在他手裡變成了大乘佛教的根基,所以他的三論才是中國佛教的基本台柱。他本人大概是和魏先生一個年代。至於龍宮什麼的,我們這裡不討論啦(一會我寫完,我會說這是從天宮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不敢自居什麼的^_^,不是瞎話哦,我可是道士啦,^_^),他的主要觀點,就是把釋迦王子的以心治人,離苦斷滅而宣揚的緣起論擴大到萬事萬物身上。然後把實相安在這個沒法找到實體的xxx上。anyway,這個緣起性空的理論就把「心理學」改造成了終極真理。這個可以聊一整天,不過我多沒大興趣,古婆羅門認為釋迦王子是斷滅論,他們的六外道之一。是可以參考的意見啦。而龍樹之說,是在其上一種演繹推廣,具體分析不作了,我從坑裡爬出來,不想再進那個邏輯大咖的怪圈裡。但是我們是不同意這種看法的。對於釋迦王子治人之「苦」的做法,我們還可以理解,他對於緣用有了比較明確的解釋,但仍沒有真正解釋出體因是何物。或者說,他不認為有,那隻好一直在那裡兜圈子,放大到相互關係上,以此為體為因。這在我們看來,不「究竟」啦,^_^。對於龍樹論師的學說,更加遠離我們認識世界的基礎。而且動輒百萬字,極盡思辨之一切可能,大多數文字都是提前堵住一切邏輯上的漏洞。(很像猜疑鏈的有沒有?)立八不而論中空,實則繁極而忘簡,卻非吾道也。其邏輯只不過是建立在人類這點可憐的基礎上的。以此為基,所以實在沒法過多評價的。就說三點影響:1.他的出現構造了現代我們看到的僧團體系。2.他的理論給大乘的生存奠定了基礎,即在世間大力傳教,又同是發願度眾生的修行。3.這種理念從某種程度上契合了儒家的治世的思想。所以大乘之東來,並沒有太多的阻礙。(他其實是個裹著頭巾開雜貨鋪的和藹大叔,一米六幾大鬍子。我見過哈,^_^,這比啥龍宮靠譜吧。繼續我們的小說吧)
-華夏學僧:早期的僧人大都是儒生出身,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有了出塵修道的意願,而其中一部分人選擇了浮屠之道。但是他們與其它的儒生,隱逸道者都是同坐談玄論道,在那個時代不分彼此的。蘭亭之集,可見一斑。就從浮屠道人們的法號也能看得出來,道字科的多得很。具體的僧肇前後或同時的支遁,竺道生,慧遠等等都是文采斐然的名士風采。既有儒佛合流之說,也有玄佛合流之論,俺也不一一列舉了。而僧肇算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為儒生而好庄老,後從佛出家,與羅什學習佛學。其中大量吸收了王學的有無之論,雜糅般若之性空,在幫助譯經時,已經造就出來了漢地佛教在理論上的高峰。題主所問的問題中第一次的三教合一現象。其文辭清雅玄奧,文學水平極高,影響力在之後千年連綿不絕。不過他的理論在我們看來,路子亦然不是一個根基,受到了龍樹和王學的巨大影響。所以從根上就不贊同啦。
-僧肇之學:四論《宗本義》從緣生無性談實相,《不真空論》從立處皆真談本體,《物不遷論》依即動即靜談體用一如,《般若無知論》談體用的關係。對立有無是大乘乃至佛教的做法,但是不是他們的說法和目的。他們後來所謂禪法其實就是想從這種空有的衝突中破開而見性空。只不過與三論宗比,這個思路更加犀利和直接,後面會提到。這樣講只怕很少會有人贊同,那也沒辦法。但在我們看來有無從來都不是對立的,所以不需要使勁挖坑的。(王學和龍樹之學的根本問題就在這裡,一下子想把終極理論想出來唄。)他們知道對立不妥當,要泯滅這個有無的差別。那就開始了邏輯的旅程,著力如此之重,造成了他們這大坑就是在因明邏輯的實際分析上對立有無,這用在修行上會出奇怪的事情啦。
僧肇之四論有三個要點:
1.所立皆真,觸事即真。僧肇的有無仍然是對立的,其所立皆真,仍然是王學體用一如的說法,強調真,就在於真假對立的存在才需要不斷強調分析真是何物
2.有無雙遣。他的有無雙譴是在對立基礎上,強要排除有無對立,不得不構建出來達到性空實相的多餘之物。
3.真空妙有:對後世影響最巨的真空妙有,則是建立觸事即真當相即道的「廢話」上,強調有無雙遣的大坑中不得不再編出來的填坑用的巔峰之作。有無雙遣之後是啥?這世間一切又是啥?真與空的關係,實在與虛無的關係又是如何?真空妙有就是試著回答在他們世界觀下這些問題的答案。一個把實相和性空捏把在一起的理論。在吾等眼中,就是多餘中的沒必要。其說與涅槃佛性是一體的。
從此。佛性天性就開始被這些老先生們攪合成一個性了。而真空妙有對於後世佛教乃至中國的思想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從智者,玄奘,到六祖,再到理學,心學,關學,還有宋後的道教,都不得不面對這個大泡泡做出自己的選擇。所以必須得單拿出這位大師的觀點討論下。而經學乃至之前的官學,有無從來不對立。哪用的的著這麼費心折騰呢?壓根就不用搭理,捏把沙子蓋樓,樓再高能住人嗎?根基不同一切皆不同。
我總在強調,華夏和佛教不是一個根基,原因就在這裡。根不對,長出來的西自然看似相同,其實不同。嫁接的東西有其用處,但不等於還能長出來原本的樹吧,所以我這一支不贊同混淆,因為總得有人保存文明原本的傳承,不雜於外,對於別人相雜相生的產物,我們也不反對啦。後面三洞之教會詳細解釋。但是正因為我們沒有雜混,所以他們什麼時候開始真正混淆的,混淆了什麼,我們有什麼應對,怎麼應對,在我們看來都是明確非常。是誰做的,後面誰來應對,應對的方式也是清晰的。容我慢慢扯皮開腦洞。能看到這裡的同學,可以歇口氣啦,我也寫累了。^_^。

4.三洞之教:
遁世先洞燭,隱逸之士們最早觀察到這個現象,並且做出了應對。立下三洞之說,一來為了作門戶應先古接後來。二來也是針對這個局面的做出的選擇。
這個時代道家立於俗世皆以道為名,故謂之天師道,靈寶道,上清道等等,乃至唐初。後來才被漸漸被道教這個稱呼取代。李申先生書中寫的基本符合我們的說法啦。
--------------------
得空再說了,挖坑非我所願,實在沒時間一口氣寫完。大家見諒吧。


既然上面有人從高度上說,那我在現實說說吧。

三教合一併不是什麼文化奇蹟,而是各取所需。
而且,三教合一從來都是政治宣傳,手段借用,思想上從未有合一的傾向。


先從儒道兩家說起,作為從中國本土產生的兩大思想流派,從根源上講,兩者是中國傳統觀念的兩種方向,即【天人關係】。
儒家遠天而近人,道家遠人而近天。儒家關注人在社會中的定位,道家更多關注人在自然中的定位。
原本儒道兩家作為不同的思想流派並行不悖,沒有什麼交集融合。 但是在傳播發展中,道家黃老學派,老莊學派以及走向陰陽家的方仙道出現了不同的軌跡,開始逐漸吸收其他學說,充實自身。

到了漢武帝前後,儒家也出現了改變。
漢室剛剛建立之時,為了恢復生產力,與民休息,統治者採用戰國中期產生的道家黃老學派的理論,黃老學派在發展中吸收法,儒,陰陽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並被統治者所採納,成為漢代初期的治國方略。
漢武帝之時,黃老學說被廢棄,完成了其歷史作用,從而走下了朝堂,再也沒有成為統治思想。
因為漢武帝對於儒家鞏固政治的需要,以及儒家自身傳的需要,儒家的社會功能得到強化,並且在原本的儒家學說關於統治者定位的缺陷方面做出調整。
此時,第一次正統意義上的儒道結合開始了。 受漢初黃老學說的影響,董仲舒開始改造儒學,把【天人感應】當做新儒學的理論,並把陰陽家陰陽五行,道家天道輪轉的理論充塞到儒家理論。儒家就成為最高權力的合法來源。
另一方面,黃老學說的精髓被儒家吸收,歷朝剛建立之時都會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就是儒家對於黃老學派的繼承和發揚。

此後的儒家,就是一直走在用【天理】來確定【人理】的道路上。
【道教】的產生,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佛教的傳入。 受到外來宗教的衝擊,中原本土的原始宗教開始逐漸形成,道家方仙道,陰陽家,黃老道以及原始巫教逐漸融合,以道家思想為根本,形成了原始道教。
此後很長的時間內,道教和道家緊密聯繫,互為一體。 然而此時的道教並沒有脫離原始巫教的影響,並且吸收東漢開始出現的讖緯之學,比如張角太平道。

此時是東漢,佛教開始廣泛傳播,依靠印度說法式的傳播的方式,在中原難以進行。並且佛教出家的行為直接違背了中國傳統道德,佛教亟待本土化以擴大信徒。
作為一種誕生了已經六百年的宗教,佛教早已經脫離了原始巫教的影響,成為一種說法式實證式宗教,然而為了擴充信徒,佛教開始在中原學習原始道教的齋醮,叫魂,扶乩等一系列傳播手段。並且依靠輪迴思想,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超度法事。
同時,為了在漢地傳播,佛教增加了許多關於忠孝的思想。

另一方面,道教發現佛教完善的思想理論有助於傳播,一些道學家開始逐漸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擴充道家即道教理論。

在民間,道教和佛教為了擴大信徒,就是這麼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而此時,上層的儒學正經歷嚴重的危機。從東漢以來,儒學理論在統治者刻意推動下,僵化封閉的綱常倫理不斷得到強化,將綱常禮教用天道來解釋,大大禁錮了人的自由。
另一方面,漢末三國時局動蕩,儒家統治秩序崩潰。
一部分儒家士子開始想要擺脫這種僵化的禮教,同時向別的方面來試圖重建崩潰的儒家名教秩序。他們轉向道家老莊學派,開創了清新自然的玄學。

魏晉玄學說到底還是儒家的範疇。 儒家在魏晉受到東來佛教和本土道教的影響,做為正統思想的地位有所下降,同時,經學研究在今古之爭中走向了更加僵化的今文經學,儒學發展陷入遲滯。
司馬氏政權對名士們猜忌心極重,造成一種不敢言事只敢談玄的政治現實。
儒家在此時,「天,人」關係嚴重失調,綱常禮教嚴重束縛了人的正常生活,玄學是對這一現象的矯枉過正,遠人而近天。
到了後期,玄學成了社會風氣,成了沽名釣譽的手段,失去了本身突破封建名教的清新之氣。

此刻的道教依舊處在宗教早期,理論逐漸完善的過程,「山中宰相」陶弘景,即是此時道家,道教和儒家相結合的重要代表,在野為道,入朝為官。即是道家理論家,也是道教神仙體系的構建者。

南北朝時期,主要就是佛教大興,並且逐漸本土化的過程。

自此之後,三教在政治上各有起落,佛教和道教作為宗教逐漸完善,儒家作為統治思想則在上層發展。

此後,每當統治出現儒家難以解釋的危機時,佛道兩家就被統治者作為工具以維護合法性,如李世民弒兄逼父,之後大興道教。武則天女主天下,用偽造的佛教經典來確認合法性,並且打壓李唐尊崇的道教。宋真宗檀淵之盟以華夏卑躬屈膝於夷狄,廣建道宮。朱棣奪位於侄,興建武當山以明真武大帝。

到了中唐,五代,儒家維護的社會秩序被極大破壞,儒學出現了新的危機。
韓愈開始,由中唐到宋明的儒學變革開始。

三教合一的高潮出現,為了拉攏佛道,避免思想爭端威脅統治,一部分人開始鼓吹三教合一的學說。

儒家開始吸收兩教的最根本思想,從哲學,本體的高度開始闡釋綱常禮教的合理性,補充原本儒家所缺少的思辨性,來維護儒家的社會地位。具體過程不再闡述。


王陽明心學建立後,儒家哲學化的過程基本完成,統治思想愈發穩固。三教合一的必要性消失。


在民間,有關佛道兩教的神話傳說,伴隨中國原始神話,融合成了一個極端複雜的神話體系,令人驚嘆。產生了一批如《封神演義》《西遊記》等一批佛道交融的小說,這也算三教合一的一個體現吧。


大概就是這樣,才疏學淺,有錯誤之處,請不吝指出。


文物界三教合一的典型是衡陽南嶽廟,中路建築體現的是儒家與皇權,東西兩廂分別是道教八觀和佛教八寺。其實不單單是釋道兩教,現在看歷史時期的一些中國伊斯蘭教的著作,也表現出一種以儒釋伊的文化色彩;而大秦景教流行碑則是以佛釋景。

粗淺的想,尋求和主流文化之間的共性,乃是支流亞文化謀求發展的必要法則吧。


之所以會出現三教融合,是因為三教本來就可以融合。哈哈,似乎是句廢話。
首先,道和儒作為先秦哲學的一部分,這兩家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本來就是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的。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皆遵循「道」來運轉,而,儒家所謀求的正是建立一個按照某種規律運轉的社會。儒家更像是道家在某個具體問題上的分支。
當然道教跟道家還是有區別的,只不過,這種區別在於,道家確立了「規則」的最高地位。而道教則是在探索這些規則的具體內容上進行努力。
至於佛教的融合,則更有趣一點,作為後來者,它的地位本來並沒有辦法同道儒兩家相提並論。但是,它很好的彌補了,道儒兩家,對死後的世界解釋的空白。
於是,一個完整的世界觀結構出現了。它的大框架是「道」,世間萬物,甚至是鬼神皆要遵循的規則。
在這個框架下,儒負責維繫現實世界,道和佛共同構成死後世界的不同方向。
人活著,就天地君親師,共同打造一個大同世界。死了,就六道輪迴,人鬼畜生各種變。如果不喜歡,還可以,修身養性煉丹做法,肉身成聖。
這三家,雖然偶有衝突,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各講各的,都有自己主要負責的板塊。儒家很少去解釋死後怎樣,道教則不會關心如何運作政權,佛教也不會告訴你怎麼長生。
而他們總體上又都有個大原則,那就是,大家都得按「規則」來。運作政權,就得推崇道德。想要長生,葯就不能停。輪迴轉世,也有閻王的賬本在那記著。


類似的宗教和文化的大融合併不罕見,想一想公教(猶太信仰,羅馬多神教,北方多神教。。。),正教(猶太信仰,希臘多神教與哲學(和儒家是不是很像?),斯拉夫信仰,薩滿信仰。。。),伊斯蘭(閃族信仰,薩拉森多神教,拜火教,甚至還要加一點希臘成分。。)等等等等等。倒不如說純凈的文化宗教才是罕見的。


謝謝邀請

小弟不才,亦來試試回答。小弟乃野人一個,初涉佛,繼而道,儒很少很少了解,更無研究儒釋道三教合一,亦無研究歷史及人物,只能試試用自己的經歷和理解說說自己的角度,以供一笑。

為什麼在古中國能出現儒道釋三教合一這種文化奇蹟?三教合一有什麼具體體現?

為什麼?

修行到了高層次,或者說學習到了某個階段,比如,學習其實是把一本書讀厚然後再讀薄,把一本書中的概念啊文字啊典故啊或者習題啊通通發散出去,這就是把它變厚了,然後,都熟悉了瞭然於心了之後,舉手拈來即可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本書這麼簡單啊,很簡單啊,幾句話就可以解釋完了啊,這個文章這個習題這個概念啥啥啥的。。。

修行到了高層次,亦如此,你會發現原來天下大道殊途同歸,就像爬山,上到山頂有很多很多路,路與路之間可有交集亦可無交集,但是上到了山頂之後,你就會豁然開朗,你就能看到這條路也能走那條路也能走,儒釋道從此無礙,儒釋道亦不過是上山的其中三條路而已,只不過這三條路比較大多人走罷了。然後,從上往下是很簡單的,儒釋道見之即知其意通其用,再然後,其已無儒釋道之分之限,舉手拈來即用,應時應緣因人而說,在世人看來,就是儒釋道合一了。

或者用更簡單的解釋,高層次就像超級學霸,文科理科各種精通,什麼都可以用這個解釋亦可以用那個解釋,在普通同學看來那個傢伙就是開掛了一樣,文理合一了。。。

至於文化奇蹟或者具體體現,這個小弟竊以為,三教合一,只能體現到人上面,皆因三教於人,皆如工具,若得境界,自可用萬物而流轉如意,而不是被萬物而用。


不同體系的思想理論共存本就是正常狀態,死抱某種學說,堅決排斥所有其他理論,才是偏執、神經病、失常。中國歷史上的文化現象才是一個正常發展的思想體系。


就好比一個人,能聽進別人話、接受別人言論的可取部分,能保留自己意見,能從其他人的角度對自己的思想體系進行反思、修正、完善,才是一個正常人。


如果一個人,形成了一個思想體系,從此自己的思想體系是世界唯一正確、唯一正義,其他不同的思想體系全都是異端邪說,全該毀滅,那是一個正常人嗎?


沒有哪個人、哪種人、哪族人比別的人、別種的人、別族的人更高明、更高貴、更高尚、更高級,所有人都可以獨立思考,都能形成種種個別的思想體系,有異有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求同存異是人與人、族與族、國與國之間交往的不二法門。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再者,萬法歸宗。無論哪種思想體系,往深里追究,其道理趨於共同。所以,思想這種東西,不同的體系根本上都是一樣的,求根溯源,不過是互相印證而已。

但是,我說的是思想體系,是有內在邏輯關係的思想體系。我所說的思想體系,不包括以毫無邏輯彰顯「神奇」「神秘」「神化」特性的癲狂瘋語。


話說回來,那些無法容忍別的思想體系的「思想」,應該正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思想體系毫無邏輯可言,才會抵死拒絕其他思想成果的吧。缺乏自信的人才會固執、偏執、自以為是。


外來宗教與當地固有文化融合是在整個世界都常見,有不說西班牙一神天主教融合阿茲特克形巫鬼文化形成的萬靈節。日本佛教與神道相通,印尼伊斯蘭亞在儀式上建築上有之前印度尼西主流印度教佛教底層。西藏藏傳佛教與之前主流苯教巫教互相鬥爭最後融合影響。中國並非特例。


【本人研究範圍,禁止非授權轉載】

眾所周知,古代的皇權是和儒家結合來進行治理的,而且是推廣仁治,對於古代百姓來說,仁是一個很遙遠的詞語,如何將之推廣,是儒家學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前幾天看到一篇知乎說:互聯網的營銷模式與古代宗教營銷有許多共同點,我感到了極大的靈感,因為我們對一些平和性宗教的誤解,導致了我們對城市發展要素理解的偏差——少了宗教建設,而中國古代城市可是遍地都有的。
1.理論可能
從理論上來說,古人有一段精闢的見解希望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仁,非吾儒有,而異端無也。天生人而賦之性,即具焉。首四端而統萬善,智不獨加,愚不獨損,夫何獨於佛之徒而吝之然……死有所歸,生有所資,仁乎仁乎,其亦推廣萬一歟。誰謂佛非吾道也,置之不論」。可見古人並不過分陷入宗教性探討的泥潭,抓住佛教與儒家的主要共通點而進行發揚。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因而,佛教在儒家看來,可能(我不是研究宗教的,不能肯定的說)只是推廣仁義的手段並沒有違反儒家的核心原則。因而,各地官員都在不斷推行一種百姓可以接受的公民素質教育建設——廟宇道觀等。
2.共處模式
而在與這些宗教團體打交道的時候,儒家秉承的根本原則是什麼?——「 子不語:怪、力、亂、神」,我不主動宣傳鬼神思想就行了,但是我可以用你們來宣傳仁義的思想。從城市建設實際上來說,宗教是古代重要的資本力量,當儒家為政者無錢進行城市更新的時候,動用佛教資本力量是十分正常的,自然也要給對方一些好處——和平共處。
我們在古達城市中看到了大量宗教家與政治家合作共贏,進而將城市發展推進的案例。這可能是中國古典城市與今日城市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3.共建案例
著名的案例有:
1.北京懷柔丫髻山——儒釋道皆有營建,為清代北京郊區之大觀,富人多築別館於此。
2.各地的塔——塔最早是佛教建築,古人認為塔的人文作用已經超過佛教本身的意義,因而將其單獨作為城市設計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內進行規劃布置,其實已經是佛教與儒教的共融了。
3.關帝廟,火神廟等,這裡面往往不是道士或者和尚進行日常管理維護,而是廟祝,從這個意義上說明了,中國宗教是世俗性的,而不是神性的。中國古人一直在借窩下蛋,借殼上市的文化道路上越走越遠,而我們早已忘了老祖宗的本事


統治者為了穩定而提出的政治口號,如同『民族大團結』、『56朵花』之流。


看到了各位的回答,寫的感覺都很好,大多都從儒家和道家的觀點出發,本人沒有那麼豐富而詳細的歷史知識,只能大致地依照佛教觀點來看,儒釋道之間的區別,以及融合的原因,如有不同觀點,請見諒。

首先儒家實際上不能被稱為「教」我把它先放一邊,先用佛道進行比較。大家都知道,佛教在中國歷史上,是在兩漢時期傳入中國,那麼姑且一開始就可以把它定性為【外教】。既然作為「外教」自然會受到作為本土教的道教的抵觸,那麼為何會融合呢!其一則是佛道本身理論不衝突性,其二我個人認為原因是當時不可扭轉的政教分離已經是佛教的趨勢(吐蕃除外),而佛教本身是極為圓融的,首先絕對不會攻擊其他宗教,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佛教又分為大乘小乘,大成又分為禪宗密宗凈土宗等等諸如此類的修習方法【其目的與宗旨完全相同】(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差別最大的就是雖然某些思想有些不一致,但其目的性是一致的,不會互相攻擊甚至演變為宗教戰爭)
既然要闡述的話,就不得不先說說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先說說三大宗教中佛教與其二的區別,簡單來說從根本目的上就不一致,或者佛教本身就不應該被稱為【宗教】[以下言論絕無攻擊其他任何的意思]眾所周知,綠教也好,基督也罷,實際上本身都是同根同源,其名為【天啟宗教】(天主東正猶太新教都是這個)詳細差別不談,歸根結底就是信仰【神】,到這裡有些對佛教不了解的人肯定要說:神佛神佛都一樣嘛。然而事實是,根本不一樣。佛,其本身含義是【覺悟者】
於是問題就來了,那麼佛教難道是否定神的存在嗎?答案是否定的,稍微對佛教有一點了解的,都知道佛教是緣起論和因果論,講的就是有六道輪迴,世上萬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因就有果,佛教不僅承認有鬼神,還把天道和鬼道說得清清楚楚,天道就是諸神所在的地方。
道教主要是神州大地有諸位大神掌管基本以五嶽為尊上信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最關鍵的是周易八卦陰陽等思想與佛教的空性完美的重合了
這個時候已經很明晰了
①因果報應鬼神論完美重合
②周易八卦陰陽與佛教空性其溝通性相當之大
③相互之間思想都是不侵犯,隨緣等等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明白,佛道之間融合的可能性相當之大,但是難道就沒有任何衝突?這是不可能的,佛教剛進入中原之時,其出家的思想就是與儒道的「孝行」的不可逆衝突,因為在原來古印度,始終受地域文化不同的影響,孝道並沒有完美的形成完善的理論與普及,但並非是不存在。很快在與儒道不停的切磋之際,佛教生出了一套在中國獨特的孝道理論,如【父母就是佛】還有【直墮地獄罪中的殺父害母】當然是在本有的理論中發展出來的,於是最大的矛盾去除了,三教開始繁榮,然後越來越厲害。。。。好吧,開個玩笑
佛教作為一個古代外來宗教,能融入進中華文化簡直是世界的奇蹟。不過說實話,除去它本身產地在古印度以外,其最大發展本身就在中國好吧!就連佛經中都講,以後佛法的興盛不會在孔雀國而在震旦國(中國)。
其實除去最關鍵的,沒有矛盾以及理論基本符合以外,最重要也是最神奇的一點,三教理論繁多不同,卻總可以相輔相成,又由於其目的性不同,形成一種神奇的直立性的承上啟下的關係,縱觀全球歷史也是簡直了。。。
然而全世界都一樣,宗教與政治總是亦敵亦友的狀態,所以中國歷史就會出現一種奇觀,某個皇帝跳出來修仙煉丹揚道,之後的必然會滅道揚佛,然而佛教佛寺香火過於興盛,必然又會有跳出來專門滅佛,在此過程之中,儒家一直保持他的固有地位,在一旁坐著淡定的喝著茶看著。所以在這種有一個人看著,哪邊興盛滅哪邊的但永遠都是一致對外的情況,中華傳統的儒釋道精神就慢慢成型了,但值得一提的是,佛道雖然相愛相殺,但是「相愛」的永遠都是【佛法】與【道家】,「相殺」的總是教與教,但因其永遠分不開,就出現「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情況,儒家是基礎永遠都不動,就看佛與道明面上誰領導局勢。
最後總結一下儒釋道分別的目的:

儒:我雖然總是在一旁坐著喝茶,但是我做的是基層工作嘛,主要就是讓各種思想道理貫穿人們的生活行徑,讓人們約束自己【世俗層面】,對了,茶還不錯= ̄ω ̄=

道:貧道雖然歷史上經常與佛教撕──,但是我還是講慈悲滴,佛教比較厲害講的都是要超脫輪迴,我么,主要就是講「天」,講述世間宇宙的規律,畢竟輪迴沒有那麼好超脫啊,成佛哪有那麼容易?ヽ( ̄д ̄;)ノ咳,儒家做的基層工作還不錯,啊,如果想成仙【上天】來找我

釋:阿彌陀佛!道家總是很有思想,它能揭示宇宙真相的規律,甚至命數的定理,然而卻不能更完美的進一步解釋,儒家簡直就是代替了小乘佛教的戒律,所以一般來說,要做好一個人,選三個都可以,不過真正能解釋宇宙真理的,就是佛法啦!佛教沒那麼神秘,想要談人生的可以找我,想要脫離苦海的也可以找我,么么噠~(?&>ω&<*?)


總而言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儒釋道文化能形成,簡直就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蹟,而且儒釋道文化直接撥去了所有繁雜的宗教正確政治正確各類正確,直擊本質,講述宇宙真理,為人處事方式,要他講到已經不是你的維度能理解的境地可以,要他簡單的坐下來和你面對面喝杯茶,講世俗繁雜之事,但你化解憂愁煩惱,也可以。這正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處,三者之間缺一不可,所以好好熱愛自己的文化吧!為你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王陽明年譜》記載陽明語: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盡性至命中完養此身謂之仙;即吾盡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謂之佛。但後世儒者不見聖學之全,故與二氏成二見耳。譬之廳堂三間共為一廳,儒者不知皆吾所用,見佛氏,則割左邊一間與之;見老氏,則割右邊一間與之;而己則自處中間,皆舉一而廢百也。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謂大道。」陽明本人認為佛老與儒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只是本體上有些欠妥。
陽明後學王龍溪有合會三教的取向,人稱「三教宗盟」。
而更早前的陸九淵曾一針見血的指出,儒釋之變,在於義利。


天朝就是個文化大熔爐,能把一切外來文化融合併表現出中國特色。基督教傳入中國,不也被佛教融合了嘛,還產生像送子瑪利亞這樣的文化奇葩。。。


這算啥。。。。還有五教同台唱紅歌呢。。。

四川西昌組織五大宗教團體唱紅歌慶建黨90周年(圖)_資訊頻道

【發布】五教合一唱紅歌!這張強啊!(有圖有真相)

=================分割線====================

ps:話說像新流行的巴哈伊教,不也倡導「宗教同源」么~

這豈不是正好說明這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Excited!~


我國是和諧穩定大於一切的。


看見三教合一我就頭疼

這表明的是"官方政治立場",私底下怎麼黑的都有,不對盤是常有的事兒

三方根本上其實是不同的,真的不騙你=_=

要說殊途同歸,誑你的呦

我有個好友是學佛的,我個人更偏向道家的態度,在一起聊天是真不會吵起來,但最近他總是給我推薦經文什麼的讓我很頭疼-_-||

畢竟內容的引用真的沒什麼好聊的,三家真正不同的是視角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山南,山北各自畫山,畫出來的東西一樣才真是你他喵的逗我?

真正修行的都講究財地侶法,別扯有的沒的,這是對會員開放的世界,不了解的人一般都只是聽聽風聲而已

說到底三教合一隻不過是求同存異而已,這過程砍了多少內容?子不語亂力怪神,有多少人知道釋迦摩尼證道的過程,裡面天神菩薩諸天護法多了去了,道主張性本自然,儒家提倡的禮樂(規範倫理學)就是增加社會虛偽度,也是不相容的,如果為了讓學說融合而放棄面對社會現象給出的主旨答案,那真是 ( *?ω?)?╰ひ╯

儒家在先秦時期的規範理論還好,宋明時期的理學簡直呵呵

為了融合而融合,這種事情強扯嘴炮也能在理論上辦到,咬文爵字什麼的

真正辦大事兒的誰致力於這個啊=_=


儒為表,釋為心,道為骨 天師凈明


儒家是一直在向佛道兩家學習。
魏晉玄學盛行,經學也受了極大影響,比如當時人注釋的周易。有人說,這是周易的第一次哲學化。
宋朝,是在佛教影響不斷擴大的壓力下,儒家才由漢代的經學轉向性理之學。四書的地位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才確立的。
延續到明代,王學特點之一就是空疏近禪。


推薦閱讀:

因為看病治不好,算命說我業障重,母上因此要我念經信佛怎麼辦?
婚紗照用黑白的是否得當?
張三丰和張伯端是主張男女雙修派和房中術的嗎?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和「無」是一樣的嗎?
有人認為先秦無「道家」,道家乃西漢初年部分方士和官吏創立的新學派,你贊成此說法與否?

TAG:文化 | 道家 | 宗教 | 佛學 | 儒家 |